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漫步宋词16辛弃疾词三首检测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散曲选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辛弃疾词三首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内容赏析】词的上阕主要是写近处的自然风光,下阕则将镜头拉远,进而涉及人事。词中后两句关于“城中桃李”和“溪头荠菜花”的对比,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在罢官乡居期间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和对城市上层社会的鄙弃,并由此把词的思想意义向纵深方向拓展。还含有对生活的哲理性的思考,荠菜花不怕风雨,占有春光,在它身上仿佛体现了一种人格精神。题目“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当时很可能是朋辈中有人为作者罢官后的生活担忧,因而词人便风趣地以代友人填词的方式回答对方,一方面借荠菜花的形象自我写照,一方面又隐隐流露出自己

不做愁风雨的城中桃李,而做坚强的荠菜花,以此与友人共勉。

青玉案

元夕

[常识·速览]

]

识作者

[

词中之龙——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

轩。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与苏轼齐名,并称

“苏辛”,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

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义愤发而为词,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著有《稼轩长短句》。

]

探背景

[

这是描写元宵灯节的词。全词浓墨重彩描写元宵节的繁华、热闹、狂欢的盛况,但题

旨并不在这里,不是对这种“盛况”的肯定和褒扬,而仅仅是作为背景材料。实际上,作者对人们的狂欢,含有贬斥之意。词中的“那人”才是作者的褒扬对象。

[文本·精析]

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

用?

【答案】这两句都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前句把繁多的灯火比作千树花,后句把满天

的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极为形象地渲染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

景象。

2.“那人”是怎样一个人?作者塑造这样一位美人,用意是什么?

【答案】她是词人的意中人。她是一位高贵的女性。她与众不同、非同一般。她躲开

了狂欢极乐的人群,独自一人在灯火稀疏的冷僻处,有一点孤独,又自甘寂寞,不同流俗。写出一位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独在“灯火阑珊处”的女性形象。她是抒情主人公的意中人,实际上就是作者的一种理想人格的化身。寄寓了词人在政治上的失意苦闷的心情,表达了不愿跟统治者(“当权者”或“时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词的上片是如何渲染的?有什么作用?

【答案】上片极力渲染了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把灯火

比作千树花,把烟花比作星星,“香满路”极言车马之多,“凤箫”“玉壶”音乐不绝,花灯满街。越是渲染元宵节之夜的喜庆场景,越是衬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那笑语欢快的

一群观灯者,是衬托“那人”的寂寞孤独。

烘托、渲染

1. 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画家画画,如

果孤零零地画出一个月亮,就会显得单调;如果在月亮的周围画上几缕彩云,月亮就显得

格外有神。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就是烘托。

(1)以物烘托人。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直接

状写眼前之景,展示出一幅日暮黄昏、沙尘漫天、遥空断雁、大雪纷飞的北方荒原天寒地

冻的暮天景象,烘托出离愁别恨的悲凉气氛。

(2)以人烘托人。如汉乐府民歌《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

貌。

(3)以物烘托物。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运用“蝉噪”“鸟鸣”之动来烘托“山林”之静。又如“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

静。2.渲染:用较为浓重的笔墨,连续用几个、十几个乃至几十个情调一致而又富于变化

的意象对同一种环境气氛、人物行为、心理情感做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艺术形

象、加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

(1)渲染的对象。渲染的对象主要是环境、气氛、事件和人物。

(2)渲染的手法。渲染的手法主要有反复、排比、层递、摹写等。

(3)渲染的原则。在于应围绕一个中心进行铺陈,不应过度追求浓词艳藻。渲染的方式

有正面直接摹绘及侧面间接烘托。

(4)渲染的种类有景物渲染、环境渲染、气氛渲染、细节渲染、情绪渲染、行为渲染、

语言渲染等。

1.宝马雕车香满路。【鉴赏】“香满路”有很强的表现力。“香”字给读者很多的联想空间。香,是什么

样的香?不是花香,不是酒肉香或别的什么香,而是脂粉香。香从何来?从“宝马雕车”来,固然可以想象车马的本身也会有香气散发,但最主要的是从车上的“人”的身上散发的。从“香”字可以推知这“人”是女性,是贵族阶层的女性。香味是由人的嗅觉感知的,这里说它“满路”,视觉触觉都可感知了,把抽象的香具象化了。这当中,隐含着比喻,也运用了艺术通感。“香满路”,还隐含夸张意味。联系全篇的词意,回头品味,读

者可以从夸张中感受到作者的贬意。

2.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鉴赏】“凤箫声动”三句,写舞龙舞灯等各种歌舞表演,足见其狂欢。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

“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

鹧鸪天

[常识·速览]

]

[

探背景

《鹧鸪天》大约是在辛弃疾隐居瓢泉期间于庆元六年与友人唱和时所作,正如小序所

言“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已将写作的背景和意图作了交代。显然是作者晚年被弹劾落职、闲居农村时的作品。“戏作”,是自谦,也是自嘲,但实际是极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