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低温热水采暖系统管网热损失分析计算

合集下载

2022年-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案例(暖通空调专业)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

2022年-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案例(暖通空调专业)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

2022年-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案例(暖通空调专业)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设某城市的供暖度日数(HDD18)为1950℃·d,空调度日数(CDD26)为200℃·d,某住宅需要进行节能综合指标的计算和判定,经计算供暖年耗电量为33.5kW·h/㎡,允许空调年耗电量为( )。

A.26.8kW·h/㎡B.30.1kW·h/㎡C.29.OkW·h/㎡D.31.2kW·h/㎡【答案】 B2、设事故通风的房间体积为400m3。

设有经常使用的局部排风系统,排风量为1300m3/h,该房间的事故排风机的排风量为下列哪一项?A.3200m3/hB.4800m3/hC.1900m3/hD.3500m3/h【答案】 D3、某办公楼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空调冷水系统为一级泵变流量系统,空调机组冷水管路上设置电动调节阀,采用1台变频水泵控制供回水总管的压差恒定。

假设水泵的流量与频率呈正比关系,当水泵运行频率为40Hz时,水泵效率下降了10%,这时该水泵的能耗比工频时减少( )。

A.11%B.18%D.43%【答案】 A4、热水供热系统主干线的总长为1000m,平均比摩阻为60Pa/m,局部损失与沿程损失的估算比值为0.3,热用户的作用压差为2m,则热用户的水力稳定性系数为( )。

A.0.45B.0.55C.0.65D.0.75【答案】 A5、容量为700人的会议室,室内空气温度为20℃,室外空气温度为16℃。

每人总发热量为110w,其中潜热量为30W,外围护结构损耗热量为7000W,所需通风量为下列哪一项?A.3~5kg/sB.11.5~12.5kg/sC.17~18kg/sD.50~52kg/s【答案】 B6、某住宅采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供暖系统使用的管材为PB管,公称外径为20mm,使用条件4级,系统工作压力为0.6MPa,则管子最小壁厚应取( )。

管道热损失的计算方法

管道热损失的计算方法

管道热损失的计算方法1.简化法简化法是最简单和常用的管道热损失计算方法之一、它基于平均温度差来估算管道的热损失。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确定管道的长度、内径和外径。

步骤二:根据管道材料的热导率和外环境的温度,计算出管道的热传导热阻。

步骤三:根据流体的流速和物性参数,计算出流体的对流热阻。

步骤四:计算出平均温度差(ΔTm)。

步骤五:根据热传导热阻、对流热阻和平均温度差,计算出管道的热损失。

采用简化法进行计算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工程项目。

但是,由于忽略了管道内外表面的对流换热条件的差异,所以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2.设计图表法设计图表法是一种基于经验公式和查找表的计算方法。

它通过查表或者使用经验公式,将管道的热损失系数与管道直径、管壁材料、环境温度等因素相结合,得到管道的热损失。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根据管道的材料、直径和环境温度,查表或使用经验公式,确定管道的热损失系数。

步骤二:根据管道的长度和流体温度,计算出管道的热损失。

设计图表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适用于一些常见的管道材料和流体类型。

但是,由于经验公式和查找表都是基于统计数据得出的,所以适用性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特殊材料和流体,可能会存在较大的误差。

3.热传导方程法热传导方程法是一种基于热传导方程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复杂管道系统的热损失计算。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建立管道系统的热传导方程。

步骤二:根据管道内外表面的对流换热条件,在热传导方程中添加相应的边界条件。

步骤三:求解热传导方程,得到管道的温度分布。

步骤四:根据温度分布,计算出管道的热损失。

热传导方程法的优点是准确性高,适用于复杂的管道系统。

但是,它的计算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进行数值模拟和求解,计算量较大。

总结起来,管道热损失的计算方法有简化法、设计图表法和热传导方程法。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工程项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能够提高热管道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效果。

管道热损失的计算方法

管道热损失的计算方法

第一根从保温层外表面到沟内空气的热阻m· ℃/W 第一根管道从热媒到沟内空气的总热阻 m· ℃/W 第二根管道中热媒的温度 第二根管道内径 第二根管道外径 第二根管壁的热阻 m m ℃
输入
第二根管道从热媒到管内壁的热阻 m· ℃/W
输入 输入
第二根管道保温层外表面的直径 第二根管道保温材料的热阻
第二根从保温层外表面到沟内空气的热阻m· ℃/W 第二根管道从热媒到沟内空气的总热阻 m· ℃/W 从地沟内空气到室外空气的热阻 m· ℃/W 地沟内空气温度 ℃ 则地沟内管道的总散热损失 则通风系统的通风排热水量为 W W
2
Rngo= λ
go=
输入 输入 输入
Fwgo= m m Swgo= dwgo= Rgo= h= λ t= α k= H= Rt=
地沟横截面外表面的当量直径
七、土壤的热阻 从地表面到管中心线的埋设深度 m 管材的导热系数 土壤的放热系数 管子的折算埋深 土壤的热阻 W/m· ℃ W/m · ℃ m m· ℃/W
输入 输入
m· ℃/W 二、管壁的热阻 W/m· ℃
输入 输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 m· ℃/W 三、保温材料的热阻 W/m· ℃ m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 保温层外表面的直径 保温材料的热阻
输入 输入
Rb= m· ℃/W 四、从管道保温层外表面到周围介质的热阻 v= 保温层外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 m/s 保温层外表面对空气的放热系数 W/m2· ℃ α w= Rw= 从保温层外表面到沟内介质的热阻 m· ℃/W 五、从沟内空气到沟内壁之间的热阻 Fngo= 地沟内净横截面面积 m2 地沟内净横截面的周长 地沟内廓横截面的当量直径 沟内壁放热系数 W/m · ℃

供热管道热损失计算

供热管道热损失计算

序管道内径d n 热媒到管内壁放热系数αn 热媒到管内壁热阻R n号(m )(W/m 2·℃)(m·℃/W )10.53000.002120.453000.002430.43000.002740.353000.003050.33000.003560.253000.004270.23000.005380.153000.0071管道内径d n 管道外径d w管材的导热系数λg管壁热阻R g(m )(m )(W/m·℃)(m·℃/W )10.50.53480.0001920.450.48480.0002130.40.43480.0002140.350.38480.0002550.30.33480.0002760.250.27480.0003070.20.22480.0003080.150.16480.00015序管道外径d w 保温层外表面直径d z 保温材料导热系数λb保温材料热阻R b 号(m )(m )(W/m·℃)(m·℃/W )10.530.640.0330.884320.480.590.0330.966130.430.530.033 1.075840.380.480.033 1.209550.330.440.033 1.417860.270.390.033 1.667270.220.300.033 1.560280.160.240.033 2.0519序地表面到管中心线管材导热系数λt土壤放热系数αk 管子折算埋深H 号埋设深度h (W/m·℃)(W/m 2·℃)(m )(m )11.23 1.512.73备注热媒到管内壁热阻计算序号备注管壁热阻计算备注保温材料热阻计算备注管道埋深折算2 1.2 1.51 2.703 1.08 1.51 2.584 1.05 1.51 2.5550.93 1.51 2.4360.9 1.51 2.4070.76 1.51 2.2680.73 1.51 2.23序保温层外表面直径d z 管材导热系数λt 土壤热阻R t号(m )(W/m·℃)(m·℃/W )1 2.730.64 1.50.3022 2.700.59 1.50.3093 2.580.53 1.50.3144 2.550.48 1.50.3235 2.430.44 1.50.3296 2.400.39 1.50.3417 2.260.30 1.50.36082.230.24 1.50.384管子折算埋深H 双管距离b 管材导热系数λt 双管并行时附加热阻R c (m )(m )(W/m·℃)(m·℃/W )12.730.2 1.50.3512 2.700.2 1.50.3503 2.580.2 1.50.3454 2.550.2 1.50.3445 2.430.2 1.50.3396 2.400.2 1.50.3377 2.260.2 1.50.33182.230.21.50.330序热媒到管内壁热阻管壁热阻保温材料热阻土壤热阻供热管道总热阻号R n R g R b R t R i 10.00210.000190.88430.302 1.188220.00240.000210.96610.309 1.277630.00270.00021 1.07580.314 1.393140.00300.00025 1.20950.323 1.536150.00350.00027 1.41780.329 1.750960.00420.00030 1.66720.341 2.012570.00530.00030 1.56020.360 1.926380.00710.000152.05190.3842.4427备注供热管道(供、回水段)总热阻计算供热一次网供水段管道单位长度热损失计算管子折算埋深H (m )备注土壤热阻计算序号备注双管并行时的附加热阻计算序供水回水土壤地表总热阻R i 附加热阻R c 单位长度号温度t 1温度t 2温度t d·b (m·℃/W )(m·℃/W )耗热损失q供水(℃)(℃)(℃)(W/m )112060-5.1 1.18820.35197.62212060-5.1 1.27760.35090.77312060-5.1 1.39310.34583.34412060-5.1 1.53610.34475.75512060-5.1 1.75090.33966.75612060-5.1 2.01250.33758.38712060-5.1 1.92630.33160.93812060-5.12.44270.33048.50序供水回水土壤地表总热阻R i 附加热阻R c 单位长度号温度t 1温度t 2温度t d·b (m·℃/W )(m·℃/W )耗热损失q 回水(℃)(℃)(℃)(W/m )112060-5.1 1.18820.35125.94212060-5.1 1.27760.35026.09312060-5.1 1.39310.34526.08412060-5.1 1.53610.34425.42512060-5.1 1.75090.33924.26612060-5.1 2.01250.33722.56712060-5.1 1.92630.33123.32812060-5.12.44270.33020.10序热网分段供水段回水段一次网输送热损失小计Q 0号计算长度L (m )热损失Q 0供水(k W )热损失Q 0回水(k W )(kW )167597.6225.9465.8917.5183.40287590.7726.0979.4222.83102.25390083.3426.0875.0023.4898.48457575.7525.4243.5614.6258.175245066.7524.26163.5559.45223.006245058.3822.56143.0355.27198.30767560.9323.3241.1315.7456.87875048.5020.1036.3715.0851.45647.96223.97871.93745.15257.571002.72回水段单位长度耗热损失q 回水(W/m )小 计考虑直埋管道散热损失附加系数0.15后,热损失合计供热一次网热力输送损失计算供热一次网回水段管道单位长度热损失计算供水段单位长度耗热损失q 供水(W/m )项目实物量(GJ )比例项目实物量(GJ )比例采暖需要量2997730.1598.58%换热站损失29977.30.99%一级网损失13168.520.43%449.309902总供热量3040875.97100.00%总面积指标总功率负荷(m 2)(W/m 2)(kW)系数1单系统换热站(15座)2294.2549.1836480.752双系统换热站(11座)3045.35412.1836480.753三系统换热站(5座)180847.2336480.754合计7147.628.59运行数量(台)循环泵3061800.80.75补水泵0.756 4.50.80.7515万平方米循环泵5594950.80.75(9座)补水泵1.5913.50.80.7520万平方米循环泵3082400.80.75(4座)补水泵0.75860.80.7525万平方米循环泵3762220.80.75(3座)补水泵1.16 6.60.80.7530万平方米循环泵5584400.80.75(4座)补水泵1.58120.80.7535万平方米循环泵3762220.80.75(2座)补水泵1.16 6.60.80.75循环泵4562700.80.75补水泵 1.5690.80.75循环泵7532250.80.75补水泵 2.236.60.80.75合计2358.8总供热量3040876100%序号项目年工作时间(h)换热站类型设备名称单机功率(kW )运行功率(kW )需要系数负荷系数10万平方米(640万平方米(250万平方米(11建筑物照明电力能耗7.829.6125.102主要用电设备498.7612.901600.833输电线路损耗10.1312.4532.52516.65634.961658.45设备名称2460.825541560.810944490.8255427.590.810942480.825541580.8109429.660.8255418.560.810944480.8255427.580.8109429.660.8255418.560.810943660.8255422.560.810946030.8255437.530.810949 合计年用电量(万kW •h )折标准煤当量值(tce)折标准煤等价值(tce)年用电时间(h)需要系数总用电能耗合计序号额定功率(kW )运行台数(台)序号用电内容1循环水泵2循环水泵3循环水泵4循环水泵5循环水泵6循环水泵循环水泵8循环水泵30303755374575实际运行功率(kW)5570.056380330.064538520.06297480.074312030.080042710.090936990.090754360.04561051保温层厚度0.05320.18326653.20.05320.20021653.20.05320.22295653.70.05370.25066655.50.05550.29381756.50.05650.3455141.80.04180.3233441.60.04160.4252268.5930122872.839868.53462717.12764 2.8406939.2087312483.80073119.15427418.36301 2.9103389.6919609392.93410679.64023419.33219 2.96177210.5284889109.84907810.4808921.00938 3.04496911.146789123.25090511.1018422.24863 3.1022812.409514152.99603712.3691624.77867 3.209983 14.9372108222.12026814.903729.84091 3.39588 18.5678601343.76542918.5409137.10877 3.61385327.3746.2927.31831 3.3075572773027.01851 3.29652225.8666.6425.81937 3.25112525.5651.2525.5196 3.23944724.3591.4924.32057 3.1913222457724.02082 3.17892122.6511.7622.62211 3.11892822.3498.2922.32241 3.105591备注125.1148.642565.122.85796125.7845 1.288508125.1159.831965.122.7817137.0502 1.509883125.1174.27865.122.46797151.81 1.821639125.1192.162165.122.38726169.7749 2.241245125.1219.03765.122.05468196.9824 2.950862125.1251.764765.121.96898229.7957 3.936303125.1240.983465.121.55437219.429 3.601108125.1305.58465.121.46221284.1218 5.858183备注77.3511143.925233.42591 1.28850883.1739343.7786639.39528 1.50988390.6914343.1757747.51566 1.82163999.9980543.0206856.97737 2.241245113.983342.3815771.60173 2.950862131.014242.2168888.79734 3.936303125.403841.4201683.98368 3.601108159.020941.24304117.7779 5.858183135017501800115049004900135015001022.82548449.309902折标煤(当量)2.51 3.093.33 4.101.98 2.437.829.61364839.4018240.493648108.351824 1.48364852.5318240.66364848.5918240.72364896.311824 1.31364848.5918240.72364859.1018240.98364849.2518240.72509.20年运行时间(h )年耗电量(万kWh)年用电量29.42307.883080.915521.665539.233010.503036.29379.713771.925519.255536.29379.713744.134511.824536.78759.8575475.35年用电量(万kWh)。

供热工程习题及答案

供热工程习题及答案

《供热工程》试题第一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1.何为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2.什么是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分为哪两部分?3.什么是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如何确定?4.冷风渗透耗热量与冷风侵入耗热量是一回事吗?5.高层建筑的热负荷计算有何特点?6.什么是值班供暖温度?7.在什么情况下对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差要进行修正?如何确定温差修正系数?8.目前我国室外供暖计算温度确定的依据是什么?9.试确定外墙传热系数,其构造尺寸如图1所示。

δ1=0.24m(重浆砖砌体)δ2=0.02m(水泥砂浆内抹灰)若在δ1和δ2之间加一层厚4厘米的矿渣棉(λ3=0.06kcal/m·h·C),再重新确定该外墙的传热系数,并说明其相当于多厚的砖墙(内抹砂浆2厘米)。

图110.为什么要对基本耗热量进行修正?修正部分包括哪些内容? 11.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为什么要按稳定传热计算?12.试确定图5所示,外墙的传热系数(利用两种方法计算),其构造尺寸及材料热工性能按表1选用。

表1代号材料名称厚度δ导热系数λmm kcal/m·h·ºC1 2 3 4 5 6外抹灰砖砌体泡沫混凝土砖砌体内抹灰砖砌体15120120120153700.750.700.250.700.600.70 图213.围护结构中空气间层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确定厚度?14.高度修正是如何进行的?15.地面的传热系数是如何确定的?16.相邻房间供暖室内设计温度不同时,什么情况下计算通过隔墙和楼板的传热量。

17.我国建筑气候分区分为哪几个区?对各分区在热工设计上分别有何要求?18.试分析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计算特点。

19.已知西安市区内某24层商住楼的周围均为4~7层的建筑,计算该商住楼的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时,如何处理风力附加率。

20.已知宁夏固原市某公共建筑体形系数为0.38。

屋面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1)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50mm δ=, 1.28W K)λ=⋅;(2)挤塑聚苯板保温层100mm δ=,0.03W (m K)λ=⋅,λ的修正系数为 1.15;(3)水泥砂浆找平(找坡)层30mm δ=(最薄位置),0.93W (m K)λ=⋅;(4)通风架空层200mm δ=,212W (m K)n α=⋅;(5)混凝土板30mm δ=,1.3W (m K)λ=⋅。

供热管道热损失测算pdf

供热管道热损失测算pdf

建标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供热管道保温结构散热损失测试与保温效果评定方法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目次前言范围引用标准术语测试分级和要求测试方法主要测试仪器仪表及准确度要求测试工作程序数据处理测试误差测试报告附录标准的附录供热管道保温后的允许最大散热损失值表附录标准的附录热流传感器表面热发射率与被测表面发射率不一致时的修正系数表附录提示的附录外护壳材料表面热发射率表附录标准的附录供热管道保温结构外表面总放热系数的计算附录提示的附录供热管道沿线情况及气象资料调查表附录提示的附录供热管道保温结构散热损失测试数据表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前言本标准依据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设备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与评价所规定的原则制定而成制定过程中吸取了国内外对于供热管道保温技术的相关研究成果认真总结了各地实施保温效果测试的经验确定了四种具体的测试方法提出对测试传感器仪表的选择标定及安装测点选取及布置操作程序及数据处理方法等要求采用本标准对新建供热管道保温结构散热损失的现场测试与保温效果的评价可提供对该供热管道保温结构设计和建设工程质量进行评定验收的依据对已投入运行多年的现有供热管道保温效果进行普查和定期监测可提供是否要进行大修改建扩建的决策依据保温结构试样的实验室模拟环境和运行条件的保温效果测试可提供对保温结构设计保温材料选择预制保温管生产工艺和制造质量的评价依据采用本标准对直埋供热管道进行现场测试与保温效果评价时其允许最大散热损失值在无该类产品和工程标准前可依据设计要求进行评定本标准的附录附录附录是标准的附录附录附录附录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建设部城镇建设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第四检测所天津市管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保温管厂北京豪特耐集中供热设备有限公司北京直埋保温管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金麟赵玉军杨帆段文波白冬君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供热管道保温结构散热损失测试与保温效果评定方法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市供热管道保温结构散热损失的测试与保温效果的评定方法本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包含现场测试方法和实验室测试方法现场测试方法适用于地上管沟直埋等敷设方式的供热管道测试实验室测试方法适用于对供热管道建设工程采用的管道保温结构保温效果的模拟测试和对生产施工单位保温管道产品的性能测试本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适用于不同供热介质及温度范围的单质单层保温结构和多层复合保温结构供热管道的散热损失测试本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适用于对供热管道的弯头三通等管件以及预制保温管接口部位保温结构的散热损失测试视现场条件和保温结构情况以及测试等级要求可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或者同时选用几种测试方法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设备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与评定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术语热流传感器的准稳态在两个连续的周期内热流传感器的读数平均值相差不超过实验室模拟测试模拟环境和运行条件的保温结构散热损失测试测试分级和要求测试分级供热管道保温结构散热损失测试分为三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一级测试适用于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供热工程鉴定测试二级测试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及大修后供热工程的验收测试三级测试适用于供热工程的普查和定期监测实验室模拟测试预制保温管产品的生产鉴定执行一级测试定型预制保温管产品的施工工程现场抽样检测执行二级测试测试要求一级测试必须采用不少于两种不同的测试方法对照同步进行二级三级测试可采用一种方法测试测试方法热流计法测试原理用热阻式热流传感器热流测头和测量指示仪表直接测量保温结构的散热热流密度热流传感器的输出电势与通过传感器的热流密度成正比值为测头系数热流传感器的标定按中的方法进行必要时绘制系数与被测表面温度视作热流传感器的温度的标定曲线该曲线还应表示出工作温度和热流密度的范围使用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用于现场和实验室测试用于保温结构存在一定温差的工况并要求环境条件变化对测试结果产生的影响小热流传感器的贴附应满足下列要求应保持热流传感器与被测表面的良好接触保证附着系统的热阻在被测保温层热阻的以下贴附表面应清除尘土保证平整无间隙和气泡热流传感器应与热流方向垂直并保证热流传感器表面处于等温面中热接触材料可用双面胶纸黄油硅脂导热脂导热环氧树脂等并可使用压敏胶带或弹性圈等材料压紧地上或管沟敷设的管道保温结构外表面贴附的热流传感器应与被测表面的热发射率表面黑度保持一致可在传感器外表面涂敷与被测表面热发射率相近的涂料或贴附热发射率相近的薄膜否则应按本标准附录标准的附录对测试结果进行修正保温结构外表面热发射率除有条件实际测试外可参照本标准附录提示的附录确定直埋管道散热损失测试时应做好传感器及其接线处的防水处理宜将传感器设置在保温结构护壳内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直埋管道且必须在保温结构外表面贴附传感器时必须保证热接触面间不得渗入地下水热流传感器的性能应按产品说明书给定的标定系数进行修正当贴附部位的温度高于或低于传感器标定时温度的应采用公式进行仪表显示值的温度修正式中实际的热流密度产品说明书给定的修正系数仪表显示热流密度值热流传感器输出电势的测量指示仪表或计算机输入转换模块的准确度应与热流传感器的准确度相匹配当测定热流密度因环境影响而波动性时宜使用累积式仪表现场测定应满足下列条件应满足一维稳态传热条件减少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读取测定数据应在达到准稳态条件时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进行现场风速不应超过不能满足时应设挡风装置应避免传感器受阳光直接辐射的影响宜选择阴天或夜间进行测定或加装遮阳装置应避免在雨雪天气时进行测定环境温度湿度的测点应在距热流密度测定位置远处避免有其他热源的影响地温的测点应在距热流密度测定位置远处相同埋深的自然土壤中表面温度法测试原理对于地上地沟敷设的热力管道测定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环境温度风向和风速表面热发射率及保温结构外形尺寸按公式计算其散热热流密度式中散热热流密度总放热系数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环境温度总放热系数按附录标准的附录进行计算使用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用于现场和实验室测定用于地上地沟热力管道保温结构的现场散热损失测试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测定可用下列方法表面温度计法选择的表面温度计传感器应是热容小反应灵敏快速接触面积大热阻小时间常数小于应减少对传感器周围被测表面温度场的干扰热电偶法保证热电偶与被测表面的良好接触应采用以下贴附方式将热电偶焊接在导热性好的集热铜片上再将其整体贴附在被测表面上如图所示图将热电偶沿被测表面紧密接触一定长度如图所示图将热电偶嵌入被测表面上开凿的槽或孔中如图图所示图图用毫伏计电位差计或计算机输入转换模块读取测定值并应进行参比端温度补偿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红外辐射测温仪法被测表面反射的环境辐射与被测表面自身的辐射相比不可忽略时应同时进行被测表面比辐射率修正及环境辐射修正按红外辐射测温仪使用要求正确选择热发射率距离和发射角红外辐射测温仪测定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比辐射率环境辐射等效黑体温度则按公式计算保温结构单位表面积净辐射热损失环境温度测定应使用符合精度等级要求的温度计同步测定保温结构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应按下列条件选择环境温度测点位置地面敷设的热力管道环境温度测量应在距保温结构外表面处测定空气温度地沟敷设的热力管道环境温度应测定环地沟内壁附近的平均空气温度环境风速测定应使用符合精度等级要求的风速计在测量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时同步测量风向和风速温差法测试原理通过测定保温结构各层厚度各层分界面上的温度以及各层材料在使用温度下的导热系数计算保温结构的散热热流密度供热管道单层保温结构的热流密度和单位长度线热流密度按公式和公式求得式中热流密度单位长度线热流密度保温材料在使用温度下的导热系数保温材料内表面温度工程测试可认为是管中介质温度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保温层内径可视为钢管外径保温结构外径供热管道多层保温结构的热流密度和单位长度线热流密度按公式和公式求得式中热流密度单位长度线热流密度保温结构外径第层保温材料在使用温度下的导热系数保温材料首层内表面温度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第层保温材料外径保温层数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直埋供热管道保温结构的热流密度和单位长度线热流密度按公式和公式求得式中自然地温实测土壤导热系数管道中心至地表深度其余参数同稳态传热时保温材料首层内表面与工作钢管接触良好的条件下供热管道内的介质温度可视为保温材料首层内表面温度当保温结构外护壳较厚热阻不可忽视时应将外护壳作为保温结构中的一层来计算热流密度使用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用于现场和实验室测试用于供热管道保温结构预制时及现场施工时预埋测温传感器的测试对于未预埋测温传感器而必须在测试现场设置测温传感器时要严格使用相同材料和方法恢复保温结构的原始状态保温结构各层界面的温度可用埋入的热电偶或热电阻测量并应执行的要求保温结构的各层外径应在测定截面处按实际结构尺寸测量保温结构各层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应在实际被测供热管道的保温结构中取样并分别按实际平均工作温度测定热平衡法测试原理在供热管道稳定运行工况下测定被测管段的介质流量管段起点和终点的介质温度和或压力根据焓差法或能量平衡原理计算该管段的全程散热损失值对于蒸汽供热管道按公式计算全程散热损失式中管段的全程散热损失蒸汽质量流量据蒸汽参数查得的被测管段进出口蒸汽比焓对于热水介质供热管道按公式计算全程散热损失式中管段的全程散热损失热水质量流量据热水温度查得的被测管段进出口热水比热容被测管段进出口热水温度被测管段进出口处应按测试等级精度要求设置流量温度和或压力测量仪表若管段进出口处已安装有此类仪表应查验其精度及有效性使用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进行热平衡法测试的管段应是无旁路无途中泄漏和排放的供热管线管段用于具有一定传输长度和一定介质温降的供热管道保温结构散热损失的现场测试用于地上地沟和直埋敷设的供热管道保温结构散热损失测试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主要测试仪器仪表及准确度要求按照不同测试等级选用的仪器仪表准确度应符合表的要求表测试项目测试仪器仪表单位准确度要求一级二级三级外形尺寸钢直尺钢卷尺介质温度温度计介质压力压力表热水流量流量计蒸汽流量流量计保温层厚度游标卡尺保温层界面温度热电偶热电阻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导热仪材料重量天平秤外表面温度热电偶热电阻外表面温度表面温度计外表面温度红外测温仪外表面辐射率红外辐射仪热流密度热流计环境温度地温温度计环境风速风速仪测试工作程序测试准备按测试任务性质和要求确定测试等级现场测定的供热管道概况调查内容包括敷设方式保温结构类型与尺寸管道总长度施工及投产日期沿线状况沿线地区气象资料等结合测试任务及现场调查结果制定测试方案测试方案包括下列内容制定测试计划确定测试人员确定测试方法及相应测定参数制定测试记录表格确定测试截面位置和测点传感器布置方案对于较复杂的供热管网应按管道直径分支情况保温结构类型分成不同的测试管段每一管段的测试截面设在管段的首末端并按管段实际长度和保温结构状况在其间再选择若干测试截面每一管段不得少于三个测试截面地上敷设供热管道的水平和竖直管应分别选取测试截面预制保温管道的每一管段应分别设接口处和管件处的测试截面至少各一个每一测试截面上沿周向的测点布置为地上敷设供热管道的测点布置如图所示上中测点上侧测点下侧测点风向45°125°135°上中测点125°135°下侧测点下侧测点上中测点125°135°中间测点45° 45°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图地沟敷设供热管道的测点布置可按图或其垂直对称位置布置直埋敷设双管供热管道的测点布置如图所示图地上和地沟敷设的双管供热管道直埋敷设单管供热管道可参照以上方法进行测点布置对于直径的供热管道可视情况在各测试截面上增加若干测点实验室模拟测试的供热管段其长度应管径时取管段长度在管段中间相距选取两个测试截面按中或的要求布置测点管径时应适当增加测点数量选配测试仪表校核其计量检定有效性对于无法安装测试仪表传感器的测点允许使用现场已有仪表但必须查验和记录该仪表传感器的有效证书和精度测试条件供热管道的运行工况稳定各测试截面处应达到稳定一维传热状态清理测点位置表面按要求设置测试仪表传感器设置过程中应保持保温结构的原来状态对于未预置传感器的直埋管道进行现场开挖或剖开保温结构设置传感器时必须严格按原始状态恢复保温结构按填埋要求及时回填稳定运行不少于后再查验是否达到稳态运行条件地上供热管道的测试只能在风速小于不受阳光直接辐射影响的条件下进行否则应采取挡风措施设置遮阳装置或在夜间阴天进行测试必要时要进行预备测试检查运行工况和测定的数据是否稳定开始正式测试记录数据数据处理整理测试结果编写测试报告数据处理原始记录数据表格整理数据计算将采集的可疑数据列出标明原因可不参加计算所测数据均按求算术平均值的方法处理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按各相应测试方法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各测试截面处的平均热流密度值结果整理求各测试截面处热流密度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被测管段全长的平均热流密度并按公式计算出平均线热流密度式中管段全长的平均线热流密度保温结构外径管段全长的平均热流密度热平衡法测试结果即为管段全长的散热损失其平均线热流密度按公式和公式计算或式中全管段平均线热流密度被测管段长度其余参数同本标准和对管道接口处保温结构进行的散热损失测试应按接口长度和接口数量采用公式计算全管段接口处的总散热损失式中全管段接口处总散热损失接口处保温结构外径接口处实测热流密度一个接口处保温结构长度接口数量对供热管?乐蟹 殴芗 璞附 械纳⑷人鹗Р馐缘辈捎萌攘骷品ㄊ敝苯硬獾昧松⑷热攘髅芏鹊辈獾玫氖欠 殴芗 谋砻嫖露仁倍杂诘厣虾凸芄捣笊韫艿揽捎檬挡獾谋砻嫖露人闶跗骄 蛋幢砻嫖露确 扑闳攘髅芏榷杂谥甭竦墓芗 捎檬挡獾谋砻嫖露人闶跗骄 岛褪挡獾耐寥牢露鹊既认凳 蛋次虏罘 扑愠鋈攘髅芏然挂 捶 殴芗 璞傅氖导时砻婊 鬯愠鱿喽杂诟霉艿赖牡绷砍ざ炔 词导适 考扑愠鏊 蟹 殴芗 璞傅淖苌⑷人鹗Ч┤裙艿辣N陆峁咕植科扑鸫Φ纳⑷人鹗вΠ雌扑鹈婊 褪挡獗砻嫖露鹊乃闶跗骄 蛋幢砻嫖露确 扑愠鋈攘髅芏群蜕⑷人鹗Ы 馐越峁 垂 交凰愠傻钡啬昊蚬┤燃酒骄 露认碌娜攘髅芏仁街心昊蚬┤燃酒骄 露认碌娜攘髅芏仁挡馊攘髅芏鹊钡啬昊蚬┤燃酒骄 橹饰露炔馐允钡慕橹饰露鹊钡啬昊蚬┤燃酒骄 肪澄露瓤掌 露然虻匚虏馐允钡幕肪澄露瓤掌 露然虻匚录扑惚徊夤芏位蚬芡 淖苌⑷人鹗Ч芏巫苌⑷人鹗О垂 浇 屑扑愎こ探ㄉ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式中被测管段总散热损失被测管段平均线热流密度被测管段全长被测管段上全部接口处散热损失被测管段上全部阀门管件设备的散热损失被测管段保温结构破损处的散热损失管网总散热损失管网总散热损失为各管段散热损失之和按公式进行计算式中管网总散热损失第管段的散热损失管网中的被测管段数测试误差测试误差来源于仪表误差测试方法误差测试操作及读数误差运行工况不稳定及环境条件变化形成的误差等若出现的误差较大又较难作出分析时应采用多种测试方法对比测试或一种测试方法的重复性测试以确定测试误差和重复性误差一级测试应对测定各参数作出误差分析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综合误差分析综合误差不应超过重复性测试误差不应超过二级测试应作出误差估计测试结果的综合误差不应超过重复性测试误差不应超过三级测试可不作误差分析和误差估计但重复性测试误差不应超过测试报告测试报告的内容概况说明项目及任务来源测试目的及测试等级测试日期测试项目状况测试现场及气象条件调查测试方案主要测试仪器仪表及精度测试工作安排及主要技术措施测试的主要参数记录数据测试项目的设计运行参数测试数据处理计算公式测试结果及误差分析测试结果分析按照附录标准的附录中表表和相关标准中允许最大散热损失值或设计要求对被测项目的保温效果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原始记录数据处理资料及测试报告存档备查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附录标准的附录供热管道保温后的允许最大散热损失值表表给出季节运行工况允许最大散热损失值表季节运行工况允许最大散热损失值管道外表面温度允许最大散热损失表给出常年运行工况允许最大散热损失值表常年运行工况允许最大散热损失值管道外表面温度允许最大散热损失附录标准的附录热流传感器表面热发射率与被测表面发射率不一致时的修正系数表热流传感器表面热发射率与被测表面发射率不一致时的修正系数应按表选取表表面热发射率修正系数表被测表面发射率被测表面温度适用条件适用于硅橡胶热流传感器表面热发射率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表完被测表面发射率被测表面温度适用条件适用于金属热流传感器表面热发射率热流计测试结果应按公式进行修正式中热流密度修正值热流计实测值热发射率修正系数附录提示的附录外护壳材料表面热发射率表常用外护壳材料的表面热发射率按表选取表常用外护壳材料的表面热发射率表材料和表面状况粗制铝板工业用铝薄板严重氧化的铝铝粉涂料轧制钢板极粗氧化面钢板有光泽的镀锌铁皮有光泽的黑漆无光泽的黑漆色薄油漆涂层砂浆灰泥红砖石棉板胶结石棉沥青油毡纸粗混凝土石灰浆粉刷层油纸硬质橡胶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附录标准的附录供热管道保温结构外表面总放热系数的计算供热管道保温结构外表面向大气空间的放热过程包括对流和辐射对流放?劝 ㄗ匀欢粤骱颓恐贫粤饔Ω 莶馐缘燃兜囊 蠓直鸾 凶芊湃认凳 募扑愣 恫馐怨┤裙艿辣N陆峁雇獗砻孀芊湃认凳 募扑闶夷诤凸芄捣笊璧墓┤裙艿。

管道热损失的计算方法

管道热损失的计算方法

dngo=4× Fngo/Sngo 可近似取12 W/m · ℃ Rngo=1/(3.14× α ngo× dngo)
2
dwgo=4× Fwgo/Swgo Rgo=ln(dwgo/dngo)/(2× 3.14× λ
go)
当土壤温度10~40℃,中等湿度土壤取1.2~2.5W/m· ℃ 可取12~15W/m · ℃ H=h+λ t/α k Rt=ln(2× H/dz+[(2× H/dz)2-1]0.5/(2× 3.14× λ t)
95 0.207 0.005 0.219 5.438E-05 0.319 0.599 0.052 0.657 70 0.147 0.007 0.159 7.573E-05 0.259 0.777 0.065 0.849 0.339 50.7 10841.1 35.0 10610.1
输入
输入 输入
第一根管道保温层外表面的直径 第一根管道保温材料的热阻
2
输入
m m
Sngo= dngo= α
ngo=
0.468 3 0.624 12 0.043 0.93 0.5 3.2 0.625 0.00027
1.2 1.5 14 1.31 0.296 95 20 100 0.2 9037.86
输入 输入 输入
从沟内空气到沟内壁之间的热阻 m·℃/W 六、地沟壁的热阻 地沟壁的导热系数 W/m·℃ 地沟外横截面积 地沟外横截面的周长 地沟壁的热阻 m· ℃/W m
地沟管线供热管道热损失计算
一、从热媒到管内壁的热阻 从热媒到管内壁的放热系数 管道内径 m 从热媒到管内壁的热阻 管材的导热系数 管道外径 管壁的热阻 W/m · ℃
2
α n= dn = Rn= λ g= dw= Rg= λ b= dz=

管道热损失的计算方法

管道热损失的计算方法

管道热损失计算


Rn=1/(3.14×αn×dn)
Rb=ln(dw/dn)/(2×3.14×λg)
Rb=ln(dz/dw)/(2×3.14×λb)
αw=11.6+7×v0.5 Rw=1/(3.14×dz×αw)
主要是阀门、补偿器、支座的损失地上敷设取0.25 ΔQ=(t-t0)×(1+β)×l/(Rn+Rg+Rb+Rw)Biblioteka 架空管线供热管道热损失计算
一、从热媒到管内壁的热阻
从热媒到管内壁的放热系数 W/m2·℃
管道内径
m
从热媒到管内壁的热阻 m·℃/W
二、管壁的热阻
αn= dn= Rn=
300 0.1 0.01062
输入 输入
管材的导热系数 管道外径 管壁的热阻
W/m·℃
λg=
m
dw=
m·℃/W
Rg=
三、保温材料的热阻
42 0.108 0.00029
输入 输入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 W/m·℃
λb=
0.09
保温层外表面的直径
m
dz=
0.188
保温材料的热阻
m·℃/W
Rb= 0.98073
四、从管道保温层外表面到周围介质的热阻
输入 输入
保温层外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 m/s
v=
保温层外表面对空气的放热系数 W/m2·℃
αw=
从保温层外表面到周围介质的热阻 m·℃/W
Rw=
五、供热管道的散热损失
3 20.3321 0.08332
输入
管道中热媒的温度

t=
200 输入
管道周围环境(空气)温度 ℃

供热工程第四章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供热工程第四章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第三节 机械循环单管热水供暖系统 管路的水力计算方法循环室内热水供暖系统入口处 的循环作用压力已经确定,可根据入口 处的作用压力求出各循环环路的平均比 摩阻,进而确定各管段的管径。
2、如果系统入口处作用压力较高时,必然 要求环路的总压力损失也较高,这会使 系统的比摩阻、流速相应提高。
二、当量局部阻力法和当量长度法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为了简化计算,也 有采用所谓“当量局部阻力法”或“当量长 度法”进行管路的水力计算。
当量局部阻力法(动压头法) 当量局部阻 力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管段的沿程损失转变为 局部损失来计算。
当量长度法 当量长度法的基本原理是 将管段的局部损失折合为管段的沿程损失来 计算。
不等温降法在计算垂直单管系统时,
将各立管温降采用不同的数值。它是在 选定管径后,根据压力损失平衡的要求, 计算各立管流量,再根据流量计算立管 的实际温降,最后确定散热器的面积。 不等温降法有可能在设计上解决系统的 水平失调问题,但设计过程比较复杂。
第二节 重力循环双管系统管路 水力计算方法和例题
3.确定最不利环路各管段的管径d。
(1)求单位长度平均比摩阻
(2)根据各管段的热负荷,求出各管段的流量
(3)根据G、Rpj,查附录表4—1,选择最接近Rpj 的管径。选用的Rpj越大,需要的管径越小,会降
低系统的基建投资和热损失,但系统循环水泵的投 资和运行电耗会随之增加。所以需要确定一个经济 比摩阻,使得在规定的计算年限内总费用为最小。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推荐选用的经济平均比摩阻 一般为60~120Pa/m。
(3)求通过底层与第二层并联环路的压降不平衡率。
10.确定通过立管I第三层散热器环路上各管段 的管径,计算方法与前相同。计算结果如下:

管道热损失的计算方法

管道热损失的计算方法
输入 输入 输入 来自入管道热损失计算备 注
Rn=1/(3.14×αn×dn)
Rb=ln(dw/dn)/(2×3.14×λg)
Rb=ln(dz/dw)/(2×3.14×λb)
αw=11.6+7×v0.5 Rw=1/(3.14×dz×αw)
主要是阀门,补偿器,支座的损失地上敷设取0.25 ΔQ=(t-t0)×(1+β)×l/(Rn+Rg+Rb+Rw)
四,从管道保温层外表面到周围介质的热阻 v= 保温层外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 m/s 3 αw= 20.3321 保温层外表面对空气的放热系数 W/m2℃ Rw= 从保温层外表面到周围介质的热阻 m℃/W 0.08332 五,供热管道的散热损失 管道中热媒的温度 管道周围环境(空气)温度 管道的长度 m W 管道附件的散热损失系数 供热管道的散热损失 ℃ ℃ t= t0= L= β= ΔQ= 200 0 240 0.25 55816.1
架空管线供热管道热损失计算
一,从热媒到管内壁的热阻 αn = 从热媒到管内壁的放热系数 W/m2℃ dn = 管道内径 m 从热媒到管内壁的热阻 管材的导热系数 管道外径 管壁的热阻 W/m℃ m m℃/W 三,保温材料的热阻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 保温层外表面的直径 保温材料的热阻 W/m℃ m m℃/W λb = dz= Rb= 0.09 0.188 0.98073 输入 输入 输入 m℃/W 二,管壁的热阻 λg= dw= Rg= 42 0.108 0.00029 输入 输入 Rn= 300 0.1 0.01062 输入 输入

管沟敷设供热管道热损失的计算

管沟敷设供热管道热损失的计算
[!] 文献 已就管沟敷设热损失计算方法进行了描
引入了管沟空气温度参数, 由于空气温度易于测定, 使公式简化。此外, 提出了折算埋深的概念, 使计算 结果更接近实际。
&
&)!
管沟敷设管道热损失计算
管沟敷设管道热损失的传热过程
供热介质热量的传递过程包括: ! 供热介质的 热量通过管道内表面向管道外表面传递, 然后再从 保温结构的内表面传到外表面; " 从保温结构的外 表面向管沟内的空气传递; 从管沟内的空气向管 # 沟内表面传递; 从管沟内表面向管沟外表面传 $ 递; % 从管沟外表面向土壤传递。 & ) & 管沟敷设管道热损失的计算
第 &’ 卷 第 ( 期 &""’ 年 ( 月 文章编号: (&""’) !""" # $$!% "( # "$"( # "’
煤气与热力 M03 N 6708
O51 ) &’ B5 ) ( P:1 ) &""’
管沟敷设供热管道热损失的计算
韩晓红! , 邹平华&
!
(! ) 浙江大学 制冷及低温工程研究所, 浙江 杭州 ’!""&(;& )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 摘要: 提出了管沟空气温度和折算埋深的概念, 给出了管沟敷设供热管道热损失的计算方法, 并对 管沟敷设的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 关键词: 供热管道; 管沟敷设; 热损失; 热阻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 ’ # + #8) &・ + 3 ! $ ( 2 & /4 (8) 计算管道从供热介质向管沟空气的 % 按式 传热热阻 %( , %% %( ’ % /4, ( * % 2, ( ’ # + *8) &・ + 3 ! %% ’ % /4, % * % 2, % ’ # + *8) &・ + 3 ! ((#) 计算管沟内的空气温度 " /0 & 按式 "( "% ": * * %( %% % 1, : " /0 ’ ’ %5 + 5 + ( ( ( * * %( %% % 1, : (’)按式 ( () 计算单位管沟敷设时管道的热损 失 / /0 / /0 ’ 失! (( * ") ! ’ 5)% 9! ! ’ / /0 " /0 0 " : ’ %#* ! 3 & % 1, :

暖气管道热量损失计算公式

暖气管道热量损失计算公式

暖气管道热量损失计算公式在冬季寒冷的天气里,暖气管道的热量损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热量损失会导致能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影响到室内温度的稳定性。

因此,了解暖气管道热量损失的计算公式对于节约能源、提高暖气效率非常重要。

暖气管道热量损失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管道的材质、管道的直径、管道的长度、室外温度、室内温度以及管道的绝热性能。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因素对暖气管道热量损失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

首先,管道的材质对热量损失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般来说,金属管道的导热性能较差,会导致较大的热量损失。

而塑料管道的导热性能较好,热量损失相对较小。

因此,在计算暖气管道热量损失时,需要考虑管道的材质。

其次,管道的直径和长度也是影响热量损失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管道的直径越大,热量损失越小;管道的长度越长,热量损失越大。

因此,在计算热量损失时,需要考虑管道的直径和长度。

另外,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也会影响热量损失。

一般来说,室外温度越低,热量损失越大;室内温度越高,热量损失越小。

因此,在计算热量损失时,需要考虑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

最后,管道的绝热性能也是影响热量损失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绝热性能越好,热量损失越小;绝热性能越差,热量损失越大。

因此,在计算热量损失时,需要考虑管道的绝热性能。

根据以上几个因素,我们可以得出暖气管道热量损失的计算公式如下:Q = (π d L (T1 T2)) / (4 λ)。

其中,Q表示热量损失;π表示圆周率,取3.14;d表示管道的直径;L表示管道的长度;T1表示室外温度;T2表示室内温度;λ表示管道的导热系数。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出暖气管道的热量损失。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管道材质、直径、长度、室外温度、室内温度和绝热性能来计算热量损失,从而优化暖气系统,节约能源,提高暖气效率。

除了计算热量损失,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减少暖气管道的热量损失。

例如,在设计和安装暖气系统时,可以选择导热性能较好的管道材质,增加管道的绝热层厚度,减少管道的长度等。

管道热损失的计算方法

管道热损失的计算方法

n216.0175141 Re n57553.95683 Pr n 3.54
n0.3
u n1
νn0.000000556λ
4.51%
保温管道的热损失(加30%安全系数)计算:
Qt={[2π(TV-TA) ]/〔( LnD0/D1)1/λ+2/( D0α)]}×1.3
式中:
Qt — 单位长度管道的热损失,W/m;
Qp — 单位平面的热损失,W/㎡;
TV — 系统要求的维持温度,℃;
TA — 当地的最低环境温度℃;
λ —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W/(m℃),见表3;
D1 — 保温层内径,(管道外径) m;
D0 — 保温层外径,m; D0=D1+2δ;
δ — 保温层厚度,m;
Ln — 自然对数;
α — 保温层外表面向大气的散热系数,W/(㎡℃)与风速ω,(m/s)有关,α=1.163(6+ω1/2) W/( ㎡℃ )
常用保温材料导热系数
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 (m. ℃)
玻璃纤维 0.036
矿渣棉 0.038
硅酸钙 0.054
膨胀珍珠岩 0.054
蛭石 0.084
岩棉 0.043
聚氨脂 0.024
聚苯乙烯 0.031
泡沫塑料 0.042
石棉 0.093
管道材质修正系数
管道材料修正系数
碳钢 1
铜 0.9
不锈钢 1.25
塑料 1.5
Nu f=0.023Re n Pr n Re f=u n d n/ν
63(6+ω1/2) W/( ㎡℃ )。

供热管网输送热损失分析

供热管网输送热损失分析

供热管网输送热损失分析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全世界都开始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节能降耗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根据住建部统计数据,截止2020年末,我国北方供热面积达156亿平方米,北方城市集中供热能耗占全国总能耗20%,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及供热品质要求不断提高,供热管网的保温不容忽视。

本文通过理论计算管网的散热量与实际的散热量做对比,分析减小管道热损失的可行办法,提高热力公司的经济效益。

更好的指导今后的供热管网节能设计工作。

关键字:管道保温;硅酸铝;热损失;节能1 管道保温结构及案例基本情况:城镇集中供热管网一般采用的是直埋预制保温管,保温管结构有内向外分别是:钢管,保温材料,外护管。

管道的保温材料可采用岩棉,石棉,硬质泡沫塑料等。

随着近年来管道制造技术的发展,目前供热管网主要采用预制直埋保温管。

乌鲁木齐市某DN1200供热管网设计供水温度150℃,回水温度80℃,设计压力2.0Mpa。

保温材料为硅酸铝保温,环氧煤沥青玻璃钢外护,无机富锌-聚氨酯漆防腐。

供水管保温厚度100mm,回水管保温厚度80mm。

因外护管损坏,及地下水位高,管沟内积水造成管网热损失较大,热力公司在原有管道保温的基础上,又在供水管上增加了两层橡塑棉保温,总厚度为50mm。

2 管网的敷设方式我国常用的敷设方式主要为直埋敷设、地沟敷设、架空敷设。

直埋敷设是指将热力管道直接埋设于土壤中,是目前新建管网使用最广泛、使用最多的一种敷设方式。

本案例DN1200管网采用预制椭圆拱管沟敷设方式。

管网现有5处分支。

分支示意图及管网现状保温做法如图1所示:图1分支示意图及管网现状保温做法3管网热损失计算公式①热水在输送过程中,很大一部分的热损失来自于管道自身的散热损失,各类敷设方式热损失计算公式如下:直埋敷设时,热网的供水管和回水管敷设在同一沟槽中,供水管和回水管之间存在着热传递,因此:供水管道的热损失为:回水管道的热损失为:式中:、——供水管和回水管道单位长度的散热损失,W/m;、——供水管和回水管的热媒温度,℃;——土壤地表面温度,℃;、——供水管和回水管的总热阻,m·℃/W;;、——供水管和回水管保温层的热阻,m·℃/W;——土层热阻,m·℃/W。

管道热损失计算

管道热损失计算
ngo=
0.468 3 0.624 12 0.043 0.93 0.5 3.2 0.625 0.00027
1.2 1.5 14 1.31 0.296 95 20 100 0.2 9037.86
输入 输入 输入
从沟内空气到沟内壁之间的热阻 m·℃/W 六、地沟壁的热阻 地沟壁的导热系数 W/m·℃ 地沟外横截面积 地沟外横截面的周长 地沟壁的热阻 m· ℃/W m

95 0.207 0.005 0.219 5.438E-05 0.319 0.599 0.052 0.657 70 0.147 0.007 0.159 7.573E-05 0.259 0.777 0.065 0.849 0.339 50.7 10841.1 35.0 10610.1
输入
输入 输入
第一根管道保温层外表面的直径 第一根管道保温材料的热阻
主要是阀门、补尝器、支座的损失地沟敷设取0.20 Δ Q=(t-td· (1+β )× l/(Rn+Rg+Rb+Rw+Rngo+Rgo+Rt) b)×
∑R1=Rn· 1+Rg· 1+Rb· 1+Rw· 1
∑R2=Rn· 2+Rg· 2+Rb· 2+Rw· 2 ∑R0=Rngo+Rgo+Rt tgo=(t1/∑R1+t2/∑R2+···+td·b/∑R0)/(1/∑R1+1/∑R2+···+1/∑R0) Q=(tgo-td· b)/R0 按设计规定要求不高于40 ℃ Q、=[(t1-tgo、)/∑R1+(t2-tgo、)/∑R2+· · · +(tgo、-td· (1+β )× L b)/∑R0]×

管道热损失的计算方法

管道热损失的计算方法

Rw=
五、从沟内空气到沟内壁之间的热阻
0.052
地沟内净横截面面积
m2
地沟内净横截面的周长
m
地沟内廓横截面的当量直径 m
沟内壁放热系数
W/m2·℃
从沟内空气到沟内壁之间的热阻 m·℃/W 六、地沟壁的热阻
Fngo= Sngo= dngo= αngo= Rngo=
0.468 3
0.624 12
0.043
dngo=4×Fngo/Sngo 可近似取12 W/m2·℃ Rngo=1/(3.14×αngo×dngo)
dwgo=4×Fwgo/Swgo Rgo=ln(dwgo/dngo)/(2×3.14×λgo)
当土壤温度10~40℃,中等湿度土壤取1.2~2.5W/m·℃ 可取12~15W/m2·℃ H=h+λt/αk Rt=ln(2×H/dz+[(2×H/dz)2-1]0.5/(2×3.14×λt)
tgo=
则地沟内管道的总散热损失 W
Q=
当地沟通风时,保证其内的温度为 ℃ 则通风系统的通风排热水量为 W
tgo、= Q、=
95 0.207 #DIV/0! 0.219 5.438E-05 0.319 0.599 0.052 #DIV/0!
70 0.147 #DIV/0! 0.159 7.573E-05 0.259 0.777 0.065 #DIV/0! 0.339 #DIV/0! #DIV/0! 35.0 #DIV/0!
地沟壁的导热系数 W/m·℃
地沟外横截面积
m2
地沟外横截面的周长
m
地沟横截面外表面的当量直径
地沟壁的热阻 m·℃/W
m 七、土壤的热阻
λgo= Fwgo= Swgo= dwgo= Rgo=

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职业资格考试专业案例(上)真题2008年

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职业资格考试专业案例(上)真题2008年

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职业资格考试专业案例(上)真题2008年(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案例题(总题数:25,分数:100.00)1.某小区采暖热负荷为1200kW,采暖一次热水由市政热力管网提供,供回水温度为110℃/70℃,采用水—水换热器进行换热后提供小区采暖,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为2500W/(m 2·℃),采暖供回水温度为80℃/60℃,水垢系数B=0.75。

该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应是下列何项?∙ A.16~22m2∙ B.24~30m2∙ C.32~38m2∙ D.40~46m2(分数:4.00)A.B.C. √D.解析:[解析]如题目未说明,默认为逆流换热。

根据《教材(第三版)》P105:注:教材P105指出实际换热面积应取计算面积的1.15~1.25倍,但是本题作者认为所求面积为计算面积,故无需乘以附加系数,如实际选型时才需要乘以附加系数。

2.某车间围护结构耗热量Q 1 =110kW,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Q 2 =27kW,加热由门孔洞侵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Q 3=10kW,有组织的新风耗热量Q 4=150kW,热物料进入室内的散热量Q 5=32kW(每班1次,一班8h)。

该车间的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是下列哪一项?(分数:4.00)A.304kWB.297kW √C.292kWD.271kW解析:[解析]根据《教材(第三版)》P14或《暖规》4.2.1条注1:“不经常的散热量,可以不计算”。

因此Q=Q 1 +Q 2 +Q 3 +Q 4 =297kW3.某建筑采暖用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系统,设计采暖供回水温度为60℃/50℃,计算阻力损失为50kPa(其中最不利环路阻力损失为25kPa)。

现采暖供回水温度调整为50℃/42℃,系统和辐射地板加热的管径均不变,但需要调整辐射地板的布管,形成最不利的环路阻力损失为30kPa。

热力入口的供回水压差应为下列何项?(分数:4.00)A.45~50kPaB.51~60kPaC.61~70kPa √D.71~80kPa解析:[解析]设调整前系统流量为G 1,调整后为G 2,则:G 1 (60-50)=G 2 (50-42),得:G 2 =1.25G 1调整前公共管路阻力损失ΔP 公 =50-25=25(kPa),调整后ΔP 公 "=(G 2 /G 1 ) 2ΔP 公 =39.1kPa则热力入口的供回水压差ΔP=ΔP 公 "+30kPa=69.1kPa4.某办公楼的会议室(t n=18℃)计算采暖热负荷为2200W,设计选用铸铁四柱640型散热器,散热器装在罩内,上部和下部均开口,开口高度为150mm,采暖系统为双管上供下回系统,热媒为85~60℃热水,散热器为异侧上进下出。

025低温热水采暖系统管网热损失分析计算

025低温热水采暖系统管网热损失分析计算

H h
t k
(3)
式中 h——从地表面到管中心线的埋设深度,m; αk——土壤表面的放热系数,W/m2· ℃; λt 同式(1)。
1
当几根管道并列直埋敷设时,需要考虑其相互间的传热影响。在双管直埋辐射情况下, 附加热阻可用下式表示:
Rc
2H ln 1 2t b 1
4
图 2 不同热媒温度管网热保温效率示意图 4.结论 热水管网的散热损失占总输热量的 5%~8%,在低温供暖的情况下,将使系统热损失 明显减少。与 95/70 供回水温度相比,85/60、75/50 和 65/40 工况下室外供热管道的散热损 失分别减少了 11.7%、23.3%及 35%。 热力管道的散热损失主要跟管内热水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散热损失越高,因此,在管 道保温条件不改变的前提下,供回水管的供回水温度之和越高,其散热损失越大,而与供回 水温差的大小无关,计算分析得出:管网总温度下降 5℃,热网散热损失减少 3%。 参考文献 略
d z dw 2 = 0.133 2 0.046 0.225m;h / d z 1.25 / 0.225 5.56 2
管子的折算埋深和土壤热阻
H h
t 1 4H 1.41m , Rt In 0.241m ℃ / W 2t dz k
保温层热阻
低温热水采暖管网热损失的计算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陈思佳 王威 董重成 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 姚飞
摘要: 热力管网是供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温的热水管网的散热损失占总输热量的 5%~ 8%, 减少输送热媒时的热损失是节能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通过对实际供热管网热损失的计 算, 确定了低温热水采暖系统的保温效率。 在低温供暖的情况下, 将使系统热损失明显减少。 关键词:低温;热损失;保温效率 0.前言 热力管网负责将热能输送给热用户, 是供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热能在输送过程中必 然会有损失,这部分损失的能量包括:输送管网的散热损失、管网补水损失及由于网路失调 而导致的失调损失。针对散热损失,采取管道保温是必要的有效措施。为了节能,应使室外 供暖管网的输送效率达到 90%以上,输送效率指供暖建筑总得热量与锅炉总输出热量的比 值。采用保温的热水管网的散热损失占总输热量的 5%~8%,而热网管道的保温费用占整个 热网管道费用的四分之一左右。 下面对热水管网热散热损失进行理论分析, 计算不同热媒温 度下采暖系统室外管网的热损失的变化。 1. 管网热损失理论计算公式 室外供暖管道的散热损失为供水管道散热损失和回水管道散热损失。 其中, 直埋敷设保 温管道的散热损失(h/dz≥2 的条件) ,可按下式计算:

热损失计算公式

热损失计算公式

热损失计算公式
热量损失计算公式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它用来衡量物体内部热量流失的程度。

热损失计算公式是由一系列变量综合考虑而生成的,比如热阻抗、散热面积、周围温度等等。

热损失的计算公式可以起到很好的应用,一是可以用它来计算保温的效果;二是可以估算热量流失的大小,进而控制机器的运行温度;三是可以应用于太阳能或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和制造。

热损失计算公式的核心公式是:热损失 = 热通量× 热阻抗。

通过这一公式,可以计算出热量在物体内部流失的程度。

其中,热通量是指热量流动到其余物体或环境的速度;热阻抗是指热量在物体表面反射或传播的程度。

要确定物体的热损失量,需要首先确定热通量的大小,通常是从物体外部流进
来的热量量。

其次,需要确定热阻抗的值,它是热量在物体表面反射或传播的程度,也是热量在物体内部流失程度的一个指标。

最后,将前面两个数值结合起来即可得出物体的热损失量。

热损失计算公式由变量综合考虑而生成,可以起到很好的应用,在保温机器的
运行温度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因此,正确理解热损失计算公式及其影响因素,能够更好的利用热损失的优势。

蒸汽管道温度损失计算及分析

蒸汽管道温度损失计算及分析

bw k p g f CG t t k l t ∙-=∆)(热水供热管道的温降1.计算基本公式1.1温损计算公式为:式中: g k—管道单位长度传热系数C m w ο⋅/pt —管内热媒的平均温度C ︒kt —环境温度C ︒G —热媒质量流量s Kg /C —热水质量比热容C Kg J ︒⋅/l ——管道长度m 由于计算结果为每米温降,所以L 取1m1.2.管道传热系数为 式中:na ,wa —分别为管道内外表面的换了系数C m w ο⋅2/nd ,wd —分别为管道(含保温层)内外径mi λ—管道各层材料的导热系数C m w ο⋅/(金属的导热系数很高,自身热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i d—管道各层材料到管道中心的距离m2.1内表面换热系数的计算根据H.Hansen 的研究结果,管内受迫流动的努谢尔特数可由下式计算: Pr 为普朗特常数查表可得,本文主要针对供水网温度和回水网温度进行查找得: 90摄氏度时Pr=1.95;在75摄氏度时Pr=2.38; 2.2外表面换热系数的计算由于采用为直埋方式,管道对土壤的换热系数有:式中: t λ—管道埋设处的导热系数。

th —管道中心到地面的距离。

3.假设条件:A. 管道材料为碳钢(%5.1≈w )B. 查表得:碳钢在75和90摄氏度时的导热系数λ都趋近于36.7C m w ο⋅/ C.土壤的导热系数t λ=0.6C m w ο⋅/D. 由于本文涉及到的最大管径为0.6m ,所以取th =1.8mE.保温材料为:聚氨酯,取λ=0.03C m w ο⋅/ F. 保温层外包皮材料是:PVC ,取λ=0.042C m w ο⋅/ G.在75到90摄氏度之间水的比热容随温度的变化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4.电厂实测数据为:管径为300mm 时,保温层厚度为:50mm ,保温外包皮厚度为:7mm ; 管径为400mm 时,保温层厚度为:51mm ,保温外包皮厚度为:7.8mm ; 管径为500mm 时,保温层厚度为:52mm ,保温外包皮厚度为:9mm ; 管径为600mm 时,保温层厚度为:54mm ,保温外包皮厚度为:12mm ;蒸汽管道损失理论计算及分析1、蒸汽管道热损失公式推导稳态条件下,通过单位长度的蒸汽管道管壁的热流量是相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温热水采暖管网热损失的计算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陈思佳 王威 董重成 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 姚飞
摘要: 热力管网是供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温的热水管网的散热损失占总输热量的 5%~ 8%, 减少输送热媒时的热损失是节能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通过对实际供热管网热损失的计 算, 确定了低温热水采暖系统的保温效率。 在低温供暖的情况下, 将使系统热损失明显减少。 关键词:低温;热损失;保温效率 0.前言 热力管网负责将热能输送给热用户, 是供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热能在输送过程中必 然会有损失,这部分损失的能量包括:输送管网的散热损失、管网补水损失及由于网路失调 而导致的失调损失。针对散热损失,采取管道保温是必要的有效措施。为了节能,应使室外 供暖管网的输送效率达到 90%以上,输送效率指供暖建筑总得热量与锅炉总输出热量的比 值。采用保温的热水管网的散热损失占总输热量的 5%~8%,而热网管道的保温费用占整个 热网管道费用的四分之一左右。 下面对热水管网热散热损失进行理论分析, 计算不同热媒温 度下采暖系统室外管网的热损失的变化。 1. 管网热损失理论计算公式 室外供暖管道的散热损失为供水管道散热损失和回水管道散热损失。 其中, 直埋敷设保 温管道的散热损失(h/dz≥2 的条件) ,可按下式计算:
3
筑为节能型建筑,共 28 栋楼,分别为住宅和公共建筑。二次管网布置如图 1:
图 1 小区管网示意图 小区总供暖面积为 120000m 。供热面积热指标分别为 45w/m2(住宅) 、65w/m2(公建), 总供暖负荷 5.88MW,换热站规模为 6MW。 小区原有采暖设计供回水温度为 95~70℃,通过改变设计温度,对比不同工况下供暖 系统的能耗状况。 小区供热管道采用直埋敷设方式,两管中心中心线间的距离 b=760mm,从地表面到管 中心线的埋设深度 h=1.2m,采用聚氨酯泡沫保温,供回水管采用相同的保温层厚度,其导 热系数 λb 为 0.023W/m2· ℃。管道散热损失如表 3 所示 表 3 直埋敷设方式管道沿程损失
2
(4)
式中 b——两管中心线间的距离,m; 其他符号同前。 第一根管道的散热损失为:
q1
第二根管道的散热损失为:
t1 td b R2 t2 td b Rc
R R
1
2
Rc 2
(5)
q2
t2 td b R1 t1 td b Rc
R R
1 1
2 RcΒιβλιοθήκη 23.8812 0.1232
q2
t2 td b R1 t1 td b Rc 45 3 3.881 60 3 0.123 11.87
R R
2
Rc 2
3.8812 0.1232
R 2
式中 λg——管材的导热系数,W/m2· ℃; 2.工程案例计算
1
ln
g
dw Rt dz
(7)
设有一双管热水采暖管道直埋敷设于地下,管径为: d w 133 4.5mm 两管中心线间的距离 b=450mm,从地表面到管中心线的埋设深度 h=1.25m,两管保温 层厚度均为 δ=46mm,导热系数 λb 为 0.023W/m2· ℃。管道保温层采用聚氨酯泡沫。 再设供暖期为 n=4296h。 供暖期间土壤地表空气平均温度 tdb 为-3℃。 土壤的导热系数 λt 2 2 为 2.4W/m · ℃,土壤表面的放热系数 αk 取 15W/m · ℃。设供水管水温 t1=60℃,回水管水温 t2=45℃,计算出供回水管单位管长的散热量。 忽略保护壳的厚度,则直埋敷设管子与土壤接触的外径
d z dw 2 = 0.133 2 0.046 0.225m;h / d z 1.25 / 0.225 5.56 2
管子的折算埋深和土壤热阻
H h
t 1 4H 1.41m , Rt In 0.241m ℃ / W 2t dz k
保温层热阻
Q
t td b (1 )l d 1 1 4H ln z ln 2b d w 2t dz
Rt 1 2t ln 4H dz
(1)
(2)
式中 △ Q——管道热损失,w; t——管道中热媒温度,℃; tdb——土壤地表面空气温度,℃; λb、λt——分别为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和土壤的导热系数,W/m· ℃。 dw、dz——分别为管道外径和与土壤接触的管子外表面的直径,m; β——管道附件、阀门、补偿器、支座等的散热损失附加系数; H——管子的折算埋深,m; 管子的折算埋深 H,按下式计算:
4
图 2 不同热媒温度管网热保温效率示意图 4.结论 热水管网的散热损失占总输热量的 5%~8%,在低温供暖的情况下,将使系统热损失 明显减少。与 95/70 供回水温度相比,85/60、75/50 和 65/40 工况下室外供热管道的散热损 失分别减少了 11.7%、23.3%及 35%。 热力管道的散热损失主要跟管内热水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散热损失越高,因此,在管 道保温条件不改变的前提下,供回水管的供回水温度之和越高,其散热损失越大,而与供回 水温差的大小无关,计算分析得出:管网总温度下降 5℃,热网散热损失减少 3%。 参考文献 略
R R
1
2
Rc 2
(6)
式中 q1、q2——第一根和第二根管道单位长度的散热损失,W/m; t1、t2——第一根和第二根管内的热媒温度,℃; Rt——土壤热阻,m· ℃/W; Rc——附加热阻,m· ℃/W; tdb——土壤地表面空气温度,℃; ∑R1、∑R2——第一根和第二根管道的总热阻,m· ℃/W;
H h
t k
(3)
式中 h——从地表面到管中心线的埋设深度,m; αk——土壤表面的放热系数,W/m2· ℃; λt 同式(1)。
1
当几根管道并列直埋敷设时,需要考虑其相互间的传热影响。在双管直埋辐射情况下, 附加热阻可用下式表示:
Rc
2H ln 1 2t b 1
通过表 1 表 2 计算数据的对比表明, 与常规设计供回水温度相比, 85/60、 75/50 和 65/40 工况下室外供热管道的散热损失分别减少了 11.7%、23.3%及 35%。对比。 表 1 中 80/60℃和 表 2 中 85/60℃的散热损失:管道散热损失分别为 36.5W/m 和 37.7W/m。若供水温度 不变,加大温差,计算得到 80/55℃管道散热损失为 35.2W/m,而 80/60℃管道散热损失为 36.5W/m。 由此可知,管道的散热损失主要跟管内热水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散热损失越高,因此, 在管道保温条件不改变的前提下,供回水管的供回水温度之和越高,其散热损失越大,而与 供回水温差的大小无关。通过计算可知,管网总温度下降 5℃,热网散热损失减少 3%。 3.实际工程分析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某小区集中供暖系统采用换热站间接连接, 系统形式为散热器采暖系 统。采暖室外计算温度:-26℃,采暖室外平均温度:-10.2℃,年平均温度:2.9℃。采暖期: 183 天(4392 小时) 。一次网供回水温度 130~80℃,二次网供回水温度 95~70℃。小区建
80 20 12.1 859
供暖期小时数 n=4392h。供暖期间土壤地表面空气温度 tdb 为-3℃。土壤的导热系数 λt 为 2.4W/m2· ℃,土壤表面的放热系数 αk 为 15W/m2· ℃。计算四种不同水温运行工况下外网 管道的保温效率,如图 2 所示。随着管网热媒温度的降低,管网散热损失逐渐减小,保温效 率越高。
2
公称直径 保温厚度 管段长度 散热损失
mm mm m w
250 42 41.6 4266
250 42 139.5 14307
250 42 50.1 5138
200 38 72.9 6612
200 38 66.4 6023
150 35 39.6 2659
125 30 69.5 4580
100 30 69.8 3925
R R R
1
2
Rb Rt 3.881m ℃/ W
附加热阻 Rc 0.123m ℃ / W
2
确定供、回水管单位管长的散热量(单位:w/m)
q1
t1 td b R2 t2 td b Rc 60 3 3.881 45 3 0.123 15.86
由上表可知,与常规设计供回水温度相比,80/60、60/45 和 45/35 工况下室外供暖管道 的散热损失分别减少了 14.6%、35.1%及 49.7%。采暖系统的低温运行减少了管网热损失, 节约能源并提高了供热效率。 表 1 的结果是温差不同时计算得出的,若温差相同,保持在 25℃,其热损失如表 2 所 示: 表 2 温差不变时供热管道散热量变化 供回水温度℃ 95/70 85/60 75/50 65/40 q1 24.68 22.18 19.68 17.19 q2 18.03 15.52 13.3 10.53 ∑q 42.71 37.7 32.98 27.72
总散热损失:
q q
1
q2 15.86 11.87 27.73w / m
双管在整个供暖期的总散热损失(单位:GJ/m· a) :
Qn n q 4296 3600 27.73 0.4287
同理可算得 95~70℃、80~60℃及 45~35℃三种工况的散热量,见。 表 1。 表 1 供热管道散热量 供回水温度℃ 95/70 80/60 45/35 q1 24.68 20.89 12.07 q2 18.03 15.57 9.41 ∑q 42.71 36.46 21.48
陈思佳,女,1985 年 10 月,暖通工程师,哈尔滨市南岗区黄河路 73 号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邮编 150090 手机 13766879651 邮箱:chensijia8hi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