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版个税计算器(含公式,可正算反算)
2022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及速算扣除数大全

2022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及速算扣除数大全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工资范围在8000-12000元之间的,包括12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一、2022个税税率表(一)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表一(综合所得适用)1.年度不超过360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2.超过36000-144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25203.超过144000-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169204.超过300000-4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319205.超过420000-6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529206.超过660000-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859207.超过960000元的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81920换算成月的综合所得税率表1.不超过30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2.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210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1410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2660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4410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71607.超过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5160(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第六条的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5000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从以上税率可以看到,如果工资刚好是5000元,那么是不需要纳税的。
2020年个税工资表计算一览表(三险一金,六项附加扣除)

0 4000 44000 10% 2520 1880 1480 400
14 12月 10000 1000
5000
0 4000 48000 10% 2520 2280 1880 400
15 16 累计 120000 12000 0 0 0 60000 0 0 0 0 0 0 0 48000
2280
1.9000%
2020年个税计算一览表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A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B
月薪
10000 10000 9000 10000 8500 10000 10000 12000
C
三险一金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D 税优型健康险
E 税优型养老险
525 450 75
645 525 120
765 645 120
945 765 180
备注:1、Q行某一列数字:小于36000元,同一列的R行输入3%,同一列的S行同时输入0;3.6万~14.4万,同 的S行同时输入2520;14.4万~30万,同一列的R行输入20%,同一列的S行同时输入16920;30万~42万,同一 时输入31920;42万~66万,同一行R列输入30%,同一行S列同时输入52920;66万~96万,同一行R列输入35% 85920;大于96万,同一行R列输入45%,同一行S列同时输入181920。
2、黄 色区域 请勿输 入任何 文字或 数据
一览表二
11 9月 10000
1000
12 10月 10500
1000
2019年年终一次性奖金个税纳税筹划—全攻略—内附计算器

2019年年终一次性奖金个税纳税筹划—全攻略—内附计算器在2018年以前,各单位在发年终奖时,都要先进行纳税筹划,尽量避免职工年终奖落入纳税陷阱。
2019年起,个人所得税开始按年计税,这样年终奖金纳税就受到较大影响。
新规确定年终一次性奖金单独纳税还能实施3年,即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所以在今后的3年中,财务人员还是要做好年终一次性奖金纳税筹划。
如果没耐心看下去,看完本段即可。
直接告诉你方法:对大多数人(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在203100元以下的)来说,我们建议尽量在年终一次性奖金中发放36000元,千万别多发,剩下的放到每月工资中发放,这样纳税比较合适。
你也可以翻到文尾用简易计算器算一下。
下面就详细分析一下怎样发年终一次性奖金纳税最少。
本文只讨论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即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优化,至于个税的计算问题请查阅相关文章。
先明确一个概念—“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年度全部收入(含:工资、奖金、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等)- 减除费用(现在是5000×12)- 个人负担的三险一金、年金等–新增加的年度专项附加扣除我们的分析方法就是对任意一个“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将该金额拆分成按月工资纳税和按年终一次性奖金单独纳税,我们对所有的可拆分的组合方案进行比较,找出一个或多个纳税最少的方案。
经过演算和分析,我们得出了纳税最少的分配方法,悄悄告诉你,供你确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最优纳税方案:1、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在1元—36000元的,没有建议,随便怎么发都可以,都是最优纳税方案。
例如,全部在月工资中发放或全部在年终一次性奖金中发放都不会造成多交税。
2、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在36000元—72000元的,建议在年度月工资中最多发36000元,在年终一次性奖金中也是最多发36000元。
例如,50000元,在工资发30000元,在年终一次性奖金发20000元是可以的;若在工资发37000元,在年终一次性奖金发13000元就多交税了。
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计算器(内含自动计算公式)

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计算器
项目
金额
工资薪金收入合计
减:费用(固定每月5千) ########
减:专项扣除个人部分小计
此项自动计 -算
其中: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住房公积金 减:专项附加扣除小计 其中:赡养老人
此项自动计 -算
子女教育
继续教育住房租金来自住房贷款利息大病医疗 减:其他扣除 其中:年金
此项自动计 -算
商业健康保险
税延养老保险
其它
劳务报酬收入合计
稿酬收入合计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合计 2019年度应纳所得额 2019年度应纳税额 减:前期累计已缴税额 本期应补退税额
此项自动计 -算
-
此项自动计 算
此项自动计 -算
2024年最新个税公式大全含倒推公式

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按照国家规定从其取得的各种居民收入中支付的税费。
2024年起,中国个人所得税有了一系列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提高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从每月3500元提高到每月5000元。
根据新的个税政策,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每月)=工资薪金所得-各项社会保险费-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大病医疗费-专项附加扣除-5000元(起征点)
税额(每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根据应纳税所得额不同而有所区别,具体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每月)税率速算扣除数
不超过3000元3% 0
3.根据税率表中的速算扣除数,我们可以得到速算扣除数为210元。
4.税额=5000×10%-210=290元
所以,该工薪阶层所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290元。
根据以上公式和税率表,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应纳税所得额的个人所得税额,进而掌握自己的税负情况,合理规划个人财务和开支。
个税计算方法2022税率表

个税计算方法2022税率表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从各种来源获得的收入,按法定比例向国家纳税的一种税收制度。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是根据个人的所得水平和应税项目来计算,税率表是计算个人所得税的重要依据之一。
2022年的个税税率表如下:1. 工资、薪金按以下比例征税:- 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45%2. 劳务报酬按以下比例征税:- 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 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3. 动态工资增长应纳税所得额按以下比例征税:- 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 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 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 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 超过500,000元至8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 超过800,000元至1,25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 超过1,25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45%4. 综合所得按以下比例征税:- 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 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 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 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 超过500,000元至8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 超过800,000元至1,25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 超过1,25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45%以上税率表仅为2022年个税税率表的一部分,其他类型的收入和纳税方式还有其他的税率表。
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扣缴端)用户操作手册

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扣缴端用户操作手册编写日期:2020年10月19日目录1. 系统概述 (1)1.1. 运行环境 (2)1.2. 系统安装 (2)1.3. 系统初始化 (3)1.4. 系统首页简介 (6)1.5. 系统流程简介 (7)2. 办税管理 (8)2.1. 系统登录 (9)3. 人员信息采集 (9)3.1. 人员信息登记 (10)3.2. 人员信息编辑 (16)3.3. 人员信息报送验证 (16)3.4. 人员信息查询 (18)4. 专项附加扣除信息采集 (24)4.1. 配偶信息 (26)4.2. 子女教育 (27)4.3. 继续教育 (28)4.4. 住房贷款利息 (29)4.5. 住房租金 (31)4.6. 赡养老人 (32)4.7. 专项附加扣除年度确认 (33)5. 综合所得预扣预缴申报 (34)5.1. 收入及减除填写 (35)5.2. 税款计算 (46)5.3. 附表填写 (48)5.4. 申报表报送 (54)6. 分类所得代扣代缴申报 (56)6.1. 分类所得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申报 (57)6.1.1. 收入及减除填写 (57)6.1.2. 附表填写 (60)6.1.3. 申报表报送 (61)6.2. 限售股转让扣缴申报 (62)6.2.1. 收入及减除填写 (64)6.2.2. 申报表报送 (65)7. 非居民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申报 (65)7.1. 收入及减除填写 (66)7.2. 附表填写 (72)7.3. 申报表报送 (74)8. 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 (74)8.1. 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月(季)度申报 (76)8.2. 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 (80)8.3. 网上申报 (83)9. 申报辅助功能 (83)9.1. 申报缴税提醒 (84)9.2. 综合所得申报更正 (84)9.3. 综合所得申报作废 (87)9.4. 分类所得扣缴申报更正及作废 (88)9.5. 经营所得申报更正及作废 (90)10. 税款缴纳 (90)10.1. 综合、分类、非居民所得缴款 (91)10.1.1. 三方协议缴税 (91)10.1.2. 银行端查询缴税 (91)10.1.3. 银联缴税 (93)10.2. 代理经营所得申报缴款 (94)10.2.1. 三方协议缴税 (94)10.2.2. 银行端查询缴税 (95)10.2.3. 银联缴税 (96)10.2.4. 扫码缴税 (97)11. 退付手续费核对 (98)12. 查询统计 (100)12.1. 单位申报记录查询 (101)12.2. 个人扣缴明细查询 (102)12.3. 缴税记录查询 (102)12.4. 经营所得申报记录查询 (103)12.5. 经营所得缴款记录查询 (103)13. 备案表 (104)13.1. 分期缴纳备案表 (105)13.1.1. 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分期缴纳备案 (105)13.1.2. 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分期缴纳备案 (106)13.2. 递延纳税备案 (108)13.2.1.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备案 (108)13.2.2.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延期纳税备案 (111)13.2.3. 技术成果投资入股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备案 (114)13.2.4. 递延纳税情况年度报告表 (116)13.3. 科技成果转化备案 (117)13.4. 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备案 (118)14. 系统设置 (119)14.1. 系统管理 (120)14.2. 申报管理 (120)14.3. 单位信息 (121)14.4. 单位管理 (121)15. 消息中心 (122)1.系统概述1.1.1.运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7/ Windows 8/ Windows 10 中文操作系统;分辨率:推荐1366×768;系统日期:必须设置成当天日期;日期格式:YYYY-MM-DD(以Windows 7为例:电脑桌面右下角点击日历→更改日期和时间设置→更改日期和时间”中设置);内存:建议4G及以上;硬盘:建议硬盘合计大小500G及以上;网络:直接连接网络即可。
劳务费个税计算器

劳务费个税计算器劳务费个税计算器2017 个⼈的劳务报酬所得是如何计算的?计算公式是哪些?是否了解在哪⾥计算呢?》》》 劳务报酬所得简介 ⼀、征收范围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录像、演出、表演、⼴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税率级数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20,000元的不超过16,000元的2002超过20,000元到50,000元的部分超过16,000元⾄37,000元的部分302,0003超过50,000元的部分超过37,000元的部分407,000 说明:1、表中的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于由纳税⼈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级距适⽤于由他⼈(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
三、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劳务报酬所得按次计算纳税,每次收⼊额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800元,收⼊额超过4000元的,减除20%的费⽤,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适⽤税率 - 速算扣除数 四、加成征收 ⽽劳务报酬所得适⽤⽐例税率,税率为20%,对劳动报酬所得⼀次收⼊畸⾼的,实⾏加成征收,即: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到5万元的`部分,加征五成(即税率为30%),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成(即税率为40%)。
案例说明 1、张三因给某电⼦公司提供技术⽀持⼯作,收取了5000元的劳务报酬,其劳务报酬收⼊所得⾦额超过4000元,应纳多少个税? 应纳税所得额 = 劳务报酬(超过4000元) × (1 - 20%) = 5000 × (1 - 20%) = 4000元,应纳税所得额4000元没有超过20000元,处在劳务税率表的⼀级,适⽤20%税率,速算扣除数为0元,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4000×20% - 0 = 800元。
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表

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表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表是指根据中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税收政策,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的税前扣除,用来减少个人税负的一种方式。
下面是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表的内容和适用范围。
一、工资、薪金所得速算扣除数表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工资、薪金所得速算扣除数为3500元。
二、劳务报酬所得速算扣除数表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劳务报酬所得速算扣除数为800元。
三、稿酬所得速算扣除数表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稿酬所得速算扣除数为800元。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速算扣除数表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速算扣除数为800元。
五、财产租赁所得速算扣除数表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财产租赁所得速算扣除数为800元。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速算扣除数表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速算扣除数为800元。
七、偶然所得速算扣除数表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偶然所得速算扣除数为800元。
八、经营所得速算扣除数表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经营所得速算扣除数为5000元。
九、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所得速算扣除数表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所得速算扣除数为3500元。
以上所列速算扣除数表为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扣除数,适用于纳税人在提交个人所得税申报时的计算过程中。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纳税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速算扣除数,以实现减税的目的。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相关规定,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表可以帮助纳税人简化纳税计算过程,并减少纳税人的税负。
纳税人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可以根据所得类型选择适用的速算扣除数,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计算和申报。
纳税人可以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己的纳税负担,享受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总之,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是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一种减免税负的方式,在纳税人申报个人所得税时起到重要的作用。
纳税人在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同时,应确保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实事求是地进行纳税申报,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财务会计必看2023个税按月速算扣除表

财务会计必看2023个税按月速算扣除表2023个税按月速算扣除表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表一(综合所得适用)1.年度不超过36000元的税率为:3% 速算扣除数:02.超过36000-144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 速算扣除数:25203.超过144000-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 速算扣除数:169204.超过300000-4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 速算扣除数:319205.超过420000-6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 速算扣除数:529206.超过660000-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 速算扣除数:859207.超过960000元的税率为:45% 速算扣除数:181920换算成月的综合所得税率表1.不超过3000元的税率为:3% 速算扣除数: 02.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10% 速算扣除数:210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20% 速算扣除数:1410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25% 速算扣除数:2660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30% 速算扣除数:4410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35% 速算扣除数:71607.超过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45% 速算扣除数:15160个税怎么申报个税申报是指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自行申报应缴纳的税款。
以下是申报个税的步骤:准备资料:纳税人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身份证明、收入证明、纳税申报表等资料,以便进行申报。
选择申报方式:纳税人可以选择网上申报、窗口申报、委托申报等多种方式进行申报。
提交申报:纳税人可以根据选择的方式将申报资料提交给相关部门或机构进行审核。
缴纳税款:审核通过后,纳税人需要按照政策规定及时缴纳应缴纳的税款。
缴税要多少工资一般来说,工资达到一定数额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具体数额因地区和政策规定而异。
2020年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
根据计算得到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对应的预扣率,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除累计减免税额和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余额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应当按照以下方法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税款: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见下表),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预扣率。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扣缴义务人向非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应当按照以下方法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三(见下表)计算应纳税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为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四(经营所得适用)其他税率税率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
最新年10月1日起新个税税率表、速算扣除数及个税excel计算公式资料

2018年10月1日起新个税税率表、速算扣除数及个税EXCEL计算公式【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新个税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5000元”和“税率”。
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5000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一、2018年10月1日调整后的个税“应纳税所得额”、“超额累进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二、“速算扣除数”计算公式: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应纳税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计算: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3000*(10%-3%)+0=210.00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12000*(20%-10%)+210=1410.00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25000*(25%-20%)+1410=2660.00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35000*(30%-25%)+2660=4410.00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55000*(35%-30%)+4410=7160.00超过80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80000*(45%-35%)+7160=15160.00三、2018年10月1日调整后的个税EXCEL公式:=ROUND(MAX((A1-B1-C1-5000)*1%*{3,10,20,25,30,35,45}-{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0),2) 个税EXCEL公式分解说明:1、 1%*{3,10,20,25,30,35,45}这部分为“税率”,分别为:3%,10%,20%,25%,30%,35%,45%2、 {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这部分为“速算扣除数”,分别为: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3、取最大值函数(MAX):MAX((A1-B1-C1-5000)* 1%*{3,10,20,25,30,35,45}-{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0)这一部分是个人工资薪金收入减去“五险一金(B1)”、“专项附加扣除数(C1)”及“起征点”后分别乘以7个税率,再减去对应的速算扣除数,将最后得到的七个数据取最大值。
2020年最新版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020年最新版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20年最新版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采用3500元的起征点。
你要交多少税?请看这里!一、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3%)至百分之四十五(45%)。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每月收入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金(五险一金) - 起征点3500元(外籍4800元)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
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
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
二、年终奖所得年终奖所得,将年终奖金额除以12个月,以每月平均收入金额来确定税率和速度扣除数,年终奖所得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表相同,只是他们的计算方式不同。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国务院已经下发了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费的三个方案。
具体来看,本次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普涨,重点是向基层倾斜。
像公务员中最低级别的办事员,基本工资标准是由元提至1320元;事业单位中最低级别的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分别由610元、630元、3150元,提升至1280元、1320元、6940元。
中小学教师、医院护士的基本工资标准提高10%。
此外,不同级别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费也都有提高。
说明:1、本表平均每月收入为年终奖所得金额除以12个月后的平均值。
2、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相同。
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点呢?编辑老师建议大家多做一些与之相关的题,接下来就为大家整理了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检测题和视频,希望大家学习愉快!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三)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指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余额。
2020年最新个人所得税计算 个人所得税 个税政策迎新调整

2020年最新个人所得税计算个人所得税
个税政策迎新调整
2020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020年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新个税税率表起征点为5000元,该税级距表适用于综合所得、4项劳动性所得(工薪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所得)简单实用的表格,让您更容易看懂税率表。
个税起征点历次变化
1980年,起征点为800元;
2006年,提高到1600元;
2008年,提高到2000元;
2011年,提高到目前的3500元;
2018年,将提高到5000元。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第一步:先算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 = 税前工资-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专项附加扣除额
第二步:对照工资税率表找出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代入下方公式计算: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速算扣除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3000元
的
302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
分102103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
部分2014104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
部分
252660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
部分304410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
部分357160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5160
起征点5000元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
综合所得适用(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
说明:
1、本表含税级距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综合所得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金(五险一金) - 起征点5000元(外籍5000元)的余额。
2、本表按照新个税法修正案税率推算考。
应纳税所得额 = 综合所得 – 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 – 社保公积金(个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专项扣除项目)- 个人购买商业健康险等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项目 – 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
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等)
应纳个人所得税金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分级计算税率)
5001210060006030.93
60006030.927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