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2《等式的性质》(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2《等式的性质》(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dcc28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15.png)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2《等式的性质》(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知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2. 培养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教学内容1. 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2. 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等式的性质,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等式的性质,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个等式,如:2x 3 = 7,让学生尝试求解。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等式求解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等式的性质(1)教师出示等式:2x 3 = 7,引导学生观察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是否仍然成立。
如:2x 3 2 = 7 2,2x 3 - 2 = 7 - 2。
(2)教师出示等式:2x 3 = 7,引导学生观察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是否仍然成立。
如:2(2x 3) = 2 * 7,2x 3 / 2 = 7 / 2。
(3)学生尝试举例验证等式的性质。
3. 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1)教师出示例题:求解等式:2x 3 = 7。
(2)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求解,并展示解题过程。
(3)教师点评学生的解题过程,强调等式的性质在解题中的应用。
4.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交流解题过程,共同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3)教师点评学生的练习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等式的性质以及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733fb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a.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第【1】篇〗一、学情分析:作为初一学生〔132班和137班〕在小学时已经对等量关系和等式的性质有所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是要使学生从天平的特点中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
二、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掌握等式的性质。
在前面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初步应用后,需要解决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本节内容借助于等式的性质这一工具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首先,通过天平的实验操作,使学生学会观察。
尝试分析归纳等式的性质。
然后,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通过解方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探究等式的性质,并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进行等式变形、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探索等式性质过程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确实定性,建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难点为了使学生能比拟顺利地到达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等式的性质,能根据等式性质进行等式变形、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利用等式的性质把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变形为某=a 〔常数〕的形式;正确理解等式性质2中除数不能为0.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三、说教学策略〔一〕教学手段: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演示拟方案进行如下操作:1.读〔看〕――议――讲结合法。
2.图表分析法。
3.读图讨论法。
4.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那么。
〔二〕教学学法分析实际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
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8f87969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2.png)
04
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同 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
数,等式仍然成立
05 等 式 的 性 质 三 : 等 式 两 边 交
换位置,等式仍然成立
06 等 式 的 性 质 在 实 际 生 活 中 的 应用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等式的性质概述
等式的定义
等式是数学中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等号表示两边的量相等 等式的性质是等式的基本性质,包括等式的传递性、加法等式的性质、乘 法等式的性质等 等式的性质是解等式和方程的基础
应用:在实际问题中,可以利用等式的性质进行 等量代换,简化问题
举例说明
准备两个相等的数,例如5和5,组成等式5=5。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例如同时加上3或减去3,得到新等式8=8或2=2。 验证新等式仍然成立,因为两边的数相等。 结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练习题
练习题
• 题目:已知 x = y,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 (1) 如果 x + 3 = y + 5,那么 x = _______ (2) 如果 3x = 4y, 那么 x = _______ (3) 如果 x - 2 = y - 3,那么 x = _______ (4) 如果 2x = 3y,那么 y = _______ • (1) 如果 x + 3 = y + 5,那么 x = _______ • (2) 如果 3x = 4y,那么 x = _______ • (3) 如果 x - 2 = y - 3,那么 x = _______ • (4) 如果 2x = 3y,那么 y = _______
等式的性质一:等式 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
03
同一个数,等式仍然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c20fb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6.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之等式的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应用等式的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2.借助天平列式表示、讨论交流、归纳概括,经历等式性质的探索过程,渗透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初步建立等式性质的基本模型。
【教学重点】直观体验并总结等式性质,初步运用等式性质变式。
【教学难点】等式性质2的猜测与验证。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写两个例子说明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完成后交流。
2.揭示课题:等式的性质3.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预设:是什么?什么用?为什么?)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研究等式性质1:(1)同加情况:①写等式出示P64茶壶茶杯天平图一,赋值,茶壶200g/个,茶杯100g/个。
学生根据图写出等式。
预设:200=100+100 或200=100×2②等式变形出示P64茶壶茶杯天平图二:两边同时放一个茶杯或茶壶,天平还会保持平衡吗?请用数学语言记录你的想法,后交流。
预设:放茶杯:200+100=100+100+100 200+100=100×2+100 放茶壶:200+200=100+100+200 200+200=100×2+200(2)同减情况:①写等式出示P64花盆花瓶天平图一:赋值,花盆x g/个,花瓶200g/个。
学生根据图写出等式。
预设:x+200=200×4②等式变形出示P64花盆花瓶天平图二:两边同时拿走一个花瓶,天平还会保持平衡吗?请用数学语言记录你的想法,后交流。
预设:x+200-200=200×4-200 x=600(3)小结:①天平两边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依然保持了不变的相等关系。
②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 等式的性质-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 等式的性质-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00b080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0.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等式的性质-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等式的性质,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2. 培养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2. 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等式的性质,并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等式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等式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性质。
2. 新课导入:通过讲解等式的性质,让学生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3. 案例讲解:通过讲解具体案例,让学生掌握等式的性质,并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验证等式的性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5. 练习巩固:通过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等式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等式的性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并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等式的性质及练习十四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等式的性质及练习十四](https://img.taocdn.com/s3/m/59f7e3d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7.png)
题目:解方程: 3x-4=10
题目:根据等式 的性质填空:如 果a+3=b+5, 那么a-b=()
易错题解析
判断等式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根据等式的性质,将等式变形 求解等式中的未知数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等式性质的实际应用
第四章
生活中的等式
购物时计算找零:利用等式性质进行货币计算,确保找零正确。
● 题目: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答案:16厘米 解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周长 = 4 × 边长,我们 可以直接计算出正方形的周长。 ● 答案:16厘米 ● 解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周长 = 4 × 边长,我们可以直接计算出正方形的周长。
等式性质的总结与回顾
第五章
本单元的重点与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理解问题:明确问题的要求和条件,理解问题的本质。 建立等式: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等式关系。 求解等式:通过等式的性质,求解等式中的未知数或未知量。 验证答案:将求解得到的答案代入原问题中进行验证,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实际问题的答案与解析
● 题目:一本书有100页,第一天看了10页,第二天看了20页,第三天看了30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答案:100 - (10 + 20 + 30) = 40页 解析:根据题目,我们可以先计算出已经看过的页数,然后从总页数中减去已看过的页数,即可得到还剩多少页没看。 ● 答案:100 - (10 + 20 + 30) = 40页 ● 解析:根据题目,我们可以先计算出已经看过的页数,然后从总页数中减去已看过的页数,即可得到还剩多少页没看。
制作比例模型:在建筑、工程和设计中,利用等式性质制作比例模型,以实现精确的测量和 规划。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2《等式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2《等式的性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227f6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3.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2《等式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等式的性质,理解等式两边的数值可以相等。
2.能够通过观察等式中的数字和符号,判断其真假。
3.能够通过简单的变形,验证等式是否成立。
二、教学重点1.理解等式的性质。
2.通过实际例子和练习巩固对等式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1.能够独立判断等式的真假。
2.通过简单的计算验证等式。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3.练习册及答案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如果1+2=3,那么2+1=?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提出问题老师出示一个等式:“3+4=6+1”,请同学们判断这个等式的真假,并解释你的理由。
3. 讲解等式的性质•等号的作用是连接等式两边的成分,表示两边的数量相等。
•等式两边的数值可以交换顺序,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4. 练习1.让学生列举2个真等式和2个假等式,并根据等式性质说明理由。
2.让学生验证以下等式是否成立:a.5+3=2+6b.8-4=7+1c.9-2=3+55.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判断等式的真假和验证等式的方法,等式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要认真掌握。
六、课后练习1.计算以下等式是否成立:a.4+2=6+1b.10-3=5+2c.8-5=2+62.列举1个真等式和1个假等式。
七、延伸拓展1.让学生自主设计几个相关的等式,让同学们相互验证。
2.带入实际生活中的等式:比如花园里的花朵数、课堂上的学生人数等情景。
八、教学反思通过该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等式的理解程度不够深入,需要更多实例演练。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等式的性质。
以上便是本次课程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等式的性质》PPT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等式的性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6337da4b73f242326c5f15.png)
1个花盆与□3 个花瓶同样重。
探究新知
思考:观察这组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a + b = 4b a + b – b = 4b - b
天平两边减去同样重的物体, 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探究新知
等式就像平衡的天平,也具 有同样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 1 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 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课堂练习
填一填。 若a = b,则a+3 = b + ( 3 )
若a = b,则a – ( c ) = b - c
课堂练习
在○里填运算符号,在括号里填数字。
(1)如果x+8=15,那么x+8-6=15 - ( 6 )。
(2)如果x-25=48,那么x-25+8=48 + ( 8 )。
课堂练习
填一填。
a=2b
1瓶墨水与 2 个文具盒同样重
情境导入
左边墨水的数量扩大到原来的2倍, 右边铅笔盒的数量也扩大到原来的 2倍,天平仍然平衡吗?
探究新知
如果用等式该怎么表示呢?
a×2 =2b×2
情境导入
如果天平两边的物品分别扩大到原来 的3倍、4倍、5倍,天平仍然平衡吗?
探究新知
你能列出相应的等式吗?
(1)如果x÷12=36,那么x÷12×12=36 × ( 12 )。
(2)如果9x=36,那么9x÷9=36 ÷ ( 9 )。
课堂练习
填一填。
在 x-1=2中两边乘以__4__,得4x-4=8,两 边再同时加上4,得4x=12,变形依据分别是 _等__式__两__边__乘__同__一__个__数__,__左__右__两__边__仍__然__相__等___; 等式两边加上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5.2.2 等式的性质(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5.2.2 等式的性质(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63edc4a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2.png)
5.2.2 等式的性质(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 培养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等式的性质。
2. 教学难点: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等式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等式有哪些性质?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2. 探究新知(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通过举例,让学生观察并发现等式的这一性质。
例如:3 4 = 7,如果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2,得到:3 4 2 = 7 2,即5 4 = 9,等式仍然成立。
同样,如果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2,得到:3 4 - 2 = 7 - 2,即1 4 = 5,等式仍然成立。
(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通过举例,让学生观察并发现等式的这一性质。
例如:2 ×3 = 6,如果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到:2 ×3 × 2 = 6 × 2,即4 × 3 = 12,等式仍然成立。
同样,如果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得到:2 ×3 ÷ 2 = 6 ÷ 2,即1 × 3 = 3,等式仍然成立。
3. 巩固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等式的性质。
4. 应用拓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
例如:小明有10元钱,小红比小明多2元钱,小刚比小红多3元钱。
请问小红和小刚各有多少钱?解答:设小红有x元钱,那么小刚有x 3元钱。
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等式:x - 2 = 10解这个等式,得到:x = 12所以小红有12元钱,小刚有12 3 = 15元钱。
5. 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知道了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5.6 等式的性质(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5.6 等式的性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d7cf0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8.png)
x=50+50
新知导入
2.下面那些式子是等式?圈一圈。
3b=21
5+x>24
54÷6=9
5×9+23
35>a+b
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12×4=48
新知讲解
天平平衡,说明 天平两边一样重。
1个茶壶的质量=2个茶杯的质量
思考: 如果在天平的两边同时
各放上1个同样的茶杯,天平 会发生什么变化?
右两边仍然相等。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如果x=2y,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
x+12=2y+( 12 )
x-13=2y-( 13 )
x×11=2y×( 11 )
x÷( 2 )=2y÷2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2.天平一端放有两袋1千克的白糖,另一端放有4袋500克的盐,问一袋白 糖与几袋盐同样重?
(4)如果7x=84,那么7x÷7=84 ÷( 7 )。
课堂练习
提高题: 3. 要保持天平平衡,右边应该添加什么物品?
?
课堂练习
拓展题: 4.利用等式的性质填空。 (1)如果2x-5=9,那么2x =9+( 5 )。 (2)如果5=10+x ,那么x +( 15 )=10 (3)如果3x =7,那么6x =( 14 )。 (4)如果5x =15,那么x = ( 3 )。
等式两边除以一个相同 的数,等式仍然相等。
新知讲解
天平平衡,说明 天平两边一样重。
1瓶墨水的质量=1个铅笔盒的质量
思考: 左边墨水的数量扩大到
原来的2倍,右边铅笔盒的数 量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天平 还保持平衡吗?
《等式的性质》(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等式的性质》(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db1af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9.png)
《等式的性质》(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中《等式的性质》这一章节的内容。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等式的定义,以及如何通过操作来保持等式的平衡。
具体内容包括等式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等式的变换。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等式的性质,难点是如何理解和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等式的性质,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练习题,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教具和学具更好地理解等式的性质。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引入一些实际问题,让大家感受等式的性质。
例如,我有3个苹果,你有多少个苹果?这里我们可以用等式来表示这个问题:3 = ?。
然后,我会通过一些例题来向大家展示如何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例如,如果有这样一个等式:2x + 3 = 7,我们可以通过等式的性质来求解x的值。
我们可以同时减去3,得到2x = 4,然后我们可以同时除以2,得到x = 2。
在讲解完等式的性质后,我会给大家一些随堂练习,让大家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等式性质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等式的性质:1. 等式的两边可以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 等式的两边可以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a. 2x 5 = 10b. 3y + 4 = 19答案:a. x = 7.5b. y = 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对等式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但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同学对于等式性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加深对等式性质的理解。
本节课的内容还可以进行拓展延伸,例如研究等式的更高阶性质,或者通过编程来实现等式的变换等。
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后积极拓展,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088c7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d.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等式的性质》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等式的性质,包括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数等。
本章内容为后续的方程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等式的性质,他们可能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例题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方程求解。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等式的性质的掌握和运用。
2.难点:对等式性质的理解,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入等式的性质,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索等式的性质,然后通过例题和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等式的概念,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列出等式5+3=8,然后提出问题:“如果小明再给你2个苹果,那么你和小明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引入等式的性质。
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呈现等式的性质,包括: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同时,给出相应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式的性质。
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PPT上的练习题,进行实际操作,巩固对等式性质的理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求解。
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小明给了小红2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果小明再给你2个苹果,然后小红又给了你1个苹果,你和小明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求解。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和巩固等式的性质。
等式性质(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等式性质(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69c2a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a.png)
等式性质(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2. 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等式的性质,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等式性质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等式,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等式的性质。
2. 新课导入:讲解等式的性质,通过实例演示等式的性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等式的性质2. 等式的性质应用3. 实践操作4. 课堂练习5.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提高题: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一些稍微复杂的问题。
3. 拓展题: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3.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进行批改和指导。
4.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导入环节二、新课导入环节1. 讲解等式的性质:教师可以通过PPT或实物投影仪展示等式的性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等式的性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集体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08407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3.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等式的性质》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等式的性质,使学生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本章内容包括等式的定义、等式的性质以及等式的运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等式的概念,掌握等式的性质,并能够运用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等式的性质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如对等式的定义理解不深,对等式的性质运用不熟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等式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体验等式的性质,并给予学生足够的练习机会,提高他们运用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等式的定义,掌握等式的性质。
2.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等式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2.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数学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等式的性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体验等式的性质;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等式的概念,如“什么是等式?”等。
让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等式的性质,并用实例进行说明。
例如,展示等式2x = 4,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x的值。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等式的性质,并理解等式的运用。
3.操练(10分钟)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解答。
例如,计算3x - 4 = 7的解等。
在解答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等式的性质,如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等。
4.巩固(10分钟)给出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解答。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PPT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f2b01e1f7f1922791788e877.png)
谢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 PPT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你的支持,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 PPT
1、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等式填写完整。
(1)因为a+b=c, 所以a+b+(15)=c+15 (2)因为a+b+35=m+a, 所以( b)+35=m (3)因为5a=b,所以 5a d=( b) ×( d) (4)因为300ab=5bc,所以 300a =5× ( c)
努 力 吧 !
xg 20g
50g 20g
x+20 = 70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 PPT
xg 20g
50g 20g
x+20-( 20 ) = 70-( 20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 PPT
x xx
20g 20g 20g
x=20
xx
20g 20g
2x = 20×( 2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 PPT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 PPT
两边都拿掉1个花瓶,天平还平衡吗?
1个花盆和( 3 )个花瓶同样重。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 PPT
性质1: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 去)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 然相等。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 PPT
a
bb
a = 2b
a×2 = 2b×2
左边放上1瓶墨水,右边放上2个铅笔盒, 天平还保持平衡吗?
1.如果n=m,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 n+5=m+( ) n-( )=m-10 n×7=m× ( ) n÷ ( )=m÷12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e2a27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c.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3~5页例3、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一第4~6题。
[教材简析]这局部内容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初步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一等式的两条根本性质之一,初步学会运用这一性质解只含有加、减关系的一步方程。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等式与方程;在此之后,学生还将学习等式的另一条根本性质。
学好这局部内容,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方程特点的认识,体会初步的方程思想。
教材在安排这局部内容时,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二是对解方程的步骤及标准做了较为细致的处理。
设计教学时,教材一方面注意通过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变化以及变化前后天平两边的状态,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的等式性质;另一方面那么注意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他们在用不同方法求未知数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便捷,并掌握相应的方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这一性质解相关的方程。
3.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式的根本性质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感受方程思想,培养自觉检验的意识,开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等式的性质,利用等式性质解相关的方程。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抽象归纳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一等式的性质。
[教学过程]一、先扶后放,探究等式性质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与等式和方程有关的知识。
2.出例如3第一幅天平图,提问:你能根据图意写出一个等式吗?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20=20。
引导:现在的天平是平衡的。
如果在天平的一边添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失去平衡〕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可以怎么办?〔在天平的另一边也添上一个10克的砝码〕根据学生的答复,出示第二幅天平图。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说课(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说课(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98ffe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6.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说课(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说课第【1】篇〗第5单元简易方程第8课时等式的性质【说教学内容】:教材P64~65及练习十四第4、5题。
【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两边发生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难点: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相应的方程。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观察、归纳、合作、学习新知。
【说教学准备】:天平、茶壶、茶杯、墨水、铅笔盒。
【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上节课咱们认识了天平,知道天平的两边重量完全相同时,天平才能保持平衡;并利用天平学会了等式和方程的含义:等号两边完全相等的式子叫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2.同学们,你们做过天平游戏吗?这节课我们要利用天平一起来探索等式的性质。
(板书课题:等式的性质)二、互动新授1.出示教材第64页情境图的第一个天平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并说一说:通过图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自主回答,学生可能会回答: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把茶壶,右边放了两个茶杯,天平保持平衡;这说明1个茶壶的重量与2个茶杯的重量相等。
引导学生小结:1个茶壶的重量=2个茶杯的重量。
追问:如果设一个茶壶的重量是a克,1个茶杯的重量是b克,能用式子表示吗?让学生尝试写出:a=2b(师板书)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天平的两边同时各放上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先让学生猜一猜,学生可能会猜测出天平仍然平衡。
再追问: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两边加上的重量一样多。
教师先进行实际操作天平验证,让学生观察。
再演示这一过程,并明确:两边重量仍然相等。
小结:实验证明,1个茶壶的质量 + 1个茶杯的质量=3个茶杯的质量。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等式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等式的基本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8c8c61f6b0717fd5360cdccf.png)
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等式的基本性质二:
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等的数(0
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 又获得了哪些新的知识?
巩固练习:
X+4=44 ○ □ =48 ○ □
x÷4=48 x÷4 ○ □ =48 ○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猴石小学 赵文莉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相等的数,左右两边 仍然相等。
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相等的数,左右两边 仍然相等。
等式的基本性质一: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等的数, 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等式的两边同时乘相等的数,左右两边 仍然相等。
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相等的数(0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判断哪些是方程,是的打“ ”,不是
× 的打“ ”:
1. 3+x
(×)
2. 50÷2=25 (×)
3. 6+x=14
(√ )
4. 9+x>23 (×)
5. 8x=0
(√ )
6. y 18=2
(√ )
7. 480=X+x-60 (√ )
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方程 等式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 一枝百合9元钱,用50元买了a 枝 百合,还剩多少钱?
• 一盒伊利牛奶2.5元,小明买了b盒, 共用多少钱?
• 一条长x米的绳子,每0.5米剪一段, 可以剪几段?
• 如果小花每天背8个单词,a天可以 背多少个单词?
谢谢
谢谢观赏
两边都拿掉1个花瓶,天平还平衡吗?
1个花盆和( 3 )个花瓶同样重。
性质1: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 去)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 然相等。
a
bb
a = 2b
a×2 = 2b×2
左边放上1瓶墨水,右边放上2个铅笔盒, 天平还保持平衡吗?
2a
6b
2a = 6b
2a÷2 = 6b÷2
=
1个排球和几个皮球重量相等?
2、用字母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五年级有男生a人,女生比男生
多20人,五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a+a+20
(2)一本书200页,小明安排b天看完,
他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200÷b
(3)一盒牛奶3元,每千克苹果5元,妈
妈买了a盒牛奶和b千克苹果,她一共
要付出多少钱?
3a+5b
用字母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2)你能根据下面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 出方程吗?
①王涛去商店买了3本笔记本,每本 y元。
他付给售货员阿姨20元,找回2元。
20-3y=2
3y+2=20
②张华从家到学校有500米,他每分钟走
x 60米,走了 分钟。离学校还有80米。
60x+80=500
a
b
a = b+b
a = b+b
a +b = b+b +b 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天平还保持平 衡吗?两边各放上同样的1把茶壶呢?
性质2:
等式两边同时乘上或除 以相同的数(0除外), 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努 力 吧 !
xg 20g
50g 20g
x+20 = 70
xg 20g
50g 20g
x+20-( 20 ) = 70-( 20 )
x xx
20g 20g 20g
x=20
xx
20g
2x = 20×( 2 )
1.如果n=m,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 n+5=m+( 5 ) n-(10 )=m-10 n×7=m× ( 7 ) n÷ (12 )=m÷12
2.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 1)如果2x-5=9,那么2x=9+( 5) 2)如果5x=10+x,那么5x-( x )=10 3)如果3x=7,那么6x=(14 ) 4)如果4x=12,那么x=( 3 )
1、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等式填写完整。
(1)因为a+b=c, 所以a+b+(15)=c+15 (2)因为a+b+35=m+a, 所以( b)+35=m (3)因为5a=b,所以 5a d=( b) ×( d) (4)因为300ab=5bc,所以 300a =5× ( c) (5)因为6a=2b,所以 30a = (1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