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报告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班级:机电0811学号: 2008716022姓名:陈智建指导教师:刘云、柯江岩2012 年 1 月 13 日目录第一节绪论 (3)1.1课程设计目的意义 (3)1.2课程设计任务描述 (3)1.3数控铣床的性能指标设计要求 (3)第二节总体方案设计 (4)2.1主轴驱动系统设计方案 (4)2.2 X/Y/Z轴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4)2.3电气系统设计方案 (4)第三节传动系统设计 (5)3.1主轴传动系统的设计 (5)3.1.1主轴电机选择 (5)3.1.2变频器的选择 (5)3.1.3主轴传动系统设计 (5)3.2伺服驱动系统设计 (6)3.2.1伺服传动机构设计 (6)3.2.2伺服电机选择 (6)3.2.3 滚珠丝杠的选择 (6)3.2.4滚珠丝杠支承的选择 (7)3.3设计验算校核 (8)3.3.1惯量匹配验算 (8)3.3.2伺服电机负载能力校验 (8)3.3.3系统的刚度计算 (9)3.3.4固有频率计算 (10)3.3.5死区误差计算 (10)3.3.6系统刚度变化引起的定位误差计算 (11)第四节电气系统设计 (11)后附6张系统框图和元器件图。
(14)第五节心得体会 (15)参考文献 (16)第一节绪论1.1课程设计目的意义机电一体化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综合性技术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现代各种先进技术构成了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基础。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属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能力。
1.2课程设计任务描述本课程设计主要要求学生设计一数控铣床的传动系统跟控制系统,即在已有数控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加工要求,进行二次开发。
由于生产数控系统,伺服电动机的驱动器,伺服电机的厂家很多,即使同一厂家,其生产的产品系统和型号也很多。
为了避免在设计过程中选型过于宽广,并考虑到本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训练从事设计的基本能力,数控系统规定选用Fanuc OI MATE MC。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报告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题目自动分拣工件机械手的设计班级学生蒋金成同组凌一锐起迄日期2015 指导教师年机械 1211学号1220116105 上文龙薛俊12月 25日~ 2016年 1月汪帮富讲师5 日机械工程学院目录1. 自动分拣工件机械手设计的要求、目的及意义⋯⋯⋯⋯⋯⋯⋯⋯⋯⋯⋯ 11.1 要求⋯⋯⋯⋯⋯⋯⋯⋯⋯⋯⋯⋯⋯⋯⋯⋯⋯⋯⋯⋯⋯⋯⋯⋯⋯⋯⋯⋯⋯ 31.2 目的及意义⋯⋯⋯⋯⋯⋯⋯⋯⋯⋯⋯⋯⋯⋯⋯⋯⋯⋯⋯⋯⋯⋯⋯⋯⋯⋯ 32. 总体方案设计与论证⋯⋯⋯⋯⋯⋯⋯⋯⋯⋯⋯⋯⋯⋯⋯⋯⋯⋯⋯⋯⋯⋯ 42.1 总体方案设计⋯⋯⋯⋯⋯⋯⋯⋯⋯⋯⋯⋯⋯⋯⋯⋯⋯⋯⋯⋯⋯⋯⋯⋯⋯ 4 2.1.1 主体功能⋯⋯⋯⋯⋯⋯⋯⋯⋯⋯⋯⋯⋯⋯⋯⋯⋯⋯⋯⋯⋯⋯⋯⋯⋯ 42.1.2 执行机构⋯⋯⋯⋯⋯⋯⋯⋯⋯⋯⋯⋯⋯⋯⋯⋯⋯⋯⋯⋯⋯⋯⋯⋯⋯ 5 2.1.3 驱动机构⋯⋯⋯⋯⋯⋯⋯⋯⋯⋯⋯⋯⋯⋯⋯⋯⋯⋯⋯⋯⋯⋯⋯⋯⋯ 6 2.1.4 控制机构⋯⋯⋯⋯⋯⋯⋯⋯⋯⋯⋯⋯⋯⋯⋯⋯⋯⋯⋯⋯⋯⋯⋯⋯⋯ 6 2.2 总体方案论证⋯⋯⋯⋯⋯⋯⋯⋯⋯⋯⋯⋯⋯⋯⋯⋯⋯⋯⋯⋯⋯⋯⋯⋯⋯ 4 2.2.1 调试过程⋯⋯⋯⋯⋯⋯⋯⋯⋯⋯⋯⋯⋯⋯⋯⋯⋯⋯⋯⋯⋯⋯⋯⋯⋯⋯ 6 2.2.2 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72.2.3 结果分析⋯⋯⋯⋯⋯⋯⋯⋯⋯⋯⋯⋯⋯⋯⋯⋯⋯⋯⋯⋯⋯⋯⋯⋯⋯⋯83. 机构分析与计算⋯⋯⋯⋯⋯⋯⋯⋯⋯⋯⋯⋯⋯⋯⋯⋯⋯⋯⋯⋯⋯⋯⋯⋯⋯ 3 3.1 机械手总体设计⋯⋯⋯⋯⋯⋯⋯⋯⋯⋯⋯⋯⋯⋯⋯⋯⋯⋯⋯⋯⋯⋯⋯⋯⋯83.2 机身的总体设计⋯⋯⋯⋯⋯⋯⋯⋯⋯⋯⋯⋯⋯⋯⋯⋯⋯⋯⋯⋯⋯⋯⋯⋯⋯94. 关键部件设计与校核⋯⋯⋯⋯⋯⋯⋯⋯⋯⋯⋯⋯⋯⋯⋯⋯⋯⋯⋯⋯⋯⋯⋯ 4 4.1 机械手手抓的设计计算⋯⋯⋯⋯⋯⋯⋯⋯⋯⋯⋯⋯⋯⋯⋯⋯⋯⋯⋯⋯⋯⋯9 4.1.1 选择手抓的类型及夹紧装置⋯⋯⋯⋯⋯⋯⋯⋯⋯⋯⋯⋯⋯⋯⋯⋯⋯⋯10 4.1.2 手抓的力学分析⋯⋯⋯⋯⋯⋯⋯⋯⋯⋯⋯⋯⋯⋯⋯⋯⋯⋯⋯⋯⋯⋯⋯114.1.3 机械手手抓夹持精度的分析计算⋯⋯⋯⋯⋯⋯⋯⋯⋯⋯⋯⋯⋯⋯⋯⋯115. 结论⋯⋯⋯⋯⋯⋯⋯⋯⋯⋯⋯⋯⋯⋯⋯⋯⋯⋯⋯⋯⋯⋯⋯⋯⋯⋯⋯⋯⋯126. 收获、体会⋯⋯⋯⋯⋯⋯⋯⋯⋯⋯⋯⋯⋯⋯⋯⋯⋯⋯⋯⋯⋯⋯⋯⋯⋯⋯⋯127. 参考文献⋯⋯⋯⋯⋯⋯⋯⋯⋯⋯⋯⋯⋯⋯⋯⋯⋯⋯⋯⋯⋯⋯⋯⋯⋯⋯⋯⋯131、自动分拣工件机械手设计的要求、目的及意义1.1 要求1、机械手将传送带 A 上的大号物品传送到传送带 B 上,其他小号的物品让其流走。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报告一、引言二、设计目标本设计的目标是开发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家庭电器和设备的远程自动化控制。
该系统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智能调整,提高家庭的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三、系统组成1.硬件部分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各种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通信模块等。
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执行器用于控制家电设备的开关、调节等动作,控制器用于数据处理和决策,通信模块用于与用户远程交互和传输数据。
2.软件部分软件部分包括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和云端平台的搭建。
嵌入式系统负责实时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执行器,云端平台负责用户界面的设计、数据分析和远程控制指令的传输。
四、系统功能1.环境感知与自动调节系统通过传感器感知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参数,根据预设的调节策略自动调节空调、加湿器、照明等设备,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2.节能和安全控制系统根据室内外环境的变化调节电器设备的运行状态,达到节能的目的。
同时,系统还能够通过云端平台进行远程监控和控制,保障家庭安全。
3.远程操控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实时监控家庭环境和设备状态,并远程操控家电设备。
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调整温度、湿度、照明等参数,提高生活便利性。
五、系统优势本设计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高效智能:系统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智能调节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居住舒适度。
2.远程操控: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时监控和操控家电设备,提高生活便利性。
3.节能环保:系统通过预设策略和远程监控实现节能控制,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六、系统应用本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酒店等场所,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提高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
七、结论通过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可以实现家庭电器和设备的智能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生活舒适度。
该系统具有远程操控、节能环保等优势,可应用于家庭、办公室等场所。
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可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计一、选题背景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作为机械电子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 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设计的内容使学生即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设计过程, 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又能训练学生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的加以深入的研究是课程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本文针对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实际遇到的问题,探索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的内容设置, 对于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二、设计要求设计一电路板控制系统,检测液压油油、压油温检测系统,其中压力P〈=15,油温T〈=80C,绘制电路原理图和电路板图。
三、选题目的当代数学信号处理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在通用的硬件上借助软件实现复杂的功能,伴随对软件依赖性的增加,软件的开发成本也相应提高,甚至出现赶超硬件投入的趋势。
机电一体化是指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了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备和电子设备以及软件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也就是说机电一体化的连接机械和电子、气压、液压等相关的的关键技术,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消费者对高性能、高自动化的机械化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要求我们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行业的技术人员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性所在。
机电一体化的关键技术有:( 1 )机械技术,(2)计算机及信息处理技术,(3)系统技术,(4)自动控制技术,(5)传感检测技术,(6)侍服传动技术。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同时因也是个知识爆炸的年代,不管是对祖国经济的发展,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对于掌握、精通这门技术都尤为的显得重要。
而这次课程设计,一方面让我们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联系,另一方面也是温习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单片机方面的知识,对于单片机系统能够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能够从整体的高度上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出有效的系统。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报告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题目自动分拣工件机械手的设计班级机械1211学生蒋金成学号 1220116105同组凌一锐上文龙薛俊起迄日期2015年12月25日~ 2016年1月5日指导教师汪帮富讲师机械工程学院目录1. 自动分拣工件机械手设计的要求、目的及意义 (1)1.1要求 (3)1.2目的及意义 (3)2. 总体方案设计与论证 (4)2.1总体方案设计 (4)2.1.1主体功能 (4)2.1.2执行机构 (5)2.1.3驱动机构 (6)2.1.4控制机构 (6)2.2总体方案论证 (4)2.2.1调试过程 (6)2.2.2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7)2.2.3 结果分析 (8)3. 机构分析与计算 (3)3.1机械手总体设计 (8)3.2机身的总体设计 (9)4. 关键部件设计与校核 (4)4.1机械手手抓的设计计算 (9)4.1.1选择手抓的类型及夹紧装置 (10)4.1.2 手抓的力学分析 (11)4.1.3机械手手抓夹持精度的分析计算 (11)5. 结论 (12)6.收获、体会 (12)7.参考文献 (13)1、自动分拣工件机械手设计的要求、目的及意义1.1要求1、机械手将传送带A上的大号物品传送到传送带B上,其他小号的物品让其流走。
机械手所有的动作均由液压驱动,上升,下降,左移,右移均由(双线圈)三位四通电磁阀控制,夹紧,放松用一个(单线圈)二位四通电磁阀控制,通电夹紧,断电放松。
所有电磁线圈驱动电源:直流,电压24V,电流1A,位置检测用:行程开关,光电开关,压力继电器。
2、系统操作可实现单循环,自动循环功能。
3、设计控制系统和输入/输出信号调理电路及功率驱动电路原理图。
4、设计控制系统程序流程图并用汇编语言编写其中的某一段程序。
5、设计操作台面板布置示意图。
6、编写设计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7、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力求控制系统简单,经济。
1.2目的及意义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产业革命,将世界经济从资本经济带入到知识经济时代。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课程(产品)设计任务书目录1. 总体方案设计 (1)1.1. 设计目的 (1)1.2. 设计任务 (1)1.3. 总体方案的确定 (2)2. 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 (4)2.1. 导轨上移动部件的重量估算 (4)2.2. 铣削力的计算 (4)2.3. 直线滚动导轨副的计算与选型 (5)2.4.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 (6)2.5. 步进电动机减速箱的选用 (9)2.6. 步进电动机的计算与选型 (9)2.7. 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选用 (12)3. 控制系统和人机接口设计 (12)I/O口地址分配表 (13)4. 总结 (14)5. 附录 (15)5.1. 机械装配图 (15)5.2. 电气连线图 (15)5.3. PLC控制程序 (16)参考文献 (17)1.总体方案设计1.1. 设计目的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综合的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进行的设计训练,主要目的:1)通过设计,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及其想怪知识,学习总体的方案拟定、分析与比较的方法。
2)通过对机械系统的设计,掌握几种典型传动元件与导向元件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及选用的方式3)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并树立“系统设计”的思想4)锻炼提高学生应用手册和标准、查阅文献资料及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1.2. 设计任务题目: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任务:设计一种供立式数控铣床使用的X-Y数控工作台,主要参数如下:1)立铣刀最大直径d=15mm;2)立铣刀齿数Z=3;3)最大铣削宽度mmae15=;4)最大背吃刀量mmap8=;5)加工材料为碳素钢;6)X 、Y 方向的脉冲当量mmy x 005.0==δδ/脉冲;7)X 、Y 方向的定位精度均为mm 01.0±;8)工作台尺寸210mm ×250mm,加工范围为230mm ×270mm ; 9)工作台空载最快移动速度min/3000mm v v y x ==;10)工作台进给最快移动速度min/400max max mm v v f y f x ==;11)移动部件总重量为661.5N ; 12)每齿进给量mm f z 1.0= 13)铣刀转速n=300r/min1.3. 总体方案的确定1.机械传动部件的选择(1)导轨副的选用 要设计的X-Y 工作台是用来配套轻型的立式数控铣床的,需要承受的载荷不大,但脉冲当量小、定位精度高,因此,决定选用直线滚动导轨副,它具有摩擦系数小、不易爬行、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安装预紧方便等优点。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报告
摘要:本报告旨在介绍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内容,包括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原理、硬件选型、软件开发以及系统测试与验证。
通过详细
的阐述和分析,展现了我们团队在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成果。
1.引言
1.1背景介绍
1.2研究目的
2.系统需求分析
2.1功能需求
2.2性能需求
2.3可靠性需求
2.4安全性需求
3.系统设计原理
3.1机电一体化系统原理
3.2动力学分析
3.3控制策略选择
4.硬件选型
4.1电机选型
4.2驱动器选型
4.3传感器选型
4.4控制器选型
5.软件开发
5.1系统架构设计
5.2控制算法设计与实现
5.3数据处理与通信模块设计
5.4用户界面设计
6.系统测试与验证
6.1功能测试
6.2性能测试
6.3可靠性测试
6.4安全性测试
7.结果与讨论
7.1实验数据分析
7.2系统优化与改进
8.结论
附录:系统设计图纸、电气原理图、控制流程图等技术资料
总之,本报告涵盖了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从系统需求分析到系统设计原理、硬件选型、软件开发以及测试验证等方面,对系统设
计的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希望这份报告能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报告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指机械结构、电气控制和计算机软件三者相互协调、相互约束、相互补充的系统,它集机械设计、电气控制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实现对工业设备的全面控制和管理。
本报告主要介绍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系统设计原则1.开放性原则:系统设计应该尽可能采用通用性的设计,能够兼容和集成各种不同厂家的设备和系统。
2.模块化原则:系统设计应将机械、电气和计算机控制分模块进行设计,每个模块都有特定的功能和接口,并且可以独立测试和维护。
3.可拓展性原则:系统设计应考虑到未来的技术发展和应用需求,具备可扩展性,可以方便地增加新的功能和设备。
4.可靠性原则:系统设计应具备高可靠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稳定工作,并能及时处理各种异常情况。
5.安全性原则:系统设计应满足安全性要求,包括设备自身的安全性和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保护。
二、系统设计流程1.需求分析:通过与用户沟通了解用户的需求、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明确系统设计的目标。
2.总体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确定系统的模块划分、功能分配和接口设计。
3.详细设计:对系统的每个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包括机械结构设计、电气控制设计和软件设计。
4.系统集成:将各个模块进行集成,进行功能联调和性能测试。
5.系统验收:对集成的系统进行全面测试,满足用户需求后进行验收。
三、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1.机械结构设计:根据用户需求和功能要求,设计机械部分的结构和传动装置。
2.电气控制设计:设计电气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逻辑,包括传感器的选型和布置、执行器的选择和控制算法的设计。
3.计算机软件设计:编写控制和管理系统的软件程序,实现对机械和电气系统的全面控制和管理。
四、案例分析以工业机器人为例,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具体流程如下:1.需求分析:了解用户对机器人的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和性能需求。
2.总体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将机器人分为机械结构、电气控制和软件系统三个模块,并确定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和功能划分。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计一、选题背景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作为机械电子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 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设计的内容使学生即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设计过程, 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又能训练学生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的加以深入的研究是课程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本文针对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实际遇到的问题,探索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的内容设置, 对于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二、设计要求设计一电路板控制系统,检测液压油油、压油温检测系统,其中压力P〈=15,油温T〈=80C,绘制电路原理图和电路板图。
三、选题目的当代数学信号处理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在通用的硬件上借助软件实现复杂的功能,伴随对软件依赖性的增加,软件的开发成本也相应提高,甚至出现赶超硬件投入的趋势。
机电一体化是指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了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备和电子设备以及软件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也就是说机电一体化的连接机械和电子、气压、液压等相关的的关键技术,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消费者对高性能、高自动化的机械化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要求我们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行业的技术人员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性所在。
机电一体化的关键技术有:( 1 )机械技术,(2)计算机及信息处理技术,(3)系统技术,(4)自动控制技术,(5)传感检测技术,(6)侍服传动技术。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同时因也是个知识爆炸的年代,不管是对祖国经济的发展,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对于掌握、精通这门技术都尤为的显得重要。
而这次课程设计,一方面让我们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联系,另一方面也是温习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单片机方面的知识,对于单片机系统能够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能够从整体的高度上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出有效的系统。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
一、概述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指在机械与电气领域的融合中,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实现机械和电气控制及驱动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涉及到机械、电子、自动控制、传感器、软件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电一体化系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因其具有高性能、高效率、高灵活性和可靠性等优点,因此对其设计的研究与应用愈发受到重视。
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定义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指在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多个领域知识的基础上,将各种设备或系统组合成一个整体,在保证各子系统之间具有联动性、互补性和协调性的基础上,使之实现协同工作,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的集成度、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能源消耗和材料的浪费。
2.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1)需求分析:根据客户需求以及系统使用环境等,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界定,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指标。
(2)功能设计:在明确了系统的需求后,根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进行系统的结构设计、模块设计、软硬件设计等。
(3)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和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策略,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并设计相应的控制算法。
(4)通信网络设计:建立合适的通信网络,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传递。
(5)安全性设计:设计系统的安全控制系统,保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6)可靠性设计:考虑系统的故障预防、故障检测和故障诊断手段。
(7)试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检验系统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主要挑战1. 多学科交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需要涉及到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需要具备全面的知识背景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2. 复杂性: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到各种不同的因素,如机械结构、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算法等,使得系统设计变得极为复杂。
3. 故障预防:机电一体化系统工作环境复杂,系统工作稳定性要求高,需要考虑到各种故障可能性,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验报告完整版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验报告完整版
实验目的:通过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有进一步的认识,学习
机械、电气、控制等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实验要求:
1.设计一个包括机械、电气、控制等部分的机电一体化系统。
2.系统要求能够实时监测、控制和调整系统的工作状态。
3.设计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包括系统的实现原理、系统软硬件环境以及测试结果等
内容。
实验步骤:
1.设计机械结构:本实验采用的是一种简单的小型输送带机械结构,由电机、减速机、皮带、导轨等组成。
2.设计电气部分:电气部分包括电源、电动机启停控制、传感器信号处理、电机驱动
器等,采用PLC控制。
3.设计控制部分:控制部分采用数字PID控制算法,通过对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实时
调整输送带速度,达到对输送带运行状态的监测和控制。
4.软硬件环境的设计:系统的软硬件环境采用LabVIEW 2016版本和SIEMENS S7-300 PLC进行设计,实现软硬件的有机融合,高效稳定地完成了系统的控制。
5.测试结果:经过实验测试,本系统实现了对输送带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具
备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化操作能力,满足了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工业自动化生产环境下
对智能机电一体化系统的需求。
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综合应用了机械、电气、控制等多学科知识,
以及PLC、PID控制和LabVIEW编程等技术,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实验,不仅使我们掌握了智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同时也提高了
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报告书
《机电一体化创新设计项目》实验教学大纲(一)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创新设计项目Creative Design of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课程代码: 112010学分和总学时: 3学分 72学时实验(上机)学时: 30学时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二、课程内容与实验目的:本项目课程以德国慧鱼公司生产的机电产品模型为对象,学生通过装配机电设备模型,对设备进行较为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从而完成综合性的设计训练过程。
虽然用模型学生可装配出各种各样的产品,但学生学习的重点是选定其中一个产品进行分析研究;对产品进行编程运行,检验其功能、性能等效果;初步掌握开发、设计一个产品的有关过程;学习查阅资料,为自己的设计和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工科教学重理论教学,轻实践环节的现状,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较全面地掌握各类机械机构,机电一体化机构、计算机编程等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简明扼要的介绍各类装置之后,对指定装置进行测绘,学生完成所有零件图、部件图、最后完成总装图设计。
根据学生的能力,还可进行相关的改进设计、动画设计等。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还可接触到机械装备的控制、驱动、传动的技术,学习机械制造中的工艺、工装、测量等知识。
三、实验教材与实验考核本课程通过对指定的装置或模型进行测绘和设计,设计时采用三维设计软件,使学生对设备的结构和组成等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对机械装置的设计过程和设计要点有基本概念,为完成后面的设计任务,以及完成将来的学习任务提供思维源泉。
实验教材有实验指导书、实验设备供学生使用。
项目过程中学生要自学Solidworks等三维设计软件,独立的完成课程内容。
实验考核评分参考平时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设计图纸的质量,以及答辩的情况给定。
比例基本参考如下:平时成绩10%,实验报告成绩10%,设计图纸的质量40%,答辩的情况40%。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车床经济型数控改装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题目一一、任务分析1.设计题目:CA6140车床经济型数控改装设计2.设计内容与要求:将CA6140普通车床改造成经济型数控车床。
要求该车床具有切削螺纹的功能,纵向和横向具有直线和圆弧插补功能。
系统分辨率纵向:0.01mm,横向:0.005mm。
设计参数如下:最大加工直径:在床面上400mm在床鞍上210mm最大加工长度:1000mm快进速度纵向 2.4m/min横行 1.2m/min最大切削进给速度纵向0.5m/min横行0.25m/min代码制ISO脉冲分配方式逐点比较法输入方式增量值、绝对值通用控制坐标数 2最小指令值纵向0.01mm/pulse横行0.005mm/pulse刀具补偿量0~99.99mm进给传动链间隙补偿量纵向0.15mm横行0.075mm自动升降速性能有二、总体方案设计接到数控装置的设计任务以后,必须首先拟定总体方案,绘制系统总体框图,才能决定各种设计参数和结构,然后再分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进行设计计算。
现以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经济型数控机床为例,分析总体方案的拟定的内容和应该考虑的问题。
机床数控系统总体方案的拟定应包括以下内容:系统运动方式的确定,伺服系统的选择,执行机构的结构及传动方式的确定,微型计算机数控系统的选择、设计等。
应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及要求提出系统总体方案,对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和论证,最后确定总体方案。
1.总体设计方案的论证对于普通机床的经济型数控改造,在考虑总体设计方案时,应遵守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机床的改造应尽可能少,以降低成本。
1)数控系统运动方式的确定数控系统按运动方式可分为点位控制系统、点位直线控制系统、连续(轮廓)控制系统。
由于要求CA6140车床加工复杂轮廓零件,所以本微机数控(MNC)系统采用连续控制系统。
2)伺服进给系统的选择数控机床的伺服进给系统有开环、半闭环和闭环之分。
采用直流或交流伺服电机驱动的闭环控制方案的优点是可以达到很好的机床精度,能补偿机械传动系统中的各种误差、传动间隙及干扰等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报告院系:机电学院专业:机械电子1202班指导教师:史丽晨小组成员:蒋友列120740216景军军120740217刘琪120740219卢科峰120740220目录§1.机电一体化系统概述§2.机电一体化的系统构成一、动力能源单元二、传感与检测单元三、机械本体四、执行与驱动单元五、控制与信息处理单元任务分配●蒋友列——汇总、传感与检测单元●景军军——执行与驱动单元、控制与信息处理单元●刘琪——动力能源单元●卢科峰——机械本体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报告——家用全自动洗衣机的系统设计分析§1.机电一体化系统概述“机电一体化”的英文名词是“mechatronics”,20世纪70年代初起源于日本,由机械学(mechanics)和电子学(electronics)两个次组合而成,表示机械学与电子学两种学科的综合。
机电一体化含有产品与技术两个方面的内容。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指其技术原理,即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得以实现、使用和发展的技术。
其次是机电一体化产品,该产品主要是机械系统与电子系统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的新的系统,且赋予其新的功能和性能的新一代产品。
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的形式多种多样,功能也各不相同。
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动力能源、传感与检测、执行与驱动、控制与信息处理等,各要素之间通过接口相联系,也可以说这些基本要素构成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多个子系统。
这些基本要素的功能实例如下图:机电一体化的关键技术有:机械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传感检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系统总成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相关学科、技术、行业的结合关系图如下:§2.机电一体化的系统构成一.动力能源单元(一)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动力源概述机械运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机械能,动力能源单元的功能是按照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要求,为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克服各种载荷去驱动执行机构,完成信息处理使系统正常运行,能源包括电能、气能以及液能等。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龙门式数控钻床机械结构设计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龙门式数控钻床机械结构设计分析与综合》摘要近些年来,国内外机床工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以数控为特征的现代化机床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在工农业生产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大型回转体类零件,其上需加工很多孔。
用普通机床对其加工往往会遗漏,而小型数控加工中心则难以对其进行加工。
本课题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一台龙门式数控钻床,专门适合对这一类零件进行钻削加工。
它不仅大大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而且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本次设计包括了数控钻床的主要机械结构,其中包括:主轴箱中的主传动系装配;进给系统中的工作台装配和传动系统中的丝杠螺母等设计。
同时,将各项相关技术合理运用,以达到最优化设计的目的。
机械制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机床工业则是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它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机床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奋发图强,努力工作,以便早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关键词数控钻床导轨工作台滚珠丝杠目录目录 (1)一、绪论 01.1国内外发展状况 01.2方案论证 01.3数控系统总体方案确定 (1)二、结构设计 (1)2.1主机部分总体方案确定 (1)3.1 Solidworks三维建模 (2)四、滚珠丝杠设计计算 (3)4.2滚珠丝杠轴向负荷F的计算 (4)五、机械部分设计计算 (6)设计小结 (8)致谢 (9)参考文献 (10)...................................................................一、绪论1.1国内外发展状况1.1.1国内数控机床现状近年来我国企业的数控机床占有率逐年上升,在大中企业已有较多的使用,在中小企业甚至个体企业中也普遍开始使用。
在这些数控机床中,除少量机床以FMS 模式集成使用外,大都处于单机运行状态,并且相当部分处于使用效率不高,管理方式落后的状态。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院校:班级:姓名:学号:2011年 12 月 24 日目录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1.总体方案1.1导轨副的选用1.2 丝杆螺母副的选用1.3 减速装置的选用1.4 伺服电动机的选用1.5 检测装置的选用2.控制系统的设计3.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3.1导轨上移动部件的重量估算3.2铣削力的计算3.3直线滚动导轨副的计算与选型3.4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3.5步进电动机减速箱的选用3.6步进电动机的计算与选型3.7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选用4.工作台机械装配图的绘制5.工作台控制系统的设计6.步进电动机驱动电源的选用7.设计总结参考文献[1]张建民.《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尹志强.《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设 计 计 算 与 说 明主要结果设计任务:题目:X-Y 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 任务:设计一种供立式数控铣床使用的X-Y 数控工作台,主要参数如下:1)立铣刀最大直径d=15mm ; 2)立铣刀齿数Z=3; 3)最大铣削宽度mm a e 15=; 4)最大背吃刀量mm a p 8=; 5)加工材料为碳钢; 6)X 、Y 方向的脉冲当量mmy x 005.0==δδ/脉冲;7)X 、Y 方向的定位精度均为mm 01.0±; 8)工作台导轨长度为1260mm ;9)工作台空载最快移动速度min /3000mm v v y x ==;10)工作台进给最快移动速度min /400max max mm v v f y f x ==; 11)移动部件总重量为800N ;12)丝杆有效行程为920mm 。
一、总体方案的确定 1 机械传动部件的选择1.1导轨副的选用 要设计的X-Y 工作台是用来配套轻型的立式数控铣床的,需要承受的载荷不大,但脉冲当量小、定位精度高,因此,决定选用直线滚动导轨副,它具有摩擦系数小、不易爬行、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安装预紧方便等优点。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报告机械电子工程班级:机电0811 学号:全文结束》》716022 姓名:陈智建指导教师:刘云、柯江岩xx 年1 月13 日目录第一节绪论31、1课程设计目的意义31、2课程设计任务描述31、3数控铣床的性能指标设计要求3第二节总体方案设计42、1主轴驱动系统设计方案42、2 X/Y/Z轴控制系统方案设计42、3电气系统设计方案4第三节传动系统设计53、1主轴传动系统的设计53、1、1主轴电机选择53、1、2变频器的选择53、1、3主轴传动系统设计53、2伺服驱动系统设计53、2、1伺服传动机构设计53、2、2伺服电机选择63、2、3 滚珠丝杠的选择63、2、4滚珠丝杠支承的选择73、3设计验算校核73、3、1惯量匹配验算73、3、2伺服电机负载能力校验83、3、3系统的刚度计算93、3、4固有频率计算93、3、5死区误差计算103、3、6系统刚度变化引起的定位误差计算10第四节电气系统设计11第五节总结12参考文献13附:6张系统框图和元器件图第一节绪论1、1课程设计目的意义机电一体化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综合性技术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现代各种先进技术构成了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基础。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属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能力。
1、2课程设计任务描述本课程设计主要要求学生设计一数控铣床的传动系统跟控制系统,即在已有数控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加工要求,进行二次开发。
由于生产数控系统,伺服电动机的驱动器,伺服电机的厂家很多,即使同一厂家,其生产的产品系统和型号也很多。
为了避免在设计过程中选型过于宽广,并考虑到本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训练从事设计的基本能力,数控系统规定选用Fanuc OI MATE MC。
根据该数控系统控制性能,可控制3个伺服电动机轴和一个开环主轴(变频器),满足4轴联动数控铣床的控制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院校:班级:姓名:学号:2011年 12 月 24 日目录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1.总体方案1.1导轨副的选用1.2 丝杆螺母副的选用1.3 减速装置的选用1.4 伺服电动机的选用1.5 检测装置的选用2.控制系统的设计3.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3.1导轨上移动部件的重量估算3.2铣削力的计算3.3直线滚动导轨副的计算与选型3.4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3.5步进电动机减速箱的选用3.6步进电动机的计算与选型3.7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选用4.工作台机械装配图的绘制5.工作台控制系统的设计6.步进电动机驱动电源的选用7.设计总结参考文献[1]张建民.《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尹志强.《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设 计 计 算 与 说 明主要结果设计任务:题目:X-Y 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 任务:设计一种供立式数控铣床使用的X-Y 数控工作台,主要参数如下:1)立铣刀最大直径d=15mm ; 2)立铣刀齿数Z=3; 3)最大铣削宽度mm a e 15=; 4)最大背吃刀量mm a p 8=; 5)加工材料为碳钢; 6)X 、Y 方向的脉冲当量mmy x 005.0==δδ/脉冲;7)X 、Y 方向的定位精度均为mm 01.0±; 8)工作台导轨长度为1260mm ;9)工作台空载最快移动速度min /3000mm v v y x ==;10)工作台进给最快移动速度min /400max max mm v v f y f x ==; 11)移动部件总重量为800N ;12)丝杆有效行程为920mm 。
一、总体方案的确定 1 机械传动部件的选择1.1导轨副的选用 要设计的X-Y 工作台是用来配套轻型的立式数控铣床的,需要承受的载荷不大,但脉冲当量小、定位精度高,因此,决定选用直线滚动导轨副,它具有摩擦系数小、不易爬行、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安装预紧方便等优点。
1.2丝杆螺母副的选用 伺服电动机的旋转运动需要通过丝杆螺母副转换成直线运动,要满足0.005mm 的脉冲当量mm 01.0±和的定位精度,滑动滑动丝杆副无能为力,只有选用滚珠丝杆副才能达到。
滚珠丝杆副的传动精度高、动态响应快、运转平稳、寿命长、效率高,预紧后可消除反向间隙。
1.3减速装置的选用 选择了步进电动机和滚珠丝杆副以后,为了圆整脉冲当量,放大电动机的输出转矩,降低运动部件折算到电动机转轴上的转动惯量,可能需要减速装置,且应有消设计计算与说明主要结果间隙机构。
为此,决定采用无间隙齿轮传动减速箱。
1.4伺服电动机的选用任务书规定的脉冲当量尚未达到0.001mm,定位精度也未达到微米级,空载最快速度也只有3000mm/min。
因此,本设计不必采用高档次的伺服电动机,如交流伺服电动机或直流伺服电动机等,可以选用性能好一些的步进电动机,如混合式步进电动机,以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
1.5检测装置的选用选用步进电动机作为伺服电动机后,可选开环控制,也可选闭环控制。
任务书所给的精度对于步进电动机来说还是偏高的,为了确保电动机在运转过程中不受切削负载和电网的影响而失步,决定采用半闭环控制,拟在电动机的尾部转轴上安装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用以检测电动机的转角与转速。
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分辨力应与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相匹配。
考虑到X、Y两个方向的加工范围相同,承受的工作载荷相差不大,为了减少设计工作量,X、Y两个坐标的导轨副、丝杆螺母副、减速装置、伺服电动机,以及检测装置拟采用相同的型号与规格。
2.控制系统的设计1)设计的X-Y工作台准备用在数控铣床上,其控制系统应该具有单坐标定位、两坐标直线插补与圆弧插补的基本功能,所以控制系统应该设计成连续控制型。
2)对于步进电动机的半闭环控制,选用MCS-51系列的8位单片机AT89C52作为控制系统的CPU,应该能够满足任务书给定的相关指标。
3)要设计一台完整的控制系统,在选择CPU之后,还需要扩展程序储存器、数据存储器、键盘与显示电路、I/O接口电路、D/A转换电路、串行接口电路等。
4)选择合适的驱动电源,与步进电动机配套使用。
三、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1.导轨上移动部件的重量估算按照下导轨上面移动部件的重量来进行估算。
包括工件、夹具、工作平台、上层电动机、减速箱、滚珠丝杠副、直线滚动导轨副、导轨座等,估计重量约为800N。
2.铣削力的计算设零件的加工方式为立式铣削,采用硬质合金立铣刀,工件的材料为碳钢。
则由表3-7查得立铣时的铣削力计算公式为:Zn a d f a F p z e c 13.00.173.075.085.0118-= (1)今选择铣刀直径d=15mm ,齿数Z=3,为了计算最大铣削力,在不对称铣削的情况下,取得最大铣削宽度mm a e 15=,背吃刀量mm a p 8=,每齿进给量mm f z 1.0=,铣刀转速n=300r/min 。
则由(1)式求得最大铣削力: N N F c 146333008151.01511813.00.173.075.085.0≈⨯⨯⨯⨯⨯⨯=-采用立铣刀进行圆柱铣削时,各铣削力之间的比值可由表3-5查得,结合图3-4a ,考虑逆铣时的情况,可估算三个方向的铣削力分别为:N F F c f 16091.1≈=,N F F c e 55638.0≈=,N F F c fn 36625.0≈=。
图3-4a 为卧铣情况,现在考虑立铣,则工作台受到垂直方向的铣削力N F F e z 556==,受到水平方向的铣削力分别fF 和fnF 。
今将水平方向较大的铣削力分配给工作台的纵向(丝杆轴线方向),则纵向铣削力N F F f x 1609==,径向铣削力N F F fn y 366==。
3.直线滚动导轨副的计算与选型(1)滑块承受工作载荷max F 的计算及导轨型号的选取 工作载荷是影响直线滚动导轨副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本设计中的X-Y 工作台为水平布置,采用双导轨、四滑块的支承形式。
考虑最不利的情况,即垂直于台面的工作载荷全部由一个滑块承担,则单滑块所受的最大垂直方向载荷为:F GF +=4max (2)≈c F 1463NN F f 1609≈N F e 556≈ N F fn 366≈NF z 556=N F x 1609= N F y 366=G=800N F=556N其中,移动部件重量G=800N ,外加载荷N F F z 556==,代入式(2),得最大工作载荷kN N F 756.0756max ==。
查表3-41,根据工作载荷KN F 756.0max =,初选直线滚动导轨副的型号为KL 系列的JSA-LG15型,其额定动载荷kNG a 94.7=,额定静载荷kNG a 5.90=。
(2)距离额定寿命L 的计算 上述选取的KL 系列JSA —LG15型导轨副的滚道硬度为60HRC ,工作温度不超过100摄氏度,每根导轨上配有两只滑块,精度为4级,工作速度较低,载荷不大。
查表3-36~表3-40,分别取硬度系数0.1=H f 、温度系数00.1=T f 、接触系数81.0=C f 、精度系数9.0=R f 、载荷系数5.1=Wf ,代入式(3-33),的距离寿命: km F G f f f f f L a W R C T H 6649503max ≈⨯⎪⎪⎭⎫⎝⎛= 远大于期望值50km ,故距离额定寿命满足要求。
4.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1)最大工作载荷m F 的计算 如前页所述,在立铣时,工作台受到进给方向的载荷(与丝杠轴线平行)N F x 1609=,受到横向的载荷(与丝杠轴线垂直)N F y 366=,受到垂直方向的载荷(与工作台垂直)N F z 556=。
已知移动部件总重量G=800N ,按矩形导轨进行计算,查表3-29,取颠覆力矩影响系数K=1.1,滚动导轨上的摩擦因数μ=0.005 。
求得滚珠丝杠副的最大工作载荷:N N G F F KF F y z x m 1779)]800366556(005.016091.1[)(≈++⨯+⨯=+++=μ(2)最大动载荷QF 的计算 设工作台在承受最大铣削力时的kNF 756.0max =kN G a 94.7= kNG a 5.90=kmL 6649≈=m F 1779N最快进给速度v=400mm/min ,初选丝杠导程mmP h 5=,则此时丝杠转速80r/m in v/P n h ==。
取滚珠丝杠的使用寿命T=15000h ,代入6010/60nT L =,得丝杠寿命系数720=L (单位为610r) 。
查表3-30,取载荷系数2.1=W f ,滚道硬度为60HRC 时,取硬度系数0.1=H f ,代入式(3-23),求得最大载荷:N F f f L F m H W Q 888130≈=(3)初选型号 根据计算出的最大载荷和初选的丝杠导程,查表3-31,选择济宁博特精密丝杠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G 系列2504-3型滚珠丝杠副,为内循环固定反向器单螺母式,其公称直径为20mm ,导程为5mm 。
循环滚珠为3圈×1列,精度等级取4级,额定动载荷为9309N 。
大于QF ,满足要求。
(4)传动效率η的计算 将公称直径mm D o 20=,导程mm P h 5=,代入()[]0h /P arctan d πλ=,得丝杠螺旋升角,,554 =λ。
将摩擦角ϕ=10′代入)/tan(tan ϕλλη+=,得传动效率96.4%=η。
(5)刚度的验算1)X-Y 工作台上下两层滚珠丝杠副的支承均采用“单推—单推”的方式,见书后插页图6-23。
丝杠的两端各采用一对推理角接触球轴承,面对面组配,左、右支承的中心距离约为a=500mm ;钢的弹性模量MPa 102.1E 5⨯=;查表3-31,得滚珠直径 3.175m m D w =,丝杠底径mm 2.16d 2=,丝杠截面面积22212.2064/S mm d ==π。
忽略式(3-25)中的第二项,算得丝杠在工作载荷m F 作用下产生的拉/压变形量mmP h 5=v=400mm/min80r/min n =T=15000h 720=L .2.1=W f=Q F 8881Nmm D o 20= mm P h 5=,,334 =λ96.4%=ηMPa102.1E 5⨯=mm 2.16d 2=mm mm ES a F m 0205.0)]12.206101.2/(5001779[)/(51=⨯⨯⨯==δ。
2)根据公式3)/(0-=w D d Z π,求得单圈滚珠数Z=20;该型号丝杠为单螺母,滚珠的圈数×列数为3×1,代入公式列数圈数⨯⨯=∑Z Z ,得滚珠总数量60=∑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