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练习课》课堂前测纸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案15篇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案15篇学校数学《圆的认识》教案1教学目标:1、初步掌控圆的特征,会用各种方法画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亲密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说明生活中的现象或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说明圆的特征;2、使同学通过想象与验证、观测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沟通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进展同学思维技能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同学在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中掌控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发挥同学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培育同学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控圆的特征,会画圆教学难点:精确认识、掌控圆的特征并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具学具:圆规、直尺、课件、圆纸片、同学自带一个轮廓为圆的物体教学过程:课前谈话:认识我吗?了解我吗?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我这个人有什么特点吗?看来认识一个人、一件事物,都应通过观测接触讨论归纳,才能达到真正认识!争论套圈儿游戏的规章引出圆〔宣布上课!〕一.情景引入、激发探究爱好圆在生活中太常见了!很多物体的外形与圆有关。
你能举个例子吗?古人最早是从日月的外形认识圆的,直到现在人们仍旧喜爱用日月来形容一些圆的东西,古今中外的建筑设计以及各种平面图案的设计中,由于用到了圆而分外美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观赏、感受一下生活中的圆!课件演示最末抽象出数学的圆。
古希腊闻名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
圆究竟是怎样一种图形,有什么特点,以至于生活中如此常见、数学家如此夸赞它呢?你们想了解它吗?首先,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对圆已经有了哪些认识?〔了解同学已有知识基础,确定教学起点〕二.操作沟通、充分感知基础上自主建构〔一〕动手动脑,体验和感悟大家知道怎样画圆吗?1.圆规画圆渗透画圆步骤和圆心、半径作用和定义,介绍字母表示方法。
2.描轮廓画圆引出直径,通过如何确定圆心渗透直径定义及特点3.没圆规也找不到圆形物体,怎样画圆?①自制圆规:铅笔、细绳等;②电脑画圆1:几何画板演示渗透圆的定义,并再次渗透圆心作用;③电脑画圆2:几何画板演示〔用正多边形迫近圆〕渗透极限思想,为后续学习设伏;④画家画圆的方法、正方形包络的方法小结:看来,画圆有很多方法,要依据详细状况有所选择!〔二〕合作沟通,提升和建构1.请各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教科书和其他材料〔包括老师的电脑〕,对圆心、半径、直径的认识做一总结!并把你们总结的成果记录下来!2.汇报沟通①哪一组汇报你们对圆心的认识?②汇报对半径的认识③汇报对直径的认识3.小结:两千年前,我国的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给圆下了一个定义一中同长也。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圆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0篇)《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2、学会用工具画圆;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三、教学准备:纸、剪刀、圆规、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大屏幕展示高年级同学课间投篮比赛情境图)2、师质疑:你们认为安排这样的队形公平吗?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3、生自由回答,师相机点拨。
4、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
(板书:圆的认识)(二)、恰当引导,自主学习1、师:你们认为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2、(师板书:圆是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3、生齐读三遍。
理解意思。
(三)、师生交流,感受新知1、找身边的圆。
2、师:(出示教具圆规)这是什么?它表面上有圆吗?(生边看边答。
)3、在你的纸上画一圆。
4、师抽生在黑板上画圆。
(1)没成功:他为什么没画成功?(1是没有固定好有针的那个脚;2是没固定好圆规两脚间的距离;3是可能不太好旋转;4是黑板比较滑,不太好固定)5、师示范画圆。
师:刚才同学们总结得很好,看来,用一只手固定住圆规的针尖很关键。
看老师画。
师:圆规固定不动的这个脚,也就是这个点,对画圆至关重要!谁能给它起个名字?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点出你所画圆的圆心,标上字母O。
一个端点在圆心【板书:圆心】,另一个端点在圆上【板书:圆的曲线上、圆边上、圆的边缘上、圆的弯线上】师:我们把统称为圆上【板书:圆上】师:只能画这一条吗?生:还能再画!师:再画一条。
还能再画吗?再画一条。
还能画吗?到底能画多少条?师:所画出来的表示圆规两脚间距离的这几条线段,一个端点都在哪?另一个端点呢?生:一个端点都在圆心,另一个端点都在圆上。
师:我们给这样的线段起个名字吧!师:【板书:半径(r)】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在你的圆上标上r。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圆的认识(二)》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八、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圆的认识(二)》板书 圆是轴对称图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圆中所有对称轴的交点是圆心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九、教学反思
)条对称轴。
5.通过预习,我知道了:
(1)圆是( )图形,它有( )条对称轴,直径所在的( )是圆的对称轴。
(2)圆与正多边形组成的组合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取决于( )形的对称
轴的条数。
6.预习后,我还有(
)不明白。
7.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画出它的两条对称轴。
8.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圆的认识(二)》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 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圆的认识(二)》。下面我将从说教 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 教学过程、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展开。 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二)、探究新知 1、 师:今天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是怎样获得这些收获的? 学生可能会说: • 我知道了圆是轴对称图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圆 心。 • 我学会了找出一个圆的圆心的方法。 • 我觉得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动手操作。 • 动手操作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2、看一看 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案组成的?经过了哪些变化 ?
(1)梯形可以画出一条对称轴。
()
(2)半圆和同心圆都有无数条对称轴。
()
(3)圆只有一条对称轴。 ( )
小学数学六年下册《圆的练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的练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的复习”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灵活、全面地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拓展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难点:灵活地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电子白板教学过程:一、唯美情境,自信导航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图片想看吗?我们一起来欣赏。
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圆形的)看来,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有关圆的知识,今天我们上一节有关圆的练习课。
(板书课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希望同学们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提1、师:下图)师:你能计算出大圆和小圆的周长和面积吗?学生独立做,师巡视。
集体交流,(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
)咱们来看看这位同学做的,对吗?求大圆周长时用了哪个公式?(板书:c=2∏r)求小圆周长时用了哪个公式?(板书:c=∏d)求面积时用了哪个公式?(板书:s= )投影:C大:3.14×3×2=18.84cm S大:3.14×3²=28.26cm²C小:3.14×4=12.56cm S小:3.14×2²=12.56cm²师:观察小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小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吗?为什么?提升:同一个数,写上不同的单位名称,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所以计算这类题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单位名称的写法。
2、师:还是这两个圆,仔细看,如果把这两个圆合并这样放,(课件示右图)师:认识这个图形吗?会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吗?(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交流)(用白板,生答师写)生1:大圆面积减去小圆面积3.14×3²-3.14×2²=15.7(cm²)生2:利用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3.14×(3²-2²)=15.7(cm²)师:其实,这几种方法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用大圆面积减小圆面积,(板书:S大-S小)但是,你觉得哪种最简单?为什么?生:第③种方法最简单,是一步计算。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圆的面积练习课》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圆的面积练习课》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38、圆的面积练习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学习了圆的面积公式的基础上,本节课通过各种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基本知识,包括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练习题来巩固已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进一步激发,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2.将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同时,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
2.准备PPT,用于展示和解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圆的面积的计算。
2.呈现(10分钟)用PPT呈现各种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和解决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能不能应用到其他几何图形上?并让学生进行讨论。
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圆的面积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完成。
2019-2020年六年级《圆环的面积及练习课》2课时预习展示测评导学案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及团结互助的共产主义风格。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一
二
1、课堂常规练习。
2、徒手操
1、25米往返跑或50米快速跑
1
6`
8`
1、师提前进入场地做好上课的准备。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生认真听师讲解
练习时应注意的问题。
2019-2020年六年级《圆环的面积及练习课》2课时
预习展示测评导学案
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主备人张晓梅辅备人:审批:
课题
圆环的面积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预习+展示
教材分析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体会圆环的面积是指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
设计理念
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从而自己总结出圆环的面积计算的方法。
学习重点
进一步掌握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
进一步掌握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学习准备
课件、圆规等。
导预案
共案
个案
一、复述回顾
1、圆周率表示一个圆的()和()的倍数关系。π约等于()。
2、在一个圆中,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是半径的()倍。
探究环形的面积:
(1)、实践活动(学生动手操作)
(2)、探究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11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11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相关内容,作者精心整理了11篇《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查阅与参考。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圆”的起始课。
教学目标:1、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发展空间观念。
2、在认识圆的过程中,感受研究的一般方法,享受思维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画圆教学准备: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圆规、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圆规直尺、铅笔课前学习活动。
(1)观察生活中的圆。
教学程序及设计理念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引言:对于圆(板书“圆”字),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的?2、多媒体课件播放精美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圆。
3、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二、在画圆中感受新知1、我们一起回顾我们昨天预习的情况。
2、体会画圆的多种方法。
3、在观察中体会:圆与其它图形有怎样的区别?在交流中整体感知圆的特征。
4、在操作中丰富感受(1)操作:学生尝试画圆,交流中归纳用圆规画圆的一般方法。
(2)体会(学生第二次画圆):如果方法正确,为什么用圆规画不出直线图形或是其它的`曲线图形?(3)引导(教师榜样画圆):使学生将思维聚焦于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体会到圆规两脚距离的恒等,恰是“圆之所以为圆”的内在原因。
5、在交流中建构认识(1)引导:引导学生将上述距离画下来,由此揭示圆心及半径,进而介绍各自的字母表示。
(2)思考:半径有多少条、长度怎样,你是怎么发现的?(3)概括:介绍古代数学家的相关发现,并与学生的发现作比较。
6、类比:先介绍直径,进而引导学生借助类比展开思考,发现直径的特征,并提出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圆的复习》教案
《圆的复习》教案《圆的复习》教案《圆的复习》教案1◆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复习课《圆》之创新路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复习课《圆》之创新路复习课《圆》之创新路案例:本课复习内容包括:圆的单元复习包括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
在圆的认识里,包括圆心、半径、直径、按要求画圆;圆的周长的意义和公式,圆面积的意义和公式;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以及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设计时我没有按照教条常规先让学生总结知识点然后集体汇报补充,最后做相关练习。
为了提高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趣,我这样设计复习旧知环节:习题回顾、整理提升1、请画出两个圆。
(放手让学生画)能找到对称轴吗?你会画一个同心圆吗?2、谁能说说刚才你在画图的过程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或者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定圆心、定半径、圆心定位置,半径定大小)3、请画出内圆的半径和直径。
得出:d=2r 半径有无数条直径也是无数条,直径所在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4、请你计算出外圆的周长。
得出:C= d=C/ 怎样求周长?5、剪掉小圆,得到什么图形?(圆环)你会计算它的面积吗?得出:S=圆环:S=-r或S=(R-r)6、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是什么?也就是求周长、面积需要知道什么?(小组交流)(集体展示)案例分析:复习课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梳理与巩固作用,而复习课要上得有效,就要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之一目标。
数学能力最为重要的能力即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设计时在回顾与整理环节我以导学注重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采用动手操作强化有关圆的知识,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边思考边实践,并在第一步画出两个圆中,学生设计出了相交、相离、内切、外切等多种样式,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体会到了对称图形的美。
随后学生通过练习进行扎实训练,及时反馈提高了学习效率,整堂课教学效果非常好!《圆的复习》教案2课题:复习圆、轴对称图形,数学教案-复习圆、轴对称图形。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同步练习测试卷
5. 圆一、想一想,填一填。
1.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用字母()来表示。
2. 通过()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用字母()来表示。
3. 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所有半径长度都();有()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
4. 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5. ()决定圆的大小,()决定圆的位置。
二、请你来当小裁判。
1. 足球是一个圆。
()2. 直径一定比半径长。
()3. 直径是圆中最长的一条线段。
()4. 直径是2厘米的圆小于半径是2厘米的圆。
()三、对号入座。
1. 在下面物体中,表面是圆形的物体是()。
A. 硬币B. 数学课本C. 方木条2. 直径和半径都是()。
A. 直线B. 射线C. 线段3. 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用它画成的圆的直径是()厘米。
A. 3B. 6C. 12四、请你来描一描(用红色笔描出直径,用蓝色笔描出半径)。
五、请根据要求画圆,并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1. r =2㎝ 2. d =3㎝六、请你填一填。
七、看图填空。
上图中圆的直径是( )厘米 上图中大半圆的半径是( )厘米半径是( )厘米。
小半圆的半径是( )厘米。
八、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 在一张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如果画一个最大的圆,它的 半径是多少?如果画一个最大的半圆,它的半径又是多少?2. 小圆的半径是3厘米,大圆的直径是10厘米,大圆的半径比小圆的半径多几分之几?九、智力大比拼!一张彩纸长10厘米,宽9厘米,最多能剪出多少个半径为1厘米的圆?→36厘米5圆(精选教案)1圆的认识一、情境导入1.投影出示教材情境图。
(1)看一看:这些物体上都有什么图形?(2)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在哪里见到圆?(2)想一想:圆是由什么线围成的?师生交流后得出结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2.导入新课。
从奇妙的自然界到文明的人类社会,从精巧的手工艺品到气势宏伟的各种建筑……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圆。
第五单元5.7《圆的面积练习课》(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5.7《圆的面积练习课》(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圆的面积》练习课,旨在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圆的面积公式,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提高学生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2.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难点:1.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 圆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圆的面积公式卡片。
2. 学具:练习本、圆规、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圆的面积公式。
2. 新课导入:展示一个圆形物品,如圆桌、圆球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其面积。
3.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圆的面积公式。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现圆的面积公式。
4. 讲解:教师讲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强调公式中的关键要素。
5.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圆的面积公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板书设计:1. 圆的面积公式:S=πr²2. 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3. 练习题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尝试计算其面积。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了圆的面积公式,提高了学生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圆的面积公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确保学生对圆的面积公式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理解圆面积公式的重要环节。
55 《圆的周长和面积练习课》完美版教案
5-5 《圆的周长和面积练习课》完美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圆的周长和面积与半径的关系。
(2)学会使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和估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 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2. 教学难点: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 利用图形和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3. 运用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的圆形物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 新课导入:介绍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讲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3. 实例讲解:利用具体的圆形物体,演示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4. 练习与讨论: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讨论如何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反思解题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
6.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表现,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包括准确性、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以评价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答案的正确性、解题过程的清晰性以及创新思维的体现,以评价学生的巩固和拓展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练习课课件(共19张PPT)
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信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圆
练习课
把未知转化成已知 等积变形“化曲为直”
拼成的近似平行四边形与 本来的圆之间有什么联系?
r
高
C÷2
圆的面积
底
等积变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 × 高
圆周长的一半 × 圆的半径
r r S= 圆的面积
3.14×5²- 3.14×3²= 28.26(㎡)
3.傍晚,羊主人把羊牵回到半径4米的靠墙羊圈, 这羊圈的面积是多少?修这个羊圈需要多长的 栅栏?请在图上画出羊圈。(声响开始声停结 束)
3.14×4×4÷2=25.12(平方米)
4.第二天羊主人又把羊拴在边长为3米的正方形 建筑物的一个顶点上,绳长为6米,此时羊的活 动区域有多大?请画出羊的活动区域。
S圆环=S大圆-S小圆
3.14×5²- 3.14×3²= 28.26(㎡)
r=3cm R=5cm
S阴影=S大圆-S小圆
r=3cm 3.14×5²- 3.14×3²= 28.26(㎡) R=5cm
1号阴影部分比2号阴影部分大多少?
①
R=5cm
②
r=3cm
S① — S② =(S①+S空白)—(S②+S空白) =S大圆 — 小圆
复习旧知 组合图形的面积
方中圆问题
.r=3cm o
S阴=S正-S圆
S阴=6× 6 -3.14× 9 =36-28.26
=7.74(cm²)
复习旧知
• 5.下图正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求图 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圆的认识》教案、评价量表、实录、反思
《圆的认识》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圆》。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圆、用圆设计的图案,发现数学美,提高学习的兴趣。
2、掌握圆规画圆的正确方法,会画规定大小的圆。
3、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圆的基本特征,感受圆的特性在生活中的运用。
4、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培养大家科学的探究态度,发展大家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1、知道圆各部分名称与关系2、学会画规定大小的圆。
学具准备:直尺圆规纸片教学过程:课前欣赏图片《美丽的圆》:大自然中的圆、建筑设计中的圆、工艺设计中的圆、标志设计中的圆、工业生产中的圆、科技中的圆。
一、直观感受-----体会生活中的圆1、谈话:今天这节课丁老师将带着大家走进圆的世界,一起来学习《圆的认识》。
2、课前同学们欣赏了一组图片《美妙的圆》,现在你能说说哪些地方看到了圆?全班交流。
指出球是立体图形,圆是平面图片,球的一个切面是一个圆形。
3、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板书:圆是由曲线组成的平面图形。
曲线图形还有吗?二、动手操作----画圆中感受圆1、想办法画一个圆,在小组里交流。
说说是怎样画的。
归两类:一类借用物体的圆面描画,一类用圆规来画,你觉得哪种更好些?2、介绍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画圆。
3、用钉绳画圆。
师生比赛,学生用的绳是有弹力的。
思考:要画好一个圆,关键是什么?强调:绳的长度不能改变。
那用圆规画圆呢?关键是什么?(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变。
)4、思考:我们用圆规画圆,用钉绳画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强调画圆时要定点、定长。
介绍圆心(o )、半径( r)、直径(d )。
指出:这固定的一点,绳子不变的长度,在数学上还有专门的名称呢。
揭示:固定的一点是圆心,用字母“o”表示。
问:用圆规画圆时圆心就是什么?出示定义:圆心: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指出这条绳子的长就是半径,我们可以用线段把它画下来。
用圆规画圆时半径在哪里?出示定义: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你还能找一条半径吗?对吗?你是怎么判断他对不对呢?还有一个很关键的要素:直径。
数学大师(华应龙)《圆的认识》课堂实录及评析
大成若缺认识“圆”《圆的认识》课堂实录及评析(华应龙)【课前慎思】《圆的认识》一直是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几乎所有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名师大家都用过这节课来“吟诗作画”,各领风骚;后生新秀们更是频频用这节课来“小试牛刀”,争奇斗艳。
我在欣赏品味之余,发现我自己和同行们对于“圆的认识”这节课教学内容的处理,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注重组织学生通过折叠、测量、比对等操作活动来发现圆的特征,不重视通过推理、想象、思辨等思维活动来概括出圆的特征;第二,注重让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不重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圆规可以画出圆”;第三,注重数学史料的文化点缀,不重视数学史料文化功能的挖掘。
我思考——“圆的认识”这节课究竟要讲什么?我思考——“特征”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别显著的征象、标志。
”(《辞海》)那么,圆的特征究竟是什么?“一条曲线围成”、“没有角”、“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是不是特征?“一中同长”的特征是不是需要下发空白研究报告,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研究?这是不是为了“研究报告”而组织研究?这是不是教学上的形式主义?我思考——半径和直径是不是应该“浓墨重彩”地去渲染? “圆”的概念都没有给出,是否需要咬文嚼字地概括出“半径”和“直径”的概念?揭示两者概念后,让学生从一个圆内各各不同的线段中挑出“半径”和“直径”,有没有哪位老师见过学生有错?学生都不会有错的活动,要不要组织?我思考——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是不是教学难点,要不要研究,是否“顾名思义”就可以理解?得出关系后的填表练习,究竟是练习的两者关系,还是练习的乘以2和除以2的口算?我们是不是总是好为人师,以为我们不讲学生就不会?是的,熟能生巧,但熟还能生厌,那熟是不是还能生笨呢? 爱因斯坦的话----“取一块木板在上面寻找最薄弱的部位,在那些容易打孔的地方钻开无数个孔”----会给我们什么启发?我思考——量出半径都相等,就科学、深刻吗?在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真的画不完吗?画不完就能说明“半径有无数条”吗?“半径都相等”和“直径都相等”要不要加上前提条件“在同一个圆中或等圆中”?我们说“正常人的两条腿是一样长的”,怎么不加上前提条件“在同一个人身上”?以后再说“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还要不要加上“在同一个正方形中”呢?数学上的严谨就是这样的吗?要加上前提条件“在同一个圆中或等圆中”,这是不是教学内容上的形式主义?我思考——圆的画法是应该教,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但应该一二三地教吗?是不是在学生容易疏忽的两个地方“手拿住哪里”、“两脚之间的距离是直径还是半径”点破就可以了?学生抑或老师画出的不圆,是否就该随手擦掉?那些“不圆”的作品,是不是课堂中的生命体?是否应该珍惜?我思考——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是否应该不仅关注“是什么”和“怎样做”,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是不是才凸显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一学科特色?是不是应该带领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养成研究问题的良好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我们数学老师是否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模式,让学生“知道怎样思维”,让学生掌握作为一种“非言语程序性知识”的思维?我思考——“圆”的意蕴实在是丰富,借着这么“圆满”的素材,我们是否可以在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突破常规的创新思维上做些文章,引导学生思考“一定这样吗”?柳暗花明、曲径通幽、殊途同归的心理体验,是否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思考……经过一段时间的慎思明辨,我认识到“圆”这一节课应该讲的有价值的东西实在是太多,有舍才有得,一课一得足矣!【教学目标】1.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发展空间观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7圆的面积练习课》(人教新课标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7圆的面积练习课》(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07圆的面积练习课》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练习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加深对圆的面积公式的记忆,提高学生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公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加深对圆的面积公式的记忆,提高学生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公式。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运用实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公式。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圆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吗?”引导学生回顾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圆的面积公式。
55 《圆的周长和面积练习课》完美版教案
5-5 《圆的周长和面积练习课》完美版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1.2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让学生进行实际计算和练习。
第二章:圆的周长2.1 圆的周长定义圆的周长是指圆的边缘部分的长度,通常用字母C表示,计算公式为C=2πr,其中r为圆的半径,π为圆周率,约等于3.14。
2.2 圆的周长计算方法(1)直接使用公式C=2πr计算圆的周长。
(2)使用直径D代替半径r,公式为C=πD。
2.3 实例计算例1: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求它的周长。
解:C=2πr=2×3.14×5=31.4(厘米)例2: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求它的周长。
解:C=πD=3.14×10=31.4(厘米)第三章:圆的面积3.1 圆的面积定义圆的面积是指圆内部的大小,通常用字母S表示,计算公式为S=πr²,其中r为圆的半径,π为圆周率,约等于3.14。
3.2 圆的面积计算方法(1)直接使用公式S=πr²计算圆的面积。
(2)使用直径D代替半径r,公式为S=π(D/2)²。
3.3 实例计算例1: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求它的面积。
解:S=πr²=3.14×5²=78.5(平方厘米)例2: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求它的面积。
解:S=π(D/2)²=3.14×(10/2)²=78.5(平方厘米)第四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综合应用4.1 实例1:一个圆形花园的直径为20米,求这个花园的周长和面积。
解:周长C=πD=3.14×20=62.8(米),面积S=π(D/2)²=3.14×(20/2)²=314(平方米)4.2 实例2:一个圆形水池的半径为10分米,求这个水池的周长和面积。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8:圆:练习课(第3课时)-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8:圆:练习课(第3课时)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六年级数学上册“圆”单元的练习课,是继圆的基本概念、性质、计算及应用之后的第3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的圆的相关计算。
还将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圆的对称性和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相关的计算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涉及圆的相关计算中。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其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1. 理解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
2. 操作难点:准确测量和计算实际物体中圆的周长和面积。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例题;圆规、直尺等绘图工具。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圆规、直尺等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入本节课的练习主题。
2.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分步骤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强调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应用。
3.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练习中的难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板书设计板书将清晰展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以及解题步骤和关键点。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旨在巩固学生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必做题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选做题则提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围绕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难点是否得到有效解决、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教案根据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单元的教学要求编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通过练习课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圆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