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幼儿的讲故事能力
幼儿园编故事讲故事教案:如何培养幼儿的讲故事能力
幼儿园编故事讲故事教案一、引言幼儿园教育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关键阶段,而讲故事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讲故事,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对其认知能力和情商的培养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编故事和讲故事的能力不仅是老师必备的技能,也是幼儿园幼儿需要培养的能力之一。
二、培养幼儿讲故事能力的意义1.拓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故事是想象的延伸,通过讲故事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拓展他们的认知领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
2.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讲故事要求讲述者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人物形象、事件场景,这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和语言组织能力。
3.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优秀的故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感情,通过讲故事可以引导幼儿去感受和体验其中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理解能力。
4.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讲故事不仅可以传递知识,还能引导幼儿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助于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和智力成长。
三、编故事讲故事教案1.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在编故事时要选择那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鼓励勇敢、尊重他人、爱护环境等主题的故事,这有利于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注重故事情节和语言生动故事情节要生动有趣,让幼儿在听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共鸣,情节要有起伏,情感要有冲突,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语言要简洁明了,易于幼儿理解。
3.设定讲故事的时间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接受故事,可以设定固定的讲故事时间,如每天固定的故事时间或每周固定的故事日。
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听故事习惯。
4.激发幼儿的讲故事兴趣除了老师讲故事,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绘本、多媒体等形式激发幼儿对讲故事的兴趣,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讲故事的活动中来。
5.鼓励幼儿进行讲故事的练习在故事讲述之后,可以鼓励幼儿进行自己的讲故事练习,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讲故事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表达和创造能力。
四、总结与展望编故事讲故事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部分,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体验和认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前教育的幼儿讲故事与表演能力培养
学前教育的幼儿讲故事与表演能力培养在学前教育的过程中,讲故事与表演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帮助幼儿培养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交流能力。
本文将从幼儿讲故事和表演能力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幼儿讲故事能力培养1.创设情境为了激发幼儿的讲故事能力,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情境,例如在幼儿园里建立一个小小的讲故事角落,放置各种绘本、玩具和素材,让幼儿自由选择和利用;还可以在班级活动中设计小组讲故事比赛,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绘画等形式,制作自己的故事情节。
2.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幼儿的讲故事能力需要有丰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作为支持。
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幼儿观察和描述身边的事物,培养他们观察和描述的能力;同时,可以与幼儿一起观看绘本和故事片,并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语和表情描绘故事情节,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3.讲故事技巧的培养在培养幼儿的讲故事能力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讲故事技巧。
例如,教师可以用幼儿易懂的语言和明确的表达,引导幼儿掌握好故事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同时,可以鼓励幼儿运用一些形象生动的词语和手势,增强他们的表达力。
二、幼儿表演能力培养1.创设表演场景为了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教师可以为幼儿设计一些表演场景,例如家庭角、戏剧角色扮演等。
在这些场景中,幼儿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不同的角色,并借助表情、动作和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图。
2.提供表演机会为了让幼儿积极参与表演活动,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班级或学校的表演比赛和文艺汇演,为幼儿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参加一些社区或校外的表演活动,拓宽他们的表演经验。
3.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表演活动通常需要幼儿进行合作,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让幼儿分工合作,让他们共同完成一次完整的表演,促使他们学会相互支持和协作。
通过幼儿讲故事与表演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和想象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幼儿教师如何讲故事
幼儿教师如何讲故事故事是幼儿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工具,通过讲故事可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作为幼儿教师,讲故事的技巧和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幼儿教师如何讲故事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一、为什么故事对幼儿重要故事是幼儿的窗口和桥梁,它可以打开幼儿的心扉,引导他们沉浸于故事的情境中。
通过故事,幼儿可以学习到人生的道理、人际关系、社会规范等等。
故事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二、准备好故事材料在讲故事前,幼儿教师首先需要准备好故事的材料。
可以选择适合幼儿年龄和理解能力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现实生活故事等等。
故事的选择要注意内容的生动有趣、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心理需求。
三、制定故事讲解计划为了更好地讲好故事,幼儿教师可以事先制定一个故事讲解计划。
首先是故事的开头,可以利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描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接着是故事的发展情节,要合理安排故事情节的起伏和转折,保持幼儿的兴趣。
最后是故事的结尾,要有一个深入人心的寓意和悬念,让幼儿留下思考和联想。
四、运用声音表情讲故事幼儿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声音和表情,给故事注入生动活泼的元素。
可以适时调整音量大小、语速快慢,加强故事的节奏感。
面部表情的变化也能够增添故事的趣味和展现人物的不同情感。
适当的肢体语言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五、与幼儿互动和参与一场精彩的讲故事不仅仅是教师的表演,也需要幼儿的参与和互动。
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幼儿猜测故事发展、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考和参与。
还可以使用一些辅助教具,如图片、道具等,提供视觉上的支持,增强幼儿的理解力和记忆力。
六、讲故事的反思和引导讲故事之后,幼儿教师可以做一些反思和引导。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的主题、故事中的难题以及故事给他们带来的启示等。
同时,也可以鼓励幼儿绘画、创作,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七、创新与个性化不同的幼儿教师有着不同的讲故事风格和技巧,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创新和个性化。
幼儿教师讲故事培训
幼儿教师讲故事培训故事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具备讲故事的技巧和知识。
为了提高幼儿教师的讲故事水平,一场专门的讲故事培训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幼儿教师讲故事培训进行介绍,在培训内容、培训方法以及培训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幼儿教师的讲故事能力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培训内容1. 儿童文学知识:幼儿教师需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口味与需求,掌握适合幼儿的儿童文学作品。
在培训中,可以引导教师们阅读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学习其中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故事结构,以便能够更好地选取和讲述故事。
2. 故事讲述技巧:培训中应注重教师的讲述技巧,包括声音的使用、节奏的控制、语调的变化等。
通过模拟讲故事的情景,教师们可以学习如何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培养教师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沟通能力。
3. 故事创作与丰富性:培训中,可以引导教师们动手创作故事,并分享彼此的作品。
通过分享和讨论,教师们可以互相学习,拓宽故事的题材和形式,培养出更丰富多样的讲故事能力。
二、培训方法1. 理论学习:培训开始时,可以组织专业教师对儿童文学知识和故事讲述技巧进行讲解。
教师们可以通过听讲座、看演示等方式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为后续的实践与讨论打下基础。
2. 实践演练:培训中,可设置讲故事的实践环节,要求教师们亲自上台讲故事。
通过实际操作,教师们可以感受到讲故事的氛围和流程,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得到反馈意见。
3. 经验分享与讨论:培训中可以组织教师们进行经验分享和讨论。
教师们可以分享讲故事的心得和方法,相互交流、学习和借鉴。
这样的互动环节有助于拓宽教师们的思路,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三、培训效果幼儿教师讲故事培训的目的是提高教师们的讲故事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阅读,培养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培训结束后,教师们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提升:1. 讲故事技巧提升:通过培训,教师们能够掌握更多的讲故事技巧,运用声音、表情等方式讲述故事,使幼儿更加聚焦于故事情节,提高故事的吸引力和可理解性。
故事游戏激发幼儿的讲故事能力和想象力
故事游戏激发幼儿的讲故事能力和想象力故事是孩子们认识世界、培养想象力和语言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
在幼儿教育中,怎样才能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讲故事能力和想象力呢?故事游戏成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故事游戏的定义故事游戏是指通过角色扮演、情节构建等方式,让幼儿参与其中,共同创造和演绎故事情节的活动。
它不仅是孩子们喜爱的游戏,更是一种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和想象力的方法。
二、故事游戏对幼儿的影响1.培养幼儿的讲故事能力故事游戏要求幼儿在游戏中构建故事情节,编造对话,通过言语表达来展示自己的想法。
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需要灵活运用语言,提升自己的叙事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反复练习讲故事,幼儿的讲故事技巧和表达能力会得到提高。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故事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创造的舞台,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构建故事情节、创造角色和对话。
在游戏中,幼儿可以随心所欲地编织属于自己的故事世界,激发他们的无限想象力。
通过创造故事,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升。
三、如何进行故事游戏1.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主题和情节幼儿对于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与年龄有关,故事游戏的主题和情节应当与幼儿的认知水平相适应。
比如,对于幼儿园的孩子,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明了的主题,如动物、自然等,将故事情节设置得生动有趣,容易理解。
2.引导幼儿参与故事创作故事游戏的关键在于幼儿的积极参与,教师或家长可以以引导的方式促使幼儿参与到故事创作中来,例如,可以提供一些关键词语或情节线索,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
3.鼓励幼儿表达和分享在故事游戏的过程中,鼓励幼儿多表达、多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可以采用问答的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描述故事情节和角色的特点。
同时,还可以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编写的故事,让他们互相借鉴和学习。
四、故事游戏的注意事项1.控制游戏时间故事游戏的时间不宜过长,特别是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专注力较短暂。
过长的游戏时间容易让幼儿产生疲劳和厌倦,影响游戏体验。
给幼儿讲故事的六个要点
给幼儿讲故事的六个要点
给幼儿讲故事的六个要点
讲故事是最自然、安全的亲子交流方式,能帮助父母观察孩子的兴趣点,以引导其成长,同时也有利于孩子语言和逻辑能力的发展。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父母与孩子多交往、多对话,尤其是多给孩子讲故事,可以很好地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从小会讲故事的孩子,长大后学习成绩也更好。
那么,父母怎样讲故事才能起到良好效果呢?
一、多复述
一个故事多讲几遍,复述后可简要给孩子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教孩子学故事中的对话,在父母不断启发帮助下,最后发展到让孩子自己能复述整个故事内容。
二、轮流讲
如父母先讲一个,孩子后讲一个,比比看谁讲得生动。
记住:只要孩子讲得不错,应多给鼓励,这样可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接着叙
先由父母讲一段故事,让孩子根据故事的发展接着讲下去,父母可以假设几种结局,以引导孩子打开思路,发展想象的空间。
四、作评议
当你给孩子讲完一个故事后,让孩子根据故事内容,对其中人物的行动、品质的好坏等作出评议,这样可培养孩子的.是非判断能力,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五、多设问
在讲故事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设一个特定的条件,让孩子想办法解决:如上学时下雨了,没带雨伞怎么办,皮球掉进沟里如何捞起来,父母不在家突然起火时你该如何办等等,这些有助于调动孩子丰富的想象,锻炼其扩展性思维。
六、常表演
孩子最具有表现欲,总希望自己的行为、话语受到父母的赞扬。
父母要常引导孩子一起通过对话、动作和表情来再现故事。
鼓励常表演,在游戏中学习,孩子开心,收效也大。
如何培养幼儿讲故事的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讲故事的能力讲故事,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提高思维的条理性,让孩子的表述更符合逻辑;讲故事,还可以锻炼孩子的理解力和记忆力。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讲故事的能力呢?首先,我们要帮助孩子挑选一孩子喜欢的、有趣的故事。
给孩子选择能够让他们重述的故事,除了要注意文学性外,还要注意语言的生动、简练,以及部分的重复。
这样的故事,能引起孩子学习讲述的兴趣,也容易掌握。
二、讲故事前我们老师当然要先给孩子讲,让孩子理解故事的整个情节,知道这个故事的意义所在,这样孩子才会把握住故事的情感。
三、多次重复来讲,要一段一段地教,讲故事不是背书,要有动作,表情,语调,有整体感,所以,我们要尽量给孩子多示范,然后在孩子讲时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正。
不过,这个过程,我们老师要特别注意,要有耐心,多鼓励,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四、让孩子把整个故事串连起来讲,老师当好听众的角色。
如果孩子有讲错的地方,中途不要急着打断孩子的思路。
等孩子讲完了再纠正,哪儿错了就训练哪儿。
这时候老师的耐心和孩子的兴趣是成功的关键。
既不要教孩子机械地背,也不要满足于孩子只讲出个大概,因为这两种做法都不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和智力水平。
要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讲好故事,千万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孩子一步步地提高。
利用吃饭前后、睡觉前的时间,让孩子听听录音,讲讲故事,使孩子的语汇量得到充分扩展,同时也能让孩子多了解一些知识,开阔视野。
这样孩子才会愿意讲故事、喜欢讲故事、大胆地讲故事。
还有,我们还可以让孩子把讲故事的过程和感想,以及讲的内容,记录下来,或者将讲的故事内容录制下来,回过头来让孩子再听听看看,孩子会更有成就感,也自然会更喜欢讲故事。
中班幼儿的故事表演与表达能力培养
中班幼儿的故事表演与表达能力培养
简介
在幼儿园中,通过故事表演可以帮助中班幼儿提高表达能力,培养想象力,提升团队合作意识。
本文将介绍中班幼儿的故事表演活动以及如何有效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故事表演活动
1.挑选适合年龄的故事:
–选择简单、有趣的故事,主题明确,内容生动,能够引发幼儿们的兴趣。
2.分角色练习:
–将故事分成不同角色,让幼儿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练习对应台词和动作。
3.进行排练:
–组织幼儿们进行排练,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让他们互相配合完成表演。
表达能力培养
1.口头表达训练:
–鼓励幼儿们在表演中大胆表达,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2.肢体语言培养:
–引导幼儿们通过动作、表情等肢体语言来表达角色情感,丰富表演内容。
3.情感体验:
–让幼儿们在表演中感受不同情感,培养情绪表达能力。
总结
通过故事表演活动,中班幼儿不仅可以增加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有效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活动中,老师要引导幼儿们大胆表达,欣赏彼此的努力,共同成长。
希望家长们可以积极关注孩子在幼儿园中的表演活动,鼓励他们参与,为他们的成长添上一份美好的记忆!
以上就是关于中班幼儿的故事表演与表达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
幼儿园故事讲述技能提升方案
幼儿园故事讲述技能提升方案幼儿园故事讲述技能提升方案一、方案背景故事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开发幼儿的知识,还能帮助幼儿培养语言能力,情感能力和社交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因此,提升幼儿园教师的讲故事技能非常必要。
二、方案目标本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幼儿园教师讲故事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并在幼儿的情感、语言、听力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三、方案内容1.讲述技巧的学习(1)学习客观细节描述技巧:幼儿园故事的描述应注重客观细节,细节刻画可以使孩子们更好地获得感性认识,如描述人物的衣服、表情、语气、习惯等等。
(2)学习情节把握技巧:幼儿园故事的情节应该趣味性强、紧凑有序,在掌握基本情节的基础上,注重故事情节的渐进性,让孩子们对故事的情节变化跟随感受,产生情感共鸣。
(3)学习语音节奏掌握技巧:幼儿园故事应该声情并茂,通过语音和语调的起伏调整,使故事讲述生动有趣。
2.练习技巧的巩固(1)创造各种教学场景,让教师练习掌握讲述技巧的运用。
(2)通过幼儿的反馈和评价,不断改进自己的讲故事技巧,提升讲述的效果。
(3)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引导幼儿园教师深入学习故事讲述知识,加强实践,提高水平。
3.创新教学方式(1)引导孩子们自己编写故事,发挥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将故事和游戏相结合,创造出有趣、生动的教育氛围。
(3)让故事和其他学科紧密结合,在日常教学中穿插故事教学,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四、方案实施本方案实行周期为三个月。
实施流程如下:第一周:召开座谈会,明确方案目标和具体实施步骤。
第二周至第六周:故事讲述技巧学习和练习,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落实课堂教学、家庭作业和自我练习等环节。
第七周至第八周:课题研讨和教学案例分析,广泛征询意见并进行整合。
第九周至第十二周:创新教学方式实践,以提高实践能力。
方案实施过程中,如果发现方案与实际情况不符,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幼儿园童话故事课堂:如何讲好童话故事
幼儿园童话故事课堂:如何讲好童话故事幼儿园教育是培养孩子多方面能力的重要阶段,而童话故事是幼儿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不仅能够增强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然而,如何讲好童话故事成为了每个幼儿园老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一、准备好故事材料1.选择合适的故事幼儿园的孩子年龄段比较小,因此,在选择童话故事时,需要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适合幼儿园的故事,通常是简短、形象、生动、情节简单但有着深刻寓意的。
如《三只小猪》、《小红帽》、《青蛙王子》等。
2.熟悉故事内容在讲故事前,需要认真阅读故事,熟悉故事的情节、人物,以及故事的背景和寓意,这样可以更好的讲好故事。
3.准备相关的故事道具故事道具是讲故事的重要辅助工具,选择适当的故事道具可以增加孩子们的视觉体验,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
如《小熊和三只猪》可以准备石头、树枝等道具,而《小红帽》可以准备红色披风、红色帽子等。
二、掌握好讲故事的技巧1.语音语调的掌握语音语调是影响讲故事效果的重要因素,讲故事需要有自然流畅的语音,表达含蓄传统又不失夸张夸张感性的语调,并在合适的时候用清晰的音量强化重点,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更容易聚焦于故事情节之中,提高接受效果。
2.善于运用讲故事的技巧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善用声音音量、节奏感和情绪的呈现,来制造紧张、悬疑感和幽默感等,为孩子们洋溢着丰富的情感和有趣的思考。
可以插入小笑话、请孩子互动、询问孩子的感受等方法,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提高思维能力。
3.讲解故事的细节讲解故事的细节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在讲解细节时,老师可以结合故事道具来说明故事人物的性格特点,提示孩子思考故事中的情节经过和义理寓意等。
三、创造有趣的故事氛围1.主题背景的打造在讲故事之前,可以烘托出一些主题背景,如蜡烛渐渐熄灭的房间、森林、草地等等,营造出一个与故事情节相关的氛围,在此基础上设计故事道具和布置要讲的故事,让孩子们更加入戏。
如何培养幼儿讲故事的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讲故事的能力幼儿阶段是培养孩子口语表达和想象力的关键时期,讲故事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讲故事,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和语言理解能力,培养幼儿的思维逻辑和创造力。
下面是一些建议,帮助家长和老师有效地培养幼儿讲故事的能力。
1.鼓励幼儿多读故事书:为了培养幼儿讲故事的能力,首先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输入,让他们接触到丰富的故事内容和多样化的故事风格。
每天花一些时间给幼儿读故事书,或者让他们自己翻阅图书,增加他们的阅读量和阅读兴趣。
2.示范讲故事:家长和教师可以给幼儿示范讲故事的方式和技巧。
可以通过讲故事CD或者视频来示范,让幼儿借鉴成人的表达方式。
同时,可以随时带领幼儿一起讲故事,慢慢提高他们叙述和表达的能力。
3.鼓励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想象力是讲故事的基础,通过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可以帮助他们发展讲故事的能力。
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构建故事情节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是讲故事的重要一环,鼓励幼儿多说多动,多与人交流,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与幼儿一起进行口语游戏、模仿和对话等活动,帮助他们充分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5.提供讲故事的机会:为幼儿提供讲故事的机会,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讲故事的能力。
可以在家庭聚会或者学校活动中,安排幼儿讲故事的环节,让他们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故事。
也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讲故事的活动,让幼儿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倾听和学习。
6.提供支持和反馈:在幼儿讲故事的过程中,给予他们积极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认可。
同时,也要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自己的讲故事技巧。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讲述过程,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讲故事能力。
7.创建讲故事的环境:为了培养幼儿的讲故事能力,可以在家中或者学校中创造一个讲故事的环境。
幼儿教师讲故事注意事项
幼儿教师讲故事注意事项
幼儿教师讲故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因为通过故事,幼儿能够获取知识、培养兴趣、提高语言能力,并培养想象力。
以下是一些幼儿教师讲故事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语言简单生动:幼儿的语言理解水平有限,故事中的语言应简单生动,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不宜过于复杂或抽象。
声音抑扬顿挫教师讲故事时,声音的抑扬顿挫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使故事更有趣味性。
适时变换音调,模仿不同角色的声音,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互动参与:通过提问、鼓励幼儿表达观点、参与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增加互动性,激发幼儿的思考和想象力。
图画辅助:利用图画或教具辅助讲故事,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提高视觉认知。
注意情感表达:在讲述故事时,教师可以通过表情、肢体语言等手段表达故事中的情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情节。
选择适龄故事: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故事,既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又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
重视道德教育:故事中可以融入一些简单的道德教育元素,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注意时间掌控:幼儿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因此故事的时间宜短不宜长,以确保幼儿能够专注聆听。
尊重个体差异:不同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和理解程度有所不同,教
师要尊重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幼儿的反馈,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度调整。
建立故事时间:在教学日程中建立固定的故事时间,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听故事的习惯,增加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遵循这些注意事项,幼儿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讲故事活动,创造出一个有趣、富有教育性的学习环境。
幼儿教师如何讲好故事
幼儿教师如何讲好故事一、导入故事情节在给幼儿讲故事时,首先需要创设一个适合的故事环境,让孩子们能够快速进入故事情节中。
可以通过适当的道具、音乐、灯光等来营造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故事氛围。
同时,选择一些适合幼儿年龄段的故事,如经典的童话、寓言、成语故事等,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并产生共鸣。
二、介绍故事角色在讲故事之前,先向孩子们介绍故事中的主要角色,让孩子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可以通过简单的描述、绘画或者玩具来展示角色形象,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角色。
同时,在介绍角色时,也可以引导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出自己的角色形象,为后续的故事情节打下基础。
三、展开故事情节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可以通过适当的动作、表情、声音等来表现故事情节,让孩子们更加投入。
同时,在讲故事时,也可以适当地提问孩子们一些简单的问题,如“这个故事里面有哪些主要角色?”“他们做了什么事情?”等,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四、讲述故事重点和难点在讲故事时,需要注意故事的重点和难点,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中心思想。
可以通过适当的讲解和演示来帮助孩子们理解故事中的难点和重点。
同时,在讲故事时,也可以适当地引用一些实例或者生活经验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五、引导孩子们思考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引导孩子们思考一些问题,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等。
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故事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讨论和分享来加深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六、总结故事主题和价值观在讲完故事后,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和评价,让孩子们明确故事的主题和价值观。
可以通过复述故事情节、分析角色行为以及探讨故事主题等方式来进行总结评价。
同时也可以引导孩子们从自身角度出发思考如何将这些价值观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品质。
幼儿故事讲述能力培养教案
幼儿故事讲述能力培养教案引言:幼儿时期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讲故事可以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想象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训练幼儿的故事讲述能力,提供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活动。
一、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幼儿的听说能力是故事讲述的基础,通过下面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听说能力:1. 谣言相传:将一则简短的小谣言告诉一个幼儿,要求幼儿口头传给下一个幼儿,依次传递。
最后,比较最初的谣言和最后一个幼儿传递的内容的差异。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能够提高对听到的信息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跟读故事:选择一些简单的短篇故事,由教师读出,幼儿跟读。
通过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幼儿可以提高听说能力,同时培养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幼儿创造力和思维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以下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想象力:1. 绘本讨论:选择一本精美的绘本,展示给幼儿观看。
教师引导幼儿谈论故事情节中的人物、地点和事件。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探讨,幼儿的想象力得以锻炼。
2. 自由创作:提供一些背景图片或者简单的故事开头,要求幼儿继续编写故事。
幼儿可以自由发挥,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情感表达是故事讲述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情感的表达,故事才能更加生动有趣。
以下是几个培养幼儿情感表达能力的活动:1. 角色扮演:选择一些幼儿喜爱的故事,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
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体验角色情感,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2. 感受状况:创建一些情境,比如“你在一个黑暗的森林里迷路了”,要求幼儿通过言语和肢体表达他们此刻的情感。
教师引导幼儿用词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帮助他们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结论:通过上述的活动和方法,教师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故事讲述能力。
在实施教案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活动的难度和复杂度,确保学习的效果。
同时,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充分的关爱和鼓励,为幼儿提供一个积极、愉快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小班讲故事教案
幼儿园小班讲故事教案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好故事书籍或故事图片,准备好相关的故事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展示故事图片等方式,引导幼儿进入故事的世界,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讲故事。
1. 选择生动有趣的故事,语言简洁明了,情节生动活泼。
2. 讲故事时,教师可以通过语音语调、肢体语言等方式,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停顿,引导幼儿思考故事情节,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三、讲解故事。
1. 讲完故事后,教师可以向幼儿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故事的内容,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 教师可以根据故事情节,向幼儿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丰富幼儿的文化知识。
四、故事表演。
1. 教师可以邀请幼儿参与故事的表演,让幼儿亲身体验故事情节,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 故事表演可以是角色扮演、手偶剧等形式,让幼儿在表演中感受故事的魅力。
五、故事游戏。
1.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故事情节相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故事内容,提高幼儿的综合运用能力。
2. 游戏可以是问答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
六、课堂总结。
教师可以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幼儿回顾故事内容,加深对故事的记忆,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对本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不足之处,为下一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幼儿园小班的故事教案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希望教师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如何培养幼儿讲故事的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讲故事的能力幼儿讲故事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它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促进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下是一些培养幼儿讲故事能力的方法:1.提供丰富的故事资源:给幼儿提供各种类型的故事书籍,包括童话故事、寓言故事、传统故事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朗读故事、观看动画影片等方式,让幼儿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故事。
2.培养幼儿的听故事能力:在幼儿园或家庭中,可以经常组织故事时间,让幼儿聚集在一起,倾听成人讲故事。
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听故事能力,提高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3.启发幼儿思考和表达:与幼儿交流时,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思考能力。
例如,问幼儿想象故事的结局是什么,或者让他们想象故事中的主人公会做什么。
同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4.创设角色扮演的机会: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并且鼓励他们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表演。
5.组织讲故事的活动:可以组织幼儿参加讲故事的比赛或活动。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讲故事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可以给予幼儿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6.注重语言的丰富性:在日常和幼儿交流时,应给予幼儿丰富多样的语言输入,引导他们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此外,还可以教授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幼儿的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7.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反馈:在幼儿讲故事过程中,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反馈。
例如,提醒幼儿注意故事的结构、语速、语调等方面的表达。
同时,鼓励幼儿不断尝试,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8.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幼儿讲故事的能力与其阅读能力密不可分。
因此,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鼓励幼儿养成阅读的习惯。
可以在家中设置一个舒适的阅读角落,定期带幼儿参观图书馆等。
9.给予展示的机会:幼儿讲故事的能力需要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展示。
幼儿园教师的语言表达与讲故事能力要求
幼儿园教师的语言表达与讲故事能力要求幼儿园教师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和听说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们需要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同时,教师还承担着讲故事的任务,通过生动而有趣的讲述,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讨论幼儿园教师的语言表达与讲故事能力的要求。
一、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幼儿园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他们需要具备以下能力:1. 清晰的发音和流利的口语:幼儿正处于语言习得的关键期,教师应该成为幼儿正确发音的榜样。
清晰的发音和流利的口语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模仿。
2. 简明扼要地表达: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有限,教师需要使用简单明了的词汇和句子来进行表达,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子和专业术语。
同时,使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辅助语言表达也是必要的。
3. 合理运用语音语调和语速:教师的语音语调和语速应该与幼儿的理解能力相匹配。
语音语调的正确运用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强故事的趣味性。
4. 细心倾听和回应:教师需要倾听幼儿的发言,并及时给予积极回应和鼓励。
这样可以激发幼儿对语言的积极性,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自信心。
二、讲故事能力的要求幼儿园教师的讲故事能力是培养幼儿兴趣和想象力的关键。
以下是教师在讲故事时需要注意的要求:1. 故事选择:教师应该选择与幼儿年龄和兴趣相适应的故事。
故事内容应生动有趣,能够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2. 语言表达:教师的语言表达要生动、细腻,能够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
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以及适当的语音语调,能够为故事情节增添趣味。
3. 肢体语言和表情:教师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应与故事内容相匹配。
通过生动的动作和表演,教师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强故事的效果。
4. 互动和引导:教师应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与幼儿进行互动,引导幼儿参与到故事中来。
例如,提问、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可以提高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5. 激发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幼儿提问、讲述自己的故事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讲故事基本功幼师教案
讲故事基本功幼师教案教案标题:培养幼儿讲故事基本功的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讲故事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2. 培养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幼儿的听故事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讲故事的基本要素:故事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2. 讲故事的技巧:语调、节奏、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
3. 常见的故事类型: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真实故事等。
教学准备:1. 故事书籍和图片。
2. 讲故事的道具或手偶。
3. 幼儿喜欢的音乐或声效。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通过播放一段有趣的音乐或声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与幼儿一起回顾以往听过的故事,引发他们对讲故事的兴趣。
主体活动:1. 介绍讲故事的基本要素和技巧,例如开头要吸引听众的注意,中间要有起伏和冲突,结尾要有总结或教训。
2. 展示故事书籍或图片,向幼儿展示不同类型的故事,并简要介绍每个故事的主题和情节。
3. 选择一篇简短的故事,用适当的语调和肢体语言进行讲述,并鼓励幼儿模仿。
4.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故事,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讲述。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道具或手偶来辅助讲述。
5. 让每个小组派代表来表演他们的故事,其他幼儿进行观看和评价。
总结活动:1.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 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听故事、讲故事,并鼓励他们与家人分享自己的故事。
教学延伸:1. 在日常活动中,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经历或观察到的事物,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2. 组织故事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故事情节和角色情感。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讲述故事时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2. 评估幼儿对不同类型故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给予肯定和建议,鼓励幼儿继续努力提高讲故事的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
2. 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的参与和表达,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教师应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让幼儿多次练习和巩固讲故事的基本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幼儿的讲故事能力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讲故事活动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中大班幼儿讲故事的能力呢?提及讲故事,家长总是感到非常困惑,不知如何来教。
经过长期的实践,笔者认为要提高孩子讲故事的能力,应做到家园共育,共同培养。
共同创设一个孩子想讲、敢讲、喜欢讲的良好环境。
一鼓励相约——快乐起飞
人人都喜欢听好话,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美,孩子也不例外。
在活动中,我依据班级幼儿好表扬,喜欢小礼物、小奖品的心理特点,制作精美漂亮的小奖品用鼓励的办法让幼儿产生说的欲望等等,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孩子的表现欲望,个个都急于想回答问题。
在此基础上,我便提高要求,声音响亮、讲述完整的幼儿优先得到奖品。
当幼儿讲故事时一般不打断,待讲完后用这些鼓励的方法,长此以往幼儿对讲故事产生了兴趣。
对于胆小不肯讲故事的不急于要求,而是给孩子一段适应的空间。
最初不敢讲就要求他说说故事中的对话,念念儿歌、古诗,及时去寻找他的闪光点,投以热烈的掌声,帮助孩子战胜胆怯的心理。
二分层指导——异步推进
1.分层指导的前提
既然是分层指导,教师首先当然要明确孩子语言发展水平的不同层次。
因此,通过观察,将孩子们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讲故事讲得较完整、较长,比较生动的。
(2)能够讲比较简短的故事,但仅仅是将故事“背”下来的。
(3)不会讲,不愿讲,存在惧怕、退缩心理的。
对这几个层次分别是哪些孩子做到心中有数后,再来进行指导,老师的教育行为就更加有的放矢了。
2.分层指导的具体操作
针对能力较强的孩子,老师就采用跳一跳的指导方法,让这些孩子学会欣赏优秀的同龄人或成人讲故事,让他们在会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语气、动作、神态的变化。
甚至可以让其创编、续编一个故事,在欣赏与创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各种能力,使其体验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优越感,而且这种成功感又会带给他们不同的情感体验。
针对只会像流水账般“背”的孩子,老师首先要帮助他们找到症结的所在,比如:有的孩子是对故事本身不理解,有的孩子对讲故事兴趣不浓,有的孩子不知道怎样才能讲得绘声绘色……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老师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并鼓励幼儿积极尝试,对他们的指导要谨慎,既保护孩子的积极性又能够促进孩子的发展。
可以从选择的内容着手,讲一些人物特征明显的对话的或者情节变化曲折的等作品,通过欣赏、对比、角色表演等途径帮助孩子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从而促进其在“最近发展区”中提高。
对班级中一些不肯讲、不会讲的孩子,教师要克服讲得好的让讲,讲得不好的不让讲的做法。
我们更多是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关心、理解、引导与帮助,而不是简单地教幼儿说、让幼儿说,甚至忽视他们的存在。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接近幼儿,逐渐进行语言沟通,使幼儿逐步产生想说的愿望,让其明白讲得不好没关系,老师会帮助的。
教师应注意给每个幼儿“讲”的机会,创设一个“说”的环境。
教师要采用帮一帮、推一推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提高讲述的能力。
三形式多样——推波助澜
由于幼儿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注意力不持久,所以,在培养幼儿讲故事时要渗透在各种活动中,而“听”又是讲的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以讲为经,以听为纬,纵横交织,经纬分明,听的目的是为了讲,讲的过程中又巩固和扩大了表达、思维的能力。
1.多看
这里的看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给幼儿多创造条件。
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如:给幼儿讲“春天”的故事之前,先告诉幼儿:“春天到了,大树、天气、花、草、小动物呀,都会有一些变化。
一看到这些变化,就知道春天到了。
”幼儿仔细观察、寻找、倾听,当老师讲完故事之后问他们:“除了故事里的春雨春雷,还有什么表现?”幼儿根据自己判断的内容,亲身的体会,积极的发言。
幼儿通过列举许多他们生活中的经验,理解了故事的内涵。
另一层意思是要孩子会欣赏。
孩子的模仿力是很强的,当孩子被优秀的故事大王、老师讲故事吸引时,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孩子去揣摩他们动作、神态、表情的特点,相互模仿,最后得以灵活运用。
2.多听
这里的听是指培养幼儿有意倾听,这是发展幼儿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
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说。
讲故事是向幼儿介绍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因为幼儿不识字,他们是文学作品的听众。
将不识字的幼儿引入故事,就需要找人给幼儿讲,让幼儿认真地倾听,达到教育目的。
给幼儿积极创设听的环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如幼儿听录音故事、听别人讲故事;邀请幼儿谈话互相倾听并交谈;带领幼儿听多种声音:乐器的声音、动物的声音等让幼儿听后模仿、想象,并讲出他们听到的声音好像在说什么。
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要求幼儿会听、听得懂,认真听不打断别人的话,这也是文明习惯的一种表现。
3.多讲
首先创设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幼儿有话愿意讲。
中大班幼儿有的与老师、同伴虽已很熟悉,但也常常不爱交谈。
因此,我们要努力创设家庭式的氛围,多创造讲故事的机会。
幼儿园里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除了在每周的语言活动中渗透教育,还可开展讲故事比赛,每日评选故事大王、故事表演会等活动,讲可以是一个人的,也可以是几个人,形式多样。
而老师要少讲或带动胆小的幼儿讲话。
四和谐互动——点石成金
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的组成,不只是一个地点、一本书。
人,才是引导幼儿学习“与故事对话”的关键,讲故事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人。
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讲故事活动的重要构成因素,因此,我们与幼儿建立了“师生互动”的和谐关系。
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讲几个故事给幼儿听,引导他们选书、看书、讲故事;引导他们发问、讨论、思考;引导他们进行绘画、表演、歌唱、做游戏等故事延伸活动。
并通过“生生互动”的形式,让幼儿之间相互合作、交流。
通过这些努力,发展了幼儿的讲的技能,使幼儿产生了讲的愉悦、快乐之感。
我们还十分注重家长的参与,通过“亲子课堂”的形式,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了一种互动的讲述关系。
许多研究表明:父母越早开始、越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就越强,知识面就越广。
在有空闲的时候,我们的家长可以给自己的孩子朗读一两个小故事,能和孩子一起看看幼儿读物;有的家长还很善于引导自己的孩子,在讲完故事后一起交流感觉,提一些问题让孩子动动脑筋或者一起扮演角色进行表演等。
使家长和幼儿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和谐。
通过家园栏的经验介绍、家长会、亲职教育等活动,帮助家长转变更新理念,并且每次把幼儿讲完故事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感受到其中的快乐。
通过建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长幼儿互动”的讲述关系,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幼儿的语言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
他们表现出了更强的自信心和自主精神,讲故事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