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概念
复合材料概念

复合材料概念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1 总论1)复合材料概念、命名、分类及其基本性能。
概念: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
命名:将增强材料的名称放在前面,基体材料的名称放在后面,再加上“复合材料”。
基本性能:可综合发挥各种组成材料的优点,使一种材料具有多种性能,具有天然材料所没有的性能。
可按对材料性能的需要进行材料的设计和制备。
可制成所需的任意形状的产品。
性能的可设计性是复合材料的最大特点。
2)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比强度、比模量大;耐疲劳性能好;减震性好;过载时安全性好;具有多种功能性;有很好的加工工艺性。
3)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高比强度、高比模量;导热、导电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尺寸稳定性好;良好的高温性能;耐磨性好;良好的疲劳性能和断裂韧性;不吸潮、不老化、气密性好。
4)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强度高、硬度大、耐高温、抗氧化,高温下抗磨损性好、耐化学腐蚀性优良,热膨胀系数和相对密度较小5)复合材料的三个结构层次一次结构:由基体和增强材料复合而成的单层材料,其力学性能决定于组份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几何和界面区的性能。
二次结构:单层材料层合而成的层合体,其力学性能决定于单层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铺层几何。
三次结构:工程结构或产品结构,其力学性能决定于层合体的力学性能和结构几何。
6)复合材料设计的三个层次单层材料设计:包括正确选择增强材料、基体材料及其配比,该层次决定单层板的性能。
铺层设计:包括对铺层材料的铺层方案做出合理安排,该层次决定层合板的性能。
结构设计:确定产品结构的形状和尺寸。
2 基体材料1)金属基体材料选择基体的原则、金属基结构复合材料的基体、金属基功能复合材料的基体原则: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使用要求;金属基复合材料组成特点;集体金属与增强物的相容性。
结构复合材料的基体可大致分为轻金属基体和耐热合金基体两大类。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及应用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及应用一、复合材料的概念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经过一定的工艺方法制成一种新型材料。
常见的复合材料包括玻璃钢、碳纤维、芳纶纤维等。
二、复合材料成型工艺1.手工层叠法手工层叠法是最基本的复合材料成型方法,通常用于制作小批量产品。
该方法需要将预先剪裁好的纤维与树脂依次层叠,再通过压力和温度进行固化。
2.真空吸塑法真空吸塑法是将预先剪裁好的纤维与树脂放置在模具内,然后通过抽气将模具内外产生压差,使树脂浸润纤维,并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固化。
3.自动化层叠法自动化层叠法是利用机器自动完成纤维和树脂的层叠,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注塑成型法注塑成型法是将树脂加热至熔点后注入模具中,再通过高压将树脂注入纤维中,最后在高温下固化成型。
5.压缩成型法压缩成型法是将预先剪裁好的纤维和树脂放置在模具内,再通过压力将其压实,并在高温下进行固化。
三、复合材料的应用1.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如飞机机身、翼面等部件都采用了复合材料制造。
2.汽车工业汽车工业也是复合材料的重要应用领域。
复合材料可以减轻汽车自重,提高汽车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3.建筑领域建筑领域也开始采用复合材料作为建筑结构材料,如玻璃钢屋面、墙板等。
4.体育器材体育器材如高尔夫球棒、网球拍等也采用了碳纤维等复合材料制造,提高了器材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5.医疗领域复合材料在医疗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人工关节、牙科修复等。
四、复合材料的优缺点1.优点:(1)轻质高强:比同体积的钢材强度高5-10倍,比重只有铝的1/4。
(2)耐腐蚀:不易受化学物质侵蚀。
(3)设计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各种形状和尺寸。
2.缺点:(1)制造成本较高:制造过程需要较高的技术和设备投入。
(2)易受损伤:复合材料容易产生微裂纹,一旦受到外力撞击,就会导致破坏。
五、结语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十一章 复合材料

碳素(纤维, 粒料)
碳纤维增强 金属
增强陶瓷
陶瓷增玻 璃
增强水泥
碳纤维增强 碳复合材料
无
碳纤维增强 塑料
碳纤炭黑增 强橡胶
玻璃(纤维, 粒料) 木材 有 机 材 料
无
无
无
增强水泥
无
无
玻璃纤维增 强塑料 纤维板
玻璃纤维增 强橡胶 无
无
无
无
水泥木板 丝 增强水泥 无
无
无
高聚物纤维 橡胶胶粒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二、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1、比强度和比模量高
比强度 材料的强度与其密度之比。
比模量 材料的模量与其密度之比。 材料的比强度或比模量越高,构件的自重就小,或者体积会 越小。通常,复合材料的复合结果是密度大大减小,高的比强 度和比模量是复合材料的突出性能特点。
气瓶
质 量 轻
玻璃钢充气船
小飞守角制作
头盔
玻璃纤维的特点是强度高,弹性模量低,密度小,比强度、 比模量高;化学稳定性好;不吸水、不燃烧、尺寸稳定、隔热、 吸声、绝缘等。缺点是脆性较大,耐热性低,250℃以上开始软化。 由于价格便宜,制作方便,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增强纤维。
(2)碳纤维 碳纤维是人造纤维(粘胶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等)在200~300℃ 空气中加热并施加一定张力进行预氧化处理,然后在氮气的保护下, 在1000~1500℃的高温下进行碳化处理而制得。其含碳量可达 85%~95%。由于其具有高强度,因而称高强度碳纤维,也称Ⅱ型 碳纤维。 如果将碳纤维在2000~3000℃高温的氩气中进行石墨化处理, 就可获得含碳量为98%以上的碳纤维。这种碳纤维中的石墨晶体的 层面有规则地沿纤维方向排列,具有高的弹性模量,又称石墨纤维 或高模量碳纤维,也称Ⅰ型碳纤维。
《复合材料》课程笔记

《复合材料》课程笔记第一章:复合材料概述1.1 材料发展概述复合材料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使用天然纤维(如草、木)与土壤、石灰等天然材料混合制作简单的复合材料,例如草绳、土木结构等。
然而,现代复合材料的真正发展始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因航空工业的需求,发展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俗称玻璃钢)。
此后,复合材料技术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包括碳纤维、石墨纤维和硼纤维等高强度和高模量纤维的研制和应用。
70年代,芳纶纤维和碳化硅纤维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复合材料的发展。
这些高强度、高模量纤维能够与合成树脂、碳、石墨、陶瓷、橡胶等非金属基体或铝、镁、钛等金属基体复合,形成了各种具有特色的复合材料。
1.2 复合材料基本概念、特点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以不同方式组合而成的材料,它可以发挥各种材料的优点,克服单一材料的缺陷,扩大材料的应用范围。
复合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重量轻:复合材料通常具有较低的密度,比传统材料轻,有利于减轻结构重量。
例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仅为钢材的1/5左右。
- 强度高:复合材料可以承受较大的力和压力,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例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可达到3500MPa以上。
- 加工成型方便:复合材料可以通过各种成型工艺进行加工,如缠绕、喷射、模压等。
这些工艺能够适应不同的产品形状和尺寸要求。
- 弹性优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抗冲击性能,能够吸收能量并减少损伤。
例如,橡胶基复合材料在受到冲击时能够吸收大量能量。
- 耐化学腐蚀和耐候性好:复合材料对酸碱、盐雾、紫外线等环境因素具有较好的抵抗能力,适用于恶劣环境下的应用。
例如,聚酯基复合材料在户外长期暴露下仍能保持较好的性能。
1.3 复合材料应用由于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它们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 航空航天:飞机、卫星、火箭等结构部件。
复合材料的高强度和轻质特性使其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材料,能够提高飞行器的性能和燃油效率。
复合材料初中

复合材料初中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具有优良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复合材料无处不在,比如我们常见的玻璃钢、碳纤维等,都是复合材料的一种。
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航空航天到汽车、建筑、体育器材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刚度,这是其它材料所无法比拟的。
比如碳
纤维复合材料,其强度和刚度是传统金属材料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这使得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减轻飞机的重量,提高飞行速度和燃油效率。
其次,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和抗老化性能。
传统的金属材料容易受
到腐蚀和氧化的影响,而复合材料可以有效地抵御这些影响,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这使得复合材料在海洋工程、化工设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另外,复合材料还具有设计灵活性高的特点。
通过不同的材料组合和不同的层
压方式,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复合材料,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这种设计灵活性使得复合材料在汽车、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的来说,复合材料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使得其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材料性能要求的提高,相信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希望大家能够加深对复合材料的了解,发挥其优势,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一种新型材料,是材料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而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也为科技工业带来了诸多机遇。
本文将就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类型作出一番探讨。
一、基本概念复合材料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制备而成的一种材料。
它的构成成分必须具备两个及以上的相分离的组分,且其中一种组分是连续的。
而另一种组分则可以以各种形式分散在其中。
从复合材料的特性来看,其必须具备如下四个特点:1.具有两种及以上的材料2.材料之间有着明显的边界3.各种材料在复合材料中的存在,各自发挥着自己最优秀的性能4.具有优秀的综合性能在实际应用中,复合材料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单体材料。
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兼具各种材料的优点,避免了各种单体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短处。
二、类型1. 针织复合材料针织复合材料是指在织造的过程中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把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材料缠绕在一起的材料。
针织复合材料可以使得材料具有某些特定的力学性能,如硬度,柔软度,弹性等等。
而虽然针织复合材料制作过程较为复杂,但由于所用材料广泛,且成本低廉,因此它是一种相对常用的复合材料。
2. 粘合复合材料粘合复合材料是指在生产之前,材料被进行标准化的涂层或其他处理方法,以使材料能够在制造工艺中互相连接。
该种复合材料强度高,可耐大变形,与大多数其他传统材料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
不过,该种复合材料的缺点在于,它的制造成本相对较高。
3. 高分子复合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是指以高分子材料为基础,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在其中添加一些其他材料,形成的一种新型材料。
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可调节的强度、硬度和绝缘性能等特点,所以在制造各种塑料、工程塑料和弹性体等方面应用十分广泛。
而且,该种复合材料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也使得它成为了重要的材料之一。
4. 金属复合材料金属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组成的一种新型材料。
复合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

复合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在建筑领域中,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型材料不断涌现,复合材料就是其中一种。
复合材料从广义上来说,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成分组合而成的材料,它们各自的优点得以集成和发挥。
复合材料不仅具有重量轻、耐久性高、强度高等特点,而且还具有多种颜色和表面处理方式。
因此,复合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一、材料的概述在介绍复合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复合材料的概念和种类。
复合材料分为短织、薄板、型材、层压板和复杂构件等。
复合材料不仅仅使用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在航空、汽车、交通、电子等领域广泛使用。
各种复合材料的主要成分有:纤维素、矿物、金属等。
这些成分具有高强度、耐磨、耐腐蚀等特点,也能够满足复合材料在建筑中的需求。
二、应用领域1、外墙装饰材料在建筑中,墙面的设计和装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将建筑的内在精神面貌表现出来。
使用复合材料制成的墙面装饰材料,颜色、花纹和造型的灵活度非常高。
这些面板的表面光滑平整,保养方便。
同时,使用复合材料装饰的墙体不仅具有装饰效果,还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可以降低能源消耗。
2、屋顶和天棚板屋顶和天花板是建筑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这些表面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重量和强度,以便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保持稳定。
使用复合材料制成的屋顶和天花板面板比传统的瓦片和混凝土更轻。
它的强度也更高,可以满足降低建筑物结构重量的需求。
3、空调设备空调设备是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使用复合材料制成的空调设备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可以降低空调设备能耗。
同时,复合材料可以抵抗温度变化和化学腐蚀,也可以抵御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
4、地面材料使用复合材料制成的地面材料具有卓越的耐磨性和强度,可以承受重型交通的冲击。
复合材料地面材料的设计方式更加灵活,配合不同的颜色和花纹可以创造出更加立体的效果。
三、对环境的影响使用材料应该考虑对环境是否会造成影响。
复合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降低光污染和噪音污染。
复合材料基本概念

复合材料基本概念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成分组成的材料。
它们的成分可以是不同的材料,如金属和非金属,或者是相同的材料,但其结构或形式不同,如纤维增强树脂。
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点:
1. 基体材料:复合材料中占主导地位的成分,决定了材料的整体性能。
例如,金属基质、陶瓷基质或聚合物基质等。
2. 增强材料:用来增加复合材料强度和刚度的成分。
常见的增强材料包括纤维、颗粒、片材等。
增强材料可以是连续的(如纤维增强材料)或离散的(如颗粒增强材料)。
3. 界面: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之间的接触面或过渡层。
界面的质量和结构对于复合材料的性能起着重要的影响。
4. 成份比例:复合材料中各成分的比例会直接影响到材料的性能。
调整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的比例可以改变复合材料的硬度、强度、刚度等性能。
5. 加工方法: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与成分有关,例如纤维增强材料可以通过布层和浸渍进行成型,而颗粒增强材料可以通过混合、压制等方法进行加工。
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设计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制备方法。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复合材料的概念

复合材料的概念一、什么是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经过特定的工艺加工制成的材料。
这些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物理、化学或机械的方式结合在一起。
因此,复合材料的性能往往比单一材料更好,具有多种优异的特性,如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性等。
二、复合材料的组成复合材料通常由基体和增强体组成。
基体是复合材料中负责固定增强体的材料,一般具有较好的韧性和粘合性。
常见的基体材料包括聚合物、金属和陶瓷。
增强体则是复合材料中起到增强作用的材料,可以是纤维、颗粒或片材的形式,常用的有碳纤维、玻璃纤维、石英颗粒等。
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复合材料的方法主要有层叠法、注射法、浸渍法和热压法等。
层叠法是将纤维层和基体层交替叠加,再进行压制和固化的方法。
注射法是将增强体与基体混合后注射到模具中,通过化学反应或固化剂进行固化。
浸渍法则是将增强体浸渍在基体中,再经过挤压或热压使其固化。
热压法是将增强体和基体一同放置在高温高压下,使其熔融并固化。
四、复合材料的优点1.高强度:由于增强体的加入,复合材料具有比单一材料更高的强度,可以承受更大的工作负荷。
2.低密度:增强体通常具有较低的密度,因此复合材料的密度相对较低,可以减轻结构的重量。
3.耐腐蚀性:复合材料中的增强体可以提供较好的耐腐蚀性能,使其更适合用于恶劣环境中。
4.优良的热性能:复合材料的热传导性较低,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热膨胀性能,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应用。
5.设计自由度高:复合材料可以通过调整不同材料的比例和组成来获得各种性能,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
五、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航空航天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卫星等载具的结构件制造中。
由于复合材料的高强度和轻质化特性,可以降低飞机的重量,提高飞行性能。
2. 汽车工业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可以用于制造车身、车架、发动机罩等部件,减轻汽车的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和安全性能。
复合材料名词解释

复合材料名词解释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它们各自的特性通过复合后相互补充,形成了新的材料。
复合材料通常由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组成,增强材料可以是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而基体材料则可以是树脂、金属、陶瓷等。
复合材料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比如高强度、高刚度、轻质、耐腐蚀、耐磨损等。
这些性能使得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工程、体育器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复合材料中,增强材料起着增强和支撑的作用,而基体材料则起着固定和保护的作用。
增强材料的选择和排布方式可以对复合材料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比如碳纤维具有很高的拉伸强度,适合用于制作高强度的航空材料,而玻璃纤维则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适合用于制作化工设备。
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手工层叠法、自动层叠法、注塑成型法等。
手工层叠法是最为传统的制造方法,工艺简单,适用于小批量生产,但效率较低;自动层叠法则是通过机械设备实现材料的层叠,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注塑成型法则是将树脂注入模具中,通过固化形成复合材料制品,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制品生产。
在实际应用中,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制造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性能、成本和制造工艺等因素。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制造工艺人员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制造工艺,并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确保复合材料制品的质量。
总的来说,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它的优异性能和多样的制造工艺使得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复合材料在未来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第一节 复合材料简述
2.复合材料的特点
(1)比强度和比刚度高 (2)抗疲劳性好 (3)高温性能好 (4)减振性能好 (5)断裂安全性高 (6)可设计性好
第一节 复合材料简述
二、复合材料用原料
1.增强材料
3)基体能够很好地保护纤维表面,不产生表面 损伤、不产生裂纹。
第一节 复合材料简述
(2)增强材料是承载的主要部分,因而纤维必须具 有很高的强度和刚度。
(3)增强材料与基体有好的结合强度。 (4)在复合材料中纤维必须具有适当的含量、直径
和分布。 (5) 纤维和基体应有相近的热膨胀系数。
第一节 复合材料简述
2. 井喷沉积法(Spray Co-Deposition)
井喷沉积法是运用特殊的喷嘴,将液态金属 基体通过惰性气体气流的作用后雾化成细小的 液态金属流,将增强相颗粒加入到雾化的金属 流中,与金属液滴混合在一起并沉积在衬底上 ,凝固形成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图9-5所示是采用井喷沉积法生产陶瓷颗粒 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示意图。
复合材料的一种成型方法,如图9-6所示。 热压成型时,先将粉料与蜡或有机高分子粘结剂混合、加热,利用蜡类材料热熔冷固的特点,把粉料与熔化的蜡料等粘合剂迅速搅合
成具有流动性的料浆,然后将混合料加压注入模具,冷却凝固后成型,即可得致密的、较硬实的坯体。
二、喷射成型工艺(Spray Moulding) (2)液态法 液态法是指基体处于熔融状态下制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下压制成型。
树脂基复合材料(resin matrix composites-RMC)、金属基复合材料(metallic matrix composites -MMC)、陶瓷基复合材料(ceramic matrix
复合材料 调研报告

复合材料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背景介绍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的发展,复合材料逐渐成为替代传统材料的一种优选选择。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希望了解复合材料的特点、应用领域、市场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复合材料的概念及特点2.1 概念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各成分保持着自身的特性并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材料。
复合材料优于传统材料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优异的性能以及与传统材料相比的轻量化和高强度。
2.2 特点复合材料具有以下特点:1. 轻质高强: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力学性能优于传统材料,而重量却相对较轻,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 耐腐蚀性好:复合材料对化学物质的腐蚀性能较差,可以在恶劣环境下长时间使用。
3. 优异的导热性:根据不同的需求,复合材料可以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用于散热器等领域。
4. 电绝缘性好:复合材料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可应用于高电压场合。
5. 外观美观:复合材料可以加工成各种形状和颜色,具有良好的外观表现,可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3.1 航空航天在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飞机机身、翼尖、螺旋桨等部件的制造上。
相比于传统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轻的重量,有助于减少飞机的燃料消耗,提高机身的耐久性。
3.2 汽车制造在汽车制造行业,复合材料常被用于汽车车身、座椅、车门等部件的制造中。
复合材料能够减轻汽车的整体重量,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同时提供更好的安全性能和乘坐舒适度。
3.3 建筑工程在建筑工程领域,复合材料常被应用于墙体材料、屋面材料、隔热材料等的制造。
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和防火性能,能够为建筑物提供更好的节能效果和安全保障。
3.4 电子电器在电子电器领域,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电路板、散热器等部件的制造中。
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和绝缘性能,能够提高电子电器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复合材料论文

复合材料论文引言本论文旨在就复合材料的概念、特性以及应用进行探讨。
复合材料是一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和特点。
复合材料的定义与分类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和规律组合而成的新材料。
根据成分和结构的不同,复合材料可以分为无序型、有序型和杂化型。
无序型复合材料的成分分散无序,如弥散复合材料;有序型复合材料成分有规则地分布,如层合复合材料;而杂化型复合材料则由多种基材组合而成。
复合材料的特性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越的特性,包括高强度、低密度、良好的抗腐蚀性、优异的热性能和电性能等。
这些特性使得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复合材料的应用由于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它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被广泛用于制造飞机和航天器的结构件,以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
在汽车工业中,复合材料可以用于汽车车身和零部件的制造,以降低车辆的重量并提高燃油效率。
此外,复合材料还在建筑、医疗器械、体育用品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结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多种优越特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推广。
这将为我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挑战,促进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以上就是本论文对于复合材料的概念、特性以及应用的论述。
希望本文能对读者们对复合材料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谢谢阅读!> (Word Count: 23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总论1)复合材料概念、命名、分类及其基本性能。
概念: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
命名:将增强材料的名称放在前面,基体材料的名称放在后面,再加上“复合材料”。
基本性能:可综合发挥各种组成材料的优点,使一种材料具有多种性能,具有天然材料所没有的性能。
可按对材料性能的需要进行材料的设计和制备。
可制成所需的任意形状的产品。
性能的可设计性是复合材料的最大特点。
2)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比强度、比模量大;耐疲劳性能好;减震性好;过载时安全性好;具有多种功能性;有很好的加工工艺性。
3)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高比强度、高比模量;导热、导电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尺寸稳定性好;良好的高温性能;耐磨性好;良好的疲劳性能和断裂韧性;不吸潮、不老化、气密性好。
4)瓷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强度高、硬度大、耐高温、抗氧化,高温下抗磨损性好、耐化学腐蚀性优良,热膨胀系数和相对密度较小5)复合材料的三个结构层次一次结构:由基体和增强材料复合而成的单层材料,其力学性能决定于组份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几何和界面区的性能。
二次结构:单层材料层合而成的层合体,其力学性能决定于单层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铺层几何。
三次结构:工程结构或产品结构,其力学性能决定于层合体的力学性能和结构几何。
6)复合材料设计的三个层次单层材料设计:包括正确选择增强材料、基体材料及其配比,该层次决定单层板的性能。
铺层设计:包括对铺层材料的铺层方案做出合理安排,该层次决定层合板的性能。
结构设计:确定产品结构的形状和尺寸。
2 基体材料1)金属基体材料选择基体的原则、金属基结构复合材料的基体、金属基功能复合材料的基体原则: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使用要求;金属基复合材料组成特点;集体金属与增强物的相容性。
结构复合材料的基体可大致分为轻金属基体和耐热合金基体两大类。
金属基功能复合材料的基体是纯铝及铝合金、纯铜及铜合金、银、铅、锌等。
2)无机胶凝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石膏、菱苦土和水玻璃等。
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是纤维增强水泥基增强塑料与树脂相比,水泥基体材料的特征特征:水泥基体为多孔体系,其孔隙尺寸可由十分之几纳米到数十纳米;纤维与水泥的弹性模量比不大;水泥基材的断裂延伸率较低;水泥基材种含有粉末或颗粒状的物料,与纤维呈点接触,故纤维的掺量受到很大的限制。
水泥基材呈碱性,对金属纤维可起保护作用,但对大多数矿物纤维不利。
3)瓷材料常用的瓷基体、氧化物瓷和非氧化物瓷种类基体:玻璃,玻璃瓷,氧化物瓷,非氧化物瓷。
氧化物瓷种类:非氧化物瓷种类:不含氧的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和硅化物3 增强材料1)玻璃纤维分类(玻璃原料成分)这种分类方法主要用于连续玻璃纤维,一般以不同的含碱量来区分。
无碱玻璃纤维,中碱玻璃纤维,有碱玻璃(A玻璃)纤维,特种玻璃纤维2)玻璃结构两个假说微晶结构假说认为,玻璃是由硅酸块和或二氧化硅的“微晶子”组成,在“微晶子”之间由硅酸块过冷溶液所填充。
网络结构假说认为,玻璃是由二氧化硅的四面体、铝氧三面体或硼氧三面体相互连成不规则三维网络,网络间的空隙由Na,K,Ca,Mg等阳离子所填充。
二氧化硅四面体的三维网状结构是决定玻璃性能的基础,填充的Na,Ca等阳离子称为网络改性物。
3)玻璃纤维的化学组成玻璃纤维的化学组成主要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硼、氧化钙、三氧化二铝等。
4)玻璃纤维高强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微裂纹假说认为,玻璃的理论强度取决于分子或原子间的引力,其理论强度很高,可达到2000~12000Mpa。
直径:直径变细,拉伸强度增加。
纤维的长度:长度增加,拉伸强度显著下降。
化学组成:含碱量越高,强度越低。
纤维的老化,纤维的疲劳成型方法与成型条件:玻璃硬化速度越快,纤维强度越高。
5)影响玻璃纤维化学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玻璃纤维的化学成分,纤维表面情况对化学稳定性的影响,侵蚀介质体积和温度对玻璃纤维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玻璃纤维纱的规格及性能。
6)中碱玻璃纤维与无碱玻璃纤维耐酸性那个好,为何?中碱纤维含比无碱纤维高二十几倍,受酸作用后,首先从表面上,有较多的金属氧化物侵析出来,但主要是的离析、溶解;另一方面酸与玻璃纤维中硅酸盐作用生成硅酸,而硅酸迅速聚合并凝成胶体,结果在玻璃表面上会形成一层极薄的氧化硅保护膜,这层膜使酸的侵析与离子交换过程迅速缓慢,使强度下降也缓慢。
实践证明有利于这层保护膜的形成,所以中碱纤维比无碱纤维的耐酸性好。
7)玻璃纤维织物有哪些种类?玻璃纤维布:平纹布,斜纹布,缎纹布,方格布,单向布,无纺布玻璃纤维毡:短切纤维毡,表面毡,连续纤维毡玻璃纤维带8)在制造玻璃纤维原丝的过程中为何要用浸润剂,浸润剂起到什么作用,常用的浸润剂有哪些?1.原丝中的纤维不散乱而能相互粘附在一起;2.防止纤维间的磨损;3.原丝相互间不粘结在一起;4.便于纺织加工等。
石蜡乳剂和聚醋酸乙烯酯。
9)碳纤维概念、性能特点、制造方法、主要原料及其五个阶段。
碳纤维是由有机纤维经固相反应转变而成的纤维状聚合物碳,是一种非金属材料碳纤维性能优异,不仅重量轻,比强度大,模量高,而且耐热性好,化学稳定性好。
其制品具有非常优良的X射线透过性,阻止中子透过性,还可赋予塑料以导电性和导热性。
制造方法:气相法、有机纤维碳化法。
原料:人造丝,PAN纤维,沥青阶段:拉丝,牵伸,稳定,碳化,石墨化。
10)纤维的老化、疲劳关于存放时间对纤维强度的影响,当纤维存放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强度下降的现象,称为纤维的老化。
关于施加复核时间对纤维强度的影响,玻璃纤维的疲劳一般是指纤维强度随施加负荷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的时间。
11)晶须为何具有高强度?主要是由于它的直径非常小,容纳不下能使晶体削弱的空隙、位错和不完整的等缺陷。
晶须材料的部结构完整,使它的强度不受表面完整性的严格限制。
第四章复合材料的界面1)简述复合材料界面的定义、结构、特点、作用以及界面的结合方式。
复合材料的界面是指基体与增强体之间化学成分有显著变化的构成彼此结合的,能起载荷传递作用的微小区域。
界面的结构:由五个亚层组成:⑴树脂基体⑵基体表面⑶相互渗透区⑷增强剂表面区⑸增强剂及外力场特点:界面虽然很小,但是它是有尺寸的,约几个纳米到几个微米,是一个区域或一个带,或一个层,厚度不均匀。
它包含里基体和增强物的部分原始接触面。
基体与增强物相互作用生成的反应产物,此产物与基体及增强物的接触面等。
在化学成分上有基体等元素外还有其他杂质,因此界面上的化学成分和相结构是很复杂的。
作用:界面是复合材料的特征,可将界面的技能归纳为以下几种效应:⑴传递效应⑵阻断效应⑶不连续效应⑷散射和吸收效应⑸诱导效应1、机械结合:基体与增强体材料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借助增强纤维表面凹凸不平的形态而产生的机械铰合和基体与纤维之间的摩擦阻力形成。
2、溶解与浸润结合:基体润湿增强材料相互之间发生原子扩散和溶解形成结合。
液态或是粘流态基体对增强纤维的侵润,而产生的作用力,作用围只有若干原子间距大小。
3、反应结合:基体与增强体材料间发生化学反应,在界面上生成化合物,以化学键连接基体和增强体,是基体和增强材料结合在一起。
基体与纤维之间形成界面反应层。
4、交换反应结合:基体与增强材料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化合物,且还通过扩散发生元素交换,形成固溶体而使两者结合。
5、混合结合:上述几种形式的混合结合方式。
3)描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界面的形成过程。
简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界面作用机理。
界面的形成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体与增强纤维的接触与润湿过程。
增强体对基体分子中不同基团或基体各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聚合物的界面结构与本体不同。
这一阶段是界面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阶段。
第二阶段是聚合物的固化阶段。
聚合物通过物理或化学过程固化形成固定界面层。
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往往是连续的,有时是同时进行的。
界面作用机理:⑴浸润吸附理论:浸润是形成复合材料界面的基本条件之一,浸润不良会在界面上产生空隙,易因应力集中而开裂,完全浸润则将提高符合材料的强度⑵化学键理论:该理论认为基体树脂表面的活性官能团与增强体表面的官能团能其化学反应,在界面形成共价键结合⑶物理吸附理论:也称机械作用理论:认为增强纤维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结合属于机械铰合和基于次价键作用的物理吸附⑷过渡层理论:为消除应力,界面区应存在一个过渡层,起到应力松弛作用⑸拘束层理论:该理论也认为在基体和增强体之间存在一个松弛应力的过渡层,但是该过渡层并非柔性的变形层⑹扩散层理论:这种物理结合是指复合材料的增强体和基体的原子或分子越过两组成物的边界相互扩散而形成的界面结合⑺减弱界面局部应力作用理论:认为处于基体与增强体界面间的偶联剂提供了一种“自愈能力”的化学键,这种化学键在外载荷作用下处于不断形成和断裂的动态平衡状态⑻静电吸引理论:合适的偶联剂使复合材料的基体和增强体的表面带有异性电荷,引起相互吸引,从而形成界面结合力,静电引力引起的界面强度取决于电荷密度。
4)简述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的类型、结合形式、影响其界面稳定性的因素以及界面控制方法。
Ⅰ类界面(纤维与基体互不反应亦不溶解)是平整的,厚度为分子层的程度,除原组分外,界面不含其他物质。
Ⅱ类界面(纤维与基体不反应,但相互溶解)是由原组分构成的犬牙交错的溶解扩散型界面Ⅲ类界面(纤维与基体相互反应形成界面反映层)含有亚微级左右的界面反应物质(界面反应层)结合方式:物理结合:指借助材料表面的粗糙形态而产生的机械绞合,以及借助基体收缩盈利包紧纤维时产生的摩擦结合? 溶解和浸润结合:纤维与基体的相互作用力是极短程的,只有若干原子间距? 反应结合:特征是在纤维与基体之间形成新的化合物层,即界面反应层影响界面的稳定因素:包括物理和化学两个方面。
物理方面的不稳定因素主要指在高温条件下增强纤维与基体间的熔融。
化学方面的不稳定因素主要与复合材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界面化学作用有关,包括连续界面反应,交换式界面反应和暂稳态界面变化等几种现象。
界面控制方法:增强体表面涂层处理,金属基体合金化,优化制备方法和工艺参数。
5)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剂种类?用表面处理剂处理玻璃纤维的方法目前主要有哪三种?试简述之。
有机络合物类表面处理剂,是有机酸与氯化铬的络合物,该类处理剂在无水条件下结构式为A。
有机铬络合物的品种较多,其中以甲基丙烯酸氯化铬配合物应用最为广泛,其结构式为B。
前处理法:用既能满足抽丝和纺织工艺要求,又能促使纤维和树脂浸润与粘接的处理剂代替纺织型浸润剂,在玻璃纤维抽丝过程中,涂覆到玻璃纤维上。
后处理法:先除去抽丝过程涂覆在玻璃纤维表面的纺织浸润剂,纤维经处理剂浸渍、水洗、烘干,使玻璃纤维表面上覆上一层处理剂。
迁移法:将化学处理剂加入到树脂胶粘剂中,在纤维浸胶过程中,处理剂与经过热处理后的纤维接触,当树脂固化后产生偶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