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漫步宋词16辛弃疾词三首检测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散曲选读》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第三单元 漫步宋词 单元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
单元综合检测(三)(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瑰.丽/岿.然噱.头/谑.而不虐奢靡./所向披靡.B.诡.计/桅.杆歼.灭/三缄.其口蹊.跷/下自成蹊.C.囹圄./龃龉.甄.别/渐臻.佳境载.体/千载.难逢D.脂.肪/造诣.捂.盖/毋.庸置疑裨.益/无裨.于事解析:选A。
A项,分别读ɡuī/kuī,xué/xuè,mí/mǐ;B项,分别读ɡuǐ/wéi,jiān,qī/xī;C项,分别读yǔ,zhēn,zài/zǎi;D项,分别读zhī/yì,wǔ/wú,b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与这些可畏的后生相比,一些大家在翻译经典作品时态度却显得有些拘谨,他们对译稿改了又改,往往会把最初的文稿改得面目全非....。
B.这个贫困县的领导们分坐几辆豪华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C.然而,特别让人不解的是,许多贪官总会在庭审中宣判时高墙内枪口下,才表现出一副悔恨不已声泪俱下痛心疾首....的样子。
难道,他们在贪污受贿腐败之初,就不知道对不起党和人民,对不起父老乡亲?D.国务院派出多个调查组,分赴全国各地对先前出台的楼市政策产生的效果顺藤摸瓜....,以便了解新变化制定新政策。
解析:选B。
洋洋洒洒: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连绵不断。
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
A.“面目全非”意为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
C.“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极点,非痛心之意。
D.“顺藤摸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根究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辽宁舰”的舰员在选拔时,年龄、经历、任职时间、现实表现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入选者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航空母舰舰员。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16 辛弃疾词三首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16 辛弃疾词三首他才干出众,但他刚正不阿,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受到权臣排挤而遭贬,但他仍继续写文宣传抗金主张。
他写的《九议》《美芹十论》等奏疏,字字珠玑,提出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具体策略,并阐述了内修德政、广开言路等治国安民之道,却未被腐败而畏缩的南宋当权者采纳。
他是非分明,与朋友肝胆相照。
他很佩服弘扬德政的理学家朱熹,朱熹死后,朝廷严令禁止其朋友、门人到考亭会葬,辛弃疾义无反顾,不怕株连,亲去祭奠并作祭文,他用杜甫的诗称颂朱熹“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表现出他在是非面前的明确选择和做人原则。
美字体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赏美文把栏杆拍遍(节选)梁衡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
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
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的。
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
辛弃疾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
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样子。
说到辛弃疾的笔力有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作一个词人。
郭沫若说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
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
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
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
【推荐】精选_高中高中语文第3单元漫步宋词16辛弃疾词三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
(5)却将.万字平戎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江晚正愁.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精美的彩灯 (2)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的香气 (3) 稀疏,零落 (4)整理,在此是“取”的意思 (5)拿 (6)可惜 (7)使我悲愁。愁, 使动用法
2.渲染:用较为浓重的笔墨,连续用几个、十几个乃至几十个情调一致而 又富于变化的意象对同一种环境气氛、人物行为、心理情感做多方面的描写、 形容,以突出艺术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
(1)渲染的对象。渲染的对象主要是环境、气氛、事件和人物。 (2)渲染的手法。渲染的手法主要有反复、排比、层递、摹写等。 (3)渲染的原则。在于应围绕一个中心进行铺陈,不应过度追求浓词艳藻。 渲染的方式有正面直接摹绘及侧面间接烘托。
第三单元 漫步宋词 16 辛弃疾词三首
[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
1.字音识记
(1)宝马雕.车( ) (3)蓦.然( ) (5)旌.旗( ) (7)娖.( ) (9)髭.须( )
(2)黄金缕.( ) (4)阑.珊( ) (6)菩萨.蛮( ) (8)银胡 · ( )
(10)锦襜.突骑( )
【答案】 (1)diāo (2)lǚ (3)mò (4)lán (5)jīnɡ (6)sà (7)chuò (8)lù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检测题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三单元检测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蓦然(mò)如簇.(cù)阑.珊(lán)杳.杳(yǎo)B.白鹭.(lù) 伫.倚(zhù) 天籁.(lài) 旌.旗(jīng)C.砥.柱(dǐ) 参差.(chā) 金缕.(lǚ) 貂裘.(qiú)D.凋.碧(diāo) 憔悴.(cuì) 腥膻.(shān) 离黍.(shǔ)解析C项“差”应读cī。
答案 C2.下列各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北宋B.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李清照——南宋C.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南宋D.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轼——北宋解析“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北宋词人柳永的名句。
答案 B3.下列词句中不属于李清照的词句的是( )A.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B.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C.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D.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解析C项,辛弃疾的名句。
答案 C4.下列没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B.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C.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D.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答案 C5.以下对两宋词人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做过工部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他精通音律,善于吸取民间新声的优点,创制了大量乐调繁复的长调,大大扩大了词的体制容量,提高了词的艺术表现力,在宋词发展史上有重大贡献。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父子三人被称为“三苏”,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
他的词有很高的造诣,开宋代“豪放派”词风,对后代有很大影响。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漫步宋词单元综合测试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三单元漫步宋词(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瑰.丽/岿.然噱.头/谑.而不虐奢靡./所向披靡.B.诡.计/桅.杆歼.灭/三缄.其口蹊.跷/下自成蹊.C.囹圄./龃龉.甄.别/渐臻.佳境载.体/千载.难逢D.脂.肪/造诣.捂.盖/毋.庸置疑裨.益/无裨.于事解析:选A。
A项,分别读ɡuī/kuī,xué/xuè,mí/mǐ;B项,分别读ɡuǐ/wéi,jiān,q ī/xī;C项,分别读yǔ,zhēn,zài/zǎi;D项,分别读zhī/yì,wǔ/wú,b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与这些可畏的后生相比,一些大家在翻译经典作品时态度却显得有些拘谨,他们对译稿改了又改,往往会把最初的文稿改得面目全非....。
B.这个贫困县的领导们分坐几辆豪华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C.然而,特别让人不解的是,许多贪官总会在庭审中宣判时高墙内枪口下,才表现出一副悔恨不已声泪俱下痛心疾首....的样子。
难道,他们在贪污受贿腐败之初,就不知道对不起党和人民,对不起父老乡亲?D.国务院派出多个调查组,分赴全国各地对先前出台的楼市政策产生的效果顺藤摸瓜....,以便了解新变化制定新政策。
解析:选B。
洋洋洒洒: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连绵不断。
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
A.“面目全非”意为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
C.“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极点,非痛心之意。
D.“顺藤摸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根究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辽宁舰”的舰员在选拔时,年龄、经历、任职时间、现实表现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入选者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航空母舰舰员。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6课辛弃疾词三首单元检测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6课辛弃疾词三首单元检测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旌.旗(jīnɡ)恫.吓(dònɡ)楔.子(xiē) 锲.而不舍(qiè)B.慨.然(kǎi) 栈.道(jiàn)憧.憬(chōnɡ) 人影幢.幢(chuánɡ)C.肄.业(sì) 阑珊..(lán shān)嗫嚅.(rú) 相濡.以沫(rú)D.老妪.(yù) 伛.偻(ɡōu)倦.怠(juàn) 缠绵缱绻.(quǎn)答案 A解析B项中“栈”应读“zhàn”。
C项中“肄”应读“yì”。
D项中“伛”应读“yǔ”。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B.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C.却将万字平戒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D.青山遮不住,必竟东流去。
答案 B解析A项风—凤。
C项戒—戎。
D项必—毕。
3.“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两句颇有意蕴,其中的“无数山”蕴涵的寓意是:各种造成中原未能收复的因素。
解析由作者写作背景及他的性格特点可得知除了概况意思还应有所寄托。
这句词的概况意思是向西北望长安却望不到,因为重重的山峰把视线否决了。
结合写作背景应是指收复中原失地艰巨重重。
二、拓展提升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4~5题。
鹧鸪天[南宋]辛弃疾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
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时光流逝的感伤,国土沦丧的悲愤,壮志难酬的悲哀,对逍遥自由生活的向往。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漫步宋词过关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三单元漫步宋词过关检测(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16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癖.好/偏僻.蹩.脚/憋.屈猝.然/猝.不及防B.遏.止/扼.制履.行/覆.灭羁.绊/放荡不羁.C.临摹./摹.拟潦.倒/无聊.鸦.片/信笔涂鸦.D.甄选/遴.选嗜.好/嗜.血提挈./锲.而不舍项,pǐ/pì,bié/biē,cù;B项,è,lǚ/fù,jī;C项,mó,liáo,yā;D项,zhēn/lín,shì,qiè。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九龙峰古木参天,绿树成荫,泉水淙淙,,如同蓬莱仙境,吸引着无数香客游人。
(2)这些普普通通的场景向世人证明,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历史进程中,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3)时下,许多大学生都选择了自主创业。
乘着国家对“小微企业”扶持的春风,他们的事业。
A.云蒸霞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B.欣欣向荣云蒸霞蔚蒸蒸日上C.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云蒸霞蔚D.蒸蒸日上云蒸霞蔚欣欣向荣,云气升腾,彩霞弥漫,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欣欣向荣”形容草木茂盛,也形容事业蓬勃发展。
“蒸蒸日上”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
(1)句是形容自然景观,且强调“如同蓬莱仙境”,应用“云蒸霞蔚”;(2)句由“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可知应用“欣欣向荣”;(3)句强调一天比一天好,故应用“蒸蒸日上”。
3.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B.中国斥资约180亿美元来处理长期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采取包括限制上百万辆汽车上路、改造数千台燃煤锅炉在内的多项措施,为世博会打造了一个更清洁的上海。
C.政策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说,政府要逐步改善社会管理职能,破除二元结构,逐步取消农村户口,执行按照居住地登记户籍管理,这是户籍改革的大方向。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讲义:第三单元 第16课 辛弃疾词三首 Word版含解析
第16课辛弃疾词三首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济南(今属山东)人。
在辛弃疾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始终存在着对金妥协屈服和坚决抗金收复中原的所谓“和战之争”。
辛弃疾是坚定的主战派,他有出将入相之才,智勇兼备。
他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抗金复国之志,始终如一。
但偏安的南宋小朝廷长期都是由主和派把持朝政,对主战派多般排挤打击,对辛弃疾这样的爱国志士,始终都不敢放手使用,使他怀抱利器,一生不得重用,抱憾而终。
他的词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风格,把豪放词的创作推向顶峰。
他的词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充满着同仇敌忾的热情。
同时他吸取婉约词蕴藉细腻的长处,兼容众体,在以豪放英伟之气为主调的同时,也不乏妩媚、清丽、委婉之作,兼有俚俗幽默之调,形成以豪放沉郁为主调的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代表,是两宋豪放词派的代表,是宋词的集大成者。
流传至今的词作有620多首,数量居两宋词家之冠。
有《稼轩长短句》四卷。
《青玉案·元夕》这首词大约写于辛弃疾被迫退休于江西上饶之后。
这时距靖康之变已经有四五十年了,而划江而治的局面依旧。
敌虏还隔岸肆虐,虎视眈眈,令仁人志士寝食难安。
词人弃笔从戎,指望南宋统治者厉兵秣马,挥戈北上,收复失地。
可是当局只图偏安,不求收复;不记国破,只颂月圆;一味粉饰太平,灯节奢靡无度。
词人空怀壮志,报国无门,只能饮恨而泣。
这首词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写成的。
《鹧鸪天》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和意图,小序中作了交代,显然是作者晚年被弹劾落职、闲居农村时的作品。
“戏作”,是自谦,也是自嘲,但实际是极其深沉、极其悲愤的浩叹,绝非儿戏的笔墨。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这是一首登临怀古词。
所怀的“古”,实际是40年前当朝的旧事。
据有关文献记载,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十月,金兵侵入江西,隆韦占太后从洪州(今江西南昌)沿赣江南逃,先乘船逃至造口,后转陆路流亡到赣州。
当时,金兵追太后御舟至造口时,对这一带地方大肆蹂躏,广大人民群众遭到血腥的劫掠和屠杀。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三单元16辛弃疾词三首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_1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让学生理解文本,体会词人的情感。
2、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辛词的艺术手法,体会这些手法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讨论探究,除了辛词之外还有哪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会鉴赏诗歌,立足历史与现实,正确看待历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后的坚守。
【教学重难点】1、立足文本,准确把握辛词情感抒发的不同侧重,学会同中求异。
2、讨论探究,除了辛词之外还有哪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评价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根据句子猜词人,并指出其风格流派?同时回顾以前背过辛弃疾的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和《永遇乐》(千古江山)。
文学上,他是一位与苏轼齐名的豪放派词人,政治上,他是一位坚决抗金的主战派,是一位志向远大,怀抱利器,却报国无门的悲剧英雄。
二、写作背景《鹧鸪天》是辛弃疾晚年被弹劾落职、闲居农村期间与人唱和时所作,正如小序所言“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在此是谦词)”“少年时事”,据《宋史·稼轩本传》当指青年时率山东义军投耿京部,后叛徒张安国杀耿京降金,辛弃疾等带骑兵五十直闯五万人的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交朝廷治罪等事。
(不妨与赵子龙长坂坡救主一事相比,以体现辛弃疾的英雄本色)三、整体感知,理解内容1、初读课文,结合注解,把握课文内容。
学生再读,点出感情的不足,从而导入内容的理解。
2、小序交代了什么?如何理解“戏作”?明确:交代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戏作”,是作者自谦,也是自嘲,实际是极其深沉、悲愤的浩叹,绝非儿戏的笔墨。
3、“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结合背景,概括作者少年的形象特点。
明确:壮岁旌旗拥万夫:年青时参加领导抗金义军;锦襜突骑渡江初:擒获张安国带义军南下。
形象:率军南下、一路杀敌、勇猛善战、保家卫国的将帅英雄。
2018_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第3单元漫步宋词16辛弃疾词三首教师用书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
16 辛弃疾词三首[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1.字音识记(1)宝马雕.车( ) (2)黄金缕.( )(3)蓦.然( ) (4)阑.珊( )(5)旌.旗( ) (6)菩萨.蛮( )(7)娖.( ) (8)银胡· ( )(9)髭.须( ) (10)锦襜.突骑( )【答案】(1)diāo(2)lǚ(3)mò(4)lán(5)jīnɡ(6)sà(7)chuò(8)lù(9)zī(10)chán2.词语释义(1)玉壶..光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笑语盈盈暗香..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燕兵夜娖.银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却将.万字平戎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江晚正愁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精美的彩灯(2)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的香气(3)稀疏,零落(4)整理,在此是“取”的意思(5)拿(6)可惜(7)使我悲愁.愁,使动用法3.名句背诵(1)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此三种之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第一境也.‘________,________’,此第二境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2)________,更吹落、星如雨.(3)蛾儿雪柳黄金缕,________.(4)却将万字平戎策,________.(5)________,毕竟东流去.【答案】 (1)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东风夜放花千树 (3)笑语盈盈暗香去 (4)换得东家种树书 (5)青山遮不住[作者名片]词中之龙——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 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义愤发而为词,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著有《稼轩长短句》.[探究·精研文本]青玉案元 夕[背景介绍]这是描写元宵灯节的词.全词浓墨重彩描写元宵节的繁华、热闹、狂欢的盛况,但题旨并不在这里,不是对这种“盛况”的肯定和褒扬,而仅仅是作为背景材料.实际上,作者对人们的狂欢,含有贬斥之意.词中的“那人”才是作者的褒扬对象.[文脉梳理]《青玉案·元夕》⎩⎪⎨⎪⎧上片:元宵夜歌舞狂欢下片⎩⎪⎨⎪⎧游人如织那人:淡泊宁静、脱俗高雅[文本深读]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两句都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前句把繁多的灯火比作千树花,后句把满天的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极为形象地渲染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景象.2.“那人”是怎样一个人?作者塑造这样一位美人,用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她是词人的意中人.她是一位高贵的女性.她与众不同、非同一般.她躲开了狂欢极乐的人群,独自一人在灯火稀疏的冷僻处,有一点孤独,又自甘寂寞,不同流俗.写出一位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独在“灯火阑珊处”的女性形象. 她是抒情主人公的意中人,实际上就是作者的一种理想人格的化身.寄寓了词人在政治上的失意苦闷的心情,表达了不愿跟统治者(“当权者”或“时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3.这首词的上片是如何渲染的?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上片极力渲染了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把灯火比作千树花,把烟花比作星星,“香满路”极言车马之多,“凤箫”“玉壶”音乐不绝,花灯满街.越是渲染元宵节之夜的喜庆场景,越是衬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那笑语欢快的一群观灯者,是衬托“那人”的寂寞孤独.1.宝马雕车香满路.【鉴赏】“香满路”有很强的表现力.“香”字给读者很多的联想空间.香,是什么样的香?不是花香,不是酒肉香或别的什么香,而是脂粉香.香从何来?从“宝马雕车”来,固然可以想象车马的本身也会有香气散发,但最主要的是从车上的“人”的身上散发的.从“香”字可以推知这“人”是女性,是贵族阶层的女性.香味是由人的嗅觉感知的,这里说它“满路”,视觉触觉都可感知了,把抽象的香具象化了.这当中,隐含着比喻,也运用了艺术通感.“香满路”,还隐含夸张意味.联系全篇的词意,回头品味,读者可以从夸张中感受到作者的贬意.2.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鉴赏】 “凤箫声动”三句,写舞龙舞灯等各种歌舞表演,足见其狂欢.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延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鹧鸪天[背景介绍]《鹧鸪天》大约是在辛弃疾隐居瓢泉期间于庆元六年与友人唱和时所作,正如小序所言“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已将写作的背景和意图作了交代.显然是作者晚年被弹劾落职、闲居农村时的作品.“戏作”,是自谦,也是自嘲,但实际是极其深沉、极其悲愤的慨叹,绝非儿戏的笔墨.“少年时事”,据《宋史·稼轩本传》当指青年时率山东义军投耿京部,后叛徒张安国杀耿京降金,辛弃疾等带骑兵五十直闯五万人的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交朝廷治罪等事.[文脉梳理]《鹧鸪天》⎩⎪⎨⎪⎧⎭⎪⎬⎪⎫上片:英雄壮举 回忆下片:投闲置散 现状对比→悲慨凄凉怨愤之情 [文本深读]1.“燕兵夜娖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仆姑”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你还能举出几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用的是互文,意思是当初率领万众南下渡江之时,部队和金兵朝夕战斗,互相射杀,一路飞箭不停,表现了紧张而又惨烈的战斗情景.所谓“互文”,就是在连贯的话语中,上文省了下文出现的词,下文省了上文出现的词,参互成文,合而见义.例如:(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当窗亮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将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3)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怆.(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无论在朝廷为官,还是不在朝廷做官,都一样忧国忧民.(5)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 这里的“十旬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胜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交错,补充说明.应解释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2.“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辛弃疾曾经上奏疏论平定金人方略,耿耿忠君报国之心可鉴,然而一切进言都付诸东流,所以这两句大有英雄不得不放弃壮年抱负终老田园的落寞与悲愤.3.从全词来看,《鹧鸪天》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全词主要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上片追忆少年旧事,豪壮而有英雄气;下片写老而获罪罢职的现实感慨,渐入沉郁顿挫,有壮士暮年之叹.[名句鉴赏]1.燕兵夜娖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仆姑.【鉴赏】写南奔时突破金兵防线和金兵战斗.燕兵,指金兵.“夜娖银胡革录”,夜里提着兵器追赶.“汉箭”句,指义军用箭回射金人.写南奔时的紧急战斗情况,写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极为饱满有力,富有感染力.2.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鉴赏】“追往事,叹今吾”今昔对照,一“追”一“叹”,包含多少岁月,多少挫折;又灵活地从上片的忆旧引出下片的叙今.第三句申明“叹今吾”的主要内容.草木经春风的吹拂能重新变绿,人的须发在春风中却不能由白变黑.感叹青春不再,韶华易逝的可惜,这是一层;白髭须和上片的壮岁对照,和句中的春风对照,又各为一层;不甘心年老,言外有壮志未能彻底湮灭之意,又自为一层.一句中有多层含意,感慨极为深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背景介绍]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提点刑狱时,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登临怀古.所登临的地方,题序中已写清楚,就是“江西造口壁”.所怀的“古”,实际是四十年前当朝的旧事.这一旧事,据有关文献记载,大体是这样: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十月,金兵侵入江西,隆祐太后从洪州(今江西南昌)沿赣江南逃,先乘船逃至造口,后转陆路流亡到赣州.当时,金兵追太后御舟至造口时,对这一带地方大肆蹂躏,广大人民群众遭到血腥的劫掠和屠杀.四十年后,作者在任江西提点刑狱的时间里,来到这惨烈史事的见证地,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写下此词.[文脉梳理]《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上片:悲惨史实→怀念故土:抑郁、苦闷下片:坚信收复中原、雪洗国耻:愿望 [文本深读]1.前人评价这首词的手法是“借水怨山”,试加以评说词中的山和水这两个意象和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上片寓情于景.前两句以虚笔写“清水”,带出一个“泪”,表现山河破碎的憾恨,后两句写对故都的眺望,引出山的遮挡,表现对旧都故国的无限思念,在情感上是抑.下片前两句借山说水,渗透出一股豪放之气,在情感上是扬;后两句又借眼前之景,一边是江,一边是山,渲染出内心深处的“愁”,又是抑.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一句,现在常常被引用,说说这句在本词中的含意和现在引用的含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本词中的含意:从字面上来理解,满含人民血泪的江水滚滚东流而去,是重重的青山所无法阻挡的,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这两句诗含蓄地传达了词人对抵抗外敌、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现在引用的含意:客观规律不可抗拒,历史毕竟要发展,这表达了一种哲理.[名句鉴赏]1.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鉴赏】 词人身临隆祐太后被追之地,联想到当时南宋的命运危在旦夕.想到金侵略者的滔天罪行,想到国耻未雪,悲愤填胸.“行人泪”,概括了当时千千万万逃难民众的种种灾难,也包括了许多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爱国志士的悲愤.2.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鉴赏】面对眼下所见证的悲惨史实,想到当前南宋朝廷的政治现实,凝望汴京,追思北宋,怀念中原故土,一个“望”字饱含着多少爱国之情!可是,能望见汴京吗?望不见.它被无数的青山遮挡住了.此处的“可怜”,作“可惜”解,这“无数山”,喻指什么,这是一个泛概念,不易明确落实,应是包括各种造成中原未能收复的因素.。
精选-高中高中语文第3单元漫步宋词16辛弃疾词三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
9
[文脉梳理] 上片:元宵夜歌舞狂欢 《青玉案·元夕》下片游那人人如:织淡泊宁静、脱俗高雅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10
[文本深读] 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 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我国历史 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 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史上与李清照并 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一生坚 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 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 施行。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义愤发而为词,其独特的词作 风格被称为“稼轩体”。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著有《稼轩长短句》。
【答案】 这两句都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前句把繁多的灯火比作千树花, 后句把满天的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极为形象地渲染了元宵之夜张灯 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景象。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11
2.“那人”是怎样一个人?作者塑造这样一位美人,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辛弃疾词三首自我小测(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辛弃疾词三首一、随堂稳固1.以下加点字读音完全不一样一项为哪一项〔〕A.乾.坤朝.廷斡.旋翰.林铁戟.B.押.解狎.昵鸭.绒柙.笼木匣.C.忸.怩妞.妞枢纽.扭.曲按钮.D.苟.活佝.偻拘.束足够.枸.杞2.以下各句中,画线词语使用错误一项为哪一项〔〕我们不能忽略是,既称为小品文,它必须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相对地说,篇幅不宜太长。
乐毅?报燕惠王书?和司马迁?报任安书?,以及诸葛亮?出师表?和李密?陈情表?,不能不说是肺腑之言和性灵之作,但由于它们篇幅长,就不能算作小品文。
有文章虽短,而且具有一孔之见,如柳宗元?读论语?和王安石?读〈孟尝君传〉?,可是作者在篇中毕竟过多地诉诸理性而不是感情自然流露,当然也不能居于小品之列。
A.短小精悍B.言简意赅C.肺腑之言 D.一孔之见3.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一项为哪一项〔〕A.每天,全球有5.5亿用户操着75种不同语言在Facebook上评价、浏览、分享,全部用户每月消耗在这个社交网站上时间总计高达7 000亿分钟。
B.据估计,日本地震和海啸可能造成大约1万余人死亡,40万人无家可归,1 669家企业遭受重创,日本这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面临着巨大挑战。
C.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973号决议决定,为了保护利比亚平民平安,除以人道主义救援目和负责撤离外国侨民飞机外,制止所有飞机在利比亚领空飞行、着陆。
D.我相信,哲学是诗守护神。
只有在哲学广阔天空里,诗精灵才能自由地、持久地飞翔。
4.根据语境,以下排序最恰当一项为哪一项〔〕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当社会上流传着一片暴露个人隐私光碟时,我感觉到被观看者内心孤独感,在那样时刻,她会跟谁对话?她有可能跟谁对话?她现在在哪里?她心里孤独是什么?这些问题在我心里旋绕了好久。
①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早上起来翻开报纸,在所有事件背后,隐约感觉到有一个孤独声音。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漫步宋词单元过关检测卷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三单元漫步宋词单元过关检测卷(测试时间:120分钟评价分值:120分)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A.欹.枕(yī)天籁.(lài)罗绮.(qǐ)彩笺.(jiān)B.吟啸.(xiào) 凭阑.(lán) 羌.管(qiānɡ) 熔.金(rónɡ)C.风鬟.(huán) 蓦.然(mò) 旌.旗(jīnɡ) 离黍.(shǔ)D.如簇.(cù) 去棹.(zhào) 斜矗.(chù) 腥膻.(shān)解析:A项,“欹”读“qī”。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赛德克·巴莱》是一部反映赛德克族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电影,影片运用艺术的手法将众多的历史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为拍好这部电影,导演专门聘请了赛德克人郭明正为历史顾问,经过十年的苦心经营,影片最终在台湾大获成功。
电影的取材来源于历史,故事既有演绎,也不乏虚构。
专家认为,观众如果想要更充分地了解台湾原住民这一悲悯的抗日史实,需要补充阅读其他文献资料。
A.淋漓尽致 B.苦心经营C.演绎 D.悲悯解析:A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语言等载体把所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B项,苦心经营:费尽心思和精力来经营筹划;C项,演绎:推演引申,铺陈发挥;D 项,悲悯:哀怜;慈悲怜悯。
一般用作动词,用在此处不恰当;宜改为“悲壮”。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A.直-10武装直升机和直-19武装直升机以火力支援为主要任务,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和超低空机动,可配挂多种对空、对地精确制导武器,具有昼夜间作战能力。
B.本次会议的主旨是进一步促进汉藏考古艺术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扩大汉藏佛教美术的学术关注度和影响力,推动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C.中国足协副主席于洪臣日前接受新华社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与卡马乔签订的合同虽然没有规定硬指标,但亚洲杯预选赛出线是应当完成的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辛弃疾词三首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内容赏析】词的上阕主要是写近处的自然风光,下阕则将镜头拉远,进而涉及人事。
词中后两句关于“城中桃李”和“溪头荠菜花”的对比,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在罢官乡居期间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和对城市上层社会的鄙弃,并由此把词的思想意义向纵深方向拓展。
还含有对生活的哲理性的思考,荠菜花不怕风雨,占有春光,在它身上仿佛体现了一种人格精神。
题目“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
当时很可能是朋辈中有人为作者罢官后的生活担忧,因而词人便风趣地以代友人填词的方式回答对方,一方面借荠菜花的形象自我写照,一方面又隐隐流露出自己不做愁风雨的城中桃李,而做坚强的荠菜花,以此与友人共勉。
青玉案元夕[常识·速览]]识作者[词中之龙——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
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
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
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义愤发而为词,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
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著有《稼轩长短句》。
]探背景[这是描写元宵灯节的词。
全词浓墨重彩描写元宵节的繁华、热闹、狂欢的盛况,但题旨并不在这里,不是对这种“盛况”的肯定和褒扬,而仅仅是作为背景材料。
实际上,作者对人们的狂欢,含有贬斥之意。
词中的“那人”才是作者的褒扬对象。
[文本·精析]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答案】这两句都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
前句把繁多的灯火比作千树花,后句把满天的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极为形象地渲染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景象。
2.“那人”是怎样一个人?作者塑造这样一位美人,用意是什么?【答案】她是词人的意中人。
她是一位高贵的女性。
她与众不同、非同一般。
她躲开了狂欢极乐的人群,独自一人在灯火稀疏的冷僻处,有一点孤独,又自甘寂寞,不同流俗。
写出一位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独在“灯火阑珊处”的女性形象。
她是抒情主人公的意中人,实际上就是作者的一种理想人格的化身。
寄寓了词人在政治上的失意苦闷的心情,表达了不愿跟统治者(“当权者”或“时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词的上片是如何渲染的?有什么作用?【答案】上片极力渲染了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
把灯火比作千树花,把烟花比作星星,“香满路”极言车马之多,“凤箫”“玉壶”音乐不绝,花灯满街。
越是渲染元宵节之夜的喜庆场景,越是衬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那笑语欢快的一群观灯者,是衬托“那人”的寂寞孤独。
烘托、渲染1. 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画家画画,如果孤零零地画出一个月亮,就会显得单调;如果在月亮的周围画上几缕彩云,月亮就显得格外有神。
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就是烘托。
(1)以物烘托人。
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直接状写眼前之景,展示出一幅日暮黄昏、沙尘漫天、遥空断雁、大雪纷飞的北方荒原天寒地冻的暮天景象,烘托出离愁别恨的悲凉气氛。
(2)以人烘托人。
如汉乐府民歌《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
(3)以物烘托物。
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运用“蝉噪”“鸟鸣”之动来烘托“山林”之静。
又如“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
2.渲染:用较为浓重的笔墨,连续用几个、十几个乃至几十个情调一致而又富于变化的意象对同一种环境气氛、人物行为、心理情感做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艺术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
(1)渲染的对象。
渲染的对象主要是环境、气氛、事件和人物。
(2)渲染的手法。
渲染的手法主要有反复、排比、层递、摹写等。
(3)渲染的原则。
在于应围绕一个中心进行铺陈,不应过度追求浓词艳藻。
渲染的方式有正面直接摹绘及侧面间接烘托。
(4)渲染的种类有景物渲染、环境渲染、气氛渲染、细节渲染、情绪渲染、行为渲染、语言渲染等。
1.宝马雕车香满路。
【鉴赏】“香满路”有很强的表现力。
“香”字给读者很多的联想空间。
香,是什么样的香?不是花香,不是酒肉香或别的什么香,而是脂粉香。
香从何来?从“宝马雕车”来,固然可以想象车马的本身也会有香气散发,但最主要的是从车上的“人”的身上散发的。
从“香”字可以推知这“人”是女性,是贵族阶层的女性。
香味是由人的嗅觉感知的,这里说它“满路”,视觉触觉都可感知了,把抽象的香具象化了。
这当中,隐含着比喻,也运用了艺术通感。
“香满路”,还隐含夸张意味。
联系全篇的词意,回头品味,读者可以从夸张中感受到作者的贬意。
2.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鉴赏】“凤箫声动”三句,写舞龙舞灯等各种歌舞表演,足见其狂欢。
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
鹧鸪天[常识·速览]][探背景《鹧鸪天》大约是在辛弃疾隐居瓢泉期间于庆元六年与友人唱和时所作,正如小序所言“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已将写作的背景和意图作了交代。
显然是作者晚年被弹劾落职、闲居农村时的作品。
“戏作”,是自谦,也是自嘲,但实际是极其深沉、极其悲愤的慨叹,绝非儿戏的笔墨。
“少年时事”,据《宋史·稼轩本传》当指青年时率山东义军投耿京部,后叛徒张安国杀耿京降金,辛弃疾等带骑兵五十直闯五万人的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交朝廷治罪等事。
[文本·精析]1.“燕兵夜娖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仆姑”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你还能举出几例吗?【答案】用的是互文,意思是当初率领万众南下渡江之时,部队和金兵朝夕战斗,互相射杀,一路飞箭不停,表现了紧张而又惨烈的战斗情景。
所谓“互文”,就是在连贯的话语中,上文省了下文出现的词,下文省了上文出现的词,参互成文,合而见义。
例如:(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 当窗亮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将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
(3)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昌龄《出塞》) 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怆。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无论在朝廷为官,还是不在朝廷做官,都一样忧国忧民。
(5)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王勃《滕王阁序》) 这里的“十旬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
“胜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交错,补充说明。
应解释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
2.“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答案】辛弃疾曾经上奏疏论平定金人方略,耿耿忠君报国之心可鉴,然而一切进言都付诸东流,所以这两句大有英雄不得不放弃壮年抱负终老田园的落寞与悲愤。
3.从全词来看,《鹧鸪天》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答案】全词主要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上片追忆少年旧事,豪壮而有英雄气;下片写老而获罪罢职的现实感慨,渐入沉郁顿挫,有壮士暮年之叹。
[名句·鉴赏]1.燕兵夜娖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仆姑。
【鉴赏】写南奔时突破金兵防线和金兵战斗。
燕兵,指金兵。
“夜娖银胡革录”,夜里提着兵器追赶。
“汉箭”句,指义军用箭回射金人。
写南奔时的紧急战斗情况,写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极为饱满有力,富有感染力。
2.追往事,叹今吾。
春风不染白髭须。
【鉴赏】“追往事,叹今吾”今昔对照,一“追”一“叹”,包含多少岁月,多少挫折;又灵活地从上片的忆旧引出下片的叙今。
第三句申明“叹今吾”的主要内容。
草木经春风的吹拂能重新变绿,人的须发在春风中却不能由白变黑。
感叹青春不再,韶华易逝的可惜,这是一层;白髭须和上片的壮岁对照,和句中的春风对照,又各为一层;不甘心年老,言外有壮志未能彻底湮灭之意,又自为一层。
一句中有多层含意,感慨极为深沉。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常识·速览]]探背景[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提点刑狱时,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
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登临怀古。
所登临的地方,题序中已写清楚,就是“江西造口壁”。
所怀的“古”,实际是四十年前当朝的旧事。
这一旧事,据有关文献记载,大体是这样: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十月,金兵侵入江西,隆祐太后从洪州(今江西南昌)沿赣江南逃,先乘船逃至造口,后转陆路流亡到赣州。
当时,金兵追太后御舟至造口时,对这一带地方大肆蹂躏,广大人民群众遭到血腥的劫掠和屠杀。
四十年后,作者在任江西提点刑狱的时间里,来到这惨烈史事的见证地,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写下此词。
[文本·精析]1.前人评价这首词的手法是“借水怨山”,试加以评说词中的山和水这两个意象和情感。
【答案】上片寓情于景。
前两句以虚笔写“清水”,带出一个“泪”,表现山河破碎的憾恨,后两句写对故都的眺望,引出山的遮挡,表现对旧都故国的无限思念,在情感上是抑。
下片前两句借山说水,渗透出一股豪放之气,在情感上是扬;后两句又借眼前之景,一边是江,一边是山,渲染出内心深处的“愁”,又是抑。
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一句,现在常常被引用,说说这句在本词中的含意和现在引用的含意。
【答案】本词中的含意:从字面上来理解,满含人民血泪的江水滚滚东流而去,是重重的青山所无法阻挡的,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这两句诗含蓄地传达了词人对抵抗外敌,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
现在引用的含意:客观规律不可抗拒,历史毕竟要发展,这表达了一种哲理。
[名句·鉴赏]1.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鉴赏】词人身临隆祐太后被追之地,联想到当时南宋的命运危在旦夕。
想到金侵略者的滔天罪行,想到国耻未雪,悲愤填胸。
“行人泪”,概括了当时千千万万逃难民众的种种灾难,也包括了许多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爱国志士的悲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