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际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出现是建立在二战期间以及战后初期美国工业生产、黄金储备各约 占世界总量三分之二的基础之上的。随着战后西欧经济的复苏以及日本经济的腾飞,美国在上 述两个领域所占的比例日益下降,到60年代后期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同时,受到越南战争以及 苏联军备竞赛的影响,美国军费支出高涨。而美国贸易收支的不断恶化,亦令市场相信美元汇 价被高估,投机资本纷纷逃出美国。另外,随着战后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美元和英镑等货币 供给需要相应地增长。但由于黄金产量的增长远远落后,美元和英镑等货币为维持自身的稳定, 又不得任意增加供给,于是造成国际流动性不足。1968年出现的黄金抢购风潮(Gold Rush)使 得1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的官方价格最终瓦解,加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IMF于1969年7 月创立了一种新型的国际储备资产——特别提款权(SDR) ,作为美元贬值的一种替代性做法。 但贸易收支趋于恶化所带来的美元下跌的压力并没有减轻。德国、日本、瑞士、荷兰等强势货 币国家或者正式重估了其币值,或者任由其货币汇率向上浮动。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停止外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现,并对进口商品征收 10%附加税。这也被称为“尼克松冲击” 。 针对各国的强烈反应,1971年12月十国集团达成了《史密森协议》 (Smithsonian Agreement) ,宣 布美元贬值,由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调整到38美元,汇兑平价的幅度有1%扩大到2.5%。但此 次会议所调整的只是一些技术性问题,并无法解决美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规模和影响力下降, 以及美元供给过多所带来的根本性结构问题。尽管史密森协议允许其他货币兑美元汇率在一个 更大的区间对波动,但许多国家仍然对于汇价被锁定在区间之内感到不滿。布雷顿森林体系实 际上已经消亡。 1972年初,对史密森协议持怀疑态度的德国政府鼓励欧洲的伙伴共同建立了一个小型体系。这 个体系的核心是,欧洲国家货币之间的汇价波动维持在一个非常小的区间之内,抱团在一起与 美元波动。这一体制当时被称为蛇( Snake) ,而这种联合浮动的方式则称为蛇形浮动( Snake Float) 。英国在1972年5月加入该体制的决定促使其他一些国家放弃史密森协议所规定的波动区 间,令这些国家的货币与美元的自由浮动。1972-73年间,外汇市场的波动幅度和汇价水平都是 前所未见的。1973年的2月12日,美国政府宣布美元再度贬值10%,每盎司黄金兑换42.22美元, 美国仍坚持美元与黄金脱钩。在这种情况下,史密森协议注定是昙花一现。直至1976年20个国 家(11个发达国家,9个发展中国家)才形成了以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的非货币化等为主要内 容的“牙买加体系” 。 在实行浮动汇率制后, 汇率体系逐向复杂化、 市场化。 除了上述的蛇形浮动是一种联合浮动 (Joint Float)以外,还有许多发达国家所采用的不与其他任何货币挂钩的单独浮动(Single Float) ,很 多发展中国家所采用的本币与其他一国货币保持固定汇率并随之波动的钉住浮动( Pegged Float) ,将本币与其他一国货币保持在特定区间内的半钉住浮动(Semi-Pegged Float) ,以及虽 然名义上允许本币自由浮动但在汇率超出一定区间后入市干预的肮脏浮动(Dirty Float) 。之所 以会存在这么多种形式,主要是因为虽然实行了浮动汇率体系,但一些主要国家仍然对外汇汇 率有着一定程度的管制。譬如,英国对养老基金投资海外的金额就有限制,这样的限制规定直 到1979年才解除。 1979年由欧共体11国组建的欧洲货币体系(EMS)可以说是蛇这一体系更精确详细的修改版。 其总体目标不仅在于稳定该组织成员国货币汇率,而且要在未来的某个时候统一这些国家的货 币。 具体而言, EMS要加强该组织成员国经济的整合; 建立一个有管理的汇率机制, 即Exchange Rate Mechanism(ERM),干预水平在各国央行协议水准的上下2.25%;创立重要的欧洲货币单位 (ECU) 。所有参与ERM的货币均有一个与ECU相关的央行汇率。这些汇率的表达方式为一个 ECU兑换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这也就为任何两个成员国间建立的双边机制奠定了基础。所有
百度文库
的双边汇率机制组合在一起就成平价网(Parity Grid)。平价网是整个体系的基石,它确定了汇 率波动的上下限,每个央行都有义务令其货币在兑换所有其他成员国货币时维持在一个固定的 区间内。英镑因特定原因于1992年9月16日退出ERM。意大利里拉则在同年9月17日退出,但又 在1996年11月再度加入。 1991年12月11日, 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 《马 斯特里赫特条约》 ,确定了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日程表。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一个重要 的区域性货币集体出现。 最后,还有两件事在国际金融秩序中造成深远的影响。一是80年代的广场协定,二是90年代的 亚洲金融危机。1985年9月22日,五国集团(美国,英国,西德,法国,日本)的财长和央行行 长在纽约的广场旅馆举行会议,一致认定美元汇率过高,需要各国合作以鼓励非美元货币兑美 元有序升值。 这被称为广场协定 (Plaza Accord)。 广场协定的结果是, 协议三个月后, 日圆从1985 年的1美元250日圆升值到200日圆附近,到1986年9月则达到153日圆。此后连续十年均大体维持 日圆升值趋势,1995年达到79.75日圆的峰值。该协定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并为“失 落的十年” (也有学者称“调整的十年” )埋下了祸根。这主要是由于巨大的贸易顺差给日本带 来的美元收入大部分都没有汇回国内,而是投资到美国中长期公债上。日圆的迅速升值令包括 包括许多保险公司在内的很多机构投资者损失惨重,日本的对外净资产累计损失3万多亿日圆。 据称,当时的日本大藏省长官为了严守周日会议的消息,故意装出要去度假打高尔夫球的样子。 而且日本政府以周一为日本假期为借口提前向日本的主要银行通报了该会议的内容。由于是要 在周末召集很多银行家来开会,政府方面特别叮嘱要求与会人不要穿西装,因为这会引起市场 的猜疑。这些提前获得了消息的主要银行从中获益匪浅。 90年代中期,泰国、印尼、马来西亚、韩国等相互间有密切经济联系的亚洲国家开始出现经济 放缓的迹象,同时向日本银行以及其他国家投资者偿还巨额贷款的压力逐步加大。而政府的腐 败、不规范的银行行为,以及尖端金融科技掌握方面的欠缺亦令形势更加恶化。危机最终爆发! 泰国于1997年7月2日宣布泰铢贬值,从而激发资金从整个地区外流。泰国也成为第一个向 IMF 求援的国家。韩国和印尼也因同样的问题而造成社会动荡,而这种动荡进一步令投资者和贷款 者对该地区丧失信心。危机很快令国际投资者对巴西和俄罗斯等其他新兴经济体的看法发生转 变。为防止危机进一步扩散,美联储最终亦不得不以降息应对。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外汇交易起始于1973年, 但最初的萌芽则可追溯到古代中东的外汇交易市场, 当时的货币兑换仅局限于金属铸币之间的交换。直到欧洲中世纪时,随着旅行者人数的增加, 金属铸币的弊端不断暴露,一些商人银行家开始设计出汇票,外汇交易也逐渐成型。 在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中,金本位体系是最早且相对最稳固的一种体系。金本位制的盛行始于 19 世纪中期,止于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其间多数西方国家均采行金本位制( Gold Standard) 。金本位制共有三种实现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 本位制最具有金本位制的代表性。各国在流通中使用金币作为货币,金币可以自由冶炼、铸造、 交换并在国与国之间流动。 在金本位制下, 货币汇率由各自的含金量之比, 即金平价 (Gold Parity) 来决定。只要两国的货币含金量不变,则汇率就维持稳定。 一战爆发后,英国、法国、俄国、德国、日本等参战国纷纷禁止黄金出口,金本位体系实际上 已经崩溃了,虽然英国于1925年宣布恢复金本位制,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客观环境已经不再支 撑这样一个旧有体制。其彻底的终结则始自1929年开始的世界股市大崩溃,由其触发的1931年 的世界经济危机迫使英国宣布退出金本位制,其后诸多国家纷纷效仿,1936年达成的美英法三 国货币协定则宣告该体制的正式结束。在一战与二战之间的这段时期,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 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基本上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市场极度波动造成投机活动盛行。 二战期间,外汇市场实际上已经消失了。战争对英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害,并对英镑造成了毁灭 性的影响,且人们对英镑的信心亦因德国大量伪造英镑而收到严重冲击。自美国加入二战之后, 美元就顶替英镑成为全球地位最突出的货币。鉴于欧洲主要国家以及日本均在战争中付出了巨 大代价,国民经济严重受损,作为唯一一个本土没有受到战争洗礼的大国,美国自然成为未来 国际金融秩序的主导者。 (杀戮是正确的,你也可以攻击宗教但却不受惩罚,但你正在威胁的是很多人视之比生命更加 宝贵的东西......——美国总统罗斯福写给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信, 拒绝其提出的伪造德国货币的 建议。 ) 到了二战末期,盟国已胜利在望。1944年,45个同盟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举行的布雷顿森林 村(Bretton Woods)召开了一次旨在恢复国际货币秩序和支付体系的重要会议——联合国货币 与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等文件,统称布雷顿森林协定,由此开启了布 雷顿森林体系时代。会议上,一种改头换面的金本位制被视为激励全球经济复苏和国际贸易扩 张的最好办法。根据协议,美元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各国有义务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便 使汇率维持在平价上下1%的区间内。事实上,该协议使得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 币,并取代黄金成为国际支付体系的储备资产。 几近固定的汇率机制源于以下几个目的。首先,其会避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的汇率机制混 乱的问题。其次,当时的世界最需要的是稳定的重建环境,各国均不希望看到大量的货币投机 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最后,由于战争导致多数货币受到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客观上需要一个 稳定的支柱以树立信心。IMF的建立亦令成员国可以维持稳定的货币买卖体系方面进行磋商, 以便国际支付更加顺畅。当某些成员国遭遇财务困难的时候,IMF会向其提供贷款以助其度过 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