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点有关的辅助线与模型
中考数学中点四大模型专题知识解读
中点四大模型专题知识解读【专题说明】线段中点是几何部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后面学习的中线,中位线等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几何证明题中也屡次出现.那么,如果在题中遇到中点你会想到什么?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还是中位线定理?今天我们重点探究“倍长中线”法以及平行线间夹中点时延长中线交平行等的应用。
【方法技巧】模型1 :倍长中线法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当题中出现中线时,我们经常根据需要将AD延长,使延长部分和中线相等,这种方法叫做“倍长中线”.如下图:此时,易证△ACD≌EDB,进而得到AC=BE且AC//BE.模型2:平行线夹中点如图,AB//CD,点E是BC的中点.可延长DE交AB于点F.模型3:中位线如图,在△ABC中,点D是AB边的中点.可作另一边AC的中点,构造三角形中位线.如下图所示:由中位线的性质可得,DE//BC且DE=1/2BC.模型4:连接直角顶点,构造斜中定理【典例分析】【模型1 倍长中线法】【典例1】【阅读理解】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如图1,△ABC中,若AB=8,AC=6,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小明在组内经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延长AD到点E,使DE=AD,请根据小明的方法思考:(1)由已知和作图能得到△ADC≌△EDB的理由是.A.SSS B.SAS C.AAS D.HL(2)求得AD的取值范围是.A.6<AD<8 B.6≤AD≤8 C.1<AD<7 D.1≤AD≤7【感悟】解题时,条件中若出现“中点”“中线”字样,可以考虑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把分散的已知条件和所求证的结论集合到同一个三角形中.【问题解决】(3)如图2,AD是△ABC的中线,BE交AC于E,交AD于F,且AE=EF.求证:AC =BF.【变式1-1】(1)在△ABC中,AB=5,AC=3,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2)受到(1)启发,请你证明下面的问题: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中点,DE⊥DF,DE交AB于点E,DF交AC于点F,连接EF.求证:BE+CF>EF.【变式1-2】如图,在△ABC中,已知:点D是BC中点,连接AD并延长到点E,连接BE.(1)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CD≌△EBD,并给出证明.(2)若AB=5,AC=3,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变式1-3】阅读下面的题目及分析过程,并按要求进行证明.已知:如图,E是BC的中点,点A在DE上,且∠BAE=∠CDE.求证:AB=CD.分析: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常用的一般方法是应用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观察本题中要证明的两条线段,它们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且它们分别所在的两个三角形也不全等,因此,要证明AB=CD,必须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现给出如下三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请任意选择其中两种对原题进行证明.(1)延长DE到F,使得EF=DE;(2)作CG⊥DE于G,BF⊥DE于F交DE的延长线于F;(3)过点C作CF∥AB交DE的延长线于F.【模型2 平行线夹中点】【典例2】如图,已知AB=12,AB⊥BC,垂足为点B,AB⊥AD,垂足为点A,AD=5,BC =10,点E是CD的中点,求AE的长.【变式2-1】如图,AB∥CD,∠BCD=90°,AB=1,BC=4,CD=3,取AD的中点E,连结BE,则BE=.【变式2-2】如图,公园有一条“Z”字形道路AB﹣BC﹣CD,其中AB∥CD,在E、M、F 处各有一个小石凳,且BE=CF,M为BC的中点,连接EM、MF,请问石凳M到石凳E、F的距离ME、MF是否相等?说出你推断的理由.【变式2-3】如图:已知AB∥CD,BC⊥CD,且CD=2AB=12,BC=8,E是AD的中点,①请你用直尺(无刻度)作出一条线段与BE相等;并证明之;②求BE的长.【模型3 中位线】【典例3】如图,△ABC中,AD平分∠BAC,E是BC中点,AD⊥BD,AC=7,AB=4,则DE的值为()A.1B.2C.D.【变式3-1】如图,在△ABC中,D,E,F分别是边AB,BC,CA的中点,若△DEF的周长为10,则△ABC的周长为.【变式3-2】如图,等边△ABC的边长是4,D,E分别为AB,AC的中点,延长BC至点F,使,连接CD和EF.(1)求证:CD=EF;(2)四边形DEFC的面积为.【变式3-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在BC的延长线上,CE=DE=2BC.CD 的中点为F,DE的中点为G,连接AF,FG.(1)求证:四边形AFGD为菱形;(2)连接AG,若BC=2,,求AG的长.【模型4 连接直角顶点,构造斜中定】【典例4】用三种方法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已知:如图,∠BCA =90°,AD=DB.求证:CD=AB.【变式4-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为10,则该斜边长为()A.5B.10C.15D.20【变式4-2】如图,点E是△ABC内一点,∠AEB=90°,D是边AB的中点,延长线段DE 交边BC于点F,点F是边BC的中点.若AB=6,EF=1,则线段AC的长为()A.7B.C.8D.9【变式4-3】用两种方法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已知:如图1,在Rt△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求证:CD=AB.证法1:如图2,在∠ACB的内部作∠BCE=∠B,CE与AB相交于点E.∵∠BCE=∠B,∴.∵∠BCE+∠ACE=90°,∴∠B+∠ACE=90°.又∵,∴∠ACE=∠A.∴EA=EC.∴EA=EB=EC,即CE是斜边AB上的中线,且CE=AB.又∵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即CD与CE重合,∴CD=AB.请把证法1补充完整,并用不同的方法完成证法2.专题02 中点四大模型在三角形中应用(知识解读)【专题说明】线段中点是几何部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后面学习的中线,中位线等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几何证明题中也屡次出现.那么,如果在题中遇到中点你会想到什么?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还是中位线定理?今天我们重点探究“倍长中线”法以及平行线间夹中点时延长中线交平行的应用。
2021届中考数学精品冲刺复习“中点”之六大模型
跟踪训练 5.如图,在△ABC 中,AB=12,AC=8,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则 AD 的 取值范围是_2_<__A_D_<__1_0_______.
6.如图,已知在△ABC 中,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E 是 AD 上一点,连接 BE 并延长交 AC 于点 F,AF=EF,求证:AC=BE. 证明:延长 AD 至点 G,使 AD=DG,连接 CG,BG. ∵AD 是中线,∴BD=CD,∴四边形 ABGC 是平行四边形, ∴∠FAG=∠BGE,AC=BG. 又∵AF=EF,∴∠FAG=∠AEF=∠BEG, ∴∠BEG=∠BGE. ∴BE=BG,∴AC=BE.
AC=8,点 D 是 AB 的中点,过点 D 作 DE⊥AB 交 BC 的延 7
长线于点 E,则 CE 的长为____3____. 【思路点拨】根据勾股定理易求得 AB=10,则 BD
=5,易证△ABC∽△EBD,则 BC∶BD=AB∶(BC+CE),
从而求得 CE 的长.
跟踪训练 4.如图,在△ABC 中,AB=AC.∠A=120°,BC=6 cm,AB,AC 的垂直 平分线分别为 ME 与 NF,交 BC 边于点 M,N,则 NM 的长为___2_____cm.
数,再由 G 为 EF 中点,易得∠EOD=∠DOF.
跟踪训练 7.★如图,⊙O 中,AB 是直径,AB=10,BC=8,E 是BC 的中点,连接 AE 交 BC 于点 D,则 AD=__3__5____.
四边形 EGDF 为平行四边形,则 DF=GE.再根据中位线定理可求得 在边长为 8 的等边三角形 ABC 中,D,E 分别为 AB,BC 的中点, EF⊥AC 于点 F,G 为 EF 的中点,连接 DG,则 DG 的长为___1_9____.
八年级上-常见全等辅助线
常见全等辅助线知识集结知识元倍长中线型知识讲解倍长中线型辅助线一般跟中点相关,在初中阶段与中点相关的辅助线大体分成三大类:倍长中线(这里的中线指的是过中点的任意线段)、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中位线.其中后两种辅助线会在初二下学期的四边形章节中讲到,在此不做过多讲解,本节所讲的中点相关的辅助线主要是倍长中线型辅助线(这里的中线指的是过中点的任意线段),此种模型的本质都是构造“8字型”全等,主要分成三类处理方法:(1)倍长中线型——这里的中线指的是标准的三角形的中线,具体模型如下:已知:点D为AC边的中点作法:延长BD至E,使得DE=BD,连结AE.2.倍长过中点的任意线段型——这里只需要出现中点即可构造,具体模型如下:已知:点D为AC边的中点作法:延长FD至E,使得DE=DF,连结AE.3.平行线构造“8字型”——中点不是三角形的边的中点,具体模型如下:已知:点E为DF的中点作法:过点D作DM//AF,交AC于点M.另外,平行线构造“8字型”的模型还可以有以下两种类型:例题精讲倍长中线型例1.已知,如图△ABC中,AB=5,AC=3,则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例2.'如图,AD是△ABC的中线,BE交AC于E,交AD于F,且AE=EF,求证:AC=BF.'例3.'【阅读理解】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如图1,△ABC中,若AB=8,AC=6,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小明在组内经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延长AD到点E,使DE=AD,请根据小明的方法思考:(1)由已知和作图能得到△ADC≌△EDB的理由是.A.SSS B.SAS C.AAS D.HL(2)求得AD的取值范围是.A.6<AD<8B.6≤AD≤8C.1<AD<7D.1≤AD≤7【感悟】解题时,条件中若出现“中点”“中线”字样,可以考虑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把分散的已知条件和所求证的结论集合到同一个三角形中.【问题解决】(3)如图2,AD是△ABC的中线,BE交AC于E,交AD于F,且AE=EF.求证:AC=BF.'倍长过中点的任意线段型知识讲解当题目中出现中点,而没有合适的中线可以倍长时,也可以考虑倍长过中点的任意一条线段,构造“8字型”全等.例题精讲倍长过中点的任意线段型例1.'如图,在△ABC中,AB>AC,E为BC边的中点,AD为∠BAC的平分线,过E作AD的平行线,交AB于F,交CA的延长线于G.求证:BF=AC+AF.'例2.'如图,△ABC中,E,F分别在AB,AC上,DE⊥DF,D是中点,试比较BE+CF与EF的大小.'平行线构造“8字型”知识讲解当题目中出现中点,但此中点不是三角形的某条边的中点,只是与三角形某条边有交点时,则可以考虑利用作平行线的方法构造“8字型”的全等.例题精讲平行线构造“8字型”例1.'如图,△ABC中,AB=AC,D在AB上,F在AC的延长线上,且BD=CF,连接DE交BC于E.求证:DE=EF.'例2.'如图,AC∥BD,E为CD的中点,AE⊥BE(1)求证:AE平分∠BAC,BE平分∠ABD;(2)线段AB、AC、BD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结论并证明.'例3.'阅读下面的题目及分析过程,并按要求进行证明.已知:如图,E是BC的中点,点A在DE上,且∠BAE=∠CDE.求证:AB=CD.分析: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常用的一般方法是应用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观察本题中要证明的两条线段,它们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且它们分别所在的两个三角形也不全等.因此,要证AB=CD,必须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现给出如下三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请任意选择其中一种,对原题进行证明.'截长法添加辅助线知识讲解在已知条件中、证明的结论中出现某三条线段,甚至是四条线段的关系时(或者猜想某三条线段的关系时),优先考虑的就是方法就是截长、补短法.截长和补短是两种方法:截长是把长线段截成两条短线段;补短是把两条短线段之一补成一条长线段,两种方法有时候可以通用,但是由于证明方法和已知条件的局限性,有时候会需要学生辨别一下具体使用截长还是补短,所以分析已知条件非常重要.举例说明:1.当三线关系出现在已知条件中,如:已知AC=AB+BD,则(1)截长法具体操作:在线段AC上截取AM=AB条件转化:已知条件“AC=AB+BD”就变成了“AM=AB和CM=BD”【注】当然也可以在线段AC上截取AM=BD,具体截取的方法选择,由题中的其他已知条件决定.(2)补短法具体操作:延长AB至N,使得AN=AC条件转化:已知条件“AC=AB+BD”就变成了“AN=AC和BN=BD”【注】当然也可以延长BA、BD、DB,具体延长哪条线段、向哪个方向延长,由题中的其他已知条件决定.2.当三线关系出现在待证明的结论中,如:证明AC=AB+BD,则(1)截长法具体操作:在线段AC上截取AM=AB条件转化:待证明的结论“AC=AB+BD”就变成了“CM=BD”,而多出了一个已知条件“AM=AB”【注】当然也可以在线段AC上截取AM=BD,具体截取的方法选择,由题中的其他已知条件决定.(2)补短法具体操作:延长AB至N,使得AN=AC条件转化:待证明的结论“AC=AB+BD”就变成了“BN=BD”,而多出了一个已知条件“AN=AC”【注】当然也可以延长BA、BD、DB,具体延长哪条线段、向哪个方向延长,由题中的其他已知条件决定.例题精讲截长法添加辅助线例1.'如图,已知AD为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角的平分线,∠C=90°,求证:AB=AC+CD.'例2.'如图,△ABC中,∠B=60°,∠BAC,∠ACB的平分线AD,CE交于点O,说明AE+CD=AC的理由.'例3.'如图1,△ABC中,∠BAC=90°,∠ABC=45°,点P为△ABC三条平分线的交点,连PA,PB,PC.(1)求证:BC=AB+AP;(2)如图2,若将“∠ABC=45°”变为“∠ABC=60°”,其余条件不变,求证:AC=AB+BP.'补短法添加辅助线知识讲解当题目中出现两条以上的线段的关系时,常会优先考虑截长补短法,其补短法是将某一条短线段补成长线段,再分别证明线段相等.例题精讲补短法添加辅助线例1.'如图,△ABC内,∠BAC=60°,∠ACB=40°,P,Q分别在BC,CA上,并且AP,BQ分别是∠BAC,∠ABC的平分线,求证:BQ+AQ=AB+BP.'例2.'(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9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EAF=∠BAD.求证:EF=BE+FD;(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EAF=∠BAD,(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C=180°,E、F分别是边BC、CD延长线上的点,且∠EAF=∠BAD,(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当堂练习填空题已知,如图△ABC中,AB=5,AC=3,则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解答题练习1.'如图,△ABC中,E,F分别在AB,AC上,DE⊥DF,D是中点,试比较BE+CF与EF的大小.'练习2.'如图:在△ABC中,点D在AB边上,点E在AC边的延长线上,CE=BD,DG=GE.求证:AB=AC.'如图,AD为△ABC的角平分线,M为BC的中点,ME∥AD交BA的延长线于E,交AC于F.求证:BE=CF.'练习4.'如图,△ABC内,∠BAC=60°,∠ACB=40°,P,Q分别在BC,CA上,并且AP,BQ分别是∠BAC,∠ABC的平分线,求证:BQ+AQ=AB+BP.'练习5.'如图,AD是△ABC的中线,BE交AC于E,交AD于F,且AE=EF,求证:AC=BF.'练习6.'如图,在△ABC中,AB>AC,E为BC边的中点,AD为∠BAC的平分线,过E作AD的平行线,交AB于F,交CA的延长线于G.求证:BF=AC+AF.'练习7.'如图,△ABC中,AB=AC,D在AB上,F在AC的延长线上,且BD=CF,连接DE交BC于E.求证:DE=EF.'练习8.'如图,在△ABC中,∠ABC=60°,AD、CE分别平分∠BAC、∠ACB,求证:AC=AE+CD.'练习9.'如图所示,在五边形ABCDE中,AB=AE,BC+DE=CD,∠ABC+∠AED=180°,求证:DA平分∠CDE.'练习10.'ABCD是正方形,P为BC上任意一点,∠PAD的平分线交CD于Q,求证:DQ=AP-BP.'练习11.'如图,已知AD为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角的平分线,∠C=90°,求证:AB=AC+CD.'练习12.'已知,如图:AD是△ABC的中线,AE⊥AB,AE=AB,AF⊥AC,AF=AC,连结EF.试猜想线段AD与EF的关系,并证明.'。
《全等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
全等三角形⑴----常见辅助线一.已知中点1.线段倍长(或作平行线)模型:如图,已知OA=OC,再倍长DO,使OB=OD,则△AOB≌△COD(SAS)⑴.如图,在△ABC中,D是BC边的中点.①.求证:AB+AC>2AD;②.若AB=5,AC=7,AD的取值范围为 .⑵如图,CE是△ACD中线,点B在AD的延长线上,BD=AC,∠ACD=∠ADC,求证:CE=12BC.⑶.如图,AB=AE,AB⊥AE,AD=AC,AD⊥AC,点M为BC的中点,求证:DE=2AM.⑷.如图,四边形BEFC中,D为BC中点,∠EDF=90 ,求证:BE+FC>EF.CBDBBA C2.作垂线(知中点作垂线;证中点作垂线)模型:如图,OA=OB,BC ⊥CD,AD⊥CD,则△AOD ≌△BOC(AAS) ⑴.如图,△ABC 中,D 为BC 的中点.①在图中作出CM ⊥AD,BN⊥AD,垂足分别为点M,N; ②⑵求证:DM=DN; ③若AD=3,求AM+AN 的值.⑵.如图,CD 为△ABC 的角平分线,E,F 分别在CD,BD 上,且DA=DF,EF=AC.求证:EF ∥BC.⑶.如图,BC ⊥CE,BC=CE,AC ⊥CD,AC=CD,DE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M,M 是DE 的中点. ①求证:AB ⊥AC;②若AB=8,求CM 的长.⑷.如图,已知A(-2,1),C(0,2),且C 为线段AB 的中点,求点B 的坐标.DABCABA3.证中点【方法技巧】证线段的中点,常过线段的端点构造一组平行线,或过线段的两端点向过中点的线段作垂线,根据AAS 或ASA 构造全等三角形,证题关键往往是证明一组对应边相等.【作平行证中点】⑴.如图,在△ABC 中,∠ABC=∠ACB,D,E 分别是AC 和AC 的延长线上的点,连接BD,BE,若AB=CE ,∠DBC=∠EBC.求证:D 是AC 的中点.⑵.如图,AB⊥AE,AB=AE,AC⊥AD,AC=AD,AH⊥DE 于点H,延长AH 交BC 于点M.求证:M 是BC 的中点.【作垂线证中点】⑶.如图,AB⊥AC,AB=AC,D 是AB 上一点,CE⊥CD,CE=CD,连接BE 交AC 于点F ,求证:F 是BE 的中点.⑷如图,A,B,C 三点共线,D,C,E 三点共线,∠A=∠DBC,EF⊥AC 于点F ,AE=BD. ①求证:C 是DE 的中点;②求证:AB=2CF.EBEB二、线段的和差处理 1.等线段代换法⑴如图,CD 为△ABC 的中线,M,N 分别为直线CD 上的点,且BM ∥AN. ①求证:AN=BM;②求证:CM+CN=2CD⑵如图,△ABC 中,∠BAC=90︒,AB=AC,AN 是过点A 的一条直线,且BM ⊥AN 于点M ,CN ⊥AN 于点N. ①求证:AM=CN ;②求证:MN=BM-CN.⑶如图,在△ABC 中,AD ⊥BC 于D ,且AD 平分∠BAC,CE ⊥AB 于点E ,交AD 于点F. ①求证:BD=CD;②若AF=BC,求证:AC-CE=EF.⑷.如图,△ABC 中,AC=BC,∠ACB=90︒,D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BF ⊥AD 于点F ,交AC 于点E.①求证:BE=AD ;②过C 点作CM ∥AB 交AD 于点M ,连接EM ,求证:BE=AM+EM.ABACBA B2.截长补短法(直接和间接)如图,△ABC中,∠CAB=∠CBA=45 ,CA=CB,点E为BC的中点,CN⊥AE交AB于点N.①求证:∠1=∠2;②求证:AE=CN+EN. (用多种方法)方法1:直接截长方法2:间接载长方法3:直接补短方法4:间接补短EBCA EBCA EBCA EBC A三、角平分线模型1.作垂线模型:如图,∠1=∠2,PA⊥OA,PB⊥OB,则PA=PB.⑴如图,△ABC中,CD是角平分线,AC=3,BC=5,求S△ACD∶S△BCD的值.⑵.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平分∠BAD,CE⊥AB于点E,且∠B+∠D=180︒,求证:AE=AD+BE.⑶.如图,△ABC中,AC>AB,F为BC的中点,FD⊥BC,交∠BAC的平分线于点D,DE⊥AC于点E.①求证:BD=CD;②求证:AB+AC=2AE;③直接写出-AC ABCE的值是 .⑷如图,△ABC中,AB=AC,D为△ABC外一点,且∠1=∠2,AB⊥BD于点M.①求证:AD平分△BDC的外角;②求-BD CDDM的值.21BAOPA BB CD2.截长补短模型:如图,若∠AOP=∠BOP,OA=OB,则△OAP≌△OBP⑴.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平分∠DAB,∠B+∠D=180 ,求证:CD=CB.⑵.△ABC中,AB>AC,AD平分∠BAC,AE=AC,连DE.①求证:∠C>∠B;②若AB-AC=2,BC=3,求△BED的周长.⑶.如图,AD∥BC,E是CD上一点,且∠1=∠2,∠3=∠4,求证:AB=AD+BC⑷.如图,BC>AB,AD=CD,∠1=∠2,探究∠BAD与∠C之间的数量关系.(多种方法)C BBBBA3.角平分线+垂线:延长法模型:如图,若∠1=∠2,AC⊥OC,延长AC 交OB 于点B ,则△OCA≌△OCB. ⑴.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CE⊥AD 于点E ,探究∠ACE,∠B,∠ECD 之间的数量关系.⑵.如图,在△ABC 中,AB<BC ,BP 平分∠ABC,AP⊥BP 于P 点,连接PC ,若△ABC 的面积为4,求△BPC 的面积.⑶.如图,在△AOB 中,AO=OB ,∠AOB=90 ,BD 平分∠ABO 交AO 于点D ,AE ⊥BD 交BD 的延长线于点E ,求证:BD=2AE.⑷.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BC,AE,BE 分别平分∠DAB,∠CBA.①求证:AE⊥BE;②求证:DE=CE ;③若AE=4,BE=6,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BBA B四、半角与倍角模型⑴如图,已知AB=AC,∠BAC=90°,∠MAN=45°,过点C作NC⊥AC交AN于点N,过点B作BM⊥AB交AM 于点M,连接MN.①当∠MAN在∠BAC内部时,求证:BM+CN=MN.②如图,在①的条件下,当AM和AN在AB⑵如图,在△ABC中,CA=CB,∠ACB=120°,E为AB上一点,∠DCE=60°,∠DAE=120°,求证:DE-AD=BE.⑶如图,在△ABC中,CA=CB,∠ACB=120°,点E为AB上一点,∠DCE=∠DAE=60°,求证:AD+DE=BE.⑷.①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1 2∠BAD,求证:EF=BE+DF;②如图2,在①条件下,若将△AEF绕点A逆时针旋转,当点E,F分别运动到BC,CD延长线上时,则EF,BE,DF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BN MDB A BC。
2中点辅助线.中位线(2014-2015)要点
2015年中考解决方案构造中位线学生姓名:×××上课时间:2014.××.××知识点一中点一、与中点有关的概念三角形中线的定义:三角形顶点和对边中点的连线三角形中线的相关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线三线合一(底边的中线、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的高重合)三角形中位线定义: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中位线判定定理:经过三角形一边中点且平行于另一边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斜边中线判定:若三角性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该边的一半,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二、与中点有关的辅助线秘籍一:倍长中线解读:凡是出现中线或类似中线的线段,都可以考虑倍长中线,倍长中线的目的可以旋转等长度的线段,从而达到将条件进行转化的目的。
秘籍二:构造中位线解读:凡是出现中点,或多个中点,都可以考虑取另一边中点,或延长三角形一边,从而达到构造三角形中位线的目的。
秘籍三:构造三线合一自检自查必考点构造中位线解读:只要出现等腰三角形,或共顶点等线段,就需要考虑构造三线合一,从而找到突破口其他位置的也要能看出秘籍四:构造斜边中线解读:只要出现直角三角形,或直角,则考虑连接斜边中线段,第一可以出现三条等线段,第二可以出现两个等腰三角形,从而转化线段关系。
他位置的也要能看出一、构造三角形中位线☞考点说明:①凡是出现中点,或多个中点,都可以考虑取四边形对角线中点、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或其他线段中点,②延长三角形一边,从而达到构造三角形中位线的目的。
“题中有中点,莫忘中位线”.与此很相近的几何思想是“题中有中线,莫忘加倍延”,这两个是常用几何思想,但注意倍长中线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构造三角形全等将分散的条件集中起来.平移也有类似功效.【例1】 已知:AD 是ABC △的中线,AE 是ABD △的中线,且AB BD =,求证:2AC AE =.C ED B A【练1】如右下图,在ABC ∆中,若2B C ∠=∠,AD BC ⊥,E 为BC 边的中点.求证:2AB DE =.E D CB A中考满分必做题【练2】在ABC △中,CD 、AE 分别为AB 、BC 边上的高,60B =︒∠,求证:12DE AC =. CE DB A【练3】在ABC ∆中,90ACB ∠=︒,12AC BC =,以BC 为底作等腰直角BCD ∆,E 是CD 的中点,求证:AE EB ⊥且AE BE =.EDCBA【例2】 已知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连结EF 分别交AC 、BD于M 、N ,求证:AMN BNM =∠∠.MNF EDCB A【练1】已知四边形ABCD 中,AC BD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EF 交AC 于M ;EF 交BD 于N ,AC 和BD 交于G 点.求证:GMN GNM ∠>∠.GBCDEFM N A【练2】已知:在ABC ∆中,BC AC >,动点D 绕ABC ∆的顶点A 逆时针旋转,且AD BC =,连结DC .过AB 、DC 的中点E 、F 作直线,直线EF 与直线AD 、BC 分别相交于点M 、N .(1)如图1,当点D 旋转到BC 的延长线上时,点N 恰好与点F 重合,取AC 的中点H ,连结HE 、HF ,求证: AMF BNE ∠=∠(2)当点D 旋转到图2中的位置时,AMF ∠与BNE ∠有何数量关系?请证明.MN AB EF DC(N )M F EDCBA【例3】 如图,在五边形ABCDE 中,90ABC AED ∠=∠=︒,BAC EAD ∠=∠,F 为CD 的中点.求证:BF EF =.EDFCBA【练1】 如图所示,在ABC ∆中,D 为AB 的中点,分别延长CA 、CB 到点E 、F ,使D E D F =.过E 、F 分别作直线CA 、CB 的垂线,相交于点P ,设线段PA 、PB 的中点分别为M 、N .求证:(1)DEM FDN ∆∆≌; (2)PAE PBF ∠=∠.NMPFEDCBA【练2】 已知:在ABC ∆中,分别以AB 、AC 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M ,和CAN ,P 是边BC 的中点.求证:PM PN =PNMCBA【练3】 如图所示,已知ABD ∆和ACE ∆都是直角三角形,且90ABD ACE ∠=∠=︒,连接DE ,设M 为DE的中点.(1)求证MB MC =.(2)设BAD CAE ∠=∠,固定Rt ABD ∆,让Rt ACE ∆移至图示位置,此时MB MC =是否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EMDCBA EM DCBA【练4】 在△ABC 中,AB=AC ,分别以AB 和AC 为斜边,向△ABC 的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M 是BC边中点中点,连接MD 和ME(1)如图24-1所示,若AB=AC ,则MD 和ME 的数量关系是(2)如图24-2所示,若AB ≠AC 其他条件不变,则MD 和ME 具有怎样的数量和位置关系?请给出证明过程;(3)在任意△ABC 中,仍分别以AB 和AC 为斜边,向△ABC 的内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M 是BC 的中点,连接MD 和ME ,请在图24-3中补全图形,并直接判断△MED 的形状.EDMBCAEDMBCAMBCA2014年门头沟二模图24-1图24-2图24-3【例4】 以ABC ∆的两边AB 、AC 为腰分别向外作等腰Rt ABD ∆和等腰Rt ACE ∆,90BAD CAE ∠=∠=︒.连接DE ,M 、N 分别是BC 、DE 的中点.探究:AM 与DE 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1)如图① 当ABC ∆为直角三角形时,AM 与DE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线段AM 与DE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2)将图①中的等腰Rt ABD ∆绕点A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θ︒(090θ<<)后,如图②所示,(1)问中得到的两个结论是否发生改变?并说明理由.图①NM EDCB A图②NM EDCBA【练1】(1)如图1,BD 、CE 分别是ABC △的外角平分线,过点A 作AD BD AE CE ⊥⊥、,垂足分别为D E 、,连接DE .求证:()12DE BC DE AB BC AC =++,∥ (2)如图2,BD CE 、分别是ABC △的内角平分线,其他条件不变; (3)如图3,BD 为ABC △的内角平分线,CE 为ABC △的外角平分线,其他条件不变 则在图2、图3两种情况下,DE BC 、还平行吗?它与ABC △三边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请你写出猜测,并给与证明.图1EDC BA图2BC E DAF ABCDE图3【点播】(模型)双垂直+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AEF ,可以让学生记住该模型FE DCBA【练2】已知ABC ∆中,90ACB ∠=︒,AB 边上的高线CH 与ABC ∆的两条内角平分线AM 、BN 分别交于P 、Q 两点PM 、QN 的中点分别为E 、F .求证:EF AB ∥.QPEF M N HC BA【例5】 等腰梯形ABCD 中,AB CD ∥,AC BD =,AC 与BD 交于点O ,60AOB ∠=︒,P 、Q 、R 分别是OA 、BC 、OD 的中点,求证:PQR ∆是正三角形.Q P R O D CB A【练1】AD 是ABC ∆的中线,F 是AD 的中点,BF 的延长线交AC 于E .求证:13AE AC =.FA DE CB【例6】 如左下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E 、F 分别是AC 、BD 中点.求证:EF AB ∥,且()12EF AB CD =-.FECDBA【练习2】在课外小组活动时,小慧拿来一道题(原问题)和小东,小明交流原问题:如图1,已知ABC ∆,90ACB ∠=︒,45ABC ∠=︒,分别以AB BC ,为边向外作ABD ∆和BCE ∆,且D A D B =,EB EC =,90ADB BEC ∠=∠=︒,连接DE 交AB 于点F ,探究线段DF 与EF 的数量关系。
与中点有关的引辅助线方法
与中点有关的辅助线作法一、有中线时可倍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例1.已知:如图,AD 为ABC ∆中线,求证:AD AC AB 2>+.类题1.已知: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AE=EF.求证:BF=AC.二、有以线段中点为端点的线段时,常加倍此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例2.已知:如图,在ABC ∆中,︒=∠90C ,M 为AB 中点,P 、Q 分别在AC 、BC 上,且QM PM ⊥于M.求证:222BQ AP PQ +=.CCM类题2.已知:ABC ∆的边BC 的中点为N ,过A 的任一直线BD AD ⊥于D ,AD CE ⊥于E.求证:NE=ND.三、有中点时,可连结中位线.例3.如图,ABC ∆中,D 、E 分别为AB 、AC 上点,且BD=CE ,M 、N 为BE 、CD 中点,连MN 交AB 、AC 于P 、Q ,求证:AP=AQ .类题3.已知:如图,E 、F 分别为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中点,AB>CD.求证:()CD AB EF ->21.A D PB CQ E M N A D F E B C类题4.如图,ABC ∆中,AD 是高,CE 为中线,CE DG ⊥,G 为垂足,DC=BE.求证:(1)G 是CE 的中点;(2)BCE B ∠=∠2.四、有底边中点,连中线,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证题例4.已知:如图,在ABC Rt ∆中,︒=∠90BAC ,AB=AC ,D 为BC 边中点,P 为BC 上一点,AB PF ⊥于F ,AC PE ⊥于E.求证:DF=DE.类题5.已知:如图,矩形ABCD ,E 为CB 延长线上一点,且AC=CE ,F 为AE 中点,求证:FD BF ⊥.六、与梯形中点有关的辅助线:有腰中点时,常见以下三种引辅助线法例5.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BC AB ⊥,M 为CD 的中点.求证:AM=MB.类题6.已知:梯形ABCD 中,AB ∥CD ,E 为BC 中点,AD EF ⊥于F.求证:AD EF S ABCD ⋅=梯形.F (1)B (2)G B(3)【作业】1、 已知△ABC 和△DB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DBE=90°,A 、B 、D 在同一直线上,M 、N 、P分别是AD 、AC 、DE 边上的中点,试说明MP 与MN 的关系并证明。
初中数学中点模型的构造及应用 (2)
中点模型的构造及应用一、遇到以下情况考虑中点模型:任意三角形或四边形中点或与中点有关的线段出现两个或三个中点考虑三角形中线定理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可以考虑构造斜边中线已知等边、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可以考虑与顶角连接用“三线合一”如图,在∆ABC中,D为BC中点,延长AD∆EDB。
∆CFD。
常构造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然后再利用直角三D为AB中点,则有:12 CD AD BD AB ===(四)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当出现等腰三角形时,常隐含有底边中点,将其与顶角连接,可构成三线合一。
在∆AC=BC?;(2)CD平分ACB∠?;(3)AD=BD?,(4)CD AB⊥“知二得二”:比如由()可得出(1)(4).也就是说,以上四条语句,任意选择两个作为条件,就可以推(五)中位线法当已知条件中同时出现两个及以上中点时,常考虑构造中位线;或出现一个中点,要求证明平行线段或线段倍分关系时也常考虑构造中位线。
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边中点,则有DE BC,1DE BC2=。
三、练习(一)倍长中线法1.(2014秋?津南区校级期中)已知: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一点,且BE=AC,延长BE交AC于F,求证:AF=EF.2.(2017?湘潭)如图,在?ABCD 中,DE =CE ,连接AE 并延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ADE ≌△FCE ;(2)若AB =2BC ,∠F =36°.求∠B 的度数3.(2017江西萍乡,15)如图,在△ABC 中,CD 是AB 边上的中线,E 是CD 的中点,过点C 作AB 的平行线交AE 的延长线于点F ,连接BF .(1)求证:CF =AD ;(2)若CA =CB ,试判断四边形CDB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4.(2014?鄂尔多斯)如图1,在?ABCD 中,点E 是BC 边的中点,连接AE 并延长,交DC 的延长线于点F .且∠AEC =2∠ABE .连接BF 、AC .(1)求证:四边形ABFC 的是矩形;(2)在图1中,若点M 是BF 上一点,沿AM 折叠△ABM ,使点B 恰好落在线段DF 上的点B ′ 5.(=FC ,(2E 是BC(3上,且1.(2016.求2.(⊥BM ,垂足为M ,点5,求AC 的长;(2是△ABC 外一点,ED 并3.(2017?DF .连1.(2016?折叠后,23C.33D.62.(2015?乌鲁木齐,9)如图,将斜边长为4的直角三角板放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两条直角边分别与坐标轴重合,P 为斜边的中点.现将此三角板绕点O 顺时针旋转120°后点P 的对应点的坐标是()A .1-)B.3(1,-)C.2-()D.3(2,-2)3.(2017?新疆,22)如图,AC 为⊙O 的直径,B 为⊙O 上一点,∠ACB =30°,延长CB 至点D ,使得CB=BD,过点D作DE⊥AC,垂足E在CA的延长线上,连接BE.(1)求证:BE是⊙O的切线;(2)当BE=3时,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4.(2017?北京,2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为一条对角线,AD∥BC,AD=2BC,∠ABD=90°,E为AD的中点,连接BE.(1)求证:四边形BCDE为菱形;(2)连接AC,若AC平分∠BAD,BC=1,求AC的长.5.(2015北京东城,23)如图,△ABC中,∠BCA=90°,CD是边AB上的中线,分别过点C,D作BA,BC的平行线交于点E,且DE交AC于点O,连接AE.(1)求证:四边形ADCE是菱形;(2)若AC=2DE,求sin∠CDB的值(四)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1.(,∠A=30°,AB的垂直平分线l交D,的度数为()° B.45°° D.75°2.(的内接三角形,∠C=P是PB=AB,则PAA.5B.53 252D.533.(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BD,(21.(BD=8,CD、G、HEFGH的周长是()C.20D.222.(是中线,AE是角平分线,CF⊥AB=5,________.3.(、G分别是BC、的面积是()4.(2017?天津,17)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EFCG的边长分别为3和1,点F,G分别在边BC,CD上,P为AE的中点,连接PG,则PG的长为______.5.(2014春?硚口区期末)如图,已知△ABC的中线BD、CE相交于点O、M、N分别为OB、OC的中点.(1)求证:MD和NE互相平分;(2)若BD⊥AC,EM=,OD+CD=7,求△OCB的面积.6.(2017?云南,20)如图,△ABC是以BC为底的等腰三角形,AD是边BC上的高,点E、F分别是AB、AC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AEDF是菱形;(2)如果四边形AEDF 的周长为12,两条对角线的和等于7,求四边形AEDF 的面积S .7.(2017?长春)【再现】如图①,在△ABC 中,点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可以得到:DE∥BC ,且1DE BC 2(不需要证明) 【探究】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 中,点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判断四边形EFGH 的形状,并加以证明.【应用】在(1)【探究】的条件下,四边形ABCD 中,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EFGH 是菱形?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只添加一个条件)(2)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 中,点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若AO =OC ,四边形ABCD 面积为5,则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和为______.8.(2015?巴东县模拟)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DC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G 、H 分别是对角线(1(2)若AB =54,则当∠ABC +∠。
与中点有关的引辅助线方法
与中点有关的引辅助线方法中点是平面几何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与图形的对称性、平行性、垂直性等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了帮助解决与中点有关的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引辅助线的方法。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与中点有关的引辅助线方法。
1.引中点辅助线法这是最基本的与中点有关的引辅助线方法。
当我们需要求线段的中点时,可以通过引一条过该线段两端点的直线,然后取该直线上的中点即可。
这样,我们就引出了一个与中点有关的辅助线。
2.引垂直平分线法当我们需要将一个线段平分时,可以通过引一条垂直于该线段的直线,并让该直线与线段的中点相交。
这样,该垂直直线就成为了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引中垂线法当我们需要求一个线段的中垂线时,可以通过引一条垂直于该线段的直线,并让该直线的中点与该线段的中点相连。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与中点有关的辅助线,也就是该线段的中垂线。
4.引平行线法当我们需要构造一个与条直线平行的直线时,可以通过引一条经过该直线上一点的平行线,并让该平行线上的距离与该点到该直线的距离相等。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与中点有关的辅助线,也就是与原直线平行的直线。
5.引垂直线法当我们需要构造一个与条直线垂直的直线时,可以通过引一条经过该直线上一点的垂直线,并让该垂直线与原直线相交。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与中点有关的辅助线,也就是与原直线垂直的直线。
以上就是与中点有关的几种常用引辅助线方法。
利用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方便地解决与中点有关的问题。
当我们遇到与中点有关的几何问题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引辅助线方法,并运用相关的定理和性质进行推导和证明。
通过加深对中点的理解和运用,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几何知识,提高解题的能力。
2025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几何模型突破课件:模型1中点辅助线作法
A.6
B.5.5
C.6.5
D.5
【解析】连接BE.∵四边形ABCD是矩形,∴∠A=90°.∵AD=12,E为
1
AD 的 中 点 , ∴ AE = AD = 6. ∵ AB = 8 , ∴ 在 Rt△ABE 中 , BE =
2
2 + 2 =10.∵G,H分别为EF,BF的中点,∴GH是△BEF的中位
1
1
BD.∵BD⊥AC,AE=BD,∴EF⊥AC,EF= AE,∴∠CFE=∠AFE
2
2
=90°,∠EAF=30°,∴∠AEF=60°.又∵∠C=55°,∴∠CEF=
35°,∴∠AEB=180°-∠AEF-∠CEF=85°.故选D.
2.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BD的长为8,E,F分别是AD,CD边的中
点,连接EF.若EF=3,则菱形ABCD的面积是( A )
A.24
B.20
C.12
D.6
【解析】连接AC.∵E,F分别是AD,CD边上的中点,即EF是△ACD的中
1
1
位线,∴AC=2EF=6,∴S菱形ABCD= AC·BD= ×6×8=24.故选A.
2
2
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AD=12,E为AD的中点,F为CD边上
AD,∠B=∠DCB,∠A=∠ACD
模型
总结
当遇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
当遇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
时,考虑作底边上的中线,利用 中点时,考虑作斜边上的
“三线合一”解题
中线
例2
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C=90°,D为边AC的中
点,过点D作DE⊥DF,交AB于点E,交BC于点F,连接EF.若AE=4,
中点常见的辅助线
(五)条件中无中点时,完善图形得中位线:
如图,△ABC边长分别为AB=14,BC=16,AC=26,P为∠A的平分线AD 上一点,且BP⊥AD,M为BC的中点,则PM的值是_______.
练习:
在△ABC中,∠B=2∠A,CD⊥AB于D,E为AB的中点,求证:DE=
1 BC 2
(三)添加三角形的第三边,构建中位线:
如图,已知E、F分别为△ABC的边AB、BC的中点,G、H为AC 边上的两个三等分点,连EG、FH,且延长后交于点D,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四)添加三角形的另一边并取中点,构建中位线: 在四边形ABCD中,E、F、M分别是AB、CD、BD的中点,AD=BC. 求证:∠EFM=∠FEM.
A
B
E
D
C
3、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 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3、如图,四边形ABCD中,∠DAB=∠BCD=90°,M为BD中点, N为AC中点,求证:MN⊥AC.
C D A N M B
四、两个或多个中点常见的辅助线: 当图中有多个中点时,同时还要考虑中位线,
中点常见的辅助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与中点有关的辅助线
1、三角形的中线:延长中线至一倍,构建全等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 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4、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 三边的一半。
1、三角形的中线:延长中线至一倍,构建全等三角形
1、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若AB=2, AC=4,则A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A
B
与中点有关的辅助线作法
与中点有关的辅助线作法李述文中点是图形中的特殊点,中线、中位线是三角形中的特殊线段,在解题中,如果能灵活运用与它们相关的性质,巧作辅助线,可使许多问题得到迅速解决。
一、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点时,常作斜边上的中线例1. 已知:如图1,△ABC 中,BD 和CE 是高,M 为BC 的中点,P 为DE 的中点。
求证:PM ⊥DE 。
证明:联结EM 、DM ,则EM BC DM BC ==1212, 故EM =DM又P 为DE 的中点,所以PM ⊥DE 。
二、已知三角形一边的中点,构造中位线例2. 已知:如图2,△ABC 中,AD 是高,BE 是中线,且∠EBC =30°。
求证:AD =BE证明:取CD 的中点F ,联结EF ,则EF AD =//12又AD ⊥BC ,故△BEF 为直角三角形又∠EBC =30°,所以EF BE =12故AD =BE三、已知中线,常倍长中线例3. 如图3,△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的一点,BE 的延长线交AC 于F ,且AF =EF 。
求证:BE =AC证明:延长中线AD 至A’,使A’D =AD联结A’B ,易证△A’BD ≌△ACD ,故∠A’=∠CAD ,A’B =AC 又因为AF =EF ,所以∠AEF =∠CAD又∠AEF =∠A’EB ,所以∠A’=∠A’EB ,A’B =BE故有BE =AC四、已知中点且结论为比例式时,常过中点作平行线例4. 过△ABC 的顶点C 任作一直线,与边AB 及中线AD 分别交于点F 、E 。
求证:AE :ED =2AF :FB证明:如图4,过点D 作DM ∥AB 交CE 于M ,则 AE :ED =AF :DM ∵BD =CD ,DM ∥AB∴MF =CM ,DM 是△BCF 的中位线∴=∴=DM FB AE ED AF FB1212::即AE :ED =2AF :FB五、已知梯形一腰的中点,构造梯形的中位线或全等三角形例5. 如图5,梯形ABCD 中,AD ∥BC ,∠ADC =90°,E 是AB 的中点。
中点问题六大模型
模型三 等腰三角形中遇到底边上的中点,常联想“三线合一”性质
例3 如图,在△ABC中,AB=AC=5,BC=6,点M为BC的中点,MN⊥AC于点N.
12
则MN的长为____5____.
例3题图
模型分析
模型四 遇到三角形一边垂线过这边中点时,考虑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当三角形一边的垂线过这边中点时,可以考虑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如图): BE=CE.
......
针对训练
1.如图,在△ABC中,D是AB上一点,AD=AC,AE⊥CD,垂足为点E,F是BC的 中点,若BD=16,则EF的长为_____8___.
2. 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ABC的两边AC,BC分别交半圆O于点D、E,且E为 BC的中点,已知∠BAC=50°,则∠C=____6_5_°__.
2
例1题图
模型分析
模型二 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联想斜边中线
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遇见斜边中点时,经常会作斜边上的中线,利用直角三角形斜 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CD=AD=BD=1 AB,来证明线段间的数量关系,
2
而且可以得到两个等腰三角形:△ACD和△BCD
模型二 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联想斜边中线
倍长线段构造全等.
......
模型分析
模型一 见三角形一边的中点,联想三角形中位线
在三角形中,如果有中点,可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得:
DE∥BC,且
DE=
1 2
BC
,△ADE∽△ABC.
模型一 见三角形一边的中点,联想三角形中位线
例1 如图,在Rt△ABC中,∠B=90°,AB=2 5 ,BC=3,点D、E分别是AB、AC 的中点,延长BC至点F,使 CF=1 BC,连接DF、EF,则EF的长为____1_4___.
初中数学复习几何模型专题讲解1---中点相关的辅助线问题
初中数学复习几何模型专题讲解 专题01 中点相关的辅助线问题1.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是中线,AE 是角平分线,点F 是AE 上任意一点(不与A ,E 重合),连接BF 、CF .给出以下结论:①AB EBAC EC=;②1()2DAE ACB ABC ∠=∠-∠;③11()()22AB AC AD AB AC -<<+;④AB CF AC BF +>+.其中一定正确的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分析】①根据面积法可得ABE ACE S ABS AC ∆∆=,ABE ACE S BE S CE∆∆=,从而可得①正确;②由AD 是中线,无法得出1()2DAE ACB ABC ∠=∠-∠,故可判断②错误;③运用SAS 证明ADC MDB ∆≅∆得AC MB =,在AMB ∆中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结论,从而判断③;④在AB 上截取AN AC =,连接FN ,运用SAS 证明AFN AFC ∆≅∆得NF CF =,在BNF ∆中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结论,从而判断④.【解析】①过E 作EG AB ⊥于G ,EH AC ⊥于H ,过A 作AK BC ⊥于K ,AE ∵是BAC ∠角平分线,EG AB ⊥,EH AC ⊥,EG EH ∴=,1212ABE ACEAB EGS ABS AC AC EH ∆∆⋅∴==⋅,AK BC ⊥,12ABE S BE AK ∆∴=⋅,12ACE S CE AK ∆=⋅1212ABE ACE BE AKS BE S CE CE AK ∆∆⋅∴==⋅,AB EB AC EC ∴=,故①正确;②180BAC ACB ABC ∠+∠+∠=︒180()BAC ACB ABC ∴∠=︒-∠+∠,AE ∵平分BAC ∠,1190()22BAE CAE BAC ACB ABC ∴∠=∠=∠=︒-∠+∠, AD 是中线,∴无法得出1()2DAE ACB ABC ∠=∠-∠,故②错误;③延长AD 到M 使DM AD =,连接BM ,AD 是中线,BD CD ∴=,在ADC ∆和MDB ∆中,AD MD ADC MDB BD CD =⎧⎪∠=∠⎨⎪=⎩,()ADC MDB SAS ∴∆≅∆,AC MB ∴=在AMB ∆中,AB BM AM AB BM -<<+2AM AD DM AD =+=,AC BM =,2AB AC AD AB AC ∴-<<+ 11()()22AB AC AD AB AC ∴-<<+,故③正确; ④在AB 上截取AN AC =,连接FN ,AE ∵是角平分线,NAF CAF ∴∠=∠,在AFN ∆和AFC ∆中,AN AC NAF CAF AF AF =⎧⎪∠=∠⎨⎪=⎩,()AFN AFC SAS ∴∆≅∆,NF CF ∴=,在BNF ∆中,BF NF BN -<,BN AB AN AB AC =-=-,BF CF AB AC ∴-<-,即AB CF AC BF +>+,故④正确; 综上①③④正确.故选B .【小结】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正确画出辅助线.2.如图,在△ABC 中,AB=8,AC=5,AD 是△ABC 的中线,则AD 的取值范围是( )A .3<AD<13B .1.5<AD<6.5C .2.5<AD<7.5D .10<AD<16【分析】延长AD 到E ,使AD=DE ,连结BE ,证明△ADC ≌△EDB 就可以得出BE=AC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就可以得出结论. 【解析】延长AD 到E ,使AD=DE ,连结BE .∵AD是△ABC的中线,∴BD=CD.在△ADC和△EDB中,CD BDADC BDEAD DE=⎧⎪∠=∠⎨⎪=⎩,∴△ADC≌△EDB(SAS),∴AC=BE.∵AB-BE<AE<AB+BE,∴AB-AC<2AD<AB+AC.∵AB=8,AC=5,∴1.5<AD<6.5.故选:B【小结】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三角形的中线的性质的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3.在△ABC中,AC=6,中线AD=5,则边AB的取值范围是()A.1<AB<11B.4<AB<13C.4<AB<16D.11<AB<16【分析】作出图形,延长AD至E,使DE=AD,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ABD和△ECD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B=CE,再利用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求出CE的取值范围,即为AB的取值范围.【解析】如图,延长AD至E,使DE=AD,∵AD是△ABC的中线,∴BD=CD,在△ABD和△ECD中,BD=CD,∠ADB=∠EDC,AD=DE,∴△ABD≌△ECD(SAS),∴AB=CE,∵AD=5,∴AE=5+5=10,∵10+6=16,10−6=4,∴4<CE<16,即4<AB<16.故选:C.【小结】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遇中线,加倍延”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4.在ABCF 中,2BC AB =,CD AB ⊥于点D ,点E 为AF 的中点,若50ADE ∠=︒,则B 的度数是( )A .50︒B .60︒C .70︒D .80︒【分析】连结CE ,并延长CE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N ,根据已知条件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证明△NAE ≌△CFE ,所以NE =CE ,NA =CF ,再由已知条件CD ⊥AB 于D ,∠ADE =50°,即可求出∠B 度数.【解析】连结CE ,并延长CE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N ,∵四边形ABCF 是平行四边形, ∴AB ∥CF ,AB =CF ,∴∠NAE =∠F , ∵点E 是的AF 中点,∴AE =FE ,在△NAE 和△CFE 中,NAE FAE FE AEN FEC ∠=∠⎧⎪=⎨⎪∠=∠⎩,∴△NAE ≌△CFE (ASA ),∴NE =CE ,NA=CF ,∵AB =CF ,∴NA =AB ,即BN =2AB ,∵BC =2AB ,∴BC =BN ,∠N =∠NCB ,∵CD ⊥AB 于D ,即∠NDC =90°且NE =CE ,∴DE =12NC =NE , ∴∠N =∠NDE =50°=∠NCB ,∴∠B =80°.故选:D .【小结】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在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5.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6,则第三边的中线长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分析】由“SAS ”可证△BDE ≌△CDA ,可得BE =AC =6,AE =2x ,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求解.【解析】如图所示,AB =4,AC =6,延长AD 至E ,使AD =DE ,连接BE 、EC ,设AD =x ,在△BDE 与△CDA 中,AD DE ADC BDE BD DC =⎧⎪∠=∠⎨⎪=⎩,∴△BDE ≌△CDA (SAS ),∴BE =AC =6,AE =2x ,在△ABE 中,BE ﹣AB <AE <AB +BE ,即6﹣4<2x <6+4,∴1<x <5,【小结】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构造全等三角形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6.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F 分别为边CD ,AD 的中点,CF 与EA 、EB分别交于点M 、N .已知8AB =,12BC =,则MN 的长为______________.【分析】延长BE ,AD 交于Q ,已知8AB =,12BC =,则10CF =,因为E 为CD 中点,即可得()QDE BCE AAS ∆∆≌,通过QNF BNC ∆∆∽,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可得FN 、CN 的长;同理延长CF ,BA 交于点W ,即可求出CM 的长,即可得MN . 【解析】延长BE ,AD 交于Q ,∵四边形ABCD 为矩形,12BC =,∴90BAD ∠=︒,12AD BC ==,//AD BC , ∵F 为AD 中点,∴6DF AF ==,在Rt CDF ∆中,8CD AB ==,由勾股定理得:10CF ==, ∵//AD BC ,Q EBC ∠=∠,E 为CD 中点,8CD =,∴4DE CE ==,在QDE ∆与BCE ∆中,DQE CBEDEQ CEB DE CE ∠=∠⎧⎪∠=∠⎨⎪=⎩,∴,∴,即,∵,∴,∴, ∵,∴,,()QDE BCE AAS ∆∆≌12DQ BC ==18QF DQ DF =+=//AD BC QNF BNC ∆∆∽32FN QF CN BC ==CF 10=365FN CF ==245CN CF ==延长,交于点,∵为中点,∴,在与中,,∴,∴,∴,, ∴,∵,∴,∴,∴, ∴,即的长度为.【小结】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结合,注意构造辅助线构造8字型全等及相似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等偏难题型.7.在中,是边上的中线,若,则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分析】利用中线的性质,作辅助线AD=DE ,构造全等三角形,再有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解得,最后由三角形三边关系解题即可.【解析】如图,AD 为BC 边上的中线,延长AD 至点E ,使得AD=DECF BAW F DA DF AF =AFW ∆DFC ∆AWF DCF AFW DFC AF DF ∠=∠⎧⎪∠=∠⎨⎪=⎩()AFW DFC AAS ∆∆≌8AW CD ==16BW BA AW =+=10CF NF ==20CW =//AB CD CME WMA ∆∆∽12CM CE WM AW ==12033CM CW ==MN FN CM CF =+-206103=+-83=MN 83ABC ∆AD BC 7,5AB AC ==AD ()ADB EDC SAS ≅7CE AB ==在△ADB 和△EDC 中,,,故答案为:.【小结】本题考查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其中涉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是重要考点,掌握相关知识、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8.在平行四边形中,为边的中点,且交射线于点,若,则的长度为________【分析】延长A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G ,分两种情况:点F 在线段BC 上和点F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分情况讨论即可.【解析】延长A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G ,分两种情况: ①如图BD DC ADB CDE AD DE =⎧⎪∠=∠⎨⎪=⎩()ADB EDC SAS ∴≅7CE AB ∴==CE AC AE AC CE -<<+75275AD ∴-<<+16AD ∴<<16AD <<ABCD E CD EAF DAE AF ∠=∠,BC F 133AF CF ==,BF∵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点E 为CD 边的中点,,在和中, ,, ,,;②如图,同理可得,,,,;//,AD BC AD BC =,G DAE EAF D GCE ∠=∠=∠∠=∠13GF AF ∴==13310GC GF CF ∴=-=-=DE CE ∴=ADE GCE DAE G D GCE DE CE ∠=∠⎧⎪∠=∠⎨⎪=⎩()ADE GCE AAS ∴≅△△10AD GC ∴==10BC ∴=7BF BC CF ∴=-=13GF AF ==ADE GCE ≅△△16,16GC GF CF AD GC ∴=+===16BC ∴=19BF BC CF ∴=+=综上所述,BF 的长度为7或19, 故答案为:7或19.【小结】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掌握这些性质并分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9.已知:在中,AC=BC ,∠ACB=90°,点D 是AB 的中点,点E 是AB 边上一点.(1)直线BF 垂直于CE 于点F ,交CD 于点G (如图1),求证:AE=CG ; (2)直线AH 垂直于CE ,垂足为H ,交CD 的延长线于点M (如图2),求证:.【分析】(1)运用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三线合一,可以得到△AEC 和△CGB 一组对应边、一组对应角相等,,;然后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证得;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则两三角形全等.(2)运用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三线合一,可以得到△BCE 和△CAM 一组对应边、一组对应角相等,,;然后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证得;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则两三角形全等.【解析】(1)证明:∵点D 是AB 中点,AC=BC ,∠ACB=90°, ∴CD ⊥AB ,∠ACD=∠BCD=45°, ∴∠CAD=∠CBD=45°,∴∠CAE=∠BCG ,ABC BCE CAM ≌AC BC =CAE BCG ∠=∠ACE CBG ∠=∠()ASA AC BC =ACM CBE ∠=∠BEC CMA ∠=∠()AAS又∵BF ⊥CE ,∴∠CBG+∠BCF=90°, 又∵∠ACE+∠BCF=90°,∴∠ACE=∠CBG ,在△AEC 和△CGB 中,,∴△AEC ≌△CGB (ASA ),∴AE=CG ,(2)证明:∵CH ⊥HM ,CD ⊥ED ,∴∠CMA+∠MCH=90°,∠BEC+∠MCH=90°,∴∠CMA=∠BEC , 又∵∠ACM=∠CBE=45°,在△BCE 和△CAM 中,,∴△BCE ≌△CAM (AAS ).【小结】考查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从题中找到对应边、角的信息,灵活运用三角形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10.已知,△ABC 中,AC=BC ,∠ACB=90°,CD 为边AB 上的中线,若E 是线段CA 上任意一点,DF ⊥DE ,交直线BC 于F 点.G 为EF 的中点,连接CG 并延长交直线AB 于点H .(1)试说明:①AE=CF ; ②CG=GD ; (2)若AE=6,CH=10,求边AC 的长.【分析】(1)①由题意易得AD=DC=DB ,∠A=∠B=45°,CD ⊥AB ,进而可证△ADE ≌△CDF ,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②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可得CAE BCG AC BC ACE CBG ∠=∠⎧⎪=⎨⎪∠=∠⎩BEC CMA ACM CBE BC AC ∠=∠⎧⎪∠=∠⎨⎪=⎩,进而问题得证; (2)由(1)可得AE=CF=6,由题意易得,则有EF=CH=10,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求解.【解析】(1)①AE=CF ,理由如下:∵AC=BC ,∠ACB=90°,CD 为边AB 上的中线,∴AD=DC=DB ,∠A=∠B=45°,CD ⊥AB ,∴∠A=∠BCD=45°, ∵DF ⊥DE ,∴∠EDC+∠CDF=90°,又∵∠ADE+∠EDC=90°,∴∠ADE=∠CDF ,∴△ADE ≌△CDF (ASA ),∴AE=CF , ②CG=GD ,理由如下:∵∠ACB=90°,∠EDF=90°,EG=GF ,∴,∴CG=GD ; (2)由(1)得:AE=CF=6,CG=GD ,,∴∠GCD=∠GDC , ∵∠GCD+∠CHD=90°,∠GDC+∠GDH=90°,∴∠CHD=∠GDH ,∴GH=GD ,∴,∵CH=10,∴CH=EF=10,在Rt △CEF 中,,即,解得:CE=8, ∴AC=AE+CE=14.【小结】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1.请阅读下列材料:问题:在四边形ABCD 中,M 是BC 边的中点,且∠AMD=90°(1)如图1,若AB 与CD 不平行,试判断AB+CD 与AD 之间的数量关系;11,22CG EF DG EF ==12DG CH =11,22CG EF DG EF ==12DG EF =12DG CH =222+=CF CE EF 222610CE +=小雪同学的思路是:延长DM至E使DM=ME,连接AE,BE,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推理使问题得到解决请你参考小雪的思路,在图1中把图形补充完整,并直接写出上面问题AB+CD与AD之间的数量关系:(2)如图2,若在原条件的基础上,增加AM平分∠BAD,(1)中结论还成立吗?若不成立,写出AB+CD与A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分析】(1)根据条件作出图形,利用DM=EM、BM=MC便可得到是四边形BECE是平行四边形,再结合EM=DM,且∠AMD=90°,得到等腰三角形,最后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求解.(2)增加AM平分∠BAD,便可以得到点A.B.E必然共线,故(1)的结论不成立,通过(1)的分析,边可以证明其数量关系.【解析】(1)AB与CD不平行根据题意,延长DM使DM=EM,连接BE,AE,EC,BD由于M 是BC 的中点,故BM=MC ∴四边形BECE 是平行四边形 ∴CD=BE 又EM=DM ,且∠AMD=90°∴是等腰三角形 ∴AD=AB 在中,(2)若在原条件的基础上,增加AM 平分∠BAD 则(1)的结论不成立 关系为:证明:由于M 是BC 的中点,故BM=MC ∴四边形BECE 是平行四边形 ∴CD=BE 又EM=DM,且∠AMD=90°∴是等腰三角形 ∴AD=AE 又AM 平分∠BAD∴点A.B.E 必然共线 ∴【小结】本题比较综合,涉及到画图能力,平行四边形判定,等腰三角形性质应用,三AED ABE △AB BE AE +>AB CD AD ∴+>AB CD AD +=AED AB CD AD +=角形三边关系等,解题的关键在于熟悉各个知识点的灵活运用.12.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1)如果,,求证:△ABC 是直角三角形. (2)如果,,,,求BC 的长. 【分析】(1)由于, 所以,故有,,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2)延长AD 到E 使,可得,由勾股定理可得,再由勾股定理可求得CD 的长,同时即可求解.【解析】(1)∵,, ∴,∴,, ∵, ∴, 即.(2)延长AD 到E 使,连接CE ,12AD BC =5AB =13AC =6AD =12AD BC =AD BD DC ==B BAD ∠=∠C CAD ∠=∠AD DE =ABD ECD ≌90E ∠=︒12AD BC =12BD CD BC ==AD BD DC ==B BAD ∠=∠C CAD ∠=∠180B BAD CAD C ︒∠+∠+∠+∠=90BAD CAD ∠+∠=︒90BAC ∠=︒AD DE =在△ABD 和△ECD 中,,∴,∴,,, 在△AEC 中,,,, ∴, ∴,由勾股定理得:∴【小结】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利用倍长中线作出辅助线,由勾股定理证明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3.如图,已知,点是的中点,且,求证:.【分析】延长AE 、BC 交于点M,利用AAS 证出△ADE ≌△MCE ,从而得出AD=MC ,AE=ME ,结合已知条件即可证出BM=AB ,再利用SSS 即可证出△BAE ≌△BME ,从而得出∠BEA=∠BEM ,根据垂直定义即可证出结论.AD DE ADB EDC BD DC =⎧⎪∠=∠⎨⎪=⎩()ABD ECD SAS ≌△△5AB CE ==6AD DE ==12AE =13AC =12AE =5CE =222AC AE CE =+90E ∠=︒CD ==2BC CD ==90E ∠=︒//AP BC E DC AD BC AB +=AE BE ⊥【解析】延长AE 、BC 交于点M ,如下图所示∵点是的中点,∴DE=CE , ∵∴∠1=∠M在△ADE 和△MCE 中,,∴△ADE ≌△MCE ,∴AD=MC ,AE=ME∵∴MC +BC=AB ,∴BM=AB在△BAE 和△BME 中,,∴△BAE ≌△BME ,∴∠BEA=∠BEM∵∠BEA +∠BEM=180° ∴∠BEA=∠BEM=90° ∴【小结】此题考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垂直的定义,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垂直的定义是解题关键.14.如图,已知AD 是的中线,过点B 作BE ⊥AD ,垂足为E .若BE=6,求点C 到AD 的距离.E DC //AP BC 156M DE CE ∠=∠⎧⎪∠=∠⎨⎪=⎩AD BC AB +=AE ME BE BE BA BM =⎧⎪=⎨⎪=⎩AE BE ⊥ABC【分析】延长AD ,过点C 作于点F ,证明,据全等性质得【解析】如图,延长AD ,过点C 作于点F , ∵AD 是的中线,∴,∵,,∴,在和中,,∴,∴,即点C 到AD 的距离是6.【小结】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倍长中线的方法做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解.15.△ ABC 中 D 是 BC 边上一点,连接 AD .(1)如图1,AD 是中线,则 AB+AC 2AD (填 >,< 或 =); (2)如图2,AD 是角平分线,求证 AB- AC > BD- CD .CF AD ⊥()BDE CDF AAS ≅6BE CF ==CF AD ⊥ABC BD CD =BE AD ⊥CF AD ⊥90BED CFD ∠=∠=︒BDE CDF BED CFD BDE CDF BD CD ∠=∠⎧⎪∠=∠⎨⎪=⎩()BDE CDF AAS ≅6BE CF ==【分析】(1)延长AD 至E ,使DE=AD ,连接CE ,利用“SAS ”证明△CDE ≌△ADB ,再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证明即可;(2)在AB 上截取AG=AC ,连接DG ,利用“SAS ”证明△ADC △ADG ,再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证明AB- AC > BD- CD .【解析】(1)如图,延长AD 至E ,使DE=AD ,连接CE ,在△CDE 与△ADB 中,,∴△CDE ≌△ADB (SAS ),∴AB=CE ,∴AB+AC=AC+CE >AE=2AD ,即AB+AC >2AD ; (2)在AB 上截取AG=AC ,连接DG ,≅AD DEADB EDC BD CD ⎧⎪∠∠⎨⎪⎩===∵AD 是角平分线,∴∠1=∠2,在△ADC 和△ADG 中,,∴△ADC △ADG(SAS),∴DC=DG ,∴AB- AC = AB- AG=BG > BD- DG = BD- CD .【小结】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添加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6.在ABC 中,∠C =90°,AC >BC ,D 是AB 的中点,E 为直线AC 上一动点,连接DE ,过点D 作DF ⊥DE ,交直线BC 于点F ,连接EF .(1)如图1,当点E 是线段AC 的中点时,AE =2,BF =1,求EF 的长;(2)当点E 在线段CA 的延长线上时,依题意补全图形2,用等式表示AE ,EF ,B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分析】(1)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DE ∥BC ,DE =BC ,进而证明四边形CEDF 是矩形得DE =CF ,得出CF ,再根据勾股定理得结果;(2)过点B 作BM ∥AC ,与ED 的延长线交于点M ,连接MF ,证明△ADE ≌△BDM 得AE =BM ,DE =DM ,由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得EF =MF ,进而根据勾股定理得结12AC AG AD AD =⎧⎪∠=∠⎨⎪=⎩≅12论.【解析】(1)∵D 是AB 的中点,E 是线段AC 的中点, ∴DE ∥BC ,DE =BC , ∵∠ACB =90°, ∴∠DEC =90°, ∵DF ⊥DE , ∴∠EDF =90°, ∴四边形CEDF 是矩形, ∴DE =CF =BC , ∴CF =BF =1, ∵CE =AE =2,∴EF(2)AE 2+BF 2=EF 2.证明:过点B 作BM ∥AC ,与ED 的延长线交于点M ,连接MF , 则∠AED =∠BMD ,∠CBM =∠ACB =90°, ∵D 点是AB 的中点, ∴AD =BD ,在△ADE 和△BDM 中,,∴△ADE ≌△BDM (AAS ),∴AE =BM ,DE =DM , ∵DF ⊥DE , ∴EF =MF ,1212==AED BMDADE BDM AD BD ∠=∠⎧⎪∠=∠⎨⎪=⎩∵BM 2+BF 2=MF 2, ∴AE 2+BF 2=EF 2.【小结】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关键在于构造全等三角形.17.如图1,已知正方形和等腰,,,是线段上一点,取中点,连接、.(1)探究与的数量与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将图1中的等腰绕点顺时针旋转,则(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若,求的最小值.【分析】(1)首先根据正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三点共线,然ABCD Rt BEF ∆EF BE =90BEF ∠=︒F BC DF G EGCG EG CG Rt BEF ∆B ()090αα︒<<︒2AD =2GE BF +B E D后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即可证明,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从而证明;(2)延长至,使,连接交于,连接、,首先通过SAS 证明,从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平行线的判定证明,进而可利用正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从而可证明结论仍然成立;(3)连接,首先根据题意确定当、、,在同一直线上时,有最小值,此时在上,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性质得出有最小值就是的长,最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解析】(1)且. 理由如下:如图1,连接.∵正方形和等腰, ∴, ∴、、三点共线.∵,为的中点,, ∴. ∴,.∴,即,=EG CG 90EGC ∠=︒EG CG ⊥CG H GH CG =HF BC M EH EC HFG CDG △≌△//HF CD BEC FEH △≌△AH A H G C 2GE BF +BE BC 2GE BF +AC =EG CG EG CG ⊥BD ABCD Rt BEF ∆45EBF DBC ∠=∠=︒B E D 90DEF ∠=︒G DF 90DCB ∠=︒12EG DF CG DG ===2EGF EDG ∠=∠2CGF CDG ∠=∠290EGF CGF EDC ∠+∠=∠=︒90EGC ∠=︒∴.(2)仍然成立.理由如下:如图2,延长至,使,连接交于,连接、.∵,,,∴, ∴,,∴. ∵是正方形,∴,.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且. (3)如下图,连接,当、、,在同一直线上时,有最小值,此时在上,EG CG ⊥CG H GH CG =HF BC M EHEC GF GD =HGF CGD ∠=∠HG CG =()HFG CDG SAS △≌△HF CD =GHF GCD ∠=∠//HF CD ABCD HF BC =⊥HF BC BEF BE EF =EBC HFE ∠=∠()BEC FEH SAS △≌△HE EC =BEC FEH ∠=∠90BEF HEC ︒∠=∠=ECH ∆CG GH ==EG CG EG CG ⊥AH A H G C 2GE BF +BE BC∵,,∴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由(2)知,∴,即有最小值,就是的长,由勾股定理得【小结】本题主要考查四边形综合,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8.如图,在△ABC中,AB=AC,D为线段BC的延长线上一点,且DB=DA,BE⊥AD 于点E,取BE的中点F,连接AF.(1)若AC=BE的长;(2)在(1)的条件下,如果∠D=45°,求△ABD的面积.(3)若∠BAC=∠DAF,求证:2AF=AD;【分析】(1)在Rt△AEB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2)由∠D=45°可证得BE=DE,再利用三角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3)如图,延长AF至M点,使AF=MF,连接BM,首先证明△AEF≌△MFB,再证明△ABM≌△ACD即可.【解析】(1)解:∵AB=AC,AC∴AB∵BE⊥AD,AE//FH AB//AC BFABFH AH BF=CG GH=2GE BF CH AH AC+=+=2GE BF+AC AC==∴在Rt △AEB 中,; (2)解:∵BE ⊥AD ,∠D =45°, ∴∠EBD =∠D =45°, ∴BE =DE =∴AD =AE+DE, ∴;(3)证明:如图,延长AF 至M 点,使AF =MF ,连接BM ,∵点F为BE 的中点, ∴EF =BF ,在△AEF 和△MBF 中, ,∴△AEF ≌△MBF (SAS ),∴∠FAE =∠FMB , ∴AE ∥MB ,∴∠EAB +∠ABM =180°, ∴∠ABM =180°﹣∠BAD , 又∵AB =AC ,DB =DA , ∴∠ABC =∠ACB =∠BAD , ∴∠ACD =180°﹣∠ACB ,BE ====11922ABDSAD BE =⋅=⨯=AF FMAFE BFM EF BF =⎧⎪∠=∠⎨⎪=⎩∴∠ABM =∠ACD . 又∵∠BAC =∠DAF ,∴∠BAC ﹣∠MAC =∠DAF ﹣∠MAC , ∴∠1=∠2.在△ABM 和△ACD 中,,∴△ABM ≌△ACD (ASA ),∴AM =AD ,又∵AM =AF +MF =2AF , ∴2AF =AD .【小结】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中线延长一倍,作出正确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属于常考题型. 19.阅读下面材料:数学课上,老师给出了如下问题:如图,AD 为△ABC 中线,点E 在AC 上,BE 交AD 于点F ,AE =EF .求证:AC =BF .经过讨论,同学们得到以下两种思路:思路一如图①,添加辅助线后依据SAS 可证得△ADC ≌△GDB ,再利用AE =EF 可以进一步证得∠G =∠F AE =∠AFE =∠BFG ,从而证明结论.12AB AC ABM ACD ∠=∠⎧⎪=⎨⎪∠=∠⎩思路二如图②,添加辅助线后并利用AE=EF可证得∠G=∠BFG=∠AFE=∠F AE,再依据AAS可以进一步证得△ADC≌△GDB,从而证明结论.完成下面问题:(1)①思路一的辅助线的作法是:;②思路二的辅助线的作法是:.(2)请你给出一种不同于以上两种思路的证明方法(要求:只写出辅助线的作法,并画出相应的图形,不需要写出证明过程).【分析】(1)①依据SAS可证得△ADC≌△GDB,再利用AE=EF可以进一步证得∠G =∠F AE=∠AFE=∠BFG,从而证明结论.②作BG=BF交AD的延长线于点G.利用AE=EF可证得∠G=∠BFG=∠AFE=∠F AE,再依据AAS 可以进一步证得△ADC ≌△GDB ,从而证明结论.(2)作BG ∥AC 交AD 的延长线于G ,证明△ADC ≌△GDB (AAS ),得出AC =BG ,证出∠G =∠BFG ,得出BG =BF ,即可得出结论.【解析】(1)①延长AD 至点G ,使DG =AD ,连接BG ,如图①,理由如下: ∵AD 为△ABC 中线,∴BD =CD ,在△ADC 和△GDB 中,,∴△ADC ≌△GDB (SAS ),∴AC =BG ,∵AE =EF ,∴∠CAD =∠EF A ,∵∠BFG =∠G ,∠G =∠CAD ,∴∠G =∠BFG ,∴BG =BF ,∴AC =BF .故答案为:延长AD 至点G ,使DG =AD ,连接BG ;②作BG =B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G ,如图②.理由如下:∵BG =BF ,∴∠G =∠BFG ,=AD DGADC GD CD BDB ⎧=∠⎪∠⎪⎨⎩=∵AE =EF ,∴∠EAF =∠EF A ,又∵∠EF A =∠BFG ,∴∠G =∠EAF ,在△ADC 和△GDB 中,,∴△ADC ≌△GDB (AAS ),∴AC =BG ,∴AC=BF ;故答案为:作BG =B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G ;(2)作BG ∥AC 交AD 的延长线于G ,如图③所示:则∠G =∠CAD ,∵AD 为△ABC 中线,∴BD =CD ,在△ADC 和△GDB 中,,∴△ADC ≌△GDB (AAS ),∴AC =BG ,∵AE =EF ,∴∠CAD =∠EF A ,∵∠BFG =∠EF A ,∠G =∠CAD ,∴∠G =∠BFG ,∴BG =BF ,∴AC =BF .【小结】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其中一般证明两CAD G ADC G CD BD DB ⎧⎪⎨⎪=⎩∠∠∠∠==CAD G ADC G CD BD DB ⎧⎪⎨⎪=⎩∠∠∠∠==个三角形全等共有四个定理:AAS 、ASA 、SAS 、SSS ,需要同学们灵活运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做辅助线解决问题.20.已知:如图,在中,,为的中点,、分别在、上,且于.求证:.【分析】通过倍长线段,将、、转化到中,再证为直角三角形.【解析】延长至,使,连结、,,,,,,,,,,又,,,.ABC ∆90C ∠=︒D AB E F AC BC ED FD ⊥D 222AE BF EF +=DE AE BF EF BGF ∆BGF ∆ED G DG DE =BG FG AD BD =ADE BDG ∠=∠ADE BDG ∴∆≅∆AE BG ∴=A DBG ∠=∠AC BG ∴180C FBG ∴∠+∠=︒90FBG ∴∠=︒222BG BF GF ∴+=ED FD ⊥ED GD =EF GF ∴=222AE BF EF ∴+=【小结】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1.如图所示,在中,为中线,,求的度数.【分析】延长AD 至E ,使,连结,则,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EC=AB ,,由AB=2AD 可得EC=AE ,可得△AE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DAC 的度数.【解析】延长AD 至E ,使,连结,∵BD=CD ,∠ADB=∠EDC∴, ∴EC=AB ,,∵AB=2AD , ABC ∆AD 90,2BAD AB AD ∠==DAC ∠DE AD =CE ADB EDC ∆∆≌90E BAD ∠=∠=︒DE AD =CE∴AB=AE=EC∴△AE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C=45°.故答案为45°.【小结】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
“中点”辅助线模型归纳
“中点”辅助线模型归纳
姓名:__________
指导: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二)多个中点的辅助线
【基本模型1】
已知任意三角形两边的中点,连接三角形两边上的中点.
三角形的中位线
A.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B.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C.中点三角形:三角形三边中点的连线组成的三角形,其周长是原三角形周长的一半,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四分之一.【基本模型2】
已知任意一个四边形及各边的中点,连接四边形四边上的中点及对角线.
中点四边形
A.连接任意四边形四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连接矩形四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
C.连接菱形四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矩形.
D.连接正方形四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总结:
1.已知三角形两边的中点,可以连接这两个中点构造中位线;
2.已知三角形一边的中点,可以在另一边上取中点,连接两中点构造中位线;
3.已知三角形一边的中点,过中点作其他两边任意一边的平行线可构造相似三角形【典型例题1】
【思路分析】根据模型做辅助线,延长EF.
【答案解析】
【典型例题2】
【思路分析】根据模型做辅助线,连接DE.
【答案解析】。
中考几何辅助线精典模型(word版)
中点模型【模型1】倍长1、倍长中线;2、倍长类中线;3、中点遇平行线延长相交【模型2】遇多个中点,构造中位线1、直接连接中点;2、连对角线取中点再相连【例1】在菱形ABCD和正三角形BEF中,/ ABC = 60°, G是DF的中点,连接GC、GE.(1)如图1,当点E在BC边上时,假设AB=10, BF = 4,求GE的长;(2)如图2,当点F在AB的延长线上时,线段GE、GC有怎样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写出你的猜测,并给予证实;(3)如图3,当点F在CB的延长线上时,(2)问中的关系还成立吗?写出你的猜测,并给予证实.【解答】(1)延长EG交CD于点H易证实△ CHG^ACEG,那么GE = iV3D H CA B J(2)延长CG交AB于点I,易证实△ BCE^A FIE,那么^ CEI是等边三角形,GED C1、 A I B F(3)D CJ F【例2】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E、F分别是E =/ BAF.(1)求证:CE=CF;(2)假设/ ABC=120°,点G是线段AF的中点,连接.e—类似的为什么要延长CG呢,可以延长EG Q吗?=73 GC,且GEXGC,々什么是证实△ BCE C 04FIE你理解吗?、)厂厂你能写出解题思二号* 路和过程吗?3C、CD 上一点,连接DE、EF,且AE=AF, / DAEDG、EG,求证:DG^EG.A DB E C【解答】(1)证实△ ABE^A ADF 即可;(2)延长DG与AB相交于点H,连接HE,证实△ HBE^A EFD即可【例3】如图,在凹四边形ABCD中,AB=CD, E、F分别为BC、AD的中点,BA交EF延长线于G点, CD 交EF 于H 点,求证:/ BGE=Z CHE.B C【解答】取BD中点可证,如下图:角平分线模型【模型1】构造轴对称【模型2】角平分线遇平行构等腰三角形【例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E平分/ BAD交BC边于E, EFXAE交边CD于F点,交AD边于H ,延长BA 至ij G点,使AG=CF,连接GF.假设BC=7, DF = 3, EH = 3AE,那么GF的长为.【解答】延长FE、AB 交于点I ,易得CE = CF, BA= BE,设CE= x,贝U BA=CD = 3+x, BE=7-x, 3+x=7-x, x=2, AB=BE=5, AE= 710,作AJXBC,连接AC,求得GF = AC=312手拉手模型【条件】OA=OB, OC=OD, /AOB = /COD【结论】 △OAC^^OBD, Z AEB = Z AOB = Z COD 〔即都是旋转角〕;OE 平分/ AEDABCD 的边长为6,点O 是对角线 AC 、BD 的交点,【答案】6/5 5于F,交BC 于点G,求/ DFG .【答案】45CD 上,且DE2CE ,连接BE.过点C 作CFXBE,垂足是F,连接OF,那么OF 的长为【例6】如图, △ ABC 中,/ BAC= 90°, AB = AC, AD ,BC 于点 D,点 E 在 AC 边上,连接 BE, AGXBE【例5】〔2021重庆市A 卷〕如图,正方形 导角核心图形:八字形AD【例71〔2021重庆B卷〕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中,E是AB边上一点, 一点,BE = DG,连接EG, CF,EG交EG于点H,交AD于点F,连接CE、BH.【答案】5 .2G是AD延长线假设BH= 8,那么FGA邻边相等对角互补模型【模型1】【条件】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AD, Z BAD + Z BCD = Z ABC + Z ADC= 180 【结论】AC平分/ BCDA【模型2】【条件】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 Z BAD = Z BCD = 90°【结论】① / ACB = /ACD = 45°; ② BC+CD=j2AC[例8]如图,矩形ABCD中,AB=6, AD = 5, G为CD中点,DE=DG, 56,8£于5,贝U DF为A B[例9]如图,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3,延长CB 至点M,使BM = 1 ,连接AM,过点B 作BNLAM, 垂足为N, O 是对角线AC 、BD 的交点,连结 ON,那么ON 的长为.【答案】473+4【例10]如图,正方形 ABCD 的面积为64, 那么DG 的长为.△ BCE 是等边三角形, F 是CE 的中点,AE 、BF 交于点G,模型又来了!半角模型【模型1】【条件】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AD, Z BAD + Z BCD = Z ABC + Z ADC=180°, / EAF =1 B BAD, 点E在直线BC上,点F在直线CD上2【结论】BE、DF、EF满足截长补短关系【模型2】【条件】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满足/ EAF = 45°, AE、AF分别与对角线BD交于点M、N.【结论】① BE + DF = EF;②S ABE S ADF S AEF;③ AH = AB;④C ECF 2AB;⑤ BM2+DN2= MN2;⑥△ ANM S^D NF S^ BEMs^AEFs^ BNAs^ DAM 〔由AO: AH=AO: AB=1: 应可得到△ ANM 和AAEF 相似比为1:应〕⑦ S AMN S四边形MNFE;AOM ADF ; △ AON S^ ABE;⑨△ AE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EN = 45°, AAF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FM =45°;⑩A、M、F、D四点共圆, A、B、E、N四点共圆,M、N、F、C、E五点共圆.【模型2变形】【条件】在正方形 ABCD 中,E 、F 分别是CB 、DC 延长线上的点,且满足/ EAF = 45 【结论】BE + EF=DF【模型2变形】【条件】在正方形 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延长线上的点,且满足/ EAF=45° 【结论】DF + EF = BE【例11]如图,4ABC 和△ DEF 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 BAC=/ EDF = 90° , ADEF 的顶点E与4ABC 的斜边BC 的中点重合,将^ DEF 绕点E 旋转,旋转过程中,线段 DE 与线段AB 相交于点P, 射线EF 与线段AB 相交于点G,与射线CA 相交于点Q.假设AQ=12, BP= 3,那么PG =.【解答】连接AE,题目中有一线三等角模型和半角模型 设 AC = x,由△ BPCs^CEQ 得c, /上 上 一 3/ ( x) = 2 x/(x+12),解得 x=12 设 PG = y,由 AG 2+BP 2=PG 2 得 32+(12 —3 —x)2=x 2,解得 x= 5BP BE -=TTCE CQ如图,在菱形 ABCD 中,AB=BD,点E 、F 在AB 、AD 上,且 AE=DF.连接BF 与DE 交于点 CG 与BD 交于点 H ,假设CG = 1 ,那么S 四边形BCDQ =.【例12】 G,连接【解答】一线三等角模型【条件】/ EDF =ZB=ZC,且DE = DF【结论】△BDE^ACFDAB D C【例13]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F、G分别为AB、BC、CD边上的点,EB=3, GC = 4,连接EF、FG、GE恰好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那么正方形的边为.【解答】如图,构造一线三等角模型,△ EFH^AFGI那么BC=BF+CF = HF- BH+FI-CI =GI-BH + HE-CI =和A DH B F C I弦图模型正方形内或外互相垂直的四条线段新构成了同心的正方形【例14】如图,点E为正方形ABCD边AB上一点,点F在DE的延长线上,G, / FAB的平分线交FG于点DG= . H,过点D作HA的垂线交HA的延长线于点AF = AB, AC与FD交于点I.假设AH = 3AI, FH = 2\f2,那么IDAB【例15]如图,△ ABC中,/ BAC=90° , AB = AC, AD,BC于点D,点E是AC中点,连接BE,作AG LBE于F,交BC 于点G,连接EG,求证:AG+EG=BE.【解答】过点C作CH,AC交AG的延长线于点H ,易证H【例16]如图,矩形ABCD 是一个长为1000米,宽为600米的货场,A 、D 是入口,现拟在货场内建一 个收费站P,在铁路线BC 段上建一个发货站台 H,设铺设公路 AP 、DP 以及PH 之长度和为1,求l 的最 小值.最短路径模型【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将军饮马A.・BT /1\ * 1---------- P.2、费马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解答】600 500J3,点线为最短.【例17]如图,E、F是正方形ABCD的边AD上的两个动点,满足AE= DF ,连接CF交BD于G,连接BE交AG于H,假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那么线段DH长度的最小值为 .【解答】如图,取AB中点P,连接PH、PD,易证PH>PD- PH 即DH > <5 -1 .【例18]如下图,在矩形ABCD中,AB=4, AD = 4<2 , E是线段AB的中点,F是线段BC上的动点,△ BEF沿直线EF翻折到△ B EF ,连接DB , DB最短为【解答】4哪个点是圆心?应该将圆心与哪个点相连?用谁减去谁呢?【例19]如图1, DABCD中,AELBC于E, AE=AD, EGXAB于G,延长GE、DC交于点F,连接AF .(1)假设BE= 2EC, AB= J13 ,求AD 的长;(2)求证:EG=BG+FC;(3)如图2,假设AF = 5<2 , EF = 2,点M是线段AG上一动点,连接ME ,将^ GME沿ME翻折到△ G ME ,连接DG ,试求当DG取得最小值时GM的JA DB E<VC B图1 FE【解答】(1) 3(2)如下图A DH F(3)当DG最小时D、E、G三点共线A D4/B E y CFA _D A D E W CB E W C到2 F备用图F、y0 为什么这样做辅助线?还后同他方法吗?-L. ._T-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自己去算吧!!!JT*~ _______ A. > ---------课后练习题【练习1】如图,以正方形的边 AB 为斜边在正方形内作直角三角形 知AE 、BE 的长分别为3、5,求三角形 OBE 的面积.【练习2】1问题1:如图1,在等腰梯形 ABCD 中,AD // BC, AB=BC = CD,点M, N 分别在 AD , CD 上,/ MBN —2/ABC,试探究线段 MN, AM, CN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测;问题2:如图2,在四边形 ABCD 中,AB=BC, / ABC + / ADC = 180° ,点 M, N 分别在DA, CD 延长 线,假设/ MBN= 1 / ABC 仍然成立,请你进一步探究线段MN, AM, CN 又有怎么样的关量关系?写出你2 的猜测,并给予证实.图1图2【解答】 问题一 方法一:如下图解得GM GN MN3 17 3ABE, / AEB=90° , AC 、BD 交于 O.已方法二:如下图问题二方法一方法【练习3】:如图1,正方形ABCD中,为对角线BD上一点,过E点作EFXBD交BC于F,连接DF , G为DF中点,连接EG, CG .(1)求证:EG=CG 且EGLCG;(2)将图1中4BEF绕B逆时针旋转45°,如图2所示,取DF中点G,连接EG, CG,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假设成立,请给出证实;假设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将图1中4BEF绕B点旋转任意角度,如图3所示,再连接相应的线段,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解答】(1)略(2)方法一:如下图方法二:如下图方法。
初中数学常见辅助线的做法
初中数学常见辅助线的做法一、中点模型的构造1.已知任意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点,可以考虑:(1)倍长中线或类中线(与中点有关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如图1、图2所示.(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2.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可以考虑构造斜边中线.3.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可以考虑与顶点连接用“三线合一二4.有些题目的中点不直接给出,此时需要我们挖掘题目中的隐含中点,例如: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中点,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当没有这些条件的时候,可以用辅助线添加.二、角平分线模型的构造与角平分线有关的常用辅助线作法,即角平分线的四大基本模型.已知。
是4MON平分线上一点,(1)若以_L 0M于点4 ,如图1,可以过户点作PB1ON于点&则与二以.可记为“图中有角平分线, 可向两边作垂线”.(2)若点4是射线0M上任意一点,如图2,可以在ON上截取(用=0/1 ,连接/7人构造△()*?三△ /%.可记为“图中有角平分线,可以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二⑶若翼妆舔踹嚼鼠3耳以黠部交0N于点从周造A4 0H基尊健三角形/是底边4加勺中点.可记为“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二(4)若过P点作PQ//0N交0M于点0,如图4,可以构造△P0Q是等腰三角形,可记为“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必呈现二三、轴对称模型的构造下面给出几种常见考虑要用或作轴对称的基本图形.(1 )线段或角度存在2倍关系的,可考虑对称.(2)有互余、互补关系的图形,可考虑对称.(3)角度和或差存在特殊角度的,可考虑对称.(4)路径最短问题,基本上运用轴对称,将分散的线段集中到两点之间,从而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实现最短路径的求解.所以最短路径问题,需考虑轴对称.几何最值问题的儿种题型及解题作图方法如下表所示.四、圆中辅助线构造在平面几何中,解决与圆有关的问题时,常常需要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架起题设和结论间的桥梁,从而使问题化难为易,顺其自然地得到解决,因此, 灵活掌握作辅助线的一般规律和常见方法,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全等三角形辅助线 - 角平分线截长补短倍长中线三垂直半角模型-教师
全等三角形辅助线的作法一.中点类辅助线作法见到中线(中点),我们可以联想的内容无非是倍长中线或者是与中点有关的一条线段,尤其是在涉及线段的等量关系时,倍长中线的应用更是较为常见,常见添加方法如下图(AD 是ABC∆底边的中线).二.角平分线类辅助线作法有下列三种作辅助线的方式:1.由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2.过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角平分线的垂线,从而形成等腰三角形;3.OA OB=,这种对称的图形应用得也较为普遍.三.截长补短类辅助线作法截长补短法,是初中数学几何题中一种辅助线的添加方法,也是把几何题化难为易的一种思想.所谓“截长”,就是将三者中最长的那条线段一分为二,使其中的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的两条较短线段中的一条,然后证明其中的另一段与已知的另一条线段相等;所谓“补短”,就是将一个已知的较短的线段延长至与另一个已知的较短的长度相等,然后求出延长后的线段与最长的已知线段的关系.有的是采取截长补短后,使之构成某种特定的三角形进行求解.易错点:1.辅助线只是一个指导方法,出现相关条件或结论时不一定要作辅助线或者是按照模型作辅助线,关键是如何分析题目;2.辅助线不是随便都可以作的,比如“作一条线段等于另外一条线段且与某条线段夹角是多少度”这种辅助线就不一定能作出来.图3图2图1FEDNDMEAB CAB CDCBA知识精讲题模一:角平分线类例1.1.1如图,已知AB AC =,90BAC ∠=︒,BD 为∠ABC 的平分线,CE ⊥BE ,求证:2BD CE =.【答案】见解析【解析】延长CE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F . ∵BD 为∠ABC 的平分线,CE ⊥BE , ∴△BEF ≌△BEC ,∴BC BF =,CE FE =. ∵90BAC ∠=︒,CE ⊥BE ,∴ABD ACF ∠=∠,又∵AB AC =,∴△ABD ≌△ACF ,∴BD CF =.∴2BD CE =.例1.1.1-2如图,AB ∥CD ,BE 平分∠ABC ,CE 平分∠BCD ,若E 在AD 上。
专题:三角形全等常用辅助线及模型(答案)
专题:三角形全等常用辅助线及模型※题型讲练考点一三角形全等常见辅助线一:倍长中线法1.如图,在△ABC中,D为BC的中点.(1)求证:AB+AC>2AD;(2)若AB=5,AC=3,求AD的取值范围.解:(1)延长AD至点E,使DE=AD,连接BE.∵D为BC的中点,∴CD=BD.又∵AD=ED,∠ADC=∠EDB,∴△ADC≌△EDB.∴AC=EB.∵AB+BE>AE,∴AB+AC>2AD.(2)∵AB-BE<AE<AB+BE,∴AB-AC<2AD<AB+AC.∵AB=5,AC=3,∴2<2AD<8.∴1<AD<4.2.如图,AB=AE,AB⊥AE,AD=AC,AD⊥AC,M为BC的中点,求证:(1)DE=2AM;(2) AM⊥DE.证明:(1)延长AM至点N,使MN=AM,连接BN.∵M为BC的中点,∴BM=CM.又∵AM=MN,∠AMC=∠NMB,∴△AMC≌△NMB(SAS),∴AC=BN,∠C=∠NBM,∴∠ABN=∠ABC+∠NBM=∠ABC+∠C=180°-∠BAC=∠EAD.∵AD=AC,AC=BN,∴AD=BN.又∵AB=AE,∴△ABN≌△EAD(SAS),∴DE=NA.又∵AM=MN,∴DE=2AM.(2)互余证法,证明略;3.如图,△ABC中,BD=AC,∠ADC=∠CAD,E是DC的中点,求证:AD平分∠BAE.解:延长AE到M,使EM=AE,连结DM易证△DEM≌△CEA∴∠C=∠MDE, DM=AC又BD=AC∴DM=BD,又∠ADB=∠C +∠CAD,∠ADM=∠MDE+∠ADC,∠ADC=∠CAD∴∠ADM=∠ADB∴△ADM≌△ADB∴∠BAD=∠MAD即AD平分∠BAE考点二三角形全等常见辅助线二:截长补短法1.如图,已知AP∥BC,∠PAB的平分线与∠CBA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CE的延长线交AP于点D.求证:AD+BC=AB.证明:在AB上截取AF=AD,∵AE平分∠PAB,∴∠DAE=∠FAE,在△DAE和△FAE中,∴△DAE≌△FAE(SAS),∴∠AFE=∠ADE.∵AD∥BC,∴∠ADE+∠C=180°,∵∠AFE+∠EFB=180°,∴∠EFB=∠C.∵BE平分∠ABC,∴∠EBF=∠EBC,在△BEF和△BEC中,∴△BEF≌△BEC(AAS),∴BC=BF,∴AD+BC=AF+BF=AB.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 =∠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60°.求证:EF=FD+BE.证明:如图,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B=∠ADC=90°,∴∠B=∠ADG=90°.∵AB=AD,∴△ABE≌△ADG.∴AE=AG,∠BAE=∠DAG.又∵∠BAD=120°,∠EAF=60°,∴∠BAE+∠FAD=60°,∠DAG+∠FAD=60°.即∠GAF=60°,∴∠EAF=∠GAF=60°.∴△EAF≌△GAF.∴EF=GF=FD+DG,∴EF=FD+BE.考点三三角形全等常见模型一:一线三等角1.如图,在△ABC中,AB=AC,P、M分别在BC、AC边上,且∠APM=∠B,若AP=MP,求证:PB=MC.证明:∵∠B+∠BAP=∠APM+∠CPM,∠B=∠APM,∴∠BAP=∠CPM.∵AB=AC,∴△ABC为等腰三角形.∴∠B=∠C,又∵AP=PM,∴△APB≌△PMC.∴PB=MC 2.如图,一次函数y=-23x+4的图象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以AB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Rt△ABC,∠BAC=90°.则过B,C两点的直线表达式为y=15x+4.3.(1)已知,如图①,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则线段BD、CE、DE之间的关系是:DE=BD+CE ;(2)如图②,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钝角,请问(1)中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图①图②解:(1)DE=BD+CE.(2)当α为任意钝角时,结论DE=BD+CE仍成立,理由:∵∠BDA=∠BAC=α,∴∠DBA+∠BAD=∠BAD+∠CAE=180°-α,∴∠CAE=∠ABD,∵在△ADB和△CEA中,⎩⎨⎧∠ABD=∠CAE,∠BDA=∠AEC,AB=CA,∴△ADB≌△CEA(AAS),∴AE=BD,AD=CE,∴DE=AE+AD=BD+CE.考点四三角形全等常见模型二:手拉手1.如图,△ABC,△CDE是等边三角形,B,C,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连接AE、BD交于点O.(1)求证:AE=BD;(2)求∠BOE的度数;(3)若BD和AC交于点M,AE和CD交于点N,求证:CM=CN.解:(1)∵△ABC和△DCE均为等边三角形,∴AC=BC,CE=CD,∠ACB=∠DCE=60°.∴∠BCD=∠ACE=120°.在△ACE和△BCD中,∴△ACE≌△BCD(SAS),∴AE=BD.(2) ∠BOE的度数为120°;(3)∵△ACE≌△BCD,∴∠CBD=∠CAE.∵∠ACN=180°-∠ACB-∠DCE=60°,∴∠BCM=∠ACN.在△BCM和△ACN 中,∴△BCM≌△ACN(ASA),∴CM=CN.2.如图,∠BAD =∠CAE=90°,AB=AD,AE=AC,AF⊥CF,垂足为F.(1)求证:BC=DE.(2)求∠EAF的度数;(3)若AC=10,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解:(1)易证△ABC≌△ADE(SAS),∴BC=DE.(2) ∠EAF的度数为135°;(3) 四边形ABCD的面积=三角形ACE的面积=50.※课后练习1.如图,∠ACB=90°,AC=BC,AD⊥CE,BE⊥CE,垂足分别是D,E.AD=3,BE=1,则DE的长是 2 .2.如图,C为线段AE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E重合),在AE同侧分别作等边△ABC和等边△CDE,AD与BE交于点O,AD与BC交于点P,BE与CD交于点Q,连接PQ.则下列结论:①AD=BE;②∠AOB=60°;③AP=BQ;④DE=DP.其中正确的是①②③.(填序号)3.如图,AB=AC,AB⊥AC,AD⊥AE,且∠ABD=∠ACE.求证:AD=AE.证明:∵AB⊥AC,AD⊥AE,∴∠BAC=∠DAE=90°,∴∠BAC-∠DAC=∠DAE-∠DAC,即∠BAD=∠CAE.在△ABD和△ACE中,∠BAD=∠CAE,AB=AC,∠ABD=∠ACE,∴△ABD≌△ACE,∴AD=AE.4.正方形ABCD中,E为BC上的一点,F为CD上的一点,∠EAF=45°,求证:BE+DF=EF.证明:延长EB使得BG=DF,连接AG,在△ABG和△ADF中,由AB=AD,∠ABG=∠ADF=90°,BG=DF,可得△ABG≌△ADF(SAS),∴∠DAF=∠BAG,AF=AG,又∵∠EAF=45°∴∠GAE=∠EAF=45°在△AEG和△AEF中,AE=AE,∠GAE=∠EAF,AG=AF∴△AEG≌△AEF(SAS),∴EF=GE= BG+BE即BE+DF=EF.5.如图,D是△ABC的边BC上的点,且CD=AB,∠ADB= ∠BAD,AE是△ABD的中线.求证:AC=2AE.解:延长AE到M ,使EM=AE,连结DM易证△DEM≌△BEA∴∠B=∠MDE, DM=AB又CD=AB∴DM=CD,又∠ADC=∠B+∠BAD,∠ADM=∠MDE+∠ADB,∠ADB=∠BAD∴∠ADM=∠ADC∴△ADM≌△ADC∴AC=AM=2AE6.如图,在△ABC中,∠ABC=60°,AD,CE分别平分∠BAC,∠ACB,AD,CE交于O.(1)求∠AOC的度数;(2)求证:AC=AE+CD.解:(1)∵∠1+∠2+∠3+∠4=180°-∠B=120°,∠1=∠2,∠3=∠4,∴∠2+∠3=60°,∴∠AOC=180°-60°=120°;(2)在AC上截取AF=AE,连接OF,∵AE=AF,∠1=∠2,AO=AO,∴△AEO≌△AFO(SAS),∴∠AOE=∠AOF,∵∠AOC=120°,∴∠AOE=∠DOC=60°,∴∠AOF=∠COF=60°,在△OFC和△ODC中,⎩⎨⎧∠FOC=∠DOC=60°,OC=OC,∠3=∠4,∴△OFC≌△ODC(ASA),∴FC=DC,∵AF+FC=AC,∴AC=AE+CD.7.Rt△ABC中,BC=AC,∠ACB=90°,D为射线AB上一点,连接CD,过点C作线段CD的垂线l,在直线l上分别在点C 的两侧截取与线段CD相等的线段CE和CF,连接AE,BF.(1)当点D在线段AB上时(点D不与点A,B重合),如图1,线段BF,AD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为垂直,线段BF,AD的数量关系为相等.(2)当点D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则(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解:(2)成立.理由如下:∵CD⊥EF,∴∠DCF=90°,∵∠ACB=90°,∴∠DCF+∠BCD=∠ACB+∠BCD,即∠ACD=∠BCF,∵BC=AC,CD=CF,∴△ACD≌△BCF,∴AD=BF,∠BAC=∠FBC,∴∠ABF=∠ABC+∠FBC=∠ABC+∠BAC=90°,即BF⊥AD.8.如图,△ABC中,E、F分别在AB、AC上,DE⊥DF,D 是中点,求证:BE+CF>EF.证明:延长FD至G,使得GD=DF,连接BG,EG∵在△DFC和△DGB中,DF=DG∠CDF=∠BDGDC=DB,∴△DFC≌△DGB(SAS),∴BG=CF,∵在△EDF和△EDG中DF=DG∠FDE=∠GDE=90°DE=DE∴△EDF≌△EDG(SAS),∴EF=EG在△BEG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BG+BE>EG又∵EF=EG,BG=CF,∴BE+CF>EF.9.如图,过线段AB的两个端点作射线AM、BN,使AM∥BN,按下列要求画图并回答:画∠MAB、∠NBA的平分线交于E(1)求∠AEB的度数;(2)过点E作一直线交AM于D,交BN于C,求证:DE=CE;(3)无论DC的两端点在AM、BN如何移动,只要DC经过点E,①AD+BC=AB;②AD+BC=CD谁成立?并说明理由.解:(1)∵AM∥BN,∴∠MAB+∠ABN=180°,又AE,BE分别为∠MAB、∠NBA的平分线,∴∠1+∠3=(∠MAB+∠ABN)=90°,∴∠AEB=180°-∠1-∠3=90°,即∠AEB为直角;(2)过E点作辅助线EF使其平行于AM,∵AM∥BN,EF∥BC,∴EF∥AD∥BC,∴∠AEF=∠4,∠BEF=∠2,∵∠3=∠4,∠1=∠2,∴∠AEF=∠3,∠BEF=∠1,∴AF=FE=FB,∴F为AB的中点,又EF∥AD∥BC,根据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得到E为DC中点,∴ED=EC;(3)由(2)中结论可知,无论DC的两端点在AM、BN如何移动,只要DC经过点E,总满足EF为梯形ABCD中位线的条件,所以总有AD+BC=2EF=AB.所以①成立。
“中点”辅助线模型归纳
“中点”辅助线模型归纳姓名:__________指导: 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二)多个中点的辅助线【基本模型1】已知任意三角形两边的中点,连接三角形两边上的中点.DE//BC,DE= Y BC三角形的中位线A.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B.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C.中点三角形: 三角形三边中点的连线组成的三角形,其周长是原三角形周长的一半,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四分之一.【基本模型2】已知任意一个四边形及各边的中点,连接四边形四边上的中点及对角线. 连接四边形的对角线•顺次连接各边中点E,F,G,乩如图所示.在ZUDC 屮,EE//AC,且EF二y AC,同理可得HC〃AC,且=所以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中点四边形A.连接任意四边形四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连接矩形四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C.连接菱形四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矩形•D.连接正方形四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总结:1.已知三角形两边的中点,可以连接这两个中点构造中位线;2.已知三角形一边的中点,可以在另一边上取中点,连接两中点构造中位线;3.已知三角形一边的中点,过中点作其他两边任意一边的平行线可构造相似三角形[典型例题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厶DAB =90。
,DB二DC,点E,F分别为DB,BC的中点,连接AE,AF.当AF = AE^,设6DB 二a,厶CDB=0,求a,0之间的数量关系.D【思路分析]根据模型做辅助线,延长EF.【答案解析】连接EF,如图.•・•点分别为DB.BC的中点,/. EF = *CD ,EF//DC、A = 90°, AE = DE =•.• DB = DC,:. AE 二EF.又AF = AE,:. ZUEF是等边二角形,/. A4EF = 60°.T AE = DE、EF"CD.:./ADE 二乙DAE 二&,厶REF 二乙BDC 二0,:./LAEB - /LDAE I Z.4DE ®2a,・•・乙AEF= MEB + 乙FEB =2a 亠0二60。
微专题(六) 与中点有关的辅助线+++课件+2025年中考数学人教版一轮复习(广西)
【方法归纳】
情形1:倍长中线
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的中线.
辅助线作法一:延长AD至点E,使
DE=AD,连接BE.
辅助线作法二:过点B作BE∥AC交AD的延长线于点E.
结论:△ACD≌△EBD.
2025版
数学
广西专版
情形2:倍长类中线
如图,在△ABC中,D是边BC的中点,E是边AB上一点,连接DE.
∴AC=HB,∠CAD=∠H,
∵AE=EF,∴∠EAF=∠AFE=∠BFH,
∴∠H=∠BFH,∴BF=BH,∴AC=BF.
2025版
数学
广西专版
6.如图,△ABC中,D是BC的中点,DE⊥DF,试判断BE+CF与EF的大
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025版
数学
广西专版
解:BE+CF>EF.
证明:延长ED至点P,使DP=DE,连接FP,CP,
2025版
微专题(六)
数学
广西专版
与中点有关的辅助线
(5年2考)
2025版
数学
广西专版
方法一:构造中线
1.如图,在△ABC中,D是BC上一点,AB=AD,E,F分别是AC,BD
的中点,若EF=6,则AC的长是 12 .
【解析】连接AF,则∠AFC=90°.
2025版
数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广西专版
2.如图,在Rt△ABC中,∠BAC=90°,BC=4,E,F分别是BC,AC的
2025版
数学
广西专版
证明:延长AE至点F,使 EF=EA,连接DF.
∵AE是BD边上的中线,∴BE=DE.
∴△DEF≌△BEA(SAS).∴FD=AB,∠EDF=∠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切片(三个)对应题目题型目标三角形中位线例1,例2,例7,练习1,练习2,练习3;中点四边形例3,练习4;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例4,例5,例6,练习5.题型切片知识互联网与中点有关的几何辅助线与模型ED CB A FA BCE G E D C B AF E D C B A三角形中位线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如图:若DE 为ABC △的中位线,则DE BC ∥,且12DE BC = 三角形中位线中隐含的重要性质: ①一个三角形有三条中位线.②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分割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③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划分出三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④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组成一个三角形,其周长为原三角形周长的一半,其面积为原三角形面积的四分之一.如图:EF 、GE 、GF 是ABC △的三条中位线,则有①AEG EBF GFC FGE △≌△≌△≌△②AEFG EBFG EFCG S S S ==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③12EFG ABC C C =△△,14EFG ABC S S =△△【引例】 如图,已知ABC △,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求证:DE BC ∥且12DE BC =.【解析】 延长DE 到点F ,使EF=DE ,连接FC ,DC ,AF .∵AE=EC∴四边形ADCF 是平行四边形 ∴CF//DA 且CF=DA , CF //BD 且CF=BD 例题精讲思路导航题型一:三角形中位线∴四边形DBCF 是平行四边形 ∴DF //BC 且DF=BC又12=DE DF∴DE //BC ,且12=DE BC【例1】 已知四边形ABCD 是梯形,AD BC ∥.⑴ 如图1,E 、F 是AB 、CD 的中点.求证:EF AD BC ∥∥且1()2EF AD BC =+.⑵ 如图2,E 、F 是BD 、AC 的中点.试写出EF 与AD 、BC 之间的关系. ⑶ 如图3,若梯形满足90B C ∠+∠=︒.E 、F 是AD 、BC 的中点.试写出EF 与AD 、BC 之间的数量关系图1F E DCBA A BCD E F图2图3F EDCBA【例2】 ⑴四边形ABCD 中, 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求证:①()12EF AC BD <+;②()12EF AD BC ≤+ ⑵四边形ABCD 中,AC ⊥BD ,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求证:()22214EF BD AC =+. ABCDEFAEBCF D备用图FEDC BA典题精练定义:顺次连接一个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四边形称为中点四边形. 中点四边形题型的思路是将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构造三角形中位线进行证明.而探索中点四边形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取决于原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是否相等或垂直. 中点四边形:对角线+中位线⑴顺次连结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所构成的四边形是 ; 顺次连结矩形各边中点所构成的四边形是 ; 顺次连结菱形各边中点所构成的四边形是 ;顺次连结直角梯形各边中点所构成的四边形是 ; 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构成的四边形是 ; ⑵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构成的四边形是 ;⑶顺次连结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构成的四边形是 ;⑷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构成的四边形是 .【引例】 如图,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HGF E DCBAHGFEDCB A【解析】 如图,连接,AC∵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 ∴HG 、EF 是△DAC 和△BCA 的中位线∴HG AC EF ∥∥,12HG EF AC ==∴可得HG//EF 且HG=EF ,∴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思路导航例题精讲题型二:中点四边形【例3】 已知:如图1, 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边BC 、CD 上的点,且CE DF =,AF 、DE 交于点G ,则可得结论:① AF DE =;②AF DE ⊥.(不需要证明) ⑴如图2,若点E 、F 分别在正方形ABCD 的边CB 、DC 的延长线上,且CE DF =,此时上面的结论①、②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⑵如图3,在⑴的基础上,连接AE 和EF ,若点M 、N 、P 、Q 分别为AE 、EF 、FD 、AD 的中点,试判断四边形MNPQ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图3图2图1QP N M AFBEGDCA FBEG DC AF BE GD C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若AD 为Rt ABC △斜边上的中线,则12AD BC =相关结论如上图,⑴AD BD DC ==; ⑵ABD ACD ,△△为等腰三角形 ⑶22ADB C ADC B ∠=∠∠=∠, 相关模型在由两个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图中,M 为公共边的中点,总有结论:2AM MD AMD ABD =∠=∠,典题精练思路导航题型三: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MMABCDA B CDCBAFE DCBAGFEDCBA 图2图1BEM CD AMEDCBA【引例】 在△ABC 中,CD ⊥AB 交AB 于D ,BE ⊥AC 交AC 于E , F 为BC 的中点,连DF 、EF 、DE ,请判定△DEF 的形状 【解析】 ∵CD ⊥AB ,BE ⊥AC∴△DBC 和△EBC 是直角三角形 ∵F 是斜边BC 的中点∴12==DF EF BC∴△DEF 是等腰三角形.【例4】 ⑴ 锐角ABC △中,18BC =,若BD AC ⊥于D ,CE AB ⊥于E ,F 、G 分别为BC 、DE 的中点,若10ED =,则FG 的长为 .⑵ 如图,四边形ABCD 中,ο90=∠ADC ,取AC 中点O ,BC 中点E ,连接OD 、OE 、DE ,20∠=∠=︒CAD CAB ,则∠DOE =【例5】 已知:在ABC △中,90ABC ∠=︒,点E 在直线AB 上,ED 与直线AC垂直,垂足为D ,且点M 为EC 中点,连接BM 、DM .⑴ 如图1,若点E 在线段AB 上,探究线段BM 与DM 及BM D ∠与BCD ∠所满足的数量关系,并直接写出你得到的结论; ⑵ 如图2,若点E 在BA 延长线上,你⑴中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证明;典题精练例题精讲OEDC BAP N MFE D CBA【例6】 在△ABC 中,D 为AB 的中点,分别延长CA ,CB 到点E ,F ,使DE =DF ;过E ,F 分别作CA ,CB 的垂线,相交于P .M 、N 是AP 、BP 的中点,分别连接EM 、DM 和DN 、FN ,求证:⑴△DEM ≌△FDN ; ⑵∠P AE =∠PBF .【例7】 我们给出如下定义:有一组相邻内角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等邻角四边形.请解答下列问题:⑴写出一个你所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是等邻角四边形的图形的名称;⑵如图1,△ABC 中,AB =AC ,点D 在BC 上,且CD =CA ,点E 、F 分别为BC 、AD 的中点,连接EF 并延长交AB 于点G .求证:四边形AGEC 是等邻角四边形. ⑶如图2,若点D 在△ABC 的内部,其他条件不变,EF 与CD 交于点H ,图中是否存在等邻角四边形?图 2图 1ABCDE F GGFE D CBA真题赏析M CDEBA题型一 三角形中位线 巩固练习【练习1】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BDC 的平分线DE 交直线AB 于E .取DE 中点M 并连接CM 、BM .⑴直接写出线段BM 和DE 的位置关系.⑵若BD=2DC ,则△DCM 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证明你的结论.【练习2】已知:如图所示,在ABC △中,D 、G 分别为AB 、AC 上的点,且BD CG =,M 、N 分别是BG 、CD 的中点,过MN 的直线交AB 于点P ,交AC 于点Q , 求证:AP AQ =.【练习3】如图l ,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E F 、分别是BC AD 、的中点,连接EF 并延长,分别与BA CD 、的延长线交于点M N 、,则BME CNE ∠=∠(不需证明).(温馨提示:在图1中,连接BD ,取BD 的中点H ,连接HE HF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证得HE HF =,从而HFE HEF ∠=∠,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BME CNE ∠=∠)问题:如图2,在四边形ADBC 中,AB 与CD 相交于点O ,AB CD =,E F 、分别是BC 、AD 的中点,连接EF ,分别交DC AB 、于点M N 、,判断OMN △的形状,并证明.图图2图1GF E DBANM O FE DC BAH N M F E DCBA复习巩固Q P NMG D CBAC′B′A′G F E C B A F E D C B A 题型二 中点四边形 巩固练习【练习4】△ABC 的周长为64,E 、F 、G 分别为AB 、AC 、BC 的中点,A '、B '、C '分别为EF 、EG 、GF 的中点,A B C '''△的周长为 .如果△ABC 、△EFG 、A B C '''△分别为第1个、第2个、第3个三角形,按照上述方法继续作三角形,那么第n 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题型三 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 巩固练习【练习5】如图,在五边形ABCDE 中,90ABC AED ∠=∠=︒,BAC EAD ∠=∠,F 为CD 的中点.求证:BF E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