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导学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1.1地球在宇宙中导学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1.1地球在宇宙中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fe818bf61fb7360b4c65bd.png)
即墨区实验高中高一地理导学案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编写人:金敏审核人:吕辉Ⅰ提纲:Ⅱ.知识要点: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的判断依据:①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②须是宇宙间的物质③非附属于天体的一部分2、天体类型自然天体: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等。
人造天体: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3、天体系统: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读图,分析左图,在右图中填写恰当的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太阳系八颗行星(1)名称:图中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a水星、b金星、c○10__________、d⑪__________、e木星、f⑫________、g天王星、h⑬________。
(2)运动特征:⑭________性、共面性、⑮________性。
(3)分类依据:⑯________、质量、体积等。
类型(填字母)⎩⎪⎨⎪⎧类地行星:⑰、⑱、⑲、⑳巨行星:○21、○22远日行星:○23、○242.表现:地球的○25_______、○26_______、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特点并不特殊。
三、特殊性:存在生命的行星1.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行星。
2.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地球位于太阳系。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
自身条件:(1)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2)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3)地球上有液态水随堂练习:一、宇宙是一个有序的,有一定层次和结构的物质世界。
据此回答1~2题1. 下列属于天体的是①2013年与地球擦肩而过的彗星“艾森”②2014年9月8日中秋节时的月亮③坠落的陨石④装在卫星发射中心运载火箭上的遥感卫星A. ①③B. ①②C. ②④D. ③④2. 下列概念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A. 太阳系—木星—海王星B. 宇宙—太阳系—银河系C. 太阳系—地月系—月球D. 太阳—地球—哈雷彗星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高一地理必修1_《宇宙中的地球》导学案(一)
![高一地理必修1_《宇宙中的地球》导学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7cc4daee6bd97f192379e9c6.png)
高一地理导学案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学习目标:1、通过运用教材图表、材料归纳出地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提高运用图表获取知识及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并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
3、让学生树立科学的宇宙观,用全面、发展、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一些宇宙现象,并能得出正确的解释。
学习重点: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学法指导:列表比较,宇宙中各类天体归纳出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导学部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合作探究:普通而特别的行星——地球课堂反馈: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009年6月11日到8月31日,英国“外星生命探索展”在上海科技馆免费向公众展出,引领人们走近神秘的外星生命。
展出显示,生命的起源及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被当时的物理和科学条件所决定,这些条件对生命的化学组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生命是宇宙的一种现象,只要这些条件具备,生命就会出现,也就是说,可能不是只有地球上才具备这些条件。
(1)为了寻找外星生命,应在宇宙中寻找一颗什么样的恒星?(2)在这颗恒星周围的什么距离范围内可能有满足条件的行星?(3)这颗行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自身条件?作业一、选择题宇宙充满着无穷的奥秘,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止。
据此回答1~3题。
1、2003年元月,美国“哥伦比亚号”不幸在返回地球时坠毁,与此现象相似的天文现象是A.日落现象B.月落现象C.彗星现象D.流星现象2、我国古代有嫦娥奔月的传说。
20世纪60年代美国登月成功。
我国“嫦娥一号”在圆满完成绕月飞行任务后,于2009年初成功“撞月”,预计“天宫一号”即将升空,那么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系统是A、太阳系B.地月系C、银河系D.总星系3、月球是人类迈向太空的第一站,在天体中,月球属于( )。
A、恒星B.星云C.卫星D.流星体“It’not just aplanet,It’s our home.”是对地球在宇宙中地位的恰如其分的评价。
据此回答4-6题。
1.1宇宙中的地球导学案
![1.1宇宙中的地球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113e220722192e4536f609.png)
【宇宙中的地球】学案一、课标解析1、举例说明宇宙中的天体,总结天体系统的层次。
2、能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运用太阳系模式图及相关数据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4、解释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并推断其他星球(如火星、金星)是否有生命活动。
二、基础导学(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概念:中各种物质的存在形式。
常见的天体:、、行星、、、等。
分类:和。
2.天体系统概念:宇宙中运动着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形成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八大行星由近到远依次为、、、、、、、。
2.运动特征:、共面性、。
3.按、、等特征,通常将九大行星分为、、三类。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问题探究二:2010年伊始,全球最热播的电影莫过于3D科幻片《阿凡达》了。
一群身高10英尺(3.05米),长着蓝皮肤的巨人生活再被称为“潘多拉”的类地星球上……“潘多拉”适于生物生存的条件会有哪些?如果给他们写封信,你将如何写清楚地球的地址?三、课堂练习1、2003年底到2004年初,继欧洲“猎兔犬”2号后,美国的“勇气”号、“机遇”号先后登上了火星,掀起了人类探索火星的新高潮,那么火星轨道内外相邻的行星分别是A .水星和金星B .金星和地球C .地球和木星D .木星和土星2、所谓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体现在A .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B .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C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绕日公转运动D .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3、太阳系在天体系统中的层次是A .最高一级B .最低一级C .次于银河系D .并列于河外星系4、关于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任何天体都从属于一定的天体系统B .较低一级天体系统都从属于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C .不同天体系统间没有任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D .太阳系中各天体绕太阳运转,太阳不运动5、下列叙述中,属于天体的是( )A .陨石 陨铁B .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 河外星系C .地球 北斗七星D .待发射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 6A .地球处在比较稳定的宇宙环境中B .有适宜的温度C .体积、质量适中D .原始海洋形成E .日地距离适中F .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G .地球处在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H .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加速了水汽的外逸 7.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的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D______(2)属类地行星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轨道离地球最近的是________(填字母)。
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图版)_1.1宇宙中的地球导学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图版)_1.1宇宙中的地球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088d7ef242336c1eb95e2b.png)
2014---2015学年度高中地理必修1导学案编号B1-1-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宇宙的含义。
2、知道宇宙中的天体类型和天体系统层次。
【课前预习】细读教材,勾画重点,思考问题,完成填空(内容见学生学案)【知识体系】一、宇宙1.天体概念:中各种物质的存在形式。
常见的天体:、、、、、等。
其中和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
知识点补充:思维探究:1.阅读图1-1-1,从特点方面区别恒星、行星和卫星。
2.阅读图1-1-2,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判断正误:总星系就是宇宙。
()2.天体系统概念:宇宙中运动着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形成天体系统。
系层次:总星系系系系系系思维探究:1.阅读图1-1-1,从特点方面区别恒星、行星和卫星。
2.阅读图1-1-2,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判断正误:总星系就是宇宙。
()二、太阳系1.八大行星的位置:距太阳由近到远依次为、、、、、、、。
2.运动特征:、、。
3.结构特征,通常将八大行星分为、、三类。
知识点补充:思维探究:1.阅读图1-1-3,归纳太阳系中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2.阅读表1-1-2评价地球的宇宙环境。
(评价,理由)教学日志: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理解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三、地球1.地球存在生命。
从地球外部条件看,地球存在生命的主要有利条件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存在生命。
从地球自身条件看,地球存在生命的主要有利条件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补充:思维拓展:1.有人说: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导学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47a85748d7c1c708a14551.png)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有特殊的行星。
2.能够运用有关资料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预学内容---【我努力】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概念:宇宙间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常见的天体:、、、、、等。
2.天体系统(阅读课本P3图1.2)概念:宇宙中运动着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形成天体系统。
系层次(级别):总星系系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阅读课本P4图1.4)1.八大行星的位置:距太阳由近到远依次为、、、、、、、。
2.运动特征:、、。
3.按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通常将八大行星分为、、三类。
(课本P6表1.2)(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外部条件: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原因:太阳状态稳定,行星及小行星互不干扰。
)内部条件:(1)有适宜的(原因:日地距离);(2)有适合生物生存(呼吸)的(原因:地球有适中的和);(3)有水(原因: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地球内部温度升高,不断产生水汽,形成,最终形成原始的)。
预习检测-----【我加油】1、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2、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和。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4、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是、、。
5、八大行星结构特征分为行星(包括、、、)、行星(包括、)、行星(包括、)。
6、小行星带位于星和星之间。
7、太阳系中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是。
合作探究----【我探究】1、神舟十号于北京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成功发射升空,在轨飞行15天,其中12天与天宫一号组成组合体在太空中飞行,期间“神十”是否为天体?“神十”飞船于北京时间6月26日9时41分在内蒙古中部草原着陆之后是不是天体?试说明分析理由。
(5分)2、总星系是否就是宇宙,为什么?(5分)3、假如你承担了寻找外星人的任务,你将如何在茫茫的宇宙中寻找、确定外星人的方向?(10分)小结梳理------【我提升】习题检测----【我战斗】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重点高中地理必修1 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导学案
![重点高中地理必修1 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b66e3ecaaedd3383c4d388.png)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学习目标1.用图示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预习检测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等。
?2.1.2.、、1.2.使地表有适宜的使有适中的使地表温度育。
四、选择题1.我们在晴朗的夜晚观看天空,看到数量最多的天体是( )。
A.恒星B.行星C.流星D.卫星2.下列关于天体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体系统是由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的B.太阳系共有太阳、行星和卫星三级天体系统C.北斗七星组成一个天体系统D.太阳系是人类生存环境中最基本的天体系统3.下列关于八大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八大行星中温度最高的是火星B.八大行星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是天王星C.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周期和方向都一样D.八大行星中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4.地球的普通性主要表现在( )。
A.从运动特征来看,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很相似,自转周期较短B.从结构特征来看,地球属于类地行星,体积质量适中,比巨行星小,比远日行星大C.从运动特征来看,地球与其他七大行星类似D.从结构特征来看,日地距离适中,公转周期适中5.下列条件中与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有关的是( )。
①A日地距离适中②B地球运动方向C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④D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几乎在同一平面上6.读天体系统的不同级别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1)A表示,B表示,C表示。
?(2)仙女座(河外星系的级别与图所示的天体系统相同。
(3)(4)D[,科11倍,[的6.7,(1)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的表面温度很低?(2)由材料可知,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什么?(3)地球上存在生命,除了材料中提到的条件外,还应具备哪些条件?(4)如果地球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过长,这会对生命活动产生什么影响?基础达标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为距离太阳较近的三大天体,椭圆为天体的运行轨道),回答1~2题。
高中高一地理《1.1 宇宙中的地球》导学案
![高中高一地理《1.1 宇宙中的地球》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cafabe524de518964b7d68.png)
高中高一地理《1.1 宇宙中的地球》导学案1、1 宇宙中的地球》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认识各种天体,能够绘制天体系统层次图。
2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能够运用有关资料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学习重点能够运用有关资料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学法点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概念:中各种物质的存在形式。
常见的天体:、、、、、等。
2、天体系统概念:宇宙中运动着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形成天体系统。
系层次:总星系系系系系系课堂探究: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八大行星的位置:距太阳由近到远依次为、、、、、、、。
2、运动特征:、、。
3、按行星质量、体积和距日远近等特征,通常将八大行星为、、三类。
4小行星带的位置(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是中唯一具有生命物质的行星。
原因有:一:安全的宇宙环境。
1、稳定的光照条件:太阳系中心天体正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
2、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方向一致,而且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二、地球本身的条件。
1、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地球表面均匀吸收太阳辐射,平均温度保持在左右,利于液态水的存在和生命过程的发生、发展。
2、地球上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地球具有,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的地球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
3、地球上有液态水。
原来地球上没有水,由于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产生热量,地球内部温度升高,不断产生:逸出、凝结,形成:汇集到地表低洼地带,形成了。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课堂检测:1、在太空中运行的“神州”九号飞船是天体吗?2、宇宙是否就是总星系?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太阳系一银河系一地月系太阳系一总星系C、地月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一河外星系D、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4、下列各项可称为天体的是()A、北极星B、地面上奔驰的汽车C、太阳系D、按航线飞行的飞机5、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的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2)属类地行星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3)用箭头在地球公转轨道附近表示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地球在宇宙中1(导学案)Word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地球在宇宙中1(导学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be1df5deb4daa58da1114a2a.png)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第一课时宇宙和太阳系)【使用说明】1、课前依据预习自学勾划标明课本基础知识,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仔细达成教案中的预习案。
2、将预习中碰到的疑难问题用红笔表记出来以备讲堂要点打破。
3、讲堂或课后仔细、限时达成教案中的检测部分内容,规范书写。
【学习目标】认识宇宙中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系统统的层次。
掌握太阳系的构成及八大行星的摆列次序【要点难点】1、天体的判断标准(学会差别哪些事物属于天体,哪些不属于)。
2、理解并掌握天系统统的层次3、八大行星的运动特色【预习案】一、宇宙(自主阅读课本第4-5 页,独立解决以下问题)。
1、宇宙的定义:宇宙是、2、天体的定义:宇宙由不一样形态的天体的种类:主要包含星云、和的总称。
构成,这些、行星、卫星、统称为、。
和星际物质等基本天体:和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是构成宇宙的主要3、常有天体的特色:1)恒星 : 由火热的气体构成,能够自己发光,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2)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转,自己不发光,反射太阳光。
3)卫星 : 绕行星运转质量很小的天体。
4)星云 : 由气体和灰尘构成,呈云雾状。
5)慧星 : 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转,呈云雾状。
哈雷彗星公转周期是76 年。
6)流星体:行星际空间数目众多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数目众多,大小不一。
4、天系统统( 1)成因:周边的天体相互互相和形整天系统统。
( 2)层次:二、太阳系1、构成:由太阳、及其卫星、(冥王星等)、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物质构成。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都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绕,其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公转。
其余天体3、太阳系八大行星1)依照物理性质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2)摆列次序(依照离太阳由近及远):、、地球、、木星、位于小行星带双侧的是和【研究案】1、天体分为:和、、(在宇宙中飞翔的航天飞机、宇宙飞船、探测器等)。
2、判断依照:看该物质能否于宇宙空间。
高中地理 1.1 宇宙中的地球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1.1 宇宙中的地球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e61726498e9951e79b8927a6.png)
学习资料汇编第1章第1节宇宙中的地球【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认识宇宙的物质组成,区分各种天体;2.能描述出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3.能够运用有关资料说明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重点难点】1.正确区分恒星、行星等的天体类型,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使用说明】课前预习:阅读课本,根据导学案梳理基础知识,写下我的疑问和知识树,完成预习自测和探究题目。
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第一章第一节内容,进行知识梳理;熟记基础知识。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4.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课前预习案【教材基础知识梳理】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阅读课本了解天体的概念,写出常见的天体类型(注意各天体的特点图1.1)。
天体类型:2.天体系统:(1)概念:宇宙中运动着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形成天体系统。
(2)层次:完成课本P4读图思考题。
二.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普通性:(1)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而远顺序):(2)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3)结构特征:巨行星:远日行星:2.特殊性:存在(1)外部因素(安全的宇宙环境):①②稳定的(2)内部因素:①______距离适中和_________周期适当: _______适宜②质量和体积适中: _______________的大气③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太大【预习自测】1.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太阳系一银河系一地月系—总星系B .银河系一河外星系—太阳系一总星系C .地月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一河外星系 D2.读图1-1-1,在图中火星位于( )A .① B .② C .③ D .④3.地球上具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的原因( )A.日地距离适中B.卫星个数适当C.地壳运动的缓慢性和稳定性 D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当4.读图1-1-2太阳系模式图,回答:(1)图中行星A B(2)图中小行星带位于 与 轨道之间(3)图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是 ,最低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导学案-中图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导学案-中图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b04ec83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a.png)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导学案-中图版必修1一、学习目标1.了解太阳系的组成;2.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以及对地球的影响;3.了解地球的相关参数,如地球半径、赤道、极圈等;4.了解地球的地形和地貌特征。
二、学习重点1.太阳系的组成;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以及对地球的影响;3.地球的相关参数,如地球半径、赤道、极圈等。
三、学习难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2.地球的地形和地貌特征。
四、学习方法1.观看有关太阳系和地球的视频资料,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2.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并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3.采用地图和卫星影像等辅助工具,了解地球的地形特征。
五、学习内容1. 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是一个由太阳、九大行星、五颗矮行星、数百颗卫星、彗星和流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太阳系是一个分层次的结构,由太阳、行星系统、古柏带、奥尔特云和宇宙射线带等组成。
2.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以及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向旋转的运动。
其规律是自西向东相对于恒星背景以每日一周的速度旋转。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
其规律是每年绕太阳一周,公转速度为每小时29.78公里。
•地球自转和公转所产生的现象包括昼夜交替、时间和季节变化等。
•地球的自转导致地球产生了赤道膨胀和两极扁平的形状。
3. 地球的相关参数•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14千米,极半径为6356.75千米。
•地球的赤道和两极分别是地球的最大和最小周长的环带,赤道和极圈是地球的两个重要的地理参照线。
4. 地球的地形和地貌特征•地球的地形可以分为大陆和海洋两种类型,海洋面积占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
•地球的地貌包括高山峻岭、平原、丘陵、盆地、火山和地质构造等多种类型。
其中,高山是地球表面最突出的地形特征,纵贯整个地球。
六、拓展思考1.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2.除高山外,还有哪些地球地貌特征是你感到神奇或有趣的?3.为什么地球的赤道和两极是地理参照线?七、学习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我对地球与宇宙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以及对地球的影响,了解了地球的相关参数和地形地貌特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三篇(附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三篇(附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bafacbcc22bcd126ff0c91.png)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过程和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难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教学媒体与教具】: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九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影片或月貌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通过我们初中地理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对其只是作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高中阶段继续对其作进一步的介绍。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初中地理的研究范围还只是地球表面,再加上太阳。
不过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却不仅限于此。
现在我们就面向整个宇宙,来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介绍】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开始了。
那时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
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
再后来,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
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阅读材料,并结合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谈谈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略【总结讲解】天体的主要类型:星光闪烁的恒星、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圆缺多变的月亮、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星、气体和尘埃(备注: 1此部分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各种天体的主要特点及各种天体的视形状和特点; 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全书)
![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全书)](https://img.taocdn.com/s3/m/41927db2daef5ef7ba0d3c87.png)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学习目标】1、了解各种各样的天体、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明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通过教材提供的图文材料,分析归纳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3、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课前预习】1、天体的类型有、、、、、等,2、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相互,形成天体系统。
3总星系4、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5、观察太阳系构成图,按顺序说出各大行星的名称。
6、认真读取图1和表1,归纳行星的运动特征:、、。
7、读图回答:太阳系各大行星分为哪三类?、、。
8、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1)太阳光照;(2)八大行星。
内部条件:(1)适宜的(原因:日地距离);(2)适合生物呼吸的(原因:地球有适中的和;大气经过漫长的演化);(3)有水(原因: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地球内部温度升高,不断产生的水汽逸出地表,形成,最终形成原始的)。
【课内探究】天体和天体系统1、天体是宇宙中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如恒星、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云等,还有尘埃、气体等星际物质,还有黑洞等,这些都是自然天体。
稠密大气层以外的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等是人造天体,但普通飞机不是。
2、天体系统有一个绕转核心,至少有两颗天体组成,如八大行星绕太阳转形成太阳系。
注意星座是对天空的简单划分,不是天体系统。
【当堂检测】从伽利略首次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到21世纪的今天,已经过去了近400年。
现在,天文学的又一个重要时刻已经到来。
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决议.将地位备受争议的冥王星“开除”出太阳系行星行列,太阳系大行星数目也因此降为8颗。
阅读材料,完成1、2题。
1.行星与恒星的最大区别在于A.质量大小 B.发光强度 C.密度大小 D.有无卫星2.材料中所提的天体系统从级别上看包括几个层次A.1个 B.2个 C.3个 D.4个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总星系的半径约为200亿光年 B.银河系是宇宙中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C.光年是一个时间单位 D.地球上能看到的最明亮的自然天体是月亮4.地球的特殊性在于存在生命有机体,下列与生命存在无关的是A.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B.适当的体积和质量C.适当的日地距离 D.地球是太阳系中的行星。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导学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75529b763231126fdb114b.png)
3.轨道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 ?
4.与其他行星比较 ,地球在运动特征方面有没有特殊的地方 ?
[沙场点兵 ]阅读教材 P5图 1.5 太阳系其他行星与地球的质量比和体积比 们把每项特征分为三个等级 ,按距日由近及远、质量由小到大、体积由小到大 3来表示。 )
[答案见教案设计 (一 )相应部分 ] 课堂练习
1.D 解析 :天体系统的层次 ,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地月系 星系。
— 太阳系 — 银河系 — 总
2.C 解析 :火星位于地球和木星之间。
3.D 解析 :在地球上有昼夜交替现象。因为月球上没有大气层
, 所以没有电闪雷鸣现象 ,
没有朝霞和晚霞出现。在地球上有日食和月食 ,但月球上没有。月球的引力小 ,所以行走如跳
?
5.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哪些 ?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课堂探究
[自主探究 ] 阅读教材 P 3和图 1.4, 请同学们思考 1.宇宙中的天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
4个问题 :
2.天体系统的规模相差悬殊 ,按大小可以划分为几个级别 ? 3.请你设计框图 ,正确表示天体系统不同级别之间的关系。
4.天体系统的级别中 ,包含地球的级别有哪些 ?
(1) 图中所示包括
级天体系统 ,中心天体是
(2) “黎介寿星 ”位于小行星带 , 与此相邻的行星是②
介寿星 ”具有
小、
小的特点。
。 ,③
。与两行星比较 , “黎
(3) 在图中标注行星的公转方向 星与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
, “黎介寿星 ”绕日运行轨道的偏心率是 性,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一个
0.168, 说明八颗行 上 ,说明其意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导学案1.1 宇宙中的地球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导学案1.1 宇宙中的地球](https://img.taocdn.com/s3/m/9ac42013551810a6f42486c1.png)
宇宙中的地球导学案【学习目标】1用图示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重点难点】1天体的概念,太阳系主要成员及其特征,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2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学法指导】1 先认真阅读课本,用双色笔做好预习笔记,认真填写预习部分的内容并记忆。
2 通过小组合作,互相探讨,答疑解惑,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
【知识链接】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①________间各种物质的存在形式。
常见的天体:②________、星云、行星、卫星、小行星、③________、流星体、④____________等。
2.宇宙中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⑤______________。
层次:总星系错误!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八大行星的位置:按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地球、⑪________、木星、⑫________、天王星、⑬________。
2.八大行星运动特征:同向性、⑭________、共面性。
3.按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通常将八大行星分为⑮____________、⑯__________、⑰____________三类。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具有生命物质的行星,原因有:1.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
2.⑱__________适中:形成适宜的温度条件。
3.质量、体积适中: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⑲__________。
4.内部物质的运动:不断产生水汽,并逸出、凝结,形成⑳____________,汇聚到地表低洼地带,形成了错误!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15℃350℃480℃150℃180℃200℃天体可能是A.月球或水星B.水星或金星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土星2.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可能是①质量较小②没有坚硬的地表③距日较近④体积很小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读“某个时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完成3~4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
一、天体类型
①②、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二、天体系统
1.概念:宇宙中的天体相互③围绕④旋转的天体“集团”。
2.形成天体系统层次:⑤⑥⑦、行星系统。
三、太阳系
1.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⑧、⑨⑩
2.根据结构特征可分为①、②③
四、地球
1.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处于④的宇宙环境中,⑤_条件稳定。
2.自身条件
(1)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保持着适宜的⑥ ;使⑦_ :得以存在。
(2)适中的⑧形成了包围地球的大气层。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
1.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①
2.表面温度约为6000 K
二、太阳辐射
1.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②的形式向外放射
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③反应。
3.影响: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的活动提供了能量,影响着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三、太阳大气层结构(由里向外)
④⑤、日冕层。
四、太阳活动
1.主要标志:光球层⑥、色球层⑦
2.活动周期:⑧年
3.对地球的影响
(1)影响地球气候:气候变化与⑨密切相关;
(2)影响地球电离层:干扰高空电离层,影响⑩
(3)影响地球磁场:产生“”_,出现“”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与昼夜更替
一、自转:
1.旋转中心:地轴,其北端始终指向① _附近。
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②_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3.周期:以遥远恒星为参照点,1个③时间为④
4.速度
(1)角速度:两极点为0,其余各地均为⑤ (2)线速度:⑥
最大,随纬度的升高而⑦两极点为⑧_
二、昼夜现象
1.地球是-一个既不⑨ _也不⑩的球体。
2.在同-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三、昼夜更替
1.昼夜半球分界线:①_
2.周期:1个 .(24小时)---人类起居作息的基本时间单位。
第2课时:地方时、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
-、时差
1.地方时
(1)成因:由于地球的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时刻。
(2)变化规律:同一纬度,东面地点总是比西面地点的时刻① _;经度每隔② ,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2.时区的划分:全球共分为③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3.区时
(1)各时区都以其④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2)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东⑤西⑥
二、地转偏向
1.原因:受地球自转惯性影响。
2.偏转规律(顺着运动物体的方向看)
(1)北半球:向偏;(2)赤道上无偏转;(3)南半球:向偏。
第3课时:地球的公转与黄赤交角的产生及意义
地球公转特征:
1.方向:自
(1)从北极上空俯视,呈时针;(2)从南极上空俯视,呈_ 时针。
2.轨道
A中(1)形状:近似正圆的⑤_轨道;(2)对地球的影响: 月初,位于近日点附近; _月初,位于远日点附近。
3.周期:1恒星年为
4.速度
(1)近日点附近:速度较,远日点附近:速度较
5.黄赤交角
(1)概念: 平面与平面的交角;
(2)大小: (3)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第4课时:地球自转与公转共同作用下的地理意义
一、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1.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 _
2.夏至日:由23°26′N向南北两侧递减;23°26′N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
最值;南半球达-年中最值。
冬至日:由23°26′S向南、北两侧递减; _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 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
4.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纬度向其南北两侧递减。
5.同一地点: 离当地越近,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二、昼夜长短变化
1.春、秋分日:全球昼夜
2.夏至日:北半球昼最 ;北极圈内出现极昼。
冬至日:北半球昼最 _;
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3.春分日一秋分日(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 __。
秋分日
一春分日(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
三、季节更替
1、四季的形成,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而变化,太阳辐射随
季节而变化。
.
2.天文四季
(1)夏季:一年内最长,正午最大的季节;
(2)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3)春、秋季:冬、夏两季的
过渡季节。
3.气候四季(北温带)
(1)春季(3、4、5月),夏季(6、7、8月);(2)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
4.我国传统四季划分:以为起点划分春、夏、秋,冬四季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
2.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3.地壳
(1)概念:地表至之间厚度不一的部分。
分类: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7千米;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约35千米。
组成物质:由组成
4.地幔
(1)概念:莫霍面以下至 _千米深度的圈层
(2)分层.
上地幔:莫霍面至地下10000干米深度,上部有-个 _是岩浆的发源地。
下地也幔:位于地面以下1000千米-2900千米范围内。
5.地核
(1)概念:古登堡面以下至地心为地核。
(2)分层:外地核:呈内地核:形成一-个固态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1)低层大气的组成:
a.干洁空气
N2:氮元素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O2: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CO2 作用的原料,对地面有 _作用。
O3 :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保护生命体
b,水汽
c,固体杂质
(2)垂直分层
a.划分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
b.分层
对流层的成分: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
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_;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平流层的成分:有大量的O3。
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_
高层大气的成分:空气呈离子状况。
特点:空气密度很小;存在_____能反射无线电波。
2.水圈
(1)主体:地球上的海洋。
(2)淡水的主体:存在于南北两极和高山地区的 .
(3)水循环:可以调节气候,净化大气。
3.生物圈
(1)概念:由地球上所有 _及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圈层。
范围;存在于下层,整个和上层。
(3)核心:地面以上100米到水面以下200米。
特征:不单独占有空间,是非常活跃,极其特殊和重要的地球圈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