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病理学技术
病理学实验技术
病理学实验技术病理学实验技术是一门关注疾病诊断的学科,是疾病诊断的基础。
它涉及到多种实验技术,如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
这些技术都是通过研究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学、生物化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来揭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一、组织学技术1. 组织标本的制备组织标本制备是病理学诊断的基础。
在组织标本制备的过程中,病理学家需要对组织进行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多个步骤。
其中,固定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对组织进行固定,才能保持组织在形态、结构和染色上的稳定性。
2. 组织切片的制备组织切片制备是组织学技术中的另一个关键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病理学家会将固定的组织样本切成薄片,使其可以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需要注意的是,切片必须足够薄,通常在3-4 μm之间,以确保显微镜下的观察到位。
3. 组织染色技术组织染色技术是通过对组织进行染色来增加组织样本的对比度,以便观察细胞和组织之间的区别。
在组织染色技术中,常用的染色剂包括血液学染色剂,如H&E染色剂及Immunohistochemistry染色技术等。
其中,Immunohistochemistry染色技术可根据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来判断组织和细胞是否存在特定的蛋白质。
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利用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专门识别和检测组织中存在的化学物质的技术。
这些物质包括细胞表面受体、cytokines、细胞分子、肿瘤抗原等。
该技术可对某种特定的抗原进行定量和定位,从而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帮助。
三、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是一种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和技术来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学科。
该技术通过研究DNA、RNA和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来了解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法。
在分子生物学技术中,PCR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PCR技术能够通过对DNA进行放大,从而扩增少量DNA,使得对DNA的分析得以进行。
结论综上所述,病理学实验技术涉及到多种技术,包括组织学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细胞和组织学技术在病理学中的应用
细胞和组织学技术在病理学中的应用细胞和组织学技术是病理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通过这些技术,人们能够对体内的异常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进而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介绍细胞和组织学技术在病理学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于现代医学的意义。
一、细胞和组织学技术概述1. 细胞学技术:细胞学是一门通过检查个体细胞结构和功能来了解生物状态和健康状况的科学。
常见的细胞学技术包括涂片染色、吸引剂涂片法等。
2. 组织学技术:组织学是一门研究动植物组成、结构与功能关系以及异常变化的科学。
主要通过取材切片、特殊染色等手段进行观察分析。
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1. 疾病诊断:利用细胞和组织学技术,医生可以观察到异常变化,如细胞形态的改变、器官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等。
通过对这些异常变化的分析和判断,可以确定病因、作出准确诊断,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2. 癌症筛查:细胞学技术在癌症早期筛查中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取得的细胞或组织样本进行涂片染色,医生可以观察到细胞异常和恶性肿瘤征象,从而实现早期癌症筛查。
三、疾病预防中的应用1. 原位杂交技术: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通过特殊标记方法检测DNA或RNA存在的技术。
该技术在人类遗传学和肿瘤学中有广泛应用,例如发现特定基因是否存在于某个位置以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等。
2. 免疫组化技术:免疫组化技术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来检测体内特定蛋白质分子的表达情况。
这种技术在识别异常或肿瘤标志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早期干预和疾病预防提供依据。
四、研究与治疗中的应用1. 细胞分离和培养:细胞学技术不仅可以观察到细胞形态的改变,还能够实现对细胞的离体分离和培养。
这为临床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药物治疗提供了基础。
2. 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工程、蛋白质组学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组织学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通过利用这些技术,人们可以深入了解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靶向治疗手段。
五、挑战与展望虽然细胞和组织学技术在病理学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病理组织制片技术基本流程
病理组织制片技术基本流程病理组织制片技术是病理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通过将病理标本切片、染色和覆盖玻片,使得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能够被显微镜观察和分析。
这项技术在医学诊断、研究和教学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下面将介绍病理组织制片技术的基本流程。
1. 标本采集与固定病理组织制片的第一步是标本采集与固定。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组织或细胞标本进行采集。
常见的标本包括切除标本、活检标本等。
采集后,标本需要立即进行固定,以保持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的稳定。
最常用的固定剂是10%的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溶液。
2. 组织处理与包埋固定后的标本需要进行组织处理与包埋。
首先,将固定的标本进行去除固定剂的处理,然后用乙醇逐渐脱水,最后用苯麻油进行透明处理。
透明处理后,标本需要被包埋在石蜡中,以便后续的切片操作。
3. 切片与染色石蜡包埋的标本需要进行切片与染色。
首先,使用组织切片机将石蜡块切割成薄片,通常厚度为4-6微米。
切片后,将切片浸泡在水中,使其展开。
然后,将切片依次浸泡在染色剂中,进行组织染色。
不同的染色剂可以突显不同的细胞和组织结构,例如血液常规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
4. 脱脂与覆盖玻片染色后的切片需要进行脱脂与覆盖玻片。
首先,将染色后的切片依次浸泡在醇中,去除多余的染色剂。
然后,使用透明剂将切片与玻片粘结在一起,使其固定。
最后,将覆盖玻片放在切片上,使用压力将其压平,使切片与玻片紧密结合。
5. 干燥与封装覆盖玻片后的切片需要进行干燥与封装。
将覆盖玻片的切片放置在干燥箱中,通过温度和时间控制,将其彻底干燥。
干燥后,将切片放置在干燥剂中,以防止切片吸湿。
最后,将切片放入切片盒中,进行封装,以便长期保存和使用。
病理组织制片技术的基本流程包括标本采集与固定、组织处理与包埋、切片与染色、脱脂与覆盖玻片以及干燥与封装。
这一流程确保了病理标本的形态结构得以保留,并使其能够被显微镜观察和分析。
病理组织制片技术的应用广泛,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病理学研究和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病理学研究中的组织学技术
病理学研究中的组织学技术病理学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它是通过对组织、细胞等进行观察和分析来了解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而组织学技术则是在病理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因为只有通过一系列的组织学技术,才能获得准确的组织样本并进行鉴定。
一、组织切片技术组织切片技术是指将组织标本制成一定厚度的切片,使其在显微镜下呈现出清晰、明确的形态,以便进行组织学检验和形态学分析。
组织切片技术分为冷冻切片和石蜡切片两种方法。
其主要区别是前者不需要预先处理组织标本,容易造成组织变性,而后者则需要将组织标本处理成特殊的固态物质以使其能够被切片。
制作组织切片需要借助于显微镜切片机。
首先将组织标本放置在内含有碳酸钙的冷冻剂中。
冷冻剂能够使组织标本迅速冷冻,使其保持形态不变。
然后将冷冻后的组织标本固定在显微镜切片机上,通过旋转一定的角度切割出一定厚度的组织切片。
二、组织固定技术组织固定技术是指将组织标本处置于特定的化学溶液中,以使其形态和细胞结构不发生改变,从而保护组织标本的完整性,为后续的组织学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
目前常用的组织固定技术主要有福尔马林固定和Bouin's固定。
福尔马林固定是最常用的一种固定方法,它的作用是使组织标本中的细胞结构中的亲水性分子固定在其中,从而保持其原样。
福尔马林固定需要将组织标本置于10%~15%的福尔马林溶液中,通常需要处理数小时或过夜才能完成。
而Bouin's固定则是对特定组织标本适用的一种固定方法,用途较少。
三、组织染色技术组织染色技术是指通过将组织标本置于某些化学药物中,使其组织结构染上特定的颜色,以便于显微镜下的观察和分析。
目前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血液学染色方法和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血液学染色方法通常用于骨髓细胞和其他血液成分的检测。
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则比较分散,根据不同的配合物和铁盐,组织化学染色的种类和质量也有所不同。
四、组织包埋技术组织包埋技术是将处理后的组织标本置于特定的材料中进行包裹,以便于组织切片和显微镜下的观察和分析。
病理学病理分析与组织病理学技术
病理学病理分析与组织病理学技术病理学是医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疾病的本质、发展和转归。
其中,病理分析与组织病理学技术是病理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本文将重点探讨病理分析与组织病理学技术的意义以及其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意义与重要性病理分析是通过对患者组织、细胞等进行仔细观察和分析,了解病理变化的过程、原因和机制。
通过病理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疾病的类型、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等,进而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并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
组织病理学技术则是实现病理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显微镜观察和病理染色等技术,可以在细胞和组织级别上获得详细的信息,包括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和异常变化等。
这些信息能够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应用场景病理分析与组织病理学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肿瘤疾病为例,病理分析能够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分期(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情况)以及预后等重要信息。
组织病理学技术能够通过细胞形态学和分子标记等手段进一步确认肿瘤的类型和分子特征,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此外,在传染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等领域,病理分析与组织病理学技术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对组织和细胞的观察与分析,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感染的致病微生物、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评估治疗效果及预后等。
技术手段病理分析与组织病理学技术依靠现代医学仪器和技术设备的支持,加以显微镜、组织染色、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可实现对组织和细胞进行高分辨观察和定性/定量分析。
其中,多种染色技术,如苏木精-伊红染色、Giems染色、磷酸钼酸染色等,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和细胞的显微观察,并可根据需求显示细胞核、线粒体、溶酶体等细胞结构和细胞器。
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种基于抗体特异性识别的技术,通过标记抗体来检测组织或细胞中蛋白质的表达和定位。
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可以对肿瘤标记物、免疫细胞等进行精确检测和鉴定,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组织病理技术》课件
采用适当的固定液和保存方法,优化 染色流程,使用防脱片胶,提高制片 质量。
新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新技术
数字化病理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组织芯片技术。
VS
展望
数字化病理技术将使病理诊断更加便捷和 准确;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能够提高诊断效 率和准确性;组织芯片技术可用于药物筛 选和疾病模型研究。
组织病理技术的伦理与法规问题
组织病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19世纪初
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 ,人们开始对组织结构和 细胞形态进行研究。
20世纪初
石蜡切片技术的出现,使 得组织病理技术更加标准 化和规范化。
20世纪末至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 用,组织病理技术不断发 展和完善,应用领域也更 加广泛。
02
组织病理技术的基本原理
组织样本的获取与处理
。
恶性程度评估
组织病理技术可以评估肿瘤的恶性 程度,判断肿瘤的侵袭性和转移风 险,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预后判断
通过组织病理技术对肿瘤的病理特 征进行分析,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 情况,帮助医生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
移植组织鉴定
组织匹配
在器官移植中,组织病理技术用 于检测供体和受体之间的组织匹 配程度,确保移植组织的兼容性
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组织病理 技术可以分为石蜡切片技术和冷 冻切片技术等。
组织病理技术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临床病理诊断
通过组织病理技术对病变 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为 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病理 诊断。
药物筛选
利用组织病理技术观察药 物对病变组织的影响,为 新药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毒理学研究
通过组织病理技术观察化 学物质对组织结构和细胞 形态的影响,评估其毒性 和安全性。
2024病理学技术中级考试大纲
2024病理学技术中级考试大纲一、基础知识。
1. 病理学的基本概念。
这部分就像是病理学的地基啦。
咱们得知道什么是疾病,疾病在身体里是怎么个发展过程,正常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是什么样的,这样才能看出哪里出了问题嘛。
比如说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这可是基础中的基础哦。
就像盖房子,你得先知道砖头长啥样,才能知道歪了的砖头是怎么个情况呀。
2. 组织学基础。
组织学可有意思啦。
各种组织就像不同的小团队,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这些。
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任务呢。
上皮组织就像身体的保护膜,结缔组织像填充和连接的胶水,肌肉组织负责运动,神经组织就像指挥官,传递信息。
了解这些组织的结构、分布和功能,对后面理解病理变化超级重要哦。
3. 病理学技术的基本原理。
这是咱们这个考试的重点中的重点呢。
像标本的采集、固定、切片制作这些过程,每一步都有它的道理。
标本采集就像抓犯人,要抓对地方才能找到证据呀。
固定就是把这个证据保存好,不让它变质。
切片制作就像是把这个证据切成薄片,方便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
还有染色的原理,不同的染色方法能让我们看到不同的东西,就像给细胞穿上不同颜色的衣服,这样就能区分它们啦。
二、相关专业知识。
1. 细胞病理学技术。
细胞病理学可是个很神奇的领域呢。
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来诊断疾病,就像看一个人的表情就能猜出他的心情一样。
这里面有涂片的制作,要把细胞均匀地涂在玻片上,可不容易呢,就像画画一样,得掌握好技巧。
还有细胞的固定和染色,让细胞的特征更加明显。
像巴氏染色,染出来的细胞可漂亮啦,不同的细胞结构颜色不一样,一看就很清晰。
2. 组织病理学技术。
这部分内容可就更丰富啦。
从组织的取材开始,要取到病变最典型的地方,这就需要一双慧眼啦。
然后是脱水、透明、浸蜡这些步骤,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的,就像照顾小婴儿一样。
包埋的时候也要注意,要把组织放得整整齐齐的,这样切出来的片子才好看。
切片的时候更是个技术活,切得薄厚均匀才行,太厚了看不清楚,太薄了又容易破。
组织学和病理学的新技术的应用
组织学和病理学的新技术的应用在医学领域中,组织学和病理学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组织学是研究生物组织形态、组织学结构及其功能的学科。
而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及其病因的学科。
在医学诊治过程中,这两个学科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们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组织学和病理学也引入了许多新的技术,这些新技术在诊治过程中展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数字化组织学技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日益成熟,全数字化组织学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
该技术可以将传统的光学显微镜下所需的玻片制作和观察过程完全数字化,通过利用高分辨率数字化扫描器或数字成像设备获得组织切片图像,这些图像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存储、处理和传输。
这种全数字化的组织学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样本制备和阅片方式,在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效率上有大的提升。
全数字化组织学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医疗过程的效率,减少病人不便和病理医生工作中的错误率。
在一项2014年的研究中,全数字化组织学技术的诊断准确性与比例正确率分别达到了95.4%和93.7%。
此外,因为全数字化组织学技术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传输扫描图像,因此它还可以跨越医院界限,促进全球医学领域的合作和知识共享。
电子显微镜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是一种基于电子束的成像技术,相比于传统光学显微镜可提供更高的分辨率。
在医学方面,电子显微镜技术有助于病理学家深入了解细胞和组织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尤其对于生殖组织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更有支持。
通过电子显微镜,可以更好地观察细胞和组织结构,例如细胞核、细胞器和结构蛋白质等。
传统的组织学技术通过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组织的形态和结构,但对于更细微的细节部分则很难揭示。
而电子显微镜则可以提供更高的放大倍数和更详细的细节信息。
分子病理学技术分子病理学技术针对的是疾病过程中的生物分子水平,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治疗疾病。
分子病理学技术可以分析生物分子的一系列表现,这些表现涵盖了基因、蛋白质和代谢产物等方面。
病理学中的组织学技术与病理诊断
病理学中的组织学技术与病理诊断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以及其影响的科学。
而在病理学中,组织学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工具,它通过对生物组织进行处理、染色和观察,为病理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本文将探讨病理学中的组织学技术以及其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一、组织学技术的基本原理组织学技术是指通过特定的处理步骤,将生物组织转变为适于显微镜观察的切片。
这些处理步骤主要包括固定、切片、染色和封片等。
首先,固定是将组织中的细胞和分子结构固定在初始状态,以保持其形态和组织结构。
其次,通过切片将固定后的组织切割成薄片,方便后续的染色和观察。
然后,染色是将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处理,以凸显细胞和组织结构的特征。
最后,通过封片将染色好的组织切片覆盖并固定在玻片上,以便于显微镜观察。
二、组织学技术的常用方法1. 组织固定技术组织固定是组织学技术的基础步骤,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福尔马林、乙醛等。
福尔马林是一种常用的固定剂,它通过与细胞中的蛋白质反应,使其发生交联,保持组织的形态和结构。
乙醛则具有较快的固定速度和较好的保护细胞和分子结构的能力。
2. 组织切片技术组织切片是将固定后的组织切割成适当厚度的切片,以便于后续的染色和观察。
常用的组织切片方法包括石蜡包埋技术和冰冻切片技术。
石蜡包埋技术是将固定后的组织经过脱水、透明化和浸渍等处理步骤,最终嵌入到石蜡中,形成坚硬的组织块,再通过切片机将其切割成薄片。
而冰冻切片技术则是将固定后的组织直接冷冻,并通过冷冻切片机将其切割成薄片。
3. 组织染色技术组织染色是通过将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处理,以增强对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的观察。
常用的组织染色方法包括组织切片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组织切片染色主要包括血液和组织学常规染色,如哈里斯血液染色和伊红染色等。
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则是利用免疫反应性的抗体对组织中的特定蛋白质进行标记,以实现对相关抗原的检测。
4. 组织切片封片技术组织切片封片是将染色好的组织切片覆盖并固定在玻片上,以便于显微镜观察。
组织学和病理学研究技术的发展
组织学和病理学研究技术的发展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化学等新技术的应用,组织学和病理学研究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与发展。
本文将就组织学和病理学的研究技术进行阐述,包括仪器设备的发展和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新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
一、组织学研究技术的发展组织学研究技术是指通过对组织样本进行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及电子显微镜观察,以分析组织结构及发生病变过程。
组织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现代医学的发展。
最初期的组织学技术,主要是通过解剖学研究,人们对组织和器官的基本结构有了初步认识。
十九世纪初,化学染色技术的发明,为组织学技术带来了许多改变。
随着染料种类和染色技术的不断发展,组织切片染色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显微镜成为了组织学研究的必备工具。
随着光学显微镜技术的进步,组织学家们不仅可以直接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而且可以对组织的生理、生化、免疫反应等相关性质进行分析和研究。
现代光学显微镜有普通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和激光显微技术,这些现代光学显微镜的运用,减轻了组织学家的工作量,同时还可以对细胞和组织进行更加精细的观察。
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电子显微镜的出现更是推动了组织学技术的革新。
电子显微镜具有最小分辨率少于1nm的特点,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直接观察到细胞、细胞器和分子等微观结构。
同时,电子显微镜可以提供准确的组织三维结构图像,有助于对生物学的研究。
电子显微镜虽然常常会被一般人认为是一种过时的技术,但是它在一些特殊的情形下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分析工具。
二、病理学研究技术的发展病理学研究技术是指通过对病理样本的分析研究,诊断和评估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
病理学技术的发展为临床医学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目前,病理学研究技术主要有光学显微镜和23磁共振成像技术等。
其中,光学显微镜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而23磁共振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光学显微镜技术在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是重要的手段。
组织学和病理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组织学和病理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组织学和病理学技术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组织学和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组织结构和疾病变化的学科,通过对组织和细胞的形态特点、功能及异常变化等的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治疾病的科学依据。
在医学领域,组织学和病理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成为研究疾病机制、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基础。
一、组织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组织学技术是研究人体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基础技术,它以光学显微镜分析生物组织的细胞和结构,通过组织学技术能够揭示多种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表现形态。
组织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镜头和染色技术的升级改进,如Giemsa染色、HE染色和PAS染色等,让细胞结构在显微镜下呈现出更为清晰的图像。
同时,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运用也推动了组织学技术的发展,绘制出更为精细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图像,为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分析依据。
组织学技术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的诊断、炎症及病理组织分级、肝病的诊治等。
二、病理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病理学是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生、诊断、预后和治疗等方面的学科,是了解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及发展过程的重要途径。
病理学技术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如细胞学、免疫组化、电子显微镜、分子病理学等技术,用于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以及治疗的预后评估等方面。
例如,细胞学可以检测癌症早期病变,电子显微镜可以诊断很多遗传病和肝炎病变。
近年来,病理学技术与计算机科学的结合,推动了数字病理学技术的发展,采用富有创意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大大提高了病理学的准确性和精度,同时便于病理师的分享和远程交流,避免了距离、时间等方面的限制。
数字病理学目前已广泛用于肿瘤病理学、乳腺疾病诊断、疾病预后及追踪等领域中,且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大。
三、组织学和病理学技术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组织学和病理学技术在新药研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药物研发的不同阶段,需要对药物的化学、药代动力学、毒理学和药效学等进行评估和研究,而组织学和病理学技术能够从细胞、组织、器官等各个层次上对药物的生物效应进行评估,帮助研究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17 病理学常用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和免疫细胞化学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检测和定位组织或细胞中的某种化学物质的一种技术,由免疫学和传统的组织化学相结合而形成。免疫组化染色技术不仅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具有将形态学改变与功能、代谢变化结合起来,直接在组织切片、细胞涂片或培养细胞爬片上原位确定某些蛋白质或多肽类物质的存在的特点,并可精确到亚细胞结构水平,结合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或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等,可对被检测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电镜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可用于胚胎及组织发生学方面的观察和研究,如通过电镜可以了解肿瘤间质新生血管芽的发生和形态特点(图17—2、图17—3);在临床上可用于多种疾病亚细胞结构病变的观察和诊断,特别是肾小球疾病及肌病的诊断;疑难肿瘤的组织来源和细胞属性判定。如一些去分化、低分化或多向分化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随着电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与其他方法的综合使用,还出现了免疫电镜技术、电镜细胞化学技术、电镜图像分析技术及全息显微技术等。但电镜技术也有其局限性,如设备昂贵、样本制作较复杂;样本取材少。观察范围有限,有时还可能会遗漏信息:当用于辅助肿瘤的病理诊断时,只能判定肿瘤的组织或细胞的来源,不能确定肿瘤的良恶性。
(三)细胞病理学观察
通过采集病变处的细胞,涂片染色后进行观察、诊断。细胞的来源可以是运用各种采集器在口腔、食管、鼻咽部、女性生殖道等病变部位直接采集的脱落细胞,也可以是自然分泌物(如痰、乳腺溢液、前列腺液)、体液(胸腹腔积液、心包积液和脑积液)及排泄物(如尿)中的细胞,以及通过内镜采集的细胞或用细针直接穿刺病变部位(如乳腺、甲状腺、前列腺、淋巴结、胰腺、肝、肾等),即细针穿刺(fine neecUe aspiI-ation,FNlA)所吸取的细胞。细胞学检查除了用于病人外,还用于肿瘤的普查。该方法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少易于接受,但最后确定是否为恶性病变尚需进一步经活检证实。此外,细胞学检查还可用于对激素水平的测定(如阴道脱落细胞涂片)及为细胞培养和DNA提取’等提供标本。
病理学实验技术重点
1.什么是病理学技术?病理学技术(组织标本切片和染色技术)是组织学、病理学等学科用于观察和研究组织与细胞的正常形态及病理变化的常用方法。
2.组织制片的目的。
生物学标本在生活状态下多为无色透明,而且组织一旦离开机体后很快就会死亡,其结构就会失去正常状态,必须对组织采取固定、切片和染色措施!3.何谓组织制片技术?组织经过固定、切片和染色后,光波通过被检组织成分时,波长和振幅发生改变,在显微镜下能清晰的观察其组织结构,称之为光镜标本的基本制作方法或称为组织制片技术。
4.组织制片种类及其各类方法的分类。
(一)组织非切片制作方法:组织分离标本组织活体标本组织涂片标本磨片标本整体封存(压片)标本组织铺片标本组织印片标本等(二)组织切片法:1.石蜡切片法 2.火棉胶切片法 3.冰冻切片法4.超薄切片法(电镜技术) 5.树脂切片 6.碳蜡切片5.组织制片的主要程序。
取材、固定----脱水-----透明、浸渍-----包埋、切片----贴片、染色---浸洗----脱水----透明----封固6.实验动物处死常用方法及优缺点。
1)挥发性麻醉剂(吸入麻醉)包括:乙醚、氯仿等。
优点:乙醚吸入麻醉适用于各种动物,安全度亦大,动物麻醉深度容易掌握。
缺点:是对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引起上呼吸道粘膜液体分泌增多、肺部充血,再通过神经反射可影响呼吸、血压和心跳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故在乙醚吸入麻醚时必需有人照看,以防麻醉过深而致动物死亡。
2)非挥发性麻醉剂(注射麻醉)这类麻醉剂种类较多,包括10%苯巴比妥钠、4%戊巴比妥、5%硫喷妥钠等巴比妥类的衍生物,20%氨基甲酸乙脂(乌拉坦)和1%水合氯醛、氯胺酮等,可通过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腹腔注射。
优点:这些麻醉剂使用方便,一次给药可维持较长的麻醉时间,麻醉过程较平衡,动物无明显挣扎现象。
3)断髓(脱臼)法动物处死过程中动作要迅速,尽量避免其长时间处于痛苦或濒于死亡状态,以免机体内组织或细胞结构发生改变引起人工假象。
病理学中的组织学与细胞学检查技术
病理学中的组织学与细胞学检查技术在现代医学领域中,病理学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病理学通过对体液、组织和细胞进行检测和分析,帮助医生做出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在病理学中,组织学与细胞学作为两项重要的检查技术,为医生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理学中的组织学与细胞学检查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发展。
一、组织学检查技术组织学检查技术是通过对组织标本进行特殊处理后,使用显微镜对组织结构进行观察与分析的方法。
这项技术的发展,为病理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 组织标本制备组织标本制备是组织学检查技术中的第一步。
临床医生通常从病人体内取得组织标本,例如手术切片、活检切片等。
为了保证组织标本的完整性和可观性,医生通常会在标本取得后立即放入适当的固定剂中,如福尔马林等,以防止组织的自溶和腐败。
2. 组织切片制作在组织切片制作过程中,医生需要将固定的组织标本进行切片。
首先,医生将固定的组织标本浸泡在酒精中,以去除组织中的水分。
然后,医生将组织标本嵌入蜡块中,使其更易于切割。
接下来,医生使用显微刀将蜡块切成薄片,通常厚度约为3-5微米。
最后,医生将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封闭。
3. 组织染色组织染色是组织学检查技术中的重要步骤。
组织染色可以使不同类型的组织和细胞以不同的颜色显示出来,有助于医生观察和分析组织结构。
最常用的染色方法之一是病理组织学常用的利用组织亲和性试剂的着色技术,如血红蛋白、胶原蛋白和核蛋白的特异染色。
4. 显微镜观察经过染色处理的组织切片被送到实验室,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医生通过增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以及调节其他参数,能够更清晰地观察组织的细节结构。
医生可以根据细胞形态、排列方式和颜色来判断组织是否正常。
在观察过程中,医生通常会记录所见情况,并拍摄照片作为病历的重要依据。
二、细胞学检查技术细胞学检查技术是通过对细胞进行采样,然后进行染色和观察,以研究细胞形态和结构,检测细胞异常的一门技术。
1. 细胞采样细胞采样是细胞学检查技术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常规组织病理技术ppt课件
缺点: ●经酒精固定的标本对核的染色不良,也不利于 染色体的固定。 ●要证明细胞含的脂肪和类脂质时,不能用酒精 固定。 ●如要证明组织内的色素时,不宜以酒精作为固 定剂。 ●不适用于固定大块组织。 ● 酒精价格较贵。
47
80%-95%的酒精作为固定剂为好 高浓度酒精组织硬化显著,放置过久组织 收缩明显且质脆,不但影响制片, 组织形态也 不好。 很少单独使用
甲醛氧化 --- 蚁酸与血红蛋白结合—福尔马林色素 避免长时间固定, 固定后流水冲洗
●尿酸结晶可被溶解。
44
甲醛固定液的配制:
(1)10% formalin
市售甲醛(浓度为37~40%) 1份
水
9份
(2)中性甲醛 以PH7.2-7.4PBS为溶液配制的甲醛固定液
45
优点: ● 如要证明尿酸结晶和保存糖类,则须用 100%酒精固定。 ●在已用别种固定液后,可用70%酒精较 久的保存组织。 ● 酒精既有固定作用,又有脱水作用。
染色
常规染色 染色的目的:增加组织在显微镜下的分辨率
HE染色 主要用以显示各种组织、细胞的一般形
态结构以及疾病过程中病变的发生、发展及修 复的过程。
常规染色 特殊染色
79
(一)染色原理
1、细胞核染色原理:核酸阴离子+苏木素阳离子→蓝色
2、细胞浆染色原理:蛋白质阳离子+伊红阴离子→伊红色
PH值低于蛋白质等电点
传统病理学技术
常规组织病理技术
(formalin固定 石蜡切片 HE)
现代新技术
7
免疫组化
HE
乳腺导管
8
免疫荧光
HE
9
结肠癌 EB病毒原位分子杂交
10
常用组织病理学技术在运动人体科学中应用的探讨
常用组织病理学技术在运动人体科学中应用的探讨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其它高、新技术在病理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样作为体育界的基础研究学科运动人体科学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简单的宏观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医学检验以及病理学实验技术在运动人体科学广泛应用,尤其是组织病理学技术中定位技术,例如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
本文就以上三种病理学常用的定位技术的方法进行综述。
标签:组织病理学;技术;运动人体科学1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广泛应用,病理学研究产生了划时代的飞跃。
免疫组织化学是病理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是在蛋白质水平用各种特异性抗体检测细胞内各种抗原物质。
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可分为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免疫铁蛋白技术、免疫金-银细胞化学技术、亲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电子显微镜技术等。
1.1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步骤免疫组化技术是在组织化学的方法上结合免疫学的理论和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免疫学的核心——抗原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用标记抗体追踪抗原,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于结合后的特异性抗体上的显示剂,如酶、金属离子、同位素等显示一定的颜色,并借助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镜对其颜色进行观察,以达到检测抗原物的目的[1]。
1.2免疫组化技术的优点免疫组化技术的优点:①特异性强,免疫组化中抗体与组织细胞中的抗原的结合是特异的。
如白细胞共同抗原(LCA)显示淋巴细胞成分。
②敏感性高,而今,由于抗生物素—生物素(ABC)法和链酶素—过氧化物酶连接(SP)法的出现,使抗体的稀释度(代表敏感度)达到了上千、上万,甚至上亿倍,使免疫组化技术更加可靠。
③定位准确,由于抗原抗体的结合是特异的,因而免疫组化技术可在组织和细胞内准确定位,对不同抗原在同一组织或细胞中进行定位观察,将形态与功能相结合,对疾病进行深入的研究。
2原位杂交实验技术原位杂交是将组织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来检测合定位核酸的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病理学技术
组织病理学技术
一. 实验综述
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是融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及技术、病理学及技术和临床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在当今不断发展、变革的社会中,在学科相互融合,知识相互渗透,技术不断发展、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在时代要求综合素质人才辈出的今天,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的兴起尤为必要和重要。
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和掌握学会观察人体重要器官的解剖学特征、组织学结构、病理学变化并联系相关功能,从而在形态上观察、机能上分析、综合上判断和科学上研究疾病。
同时联系病变器官的代谢和机能的改变,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的关系。
为由基础走向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实验目的
1. 掌握病理组织切片的基本制作过程步骤
2. 掌握病变器官的代谢和机能的改变
3. 明白病理组织切片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了解病理切片的制作程序及仪器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材料
1. 实验材料:手术盘、镊子、手术刀、石蜡、小鼠病理组织、纱布、烧杯、脱水机、塑料包埋盒、水浴锅、切片机、染色机、载玻片、盖玻片、铅笔、标签
2. 实验试剂:福尔马林、酒精(50% 55% 70% 75% 80% 85% 95% 无水浓度)、二甲苯、苏木素、盐酸酒精、伊红染液、树胶
四.实验步骤
(一)取材
从尸体解剖材料或临床手术切除的待检材料上选取供作切片标本的病理组织切块,称为取材。
1. 取材要全面具有代表性,能显示病变的发展过程。
为此要选取病变显著的区域和可疑
灶,在统一组织块中最好包括病灶及其周围的健康组织,并应包含该器官的主要结构部分。
较大而重要的病变可从病灶中心到外周的不同部位取材,以反映病变各阶段的形态学变化。
2. 取材时要尽量保持组织的自然状态与完整性,避免认为变化。
为此,切取组织块的剪
刀要锋利,切取时勿使组织受挤压、拉扯胡揉搓。
3. 组织块的大小要适当,通常其长、宽、厚以 1.5 X1X 0.4cm为宜,必要时可
增大到2X 1.5 x 0.5cm,以便于固定液迅速浸透。
尸体剖检时采取病理组织块可切得稍大些,待固定几小时后在家以修整,切到适当的大小。
4. 对于特殊病灶要做适当标记。
5. 注意避免类似的组织块混淆。
6. 制片的组织块,越新鲜越好。
7. 接受送检标本时,须依据送检单详细检查送检物。
(二)固定和固定液
将组织浸在固定液内,使细胞组织内的物质成为不溶性,让固有形态和结构得以保存叫作固定。
固定是为了保持组织、细胞与生活时的形态相似。
1. 本次试验的固定液为:10%畐尔马林液(实验室常用固定液)
福尔马林100ml
自来水900ml
2. 固定时的注意事项
(1).固定组织时固定液用量要充分,液量勿少于组织块总体积的4倍。
(2).勿使组织块之间粘连。
(3).将被检病例的畜别、编号、剖检号等信息写于标签上贴好。
(4).组织固定要尽可能恰当地掌握时间。
时间过短过长都不好,根据组织大小而定,一般数小时到数天。
(三)冲洗
组织固定后,通常用流水冲洗12~24小时,以洗净固定液,停止固定作用, 避免组织固定,而影响制片效果,是时组织经过冲洗也可改变硬度。
(四)脱水
将组织内的水分彻底去除,称为脱水。
常用脱水剂为酒精。
70%酒精2小时
85%酒精 1.5~2小时
95%酒精(1) 1.5~2小时
95%酒精(2) 1.5~2小时
无水酒精(1)1.5~2小时
无水酒精
(2)
1.5~2小时
透明是指组织脱水后,通过透明剂的作用而脱去酒精使组织透明,并使石蜡抑郁渗入组织的过程。
二甲苯能溶于酒精,又可溶解石蜡,是最常用的透明剂。
但不宜时间过长,会使组织收缩、硬化变脆。
1:1酒精二甲苯此液为过渡液,时间要求不严格
二甲苯⑴0.25-0.5 小时
二甲苯(2)0.25-0.5 小时
(六)浸蜡
组织经过透明作用后移入熔化的石蜡中浸渍,使石蜡充分渗透到组织内, 起填充作用,称为浸蜡。
浸蜡后的组织硬度均匀适中,可是切片完整。
浸蜡过程与时间:
1:1 二甲苯石蜡 1 小时
1:2 二甲苯石蜡 1 小时
石蜡(1) 1.5 小时
石蜡⑵ 1.5 小时
(七)包埋
石蜡包埋,是将饱浸石蜡的组织块的过程。
方法:将包埋用蜡倾注于包埋容器内,用镊子夹取浸透石蜡的组织块,将其平整切面向下平置于包埋容器底部,并用镊子轻轻压平,待石蜡凝固后检查蜡块内是否有气泡,如有气泡需重新包埋。
注意事项:
1. 包埋时注意组织块切面,必须将平整切面向下平置于包埋容器底部
2. 包埋用蜡的熔点须与浸蜡时石蜡(2)的熔点一致
3. 包埋盒大小须与组织块大小适宜
4. 包埋完毕,及时写清标本编号
(八)切片及附贴
1. 切片
制作石蜡切片多用轮转式切片机。
蜡块、切片刀准备好后,即可开始切片。
(1) .将蜡块放于持物台上,调节切片机,式切片刀接近蜡块。
(2) .炫动调节器,使厚度为10-20微米。
(3) 启动切片机并观察蜡块被切削情况,至组织全面完整切平后,再将调节器调 至所需厚度指标。
一般石蜡切片的厚度为 5-7微米为宜。
转动切片机时用力要 均匀,使切片完整、厚薄均匀,能连续成带。
(4)切片切出后,随即用洁净毛笔轻轻挑起,使之牵引成带,放入水浴锅内展片。
2.贴片 贴片是指将菲薄的切片贴敷于载玻片的过程。
用洁净的载玻片将漂浮于水 浴锅表面的切片轻轻挑起,使切片附于载玻片上。
(九)染色 染色是用一种以上的染料浸染组织切片,使组织细胞中的不同物质,因着 色性能不同而染成不同色彩,从而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
染色的步骤: 1. 脱蜡:将干燥的切片一次通过下列溶液。
(1) .二甲苯(1)
(2) .二甲苯(2) ⑶.1:1 二甲苯酒精 (4).无水酒精 ⑸.95%酒精 :
⑹.85%酒精 : (7) .75% 酒精 :
(8) .55% 酒精 : 2. 染色:将经过脱蜡的切片,移入染色液中进行染色。
(1) .苏木素液 (2) .蒸馏水洗 (3) .盐酸酒精分化 (4) .自来水洗 作用,使细胞核更清晰 ⑸.50%酒精 ⑹.70%酒精 ⑺.85%酒精
(8) .95% 酒精 (9) .0.5%伊红酒精浸液 1-2min 3. 脱水、透明:伊红染色之后,切片一次通过下列溶液,洗去伊红浮色,并进
行脱水透明 (1).95% 酒精(1) ⑵
.95%酒精⑵ 色脱下为止 5-20min 5-20mi n ,进行彻底脱蜡 1-2mi n ,为国度溶液 2min 2min 2min 2min 2min 5min 片刻 1-5S 10-20min O 2min 2min 2min 2min (切片进入些液作2-3次提取即可) ,此时切片逐渐呈现鲜蓝色,这一步起反蓝 洗去多余伊红染液 脱去伊红浮色,切片进行此液后反复提取,直到无浮 (3). 无水酒精(1) 4-5min (4). 无水酒精(2)
4-5mi n. 彻底脱水 (5). 二甲苯⑴ 10-20min (6). 二甲苯(2) 10-20min 充分透明
(十)封固
封固是指切片上滴加封固和盖玻片,以利于观察和保存。
将完全透明的切片从二甲苯液中取出,擦去切片以外载玻片上的二甲苯,用粗细适度的玻璃棒滴加树胶一滴于切片一端,随即将盖玻片一端与树胶接触稍稍前推,并与载玻片成30度角,徐徐下落,将切片封盖,盖玻片加盖之前,需在酒精灯火焰上稍加烘烤,以去潮气,然后将烘烤面向上加盖。
操作要迅速准确,勿使切片在空气中暴露太久,以防二甲苯挥发切片干燥。
(十一)镜检
先用低倍镜(x10)观察,找到合适的病变观察部位;再用高倍镜(x40)观察, 观察具体的病变特征和病理变化。
五.实验结果
经过显微镜的观察得到小鼠肝组织病变与肾组织病变图如下:
1.肝组织病变图
2. 肾组织病变图
六•实验讨论及分析
通过实习不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证,而且掌握基本病理过程的形态表现及主要疾病时的形态改变;在正确理解和掌握病理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学习病理学的观察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使病理与临床有机结合,形态和功能密切联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其以后的临床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是切片时碰到的问题的原因及可能处理的方法:(1)组织发脆:一般是脱水、透明、浸蜡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并与组织本身质地也有关,在切片时,边切边用嘴向蜡片吹气,可能会好些。
(2)切片卷起,可能是刀不锋利,或刀锋在另一面,或刀角度过大,切片太厚等等。
(3)蜡片弯曲:可能是刀锋不均,切片刀未磨直,切片刀与蜡块不平行。
(4)透明、浸蜡时间过长、温度过
高,并与组织本身质地也有关(5)厚薄不均:可能是刀、刀座及蜡块未夹紧,组织太硬,或切片机主轴太向前,或切片机已磨损。
(6)切片出现裂痕:可能是
刀有缺口,石蜡内有杂质,组织内有钙化、骨片或有线结,也可能会有棉纸纤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