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生命之源——水4.地球上的水苏教版练习题第十二篇
三年级科学第三单元
师:真是善于提问题的孩子,老师也有一道题想请同学们帮帮我。请看这是一个可乐瓶,我在上面钻了三个差不多一样大的小洞,等会儿老师撕开胶布,水就会喷出来,你猜猜从哪个小孔喷出来的?
师:想知道吗?回家后自己做一做,回家后自己查查资料、做实验?
板
书
设
计
3、神奇的水
毛细现象、表面张力、压力、浮力、溶解
单元备课
课题
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
教
学
总
目
标
1、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能清晰表述自己的问题。
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解释。
3、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知道海水是咸的不能直接饮用,淡水只存在于河流、湖泊、冰川及土壤中,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3、教师说明实验要求:把这三张纸放进有颜色的水中,注意:伸到水中的底部要一样长。
4、学生分组实验,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5、为什么有的纸上的水爬不高,有的纸爬不上去呢?
师:你看到了什么?
6、在你们桌子上的信封里有三张纸,现在请你们拿出来观察一下,这三张纸有什么不同?
7、教师小结:科学上把水沿着缝隙往上爬或四周散开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教师板书“毛细现象”。不必板书毛细现象的定义。
什么?
学生:人要喝水,不喝水就会渴死
学生:浇花、种庄稼都需要水……
(板书:人动物植物)
3、,师小结:
(水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动植物的生长关系十分密切,生物体
内的一切生命活动,如呼吸、消化、蒸腾、光合作用等都需要水,离开水,生物就不能生存,生命也就会停止。)
三、通过实验,学会提取植物体内水的方法。
2019-2020学年度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生命之源——水苏教版习题精选
2019-2020学年度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苏教版习题精
选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做法不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
A、随手关好水龙头
B、把水接在盆里洗菜
C、用洗澡后的水拖地
D、刷牙不间断放水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人体中的( )?
A、65%
B、85%
C、95%
D、100%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在水中更容易发生毛细现象的是( )
A、塑料
B、铁丝
C、纸巾
D、卵石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当认识我们还不了解的一种新液体时,以下做法不可取的是( )。
A、不随便尝
B、随便闻
C、千万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D可以先问问老师或大人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容易溶解在水里的物质是( )
A、木屑
B、洗衣粉
C、沙子
D、面粉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面( )的含水量最大。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苏教版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课堂练习:水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几乎在因此生物的生命活动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水的特点是()。
2.我们能保持正常的()也多亏了水。
一样情形下,假如连续()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逼。
3.目前,人们正面临缺水的危机,因此我们应该()。
4.人体()%是水,鸡蛋()%是水,鱼()%是水,蔬菜()%是水。
5.“小草喝水”实验中,试管里水面每天下降观看记录。
原水面高度6.5厘米时间第一天第三天第六天水面高度(厘米) 6.5 5.0 4.4水面下降说明了:小草的生长需要( )。
6.生命离不开(),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培育这地球上所有的()。
课堂练习:2. 桌上有4杯液体,分别是牛奶、白醋、糖水和冷开水。
找一找哪一杯是冷开水。
说说你是如何样找到冷开水的?3. 认识事物的方法有:用眼睛看,( ),( ),( )等。
对不了解的物体,为了安全起见,千万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
课堂练习:1.把纸巾的下部插入水中,水会沿着纸巾往()爬。
这是()现象。
2.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
3.我明白能够发生毛细现象的物体有()()()()。
4.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
5.在硬币上滴一滴水,水的表面会鼓得像个(),这是因为水具有()的特性。
6.“曹冲称象”利用了水的()。
7.把方糖放入水中,糖不见了,而水却变()了。
像如此的现象确实是()8.能溶解在水里的物质有:()()()。
能够用()、()等方法加速溶解。
课堂练习:1.地球上的水要紧分布在:()、()、()、()、()。
2.能够直截了当被饮用的水是()水。
淡水占地球上水资源的()。
3.地球约()的面积被水覆盖,大部分的水是海洋里的()水,只有极少数的()水。
海洋和咸水湖中的水占()%,淡水占()%。
4.淡水绝大部分储藏在()()的冰川中,大气中也含有小部分看不见的水蒸气,只有一些()()和()能够供人类直截了当使用。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上《第三单元 生命之源-水》word教案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上《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word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根据需要,从更多的渠道查阅资料。
3、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1、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知道海水是咸的不能直接饮用,淡水只存在于河流、湖泊、冰川及土壤中,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3、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
4、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
5、知道水域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1、想知道、爱提问。
2、愿意合作与交流3、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4、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时间:8课时第1课时生命离不开水教学准备:榨汁机、水果、烧杯教学过程:一、小诗引入:教师出示小诗: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
请学生照样子写下去。
教师巡视汇报、评价小诗二、认识生命离不开水1、请学生每人说出10个动物、植物、人离不开水的例子。
学生自己说完后进行大组交流。
思考:人类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人体所需的水份?学生交流2、研究水果中的水份请学生猜测一下自己所带的水果,哪一种水果所含水份最多,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证明?学生互动研究交流自己的猜测结果、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3、学习比较胡萝卜和土豆中哪个含水多请学生思考,每人说出三种方法以上交流思考结果4、认识食物中的含水量学生阅读P26,了解人体和食物的含水量,并给扇形图涂颜色5、研究小草的喝水情况思考:小草需要喝水吗?我们能想办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吗?学生交流教师示范实验并安置在教室里,提出观察要求三、全课小结“生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第二课时观察水教学准备:教师:教学魔盒(里面放一些具有典型特征的物体)、白酒学生:一个装水的烧杯、滴管、塑料盘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出示魔盒,请一些学生上台蒙上眼睛,猜一猜是什么,引导学生体会认识物体的方法可以是用手摸、用舌尝、用鼻闻等等。
2019-2020学年度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生命之源——水复习巩固
2019-2020学年度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复习巩固第1题【单选题】下列现象不属于毛细现象的是( )A、砖地返潮B、毛巾吸水C、乒乓球漂浮在水面D、灯芯吸油【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人体中的( )?A、65%B、85%C、95%D、100%【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在水中更容易发生毛细现象的是( )A、塑料B、铁丝C、纸巾【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淡水绝大部分储藏在( )。
A、大气中B、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C、河流D、地下水【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人类的生活不能离开水。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判断题】不了解的物体,我们不能随便闻或尝。
( )A、正确【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水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像具有水这样特点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液体。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缺少了水,庄稼会变得枯黄,甚至枯死。
(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能流动是水的基本性质之一。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0题【判断题】可以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1题【判断题】水的味道稍微有点甜。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2题【判断题】水的颜色有蓝色、绿色和红色。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14题【填空题】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______。
【答案】:【解析】:第15题【填空题】水有______。
水越深压力______。
A压力B越大【答案】:【解析】:第16题【填空题】我们可把西红柿里面的______挤出来,称一称重量,就能知道它含有多少______。
苏教版三年级 科学三单元 生命之源
三单元生命之源-水1,生命离不开水,(水)是动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①营养的吸收,②废物的排泄,③我们能保持正常体温多亏了(水),如果连续(5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2,人体65%是水,一个鸡蛋中含有76%的水,一条鱼85%是水,蔬菜中90%是水。
3,挖小草做实验时尽量不要(伤到小草的根)。
水的沸点是100'C,凝固点是0°C4、认识物体的方法:用(眼睛看)、(鼻子闻)、(舌头尝)、(用手摸)。
5、水的特点:(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态)、(透明)、(能流动〉的液体。
(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液体)]。
6、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毛细现象。
孔隙越小,水爬得越高。
7、水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表面尽量(缩小) .这种力叫(表面张力)。
8、喷射实验告诉我们水有(压力)。
越到底部压力(越大),喷得(越远)。
9、曹冲称象是利用了水的(浮力),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物体放入水中,如果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量,物体就可以(浮)起来;如果浮力(小于)自身的重量,物体就会沉下去。
10、把糖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而水却变甜了,像这样的现象就是(溶解)。
水能(溶解)许多物质。
加快溶解的方法有: (搅拌)、(切碎)、(加热)。
11、水能溶解的物质有: (白糖)、 (食盐)、(奶粉)、 (洗衣粉)等;水不能溶解的物质有: (面粉)、(沙土)、(塑料)、(石头)、等。
12、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 (江河)、(湖泊)、(海洋)、(冰川)和(地下暗河)。
13、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大部分的水是海洋里的咸水,占97%,只有极少量的淡水。
淡水大部分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冰中。
只有一些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供人类直接用。
14、水中溶解了对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
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被污染的水可以从颜色,气味,透明度判断。
精选2019-2020年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生命之源——水苏教版习题精选
我们可把西红柿里面的______挤出来,称一称重量,就能知道它含有多少______。
A水
B水
【答案】:
【解析】:
水沿着______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______。
A有空隙
B毛细现象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水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许多地方。
【解析】:
淡水绝大部分储藏在( )。
A、大气中
B、南极【答案】:
【解析】:
在水中更容易发生毛细现象的是( )
A、塑料
B、铁丝
C、纸巾
D、卵石
【答案】:
【解析】:
水是生命的摇篮,水还是大自然的“空调器”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最初的生命是在水中诞生的。(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水资源十分丰富。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缺少了水,庄稼会变得枯黄,甚至枯死。(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水是生命的源泉。(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能流动是水的基本性质之一。(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精选2019-2020年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苏教版习题精选
下列现象不属于毛细现象的是( )
A、砖地返潮
B、毛巾吸水
C、乒乓球漂浮在水面
生命之源
生命之源—水——教学设计经济技术开发区老贯张小学周生虎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第四课地球上的水。
本单元前三节课分别从“生命离不开水,观察水,神奇的水”进行了讲授,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节课,主要是从水资源总量大,但可利用的淡水少,水污染的现状以及如何节约用水四个方面进行引导。
教法、学法分析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新课程改革凸现了科学探究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因此,从始至终我都注意到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教学的基础,借以生动的课件演示,给学生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自己生动地去体会地球上水资源分布的广泛,但淡水资源却十分的缺乏,有效地激发学生保护水、珍惜水、节约水的自觉行为和良好习惯。
学法是教法的支撑点,没有学法指导,就没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不能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学中我更重视学法指导,在教学中以观察、交流、小组讨论、学生动手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感悟、深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虽然好动手爱动脑是孩子的天性,但是由于年龄较小,并且科学知识、生活经验的不足,都会影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接受。
教具玻璃杯、一瓶水、汤匙、玻璃片、滴管、空白世界地图、蓝色彩笔、课件。
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知道水污染的情况以及常用的节水方法。
能力目标能善于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情感目标能体验缺水的痛苦和节水的好处,养成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淡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现象教学难点理解体会地球上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的缺乏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用谜语导入,生动有趣易激发三年级学生的兴趣,且符合他们的年龄段。
二、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通过学生从身边找水,课件展示地球上的水的图片,再让学生小组合作给地球填颜色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地球上水总量之大。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演示课件
相应的课程标准条文
教材体系
物质世界领域
生命之源——水 地球水在地球上的分布,以及淡水资源的匮乏。 2、了解水污染的情况以及处理办法。 3、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学情分析
(配图,学生观察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 2、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 3、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玻璃
是透明的,一般 用于建筑物,用 来隔风透光……
纸
很薄,用于 书写……
纺织纤维
弹性大,可 以用来做衣 服……
材料分类有很多种方法,一般把材料分 成两类:如:
这些材料 直接 来 自大自然,它们 是 天然材料
有的材料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由加工 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 制造出来的,它们是人造材料。
如果用碳纳米管做成绳索,是惟一可以从地 球挂到月球表面,而不会被自身重量所拉断的绳 索,如果用它做成“月球-地球”乘人电梯,人 们就可以在月球定居了。
2、超导材料
超导材料的应用主要有: (1)超导暖气片; (2)超导通信电缆和天线;
活动:
纸
1、收集各种纸,了解纸的用途
2、纸的探究活动 (认识纸的性质——结实程度、吸水性、透明 度……) 3、了解纸的生产过程 (节约用纸)
学情分析
纺织材料
活动:
1、认识常见的纺织材料
(看标记可以认识不同种类的纺织材料)
2、比较棉布和尼龙的不同
(本课的主体活动,结实程度、气味、吸水性等)
讨论:
将来的衣服会是什么样的
棉絮
棉衣
被套
纺织材料
羊毛衫
黄 麻
教学目标
《金属》 知识与技能: 了解常见金属的种类,了解不同金属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金属,通过实验研究不同金 属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塑料》 知识与技能: 了解塑料的优缺点。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比较方法认识塑料的优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当爱护环境小标兵。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23、大多数水污染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比如: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24、水资料危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
利用过滤法、咸水淡化法可以得到更多干净的淡水。
25、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26、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溶解在水里。
(×)27、清澈透明的泉水、井水都是纯净水。
(×)28、只要有水的地方,人们就能定居生存。
(×)29、自然界里的水污染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为避免污染发生,我们应怎么办?答:自然界里的水污染会造成的后果比如有:(1)人体中大部分是水,如果长期饮用不良的水质,会导致体质不佳抵抗力自然减弱,这是百病发生之必然;(2)农业污水使大片农田遭受污染,农作物产量降低;(3)海洋污染造成海鸟和海洋生物死亡。
为了避免污染发生我们应该:(1)减少耗水量。
一水多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2)不乱砍乱伐,提倡植树造林;(3)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4)对工业污水、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加以控制。
第三单元第一课生命离不开水1.水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几乎在所以生物的生命活动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水的特点是()。
2.我们能保持正常的()也多亏了水。
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3.目前,人们正面临缺水的危机,所以我们应该()。
4.人体()%是水,鸡蛋()%是水,鱼()%是水,蔬菜()%是水。
5.“水面下降说明了:小草的生长需要。
6.生命离不开(),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这地球上所有的()。
第三单元第二课观察水1.2.桌上有4杯液体,分别是牛奶、白醋、糖水和冷开水。
找一找哪一杯是冷开水。
说说你是怎样找到冷开水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识事物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等。
对不了解的物体,为了安全起见,千万不能随便(),更不能随便()。
【精品】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第三单元 生命之源—水 苏教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课堂练习:1.水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几乎在所以生物的生命活动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水的特点是()。
2. 我们能保持正常的()也多亏了水。
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3. 目前,人们正面临缺水的危机,所以我们应该()。
4. 人体()%是水,鸡蛋()%是水,鱼()%是水,蔬菜()%是水。
5. “小草喝水”实验中,试管里水面每天下降观察记录。
原水面高度6.5 厘米时间第一天第三天第六天水面高度(厘米) 6.5 5.0 4.4水面下降说明了:小草的生长需要( ) 。
6. 生命离不开(),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这地球上所有的()。
闻和尝,以免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观察描述1、仔细观察桌上这杯水是什么样的?把你观察的方法和结果填在记录表中。
2、组织学生汇报观察记录情况。
强调看哪一组选用的方法最多,对水的描述组详细。
3、小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
学生组内观察并记录。
汇报观察记录情况。
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能力。
拓展认识演示:用一个有洞的塑料口袋装水,水从破口出流出,你看到了什么?把塑料袋里的水流进容器中,再把容器中的水逐次倒入其他形状的容器中。
问:水可以变成哪些形状?水有固定的形状吗?像这种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液体。
水就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观察回答:水在流动。
观察回答:水会流,没有固定形状。
进一步培养观察思考能力。
合作探究布置比赛任务:请各小组合作选择适当的用具,在不搬动桶的情况下,将一只桶里的水运到一米外的空桶里。
发出口令。
你们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结果怎样?利用了水的哪些性质?假如两只桶相距再远一点,你们组又会采用什么方法运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希望你们课后继续观察水,把你们发现水的神奇之处记下来,我们继续研究。
小组讨论,之后到老师演示台领取比赛用具。
开始运水。
汇报交流。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演示课件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淡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的现象,
养成节约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理解地球上为什么水资源缺乏。
教学方法
探究、指导、讨论
教学准备
1 、广口瓶,漏斗,过滤纸,沙子,木炭粉,泥 水。 2、两只口径不一样的碗,保鲜膜,咸水,石块。 3、纸。 4、图片资料。
世界海洋的面积约相当于38个中国,占地球表面积 的71%。陆地面积只占29%。海洋的总面积差不多是陆 地面积的两倍半。
学情分析
(配图,学生观察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 2、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 3、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过程与方法: 会做简易的净化水和咸水变淡水的实验。同时能向
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大自然中美丽的水体,产生喜爱祖国大好
河山的感情。 2、意识到水资源的缺乏,养成节水的行为习惯。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四单 元演示课件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
《生命之源——水》 《它们是什么做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四课:《地球上的水》
相应的课程标准条文
教材体系
物质世界领域
生命之源——水
物体与物质
物体的特征
地球上的水
教学内容
1、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以及淡水资源的匮乏。 2、了解水污染的情况以及处理办法。 3、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视频:撕纸)
3%
97% 海洋和咸水湖 淡水
0.66% 0.34% 11.00%
76.00%
12.00% 水蒸气等 河流、湖泊 深层地下水 浅层地下水 冰川
三年级上册科学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1. 生命离不开水,水是动植物,人的组成部分。
人体内65%是水,鸡蛋内76%是水,鱼体内85%是水,牛奶95%是水,海洋动物体中水占了98%。
2. 水的性质:⑴无色,无味,看得见,摸得着,透明的液体⑵无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
思考:小组合作,选择恰当的工具,在不搬动桶的情况下,将一只桶里的水远到1米以外的空桶里,如果更远呢?⑶水的毛细现象:水沿着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
如变色花的实验。
⑷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如:一枚硬币上可以滴几十滴水。
⑸水有压力,压力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
水越深,压力越大,这样水流喷射越远;越浅,水压越小,水流喷射就近。
⑹水有浮力,浮力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
⑺水有极强的溶解能力,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溶解在水里。
3. 地球上的大部分是海洋,水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的70%,其中97%是海水,3%是淡水,绝大部分淡水储存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大气中也含有小部分看不见的水蒸汽,只有一些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可以供人类直接使用。
淡水资源非常有限,如果地球上的水相当一杯水,其中淡水只相当于一汤匙,那么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只相当于一滴水,这一滴可利用的淡水还被不同程度地污染了。
4. 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如:污染的水使与死;污染的水使红杉死亡。
5. 绝大多数水污染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如农业污染:喷洒农药,施加化肥。
工业污染:工厂中排放有毒气体。
生活污染:人类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乱扔垃圾。
6. 我国水资源面临危机,造成缺水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二是一部分水被污染。
7. 最简单的净化水和淡化水的方法:过滤装置的制作。
P33“咸水变淡水”装置的工作原理:保鲜膜罩在容器上,是为了使水蒸汽凝结在上面;鹅卵石放在保鲜膜中间使之凹进,是为了使凝结的水流进接水的碗中。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
5、学生汇报。
6、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气体、液体、固体都能溶解在水中。
7、请学生谈谈对溶解的理解。
8、学生动手实践:做一杯快餐汤,教师可提醒学生:除了用学具外,还可以
9、用其它调料,比一比,哪一组做的汤最好吃。
10、学生谈本组做汤的方法,品尝效果外,还要谈谈新的发现。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学会做溶解实验,理解溶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水的表面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2、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交流看法。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烧杯、滴管、蜡纸或锡纸(铝箔)、方糖(或食盐)、木筷子、墨水、曲别针(或小钉子);酱油、牛奶、白醋、糖水(或盐水)、雪碧、水六种液体及热水等。
我们喝的牛奶含有多少水?
我们每天吃的米饭、面条、*肉、鸡蛋、鱼又含有多少水分?
2、学生猜测或查阅资料回答。
3、学生和老师再补充其它食物含水量的数据,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我们吃的食物里面都含有大量的水分,补充我们人体活动的需要。
五、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1、提问:怎样知道小草每天喝多少水呢?
2、学生讨论:小草放在什么样的容器中?怎样把小草固定?怎样保证容器中的水是小草喝的?
3、学生设计实验装置。可以用试管,也可以用小玻璃瓶代替。
三、布置作业
课后观察小草喝水的情况,记录在活动记录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并能在观察中发现水的性质。
2、能用语言、文字描述观察水的结果。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4、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4、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
2、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
3、了解水资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及被污染和浪费的现象。
4、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大自然中美丽的水体,产生喜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意识到水资源的缺乏,我们应该保护它。
3、养成节水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烧杯、小勺、滴管、玻璃碗,食盐,保鲜膜。
学生准备:查找水的分布资料,调查学校、家庭浪费水的现象,收集节水的有关措施。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2、欣赏自然界美丽的水体。
(1)教师出示课件,提问学生:看到这些景象你有什么感受?(2)教师小结:这些美景都是地球上江河湖海的水给自然界带来的种种奇观,把大自然打扮得绚丽多姿,给我们生活带来欢乐。
3.提问:地球上所有的水资源人类都能直接使用吗?(1)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地球上水的比例图。
(2)教师演示:教材第36页上图,用杯子、小勺、滴管分别取出“地球上所有的水”、“淡水”、“可开发利用的淡水”。
(3)学生谈谈观后的感受。
4.引导学生讨论淡水的用途。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充分发表意见。
(2)教师介绍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的事例。
(3)师生小结: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都需要水。
5、观看水污染图片,说说防止污染的有效措施。
6.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浪费水现象,提出节水措施。
(1)教师提出问题,小组讨论: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你能为节水做些什么?(2)学生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3)知识拓展:你知道吗?(4)教师演示:咸水变淡水的实验。
7、全课总结。
四.布置作业收集或自编一至两条节约用水的广告词。
任课教师:王琼南城小学2012-10-15。
2019-2020年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生命之源——水2.观察水苏教版巩固辅导第八十四篇
2019-2020年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2.观察水苏教版巩固辅导第八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人体中的( )?A、65%B、85%C、95%D、100%【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做法不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A、随手关好水龙头B、把水接在盆里洗菜C、用洗澡后的水拖地D、刷牙不间断放水【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当认识我们还不了解的一种新液体时,以下做法不可取的是( )。
A、不随便尝B、随便闻C、千万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D可以先问问老师或大人【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对于水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有( )。
A、水是透明液体B、水还可以流动C、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D、水有固定的形状【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没有水,骆驼也会一直生活下去。
?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判断题】不了解的物体,我们不能随便闻或尝。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水是白色的。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水的味道稍微有点甜。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缺少了水,庄稼会变得枯黄,甚至枯死。
(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0题【判断题】水的颜色有蓝色、绿色和红色。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1题【判断题】辨别液体时,都要先尝一尝。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辨认水时,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动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要用到水。
【答案】:【解析】:第14题【填空题】像水这样没有固定的______,会流动的物体叫______。
A形状B液体【答案】:【解析】:第15题【填空题】水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液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4.地球上的水
苏教版练习题第十二篇
第1题【单选题】
淡水绝大部分储藏在( )。
A、大气中
B、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
C、河流
D、地下水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节约用水的为( )
A、刷牙不关水龙头
B、水龙头上安装“节水栓”
C、洗澡水冲厕所
D、淘米水浇花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活动不会引起水污染的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可以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水资源十分丰富。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______的物质,水就被______了。
B污染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______引起的。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节约用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A水龙头关不紧
B马桶漏水
C用流水洗漱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我们周围的一些活动会污染到水资源,如: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海洋里的______,只有极少量的______。
A咸水
B淡水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要获得更多干净的淡水,人们想的办法有:用______的方法净化水、咸水变淡水。
【答案】:
【解析】:
第14题【填空题】
如果地球上的水相当于______,淡水只相当于______水,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只相当于______。
A一杯水
B一汤匙
C一滴水
【答案】:
【解析】:
第15题【填空题】
水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许多地方。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