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8第八章 消费、储蓄和投资

合集下载

[经济学]第八章-分配理论

[经济学]第八章-分配理论
5
二、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1、边际生产力(MP): —— 也称边际生产率,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每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所 增加的产量,或所带来的收益。
若以实物来表示,称为边际物质产品。 MPP = △Q/△L
若以收益来表示,称为边际收益产品。 MRP = △TR/△L = MR • MPP
为什么这些运动员会有如此高的薪水呢?理由很简单, 他们个个都有一手。观众若想看球员在空中飞来飞去, 除了乔丹以外不做第二人想;想看妙传,则只有已退休 的湖人队的魔术师约翰逊是唯一好手;若想看高空勾射, 则只有湖人队前球员贾霸可看。
这些人的薪水这么高,是因为他们能提供一些别人没有 的技巧。换句话说,他们提供了某些独占的生产要素。 观众若要观赏这些特殊动作就必须花钱。此种特殊才能, 使他们称为要素市场上的独占者。这些垄断力量,造就 了这些职业运动员的天文数字收入。
不同职业的工资差别
在不同职业中,工资水平差别很大。大多数职业运动 员都比医生赚得多,医生又比大学教授赚得多,而大 学教授又比门卫赚得多。如果某种职业中工人的供给 小于对工人的需求,那么这种职业的工资将较高。原 因有:
具有该职业所需技能的人很少; 昂贵的培养成本; 不合意的工作特点; 失败的风险。
27
❖ 劳动的收入效应:当工资水平提高时,减少 劳动时间可能不会减少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其收入水平已经达到这样的高度,以至于闲 暇增加带给他们的满足要大于收入增加带给 他们的满足。因而劳动者不愿意增加工作时 间。
➢ 这两种效应同时存在,哪种效应更大则要看 工资水平的高低:
➢ 在工资水平较低时,替代效应较强,工资的 上升会诱使劳动者增加工作时数;
25
特写:炼钢工人、煤矿工人 和酒吧侍者的高工资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消费、储蓄和投资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消费、储蓄和投资

储蓄曲线
宏观经济学
储蓄函数
第第二二章章消需费求、、储供蓄与与均简衡单价国格民 收入的决定
1.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是指储蓄总量与个人可支配收入总量之比,
2.边际储蓄倾向 表示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时储蓄的变动情况,即
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关系。
宏观经济学
•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简称MPC),是指消费增量与可 支配收入增量的比率,表示每增加一个单 位可支配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消费曲线
消费曲线---用来表示消费与
收入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就是消 费曲线。
C
第二章消费、储蓄与简单国民 收入的决定
C2 C1 C3 a
消费曲线的移动
宏观经济学
1.2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第二章消费、储蓄与简单国民 收入的决定
•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森贝里(J.S.Duesenberry)于 1951年提出
• 具体内容包括: • 示范效应 • 棘轮效应
宏观经济学
持久收入消费理论
第二章消费、储蓄与简单国民 收入的决定
• 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提出
除了日常交易所必需的那部分货币外,还必须经常地保 持一定数量的货币以满足意外或紧急情况下的货币需求。 • 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也与收入成正相关关系
宏观经济学
第三章 货币、货币市场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因为两者都与人们的收入水平相关,且最终目 的都是为了交易。所以,可以将两者归于一类, 叫交易性货币需求,用L1表示

90 000.00
宏观经济学
第三章 货币、货币市场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西方经济学第八章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八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题目1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

00分标记题目题干如果国民收入为零,短期消费将()选择一项:A。

为零B. 为负C。

为基本的消费支出D。

为边际消费倾向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为基本的消费支出题目2正确获得1。

00分中的1。

00分标记题目题干消费和投资的增加()选择一项:A。

国民收入增加B. 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不变C。

国民经济总财富量减少D. 国民收入减少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国民收入增加题目3正确获得1。

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 )选择一项:A. 一国每年所生产出的产品的货币价值B. 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收入C.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的收入D.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的收入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收入题目4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

00分标记题目题干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选择一项:A。

消费增加B. 政府支出减少C. 储蓄减少D。

消费减少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消费减少题目5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

00分标记题目题干投资乘数()选择一项:A. 表明国民消费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B。

投资引起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C。

投资引起消费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D。

表明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投资引起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题目6正确获得1。

00分中的1。

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选择一项:A. 边际消费倾向为0。

2B. 边际消费倾向为0.6C。

边际消费倾向为0.4D。

边际消费倾向为0。

64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边际消费倾向为0。

64 题目7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

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选择一项:A. 边际储蓄倾向为0.4B。

边际储蓄倾向为0。

1C. 边际储蓄倾向为0.3D。

边际储蓄倾向为0。

宏观经济学——储蓄与投资

宏观经济学——储蓄与投资

公共储蓄 = T – G=– 0.3 税收:T = G – 0.3 = 1.7 私人储蓄 = Y – T – C = 10 – 1.7 – 6.5 = 1.8 国民储蓄 = Y – C – G = 10 – 6.5 = 2 = 1.5 投资 = 国民储蓄 = 1.5
8
主动学习 1
B.减税如何影响储蓄 B.减税如何影响储蓄
储蓄与 储蓄与投资
金融机构
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经济中促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 的投资相匹配的一组机构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储蓄者可以借以直接向借款者提供资 金的金融机构。 例如: 债券市场 债券是一种债务证明书 债券 股票市场 股票是企业部分所有权的索取权 股票
1
金融机构
金融中介机构: 金融中介机构 储蓄者可以借以间接地向借款者提 供资金的金融机构 例如: 银行 共同基金 – 向公众出售股份,并用收入来购买 股票与债券资产组合的机构
预算赤字
= 政府支出引起的税收收入短缺 = G–T = – (公共储蓄)
6
主动学习 1
A. 计算
假定GDP等于10万亿美元 消费等于6.5万亿美元 政府支出为2万亿美元 预算赤字3千亿美元 计算公共储蓄,税收,私人储蓄,国民储蓄和投 资
7
主动学习 1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A
已知: Y = 10.0, C = 6.5, G = 2.0, G – T = 0.3
10
储蓄与投资的含义
私人储蓄: 私人储蓄:家庭在支付了税收和消费之后剩下来 的收入 家庭如何使用储蓄: 购买企业债券或股票 存进银行 购买共同基金的股份 让储蓄或支票账户不断增加
11
储蓄与投资的含义
投资: 投资:新资本的购买 投资的例子:

宏观经济学之消费、储蓄和总支出函数国民收入的均衡(ppt58张)

宏观经济学之消费、储蓄和总支出函数国民收入的均衡(ppt58张)

消费函数之谜与其它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之谜 相对收入假说 生命周期假说 持久收入假说
消费函数之谜

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得出的现行消费函数 ( C = a + bYd )得到现实的验证。但是, 在库兹涅茨对1869-1938年的资料进行回归 分析发现,消费函数表达式应为C = bYd , 即在长期内,自发性消费为零;任何收入 水平上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相等。 这种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表现出 来的差异被称为“消费函数之谜”。
线性消费函数(2)
APC=a/Yd+b MPC=b在图中表 现为斜率 a是基本消费部分 (自发性消费) 大于零。

C C=a+bYd
450 o
Y
线性消费函数(3)


存在自发性消费a,a为一给定常数 边际消费倾向为b,1 > b > 0,是一个常数。 平均消费倾向APC=C/ Yd =a/Yd+b 随着收入提高,平均消费倾向递减且大于 边际消费倾向。
讲宏观经济学
一、消费、储蓄和总支出函数
二、国民收入的均衡和变化
一、消费函数



与微观经济学中强调消费需求受相对价格影响不同, 决定总消费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宏观经 济学消费函数表述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 现期收入决定消费?还是现期收入与对未来收入预 期同时决定现期消费?如果说未来收入会对当期消 费发生作用,消费者怎样判断未来收入水平? 有关假说:凯恩斯(Keynes)的绝对收入假说 (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莫迪利安尼 (Modigliani)生命周期假说(或终身收入假说) (life cycle hypothesis )、弗里德曼(Friedman) 的持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假说等。

计量经济学第八章 联立方程模型

计量经济学第八章   联立方程模型
第八章 联立方程模型
第一节 联立方程模型的概念
迄今为止,我们的介绍都是围绕单方程模型进行的 ,可是,很多经济理论是建立在一组经济关系上的, 其数学模型是一个方程组,称为多方程模型或联立方 程模型(simultaneous equations model)。
熟悉的例子有市场均衡模型、商品需求方程组和宏 观经济模型等。联立方程模型用于描述整个经济系统 或其子系统。
如果光是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情况还简单一点, 问题在于,如果
Qt = α + β Pt + ut Qt = + Pt + vt
两式成立,则对于任意常数λ 和μ (λ +μ ≠0),上 述两式的线性组合
( ) Q t ( ) ( ) P t (u t v t )
(8)
Yt 3 4It v2t
(9)
其中诸π 为结构参数的函数,v1t 和 v2t 是简化式方程的扰动项,是结构
式方程扰动项的函数。
对第二个例子,我们也不难写出其简化式如下:
Wt 10 11UN t 12Rt 13M t v1t Pt 20 21UN t 22Rt 23M t v2t
上述两例都是按结构式的形式给出的。
2. 简化式(reduced form)
我们的第一个例子,收入决定模型:
Ct= Yt u t
Yt Ct It
若将模型中的内生变量C t 和Yt 用外生变量和扰动项来表示,则得到该
模型的简化式如下:
Ct

1

1


I
t
ut 1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能够用经济理论或额外信息 为联立方程组施加约束条件,则可以消除识别问题 。这些约束条件可以采取各种形式,但最常用的是 所谓的“零约束”,即规定某些结构参数为0,也就 是说,某些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不出现在某些方程 之中。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消费储蓄和投资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消费储蓄和投资

第三节消费、储蓄和投资(一)消费理论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是建立在三个假设或三个前提上的:(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即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的增量和收入的增量之比率0<MPC<1。

(2)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

可以把消费看作是收入的函数。

(3)平均消费倾向(APC)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指消费总量在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l.消费函数:式中,代表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为边际消费倾向,和Y的乘积表示由收入引致的消费。

因此,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例题】1.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主要假设有()。

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B.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C.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D.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E.长期消费函数是稳定的【答案】ABC2.平均消费倾向的取值是()。

A.等于lB.可能小于、等于lC.可能大于、等于lD.可能大于1、等于或小于l【答案】D需要指出: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的关系是MPC2.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意大利籍美国人,第一个提出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

这一假设在研究家庭和企业储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985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强调了消费与个人生命周期阶段之间的关系,认为人们会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实现一生消费效用的最大化。

各个家庭的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年青时期:收入偏低,消费可能会超过收入中年时期:收入大于消费老年时期:消费超过收入理性的消费者总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够比较安定的生活,使一生的收入与消费相等。

经济学: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经济学: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2001 by Harcourt, Inc.
国民收入中的储蓄与投资
国内生产总值(GDP)既是一个经济的总收入, 既是一个经济的总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 既是一个经济的总收入 又是用于经济的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总支出 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总支出。 又是用于经济的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总支出。 GDP(用Y代表)分为四个支出部分: 代表) ( 代表 分为四个支出部分:
出售股票来筹资称为股本筹资, 出售股票来筹资称为股本筹资,而出售债券筹资称 为债务筹资。 为债务筹资。
股票市场上股票交易的价格是由其供求状况决 定的。由于股票代表公司所有权,所以, 定的。由于股票代表公司所有权,所以,股票 的需求(以及其价格) 的需求(以及其价格)反映了人们对公司未来 赢利性的预期。 赢利性的预期。 各种股票指数可以用于监视整个股票价格水平 股票指数是计算一组股票价格的平均数 是计算一组股票价格的平均数。 。股票指数是计算一组股票价格的平均数。
消费(C) 消费( ) 投资( ) 投资(I) 政府购买( ) 政府购买(G) 净出口( ) 净出口(NX)
恒等式: 恒等式:
Y=C+I+G+NX 对于封闭经济不进行国际贸易, 对于封闭经济不进行国际贸易,进口与出口正好是 零: Y=C+I+G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2001 by Harcourt, Inc.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2001 by Harcourt, Inc.
美国经济中的金融机构

经济学与储蓄与投资

经济学与储蓄与投资

经济学与储蓄与投资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资源配置和生产、分配、消费的学科,是我们理解储蓄与投资的重要基础。

储蓄和投资是经济领域中的两个关键概念,它们相互作用,影响着个人、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财富增长和经济发展。

本文将探讨储蓄与投资的概念、重要性及其与经济学的关系。

一、储蓄的概念和重要性储蓄是指将部分收入留下来并存放在银行、理财产品或其他金融机构中,以便将来使用。

储蓄对于个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个人储蓄对于实现个人财务目标至关重要。

通过储蓄,个人可以平衡收入和支出,并建立起紧急备用金和养老金等重要资金储备。

储蓄还能为个人提供未来的投资资金,为实现创业、购房、子女教育等目标做好准备。

其次,储蓄对于整个经济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储蓄可以提供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所需的资金,使它们能够向企业和家庭提供贷款和融资服务。

这促进了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创造就业机会以及推动经济增长。

同时,储蓄还可以降低整个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减少金融危机和衰退的风险。

二、投资的概念和重要性投资是将资金或其他资源投入到生产、创新或其他经济活动中,以获取未来收益的行为。

投资对于个人、企业和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个人投资是指个人将资金投入到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资产中,以实现资本增值和个人财富的增长。

通过投资,个人可以获得比简单储蓄更高的投资收益,从而改善自身的生活质量和未来的经济状况。

企业投资是指企业将资金投入到新设备、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并为未来的增长做好准备。

企业投资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生存能力。

国家投资是指政府将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科技等领域,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国家投资对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三、经济学与储蓄与投资的关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资源配置和生产、分配、消费的学科,储蓄和投资是经济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和经济活动。

经济学提供了储蓄和投资行为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

《经济学基础》教学课件 第八章 国民收入的来源与去向

《经济学基础》教学课件 第八章  国民收入的来源与去向
(1)GDP是一个地域的概念。 (2)GDP是流量的概念,而不是存量的概念。 (3)GDP测度的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而不是 所售卖掉的产品。
(4)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5)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6)GDP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不包括非市场交 易(如家务劳动)和非生产性交易(指纯粹金融市场交易, 如购买债券)带来的价值。
三、GDP的积极意义及缺陷
1.GDP的积极意义
(1)GDP可作为官方经济稳健的主要参考依据。
(2)GDP可作为表明国家经济周期变化的指标。
(3)GDP可作为衡量国家经济力量大小的指标,并据 以进行国际间的比较。
(4)GDP可作为政府、企业、学术机构和报刊等进行 经济活动和预测的依据。
(5)国民收入资料作为经济学的分析重点,称为经济 学家和政府推行经济稳定政策之间的桥梁。
如果用AD表示总需求、C表示消费 需求、I表示投资需求、G表示政府购买 需求、X-M表示净出口需求,则:
AD=C+I+G+X-M
(二)总供给
总供给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提供的产 品和劳务的总量。总供给曲线分为三个阶段。
(1)资源未充分利用阶段。即AB 段,这时社会上有大量资源闲置,所以, 经济社会可以在不提高价格水平的情况 下增加总供给。
1.利率
利率通过影响储蓄来影响消费。利率的变动会对储蓄 产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即利率提高使储蓄增 加,收入效应即利率提高会使高收入者认为自己更为富有, 以致增加目前的消费,从而减少储蓄。
2.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通过影响实际收入来影响消费。货币收入不 变时,若物价上升,则实际收入下降,假如消费者要保持 原有消费水平,则平均消费倾向就会提高;反之,物价下 跌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下降。

经济学原理练习册答案(第二稿)2

经济学原理练习册答案(第二稿)2
市场同样起到充分的作用;(9)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 市场。
第七章 国民所得与收入再分配
一、名词解释 1.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
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人民在一年内生产的
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3.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来调节率,从而影响社会
第九章 经济增长与失业、通货膨胀
一、名词解释 1.失业:是指凡是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愿意工作而没有工
作的人所处的状况。 2.通货膨胀:是指因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 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现象。 3.经济周期:是指总体经济活动在增长过程中循环出现持续一段时期的扩
第六章 为谁生产
一、名词解释 1.利息:是厂商在一定时期内使用资本生产力所支付的代价,或者说是资
本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因让渡资本使用权而承担风险所获得的报酬. 2地租: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土地得价格称为土地的租金,也是土
地所有者的收入,由土地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 3级差地租:由于土地本身质量、位置差异而产生或者说由于土地的等
第二 需求和供给反方向变动。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 升。同样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均衡价格必然下降。
第五章 交易规则与市场结构
一、名词解释 1.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中没有丝毫的垄断因素,所有市场主体没有任何垄 断意识. 2.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 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3垄断竞争:是指在这种市场结构中,既存在竞争因素,又存在着垄断 因素。
答:1.市场经济活动经常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使稀缺资源得不到充 分利用;

经济学基础8第八章复习与练习答案

经济学基础8第八章复习与练习答案

案例分析提示【案例导入】国内生产总值提示: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增长率等经济指标是衡量和反映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状态最基本的统计指标。

【即问即答】提示:D【案例讨论】“虚胖”GDP数据让经济“被增长”提示:GDP可以使我们了解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情况,但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真实经济情况,不能全面反映该国家或地区人们所享受的经济福利。

【即问即答】提示:C一、选择题1.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 )。

A. 居民日常消费支出B. 政府转移支付资金C. 政府税收D. 居民购买债券的支出2.用收入法核算的GD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

A. 工资、利息、租金和非企业主收入B. 公司税前利润C.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D. 资本折旧3.下面选项中不能计入国民收入的是( )。

A. 政府转移支付资金B. 工人的工资C. 资本折旧D. 间接税4.下列产品中能够计入当年GDP的有( )。

A. 工厂购入原材料B. 某人购买二手房所付资金C. 家务劳动D. 企业当年生产但没有卖掉的产品5.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

A. 间接税B. 折旧C. 直接税D. 净出口6.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不包括哪个变量( )。

A. 国内生产总值B. 国内生产净值C. 政府税收D. 个人收入7.当GNP大于GDP时,则本国居民从国外得到的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取得的收入。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8.在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

A. 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B. 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C. 政府订购一笔军火D. 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工资9.在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A. 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B. 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购买C. 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D. 家庭储蓄加税收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10.下列各项中,应当计入GDP的是()。

A. 购买一辆二手车B. 购买股票C. 汽车制造厂买进钢板原料D. 银行收取贷款利息二、判断题1.GD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不论是商品数量还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8章乘数模型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8章乘数模型
战时的国防支出增加;战时轰炸对工厂和发 电厂的破坏;由于欧洲严重衰退引起的净出 口的减少;发明创造的急剧增加和劳动生产 率的快速提高。
可编辑ppt
2
第八章 乘数模型
我们赖以生存的经济社会的突出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不能提供充分的就业,另 一方面则是因为武断而又不公平地分配 财富和收入。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1936)
3800
收缩
3600
3400
200
200
3600
3600
均衡
3300
3200
100
200
3300
3400
扩张
3000
3000
0
200
3000
3200
扩张
2700
2800
-100
200
2700
3000
扩张
表8.1用算术方法,可将均衡产出视为计划
产出量等于GDP的产出水平
可编辑ppt
16
乘数
乘数(multiplier)是这样一个系数, 用这个系数乘以投资的变动量,可得到投 资变动量所引起的总产出的变动量。
可编辑ppt
6
储蓄和投资对产出的决定作用
(a)消费函数
C
消 费
B 500
Qp
C
45 0 0
500 国内生产总值
可编辑ppt
我们一开始将 图形简化,不 包括税收、未 分配的公司利 润、外贸、折 旧和政府财政 政策等因素。 目前,我们假 定收入是可支 配收入,它等 于GDP。
7
S
+ 储 蓄
0
-
(b)储蓄函数
假设投资增加1000亿元,如果这个增 加导致产出增加3000亿元,则乘数就是3。

2024年中级经济师思维导图共九章

2024年中级经济师思维导图共九章

202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思维导图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温馨贴士需求的含义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第一节市场需求需要着重掌握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的内容,结合讲义及题目练习加强记忆温馨贴士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大★第二节市场供给分清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形状区别理论知识根据教材及讲义进行记忆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形成和变动第三节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供给价格弹性*★温馨贴士第四节弹性这一节需要记忆各个弹性的公式,会出计算题;着重了解四种弹性系数的计算及类型温馨贴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士效用理论★★无差异曲线分清基数效用理论及序数效用理论是用什么进行分析的;着重了解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形状及特征,多加练习第一节效用理论和无差异曲线温馨贴士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收入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相对价格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第二节预算约束预算线平移、旋转判断的关键是需要掌握的温馨贴士消费者均衡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第三节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理论性知识,多多结合教材及讲义进行记忆,并多做题目加以巩固202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思维导图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温馨贴士多读多看,加强记忆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企业形成的相关理论第一节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生产及其相关概念温馨贴士生产函数第二节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曲线规模报酬需要着重掌握生产函数图形及其位置关系温馨贴士成本的含义第三节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成本函数短期成本曲线掌握各个曲线的形状、位置关系及变动规律202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思维导图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温馨贴士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第一节市场结构的类型多读多看,根据老师总结的口诀进行记忆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完全竞争市场行业的供求曲线和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完全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产量决策的基本原则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完全垄断企业的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温馨贴士掌握各个市场的特征,明确掌握各个市场的异同,此部分较为抽象,很容易混淆,需要多记忆多做题来进行巩固第三节完全垄断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完全垄断企业定价的一个简单法则价格歧视第四节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垄断竞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寡头垄断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202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思维导图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第一节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引致需求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温馨贴士第二节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本章节内容较少,理论性知识结合教材及讲义记忆即可,本章节各曲线形状需要分清生产要素供给的一般分析劳动和闲暇劳动的供给原则劳动的供给曲线第三节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202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思维导图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帕累托最优状态市场失灵的含义第一节市场失灵的含义垄断与市场失灵温馨贴士外部性与市场失灵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第二节市场失灵的原因这部分内容对应进行记忆,通过相应市场失灵的原因与对应政府对其干预政策来进行记忆,如:垄断与市场失灵---政府对垄断的干预措施第三节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政府对垄断的干预措施202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思维导图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温馨贴士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第一节分清国民生产总是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分清国民生产总值不同计算方法的公式国民收入核算温馨贴士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一投资恒等式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一投资恒等式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一投资恒等式第二节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记住不同部门对应的具体内容及公式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消费理论储蓄函数温馨贴士第三节消费、储蓄和投资投资函数投资乘数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公式结合教材及讲义理解记忆即可,多做练习巩固知识,理论性知识需要多读、背记,全面掌握总需求总供给第四节总需求和总供给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的含义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区别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第一节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因素分解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类型温馨贴士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和阶段特征导致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第二节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本章多为理论性知识,需要背记的知识点很多,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滚动复习,全面记忆”我国的经济波动★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第三节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战略措施第九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和度量第一节价格总水平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温馨贴士就业、失业的含义我国的就业和失业的含义和统计口径本章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多为理论性知识,加强理解,结合实际容易记忆,结合教材及讲义,多读多理解,多进行题目练习巩固知识第九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第二节就业与失业就业与失业水平的统计失业的类型我国的就业和失业问题奥肯定律★*★第三节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的相互关系就业弹性系数**菲利普斯曲线**★202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思维导图。

第八章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习题+答案)

第八章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习题+答案)

第八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题一、填空题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P228)2.在划分货币层次时,要有一个划分的标准,一般是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标准。

(P229)3.商业银行最初吸收到的、能引起准备金相应增加的存款称为原始存款。

(P230)4.银行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贴现和投资时创造的存款,即为派生存款。

(P230)5.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创造的基础,派生存款是信用扩张的条件。

(P230)6.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前提条件是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非现金结算制度。

(P230)7.目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体制下,中央银行发行银行券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垄断发行原则;二是货币发行要有可靠的信用作为保证;三是要具有一定弹性。

(P232)8.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P232)9.货币乘数是指中央银行创造(或减少)一单位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应量扩张(或收缩)的倍数。

(P233)10.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资产数量。

(P239)11.现金交易数量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费雪。

(P242)M)与货币需求12.所谓货币均衡,是指从某一时期来看,货币供给量(SM)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现象。

(P251)量(d13.通常衡量货币供求是否均衡的主要标志是物价水平是否基本稳定。

(P252)二、单项选择题1.(B)认为货币供给将完全由货币当局的行为所决定。

(P228)A.货币供给内生论者 B.货币供给外生论者C.货币供给中性论者 D.都不是2.划分货币层次的原则是(C)。

(p229)A.安全性 B.收益性 C.流动性 D.风险性3.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通货(包括现金和存款)是由(A)创造的。

(P232)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C.资本市场 D.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4.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B)。

管理经济学第八章

管理经济学第八章

第二章二部门经济的均衡产出二部门经济就是假定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居民和企业。

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发生在居民,生产和投资行为发生在企业。

第一节消费需求一、二部门经济的总需求二部门经济的总需求分为居民消费支出和企业投资支出二个部分。

全部收入即居民可支配收入。

记作Yd。

居民用以购买物品和服务以满足自己消费需要的收入称为消费支出,记作C。

未用于购买商品的收入称为储蓄,记作S。

则有:Y=Yd=C+S (1)以Y表示产出的价值。

消费用C表示,投资支出用I表示。

则有:Y ≡ C + I (2)将恒等式(1)和(2)联立在一起:C + I ≡ Y ≡ C + S (3)有:I≡ Y – C ≡S (4)恒等式(4)表示在这个简单的经济中投资恒等于储蓄。

二、消费函数1、消费函数影响各个家庭消费的因素很多,如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构成以及制度、风俗习惯等等。

凯恩斯认为,这些因素中有决定意义的是家庭收入。

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是:C=C0+bYd式中C0称自发消费,取决于人生存的基本需要而不取决于收入,当可支配收入为零时,自发消费来源于负储蓄。

bYd称为引致消费,取决于收入,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

2、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是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记作MPC,即上式中的b。

边际消费倾向的公式是:MPC= b=△c/△y平均消费倾向是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记作APCAPC=c/y边际储蓄倾向是增加的含蓄同增加的可支配收入的比率,记作MPS,公式为:MPS=△S/△Yd =1—MPC例如:设一户居民的自发消费为4000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8,收入、消费和储蓄的关系如下表2-1所示表8-1 收入、消费、储蓄Yd C S MPC MPS04000-40001000012000-20000.80.2200002000000.80.2300002800020000.80.2400003600040000.80.2500004400060000.80.2以此例可作出消费函数的几何图形。

宏观经济学储蓄与投资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储蓄与投资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储蓄与投资的关系投资在国民收入账户中,投资(investment)是指一年内一国的建筑物、设备、软件产品及库存等资本存量的增加部分。

国民账户收人主要包括有形资本(如建筑物和计算机),忽略了大部分无形资本(如研发费用和教育支出)。

投资如何计入国民账户?如果人们用一部分社会生产能力去形成投资而非消费,那么经济统计工作者就认为,这部分产出必须计入环形流动图上部的GDP流量。

标注:这里的投资可以看做是一种中间产品(也包括最终消费品,即是人们生产的。

例如厂房),也是劳动生产出来,但是没有被消费的,形成了资本存量。

储蓄和投资如我们所知,总产出既可用于消费又可用于投资。

投资是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因为它增加了资本存量,这些资本的增量能够提高未来的生产能力。

国民账户核算的重要意义在于所计量的储蓄和投资恒等。

这里我们说明,根据以上所描述的核算原则,所计量的储蓄正好等于所计量的投资。

这是一个恒等式,是由定义得来的一个恒等关系。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定不存在政府或外贸部门。

投资指国民总产出中未被消耗的部分;储蓄指国民总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

由于国民总收入和国民总产出相等,这说明储蓄恒等于投资。

总结:I=产品法得到的GDP-C(即GDP减去消费的产品量,这里是产品计量)S=收入法得到的GDP-C(即GDP减去消费的货币量,这里是货币计量)但由于两种方法所得的GDP必然相等,因此,我们得到:I=S:所计量的储蓄与所计量的投资恒等看下边图1两个曲线:消费曲线,当一个人达到AA曲线上边A点位置的收入时(DI),这个人消费为AA曲线下边的A点,储蓄收入部分则为AA曲线长度,那AA曲线长度的储蓄收入,代表了什么劳动产品呢?那是生产出来的没有被消费的产品,形成了资本存量,即投资。

储蓄曲线,则更为直观,AA曲线长度为投资。

图1看下边图2两个曲线:消费曲线,当社会意愿消费量达到AA曲线上边A点位置的收入时(DI),社会总消费为AA曲线下边的A点,储蓄收入部分则为AA曲线长度,AA曲线长度(储蓄收入)代表了没有被消费的产品,形成了资本存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sume,简称APC),就是消费支出占可支
配收入的比例
Ca APC b
Yd Yd
•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简称MPC),是指消费增量与可
支配收入增量的比率,表示每增加一个单
位可支配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MPC C b Yd
消费曲线
第二章消费、储蓄与简单国民 收入的决定
持久收入消费理论
第二章消费、储蓄与简单国民 收入的决定
• 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提出
• 理论认为,消费者每一时期的消费支出,不仅 由他的当前收入或现期收入决定,更主要是由 他的持久收入
• 一是一个人的收入Y分为持久收入Yp和暂时收 入Yt
即:Y=Yp十Yt • 与收入相对应,现实的消费支出由持久消费
二、银行体系与货币供给
各国的银行体系一般都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其 它金融机构组成 1、中央银行 • 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金融管理机构当局,它统筹
管理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 • 中央银行具有三个典型的职能:
•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 中央银行也是国家的银行
银行体系
• 假定储蓄仅受收入的影响,则储蓄函数用公式 表示为:
S S(Y )
• 用图形将储蓄和收入的这种关系表示出来,就 可以得到储蓄曲线
储蓄曲线
储蓄函数
第第二二章章消需费求、、储供蓄与与均简衡单价国格民 收入的决定
1.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是指储蓄总量与个人可支配收入总量之比,
消费曲线---用来表示消费与
收入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就是消 费曲线。
C
C2 C1 C3 a
O
A B
45o
Y3
Y1
C=a+bYd
D
Yd Y2
图 消费曲线
消费曲线的移动
第二章消费、储蓄与简单国民 收入的决定
• “沿着消费曲线的移动”,是指 消费量与国民收入变动的关系, 即收入变化导致消费量沿着消 费曲线移动;
货币及其职能
货币是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及其债务清 偿中,作为交易媒介或支付工具被普遍接 受的物品
货币一般具有以下三种职能: • 货币可以提供价值尺度 • 货币是一种交换媒介 • 货币也是一种价值贮存的手段
货币供给概念与货币供给的层次
货币供给(Money Supply)是指货币供给主体向社 会公众供给货币的经济行为。 货币供给量则是一定时期内企业、个人以及各金融 机构持有的货币总存量 货币供应量可以根据流动性划分为M0、M1、M2、 M3 等层次 西方国家大致把货币供给量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M0 =流通中现金 M1= M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M2= 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 = M2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2.边际储蓄倾向
S APS
Yd
表示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时储蓄的变动情况,即 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关系。
MPS S Yd
储蓄曲线的推导
第二章消费、储蓄与简单国民 收入的决定
储蓄曲线的推导有两种方法:
一是根据储蓄函数的代数表达式直 C
E
接画出储蓄曲线,即根据ຫໍສະໝຸດ 蓄函数AF方程
a 45o
O
S
S a (1 b)Yd
• “消费曲线的平移”,是指除国 民收入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变 化的影响,如财富水平、价格 水平等。
消费曲线的移动
1.2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第二章消费、储蓄与简单国民 收入的决定
•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森贝里(J.S.Duesenberry)于 1951年提出
• 具体内容包括: • 示范效应 • 棘轮效应
这就是凯恩斯著名的三大心理规律之一——边际消费倾 向递减规律。
消费函数
第二章消费、储蓄与简单国民 收入的决定
• 关于消费和可支配收入的一般函数关系,即凯 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
• 用线性方程简单表示为:
C a bYd (a>0 ,0<b<1)
• 消费支出分为两个部分:自发消费a与引致消费 bYd
• 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2、商业银行 • 主要业务是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
1 . 4 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与货币供给
• 两个基本概念: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 原始存款(Primary Deposit)是客户以现金形式存人银行形
计算出储蓄函数,画出储蓄曲线
M
。二是从消费曲线中推导出储蓄 O
A1
N
曲线
-a
C=a+bYd
Yd S=-a+(1-b)Yd
Yd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与投资函数
1 货币和货币供给 2 货币需求 3 货币市场的均衡和
利率的决定
一、货币和货币供给
货币和货币供给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货币,那么你知道什么 是货币吗?货币如何被提供出来?又如何衡量货 币供给的数量呢?
CP和暂时消费Ct两部分组成,即: C=Cp十Ct
生命周期消费函数理论
第二章消费、储蓄与简单国民 收入的决定
• 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Franco Moliglianl)提出 • 认为消费在消费者的一生中保持不变,消费取决于
财富和终身收入。 • 生命周期理论把人生分为青年、壮年和老年三个阶
段 • 生命周期消费函数理论的意义在于揭示了一个国家
的国民消费和储蓄行为与该国人口年龄分布之间的 关系
第二章消费、储蓄与简单国民 收入的决定
第二节 储蓄函数
1、储蓄函数 2、储蓄曲线的推导
第二节 储蓄函数
第二章消费、储蓄与简单国民 收入的决定
储蓄与消费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储蓄函数
第二章消费、储蓄与简单国民 收入的决定
• 储蓄函数反映了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因素之间 的关系。
经济学
第八章 消费、储蓄与投资
1 消费函数 2 储蓄函数 3 利率的决定与投资乘数
第二章消费、储蓄与简单国民 收入的决定
第一节 消费函数
1、凯思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和消费函数 2、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3、持久收入消费理论 4、生命周期消费函数理论
第一节 消费函数
第二章消费、储蓄与简单国民 收入的决定
宏观角度的消费分析与微观角度的消费分析,有什么 不同??
第二章消费、储蓄与简单国民 收入的决定
1.1凯思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和消费函数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有以下三个主要观点:
1. 当前消费依赖于现期可支配收入,现期收入的绝对水 平决定了当前消费水平
2. 消费和可支配收入呈正相关
3. 消费的增加量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