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atp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atp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atp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0c3d0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f.png)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atp教案
1. 了解ATP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ATP合成和降解的过程;
3. 了解ATP在细胞内的作用。
教学重点:
1. ATP的结构和功能;
2. ATP的合成和降解过程。
教学难点:
1. ATP合成和降解的具体过程;
2. ATP在细胞内的作用。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材料:ATP合成实验材料;
3. 教学视频:ATP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ATP的分子结构,引出ATP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讲解ATP的结构和功能(15分钟)
1. 讲解ATP的分子结构及其含有的高能键;
2. 介绍ATP在细胞内的能量转移和储存作用。
三、展示实验:ATP的合成(15分钟)
通过实验展示ATP的合成过程,让学生了解ATP是如何合成的。
四、讲解ATP的降解过程(15分钟)
1. 讲解ATP的降解过程及其释放能量的过程;
2. 介绍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五、探讨ATP在细胞内的作用(15分钟)
1. 讲解ATP在细胞内的各种代谢过程中的作用;
2. 与学生讨论ATP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
总结ATP的结构和功能,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ATP在细胞内的作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ATP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ATP的合成和降解过程,进一步认识到ATP在细胞内的重要作用。
希望学生能够进一步探索ATP在生物体内的更广泛作用,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ba8f5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5.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细胞的能量“通货”──ATP2. 学科领域:高中生物3. 课时安排:45分钟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ATP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2. 让学生掌握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及意义。
3.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ATP的结构特点2. ATP的功能3. ATP和ADP的相互转化4. ATP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5. 实例分析:ATP在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ATP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示ATP的结构和转化过程。
3.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结合实际案例,增强学生对ATP应用的理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以细胞内的能量转化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引入ATP课题。
2. 讲解ATP的结构特点:展示多媒体课件,讲解ATP的结构组成。
3. 讲解ATP的功能:阐述ATP在细胞内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4. 演示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利用动画展示ATP和ADP的转化过程。
5. 分析ATP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举例说明ATP在细胞代谢中的关键作用。
6. 实例分析:ATP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ATP在运动、照明等方面的应用。
7. 小组讨论:ATP和ADP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来源和去向。
9. 布置作业:设计有关ATP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 评价内容:a. ATP的结构特点b. ATP的功能c. 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d. ATP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e. ATP在生活中的应用3. 评价手段: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测验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ATP的结构、转化过程等图像和动画2. 教学素材:相关实例和案例3. 练习题:针对ATP的知识点设计4. 参考书籍:生物学教材、科普读物等八、教学难点1. 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2. ATP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3. ATP在生活中的应用九、教学准备1. 备课:研究教材、参考资料,编写教案2. 准备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3. 安排课堂活动和小组讨论4. 设计练习题和评价方式十、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巩固ATP的相关知识2. 拓展阅读:了解ATP研究的新进展和应用领域3. 思考题:探讨ATP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意义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案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三、教学内容四、教学方法五、教学步骤六、教学评价七、教学资源八、教学难点九、教学准备十、课后作业本教案以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为主题,通过详细的课时安排、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步骤设计、教学评价方式、教学资源准备、教学难点解析、教学准备工作和课后作业布置,确保了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高中生物教案:ATP
![高中生物教案:ATP](https://img.taocdn.com/s3/m/95124cc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9.png)
高中生物教案:ATP高中生物教案:ATP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ATP,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生物教案:ATP1实验假设温度影响酶作用速率。
具体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范围内增加温度,酶作用速率升高;超过一定的温度范围以后,再增加温度,酶作用速率下降,高温导致酶失去活性。
实验器材冰箱,烧杯,试管,量筒,温度计,酒精灯,淀粉溶液,稀释的唾液、碘液等。
实验步骤①取8支试管,分别标记为1、2、3、4、5、6、7、8;用量筒各量取2 mL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加入上述8支试管;对上述8个试管分别进行0 ℃、17 ℃、27 ℃、37 ℃、47 ℃、57 ℃、67 ℃、100 ℃的温度控制5分钟;同时,取另一组8支试管,用量筒量取2 mL稀释的唾液也进行同样的温度控制处理。
②取出上述两组试管,将稀释的唾液分别加入到对应温度的试管中,再水浴保持相应温度5分钟。
③取出试管,加入碘液2~3滴,观察颜色变化,用“+”表示颜色变化的深浅。
实验数据与分析1 2 3 4 5 6 7 8加入I2后颜色变化 +++ ++ + - + +++ +++ +++数据分析(酶作用速率) - + ++ +++ ++ - - -关于实验数据的分析说明:实验中,加入碘液后颜色变化越明显,直接表明淀粉被水解的越少,间接证明酶在该温度条件下的催化活性越低,酶作用速率降低;反之,则相反。
教师提出下列问题,学生进行实验或讨论:(1)假如实验中将步骤③换成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学生探究结果:在试管4中出现的砖红色沉淀最明显,而1、7、8试管几乎无沉淀。
(2)假如进行重复实验,在步骤②之后,将实验中的试管1、7、8再置于37 ℃的条件下水浴5分钟,有何现象?学生探究结果:试管1中加入碘液无颜色变化(不显蓝色);而7、8试管加入碘液显蓝色。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2ffa1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b.png)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ATP在细胞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ATP的结构以及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TP的结构、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
2. 教学难点:ATP在细胞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内能量的储存和传递方式。
2. 使用模型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ATP的结构和功能。
3. 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模型或图片:ATP结构模型。
2. 实验材料:无机磷酸盐、ADP、酶、试管、显微镜等。
3. 教学课件:ATP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内能量的储存和传递方式。
例如:“你们知道细胞内是如何储存和传递能量的吗?”2. 讲授新课1. ATP的结构:展示ATP结构模型,讲解ATP的结构特点。
2. ATP的作用:阐述ATP在细胞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3.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讲解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包括酶的作用和能量的释放。
3. 实验观察1. 分组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ATP的理解。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ATP的相关知识。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ATP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ATP研究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七、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ATP结构、功能和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
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ATP
![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ATP](https://img.taocdn.com/s3/m/13e45c1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a.png)
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ATP教学目标:1. 了解ATP的结构和功能。
2. 理解ATP在细胞内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3. 掌握ATP在细胞能量转化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1. 板书:ATP的结构和功能、ATP的合成和分解。
2. 实验材料:玉米籽、糖水、试管、热水浴等。
3. 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ATP的概念及其在细胞内的作用,并激发学生对ATP合成与分解的好奇心。
第二步:讲解ATP的结构和功能(10分钟)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ATP的结构,解释ATP的三磷酸酸基、核苷酸和含能键的作用,让学生了解ATP分子的高能键和低能态的特点。
第三步:探究ATP的合成(15分钟)1. 实验操作:将玉米籽置于糖水中存放数日,取出并挑选发芽的玉米籽进行实验。
2. 实验过程:将发芽的玉米籽与热水浴中的试管共同置于太阳光下,并观察试管中的气泡产生。
3. 实验结果解析:气泡产生表明玉米籽中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进而合成ATP分子,促进生长。
第四步:讲解ATP的分解(10分钟)1. 解释ATP分子在细胞内的分解过程,将ATP的高能键释放出能量,转化为细胞内各种生物学功能所需的化学能。
2. 通过讲解ATP酶的作用和ATP分解的反应路径,让学生理解细胞如何利用ATP分子中的化学能。
第五步:总结与展望(5分钟)回顾ATP的合成与分解过程,重点强调ATP在细胞内的重要作用,为学生提供思考认识细胞能量转化的新视角。
教学反思:1. 本课程通过实验演示和理论讲解相结合,让学生亲身体验了ATP的合成与分解过程,加深了学生对ATP的理解。
2.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扩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究ATP在不同细胞活动中起到的作用,比如肌肉收缩、神经传导等,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ATP在细胞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atp教案
![atp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6ad55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8.png)
atp教案ATP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ATP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ATP在细胞能量转化中的作用;3. 能够解释ATP的生成和分解过程;4. 意识到ATP在细胞活动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ATP的结构和功能;2. ATP的生成和分解过程。
三、教学难点:1. ATP的结构和功能;2. ATP的生成和分解过程。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学习法:通过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ATP的结构和功能。
2. 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验和示意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ATP 的生成和分解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入话题:“在细胞中,有没有什么分子可以储存和转移能量?”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了解ATP的结构和功能(15分钟)使用探究学习法,让学生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材料:白砂糖、酵母粉、温水、试管。
实验步骤:(1) 取一小块试纸放入试管中;(2) 加入适量的白砂糖和酵母粉;(3) 加入温水搅拌,观察试纸的变化。
实验结果:当加入温水后,试纸逐渐变蓝。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可以得知,酵母中有一种分子能够储存和转移能量,这个分子就是ATP。
引导学生思考:ATP是由哪些化学组分构成的?它是如何储存和释放能量的?让学生讨论并总结:ATP由腺嘌呤、核糖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ATP储存和释放能量是通过磷酸基团的转移来实现的。
3. 掌握ATP的生成和分解过程(20分钟)使用演示法,通过示意图和演示实验来让学生了解ATP的生成和分解过程。
示意图:[图1] ATP的生成过程[图2] ATP的分解过程演示实验:实验材料:ATP、水、磷酸、腺苷。
实验步骤:(1) 在一个试管中加入ATP;(2) 加入水和少量的磷酸,观察试管内的变化。
实验结果:ATP分解为ADP和磷酸。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可以得知,ATP分解时,磷酸基团从ATP上转移到ADP上,释放出能量。
引导学生思考:ATP是如何生成的?它的生成需要消耗什么物质?ATP的分解过程中释放出了什么?让学生讨论并总结:ATP的生成是通过ADP和磷酸的反应来实现的,需要消耗能量;ATP的分解过程中释放出了能量。
高中生物教案(最新5篇)
![高中生物教案(最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76c25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4.png)
高中生物教案(最新5篇)高中生物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写出ATP的分子简式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二、教学重难点: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ATP和ADP的。
相互转化。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四、课前准备:让学生到药店了解ATP药品的性状、功效。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问题探讨提出问题:前面学习过的能源物质有那些?这些能源物质被细胞分解后,以什么形式提供为细胞提供能量呢?问题探讨: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萤火虫为什么能发光?一个关于ATP让萤火虫尾部重新发光的例子。
引出ATP是直接能量物质。
回答问题(如糖类、葡萄糖、脂肪)(二)ATP分子简介以及ATP和ADP的转化展示ATP的分子结构式,讲授ATP的分子简式的写法和含义。
磷酸键水解放出的能量水平。
由ATP脱去最远离A的磷酸放出能量引入,讲述ADP可以和Pi结合,吸收能量,形成ATP的过程。
,用幻灯片或板书辅助。
ADP转化为ATP所需要的能量的高中生物教案篇二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是高二级新开课程,依据高中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体现生物学科的探索性、实验性的特点,使研究性学习课题渗透于课堂教学,我对本节内容进行了调整,第一课时学习酶的作用,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学会控制自变量、因变量与无关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第二课时学习资料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通过实验总结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处理相关习题;第三课时进行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本课时要按新课程标准的思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探究思想。
对此学生不知如何探究,教师在处理这块知识时也感到困难,好在教材中有思路提示,这样就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也给了教师根据学生和本地实际选择和创造的空间,便于教师更加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尝试探究温度与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高中生物教案ATP
![高中生物教案ATP](https://img.taocdn.com/s3/m/2354bf44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6.png)
高中生物教案ATP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ATP的结构和功能;2. 理解ATP的合成和分解过程;3. 掌握ATP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1. ATP的结构和功能;2. ATP的合成过程及ATP合成酶的作用;3. ATP的分解过程及ATP酶的作用;4. ATP在细胞内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ATP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ATP被称为“能量的货币”?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ATP的结构和功能;2. 介绍ATP的合成过程及合成酶的作用;3. 介绍ATP的分解过程及ATP酶的作用;4. 探讨ATP在细胞内的作用。
三、实验(20分钟)进行一个模拟实验:用棒糖和咖啡勺代表ATP,用酵母发酵产生气泡的情景来模拟ATP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通过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ATP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四、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ATP在细胞内的作用有哪些?例如细胞代谢、细胞运动、细胞分裂等。
学生可以结合课本知识进行讨论。
五、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ATP在细胞内的重要作用,并提醒学生理解ATP的合成和分解过程对于深入理解细胞内能量转化过程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习题,进一步巩固对ATP的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ATP的结构和功能、合成和分解过程、在细胞内的作用。
难点:ATP的合成和分解过程的机理。
教学评价:学生表现积极,对ATP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理解,实验环节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ATP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希望通过作业能够加深学生对ATP的理解和记忆。
高中生物必修一atp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atp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fa2cb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8.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atp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一atp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一atp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理解ATP的分子简式及其结构特点2、理解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中能量代谢中的意义3、理解ATP的形成途径4、掌握ATP是新陈代谢的直接能源,并理解ATP作为"能量通用货币"的含义能力方面学生通过分析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内供能的意义,初步训练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在分析自己身体内发生的ATP-ADP循环及其重要意义过程中,体验到生物学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价值,加强学生对身边的科学(RLS)这一理念的理解。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1、对于ATP的分子结构,教材首先介绍了ATP是腺嘌呤核苷的衍生物,分子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代表高能磷酸键,然后从比较高能磷酸化合物释放能量的标准数值和ATP释放能量的数值入手,使学生很信服地认识到ATP的确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对于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教材中首先介绍了ATP水解和重新合成的过程:ATP与ADP的转化中,ATP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磷酸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对于细胞中能量的捕获、贮存和释放都是很重要的。
第二个高能磷酸键的末端,能很快地水解断裂,于是ATP转换为ADP,能量随之释放出来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同样,在提供能量的条件下,也容易加上第三个磷酸,使ADP又转化为ATP。
在ATP与ADP的转化过程中都需要酶的参与,活细胞内这个过程是永无休止地循环进行的。
同时还介绍了ATP与ADP的这种相互转化是十分迅速的,ATP在细胞中的含量是很少的,如肌细胞中的ATP只能维持肌肉收缩2钞钟左右。
从而易于引发学生讨论ADP-ADP循环的意义,同时可使学生加强ATP是生物体维持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的观点。
3、对于ATP的形成途径,教材是在介绍了ADP-ATP循环的基础上,从动物(包括人体)和绿色植物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高中生物atp教案
![高中生物atp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a153e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3.png)
高中生物atp教案
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理解ATP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 知道ATP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3. 掌握ATP与生物体能量转换的关系。
教学重点:ATP合成和分解的过程,ATP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教学难点:ATP与生物体能量转换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和视频资料;
2. 实验材料:ADP、Pi、ATP酶等;
3. 实验器材:显微镜、试管、试剂等;
4. 图片和图表等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介绍ATP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引出本课的学习主题。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ATP的结构和分子式;
2. ATP的特点和作用;
3. ATP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1. 实验一:观察ATP的分解过程;
2. 实验二:观察ATP的合成过程。
四、分组讨论(10分钟)
让学生分组讨论ATP与生物体能量转换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结论。
五、总结(5分钟)
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ATP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ATP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合成和分解过程。
七、反馈(5分钟)
请学生回答本课的几个问题,检验学生对ATP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实验操作、分组讨论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634a6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0.png)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ATP在细胞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ATP的结构和途径。
3. 培养学生运用ATP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ATP的概念和作用。
2. ATP的结构特点。
3. ATP的途径。
4.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5. ATP在细胞内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ATP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ATP的结构和作用。
3. 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发表对ATP的理解和看法。
4. 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ATP的作用。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讲解细胞内的能量需求,引出ATP的概念。
2. 讲解ATP的作用和重要性。
3. 展示ATP的结构特点,讲解其组成。
4. 讲解ATP的途径,包括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5. 讲解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
6. 举例说明ATP在细胞内的应用,如肌肉收缩、细胞分裂等。
7. 课堂讨论:让学生发表对ATP的理解和看法。
8. 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体验ATP的作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ATP基础知识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ATP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理解程度。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
六、教学拓展:1. 介绍ATP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作用。
2. 探讨ATP研究的新进展和应用前景。
3. 引导学生关注能源转换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七、教学难点:1. ATP的结构特点和组成。
2. ATP的途径和能量转化过程。
3. ATP在细胞内的应用实例。
八、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3. 准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方案。
九、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和实验报告,分析学生掌握程度。
2. 课堂观察学生表现,了解学生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
高中生物新版人教版ATP教案
![高中生物新版人教版ATP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584a0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a.png)
高中生物新版人教版ATP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ATP的结构、合成途径及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
1. ATP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2. ATP的合成途径
3. ATP在细胞内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细胞呼吸的过程,并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细胞内需要有ATP?ATP在细胞中的作用是什么?
二、讲解ATP的结构和化学性质(15分钟)
1. 介绍ATP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2. 解释ATP的磷酸键在能量传递中的重要性
3. 与ADP和AMP的比较
三、讲解ATP的合成途径(15分钟)
1. 介绍ATP的合成途径以及涉及的酶和反应
2. 解释ATP合成的两种主要途径:磷酸化氧化和发酵产生ATP
四、讲解ATP在细胞内的作用(15分钟)
1. 解释ATP在细胞内的能量转移作用
2. 介绍ATP对代谢过程、运动及其他生命活动的调控作用
3. 阐述ATP的再生过程
五、小结与展示(5分钟)
1. 总结ATP的结构、合成途径和在细胞内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ATP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
1. 要求学生整理笔记,总结ATP的结构和功能
2. 让学生找出身边生活中ATP在能量转移过程中的例子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深刻理解ATP在细胞内的作用以及合成途径,从而进一步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
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加深学生对ATP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高一生物上册必修1《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案
![高一生物上册必修1《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05757cdaef5ef7bb0d3ce0.png)
高一生物上册必修1《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案高一生物上册必修1《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2)写出ATP分子简式、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式。
(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1)通过对萤火虫发光问题的探究,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与设计能力;(2)通过问题讨论共同绘出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理解ATP在细胞中作为能量通货的原因;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渗透热爱自然和生命的情感教育。
(2)通过阅读与思考、讨论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培养用准确的科学术语阐述观点和进行合作学习的态度。
(3)通过分析ATP、ADP的动态平衡,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生态观。
教学重难点(1)重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2)难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教学过程【导入】细胞的能量通货——ATP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导入] 提问:屏幕上的昆虫是什么?相传,我国晋朝时有个青年叫车胤,他酷爱学习,但由于家贫买不起蜡烛,不能读书,于是就捉了很多萤火虫,装在薄薄的布袋子里。
四五十只萤火虫发出的光真能抵得上一支点燃的蜡烛呢!他就借着萤火虫的光刻苦学习,后来成为一位有大学问的人。
萤火虫像电灯一样可以发出光亮。
那么,它发光原理是什么?讲解萤火虫发光的原理,指出萤火虫发光需要消耗能量,复习主要的能源物质,重要的储能物质,提出问题这些物质能为萤火虫发光直接供能吗?2、实验设计PPT(1)利用多媒体播放幻灯片,展示“萤火虫发光器实验”过程(2)问题:能为萤火虫发光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是什么?是葡萄糖还是ATP?(3)结论: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4)比喻:在细胞中糖类、脂肪等有机物储存有大量的能量,但不能被直接利用,可以比喻为存折,生活中存折不能直接流通,ATP分子能被直接利用可以比喻为货币,生活中货币可以直接流通,这样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标题,并能激发学习兴趣。
苏教版高中生物ATP教案
![苏教版高中生物ATP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0ad794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6.png)
苏教版高中生物ATP教案
课型:探究性教学
教材:《高中生物》苏教版
教学目标:
1. 理解ATP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ATP在细胞内的生成及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3. 了解ATP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让学生回顾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知识,引出ATP在细胞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二、讲授(15分钟)
1. 讲解ATP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ATP是细胞内重要的能量媒介分子;
2. 介绍ATP是如何在细胞内生成的,包括磷酸化过程和其在细胞膜上的位置;
3. 探讨ATP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如在物质合成、运输、肌肉收缩等方面的作用。
三、实验(20分钟)
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测量酵母菌呼吸速率,了解ATP在细胞呼吸中的作用。
四、讨论(15分钟)
让学生就ATP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五、总结(5分钟)
总结ATP的结构、生成和作用,强调ATP在细胞代谢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探究性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对ATP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ATP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同时,通过实验和讨论,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ATP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atp新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
![atp新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390fb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b.png)
atp新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科目:生物学段:高中教材版本:新人教版课题:ATP的生物学意义教学目标:1. 了解ATP的定义和结构2. 掌握ATP在细胞内的功能和生物学意义3. 能够解释为什么ATP是细胞的能量“货币”教学重点:1. ATP的定义和结构2. ATP在细胞内的功能和生物学意义教学难点:1. 理解ATP是如何在细胞内储存和释放能量的2. 解释为什么ATP被称为细胞的能量“货币”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活动板书3. 实验材料:ATP分子结构模型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细胞呼吸的过程,提出问题:细胞如何储存和释放能量?2.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ATP的生物学意义。
二、讲授(25分钟)1. 讲解ATP的定义和结构,引导学生绘制ATP分子结构图。
2. 分析ATP在细胞内的功能:储存和释放能量。
3. 讲解ATP作为细胞的能量“货币”是如何运作的。
三、实验(15分钟)1. 利用ATP分子结构模型进行实验,演示ATP储存和释放能量的过程。
2. 学生们进行实验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四、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ATP在细胞内的生物学意义,以及ATP与其他生物分子之间的关系。
2.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澄清疑惑。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ATP在细胞内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拓展阅读,深入了解ATP的更多内容。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作业:完成练习题,写一篇关于ATP的作用和生物学意义的小论文。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下节课进行讲评。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ATP的理解。
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结合生物学中的其他知识点,深入探讨ATP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生物细胞atp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atp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edf1a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6.png)
高中生物细胞atp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 ATP 在细胞中的重要性;2. 掌握 ATP 的生成与使用;3. 理解 ATP 在细胞代谢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 ATP 的结构和功能;2. ATP 的生成和分解过程;3. ATP 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理解 ATP 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2. 掌握 ATP 的生成和分解过程。
教学准备:1. 课件或教学图片;2. 实验材料:ATP 分子模型;3. 教学辅助材料:PPT;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细胞中的 ATP 对于细胞有何重要性?”开启课堂。
二、讲解 ATP 的结构和功能(10分钟)1. 展示 ATP 分子模型,介绍 ATP 的分子结构;2. 解释 ATP 的功能:作为细胞的能量货币,在细胞代谢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三、讲解 ATP 的生成过程(15分钟)1. 介绍 ATP 的生成途径:磷酸化;2. 讲解细胞中 ATP 的生成途径:糖酵解、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等;3. 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 ATP 的生成过程。
四、讲解 ATP 的分解过程(10分钟)1. 介绍 ATP 的分解途径:水解反应;2. 讲解 ATP 分子被分解成 ADP 和磷酸过程;3. 解释 ATP 的分解产生的能量可以用于细胞代谢的物质转运、合成等。
五、讲解 ATP 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0分钟)1. 介绍 ATP 在细胞代谢中的不同作用:物质转运、合成反应、机械运动等;2.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 ATP 在细胞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六、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 ATP 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综合性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 ATP 在细胞中的重要性和作用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将深入了解 ATP 在细胞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掌握 ATP 的生成和分解过程,提高对细胞代谢过程的理解。
ATP的教案
![ATP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3b79d5f90f76c660371a11.png)
ATP的教案【篇一:atp 教案】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生物教研组授课班级:高一(10)班2015年12月17日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设计思路本节课首先展示运动员刘翔跨栏比赛的照片,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出“能量”这一主题,然后利用课件展示萤火虫发光器的探究实验,让学生认识atp是直接的供能物质,并将糖类等有机物和atp分别比喻成“存折”和“流通货币”,帮助学生初步理解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
对于atp的结构,主要采用让学生自主阅读和与互相讨论的方法,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则先让学生观看课件,再总结写出反应式,atp的利用部分主要是让学生联系实际并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回答,最后再总结。
为了与高考接轨,本节课加入了两道高考题,让学生与高考零距离接触,并由此熟悉考纲要求。
最后是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气氛,本节课还采用了小组竞争制,将全班按座位分成四个大组,每组代表主动举手回答一个问题(且正确)加上一颗星,比一比哪个大组表现更积极。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介绍atp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以及atp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3个方面的内容。
本节教学内容相对较少,但是各部分内容的联系与渗透十分典型,需要综合理解与应用。
同时,该节内容在《细胞能量供应和利用》一章中的承接作用相当明显,学习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后面包括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等知识。
三、学情分析必修1第二章学习了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已明确了主要能源物质、储能物质、能源物质等概念,这为学习atp是直接能源物质作了铺垫,也是本节课中需要区分的概念;必修1第三章和初中已经接触了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命现象,为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能量的转化打下基础。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写出atp的结构简式;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ATP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ATP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5dc05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e.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ATP教案教学内容:ATP的结构组成及生物学功能教学目标:1.了解ATP的结构组成及合成途径。
2.了解ATP在生物体内的生物学意义。
3.理解ATP在能量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ATP的结构组成及合成途径。
2.ATP在生物体内的生物学意义。
教学难点:1.ATP的合成途径及其在细胞中的作用。
2.ATP在细胞内的能量传递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细胞中的能量转化过程,引出ATP的概念。
二、讲解ATP的结构组成(10分钟)1.引导学生学习ATP的分子结构,讲解其由三个磷酸基团和一个核苷酸分子(腺苷)组成。
2.通过课件展示ATP的分子结构,让学生能够直观了解。
三、讲解ATP的合成途径(15分钟)1.讲解细胞中ATP的合成途径,包括磷酸化过程和维持ATP水平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了解ATP合成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磷酸截短反应。
四、ATP在生物体内的生物学意义(15分钟)1.讲解ATP在生物体内的生物学意义,包括提供细胞所需能量、调节代谢活动等。
2.引导学生理解ATP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及其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五、作用力的练习(10分钟)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答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点。
六、总结(5分钟)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ATP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反馈: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对ATP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延伸:1.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了解ATP合成途径的具体过程。
2.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ATP在细胞中的生物学意义。
教学资源:1.课件资料:ATP的结构组成及生物学意义。
2.实验仪器:可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期末考试中对ATP相关知识点的考查。
高三生物ATP教案
![高三生物ATP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9604340b4e767f5acfcef8.png)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课标要求1、能力要求1、能简述ATP 的化学组成和特点2、掌握ATP 的分子简式以及所表示的含义3、正确理解ATP 与ADP 的相互转换4、举例说明ATP 的生成途径5、看懂图解ATP 的利用图并能举例说出ATP 的用途2、内容要求1、解释ATP 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ATP 与ADP 的相互转化。
3、了解并理会ATP 的形成途径,掌握ATP 是新陈代谢的直接能源,并理解ATP 作为能量"通货"的含义。
知识网络体系①ATP 的结构简式:A —P~P~ P②ATP 与ADP ATP ⇌ADP+Pi+能量 ③ ATP 的形成途径④ATP 中能量的利用:ATP 中的能量可以直接转换成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重难点热点归纳1.ATP 与ADP 的相互转化可以看成是化学上的可逆反应吗?能量 可逆反应是指在相同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而ATP 与ADP 间的相互转化存在以下不同点:①反应条件不同,ATP 的合成与分解分别由合成酶与水解酶催化;②反应场所不同,ATP 的合成发生在细胞质的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而分解发生在细胞质膜、叶绿体的基质、细胞质的基质、细胞核等等;③ ATP 合成所需的能量与ATP 水解释放出的能量形式不同。
结论:ATP 与ADP 的相互转化并不是可逆反应。
2.为什么说ATP 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生物体是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这些能量形式主要有机械能、电能、渗透能、化学能、光能、热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的转化都是靠ATP 中能量的直接转换。
结论:ATP 是细胞内能量转换的“中转站”,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3.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形成ATP 的途径相同吗?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形成ATP ,而动物细胞中只含有线粒体,只能通过呼吸作用形成ATP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atp教案【篇一:高一生物atp教案1】《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学设计与反思1 教材分析人教版教材《分子与细胞》整个模块贯穿了系统的观点,帮助学生认识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层次、细胞系统的物质基础、细胞系统的结构基础、细胞系统与环境的物质交换、细胞系统的能量变化、细胞系统的生命历程。
第五章主要介绍有关能量如何输入细胞,能量以什么形式存在以及细胞如何利用这些能量。
第一节介绍的是能量代谢所需的生物催化剂-酶,第二节(本节)介绍的是直接能源物质-atp,第三节和第四节介绍atp的来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本节在本模块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只有在能量的供应下,细胞膜才能行使主动运输的功能;并且加深理解把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别比喻为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站”和所有细胞的“动力车间”的含义;便于加深领会活细胞之所以能够经历生长、增殖等生命历程与能量的供应和利用是分不开的。
本节的“问题探讨”选用了杜牧的唐诗《七夕》,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萤火虫发光能量从何而来,教材这种的编排体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渗透热爱自然和生命的情感教育的编写意图。
接着通过介绍atp分子中具有高能磷酸键,达成学生能够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写出出atp的分子简式这两个教学目标。
然后通过介绍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学生理解atp与adp相互转化在物质上可逆,在能量上不可逆。
通过介绍atp的利用方式,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 重点难点及其分析教学重点:(1) 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1)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 (2)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重难点的确立依据:因为“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和“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便于学生理解主动运输,对于今后进一步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更有利于学习细胞分裂、dna复制、基因的表达等相关内容。
所以将它们定为本节课的重点。
又因为学生没有有机化学知识,难以理解atp与adp的关系。
在使用大纲教材时期,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有机化学基础,便于学生学习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而如今化学必修2的有机化学内容安排在高一下学期学习,而本节内容在高一上学期学习。
另外atp 是细胞能量的“通货”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学生难以接受,所以将这两点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3 教学策略由于本节的知识较少、较好理解,因此老师多采用指导阅读、动手制作、讲练结合等方式完成本节内容。
例如在atp结构这部分内容中,设计了三个活动:1.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atp的化学组成及分子结构活动;2.学生合作试拼atp分子结构模型,加深对分子结构的理解。
3.讨论atp分子的化学简式及atp分子的化学特点。
在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这部分内容中,师生共同讨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
在atp的利用这部分内容,学生举例说出atp的使用途径。
4 教学设计4.1情景创设人教版教材的引入采用一副萤火虫的图画和唐代诗人杜牧一首情景交融的诗歌“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创设情景。
然后讨论三个问题:1,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2,萤火虫体内有特殊的发光物质吗?3,萤火虫发光的过程有能量的转换吗?如果直接采用这三个问题来提问学生,较难实现教材的编写意图。
笔者采用请学生朗读的方式,请同学在享受美的视觉同时感受诗句的优美,较好地实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渗透热爱自然和生命的情感教育的编写意图。
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萤火虫发光的能量从何而来?师生在这个问题的驱动下,开始今天的探究之旅。
笔者用了一个flash动画模拟“发光实验”,现用表格介绍实验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特别是实验的对照原则,为学生自己的探究打下基础。
在后面的环节表明学生已经学会设立空白对照。
4.2实验探究先让学生猜测神秘物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再展示atp注射液和片剂照片。
然后按照下表完成一个探究性实验。
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为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还出现一个令人惊喜的片断,有小组设计了另外一个实验方案并开展了探究实验。
他们改变了对照方式,原本实验方案是两块肌肉滴加不同物质对照,而他们是对同一块肌肉加入两种不同物质,进行前后对照。
他们不拘泥已有的实验方案,大胆地提出新想法,新做法,新问题。
虽然有些做法可能不成熟,但是这种探究的精神是非常值得倡导和保护的。
整个探究过程表明学生已经初步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能够在解决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进一步探究。
4.3总结强化接着给出atp三个字母,结合核酸那节知识让学生猜想每个字母的含义。
根据学生的回答,纠正a代表核苷,并总结atp代表三磷酸腺苷。
然后再给出atp的结构式,并给出a—p~p~p结构简式。
解释“-”代表的是化学键,“~”代表高能磷酸键。
在介绍atp与adp相互转化时,许多老师往往采用问题链方式层层深入,而在笔者的课堂则注重课堂问题的动态生成性,师生共同构建问题链,从而突破重难点。
首先我给出问题:atp水解时,哪个磷酸键最容易断裂?在大家回答出最外一个磷酸键最容易断裂后,我又给出一个问题“atp水解时,化学产物是什么?从而让学生接触adp这一新概念。
这个时候,学生在课堂就生成一个问题:刘翔在奔跑中大量消耗atp,atp会用尽么?当我告诉学生体内atp消耗非常迅速,必须不断补充。
学生又生成另两个问题:细胞内用哪些物质制造atp?动植物如何制造atp?大家一起讨论完问题后,我又要求学生用反应式归纳总结atp与adp的关系。
最后将葡萄糖类比成“活期存折”,atp类比成“现金”“通货” ,学生容易接受。
就是通过这样类比的方法,从而突破atp是细胞能量的“通货”这一难点。
4.4 研究课题在课堂结束前学生又提出两个新的研究课题。
第一个课题是“atp是不是兴奋剂”,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个课题是“atp对草履虫活动的影响”,可引导学生思考单细胞生物能否以atp做为直接能源物质,帮助理解生物的统一性。
5 教学反思笔者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探究性学习的尝试。
如加入探究性实验来突出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这一重点内容。
人教版教材将多个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完全改变了原来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选择知识呈现方式。
(注:此文获2007年广东省生物说课比赛一等奖;由郭鲲鹏老师推荐)【篇二: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案)】《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地位《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是高中生物(新课标人教版)必修i 《分子与细胞》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中第2小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atp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以及atp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3个方面的内容。
本节教学内容相对较少,但是各部分内容的联系与渗透十分典型,需要综合理解与应用。
同时,该节内容在《细胞能量供应和利用》一章中的承接作用相当明显,学习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后面包括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等知识。
二、学情分析通过《组成细胞的分子》一章的学习,学生对能源物质与能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为学习atp这一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奠定了基础。
但是atp与adp作为两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又是学生新接触的两个概念,学生掌握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应该侧重对此两种物质化学组成简式的分析与解释。
此外,学生通过物理、化学两学科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能量转化的知识,将其转移应用到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上,来认识细胞内的能量转化,是有帮助作用的。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2.写出atp的分子式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关系,认识atp在细胞中作为能量流通的原因2.通过分析,比较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atp的如何生成和消耗,找出能量代谢的规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渗透热爱自然的和生命的情感教育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培养用准确的科学术语阐述观点和进行合作学习的态度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中的作用 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二)教学难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五、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主要内容为atp的化学组成式、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关系)【篇三:atp的教案】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学设计昆三十中王剑梅【教材分析】《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是高中生物必修i第五章第2节的内容。
主要介绍了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等内容。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只有在能量的供应下,细胞膜才能行使主动运输的功能;并且加深理解把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别比喻为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站”和所有细胞的“动力车间”的含义;为后续的细胞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作铺垫,具有承前继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通过《组成细胞的分子》一章的学习,学生对能源物质与能量有了一定的理解,也为学习atp这一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奠定了基础。
但是atp与adp作为两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又是学生新接触的两个概念,学生掌握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应该侧重对此两种物质化学组成简式的分析与解释。
此外,学生通过物理、化学两学科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能量转化的知识,将其转移应用到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上,来认识细胞内的能量转化,是有帮助作用的。
【设计构思】由于本章节内容相对抽象,而且本章节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做具体掌握,所以对于本堂内容,我主要是以学生学习目标为依据,学生自学为前提,分小组讨论后进行知识竞赛的教学,最后由学生总结的形式来开展本堂课。
充分体现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2)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1)通过atp与adp相互转化关系,认识atp在细胞中作为能量流通的原因。
(2)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述能力;利用课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等。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渗透热爱自然和生命的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