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解析: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古诗分析
![《望庐山瀑布》古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85d425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0.png)
《望庐山瀑布》古诗分析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创作的一首古诗。
描写了庐山上
流水飞瀑的景色,将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惊心动魄的视觉体验相结合,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这首古诗采用了四言五句的句式,整首诗以瀑布为核心,通过夸张
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瀑布壮丽景观的深刻感受。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意味着阳光照耀下瀑布喷溅起的水汽如同紫
烟一般升腾上升,给人一种神秘而令人陶醉的感觉。
这种紫烟的形容,使得整个场景更加梦幻般,给读者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
在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诗人用“挂”一词形容瀑布的景象。
这
种描写使瀑布看起来悬挂在前方的山谷之上,形成了视觉上的张力。
与此同时,诗人的“遥看”一词,更加强调了距离的遥远,增加了读者
对景物的向往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进一步展示了瀑
布的壮丽。
瀑布从高高的山峰上直冲而下,形成了水流的飞跃之态,
给人一种陡峭和猛烈的感受。
诗人将瀑布的高度夸张地说成“三千尺”,使得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错觉。
而将瀑布与银河相对应,更是赋予了
瀑布神秘和宏大的意象。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通过夸
张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描写,将庐山瀑布的景色描绘得庄严而壮美。
这首古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
赞美之情。
《望庐山瀑布》七绝译文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七绝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1351a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9.png)
《望庐山瀑布》七绝译文及赏析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望庐山瀑布二首》七绝译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⒅。
飞流直下三千尺⒆,疑是银河落九天⒇。
注释“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极言天高。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
一作“半天”。
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
仿佛三干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李白生平游历好多名山大川,他非常喜爱庐山的风景,从他的“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望庐山瀑布》之一)等诗句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经有过退隐庐山的念头。
这首诗可能就是他接近晚年的作品。
《望庐山瀑布》共有两首,第一首是五言古体,这里选读的是第二首,为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
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
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
烟,一般呈灰白色,这儿的烟怎么会是紫色的呢?因为香炉峰下有瀑布,水气蒸腾,混入云气,透着日光,反映出紫红色,远望过去,在形似香炉的高峰上盘旋缭绕的就是紫色的烟云了。
这样的风景多么美妙啊!香炉冒烟是极为平常的事物,诗人借它来描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观。
接着向下望到香炉峰的瀑布。
“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这里最传神的是一个“挂”字。
瀑布原本是从山壁上突然倾泻而下的水,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着的布,所以叫瀑布。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f8792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4.png)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1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翻译万丈湍飞的瀑布从山间落下,望去像是从遥远的天空降临。
奔腾直泻冲击着一片片杂树,喷洒溅落穿透了一层层浮云。
阳光照耀下如彩虹一样绚烂,天气清和时像风雨一样可闻。
灵异的山峰多具有秀丽景色,天空瀑布相融雾霭一片氤氲。
注释洪泉:指水丰势强的瀑布。
迢迢:形容瀑布之长。
紫氛:紫色的水气。
杂树:瀑布岩壁边杂乱的树木。
重云:层云。
虹霓:阳光射入窜的水珠,经过折射、反射形成的自然现象。
天清:天气清朗。
闻:听到。
灵山:指庐山。
秀色:壮美景色。
空:天空中的云。
氤氲:形容水气弥漫流动。
赏析第一句中“万丈洪泉落”,万丈有多高,实在让人难以想象,诗人要表达的正是心中那种不可确凿道出的对匡庐飞瀑雄奇险壮之气势的深深折服与崇爱之情。
水自地下往上涌出曰之为泉,诗人以泉喻瀑,言飞瀑如洪泉而落,仿佛是将泉跟倒置了过来,任其泉水喷涌而下、源源不绝,所述情状极为形象,令人啧啧生叹。
“迢迢半紫氛”一句状写的则是伴随着瀑布飞落而升腾起的缥缈水气。
李白七绝《望庐山瀑布水》开篇就说高峭挺拔的香炉峰在旭日红光的映照下紫气蒸腾,烟雾缭绕,如同幻境一般,张九龄所言的“紫氛”大抵就是这种“日照香炉生紫烟”的神奇气象。
迢迢,写雾霭之高;半,写紫雾似将色瀑截断。
高高漂浮的水雾尚且只在瀑布半腰,那么洪泉万丈的源头,自然是深隐于一派迷蒙与虚无之中了。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第二联着重于展现瀑布飞泻云天的动感之美。
庐山峰青峦秀,嘉木成阴,喷雪鸣雷般的银瀑从几重云外奔流而下,激荡着嶙峋的山岩,穿越过层叠的古木,义无反顾地坠入深密的涧谷,这壮景所带来的强烈视觉震撼富有艺术感染力,大自然那磅礴潇洒的超凡手笔令人钦佩。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课件:古诗解析:望庐山瀑布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课件:古诗解析:望庐山瀑布](https://img.taocdn.com/s3/m/e351ee32f12d2af90242e6e9.png)
【解读】
他向我们描述的是瀑布的全景:香炉峰 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紫气蒸腾,烟云缭 绕,宛若仙境,一条瀑布从高高的山上飞 流直下,好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人间 怎么会有如此气度非凡、雄伟壮丽的河流 呢?诗人想,也许是天上的银河泻落到人 间了吧?“三千尺”的夸张,“银河落九 天”的神奇想象,都使得这首诗非同凡响。
【注释】
4、前川:河。这里指瀑布好像一条大河垂挂 在山前。
5、三千尺:这里是夸张的说法,形容山极高。 6、银河:也叫天河,是由银河系群星组成的
横亘天空的带状星群,样子就像一条河。 7、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这里指高高的
天空。
【解读】
这首短诗是歌咏庐山瀑布的千 古名篇,是诗人晚年途经庐山时写 下的。诗人观赏瀑布时并没有走到 瀑布跟前,只是远远地观望。
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解析: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江西省九江市南。 2、香炉:指香炉峰,是庐山西北部的一座高
峰。它山峰形状尖而圆,峰中烟云聚散缭 绕,就像一座香炉,因此得名。 3、紫烟:紫色的烟雾,这里是指瀑布飞溅的 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五彩的光辉。
《望庐山瀑布》全文及分析
![《望庐山瀑布》全文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577d9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7.png)
《望庐山瀑布》全文及分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佳作。
诗的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描绘了庐山香炉峰在阳光照耀下,升腾起紫色烟雾的奇妙景象。
“香炉”指的是庐山的香炉峰。
阳光的照射让山峰仿佛变成了一座巨大的香炉,紫色的烟雾缭绕其间,营造出一种神秘、梦幻的氛围。
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庐山的秀美,也为下文描写瀑布埋下了伏笔。
“遥看瀑布挂前川”,从远处眺望,瀑布就像是一条巨大的白色绢布悬挂在山前。
一个“挂”字,用得极为精妙,将瀑布的静态之美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它不再是流动的水,而是一幅凝固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飞流直下三千尺”,则着重展现了瀑布的动态之美。
“飞流”突出了水流的迅猛,“直下”描绘了瀑布一泻千里的气势,而“三千尺”虽然是夸张的手法,但却形象地表现出了瀑布的雄伟壮观。
这种夸张并非毫无根据,而是诗人通过对瀑布的直观感受,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让读者能够充分感受到瀑布的磅礴力量。
“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
诗人将瀑布想象成是天上的银河从九重天上倾泻而下。
银河在古代传说中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充满了神秘和神圣的色彩。
这样的联想,不仅进一步烘托出了瀑布的高大雄伟,更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丰富的想象力。
从整首诗来看,李白运用了极其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将庐山瀑布的美丽和壮观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没有拘泥于对瀑布的客观描绘,而是通过大胆的夸张和奇妙的想象,赋予了瀑布一种超越自然的魅力。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还体现在它的韵律和节奏上。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
每一句都充满了力量和动感,让人仿佛能够听到瀑布奔腾而下的轰鸣声。
从情感表达上,李白在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大自然壮美景色的赞美和惊叹,更流露出了他豁达豪放的个性和对自由奔放生活的向往。
他以独特的视角和豪迈的笔触,将庐山瀑布这一自然景观描绘成了一幅震撼人心的画卷,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激情和澎湃。
《望庐山瀑布》全文与赏析
![《望庐山瀑布》全文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d4987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7.png)
《望庐山瀑布》全文与赏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首描绘庐山瀑布雄伟壮丽景色的千古绝唱。
诗的开篇“日照香炉生紫烟”,诗人以神奇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在阳光的照耀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了紫色的烟雾。
“香炉”并非指真正的香炉,而是指庐山的香炉峰,因其形状宛如香炉而得名。
这紫色的烟雾,给山峰增添了几分神秘和缥缈的色彩,仿佛仙境一般。
一个“生”字,生动地描绘出烟雾升腾的动态之美,让人仿佛能看到那缕缕紫烟袅袅升起,随风飘散。
“遥看瀑布挂前川”,诗人站在远处眺望,瀑布就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悬挂在山前。
“挂”字用得极为精妙,它将瀑布的静态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这瀑布是大自然特意悬挂在那里的一幅壮丽画卷。
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水花四溅,涛声轰鸣,然而在诗人的笔下,它却被定格成了一幅永恒的画面,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飞流直下三千尺”,诗人用“飞流”二字,形象地写出了瀑布飞泻而下的速度之快,那种一泻千里的气势让人惊心动魄。
“直下”则进一步强调了瀑布的垂直降落,毫无阻碍,勇往直前。
而“三千尺”的夸张描写,更是突出了瀑布的雄伟壮观,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尽管这三千尺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它却让读者对瀑布的高度有了一个极其深刻的印象,仿佛能够亲眼目睹那高耸入云的瀑布。
“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诗人把瀑布想象成是银河从九天之上倾泻而下,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象,将瀑布的雄伟气势推向了极致。
银河,那是天上的星河,是无比璀璨和遥远的存在。
而如今,诗人却觉得眼前的瀑布就像是银河坠落人间,这种超凡的想象力让人不禁为诗人的浪漫情怀所折服。
同时,这一句也让读者对瀑布的来源产生了无尽的遐想,仿佛它是来自于天上的仙境,为庐山瀑布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雄伟壮阔。
李白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大胆的想象,将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白《望庐山瀑布》鉴赏及赏析
![李白《望庐山瀑布》鉴赏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7c963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63.png)
李白《望庐山瀑布》鉴赏及赏析李白《望庐山瀑布》鉴赏及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望庐山瀑布》鉴赏及赏析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望庐山瀑布》注释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
《望庐山瀑布》赏析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
“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
古诗词赏析:望庐山瀑布
![古诗词赏析:望庐山瀑布](https://img.taocdn.com/s3/m/f1ef58c42b160b4e777fcf3f.png)
古诗词赏析:望庐山瀑布导读:古诗词赏析: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古诗今诵: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词语注释】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赏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望庐山瀑布》的古诗解释
![《望庐山瀑布》的古诗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84beb366edb6f1aff001f98.png)
《彭蠡湖中望庐山》:含义“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含义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⒁遥看:含义从远处看。挂:含义悬挂。前川:含义一作“长川”。川:含义河流,这里指瀑布。
⒂直:含义笔直。三千尺:含义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⑽乐:含义爱好。乐名山:含义一作“游名山”。益:含义更加。闲:含义宽广的意思。
⑾无论:含义不必说。漱:含义漱洗。琼液:含义传说中仙人的饮料。此指山中清泉。还得:含义但得。一作“且得”。尘颜:含义沾满风尘的脸。洗尘颜:含义喻指洗除在尘世中所沾染的污垢。
⑿谐:含义谐和。宿:含义旧。宿所好:含义素来的爱好。“且谐”二句:含义一作“集谱宿所好,永不归人间”,又一作“爱此肠欲断,不能归人间”。
《望庐山瀑布》的古诗解释
这是诗人李白
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望庐山瀑布
》的古诗
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兴寄,直抒胸臆,质朴真切,气象浑成。诗人的感情起伏与诗的节奏同步,由此形成感染人的力量。李白善于乐府和歌行,常以他横空出世,骏马绝尘的非凡才力,将乐府、歌行作为表达他飞腾的想象,纵横的才思,不羁的思想,奔放的情感之最合适的艺术形式,这些诗写得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这首五古正是如此。李白把庐山瀑布写得壮美阔大。诗人寄情于山水,从“西登香炉峰”到“流沫沸穹石”都是写景,而最后三句是抒情之句。“海风吹不断,江月照江空”中的“空”字更说明诗人寻求的是一种“闲”情,也体现李白的飘逸之风。
望庐山瀑布古诗解释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古诗解释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f7ac78ee06eff9aef80785.png)
望庐山瀑布古诗解释及赏析瀑布在地质学上叫跌水,即河水在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地跌落。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望庐山瀑布古诗解释及赏析,欢迎阅读。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才华横溢,感情恣肆,他的诗被杜甫称赞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被称作“诗仙”。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生于中亚的碎叶(今属吉尔吉斯斯坦),五岁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青莲乡。
少年时博览群书,研习剑术,26岁时出蜀,开始了一个漫游而兼求仕的时期。
后任翰林供奉,报国志向得不到施展,加上他蔑视权贵,放荡不羁的性格,遭到权贵的谗毁。
李白对仕途失望后,离开了长安。
再次南北漫游10余年,这期间结识了杜甫,成为莫逆之交。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柏蒙冤入狱,后遇赦返回。
晚年漂泊异乡,762年,病逝于当涂(今安徽省境内)。
李白现存诗篇900多首,内容丰富,有的批判黑暗现实,有的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报国之志,有的表达壮志难酬的痛苦与愤懑,有的吟咏自然景物。
追求身心自由与个性解放的昂扬向上的精神是他的诗歌中的主旋律。
在艺术上,李白继承与发扬了浪漫主义精神与创作手法,运用神话传说,驰骋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生动的比喻,出神入化,挥洒自如。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自己的这两句诗是他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注释]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疑:怀疑。
银河:晴夜所见环绕天空呈白色的云状光带,由大量恒星构成。
九天:天空,极言其高。
古人以为天有九重,最高一层称九天。
望庐山瀑布古诗解释和注释
![望庐山瀑布古诗解释和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2119bb9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c.png)
《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解释: 太阳照耀着香炉山,紫烟在山间缭绕。
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长长的白练悬挂在山川之间。
那飞流直下的瀑布,让人想起天上的银河,仿佛它从九天上飘落而下。
注释:
1.香炉:指庐山山脉中的香炉峰,因其形似香炉而得名。
2.紫烟:指庐山瀑布水雾蒸腾,形成的紫色雾气。
3.遥看:从远处看。
4.瀑布: 指庐山的瀑布景观。
5.前川:指庐山北麓的河流,即庐山瀑布的水源。
6.飞流:指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形成的水流如同飞流直下。
7.三千尺: 形容瀑布的壮观景象。
8.疑是:疑惑地认为是。
9.银河: 天上的河流,因形似银带而得名。
10.九天: 天上的最高处。
11.银河落九天:比喻瀑布的水流如同银河从天上落下来一般。
望庐山瀑布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365fc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2.png)
望庐山瀑布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望庐山瀑布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望庐山瀑布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1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其一从西面登上香炉峰,向南望见瀑布高挂在山前。
水流直下达三百丈,沿着山谷奔涌前行几十里。
速度快如风驰电掣,隐约之中宛如有白虹腾空。
乍以为是银河从天上落下,弥漫飘洒在半空中。
仰观瀑布那气势真雄奇啊,这是神灵造化之功!再大的海风也吹不断,江上月光却能直透其中。
水流在空中任意飞溅,冲刷着两侧青色的石壁。
飞腾的水珠散发彩色霞光,水沫在巨石上沸腾。
我本来就最爱游赏名山,面对此景心胸更宽广。
不必像服琼浆一样成仙,此水已足以荡涤尘俗。
遁世归隐本是我夙愿,只想久居此地永辞人间。
其二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庐山:又名匡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江湖水气郁结,云海弥漫,多蝇岩、峭壁、清泉、飞瀑,为著名游览胜地。
香炉峰:庐山北部名峰。
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
南见:一作“南望”。
三百丈:一作“三千匹”。
壑(hè):坑谷。
“喷壑”句:意谓瀑布喷射山谷,一泻数十里。
歘(xū):歘忽,火光一闪的样子。
飞电:空中闪电,一作“飞练”。
隐若:一作“宛若”。
白虹:一种出现在雾上的淡白色的虹。
“欻如”二句:意谓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
河汉:银河,又称天河。
一作“银河”。
“半洒”句:一作“半泻金潭里”。
造化:大自然。
江月:一作“山月”。
李白《望庐山瀑布》古诗赏析
![李白《望庐山瀑布》古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290de2581b6bd97e19eaaa.png)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1.庐山含义为: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着名的风景区。
2.香炉含义为: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含义为: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含义为: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古诗词简析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词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含义为: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李白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词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词,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望庐山瀑布》全文及解析
![《望庐山瀑布》全文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ed6851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03.png)
《望庐山瀑布》全文及解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李白,这位被誉为“诗仙”的伟大诗人,以其豪放洒脱、飘逸奔放的风格,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经典之作。
而《望庐山瀑布》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日照香炉生紫烟”,诗句开篇便描绘了一幅奇妙的景象。
阳光照耀着庐山的香炉峰,升腾起紫色的烟雾。
这里的“香炉”并非指真正的香炉,而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由于山峰的形状酷似香炉,故而得名。
在阳光的照射下,云雾缭绕,仿佛香炉中升起的袅袅青烟,给人一种神秘而美妙的感觉。
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庐山的秀美,也为下文瀑布的出现营造了一种如梦如幻的氛围。
“遥看瀑布挂前川”,诗人从远处眺望,瀑布就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悬挂在山前。
一个“挂”字,用得极为精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的静态之美,仿佛是大自然特意将其挂在那里供人观赏。
同时,也让人感受到瀑布的雄伟和壮观,它就那样静静地垂挂着,却又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飞流直下三千尺”,这一句将瀑布的动态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瀑布从高处飞泻而下,速度之快,气势之猛,仿佛是一条银河从九天之上倾泻而下。
“三千尺”是一种夸张的手法,极言瀑布之高之长,让人对其雄伟的气势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这种夸张并非凭空想象,而是李白通过对瀑布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展现出来的。
“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的想象更是奇特而大胆。
他怀疑眼前的瀑布是银河从九天之上掉落下来的。
将瀑布比作银河,不仅展现了瀑布的璀璨和壮丽,也进一步突出了其高远和神秘。
这样的比喻让人在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也对宇宙的浩瀚和神秘充满了遐想。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雄浑壮阔。
李白通过对庐山瀑布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同时,也展现了他豪放不羁的个性和超凡脱俗的想象力。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比如“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比喻,将瀑布的壮美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夸张,更是让人对瀑布的气势有了深刻的印象。
《望庐山瀑布》讲解
![《望庐山瀑布》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7802330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d.png)
《望庐山瀑布》讲解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疑:怀疑。
银河:晴夜所见环绕天空呈白色的云状光带,由大量恒星构成。
九天:天空,极言其高。
古人以为天有九重,最高一层称九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两句是诗人的“神来之笔”,夸张而又自然,浪漫而又逼真——一道飞流从高空中直泻而下,我怀疑是天上的银河跌落到人间。
前句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的景象写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陡峭,又显出水流之迅疾。
后句想象奇特,惊人魂魄,“疑是”二字蕴藉深沉,明知不是,但写来更觉生动、逼真,新奇而又真实。
诗句气势豪壮,雄奇瑰丽,给人以美的感受,是广为传诵的千古名句。
解析:太阳照射香炉峰升起淡淡的紫烟,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悬挂在山的前面。
飞速流淌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令人怀疑那是银行倾落于九天。
2、阳光照在香炉峰上,腾起一片紫色的雾烟,远远望去迷人的瀑布就像挂在前面的壁川。
这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奇妙景观啊,恍惚之中疑惑它是银河来自于九重之天。
写作背景:天宝十五年,唐玄宗采纳了新任宰相房礯等人的建议,传下“制置”的诏旨,将四个儿子分置四方,对叛军造成分进合围的态势。
不料太子李亨却在此诏命之前已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自行接了帝位登基,改年号为至德元年,尊奉玄宗为太上皇。
玄宗得知虽心中不乐,但一来年岁已高,二来考虑到自己在位上引发了叛乱,心中内疚,面对既成的事实也就没有追究。
然而永王李縕,正当盛年,身强力壮,雄心勃勃,对太子李亨擅自称帝,心存不满,便没有奉旨入蜀,反而移师江夏,继续扩充x队,召募人才,以便与肃宗李亨分庭抗礼。
李白也因此不幸受骗,入其幕府,而后被捕下狱,终被流放夜郎。
望庐山瀑布古诗的释义
![望庐山瀑布古诗的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ae467624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56.png)
望庐山瀑布古诗的释义
《望庐山瀑布》古诗的意思是: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
仿佛三千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句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都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望庐山瀑布古诗注释及解析
![望庐山瀑布古诗注释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e52b3876eeaeaad0f33001.png)
《水二首》是唐代大诗人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风景诗,被选入《全》的第180卷。
其一为五言,其二为七言绝句。
望庐山瀑布古诗及解析,我们来看看。
望庐山瀑布原文介绍
【朝代】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语句
①庐山:又名匡山,中国名山之一。
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
②香炉峰:庐山北部名峰。
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
南见:一作“南望”。
③三百丈:一作“三千匹”。
壑(h):坑谷。
“喷壑”句:意谓瀑布喷射山谷,
一泻数十里。
④歘(xū):歘忽,火光一闪的样子。
飞电:空中闪电,一作“飞练”。
隐若:一作“宛若”。
白虹:一种出现在雾上的淡白色的虹。
“欻如”二句:意谓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
⑤河汉:银河,又称天河。
一作“银河”。
“半洒”句:一作“半泻金潭里”。
⑥造化:大自然。
⑦江月:一作“山月”。
“江月”句:意谓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澈。
⑧潈(zōng):众水汇在一起。
“空中”二句:意谓瀑布在奔流过程中所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冲刷着左右青色的山壁。
⑨穹(qing)石:高大的石头。
⑩乐:爱好。
乐名山:一作“游名山”。
益:更加。
闲:宽广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江西省九江市南。 2、香炉:指香炉峰,是庐山西北部的一座高 峰。它山峰形状尖而圆,峰中烟云聚散缭 绕,就像一座香炉,因此得名。 3、紫烟:紫色的烟雾,这里是指瀑布飞溅的 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五彩的光辉。
【注释】
4、前川:河。这里指瀑布好像一条大河垂挂 在山前。 5、三千尺:这里是夸张的说法,形容山极高。 6、银河:也叫天河,是由银河系群星组成的 横亘天空的带状星群,样子就像一条河。 7、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这里指高高的 天空。
【解读】
这首短诗是歌咏庐山瀑布的千 古名篇,是诗人晚年途经庐山时写 下的。诗人观赏瀑布时并没有走到 瀑布跟前,只是远远地观望。
【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他向我们描述的是瀑布的全景:香炉峰 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紫气蒸腾,烟云缭 绕,宛若仙境,一条瀑布从高高的山上飞 流直下,好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人间 怎么会有如此气度非凡、雄伟壮丽的河流 呢?诗人想,也许是天上的银河泻落到人 间了吧?“三千尺”的夸张,“银河落九 天”的神奇想象,都使得这首诗非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