桐柏县城总体规划-说明书07[1].3

合集下载

2019年8月市县国土总体空间规划编制指南

2019年8月市县国土总体空间规划编制指南
内部资料 请勿外传
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
(讨论稿)
2019.08.12
目录
前言................................................................................................................................................. 1
6.8 历史文化保护与城乡风貌塑造................................................................................. 20 6.9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21 6.10 规划实施............................................................................................................................................................................................................................ 1
2 术语与定义........................................................................................................................... 1 2.1 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1 2.2 详细规划......................................................................................................................... 1 2.3 专项规划......................................................................................................................... 2 2.4 总体城市设计.................................................................................................................2 2.5 城市更新......................................................................................................................... 2 2.6 规划留白......................................................................................................................... 2

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年)

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年)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 (3)第一节城市发展目标和战略 (3)第二节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 (4)第三节城市规模 (5)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6)第一节区域协调 (6)第二节市域生态系统和空间管制 (7)第三节城镇化和城乡统筹 (11)第四节市域综合交通 (16)第五节市域历史文化保护 (18)第六节市域市政基础设施 (20)第七节城乡综合防灾减灾 (23)第八节市域旅游发展与布局 (24)第四章中心城区规划 (25)第一节空间布局 (25)第二节居住用地 (27)第三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28)第四节工业和仓储用地 (31)第五节绿地系统和水系 (33)第六节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保护 (36)第七节城市交通 (39)第八节市政基础设施 (44)第九节综合防灾减灾 (50)第十节环境保护 (54)第十一节城市特色和整体城市设计 (56)第十二节旧城更新 (58)第十三节地下空间 (60)第五章规划实施措施 (62)第六章附则 (64)附表 (65)第一章总则第1.1条编制目的为指导南阳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相关法规,编制《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1.2条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认真贯彻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针对南阳人口大市、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环境重点地区的特点,着重加强城市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统筹协调。

全面提升城市经济社会实力和区域综合影响力,打造中原崛起的新支点,引领豫西南及周边地区快速、稳步、高效地发展。

第1.3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2、《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年)》等上位规划;3、《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等区域发展战略;4、国家、省、市相关标准规范。

第1.4条规划期限2011-2020年。

城市规划说明书范例

城市规划说明书范例

商南县城火车站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一、概况(一)区位条件商南火车站位于商南县城东部,为客货两用的三级站。

火车站片区地处富家沟内,即火车站南北两侧,紧邻312国道,距城市中心约1km。

属于商南县总体规划中强调的“东扩”的主要核心。

片区通过富兴路、长新路与县城联系,是构建“山水园林旅游”新商南的城市二级结构中心。

由于该片区处于商南城市发展的重要门户位置,对于打造旅游城市品牌,提高城市品位,体现城市特色,推动商南对外开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商南县城市建设近期发展的重点。

基地四面环山,有排洪渠从用地中穿过。

西侧高地为商南县气象局,场地内有部分平整坡地。

规划建设总用地28.22h㎡(423.3亩),现状居住人口约1500人,主要为富家沟村一、二、三、四组村民。

片区内除部分质量较好的建筑及大量破旧的农宅外,其余均为空地。

富兴路与长新路均已建成。

排洪渠从用地中纵穿富兴路与长新路而过。

富兴路长570米,道路红线宽30米。

场地内大部分用地平坦,西北部分局部地段坡度较大。

用地坡向以南向坡和东向坡为主,局部地块为西向坡。

(二)开发建设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1.有利因素(1)火车站片区是商南城市发展的二级结构中心,是打造商南“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工业强县”的一张王牌。

铁路的全线贯通,使客源,物流快速增长,商贸旅游快速发展,土地价格升值,给火车站片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火车站片区紧邻312国道,也是城市的东入口。

(3)良好的环境资源:基地内四面环山,植被景观良好,部分地段坡度较为平缓,轮廓线较为优美。

2.不利因素(1)大量现状质量较差的建筑给该片区的成片开发建设带来一定难度。

现状用地内多为破旧的民宅及部分破败的工厂、小作坊,布局零乱,道路狭窄且多为断头路,不成系统。

(2)排洪渠从规划地块穿越,使原本线状的用地更加狭窄,造成规划布局开发建设的不利。

富兴路东侧用地最窄处34米,最宽处50米,排洪渠的穿越更加剧了用地的不便,破坏了规划用地的完整性。

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范本模板】

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范本模板】

第一章现状概况一、区位关系及规划范围1、区位关系**区位于**镇镇区东西两侧,是**镇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318国道穿境而过,西距天全12公里,东距雅安市区26公里.2、规划区用地范围**区分为**片区和思经片区,**片区用地范围北至土地堂,西至**大桥,东至切山三级水坝,南至盐水岩,面积2.58平方公里。

思经片区用地范围北至思经河,东到思经路,西邻思经乡,南到思经路,面积为0。

33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1、**区基本情况。

区属于山地丘陵地带相间地带,**片区自然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形整体起伏变化不大,局部有陡坎,平均海拔在650~720m,其用地大部分为农田。

规划区内现有**110kV变电站,沿凤阳大道两侧形成汽车修配及商业小店铺。

**城总体规划产业布局已将**镇作为建材及食品加工区。

同时工业区也是未来**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经片区现状用地属思经河冲击平地,主要为农田、村镇用地,现有思经乡政府、思经小学等单位,基础设施主要有思经水厂、35KV变电站等.2、天全工矿企业基本情况:区内现有工矿企业有年产量70万吨的治权水泥厂、年产量为20万吨的二郎山水泥厂、琼雅工业硅等20多家工矿企业,年产值约2亿元。

三、**区开发建设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1、有利条件A、区位优势。

**区地处雅安与**城的经济发展轴上,地理区位优越。

B、资源优势。

**镇周边矿产资源丰富,同时区靠近天全河,取水方便,并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要求。

区内已建成**110kv变电站,电力得到保证。

C、依托旧镇,开发新区。

**区配套的居住用地及生活服务设施由**镇统一安排。

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并能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D、用地较平坦,有满足区用地规模,且已有一定的基础设施.2、不利因素A、**区涉及部分拆迁企业和居民区,拆迁补偿投入资金较大.B、**110kV变电站虽能对工业区开发建设有利,但高压线走廊对用地布局有一定影响。

第二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3、《**城厢镇总体规划(2005—2020)》、《天全**镇城镇总体规划2007-2020》;4、《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5、《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6、规划区有关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料。

国土空间规划前期专题研究资料收集清单

国土空间规划前期专题研究资料收集清单

国土空间规划前期专题研究资料收集清单(矢量数据统一为2000坐标)部门资料名称备注政府办2013-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电子成果) 关于本市(区)的纲领性、战略性研究地方志或关于地方的文字介绍材料2013-2018年地方统计年鉴主要领导有关的重要讲话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成果【基础数据(开发区主区和发展方向区范围、林地及湿地调查指引图斑(部下发)、采矿权、探矿权审批数据、历史高标准农田项目(已验收阶段)、历史遗留与自然灾害损毁土地数据库、三轮矿规等)、耕地后备资源、初始数据库/阶段成果】;二调数据库及统计出表(2005、2010、2014-2018年)矢量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最新成果(全县和各乡镇) 矢量数据正射遥感影像图(遥感数据) 矢量数据地形图(高程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矢量数据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矢量数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矢量数据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耕地质量等级年度更新成果、耕地监测成果矢量数据用地审批资料(2006-2018年建设用地报批红线,新增建设用地台账,项目用地审批台账,出让台账,划拨台账,土地整治耕地增加减少汇总表)矢量数据土地综合整治等各类土地专项规划(土地整治、开发、增减挂等)矢量数据地质图矢量数据地质灾害图及防治方案(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矿区污染图件及治理情况矢量数据现行市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基础资料汇编、实施评估、文本、说明书、jpg、cad)、乡镇总体规划(带坐标CAD文件)矢量数据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矢量数据现行市县旅游总体规划矢量数据城市综合交通等各类城市专项规划矢量数据自然资源与重点片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矢量数据规划局各部门和各乡镇2019-2035年规划用地需求情况表汇总(矢量数据和表格)矢量数据发改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各部门“十三五”专项规划近五年环保投资额工信/工业园工业发展规划工业园区主导产业、产值、面积、企业相关基础数据工业园区发展等相关专项规划科技科创发展现状科创等相关专项规划生态环境/环保/自然保护区市(县)生态脆弱区、水源涵养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水源涵养地防护范围红线等矢量数据等最新生态红线划定成果矢量数据等生态系统相关数据(中国生态系统评估与生态安全格局数据库)矢量数据全国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库空气质量现状、水环境现状质量等(2010-2018年环境质量通报)近五年规划区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SO2排放强度、水质监测数据等近五年环保投资额近五年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率和尾水资源化率矿区污染图件及治理情况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专项规划(如生态县建设规划等)林业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森林城市建设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材料矢量数据等林业二调数据库;天然林、商品林、人工林等数据库矢量数据等生态系统相关数据森林植被类型、保护物种分布区生态公益林数据库及相关文本图件矢量数据等统计局/ 市(县)三普至六普人口普查数据公安局近十年常住人口与常住城镇人口数据(分乡镇、性别、年龄、出生死亡、迁入迁出等)最新统计年鉴农业农村市(县)域两区划定成果资料(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矢量数据等土层厚度土壤环境质量农业发展等相关专项规划1:100万土壤数据集(数据库、文本、说明书、jpg)矢量数据等园林现状绿地数据(绿地面积、绿化覆盖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现状公园数据(公园面积、个数、公园绿地面积)旅游局旅游发展现状及旅游发展等相关专项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具体旅游项目范围及控详规文本。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上栗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上栗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上栗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27•【字号】赣府字〔2024〕25号•【施行日期】2024.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上栗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萍乡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审批萍乡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请示》(萍府文〔2023〕32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上栗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上栗县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十五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主动融入长株潭城市群、深化湘赣边区域合作,着力建设全国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区、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节点城市、赣西生态人文旅游城市。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上栗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6.0355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3.3978万亩;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67.19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在58.84平方公里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2.0亿立方米。

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切实加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抓好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村庄规划说明书

村庄规划说明书

目录第一部分总则 (2)一、规划背景 (2)二、规划依据 (2)三、规划原则 (2)四、规划期限 (2)五、规划范围 (3)六、规划目标 (3)第二部分村庄概况 (4)一、村庄位置 (4)二、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 (4)四、社会经济状况 (4)五、土地利用和建筑现状 (4)六、现状配套设施 (5)七、现状人居环境 (5)八、村民关注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6)九、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6)第三部分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7)一、村庄发展条件分析 (7)二、规划规模 (7)1.1 人口规模 (7)1.2 用地规模 (7)三、规划布局 (7)四、用地规划 (8)4.1居住建筑用地规划 (8)4.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8)4.3道路广场用地规划 (8)4.4公用工程设施用地规划规划 (8)4.5绿地、水域用地规划 (8)4.6规划指标 (8)五、空间景观规划 (8)六、村庄整治规划 (9)6.1村庄整治规划思路 (9)6.2村庄整治规划 (9)第四部分规划实施对策建议 (15)第一部分总则一、规划背景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寨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

根据中共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乡村面貌明显改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村总体实现跨越式发展,迈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步伐”的和谐秀美乡村。

为响应省政府号召,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适应鄱阳县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推动新一轮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

根据鄱阳县人民政府关于秀美乡村建设规划的要求,按照《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13]188号)等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田畈街镇人民政府特委托我院承担以下村庄环境整治编制工作。

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3.《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4.《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13】188号5.《村庄整治技术导则》6.《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建设部〔2000〕36号7.《江西省村庄建设规划技术导则》8.《江西省村镇建房规划审批办法》9.《田畈街镇总体规划》10.江西省有关村庄规划建设法律、法规、政策、规范与标准等11.田畈街镇、松林村历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及与规划相关的其它数据三、规划原则1、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及设施,坚持以现有设施的整治、改造、维护为主,即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防止大拆大建;2、综合考虑整治项目的急需性、公益性和经济可承受性,确定整治项目和时序,分步实施的原则;3、涉及生命财产安全与生产、生活最急需的整治项目优先开展的原则;4、保护、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资源、节约使用土地的原则;5、严格保护村庄自然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6、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具体整治项目应根据实际需要与经济条件,由村民自主选择确定的原则。

新农村规划设计说明书

新农村规划设计说明书

新农村修建性规划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位于距洛阳市以西25公里处,东西长5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总面积16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125公顷,境内交通发达。

焦枝铁路洛宜支线直抵城郊,宜故、郑卢两公路分别沿洛河两岸纵贯东西,南阎公路横跨县境南北,另有数十条乡村公路与全县各地相通。

新农村寺位于城西7.5公里处的洛河南岸,系熊耳山余脉,海拔500米,面积约7.5平方公里,翠柏满山,丛林森然。

此山又名凤凰山,新农村寺原名报忠寺,传说凤凰山为周灵王葬处,因而得名新农村,寺又因山得名新农村寺。

新农村项目用地总面积约660亩,包括90亩前进小区、290亩新农村小区、60亩灵秀小区和196亩龙泊水岸四大块,,其中西部退河堤线50米,占地24亩。

项目用地北侧为洛河和莲花公园,东南侧为新农村寺景区,西侧为陈宅河,南侧为安虎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新农村小区用地整体呈矩形形状,总计290亩,包括北侧预留用地面积约2.31万㎡,即35亩;南边沿安虎公路商住楼用地面积约1.05万㎡,即15亩;一期安置用地面积240亩,即16.34万㎡,计划安置约2100人。

龙泊水岸用地呈L形状,总计196亩,包括沿街商业26亩。

二、新村定位新农村定位为新农村小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依托新农村镇旅游项目新农村寺景区和新农村莲花公园,把新农村打造为新农村镇“最美乡村”的旅游目的地。

三、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导则》4、《住宅设计规范》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7、国家及洛阳地区相关规划、建筑设计规范和法规等四、设计理念(1)“人性化”理念规划设计贯穿空间环境满足人的活动要求、生态环境要有益于人的生理需求、文化环境要达到陶冶人的要求、人文环境要照顾人的交往要求、管理环境要符合人的方便需求等“人性化”理念,创造舒适宜人的住区环境和高性能的商业空间。

桐柏发展调研报告

桐柏发展调研报告

桐柏发展调研报告桐柏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桐柏是中国河南省南阳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豫陕腹地,是我国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旨在对桐柏的发展进行调研,分析该地区的现状和潜力,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桐柏的地理和资源优势桐柏地处中原经济区,交通便利,有连霍、京广、长深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纵横交错,为区域内的商品流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桐柏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三、桐柏的经济发展现状桐柏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同时兼有工业和服务业。

农业方面,桐柏拥有广阔肥沃的农田,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等作物,畜牧业也有一定规模。

工业方面,桐柏的主要产业有煤炭、电力、建材等,其中煤炭产业是当地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服务业方面,桐柏拥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业和商贸业,但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四、桐柏的发展潜力与机遇桐柏在交通、资源和地理位置等方面具备较好的优势,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随着国家战略的推动,河南省以及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将迎来新的契机。

桐柏可以发挥其交通便利和资源优势,发展物流、加工制造等产业,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此外,桐柏可以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通过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吸引游客,为当地经济增加新的增长点。

五、桐柏的发展挑战和对策桐柏在经济发展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首先,桐柏的工业结构相对单一,对煤炭依赖程度过高,需要加大产业转型升级的力度,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提升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性。

其次,桐柏的教育和科研水平相对偏低,亟待提升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以提供有竞争力的劳动力和技术支撑。

此外,桐柏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化水平和生活品质,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六、结论桐柏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一部分,具备了良好的地理、资源和交通优势。

虽然在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挑战,但随着国家战略的推动和相关政策的支持,桐柏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桐柏县职业教育中心建设项目

桐柏县职业教育中心建设项目

桐柏县职业教育中心建设项目PPP项目合同甲方:乙方:目录第一章引言、定义和解释第二章项目的范围和期限第三章前提条件第四章项目的融资第五章项目用地第六章项目的建设第七章项目运营维护第八章股权变更限制第九章付费机制第十章履约担保第十一章政府承诺第十二章保险第十三章守法义务及法律变更第十四章不可抗力第十五章甲方的监督和介入第十六章违约、提前终止及终止后处理机制第十七章合同解除或合作期满后的处置第十八章适用法律及争议解决第十九章其它附件一:PPP项目实施方案批复附件二:项目范围四至图附件三:履约保函格式附件四:设计要求及建造标准附件五:运营标准及绩效指标附件六:股东承诺函附件七:项目全部建设成本确定规则第一章引言、定义和解释第一条引言1. 1本合同签署时间及主体(1)本PPP项目合同(以下称“本合同”)于年月日在桐柏县签订。

(2)本合同的签订主体甲方:桐柏县教育局(以下简称甲方)住所地: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人:职务:乙方:(以下简称乙方)住所地:法定代表人:职务:(3)本合同由各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的代表签字后,各方受本合同的约束。

(4)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并在本合同约定的前提条件达成后正式生效。

1. 2 签约背景及签约目的桐柏县人民政府经物有所值评价及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决定采用PPP方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建设桐柏县职业教育中心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本项目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的运作方式,桐柏县教育局作为本项目的实施机构;本项目已通过《桐柏县人民政府关于桐柏县职业教育中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桐政【2016】98号)(详见附件一);甲方通过竞争性磋商的方式选择乙方作为本项目成交社会资本方,并通过与乙方签署本合同的方式授予其在本项目项下的经营权。

待政府方的出资代表——桐柏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乙方按照股东协议和公司章程的约定在桐柏县投资设立项目公司后,由项目公司通过重新签订合同或补签承继合同,全面承继乙方在本合同项下的权利和义务。

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综合解决方案

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综合解决方案
2014 年 5 月,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 改委‛)《关于 2014 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意见》,要求落实国家 新型城镇化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发展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开展市县空间规划改革试点,促进城 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综合解决方案
综合篇
1
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综合解决方案
综合解决方案
一、政策背景 (一)探索试点阶段 2003 年 10 月,国家在江苏省苏州市、福建省安溪县、四川省宜宾市、 广西省钦州市、浙江省宁波市和辽宁省庄河市等 6 个市县试点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2008 年 6 月,国土资源部(以下简称‚国土部‛)和城乡建设部在浙 江召开了‚两规协调‛推广会。同时,广西、浙江、山东、广东等省已经 开始‚两规协调‛(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的试验。 2008 年 10 月,上海市以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为契机,由合并后的市规 划国土资源管理局开展‚两规合一‛的规划编制工作,在嘉定、青浦两区 进行试点,后续又开展了‚三规合一‛试点工作。 2010 年 12 月,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成为推进形成 主体功能区的基本依据,是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和远景蓝图,是 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同月,国土部、农业部印 发《关于加强和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切 实加强和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并明确了基本农田划定的工作任 务、工作程序、工作要求。 2011 年 10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 提出国家编制环境功能区划,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 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对各类主体功能区分别制定相应的环 境标准和环境政策。这是我国在政府文件中最早正式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 线。

南部县总规划

南部县总规划

目录第一部分、规划修编相关要素分析......................................................2..一、原规划剖析...............................................................................2...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背景分析....................................................4..三、发展条件分析...........................................................................6...四、发展策略及对策分析................................................................9..第二部份、县域村镇体系规划............................................................1..5一、县域生产力布局......................................................................1.5.二、县域交通系统布局..................................................................1..6三、县域城镇体系规划..................................................................1..7第三部分、中心城市规划....................................................................1.8.一、南部县城城市性质的确定......................................................1..8二、城市规模及规划年限..............................................................1..9三、城市发展方向的确定..............................................................1..9四、中心城区发展思路及策略:..................................................2..1五、城市功能布局结构形态..........................................................2..3六、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2..5第四部分、新“五城”建筑全面启动................................................1..8南部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构思第一部分规划修编相关要素分析一、原规划剖析(一)原规划要点1、城市性质:南充市一级中心城市,以重点发展商贸、轻工为主的山水园林城市。

桐 柏 县 情 简 介

桐 柏 县 情 简 介

桐柏县情简介桐柏县位于豫鄂边区,桐柏山腹,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

总面积1915平方公里,辖11镇5乡,215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44.1万人,自然特点“七山一水二分田”。

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桐柏,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县,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山川秀美。

淮河与黄河、长江、济水齐名,古称四渎之一,大禹三至,自秦汉为始,50多位帝王遣官祭淮,康熙御书“灵渎安澜”。

这里是“人根始祖”盘古神话的原创地,并留有许多盘古遗迹等,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盘古之乡”。

桐柏1925年建立了南阳最早的党组织,是国内二次革命战争时期的苏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先后为3个中央级、6个省级、9个地级、12个县级党政军机关所在地。

刘少奇、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和国将帅曾在这里战斗和工作过。

桐柏山是中原佛道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寺观众多,早在周朝就闻名于世,境内太白顶云台禅寺是我国罕见的佛道合一寺院,在清乾隆年间就享有盛誉,为佛教临济宗白云系祖庭,和浙江普陀寺齐名,时有“南普陀、北云台”之称;水帘寺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正在兴建的河南佛教学院,是河南省唯一一家、全国第六家正规佛教高等院校(本科)。

桐柏是中原旅游胜地,旅游景观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汇集盘古、佛道、苏区、淮源四大文化。

有原始森林面积近4000亩,有盘古溪、通天河、桃花洞、黄岗万顷红叶园等主要景观118处。

先后被命名为淮河源国家级森林公园、河南省十佳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更被评为中国旅游最佳去处,全国仅有15家,是度假、旅游、科考的理想胜地。

桐柏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兼有暖温带、亚热带气候特征,具备多种动植物生存、生长条件,被专家誉为“天然生物特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桐柏是宛东盆地罕见的渔米之乡,我国麦稻轮作复种制的发祥地。

桐柏资源富集,尤以矿产、旅游、林果、中药材、水产、土特产六大优势资源而著称,被誉为“全国特大资源宝库县”。

桐柏县三夹河平氏一埠江段河道治理工程设计

桐柏县三夹河平氏一埠江段河道治理工程设计

1项目区概况1.1基本情况三夹河为唐白河的一级支流,系唐白河水系唐河较大支流,发源于湖北省随州市七尖峰山,自东向西流经湖北随州市、河南省桐柏县和唐河县,在唐河县城南4km的下湾村汇入唐河,总河长97km,控制流域面积1491km2,其中随州市境内流域面积437.5km2,河长35.8km;桐柏县境内流域面积621km2,河长31.2km;唐河县境内流域面积432.5km2,河长30.0km。

河道上游两省先后建有中型水库3座,控制流域面积239km2,总库容1.13亿m3,小⑴型水库8座,累计库容1.34亿m3。

三夹河平氏-埠江段河道两岸分布有平氏及埠江两个乡镇,至2010年底,乡村人口13.90万人,耕地面积23.63万亩,河道右岸有312国道,而现状河道防洪标准较低,存在河道岸坡塌滑、凹岸的冲刷切割严重、堤防断面及高度不足等险情,尚未形成完整的防洪体系,严重威胁着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对三夹河平氏-埠江段河道进行治理,提高河道防洪能力已显得十分必要。

1.2水文气象流域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季风进退与更迭较为明显,四季分明。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mm,降雨年际变化大,降雨年内分配不均,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9%,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全年降水天数约114天,占全年31%,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县境内降雨量以东南部为最多,向北递减。

流域内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年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夏季暴雨,其暴雨天气系统以切变线和切变线低涡为最多,洪峰多为单峰。

三夹河治理段内有平氏水文站,该站集水面积748km2,自1956年5月开始有测实水文资料至今。

现收集到该站1956年-2004年共49年实测水位、流量系列资料。

设计洪水用水文比拟法计算,三夹河治理末端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2037m3/s,姚河口以上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883m3/s,鸿鸭河口以上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513m3/s。

方城县规划图

方城县规划图

方城县规划图方城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县城。

为了更好地推动方城县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制定了一套全面规划图。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1. 交通规划:建设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加强县内交通线路的规划与建设,提高方城县的交通运输效率。

2. 水利设施规划: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灌溉能力,改善农田排水,保障农民的农作物生长。

3. 城市绿化规划: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增加绿地面积,完善城市公园和休闲场所的建设,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4. 文化设施规划:建设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文化设施,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5. 宜居环境规划: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治理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营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二、经济发展规划1. 产业规划:发展县内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提高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培育壮大服务业。

2. 城市扩张规划: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实施城市更新与扩张,提高城市用地利用率,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3. 优势产业发展规划:发展方城县的特色产业,如农产品加工、旅游业、矿产资源开发等,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提升经济竞争力。

4. 市场发展规划:加强市场管理体系建设,扩大市场规模,增加市场活力,促进企业发展,吸引更多的投资。

三、城市环境规划1. 保护传统文化风貌:加强对历史建筑和文化遗迹的保护与修复,保护传统文化风貌,继承方城县独有的历史文化。

2. 建设新的城市中心:规划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中心,集商业、文化、休闲于一体,成为方城县的地标性建筑。

3. 优化居住环境: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条件,打造宜居的社区和住宅区。

4. 节能减排规划:推动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方城县的规划图主要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环境规划。

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布局,方城县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环境的优化提升,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将方城县打造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

桐柏县

桐柏县

气候
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温湿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一月平均气温2°C,7月平均 气温28°C,年平均降水量1168毫米,无霜期231天,年日照时数平均2027小时。
地貌
叶家大庄桐柏英雄革命纪念馆境内地貌以浅山、丘陵为主,斜贯县境的桐柏山构成地貌骨架。桐柏山主脉由 西向东,蜿蜒于县境南侧,为河南、湖北两省天然分界线。余脉延伸至中部、北部和东北部,形成大面积浅山和 丘陵。共有山峰800多个,岗丘700余条。地势以南侧边缘最高,东北部顶端次之,南侧中部突起,东西两端渐低, 北侧则由西向东呈总体渐次升高状。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为县境最高点。面积较大的平地在西北部,其他大 部分地域内有不同密度、面积的谷地或盆地分布。
桐柏一高是河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前身为清代乾隆7年(1742年)成立的蓼野书院,后改为桐淮书院, 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
桐柏县实验高中(原名桐柏县第二高级中学)成立于1997年8月,南阳市A类高中、省文明学校、省管理规 范化学校(全市高中仅有两所省管理规范化学校)、市花园式学校和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
实行城乡低保动态管理,核定城镇低保6433人,农村低保16936人,五保对象3278人。建成保障性住房1000 套,新开工建设700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00户。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祭祀盘古大典桐柏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桐柏是淮河之源,也是革命老区,是中原佛道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还是盘古文化的发源地 。四大文化(盘古文化、淮源文化、佛道文化、苏区文化)与桐柏秀丽的自然风光相互 融合,构成独具特色的桐柏文化。
桐柏县
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
01 历史沿革
03 自然资源 05 交通运输
目录
02 地理环境 04 行政区划 06 人口

邢集镇总体规划说明

邢集镇总体规划说明

第一篇镇域规划一、镇域概况1.概述邢集镇位于信阳市平桥区西北部,约在东经114o,北纬35o,西与本区的王岗乡和桐柏县相邻,北与确山县隔山相望,东南分别与兰店、查山、平昌三乡镇接壤。

素有“一脚踏三县”之称,总面积159.5km2。

邢集镇距信阳市64km,距明港镇、107国道20km,明毛公路及明毛铁路穿境而过。

现辖桑园、高堰、尹桥、高庙、廖庄、邢集、周楼、罗楼、卞楼、郭大桥、方畈、程庄、尖山、大方庄等十四个行政村,257个村民组,9262户,共38769人,全镇总耕地72426.6亩,人均2.02亩。

邢集村为邢集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位于镇域中南部,明毛公路从中部穿过。

2.自然条件与资源(1)地形地貌邢集镇位于信阳市平桥区西北角,地势依次向东南方向递降,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缓倾地形。

西北部为山地,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亦有少量水晶石、花片石、上水石、玉石等。

山峰高峻、乱石耸立,海拔高度一般在500m--800m之间,最高峰为天目山主峰,海拔812m。

南部为丘陵、垄岗。

丘陵区海拔一般在100—350m之间,相对高度百米左右,坡度一般在30o以下。

丘陵垄岗沿山地外围呈南北方向不连续的带状分布,大小冲沟如同人体脉络。

上部多有水利设施,下为层层梯田,小冲一大塘、大冲一水库,自流灌溉程度较高,是水稻的主要产区。

垄岗区海拔一般在60—150m之间,相对高度在50m上下,坡度一般在10o左右。

地表主要为第四纪堆积洪积物。

岗体多由厚层状的红、黄色粘土组成,由北向南逐渐加厚。

质地粘重坚硬、渗透性差,易干旱。

垄岗地区耕地面积大,适宜种植经济作物。

建国以来,水利大有发展,逐步改麦、豆轮作为稻麦两熟,促进了农作物的大幅度增产。

(2) 地质及地震邢集镇地处秦岭褶皱带东延部位,在桐(柏)—商(城)断裂带以北,确(山)—固(始)断裂带以南。

境内除南部大面积被第四系覆盖外,其它1地层出露较完整。

地层走向呈北西—南东及东西方向延伸,与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

六盘谷水库建设工程设计规划

六盘谷水库建设工程设计规划

六盘谷水库建设工程设计规划许露予【期刊名称】《治淮》【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2页(P46-46,47)【作者】许露予【作者单位】河南省桐柏县水利局474750【正文语种】中文六盘谷水库位于河南省桐柏县城西北11km的淮源镇境内,淮河上游六盘谷河上,属淮河源头,控制流域面积2.95km2,上游主河道长度3.33km,属淮河流域。

规划总库容为99.6万m3,其中兴利库容86.5万m3,属小二型水库,是一座以防洪、旅游开发为主,兼农业灌溉、水产养殖和供水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

六盘谷水库建成后,能使下游淮河淮源镇至县城段的防洪标准明显提高,可将5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削减为30年一遇,2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削减为10年一遇,削减洪峰流量在20%左右,相应地减少淮河县城以上干流的洪灾损失;可发展灌溉面积0.3万亩;利用下游河道自然落差蓄水漂流,进行旅游开发;同时兼顾水产养殖、向下游镇区居民提供优质水源等,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桐柏县六盘谷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2.95km2,上游主河道长度3.33km,河道平均比降25.4%。

河流流向大致由南向北,呈蛇曲状流经坝址区以北2km至淮源镇,河谷形态多呈“U”型谷,河道宽12~28m。

工程区处于桐柏县西北部的中低山区,山脉总体走向呈NW-SE,地势西高东低,山体自然边坡多为450~600m,海拔多在470~800m高程以上,相对高差120~350m,距坝址区以南3.5km的最高点的太白顶海拔1149m,田王寨海拔高程1018.5m。

由于上游流域坡度较大,洪水汇集快,且汛期洪水涨落迅速,极易造成洪涝灾害。

淮河源头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58.3mm,多年平均降水日数114d,1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216.72mm,6h最大降雨量137.1mm,2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264.6mm,6h最大降雨量168.09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桐柏县城总体规划(2006—2020)说明书南阳市桐柏县人民政府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二OC七年一月第一章概况1.1地理位置桐柏县位于河南省南部,豫鄂交界处。

地理坐标在东经113o00z至113049' 和北纬32017' 至32043 '之间。

东邻信阳,南界湖北省随州、枣阳两市,北邻泌阳、确山二县,西接唐河。

全境东西长76.1公里,南北宽49.3公里,总面积1941平方公里。

县城位置距离南阳约120公里,信阳约80公里,武汉约270公里。

312国道经县城横贯全境。

新建成的宁西铁路在县城设置了客运站和货运站场,驿宛高速路与桐明路相交处预留有县城出入口。

1.2自然环境县域地貌以浅山、丘陵为主,斜贯县境的桐柏山构成地貌的骨架,主脉由西向东蜿蜒于县境南侧,为河南、湖北两省天然分界;余脉延伸至中部、北部和东北部,形成大面积浅山和丘陵。

境内河流密布,共有大小河流58条。

地表水系以淮源镇固庙村的西岭和大河镇土门村的新坡岭一线为分水岭,东属淮河流域淮河水系,西属长江流域唐白河水系。

桐柏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兼有亚热带和暖温带的一般特征;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适合多种生物生存生长,自然条件优越。

资源富集,矿产、林果、畜牧、土特产、水产、旅游是六大优势资源;石油、黄金、白银、天然碱储量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淮河发源地,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水帘寺为河南省四大名寺之一,还有桃花洞、淮源井、淮源亭、云台禅寺、桂泉寺、玉皇顶、盘古山、黄岗红叶等名胜古迹。

1.3历史沿革桐柏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聚居,繁衍生息。

春秋属楚,秦属南阳郡湖阳县,西汉置平氏,又在固庙村建复阳候国;三国时属魏地,置义阳县;南北朝时西部为平氏县,东部建置多变,梁建淮安县,西魏建淮南县,北魏时建义乡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淮安、义乡二县为桐柏县,治所在今固县镇;隋唐、五代时平氏、桐柏两县并立。

宋开皇五年(公元972年)废平氏县为镇,次年桐柏县治移至固庙,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废县为镇,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复为县,金世宗大定四年(1164年)又废为镇;元初复置桐柏县,元三年(1266年)废为镇,入唐州泌阳县;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复置桐柏县、治所在今县城,属南阳府;清沿明制。

民国期间属河南省第六行政区督察公署。

1949年建国后,桐柏属南阳地区行署。

1.4行政辖区桐柏县共有16个乡镇,其中9个为建制镇,分别是城关镇(县城)、埠江镇、淮源镇、平氏镇、毛集镇、月河镇、吴城镇、固县镇、大河镇。

1.5经济与社会发展县里在“十五”期间提出“工业立县、项目统揽、开放带动、发挥优势、协调发展”总体思路,“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6%,2005年达到40亿元,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目标。

全县紧紧围绕骨干企业、重点产业、园区建设等重点工作实施重点突破,加快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的转化。

目前,碱硝化工、金银矿产、中药提纯、螺旋藻和农副产品加工五大产业进一步加强。

淮北新区工业园、中原碱化工城、埠江轻工城已具雏形。

坚持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紧紧围绕果、药、茶、牧等传统产业和螺旋藻、花卉等新型产业,加速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全力推进生态建设,加速了林果大县的进程;中药材、茶叶等经济作物规模壮大、品质提高;全县粮食品种结构优化,总产量创历史最高,粮经调整为6: 4。

以旅游、商贸、保险为主的第三产业稳步发展,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32:49:19。

经济结构调整提速,为“十一五”经济结构优化创造了条件。

同时,该县结合312国道改线、高速公路和宁西铁路的建设,实施了县城桐明路改造、加快了淮北新区骨干道路建设;省道鲁姚线桐柏段已顺利完成,朱黄公路全线贯通,信南高速即将竣工,全县路网结构明显改善。

农村电网三期改造进度加快,电力供应紧张形势有所缓解。

生态建设全面推开,2004年桐柏县获得河南省最佳人居环境奖。

与此同时,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埠江、月河、平氏、淮源等小城镇上档升级,全县城镇化率由24.4%提高到26.7%。

景区建设加快,盘古溪、通天河、桃花洞旅游线路开发全面启动,淮源风景名胜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3A 旅游区。

全县科技、教育、卫生、体育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

科技推广转化明显加快,桐柏县荣获全国科技工作进步县。

“两基”教育条件改进,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和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医院经营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县乡卫生医疗条件显著改善。

广电事业投入增多,覆盖网络进一步扩大,节目采播水平明显提高。

对外宣传工作得到加强。

有效组织全国越野摩托车锦标赛,促进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为“十一五”的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基础。

第二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6.1城镇体系发展现状及评价6.1.1城镇体系现状特点桐柏县共有16个乡镇,其中9个为建制镇,分别是城关镇(县城)、埠江镇、淮源镇、平氏镇、毛集镇、月河镇、吴城镇、固县镇、大河镇。

县域城镇体系现状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点:(1)从空间结构上看,现状城镇布局多以历史上城镇分布的延续为主,呈沿河两岸、沿交通线均衡分布。

并已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埠江、毛集为两翼,沿拟建312国道和206省道形成两个城镇带的格局。

全县9个建制镇中的8 个分布在这两个城镇带上。

(2)从等级规模结构看,现状城镇等级规模保持了合理的“金字塔”型。

接等级划分为四级,以县城为“金字塔”的顶点,以下依次为二级:埠江、毛集; 三级:月河、吴城、平氏、固县、大河、淮源;四级:城郊、程湾、安棚、新集、朱庄、黄岗、回龙。

各级城镇数量为1:2:6:7。

(3)从职能结构看,多数城镇职能为单一型,少数城镇为综合型。

其中县城是综合型县域中心城:埠江、毛集处于以矿产开发与加工为基础向综合型发展的过渡期。

其它单一型的城镇可划分为三类:一类是以矿产开发为主的工矿型城镇;一类是以农业和支农工业为主的农贸型;一类是依靠良好的交通条件发展的交贸型。

6.1.2存在的主要问题1)中心城发育不够,城镇体系结构不完善全县目前城镇规模体系为“小城市-小城镇”的结构模式,中心城在周边区域辐射带动力不强,城镇规模等级结构不完善。

2)地域性中心城市规模不大,城乡发展带动能力不强桐柏县共有16个乡镇,其中9个为建制镇,普遍规模不大,对接纳农村人口城镇化准备不足,吸引力不足,极化作用不明显,难以发挥其扩散效应和辐射作用。

城区的规模偏小,城镇功能不完善,就业机会少,导致人口外流,使城区总人口乃至全县城镇人口呈缓慢机械增长。

3)城镇化水平低,发展不平衡2003年县域总人口42.9万人,非农业人口10.6万人,城镇化水平24.71 %。

现状人口密度为214人/平方公里。

按乡镇人口密度划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00人以下:回龙、朱庄。

101―― 200人:城郊、黄岗、大河、程湾、鸿仪河。

201―― 300人:月河、吴城、毛集、新集、固县。

301―― 500人:安棚501——800人:平氏801——1000人:埠江。

城关镇的人口密度为1834人/平方公里。

4)小城镇数量较多但规模小,发展重点不突出6.2县域发展条件评价621区位条件桐柏地处豫鄂交界地带,西靠焦枝铁路、东临京广大动脉。

312国道、宁西铁路横贯全境,起到东连京广、西抵焦枝的重要作用。

桐柏在国家东中西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中,属中部地区之中间,地理位置适中,具有承东启西双重效应,成为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顺势推移经济、技术、人才的过渡地区。

桐柏县西部的埠江是河南油田的重要基地;东部的毛集及周围地区一直为信阳的矿产资源产地;中部的桐柏县城扼守312国道和宁西铁路等交通要道,与东西两翼遥相呼应,形成了中、东、西三个经济结构、产品结构各具特色的经济区,既有本地区内的经济互补,又可以与区外其它县市加强经济往来,内引外联拓展广阔的发展空间。

6.2.2自然资源条件桐柏县地质构造独特、地形地貌类型复杂,且地处南北气候的交界地带,从而造就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桐柏的自然资源内涵丰富、优势明显、开发利用价值高。

1)矿产资源全县矿产56种,已开发或部分开发利用的有23种,以金、银等贵金属以及石油、碱矿为主,可为冶金、化工、建筑、能源等多种工业提供优质的原材料。

被誉为“中国天然碱之都”。

2)水资源主要以地表水为主,地表水径流总量为7.56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0.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1905立方米,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5倍左右。

3)生物资源林木、果树、中草药、家畜及野生动物资源都十分丰富。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2%活立木积蓄量132万立方米;高标准的经济林34万余亩。

4)旅游资源桐柏被史称为“天下七十二福地之一,淮源省级风景名胜区内景点集中、风格独特,人文内涵丰富,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沉积深厚厂泛,具有较高观赏旅游价值。

6.2.3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桐柏县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9.06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为8.1855亿元,占总值的29.2%;第二产业为15.0821亿元,占总值的51.9%;第三产业为5.4923 亿元,占总值的18.9%。

桐柏县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为60.79亿元。

其中:工业产值为45.82亿元,占总产值的75.37%;农业总产值为14.97,占总产值的24.63%。

“十五”计划实施取得实效,主要指标可以提前完成。

五年间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6%,2005年预计达到42.8亿元,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目标。

“十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经济发展战略得到充分贯彻,重点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2)优势产业得到进一步开发,经济结构调整初见端倪。

3)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投资硬环境进一步改善。

4)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6.2.4 土地利用条件全县总土地面积1941平方公里,其中林地占40.2%,耕地占27.6%,园地占0.52%,居民工矿地占5.54%,交通用地占0.65%;未利用土地占20.14%。

全县人均耕地面积达1.2亩,人均山地面积5.4亩,除极少山石裸露和较高海拔外,90%以上面积可发展林业、畜牧业。

625基础设施条件1)交通设施宁西铁路横贯全境;312国道沿西南方向穿越,境内长68.7公里;“岳阳一—随州一一驻马店”高速公路、“上海一一武威”高速公路,省道S239鲁艾线、省道S234平桐线、省道S206商桐线等正在建设中;一些专用线路和景区Z005 旅游线路也即将竣工。

建成之后,必将大大增强全县的交通设施,改善全县的交通状况。

2)电力设施县城110KV变电站(淮源大道一里岗)、35 KV变电站(位于桐银路(淮北路)铁路南城郊)各一座。

110KV变电站有主变一台容量31500KVA由唐桐110KV 线路,大桐110KV线路双回路电源供电。

出线均为架空线路,其中35 KV线路4条;10KV线路5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