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一轮复习(明清史)

合集下载

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梳理课件6明清时期

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梳理课件6明清时期

独尊儒术” 社会正统思想
强化思想
八股取士,脱 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 控制,加
离实际的学风 生了极坏的影响
强君主专
摧残了许多人才,禁 制
大兴“文字狱”锢 严了 重人 阻们 碍的 了思 思想 想言 、论 学,
术的发展和进步
知识拓展
案例分析 (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宋代 大幅度增加了科举取士的名额,确立了三 年一次的考试制度。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 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 代。这种情况告诉我们( ) A.考试选拔官吏的办法发生了根本变化 B.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C.科举制度在宋代和明代都进行了改革 D.元朝近百年间一直没有实行科举考试
明清时期:
中外航海事业对比
知识拓展
案例分析 (2022·贵州黔西·中考真题)下面思维 导图的主题应是( )
A.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 B.明朝的对外交往与冲突 C.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D.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
明清时期:
知识梳理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台湾
(1)1683年,清军打败郑氏军队,台湾归入清朝版图。(2)1684年,清朝设置 台湾府,隶属福建省。(3)1885年,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 6 讲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明清时期:
时空坐标
明清时期:
单元框架
明清时期:
知识梳理
明清两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1. 明清政权更替 (1)明朝 ①建立:1368 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1421 年朱棣迁都北京)。 ②农民起义:李自成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1644 年建立大顺政权。 ③灭亡:1644 年 4 月,李自成起义军攻进北京,明朝灭亡。 (2)清朝 ①后金:1616 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 ②建立:1636 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③入关: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清朝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明清(1)明朝的统治旧人教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明清(1)明朝的统治旧人教版

历史旧人教一轮复习明清(1):明朝的统治一、明朝统治的确立1、时间:1368年;2、国君:朱元璋,明太祖;3、都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4、方式:利用农民战争瓦解元朝统治之机;二、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1、调整官制,加强皇权;2、加强中央军事统帅制度;3、加强立法规范,制定《大明律》;4、加强特务统治;(1)目的: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巩固专制统治;(2)内容:①命题范围:儒家的四书五经,不许发挥个人见解;②答卷文体:严格规定为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3)评价①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都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实质上是思想专制;②八股取士,导致文风日下,为封建国家培养出顺从皇帝奴仆;③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导致近代中国科技落后;※链接:顾炎武评语“代古人语气为之”,生气全无。

※点拨:专制强化表明封建制度仅靠正常的统治措施无法维护地主对农民的统治,而只得依靠强权政治,所以说“明朝专制强化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二、靖难之役1、诱因:建文帝削藩,严重威胁藩王的利益;2、概况:北平燕王朱棣起兵,挥师南下,1402年攻破京师(今南京),建文下落不明;3、结局:1402年,朱棣即位,即明成祖;4、性质:明朝皇族内部争夺皇权的斗争;三、营建、迁都北京1、朱棣改元:1403年,改元永乐,改北平为北京;2、营建北京(1)时间:1406年至1421年;(2)杰出工匠:木工蒯祥,人称“蒯鲁班”;(3)特点:北京城布局突出了皇权,充分体现了皇帝的威严;3、迁都北京(1)时间: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称为“京师”;(2)原因①北京是朱棣的发起地;②加强对北方边防的控制,防止蒙古势力南进;(主要原因)※点拨:明成祖开始,明朝都城建在边疆地区,俗称“天子戍边”。

四、明朝的灭亡1、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1)政治腐败(2)经济危机: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2、明末农民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统治危机;(2)客观原因:明朝末年,天灾不断;(3)直接原因:明朝政府加派三饷(辽饷、练饷、剿饷),农民十室九空;3、历史意义(1)推翻了腐败的明王朝,给封建统治以沉重打击;(2)“均田免粮”的提出,反映了农民群众反对财产贫富不均和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3)“均田免粮”的提出,标志着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点拨:说明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已经开始触及到阶级斗争深刻的经济根源。

历史一轮通史复习:第六单元明清时期

历史一轮通史复习:第六单元明清时期
思考: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宰相制 内阁制
相同(相似) 地位 不 同 职权 对皇权 作用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制度赋权
非法定,咨询机构
参与决策 制约皇权
无决策权 不能制约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三)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过程
坐着的大臣
站着的大臣
跪着的大臣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贾谊和汉文 帝谈话,不觉膝之前席。唐初的裴监甚至和高祖 共坐御榻,十八学士在唐太宗面前也都还有坐处。 到宋朝,从太祖以后,大臣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 坐群站、三公群卿立而论政。到明清,大臣得跪 着奏事了,清朝大臣上朝得穿特制的护膝。 请思考:君臣关系变化说明了什么?
阅读材料分析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
材料1:‚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 丞相始也。‛——黄宗羲 材料2:‚君权和相权合二为一,最终 变成独裁的权力。有好处也有很大的问题, 好处是防止权臣专政,巩固了统治;问题 是君主专制独裁,加大了社会的风险 性。‛——《政治文明历程》 结合材料,从丞相的职能和作用角度 评价明太祖的废相举动?
Y(程度)
Y(程度)
0

明清
x( t )
0

x (t) 明清
图1:中国封建社会君 图2:中国封建社会 发展趋势 主专制发展趋势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影响
1、君主专制与当时世界潮流背道而驰 2、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 3、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 4、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贪 污腐化 5、皇权的极度膨胀,成为阻碍社会进步 的重要因素 6、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 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2023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梳理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3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梳理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

问题
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垦荒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 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叛乱
和发 展
设置 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
伊犁 疆地区。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
将军 地区的管辖
续表
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因不堪忍受沙
统一 多民 族国 家的 巩固 和发

西 北
土尔 扈特 回归 祖国
概况
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 战胜重重困难,返回新疆,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加强皇权的举措,初步认识君主专制带来 的社会弊端。
明 朝 明朝 的 的建 统立 治
背景
时间 建立者
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社会动荡,反元农民起义 不断,朱元璋领导的农民军逐步强大
1368年
朱元璋(明太祖)
续表
明 朱元
朝 的
璋强
统 化君
治权
都城 原因 目的
应天府(今江苏南京)
明朝灭亡后,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 清军入关
考点六 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 驻藏大臣、西北边疆
【教材页码:七下88-P94】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册封达赖和 班禅以及设置驻藏大臣等中央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各种举措, 认识西藏地区、新疆地区、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 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的领土,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 定的重要意义。

意义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 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部分)

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部分)
社会心理 忠孝观念
群带风气 荫庇心态 宗派观念 忠君爱国 齐家敬祖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 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左传 桓公二年》
C
《礼记· 昏义》曰:“昏(通‘婚’)礼者, 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 也。故君子重之。”周代的婚礼,有纳采、 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合称为 “六礼”,包括从议婚到完婚的完整程序。 这表明( ) ①婚姻制度可以维系宗族血缘关系 ②周代婚姻形成了一系列法定或约定俗成 的礼仪 A.①②都错误 B.①②都正确 C.①正确,②错误 D.①错误,②正确
司马炎 司马睿 刘欲 萧道成 萧衍 陈霸先 拓拔圭 元善 元宝炬 高洋 宇文觉
匈奴 刘裕夺权 大将夺权
隋灭
隋 唐 五代
581-618 618-907 梁907-923 唐923-936 晋936-947 汉947-950
长安 长安
杨坚 李渊
农民战 争 朱温夺 权
汴梁 朱温 洛阳 李存勖 汴梁 石敬塘 汴梁 刘知远
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 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 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 的是( ) A.郡县制不利于地方发展 B.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C.二者均有弊无利 D.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
B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 儒效篇》
史料一
西周分封形势图
高三一轮通史复习
古代部分
第一讲
第 1讲 第 2讲
古代中国政治
一、基础知识梳理
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单元知识整合
中国古代历史年表 朝代 都城 建立者 灭亡原 因 奴隶制社会 桀 商灭 前21-前16 阳城 世纪 殷 汤 周灭 前16-前11 世纪 前11世纪- 镐京 周武王 犬戎灭 前770年 瓦解 前770-前 洛邑 平王 476年 (东迁) 起止年份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明清史上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明清史上
专题 5 承古的幽暗(明清史·上)
1368 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攻占大都,灭亡元朝。 1380 年,废除丞相,加强君主专制制度。 1421 年,明成祖正式迁都北京(京师)。 1405 年,郑和开始出使西洋,前后历经 29 年,共 七次。 (1492 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1517 年,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揭开 宗教改革序幕。)
1820 年,嘉庆皇帝卒,道光皇帝继位。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步入近代社会, 古代史结束。
(19 世纪 40 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50 年代,法 国、美国完成工业革命。)
特别提醒 明清史分成上下两部,上部着眼于“承
古的幽暗”,即将明清史固守传统、阻碍进步的部分史
实整理集中到一块。其中有些政治史不好分割,也一并 整理到这一部分。
2.处处打压商品经济
(1)朝贡贸易:①官府控制下,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 对外贸易(垄断);②“厚往薄来”“倍偿其价”(亏损); ③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重在宣扬国威,加强联系(政 治)。
特别提醒 贡赐贸易,实际上是以经济的亏损加强
政治友好往来的外交手段,重在宣扬中国声威,推动各
国来华朝贡,与民间贸易追求经济利益有本质不同。但 是民间经贸往来恰恰是推动中外交往最重要和最持久 的力量,那些很少留存史册的中外商人们居功至伟。
(2)“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①目的:巩固统治,防范中外勾结,孤立沿海抗清 势力。 ②措施:禁止民间外贸,控制贡赐贸易,严格限制 民众出海,严格限制外商入华(乾隆时期特许广州“十三 行”经营外贸)。 ③实施:时紧时松,曾一度开放海禁,但基本是“闭 关”为主。 ④危害经济: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原始积 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丧失工业化契机。 ⑤危害中国:造成中国故步自封,鲜少进步,脱离 世界发展大势,并加剧中外矛盾,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06-明清时期复习

06-明清时期复习

中国古代史单元复习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知识回顾二.知识落实1.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全国性统一政权中,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是:元、清。

3.明朝强化皇权措施:(1)改革行政机构:①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②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2)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3)思想上:八股取士。

4.朱元璋改革行政机构的突出特点: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大加强。

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

5.皇帝专权的弊端: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没有独立性;不能广泛吸纳建议,容易形成专权,出现偏颇决策,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给明朝统治埋下了危机。

6.丞相的设立与废除分别是:秦朝与明朝7.明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史实:郑和下西洋8.郑和下西洋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9.郑和下西洋意义:①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②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③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10.明朝对外关系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戚继光抗倭。

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戚继光是民族英雄。

11.明朝的主要科技成就: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12.明朝建筑的主要成就:明长城、北京城13.推翻明朝的是:李自成农民起义14.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措施对外: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打败沙俄,取得雅克萨之战胜利,签订《尼布楚条约》。

对内:台湾地区的管辖: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西藏地区的管辖:册封达赖、班禅。

设驻藏大臣。

金瓶掣签,西北地区的管辖: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伊犁将军。

驻扎军队,设置哨所。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15.清朝对西藏和新疆的治理,对统一多民族的巩固和发展的作用:加强了西藏、新疆与中央政府的联系;保持了西藏、新疆秩序稳定,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明清时期基础知识--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明清时期基础知识--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明清时期一、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1.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1)明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

(2)废宰相:明太祖废除了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这一举措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3)设内阁①设立:明成祖时设立,作为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

②职责: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

③影响: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

(4)宦官专权: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以致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2.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1)海上交通:郑和下西洋①时间:15世纪前期。

②规模:先后七次远航,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③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④评价: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但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

(2)东南沿海形势①元朝末年: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

②明朝前期:倭寇袭扰,明廷派遣戚继光等人平倭,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

③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获得在濠镜澳的租住权。

④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

3.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1)北部:蒙古族鞑靼、瓦剌①明朝措施:重新修筑长城,加强军事防御。

②结果: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

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2)西南:藏族措施:授封号,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3)东北:女真族①措施:设立奴儿干都司,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②女真族发展历程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

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

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4)明清易代: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迁都北京。

二、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1.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1)总体特点: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2)奏折制度①形成: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

中国古代史一轮复习(明清史)

中国古代史一轮复习(明清史)
提刑按察使司
科举 制度
隋朝 诞生
唐朝 完善
北宋 发展
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
隋炀帝设进士科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由高官主考 严格了考试程序 严密了考试方法 减少了考试科目 增加了录取名额
唐代科举制度
明代八股取士
具体目的 选才纳贤
严厉控制士人思想
考试范围 经义、时务和历史 四书五经
议政王大臣会议,凡军国大事由其决定,皇权受到限制
B、康熙帝:设南书房把中枢权力一分为三。
C、雍正帝:设军机处
目的:加强皇权;职责:由皇帝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国大事由皇帝裁 决,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传达执行;影响:从中央到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 从皇帝指挥,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标志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对外贸易状况:整个经济中的份额极小,难以促进工商业发展
白银大量流通:白银成为通用货币。
★明清时期封建城市与封建社会初期的不同
A、城市职能有很大变化 封建初期,甚至在唐代大部分城市首先是地区的政治中心,然后才成为商贸 中心。 明代以来,很多新兴城市,完全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如景德镇,以生产瓷器 而成为商贸城市。 B、商品的内容有很大变化。 战国时流通的品种多为各地土特产品, 明代以来,农产品中的经济作物、手工业品为商品的主流。 货币地租的倾向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相吻合
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 制松弛;用银两 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的反映。
(2)明清社会经济发展表现
1、农业:
①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甘薯),粮食总产量增加;→意义 ②经济作物品种增加,种植面积的扩大(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 推向江北) ③农业产品商品化程度加强(原因:剩余产品增多;赋役征银), 并形成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一轮复习-明清

一轮复习-明清
4.民营手工业快速发展,明中叶以后逐渐超过官营手 工业,在很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5.明朝在江浙一带纺织业作坊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三)商业:
1.区域性商人集团——商帮的出现。原因、影响
2.对外贸易额不断提高
3.白银的内流和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4.江南市镇的兴起。 (松江、盛泽、佛山、汉口、景德镇)
规律 影响
相权日益削弱,皇权日益加强。
巩固专制政权,有助于国家的稳定。 专制制度日益严密,社会被禁锢,发展的动力日渐枯竭, 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积极: 政治:利于政权稳定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经济: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 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消极: 政治:皇权专制极易造成腐败、暴政现象
(四)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 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②统治者自以为天朝上国无需与外国交流
③防范外夷侵犯 ④遏制东南沿海反清斗争 2.后果: ①阻碍社会进步,导致中国近代的落后。 ②限制了中外交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③助长了统治者的愚昧自大。
明清时期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 转为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汉武帝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 制 B.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事权和司法 权 C.元朝时设枢密院和宣政院,分别管理军事和宗教事 务 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曙光,大致处于同 一历史时期。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变动,曾程度不同地在东西方同时显现。 但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时,中国正处于明末农民战争高潮与清兵入关的 前夜,中西从此明显进入两种不同轨道。 清王朝专制集权体制更趋强固,自然经济依旧占据统治地位,对外更 加闭关自守。而西方则实现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大工业生产取代手工 作坊,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君主贵族特权,人的理性冲破中世纪 神学禁锢,科学战胜蒙昧,并通过工业革命向工业文明转轨。在东西方社 会发展的道路上何以会发生这种分途,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课题。 应该说,明清鼎革的动荡与清初的逆转,确曾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 芽遭受严重摧残,但中国近代化因素未能顺利发育成长,有着更为重要的 深层原因。明清时期,在专制集权统治和传统纲常礼教的维护下,广大农 村自然经济和乡土宗教血缘网络再度胶合强化,使社会凝固板结,阻滞着 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中国高度成熟的农耕文明具有极富韧性的自我整 合机制,不断扭曲化解异质变革因素,修补完善自身的体制,成为桎梏近 代化因素发展的巨大障碍。而这又是传统农耕文明衰落、被远远甩到世界 潮流之外的根本症结。人口压力过大、密集型劳动模式和先进市镇被广大 农村包围牵制等诸多因素,也使中国突破工业革命的瓶颈格外艰难,尚需 经过漫长的历程。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明清部分: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课件(共32张)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明清部分: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课件(共32张)

【故答得案名】。A乾嘉学派的主要创始人是顾炎武。
乾嘉学派研究的对象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各朝规章制度的细节,但是总体特
点是避免涉及与明清有直接关系的事物。
10
2、(2020·江西五市八校协作体高三第一次联考·6)明“自文成而后,学者盛谈
玄虚,遍天下皆禅学”,而明代学者高攀龙曾言“事即是学,学即是事,
无事外之学,学外之事也。然学者苟能随事察,明辨的确,处处事事合理,
物物所得,便是尽性之学。”材料表明
D A.阳明心学是社会主流
C.明代学术思想自由开放
B.经世致用思想盛行 D.出现了批判空谈误国的学风
高攀龙是明代东林学院的代表人物,由“盛谈玄虚”到“能随事察, 明辨的确”说明高攀龙主张经世致用,批判形而上学,故选D项; 程朱理学在明代思想界占据主流地位,排除A项;明代士子大都研习四书五经 ,经世致用思想只是极少数人的倡导,并不盛行,排除B项;明代理学日益 走向僵化,思想控制日益严重,排除C项。 【答案】D
经济
小农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极 其缓慢
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发展
政治 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统治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进入早期资产阶 级革命时期
思想
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八股取士、文 字狱等文化高压措施束缚人们思想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 想解放
实质是: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农耕文明的差别
认识: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实质是儒家思 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14
5、客观评价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1)进步性
A、政治上:
这些思想猛烈批判君主专制,带有一定民主色彩,具有解放思想和民主思想启蒙的历史进

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专题复习共54页文档

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专题复习共54页文档
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明清时期 讲义--202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明清时期 讲义--202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明清时期讲义–202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一、明朝时期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开国五代之后最长的朝代,共经历了17个皇帝,历时276年(1368-1644年)。

明朝建国时,中国经历了一段混乱的时期,人民生活状况十分困难,而哀牢山之战,则是建立明朝的一个重要契机。

1. 建朝初期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明朝。

他强调士人刻苦读书,推行科举制度,发展造纸、冶炼、制瓷等经济产业,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对外贸易,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同时,对于蒙古势力、藩镇割据等问题,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国家逐渐稳定下来。

2. 中叶时期明朝中叶是一个较为繁荣的时期,国家政治经济十分发达,文化思想也十分繁荣。

朱权即位后,他推行了许多新政,包括增设钦差大臣、设立九卿等,都推动了政治机构的完善。

同时,明朝还建立了许多新的军事防线,包括修建了万里长城、采取“海禁”政策等,大大地巩固了国家的疆土安全。

3. 末期灭亡明朝的末期是一个混乱的时期,国家内乱外患,经济凋敝,而满族的崛起,则是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明朝内部出现了宦官专权、白莲教、农民起义等问题,社会动荡不安。

而在满族的推动下,他们逐渐从北方攻入中国境内,最终在1644年攻入北京,建立起了清朝。

二、清朝时期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满族人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时间跨度约268年(1644-1912年)。

清朝时期主要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时期。

1. 早期清朝早期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国家统一,建立稳定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

清太祖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建立中央政治权力。

同时,他还推行了“攻辽稳边”、“封建土地所有制”等政策,不断巩固国家政治和经济实力。

顺治帝即位后,就开始对汉族进行殖民统治,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2. 中期清朝中期主要任务是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进一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雍正帝即位后,倡导勤俭持家、限制贵族奢侈享受等理念,有力地促进了民生与经济的发展。

同时,乾隆帝时期,中国的商业经济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许多旅欧贸易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逐渐兴起。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板块1 第4单元 第12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板块1 第4单元 第12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第12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标要求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考点定位 1.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与城市发展的表现及原因。

2.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原因、代表人物、内容。

3.明清小说与戏曲、科技取得重要成就的原因、表现。

主题一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1.经济的发展领域表现意义农业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引进提高了粮食总产量出现多种经营,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推动手工业、商业发展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增加收入,推动手工业发展手工业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生产新的经营方式,资本主义萌芽商业白银大量流入长途和大额贸易得到发展,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出现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徽商和晋商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思维点拨商帮的形成明朝中期后,由于商业竞争的加剧,一些商人为壮大队伍、扩大资本、增强竞争实力,便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自发组成了既“亲密”又松散的商人群体。

他们凭借群体的力量,操纵某些地区、某些行业的商业贸易,从而赢得高额利润。

2.局限(1)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

(2)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也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视角明清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材料江浙地区,在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粮仓。

……而到康、雍、乾时期,“本地(江浙地区)所产米谷,不足供食用”,过去的“苏湖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

此时,江浙地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粮食不能自给。

松江种稻之地只占1/3,每年都从外地运进大量粮食,特别是集中了大批非农业人口的工商业城镇,更是家无隔宿之粮,江浙市镇更是如此。

——摘编自戴逸《简明清史》根据材料,指出该时期江浙地区农业种植结构有何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长三角地区商业发展的表现。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农业:粮食作物种植减少,经济作物种植增加。

明清知识点总结复习

明清知识点总结复习

明清知识点总结复习一、历史背景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这一时期的中国文明达到了高峰。

而清朝(1644年-1912年)则是明朝的继承者,这一时期的中国经历了多次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朝时期,中国的文化和科技水平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多个边疆省份开化,也为中国的疆域边界的扩张提供了条件。

在政治方面,明朝推行了科举制度,将官员选拔与学问能力挂钩,对提升社会的人才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明朝也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而清朝则是在明朝灭亡后由满族建立的,因此其政治体系、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有很大的满族烙印。

清朝在政治上,继续采用了明朝的科举制度,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提升了统治力度。

在经济方面,清朝进行了重视农业,同时也加强了对外贸易。

此外,清朝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对外征服,扩大了国土疆域。

但由于历经战乱,清朝晚期出现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直接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二、明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政治制度主要分为国家机构和地方官员两个方面。

国家机构包括内阁、三公九卿等。

内阁设有东厂、西厂两所秘密情报机构,分别负责侦查东南以及西北的动态,是明朝的情报机构。

地方官员则包括巡抚、总督等。

这一制度在将官员选拔与学问能力挂钩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统一国家。

明朝的科举制度是其政治制度中的重要部分。

科举制度充分发挥了人才的作用,提高了社会的人才素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清朝的政治制度清朝在政治制度上继承了明朝的一些制度,但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清朝的政治结构主要包括皇帝、内阁、军机处、六部等部门。

在地方政治上,清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强化,通过设置省级政府并改革地方官员制度,实现了对地方的更为集中和高效的管理。

四、社会文化明朝时期的社会文化发展非常快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

《水浒传》、《西游记》等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杰作。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明清绪言旧人教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明清绪言旧人教版
②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成就辉煌;
③没有出现近代科技,总体水平落后于西方;
④文化成果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反专制的时代特征;
历史旧人教一轮复习明清:绪言
☆基本时限:1368年至1840年;
☆标志事件:朱元璋建立明朝至鸦片战争爆发;
☆阶段特点:
(1)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发展时期;
(2)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时期;
☆具体特点
项目
体现
政治
方面
①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②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经济
方面
①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经济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②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从根本上反映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民族
关系
①中央和地方,边疆的关系空前加强;
表明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②中国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
对外
关系
①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
②对外政策由开放转向闭关锁国,导致我国开始落后于世界潮流;
文化
方面
①基本特点是“承古萌新”,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明清史要点复习

明清史要点复习
衰落。 朝贡贸易的特点: (官方控制、厚往薄来、笼络邻国的方式) 康乾盛世经济繁荣的诸种表现: (农、工、商 从海禁到闭关 (1)清初,政府颁“迁海令” ,康熙中期重开海外贸易, 晚期又收缩,乾隆时更实行闭关政策,只留广州一地通商。 (2)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原因: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在中国社 会中占主导地位;天朝上国盲目自大的心态;对西方势力的戒备; (3)影响:中国逐步脱离世界工业文明发展的大势,与西方 发展的差距逐渐扩大。
明清史要点复习
(五)中国古代文明的衰落——明清 明清时期,从 1368 年明朝建立到 1840 年鸦片战争。 1.政治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 (1)明朝废除中书省、丞相制度,设内阁,厂卫制度,强 化了皇权。 (2)清设军机处,架空内阁及议政王大臣会议,专制皇权 发展到顶峰。 (3)康、雍、乾对疆域的巩固的措施: 东北: 西北: 西南: 东南
3.思想文化上。 (1)明末西学东渐(徐、利交往) 早期西学东渐的意义: 使不少中国人开阔了眼界, 一些 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 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 状进行反思。 (2) 编撰《四库全书》 。 (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 (3)康雍乾时期大兴文字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