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复习课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优秀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优秀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优秀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3.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2.通过实验,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确使用方法.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2.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养成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停表测量时间.【教学难点】测量长度时读取估计值.【教学准备】教师用:习题及图形(事先写或画在后黑板上)、刻度尺(量程0~1m,分度值1cm)、钢卷尺(量程0~2m,分度值1mm)、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石英钟、电子手表、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1s)等.学生用:刻度尺(量程0~15cm或0~20cm,分度值1mm)、铅笔、金属块、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1s)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课件导入【展示课件】展示几个有趣的“视觉错视”实例.1.图甲中两根紫色的线是直的吗?2.图乙中红色的线哪根长?【过渡语】靠我们的感觉器官去判断,很难精确,而且有时会出错.所以,要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设疑引题】尺、秤、钟表、温度计等是我们熟悉的测量工具或仪器.它们都有刻度,测量时需要正确使用它们,正确记录测量结果.那么如何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呢?(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感觉不可靠,测量有必要,从而引出课题.)学生相互谈谈自己的感觉,并请2~3名同学回答感觉的结果.2.去掉背景后,再次观察,发现:甲图中两根紫色线都是直的;乙图中红色线一样长.3.认识到感觉不可靠,要想获得准确结果,应该进行测量.二、新课讲授长度的单位(1)长度单位的符号(2)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3)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2.长度的测量(2)实验: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过渡】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布置自学】1.阅读P15科学世界“国际单位制”.2.阅读“长度的单位”部分(P10-P11).(时间2分钟)【提出问题】1.在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2.现在又知道长度有哪些新的单位?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反馈练习一】指导学生完成下列问题:1.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①中学生身高大约②一支铅笔直径约为102、完成单位换算:③人头发直径约7×10-5m=μm④一张纸的厚度约10-【温馨提示】要注意换算格式,正确的格式是数字不变,把相应的单位作等量代换,示范如下:7×10-5m=7×10-5×106μm=70μm。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案: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的复习课。

教材的章节和详细内容包括:1. 机械运动的概念: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运动;2. 参照物的选择: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关键;3. 相对速度和绝对速度:物体运动速度的分类;4. 加速度和减速度:物体速度变化的度量;5.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运动轨迹的分类。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参照物的选择、相对速度和绝对速度、加速度和减速度、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等知识;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帮助学生巩固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相对速度和绝对速度的理解,加速度和减速度的概念及计算;2. 教学重点: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参照物的选择,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物理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如桌子、椅子、黑板等,描述它们的位置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机械运动。

2. 知识点讲解:(1) 机械运动的概念:介绍机械运动的概念,解释物体位置变化的运动;(2) 参照物的选择:讲解参照物的作用,举例说明如何选择参照物;(3) 相对速度和绝对速度:介绍相对速度和绝对速度的概念,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4) 加速度和减速度:讲解加速度和减速度的概念,举例说明如何计算;(5)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介绍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概念,解释它们之间的区别。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如下:一、机械运动1. 概念: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运动2. 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关键二、相对速度和绝对速度1. 概念:物体运动速度的分类2. 关系:相对速度与绝对速度之间的联系三、加速度和减速度1. 概念:物体速度变化的度量2. 计算:加速度和减速度的计算方法四、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 概念:物体运动轨迹的分类2. 区别: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的差异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物体运动类型,并解释原因。

【初中教育】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复习教学案word版

【初中教育】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复习教学案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教学案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课题《机械运动》单元复习课时1 主备人时间教学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3.理解速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单位。

4.知道平均速度。

教学重点机械运动的判定教学难点平均速度的计算一.知识回顾1、长度单位国际单位为______,1nm=m,1微米=米;时间的国际单位为________,其它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

2、正确使用刻度尺方法:(1)选:观察刻度尺的和,根据测量的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的程度是由______决定的。

(2)放:在使用厚刻度尺时,刻度尺要与被测长度_______,且尺的______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要估读到分度值的。

(4)记:测量值分为_____ __、_______两部分,如测得结果为23.32cm,则此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

3、减小误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择的______而言的。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的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相对于参照物的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

5、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2) .6、速度:(1)定义: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速度=,用符号表示;(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物理意义是。

1km/h= m/s.7、匀速直线运动:快慢______、经过的路线是______的运动。

8、平均速度: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于________与_____的比值。

二.考点点击考点1:时间和长度的估计与单位1.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A 人眼睛迅速一眨B 人心脏跳动一次C 人正常呼吸一次D 人打一个哈欠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1)教室每层楼高约32____;(2)课桌高度大约70________;(3)一张纸厚度约75_________;⑷脉搏跳动一次所需的时间约为0.015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学案设计

机械运动复习课学案一、课标要求:2.1.1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2.2.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2.2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复习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2.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3.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4.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5.通过测量一个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理解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 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运动的快慢【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2.理解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应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四、教学过程:(一)知识点总结将本章的知识以网络的形式表示出来形成知识网络图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这样做是为了教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学习后要整理的习惯。

(二)典型例题解析:例1、王师傅用一把刻度尺测量一木板的长度所测量结果是3.568m那么,这块木板的长度的准确值是多少?____________估计值是多少?_____________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多少?____________测量的结果精确到多少?______________注意:区分“估计值”和”估计数字”,只要是某个物理量的值要有单位。

例2、如图2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_________刻度尺,其分度值是_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意图:理解刻度尺使用方法中“刻度紧贴被测长度”、正确记录测量结果、区分误差和错误例3、甲、乙、丙三人分别乘坐直升机。

甲看见地面楼房匀速下降,乙看见甲静止不动,丙看见乙匀速上升,请说明这三架直升机各做何种运动?意图:准确表达、发散思维训练。

描述物体运动时需要选择参照物,说明甲乙丙三物体运动一定要有“以地面为参照物XX是XX”,答案:以地面为参照物甲匀速上升;乙与见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丙有三种可能,以地面为参照物静止、匀速下降、或小于甲的速度匀速上升。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 复习教案(人教八年级上)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 复习教案(人教八年级上)

湖到南京约需 h。

以正在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铁路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4.敦煌曲子词中有词一首,“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A、满眼风光多闪烁B、看山恰似走来迎C、仔细看山山不动D、是船行5.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地球的公转 B.汽车在行驶中 C.冰化成水 D.飞机从北京飞到广州6. 在长江上,有一人乘船顺水下漂,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湖岸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B.以船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C.以人为参照物,江岸是运动的 D.以江水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7. 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C、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以内的D、前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比后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小8.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如图3,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A. 171.2mmB. 1.712dmC. 0.01712kmD. 0.1712m9.如图4所示.高空跳伞运动员跳离飞机后,他们在飞速下降时.看到大地迎面而来.如果我们说其中的某个运动员是静止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是()A.大地 B.飞机C.白云 D.运动员背着的伞包10 如图是甲、乙两个物体的频闪照片,从图可知,甲物体做运动,乙物体做运动。

11、一辆长30m的大型平板车,匀速通过一座70m的桥时,所用时间为10s,如果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隧道时用来20s,则这一隧道有多长?。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为“机械运动”,旨在让学生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相应的物理量。通过本章节学习,学生应能够:
1.理解机械运动的定义,掌握机械运动的分类,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周期性运动等;
2.学会使用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知识梳理: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如机械运动的分类、物理量的描述、力的作用效果等,巩知识点。
2.方法总结:总结解决机械运动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如参照物的选择、速度与加速度的计算等。
3.情感态度:强调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他们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态度。
6.方法指导:针对学生计算速度、加速度时的困难,教师可提供具体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如利用公式、图象等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7.课堂小结:在每个知识点讲解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巩固所学内容。
8.作业布置:布置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
9.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情感态度,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利用尺子、手表等工具,测量并计算该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拍摄实验过程的照片或视频,撰写实验报告。
3.思考题:针对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以下问题:
(1)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2)如何利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这些现象?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以文字形式回答问题,要求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2.难点: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与应用、物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速度与加速度的计算等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复习课精品教案设计(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复习课精品教案设计(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复习课精品教案设计(含答案)复目标】1、能够凭借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并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测量,了解测量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2、理解参照物的概念,认识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能够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来描述运动,并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3、掌握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能够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并使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能够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4、能够使用停表测量物体通过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并利用v=s/t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复重点和难点】重点:长度的测量,正确使用刻度尺,速度的描述和计算。

难点:平均速度的测量和计算。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学具准备】刻度尺、钢卷尺、秒表、斜面、小车、金属片等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复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

将刻度尺、钢卷尺、秒表、斜面、小车、金属片等工具放在桌面上,问学生:我们可以用这些工具做哪些实验?学生回答:可以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还可以进行平均速度的测量。

引出复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实例,引导学生进入复状态,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二、专题复专题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聚焦知识点一: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3.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为:1km=1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m、1nm=0.xxxxxxxx1m。

练题:1.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宽度约为1mm。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人头发直径约7×10-5m=70μm地球半径6.4×106m=6400km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km。

3、估测课桌的长度为80cm。

设疑:我们估测的准确吗?如果不准确应该怎么办?设计意图:通过实例练,让学生掌握长度测量的基本知识,正确使用刻度尺,并熟悉常见长度单位的换算。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辽宁省鞍山市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辽宁省鞍山市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辽宁省鞍山市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机械运动构建知识网络,总结研究方法按照下表所列顺序,回忆所学知识,填写相关内容,形成本单元知识网络。

要求: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并提出你认为还应补充的内容以及你还有哪些疑惑?机械运动运动运动的快慢时间和长度的测量课内探究学案一、复习总结,展示问题通过自主复习,你认为这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有哪些?未能解决的问题有哪些?把你的问题记录下来,比比看谁找的问题最多。

二、实验探究,重点突破1、实验探究:以小组为单位,用刻度尺测量课本的长度和宽度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长宽评估、交流:2、有同学说:“物体沿直线运动,每分钟通过的路程都是100m,则必为匀速直线运动。

”这句话对吗?3、驾驶战斗机的飞行员有时看到远处的地平线发生了倾斜(这种画面可以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是以谁为参照物?三、强化训练,巩固检测1、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春天,桃树上结出桃子B、秋天,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C、上课的铃声传到同学们儿中D、晚上,探照灯的灯光射向天空2、在下列关于物体的静止和运动中,正确的是()A、运动是绝对的,而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B、我们说地球是运动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一定是地球上静止的物体C、甲以乙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但以丙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丙以乙为参照物,丙一定是运动的D、研究物体运动时,可以不选择参照物3、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1)中学生的身高1700 ; (2)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65 ;(3)一课桌的高为0。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4. 结合生活实际,讲解机械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 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判断一辆汽车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运动?计算一名运动员跑步的速度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4. 学生互相交流心得,分享学习经验。
4. 鼓励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目标,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动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机械运动的实例,如交通工具的运动、运动员的跑步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机械运动的现象。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实例,提出问题:“这些物体是在做怎样的运动?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
4. 通过实验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机械运动的特点,如在操场上进行跑步实验,观察物体的抛掷等。
(二)问题导向
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物体会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如何计算的?等,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思考能力。
2. 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3.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如判断一辆汽车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运动?计算一名运动员跑步的速度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的一次复习课。在之前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及其计算等知识。通过复习,学生需要进一步巩固这些知识点,加强对机械运动概念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机械运动实例,培养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认识。
2. 通过实验和计算,让学生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的特点及速度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复习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复习教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目标】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是有区别的。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能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来描述运动,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3、会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能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4、能通过实验用停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能利用v=s/t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长度的测量,测量时要引导学习选择合适的工具,然后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测量.难点:平均速度的测量与计算【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学具准备】刻度尺、钢卷尺、秒表、斜面、小车、金属片等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让学生把准备的刻度尺、钢卷尺、秒表、斜面、小车、金属片等放在桌面,问:我们利用所有的器材可以做哪些实验?学生回答:可以进行长度、时间的测量,还以进行平均速度的测量。

引出复习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长度、时间入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达到温顾知新的目的。

二、专题复习【专题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聚焦知识点一: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3.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为:1km= m、1dm= m、1cm= m、1mm= m、1μm= m、1nm= m练习题:1.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宽度约为( )A.1 mm B.1 cm C.1 dm D.1 m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人头发直径约7×10-5m= μm地球半径6.4×106m= km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43 =884443 (填上单位)3、估测课桌的长度为 80 (填上合适的单位)。

设疑:我们估测的准确吗?如果不准确应该怎么办?设计意图:从身边的事例做起,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估计中会出现很多的偏差,要想减小偏差,那就要借助到工具,引出刻度尺正确使用并练习了国际单位及常见单位的换算。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教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

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并知道它与其它单位的关系。

3、知道测量存在误差。

过程与方法:1、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会进行特殊测量。

2、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并会估测时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1、刻度尺的使用和测量时间。

2、单位的换算和特殊测量。

教学难点1、单位的换算。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刻度尺、乒乓球、物理课本、钟表、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人们经常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测量。

体检时量身高、体重、血压等,买菜时称一下菜有多重等。

XXX到学校医务室去体检,医务人员给XXX量完身高后告诉XXX他的身高是163.XXX的身高到底是多少呢?(学生讨论并得出正确的结果:163厘米或1米63)讲授:上述问题告诉我们,测量时必须第一规定被测量量的单元。

为了世界各国交换的轻易,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尺度,叫国际单元制,简称SI。

(二)进行新课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1、长度的单元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m;1dm=10m;1cm=10m;1mm=10m;1μm=10m;1nm=10m。

例如:惠安至泉州的距离约30km(公里),初二年龄段的同学身高多数在1.5m—1.7m之间,手掌的宽度大概是1dm,手指的宽度大概是1cm。

2、长度的估测问题1:请目测一下黑板的长度。

(请5个同学目测,再用米尺实际测量,比较谁目测的结果更准。

)问题2:人们正常走路一步的距离大约为0.5m,以此为长度尺度,估测教室的长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 机械运动复习课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机械运动复习课教案 新人教版
2、有同学说:“物体沿直线运动,每分钟通过的路程都是100m,则必为匀速直线运动。”这句话对吗?
3、驾驶战斗机的飞行员有时看到远处的地平线发生了倾斜(这种画面可以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是以谁为参照物?
三、强化训练,巩固检测
1、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春天,桃树上结出桃子
B、秋天,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
机械运动复习课教案课题Leabharlann 第5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过程与方法
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利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勇于探索科学实践的进取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札记
构建知识网络,总结研究方法
按照下表所列顺序,回忆所学知识,填写相关内容,形成本单元知识网络。
1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13.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下列情况中属于误差的是( ).
A.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
B.测量用的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完全均匀
(3)请你目测课桌的长度为_______m,再用你身边的“尺”进行估测为_______m,最后用直尺测量,其结果为_______m.
2、.给你一张纸、一支铅笔、一把最小刻度值是1毫米的刻度尺,你用这些器材怎样测出一枚一元硬币的周长?
3.甲、乙两卷粗细不同的细铜丝,甲卷铜丝标签上注明直径是0.8mm,乙卷的标签已经模糊不清了。不用刻度尺,你用什么办法可以求出乙卷铜线的直径。
C.未能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

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复习教案5篇

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复习教案5篇

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复习教案5篇在教学中我们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中学物理快乐课堂,中学阶段物理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复习教案1第一节功(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功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3)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索活动。

(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功的概念。

2、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

(三)教学准备木块、木板、细绳、弹簧测力计、小车,杠杆和支架、钩码、滑轮、细线、刻度尺(两个)。

提问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功”的含义。

思考力学里所说的“功”含义。

演示实验:在水平长木板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拉一木块和小车。

在实验基础上引入本课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进行新课1.由课前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力学中关于“功”的确切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请学生观察教材图15.1-1中力做功和15.1-2中力不做功的实例,分析、总结一下力学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分组讨论总结。

板书: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3.实例分析(突破难点)举例说明在你的周围你发现有哪些做功的例子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学生可能举很多的例子如起重机吊起重物、火箭升空、马拉车前进等等。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教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2、过程与方法●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难点:误差的产生。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教学仪器刻度尺、卷尺、停表。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让学生观察课本P10的图片,判断线段AB、CD的长短及两个中心圆的大小,再测量看。

体验一分钟有多长。

证明不准确。

(二)讲授新课1、长度的测量①长度的单位:km—m—dm—cm—mm—nm—μm(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进制)②测量长度的工具:直尺、卷尺(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③学生活动: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具体方法见幻灯片2、时间的测量让学生讨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

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

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

①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②学生活动: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用脉搏估算一段时间;用绳子绑住一支笔做成一个摆,测量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错误可以消除。

测量物体长度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2.化曲为直法:用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做好两端的记号,然后轻轻地把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长度,就是曲线的长度.3.滚轮法:可用轮子沿曲线或直线滚动,记下轮子的滚动的圈数,测出轮子的周长,用轮子周长乘以圈数就得到被测曲线或直线的长度.(三)课堂小结(四)课堂练习练习题详见幻灯片(五)布置作业课本P15 第1、2、3题教学反思: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过程与方法(1)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了;(2)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复习课第一章机械运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复习课第一章机械运动
课题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
第4周第2课时(总第9课时)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1)会对时间进行估测和选择适当的工具进行测量。会对长度进行正确测量和读数。会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2)知道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估测身边常见的物理量,具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用数学图像处理、分析简单的物理现象和过程。
车次
出发站
开车时间
到达站
到站时间
里程/km
D581
西安
06:25
宝鸡
07:40
173
1723
西安
08:12
宝鸡
10:38
173
K5
西安
13:20
宝鸡
15:33
173
4.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阅读“八年级上册第117页活动5.7”
(三)变速直线运动
1、(1)v变化(2)直线运动
2、平均速度:粗略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3、公式:v=s/t(s:总路程;t:总时间)
阅读“八年级上册第118页图5-31、第119页例题”
练习八:关于速度的运算
1.(09年陕西2分)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采用锂电池驱动的电动能源汽车已经投入生产.其设计最大速度为l20 km/h合m/s.
练习六:1.高速飞机俯冲飞行时,看到地面向他迎面扑来,所选的参照物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复习课【复习目标】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是有区别的。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能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来描述运动,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3、会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能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4、能通过实验用停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能利用v=s/t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长度的测量,测量时要引导学习选择合适的工具,然后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测量.难点:平均速度的测量与计算【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学具准备】刻度尺、钢卷尺、秒表、斜面、小车、金属片等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让学生把准备的刻度尺、钢卷尺、秒表、斜面、小车、金属片等放在桌面,问:我们利用所有的器材可以做哪些实验?学生回答:可以进行长度、时间的测量,还以进行平均速度的测量。

引出复习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长度、时间入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达到温顾知新的目的。

二、专题复习【专题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聚焦知识点一: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3.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为:1km= m、1dm= m、1cm= m、1mm= m、1μm= m、1nm= m练习题:1.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宽度约为( )A.1 mm B.1 cm C.1 dm D.1 m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人头发直径约7×10-5m= μm地球半径6.4×106m= km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43 =884443 (填上单位)3、估测课桌的长度为 80 (填上合适的单位)。

设疑:我们估测的准确吗?如果不准确应该怎么办?设计意图:从身边的事例做起,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估计中会出现很多的偏差,要想减小偏差,那就要借助到工具,引出刻度尺正确使用并练习了国际单位及常见单位的换算。

聚焦知识点二:正确使用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要做到会观察、会放置、会读数、会记录。

会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会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的长度,刻度线要被测物体,找准或选取一个整刻度线和一端对齐。

会读数——视线要和尺面,读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

会记录——测量结果应由和组成。

实验设计:利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1、用所给出的钢尺、卷尺等刻度尺,挑选出合适测量工具并测出课桌的长度 m。

2、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不正确.选用正确尺子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 cm。

3、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mm。

设计意图:第一题通过实践熟练的掌握刻度尺的正确使用,让学生在实际的运用中发现不足。

第二题让学生正确选用刻度尺,理解刻度尺使用方法中“刻度紧贴被测物体”并会记录正确的测量值,区分误差和错误。

第三题在计算细铜丝直径时,除不尽 2.083333,测量结果准确程度一定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时的准确程度一致。

聚焦知识点三: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常用测量工具:、。

2.值与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是错误,误差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避免。

3.减小误差的方法:(1) 求平均值;(2)选用;(3)改进。

实验设计:利用停表进行时间的测量。

1、停表的示数如图所示,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 min s。

2、单位换算:25min= s3、已经在温度升高的相同的条件下,铜膨胀的程度比钢大,在20℃时用一个钢卷尺测得一个铜块的长度为2.60cm,若在50℃的高温环境下,再测量一次铜块的长度,则测量的结果应该是 2.60cm(大于、小于或等于)。

设计意图:第一题练习了停表的使用,第二题练习了时间的单位换算,虽然很熟悉,但个别同学还有不知道的,第三题让学生感受到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专题二】运动的描述知识点聚焦:1.物体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2.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的物体叫参照物。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与所选择的参照物有关,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

设疑:参照物可不可以选择本身作为参照物?学以致用:1.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中,相对于放在车厢内小桌上的苹果,运动的物体是()A.这列火车的机车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 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关着的车门2.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司机说:“你没有动”是选定了为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为参照物。

3.甲、乙、丙三人分别乘坐直升机。

甲看见地面楼房匀速下降,乙看见甲静止不动,丙看见乙匀速上升,请说明这三架直升机各做何种运动?设计意图:第一题复习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第二题复习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第三题是对学生准确表达、发散思维的训练。

说明甲乙丙对物体运动描述要以“地面为参照物”。

【专题三】运动的快慢知识点聚焦:1.与之比叫做速度,是描述物体的物理量.速度的计算公式,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 m/s= km/h.2.不变,物体沿着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时间无关。

3.变速运动的快慢用表示,它只能粗略地反映物体整体的平均快慢程度。

设疑:在生活中我们比较快慢的方法和比赛中裁判员判断胜负的方法相同吗?1、思考并研讨日常生活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1)图a表明相同的时间比;(2)图b表明相同的路程比。

2、实验探究:利用秒表探究人步行的速度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 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家距学校600 m,他以此速度从家步行至学校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s;以该同学身上背着的书包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3、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埋单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下图,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4、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运动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

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57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m/s。

5、长2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

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秒?设计意图:第一题通过复习引出速度的定义;第二题探究加深对速度的理解并再次练习了秒表的使用;第三题是加深了对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第四题复习了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而是某段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通过这四道习题的练习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层层递进逐渐深入,为后边复习测平均速度做铺垫。

第五题加强学生解题规范化训练,审题训练。

在解题过程中,长度,时间的单位要统一。

【专题四】测量平均速度实验设计:利用长木板,秒表,金属片,小车探究平均速度的测量。

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填"大"或"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s AB=_______cm t BC=______s v AC=_______m/s(4)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 偏_______。

(填"大"或"小")探究结论:小车做的是变速运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反馈练习:1、汽车从甲站出发头20s前进了100m,然后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min,以后又用4s前进了50m,到了乙站停车.求:(1)汽车在前20s内的平均速度.(2)汽车在整个路程中行驶的平均速度.2、物体运动的规律不但可以用公式表示,还可以用图像来表示,表示路程和时间关系的图像,叫路程——时间的图像,可以简称路程图像。

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运动路程和时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路程/m 20 30 50 70 90 110 130时间/s 2 3 5 7 9 11 13(1)请你在如右图所示的坐标中,画出路程图像。

(2)根据图像上确定出物体运动8s时,通过的路程是多少?设计意图:第一题通过复习练习平均速度的计算,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第二题体会用得出的规律可以解决问题。

三、练习反馈:1.下左图中被测铅笔的长度为 cm。

2.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下右图甲所示.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___________,汽车行驶了半个小时后.表盘的示数如下右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3.从2012 年9 月起,我国海监对钓鱼岛区域实行常态化的维权执法巡逻.“海监50 ”绕钓鱼岛巡逻,以宣示主权,以钓鱼岛为参照物,该船是________的。

(选填“运动”或“静止”)4、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三水,休息0.5h后,再以80km/h 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肇庆。

请求:(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附答案:1、5.252、80km/h 65 km/h3、运动4、解:(1)汽车从广州到三水的路程为s1,速度v1=90km/h,时间t1=0.5h由公式:s1=v1.t1=90km/h×0.5h=45 km(2)汽车从三水到肇庆的路程为s2,速度v2=80km/h,时间t2=1h由公式:s2= v2。

t2=80km/h×1h=80 km汽车从广州到肇庆的总路程s= s1+ s2=45 km+80 km=125 km总时间t=0.5h+0.5+1h=2h由公式: v=s/t=125 km/2h=62.5km/h四、板书设计第一章机械运动长度时间运动速度单位测量误差基本单位、单位换算刻度尺(观察、放置、读数、记录)定义、减小误差平均值单位测量工具运动静止种类参照物相对性匀速直线(曲线)变速直线(曲线)定义公式单位物理意义平均速度V =S/t1米/秒=千米/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