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关于元青花的认识与研究
浅谈元代青花瓷的艺术特征
浅谈元代青花瓷的艺术特征-美术论文浅谈元代青花瓷的艺术特征徐世云元朝是中国古代陶瓷发展的一个高峰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青花瓷的数量质量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本文从元青花瓷的定义、艺术特征、历史意义等几个方面,阐述这一时期青花瓷的特点。
一、关于“元青花”的定义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蓝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
青花是指应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
这里的“青”和“花”两个字值得注意,青是色彩属性,花是装饰效果。
“花”含义简洁,即以线条为主构成绘画形象的彩绘瓷,而不是全器罩蓝的色釉瓷或仅以蓝色作为色块、斑点装饰的“点彩瓷”、“花斑瓷”。
青是以钴料作为着色剂,钴的色相是蓝色。
蓝色又为何成为青色?古语中,青即靛青,为青色颜料。
蓝即蓼蓝,是一种可以提炼颜料的草。
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
正如古文《荀子·劝学》所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我们常常会因为青、苍、碧、绿、蓝这5个字而被混淆视觉。
青即是蓝色,苍是深蓝,碧是浅蓝。
青天也称碧落或碧空,唐朝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道:“上穷碧落下黄泉。
”青草也叫碧草。
但先秦文献《考工记·画绘之事》中称“东方谓之青”。
如今,元代文献中“青白花瓷”等概念是不是指“青花”似乎也不是很重要了,重要的是元代为后人留下了那么多经典雅致的青花瓷器,可谓“百年风雅一峰青”!二、元代青花瓷的艺术特征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结束了此前宋、金长期对峙分裂的局面,为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
对外扩张的同时,对外贸易也迅速发展,这使得包括瓷器在内的外贸商品需求量激增,给瓷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中国青花瓷始于唐而盛于明,其它各朝历久不衰。
到了元代,青花瓷生产品种繁多,出现了百花争艳的景象,这一时期的元青花不仅注入了时代的印迹,更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关于元代青花瓷研究的几个问题
关于元代青花瓷研究的几个问题关于元代青花瓷的研究,确实存在多个重要的问题值得探讨。
以下是一些关键问题:1.元青花的起源与发展:元青花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品种,其起源和发展历程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通过研究元青花的制作工艺、装饰风格以及历史背景,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元青花的艺术风格与特点:元青花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而著称。
其绘画风格多样,既有粗犷豪放的大写意,也有细腻精致的工笔画。
同时,元青花的色彩鲜艳、构图严谨、线条流畅,展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对元青花艺术风格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欣赏和评价其艺术价值。
3.元青花的鉴定与辨伪:由于元青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仿制品和赝品。
因此,元青花的鉴定与辨伪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通过研究元青花的制作工艺、材料、装饰风格以及历史背景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提高对元青花的鉴定能力,更好地辨别真伪。
4.元青花的历史地位与文化内涵:元青花作为中国古代陶瓷的重要品种之一,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同时,元青花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通过对元青花历史地位和文化内涵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5.元青花的收藏与保护:随着人们对元青花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其收藏与保护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如何合理地收藏、展示和保护元青花,避免其受到损坏和流失,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总之,关于元代青花瓷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运用历史学、艺术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十年来我国元青花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我国对于元青花的研究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
元青花是指元代(1271年-1368年)时期的青花瓷器,其特点是釉下画用青色作为主要颜色进行绘制。
以下将系统综述我国近十年来对元青花的研究进展。
首先,在元青花的制作工艺方面,研究者们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他们通过对元青花瓷器的考古发掘和实物研究,对元代时期的制瓷工艺进行了详细研究。
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元青花的制作过程中,采用了独特的工艺技法,包括采用特殊的青花颜料和釉料、特定的烧成温度和时间等。
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元青花瓷器的制作技法,如多层绘画和多文化交融等,这些技法的应用为今后的制瓷工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其次,在元青花的文化内涵方面,研究者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分析。
他们从多个角度对元青花的艺术风格、题材内容、文化意义等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元代的青花瓷器在题材选择方面非常丰富多样,不仅包括传统的花鸟、人物等常见题材,还有许多独特的主题,如佛教、道教等宗教题材,以及历史故事、传说等。
这些元青花瓷器的题材内容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还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再次,在元青花的风格特点方面,研究者们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和分析。
他们通过对大量元青花瓷器的研究,揭示了元青花的独特风格特点。
元青花瓷器的青花画采用了浓墨重彩的手法,线条粗犷有力,色彩鲜明,所绘图案具有较高的装饰性和艺术感染力。
此外,研究发现,元代的青花瓷器在纹饰设计上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常见的纹饰有花卉、云纹、蟠龙纹等。
这些风格特点的研究为进一步认识元青花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提供了重要依据。
最后,近十年来在元青花的保护与修复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随着人们对于元青花的重视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元青花瓷器得到了修复和保护。
研究者们通过对元青花瓷器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以及破损情况的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科学的修复方案和保护措施,以确保元青花瓷器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我国对于元青花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涵盖了元青花的制作工艺、文化内涵、风格特点以及保护与修复等方面。
放开思想 重新认识元青花
放开思想重新认识元青花我赞成一位学者这样的观点:“那就是元青花是中国人自己创造发明并为自己烧造的,而不是为满足波斯伊斯林们席地而坐吃抓饭的习俗专门为他们烧造的出口外销瓷。
”元青花件件是国宝,原因有三:一、它的烧制成功“是中国制瓷史上划时代的事件”①。
二、它的美具有倾城倾国之色,其艺术价值远远高于明、清青花瓷器。
“初看再看咽声细,一抚再抚赞不停。
”三、稀有,物以稀为贵,目前被确切认可的元青花(指类似至正型大器元青花瓷)全世界仅有三、四百件。
张浦生先生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曾经说过:元青花的鉴定并不难,因为对它的认识只是从上世纪50年代才开始,历代不见仿品,而对它的仿制只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的,只要不是只有二十多年左右的新的,便是元青花的真品。
对上述的观点,绝大多数的专家学者都是认可的。
而元青花的特征,多年来,经过专家学者及众多的收藏爱好者的研究、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基本上是一致的,主要方面有:1、胎土是麻仓土和高岭土的二元配方。
胎色不甚洁白,胎质较疏松,常见黑色铁质斑点、砂眼。
大件器物的足底一般不施釉,有不规则甩釉斑迹或沾釉,多数器件的砂底泛有火石红,并隐约可见旋纹。
大件器胎体厚重。
2、大件精品所使用的钴料为进口苏料。
发色幽青靛兰,浓艳明快,发色佳者,如蓝宝石色。
青花浓重处,釉面下凹,深入胎骨,并有铁锈斑痕及不规则锡光。
3、器物釉面凹凸不平,也偶有起包现象(胎泡)。
釉面时有黑褐色铁质斑点,施釉多不甚均匀。
釉色多偏者,或轻或重,质厚而失透为普遍现象。
色泽蕴润而有玉质感。
大件琢器器内壁元中期多不施釉,仅荡一层胎浆水。
4、器型古朴大度,气势剽悍浑厚,似有一种振憾力,时代特征突出。
画面构图繁密但不显零乱,布局严谨合理,十分讲究规矩法度;画风古拙豪放,笔力苍劲老辣,以简逸为上,遗貌求神,似有一种无拘无束之感,与构图的严谨规矩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相得益障。
这一风格为元青花所独有。
以上四点是大家所熟悉的,此外还有:青花部分有浓有淡,富有层次。
元青花研究鉴定
元青花研究鉴定元青花是中国传统瓷器中的一种,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对于瓷器收藏家和研究者来说,进行元青花的鉴定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元青花的研究鉴定展开,介绍其特点、历史背景以及鉴定方法。
元青花是元代时期(公元1271年-1368年)的瓷器,以其独特的青花装饰而闻名。
青花指的是用蓝色矿物质在白釉上绘制出的纹饰,经高温烧制后形成的深浅不一的蓝色图案。
元青花采用传统的青花瓷器制作工艺,但在纹饰和造型上有自己的特点。
元青花的纹饰主题广泛,包括花卉、动物、人物、山水等。
其中,莲花、荷花、牡丹等花卉纹饰常见且精美,展现了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高超技巧。
动物纹饰多以龙、凤、麒麟等神兽为主,线条流畅、栩栩如生。
人物纹饰则体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场景,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山水纹饰以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简洁的线条表现出宏伟壮丽的山水风貌。
要进行元青花的鉴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釉面质地:元青花的釉面质地通常光滑细腻,没有明显的气泡和裂纹。
2. 青花纹饰:元青花的青花纹饰呈现出淡墨蓝色,色调均匀,线条流畅,没有模糊或渗透现象。
3. 造型特点:元青花的造型多样,但整体上注重线条的流畅和比例的协调。
尤其是器物的口沿、底足和器身的处理,需要注意其细节和整体的协调性。
4. 文字鉴定:元青花的一些器物上可能会有刻字或题诗,需要仔细辨认其中的年号、款识等信息,以确定其年代和制作背景。
5. 文物考证:通过对元代的历史文献和其他元青花文物的比对研究,可以进一步确认元青花的真伪和制作年代。
总的来说,元青花的研究鉴定是一个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因素的过程。
除了上述的鉴定要点外,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器物特征、历史背景和时代风格进行综合分析。
此外,还可以借助专业机构和瓷器专家的意见和帮助,以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元青花作为中国传统瓷器的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通过对其研究鉴定,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推动瓷器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颠覆你我认知的元青花
颠覆你我认知的元青花元青花,以“至正型”器为典范,同时还包括“延祐型”和一些形、纹简陋,销售层次较低的青花瓷。
元青花一般器型硕大,显得笨拙,胎体比其他时代的瓷器厚而沉重。
修胎也不精,大罐、大瓶之类,接口镟削不细致,用手抚摸多凹凸不平;加上大器烧造不易,所以难免会出现翘棱、夹扁、凹心、塌底等缺陷。
元青花纹饰繁密,层次较多,通常说是“满画”,七至九层纹饰为常见,有时多达十几层。
绘画文饰突出佛教、道教文饰和中华民族历史故事。
均是传统的中国传统纹饰。
不少元青花露胎处没有火石红,但只要胎骨、釉面、青料、工艺、绘画等都对的,不管有没有火石红都是元青花。
元青花产于中国,应该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元人(蒙古人)首先应该满足自己的需求,然后再换取“外汇”。
再说,元朝共计97年,就算从至正年开始做青花瓷也有28年,当时景德镇有300个左右的窑口,民窑不算,按官窑算少则也有30个,每个平均每天生产10件,每年一个窑生产3650件,28年一个窑生产102200件,30个窑28年共生产3066000件,出口1000000件,国内还有2066000件,至今存世量按万分之五国内也应有完整元青花瓷官窑瓷1000多件。
打个简单的比喻:自己还饿着肚皮,怎能拿粮食去换钱呢!元青花瓷只有满足了元人需求和国内的基本需要,才可能拿去换钱,就是洋人订做数量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国外收藏的元青花一般清理的较彻底,有时火石红也被磨去一些而见真正胎色(这种做法须有分寸);国内收藏者许多基本不做任何清理,如高安藏品,许多根本无从观察胎色。
元青花的胎色有这样四种:莹白色(最好的一种胎色,有润泽感);灰白色(最普遍的一种。
说它灰白,此指白中略带一点灰色调,不同于宋瓷的“灰白胎”);米白色(往往带有不明显的浅紫斑点);姜黄色(胎质细而稍松)。
在传世的元青花瓷器中,瑞兽珍禽、花木鱼虫、戏曲故事,无一不行入画,其题材和艺术技法的富厚水平,大大凌驾了之前的单色釉瓷和明清两朝官窑的纹饰名堂。
元青花特征与鉴定方法
元青花特征与鉴定方法元青花瓷器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珍品,其独特的装饰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术使其成为收藏界的热门。
要准确鉴定元青花瓷器,需要了解其特征和鉴定方法。
下面将从元青花的特征和鉴定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元青花的特征。
1. 蓝色调浓郁。
元青花瓷器的蓝色调浓郁鲜艳,呈现出独特的青花色调,通常是以钴蓝为主色调,且浓淡相宜,色泽饱满。
2. 图案纹饰精细。
元青花瓷器的图案纹饰精细,线条流畅,勾勒出花鸟鱼虫等自然图案,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3. 釉面光洁。
元青花瓷器的釉面光洁细腻,反光明亮,无明显的斑点和瑕疵,釉面与胎体相互融合,无明显的分界线。
4. 形制规整。
元青花瓷器的形制规整,制作精良,无明显的歪斜变形,整体比例协调,线条流畅。
二、元青花的鉴定方法。
1. 观察图案。
通过仔细观察元青花瓷器上的图案纹饰,可以了解其风格特点和时代背景,从而判断其真伪和价值。
2. 检查釉面。
对元青花瓷器的釉面进行检查,观察其光泽和质地,真品釉面光洁细腻,假货常常会有明显的瑕疵和斑点。
3. 考察胎体。
真正的元青花瓷器胎体细腻坚实,质地均匀,没有明显的气泡和裂纹,手感沉稳。
4. 了解款识。
通过了解元青花瓷器上的款识和题词,可以追溯其制作者和历史渊源,从而判断其真伪和价值。
5. 寻求专家意见。
如果对元青花瓷器的鉴定有疑问,可以寻求专家的意见,通过专业鉴定机构或者收藏界知名人士的帮助,进行权威鉴定。
结语。
元青花瓷器作为中国古代瓷器的珍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对其特征和鉴定方法的了解,有助于收藏爱好者更好地鉴别和欣赏元青花瓷器。
希望本文所述的元青花特征和鉴定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浅谈元青花
浅谈元青花浅谈元青花中国瓷器源远流长,瓷器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器物。
世界早先认识中国也是从“丝绸”和“瓷器”开始的。
中国瓷器以青、白、黑、蓝、彩等诸色而闻名与世,青瓷是中国的母瓷之称,从商周开始延续发展数千年,尤其青瓷和白瓷发展到唐代成为主流名瓷称霸世界。
青花瓷在唐代虽然诞生,并和越窑、邢窑、长沙窑等一道出口东南亚、中东和埃及等国家。
但它没有形成主流,一度被历史埋没。
五代和宋代名窑辈出,尤其宋代六大窑系纷纷登场,工艺的精湛和装饰风格的内敛,使得宋代瓷器成为中国陶瓷发展史中的绝唱。
到了元代,战争的洗礼、王朝的更替、蒙古少数民族入驻中原,各民族的大一统,唐宋延续传统文人文化趋于平淡。
但大批宋代(金和南宋)旧文人归隐,并不等于传统文化的消亡。
元代汉儒主体文化在历史夹缝中诞生了新的传统文化。
比如:元代文人绘画超越宋唐,元代诗歌、元代戏剧、元代小说(《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均来源和创作成型于元代末期和明初时期,只不过有些小说成熟出版于明代而已)。
元代延续了磁州窑工艺、延续了钧窑工艺、延续了官(哥)窑工艺,延续了龙泉窑工艺,延续了吉州窑工艺,延续了景德镇青白瓷工艺(完善了白釉瓷、延续了影青瓷、延续了红绿彩瓷、创造了卵白釉瓷、枢府釉瓷、祭蓝釉瓷、釉里红,青花瓷等几十种新品种瓷器等)。
其中,元代景德镇最具中国特色的要数元青花和元釉里红瓷器,从元代至明清和现代,青花瓷无疑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而称霸世界数百年之久,直到现在仍然没有脱离元代瓷器开创的影子,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文化奇迹。
元代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中国瓷业较宋代又有更大的进步,景德镇窑成功的烧制出青花瓷器。
青花瓷的普遍出现和趋于成熟,产销兴旺,元人蒋祁著《陶计略》(记元代景德镇瓷业情况的唯一书籍)中记述:“窑火既歇,商争取售,而上者择焉,谓之捡窑。
交易之际,牙侩主之……,运器入河,肩夫执券,次第件具,以凭商筹,谓之非子。
”元青花瓷以景德镇为代表,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贵,根据时间大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其中又以“至正型”为最佳。
元青花鉴定
元青花鉴定随着中国古代瓷器的研究和收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瓷器中的一种,一直备受关注。
其中,元青花瓷是青花瓷中的佼佼者,其精湛的工艺和高超的技术,使得元青花瓷在瓷器收藏界中的地位备受尊崇。
然而,鉴定一件元青花瓷的真伪并不容易,需要经过专业的鉴定师的认证和辨别。
本文将介绍元青花瓷的特点和鉴定方法。
一、元青花瓷的特点元青花瓷是指元代(1271年-1368年)时期制作的青花瓷器。
元青花瓷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颜色深浅元青花瓷的青色比宋代的深,但比明代的浅。
颜色深浅均匀、明亮鲜艳,没有色斑、色块。
2. 线条饱满元青花瓷的线条饱满,线条粗细适中,线条清晰、流畅,没有断线、擦痕、毛刺等缺陷。
3. 花鸟虫兽题材元青花瓷的花鸟虫兽题材非常丰富,其中的主题和造型都非常生动、传神。
花鸟虫兽的形态比宋代更为丰富,比明代更为简洁。
4. 烧制技术元青花瓷的烧制技术非常高超,其胎体质地坚实,釉面光滑细腻,胎釉之间没有气泡、石眼等缺陷。
二、元青花瓷的鉴定方法1. 观察器形元青花瓷的器形非常丰富,包括碗、盘、瓶、壶、瓷盒等。
不同的器形有不同的特点,需要通过观察器形来鉴定其真伪。
2. 观察胎体元青花瓷的胎体质地坚实,胎釉之间没有气泡、石眼等缺陷。
通过观察胎体的细节,可以判断其真伪。
3. 观察釉面元青花瓷的釉面光滑细腻,没有气泡、麻点等缺陷。
通过观察釉面的光泽和质地,可以判断其真伪。
4. 观察青花元青花瓷的青色比宋代的深,但比明代的浅。
颜色深浅均匀、明亮鲜艳,没有色斑、色块。
通过观察青花的颜色和线条,可以判断其真伪。
5. 评估花鸟虫兽题材元青花瓷的花鸟虫兽题材非常丰富,其中的主题和造型都非常生动、传神。
通过评估花鸟虫兽题材的形态和造型,可以判断其真伪。
6. 鉴别款识元青花瓷上的款识非常重要,可以通过款识来鉴别其真伪。
但是,元青花瓷上的款识往往比较简单,需要通过专业的鉴定师来进行鉴别。
三、元青花瓷的收藏价值元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瓷器中的佼佼者,其收藏价值非常高。
(4)元青花研究浅谈
(4)元青花研究浅谈在博客里面写了很多元青花的文章是有原因的。
元青花是青花瓷的祖宗,中国青花瓷的正式起源就是在元朝,青花瓷是中国的国粹,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由于国际艺术品市场上元青花的价值奇高,所以国内外研究元青花瓷的活动很多,各种论述也很多,是古陶瓷领域里面最热门的一个话题。
我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在研究这个课题。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越来越发现自己的观点和主流观点相左,盲目和狂热的“求宝运动”影响了绝大多数专家和藏家的判断能力,他们不能很好地认识十四世纪那段陶瓷史。
这些文章代表一种不同的声音,尽管目前还很小,但能发出声去,能被关心元青花的朋友通过搜索工具检索到,这就是我的主要目的。
文字已经写了很多了,观点和书本、电视上是不同的,不是我笨就是他们笨,今后会分出输赢的,我相信只要把握住出土有据与绝对年代检测两条,就可以避免唯心主义作祟,笑到最后!2008年3月14日于成都------------------------------------------------------------------元青花研究浅谈绿杨瓷迷元青花的范围已经被人为扩大了,这真是一个问题,是钱的问题,是话语权的问题,似你死我活的路线问题,尽管俺不喜欢和人玩命,但总还是有人觉得我的言行危及了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认为,在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基础上,正确运用古陶瓷研究的方式方法,引入科学鉴定机制,从根基上端正人们对元青花的认识,从而让先前那些著书立说的伪学术活动和人物走进垃圾堆,是元青花研究的必然结果。
元青花从哪里来?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件元青花,而且越多越好,不烫手,如同人民币一样,所以全国人民都在追求,很多人都说自己有。
那么,元青花有那么多吗?元青花从哪里来呢?除了传世品以外,元青花大多数是出土的,传世品稀少,出土器也不多。
现在到处有人拿着元青花在贩卖,你得问问,哪里来的,贩子的元青花是哪里来的?只有真正触摸到元代文化层的人才可能给你刨出个元青花,否则哪里那么容易就挖到国宝。
元青花瓷器特点及鉴别
元青花瓷器特点及鉴别一、元青花瓷器的造型特点1.浑圆脉络:元青花瓷器的成型精细,器物表面呈现出浑圆的流线脉络,整体感觉优雅而富有动感。
2.线条流畅:元青花瓷器的图案线条精细流畅,各个部分之间衔接自然,没有突兀之感。
线条的优美流动给人一种触动心灵的美感。
3.活泼多变:元青花瓷器的图案中,既有富丽堂皇的宫廷装饰,也有俏皮可爱的民间题材。
这种多样化的图案使元青花瓷器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观赏的乐趣。
4.既奢华又质朴:部分元青花瓷器上的装饰图案非常繁复华丽,展示了当时社会上的高度富裕和文化繁荣;而另一些作品则展现出朴素的美感,突出了青花瓷器的原始质朴之美。
二、元青花瓷器的鉴别方法1.窑变:元青花瓷器在高温环境下烧制,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窑变现象。
鉴别时可以观察器物的底部和内侧,有无不同颜色或不均匀的变化。
如果有窑变现象,可以判定这是真正的元青花瓷器。
2.钉洞:元青花瓷器的胎质比较坚硬,通常不容易产生钉洞,如果器物底部有钉洞,可能是后人仿制的作品。
3.文字书写:元青花瓷器的文字书写非常规范,笔画平稳一气呵成。
如果文字模糊不清,或者有错别字等情况,可能是后人添加的做工不精细的仿制品。
4.装饰图案:元青花瓷器的装饰图案繁多,图案线条流畅自然,繪畫细腻。
如果图案粗糙、线条不流畅,可能是仿制品。
总结一下,元青花瓷器具有浑圆的脉络、线条流畅、活泼多变、既奢华又质朴等造型特点。
在鉴别时需要注意窑变、钉洞、文字书写和装饰图案等方面,以确定其真伪。
元青花瓷器的制作工艺精湛,装饰图案丰富多样,不论从艺术价值还是历史价值上来看,都是珍贵的文物,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元青花特征与鉴定方法
元青花特征与鉴定方法
元青花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在鉴定元青花时,需要注意其特征和鉴定方法,以确保准确识别其真伪。
本文将从元青花的特征和鉴定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元青花的特征。
元青花瓷器的特征主要包括胎体、釉色、器形
和纹饰等方面。
在胎体方面,元青花的胎体细腻坚实,质地均匀,无明显气孔和疏松现象。
在釉色方面,元青花的釉色清澈透亮,有一定的透明感,且釉面光滑细腻。
在器形方面,元青花的器形多为简洁大气,线条流畅,比例协调。
在纹饰方面,元青花的纹饰多为青花,其线条流畅自然,纹饰繁简有致,富有变化。
其次,我们来谈谈元青花的鉴定方法。
鉴定元青花真伪的方法主要包括目测鉴定、手感鉴定和专业鉴定等方面。
首先是目测鉴定,即通过肉眼观察元青花的特征,如胎体、釉色、器形和纹饰等,来初步判断其真伪。
其次是手感鉴定,即通过手感来感受元青花的质地和釉面的光滑度,以及纹饰的凹凸感,来进一步判断其真伪。
最后是专业鉴定,即通过专业的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员来进行科学鉴定,通过仪器分析和专业知识来准确鉴定元青花的真伪。
总的来说,鉴定元青花的特征和方法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对元青花的
特征有深入的了解,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鉴定经验和专业知识。
只有通过全面、细致的观察和鉴定,才能准确判断元青花的真伪,保护和传承中国古代瓷器的珍贵文化遗产。
希望本文对大家了解元青花的特征和鉴定方法有所帮助。
元青花瓷的特点与鉴定
元青花瓷的特点与鉴定元青花瓷是中国古代艺术瓷器中的一种,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鉴定方法。
下面将对元青花瓷的特点和鉴定进行详细介绍。
一、元青花瓷的特点:1.色彩鲜艳:元青花瓷采用的青花釉料饱满、呈现出深沉明亮的蓝色。
这种蓝色呈现出的是深浅相间、渐变递进的效果,给人以色彩鲜明的视觉冲击。
2.画面丰富:元青花瓷上的图案内容非常丰富多样,包括花卉植物、虫鱼融汇、山水人物、传世经典等等。
这些图案通常以连延的笔触细致刻画,形象逼真,制作工艺精湛。
4.纹饰繁复:元青花瓷的纹饰通常相对繁复,有的图案上的细节描写非常细腻,给人以视觉上的层次感。
这些纹饰往往由多种元素组成,凸显了元青花瓷的丰富性和精致度。
二、元青花瓷的鉴定方法:1.鉴别釉色:首先要观察元青花瓷的釉色,元青花瓷的釉是青色,并且呈现出深浅不一的效果。
釉色应鲜艳且均匀,不应有破釉和颜色斑斑驳驳的情况。
2.鉴别纹饰:元青花瓷的纹饰通常较为繁复,需要仔细观察纹饰的形态和细节。
正宗的元青花瓷纹饰是艺术家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的,具有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技法。
3.鉴别图案:元青花瓷上的图案内容是鉴定元青花瓷真伪的重要依据。
需要对图案的形态、纹理、细节等进行细致观察,是否与元青花瓷的历史特点相符。
4.鉴别底部款识:底部款识是鉴别元青花瓷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需要认真观察底部款识的字迹、笔画和形态,是否与元青花瓷的时代风格相符。
5.鉴别年代:通过对元青花瓷的风格特点和制作工艺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历史资料,可以初步判断元青花瓷的年代。
同时,还可以通过尺寸、造型等方面的特征来辅助鉴别。
元青花的再认知
元青花的再认知2019-06-05元代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个重要发展阶段,由于历史⽂献记载有限以及传世品数量稀少,长期以来不被⼈们认识,甚⾄⼀度认为元瓷粗糙。
即使是在20世纪50年代,⼈们还把⼀些明初洪武时期及明中期⽣产的较为粗糙的青花瓷器误定为元瓷。
直到5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波⼠顿艺术博物馆副馆长约翰·波普先⽣结合收藏在英国⼤维德艺术基⾦会的元⾄正⼗⼀年青花⼤瓶和分别收藏在⼟⽿其、伊朗的元青花瓷器进⾏研究,指出14世纪(元代)青花瓷的特征,元代青花瓷才逐渐引起了古陶瓷学者们的重视。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物市场的⽇益开放与繁荣,⽂物交流活动的⽇益频繁,⼀些早年流失国外或近年随窖藏、墓葬出⼟的元代瓷器逐渐被⼈们所知晓,这才使⼈们逐步地了解了元代青花瓷器的历史背景和⽣产状况。
所以,波普先⽣为研究中国元代青花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半个世纪以来,⼈们对元青花的认识逐渐提⾼。
同时,国内外的元青花研究者、收藏者越来越多,研究的⼴度、深度不断扩⼤。
但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拍卖市场的红⽕,也使得⼤量赝品充斥市场,如何辨伪、确认真品已成了重要问题。
当代著名陶瓷学者宋伯胤先⽣说“从历史⽂物流传的过程看,⼏乎可以说只要有真品存在,就难免没有伪作问世”。
我1998年出版《元代瓷器》⼀书的初衷,就是想告诉⼤家什么是元代瓷器。
因为上世纪90年代,市场上的仿古瓷已经很多了。
《元代陶瓷》的发表到现在快10年了。
今天看来,《元代瓷器》⼀书还有许多不⾜,研究也不够深⼊,有许多需要补充和修改之处。
这本书出版后,元青花仿品曾⼀度没了市场。
但由于⽂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红⽕,元青花瓷器拍出“天价”⼜进⼀步促进了仿品的出现。
现在的元青花仿品越做越多,越做越好,许多新仿品都能与书中的真品相对应。
如何辨伪、认知元青花是个重要的问题。
辨伪鉴真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经验鉴定瓷器是社会上普遍应⽤的⼀种⽅法。
近些年来收藏爱好者、收藏家以及专业⼈⼠在许多报刊上发表不少有关研究元青花的⽂章,对过去的经验进⾏了许多补充,⼤家对元青花的研究⽔平的逐渐深⼊也反映了⼴⼤收藏爱好者对元青花辨伪鉴真严肃认真的态度,也促使我进⼀步研究元青花的辨伪问题。
浅析元清青花瓷的艺术特征
浅析元清青花瓷的艺术特征青花瓷是中国极具代表的陶瓷艺术形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长时间受万众瞩目,其艺术形式与审美标准已经渗透在人民大众的生活点滴之中。
研究古代青花瓷的制作工艺以及纹样图案对我们现代瓷器的发展、制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唐宋时期原始的青花瓷就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
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
在清康熙时期青花瓷发展到了顶峰。
中国古陶瓷的文化价值集中表现在纹饰图案和堆塑形象上,早期以堆塑为主,后期以纹饰为主。
深入分析这些纹饰,我们不难看出元青花纹饰更是鹤立鸡群,具有更为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
一、元代青花瓷元代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中国瓷业较宋代又有更大的进步。
其中以景德镇为代表,因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贵。
青花瓷的普遍出现和趋于成熟,产销兴旺,元人蒋祁著《陶计略》(记元代景德镇瓷业情况的唯一书籍)中记述:“窑火既歇,商争取售,而上者择焉,谓之捡窑。
交易之际,牙侩主之……,运器入河,肩夫执券,次第件具,以凭商筹,谓之非子。
”1、元青花瓷的特征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这也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自此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元青花器体釉面基本较平,大型琢器在胎体的粘结处釉面微微凸起,器里口部釉厚薄不匀,釉薄处显米黄色。
瓶的颈部以下器腹内无釉,瓶、罐的底部或高足杯、碗的足内常见一块块的釉斑,每块釉斑周围或足边及缩釉处都呈现出浅色的火石红边线。
器物口边有的有毛边现象。
器表有的釉面有缩釉现象,不严重,属于少数现象。
釉面手感温润如玉,光感柔和不刺目,如过于光亮或有较强的光亮点,则值得考虑。
2、元青花瓷造型从制作工艺上看,此时出现了胎体厚重的巨大形体,如大罐、大瓶、大盘、大碗等。
但也有精细之作,如胎体轻薄的高足碗、高足杯、?、盘等。
在元代社会,青花瓷还没有成为宫廷或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除酒具、明器外,主要产品是对外输出,因此元青花瓷的造型有一定特殊性,其原因乃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使用者的需要。
十年来我国元青花研究综述
十年来,我国对元青花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元青花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早在公元13世纪,元代青花就广泛流传于全球。
它以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装饰风格,成为世界陶瓷艺术史上的一大奇迹。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学者们通过文献研究、考古发掘和技术实验等多种途径,对元青花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首先,我国学者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发现了大量与元青花相关的资料。
这些文献包括历代官窑志、宫廷册籍和旅行笔记等,为研究元青花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例如,历代官窑志中记载了元代官窑生产青花的过程和技术要点,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元青花的烧制工艺和装饰技法。
其次,考古发掘也为元青花的研究提供了众多宝贵的实物资料。
近年来,在中国各地的陶瓷遗址中,频繁出现了大量的元代青花器,为我们提供了直接观察和研究的机会。
这些出土的元青花器具有丰富的样式和独特的装饰,为我们揭示了元代陶瓷产业的繁荣和元青花的特点。
此外,通过对青花器的研究和比较,学者们还发现了不同地区和时期的变化趋势,进一步明确了元青花的发展轨迹。
此外,技术实验也在元青花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者们通过对元青花的陶瓷材料、烧制工艺和釉料配方等进行实验,揭示了元青花的制作技术和装饰方法。
例如,通过试验发现,元青花的釉料中添加适量的金属氧化物,可以使青花的色泽更为鲜艳,增加了其装饰效果。
实验还揭示了元青花烧制的温度和时间对成品质量的影响,为我们探索元青花的烧制工艺提供了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过去十年来,我国对元青花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通过文献研究、考古发掘和技术实验等多种途径,我们对元青花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装饰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然而,仍然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例如元青花的商业交流和影响等,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元青花的认识,为保护和传承元青花这一重要文化遗产作出更多的贡献。
再谈关于元青花的认识与研究
再谈关于元青花的认识与研究元青花是指元代时期(1271年-1368年)制作的青花瓷器。
元青花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制作技术而闻名于世。
在瓷器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元青花的研究中,人们对其认识和理解也逐渐加深。
首先,元青花的独特风格表现在其图案设计和装饰手法上。
元青花的图案题材多样,涵盖了动植物、人物、神话传说等各个方面。
这些图案塑造了元青花独特的艺术风格,既朴实朴实又充满动感。
元青花在图案设计中特别注重纹饰的流动、变化和层次感,通过不同的意境和审美效果营造出了丰富多样的视觉表现。
此外,元青花的装饰手法丰富多样,如描绘、点染、瞽画等,为元青花增加了更多的艺术魅力。
其次,元青花的制作技术精湛。
元青花的窑炉技术和釉下彩绘技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元代青花的釉下彩绘技术日益完善,使得元青花的绘画图案更加细腻、准确。
同时,元青花在烧成技术方面也有很大进步,如釉色均匀、胎体坚实、釉面光泽等。
这些制作技术的提升使得元青花在当时的瓷器制作中能够成为独具特色的代表。
再次,元青花的出现与元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密切相关。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商业繁荣,进一步推动了瓷器制作的发展。
元代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放和繁荣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在这种背景下,元青花作为一种精美的瓷器品种,得到了广泛的制作和流通。
元青花不仅在中国国内广泛流传,还通过贸易传到了其他国家和地区,为元代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元青花作为一种独特的瓷器品种,其研究对于我们深入了解瓷器制作技艺、元代社会经济和元代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元青花的研究将继续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深入探讨,为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元青花的价值和魅力提供更多的线索和听证。
元朝时期的瓷器工艺和文化意义研究
元朝时期的瓷器工艺和文化意义研究元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虽然它只有不到100年的历史,但是却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元青花瓷器。
这种瓷器的工艺和文化意义,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结合相关资料和历史传承,深入探讨元青花瓷器工艺和文化意义。
一、元青花瓷器工艺元青花瓷器是元朝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瓷器之一,它主要采用蓝色(青绿色)在白色瓷胎上进行描绘,十分考究细致。
在手工绘制的过程中,工匠们反复修整模具、施浆、挑花、涂彩等工序,最终形成绚丽多彩、形态优美的青花瓷器。
为了保证元青花瓷器的品质,元代时期专门成立了“官窑”和“民窑”两种瓷器生产方式。
其中“官窑”是由皇帝颁布命令,由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和监督,所生产的瓷器被称为“真品”,它们经过反复筛选和烧制,最终形成了极具优越性的产品,成为皇室用品。
而“民窑”则是由民间瓷器生产者生产的瓷器,虽然生产方式相对简单,但是也具备了较高的品质。
二、元青花瓷器文化意义1.文化交流元青花瓷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仅在内地广泛流传,更是在世界范围内展示出了它的魅力。
从元代朝廷对宋朝的旧物收藏便可看出其中的文化交流。
元青花瓷器的风靡,也推动了中国与周边国家间的文化交流。
2.宗教信仰元朝时期,蒙古族统治者信奉的是藏传佛教,因此元青花瓷器在制作和图案上也受到了佛教信仰的影响,例如人物、动物和花卉等图案在瓷器上十分常见。
这也反映了古代宗教信仰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3.社会生活元青花瓷器在元代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十分考究的做工和细腻的用心,使得元青花瓷器成为官方礼物、贡品、于世俗和宗教仪式中的重要器物。
总之,元青花瓷器是中国历史上的瑰宝,它不仅代表着古代的工艺技术,更代表了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
它的存在与发展,对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历史、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优秀文化遗产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今天,也正是必须加倍珍惜古代文化财富,保护好国家文化遗产,让它们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绽放出更加壮丽的景象。
元青花介绍
一、元青花概述元青花,一般指景德镇的元代青花瓷。
景德镇元代青花瓷又可分为用进口苏麻离青料绘制纹饰的“至正型”精品瓷和用国产青料绘制纹饰的普通瓷。
元青花在元代除景德镇烧造外,云南省玉溪等地也用当地瓷土和青料烧造。
景德镇生产的元青花已有超过650年的历史,有足底宽厚、纹饰繁多、胎体厚重等特点,其具有很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二、元青花历史景德镇生产的元青花距今(2012年)已有超过650年的历史。
历史上没有关于元青花的记载,世人对元青花瓷器的认识,始于珀希瓦尔·大维德爵士收藏的一对有“至正十一年”(1351年)铭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
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约翰·波普博士根据这对纪年瓶,结合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博物馆和伊朗阿德比尔寺藏品,从传世器物中辨识出一批与“至正十一年”铭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纹饰类似的青花瓷器,将它们命名为“至正型”青花。
日后这对青花瓶成为衡量许多相同类型瓷器的一杆标尺,用这对瓷瓶上的纪年文字以断代,减少了许多费力的说理和繁琐的考证。
系统认识和研究元青花的历史不过60年,几乎所有的元青花瓷器都没有纪年身份,存世的相关文献资料也极其稀少。
三、元青花特点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风格富丽雄浑、花纹层次繁多,使景德镇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四、元青花- 纹饰题材元青花纹饰题材中值得特别重视的,是人物故事题材。
其中又以战争题材居多,如鬼谷子下山,蒙恬将军,萧何追韩信,尉迟恭单骑救主、三顾茅庐涉及的都是与军事有关的人物。
瓷器中的人物故事题材前代少见。
它的出现受到元代勃兴的戏剧艺术影响,其内容大多可在元曲唱本及其插图版画中找到原型。
元代也是杂剧普及的时代,流行于市井茶肆,植根于平民百姓之中,当时瓷器是其中的载体之一。
五、元青花- 工艺1、瓷器用料元代中后期青花瓷器所用的青料是苏麻离青。
这种青料通常被认为从西亚引进,含锰量较低,含铁量较高。
含锰量低,意味着青色中的紫、红色调将会减少,在适当的火候下,能够呈现出宝石蓝一样的鲜艳色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谈关于元青花的认识与研究再谈关于元青花的认识与研究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雷从云元代青花瓷的成功烧制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元青花用料、配料,技术、工艺、绘画和审美等方面的重要成就,使它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并且为尔后青花瓷以至整个彩瓷的工艺技术与美学观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现代人对元青花瓷的认识时间很短。
这些年来,它引发出的种种问题,还把学术界、科技界的部分专家、学者,以至一部分收藏家和主管部门,搞到了一筹莫展的地步,一些问题也弄得难分难解,并且至今进展不大。
自2005年以来.,本人曾多次谈及并著文《给元青花瓷以更多关注》、《希望对元青花的鉴定与研究有一个新突破》、《元青花瓷鉴定与研究的路数》和《元青花瓷的特点与鉴定》等,从诸多方面谈过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本文拟再就元青花瓷的认识与研究问题,谈一点看法,与同好切磋。
一近些年来,对元青花瓷的研究成为陶瓷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中国先后举行了六七次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研讨会,一些地方还举办过元青花瓷的专题研讨会,元青花瓷特别展览,各地先后成立了多个以元青花为主题的研究机构等,即是证明。
不过,迄今在国内外仍不乏专家、学者,认为全世界现存元青花瓷不超过二三百件的。
这无疑是一个误区。
原因何在?因为“二三百件元青花”概念是“专指”,不是“泛指”,更不可能是元青花的“全部”。
之所以长时间停留在“二三百件”的争论上,我以为有认识和观念上的问题,有识别、鉴定和研究上的难度,也还有体制方面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专家、科技检测、藏家、媒体和文物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
在对待元青花的认识与观念上的问题,首先是不要过早地把元青花瓷的数量局限在多少多少件上。
原因很简单。
从年头说,元朝历史从公元1271到1368年,长达近百年,况且直接有纪年的元青花瓷考古资料,即有前至正十三年(1276年)、延佑元年(1314年)、延佑四年(1317年)、延佑六年(1319年)、延佑七年(1320年)、至正十一年(1351年)等年款的元青花瓷,几乎含盖了元朝的各个时期。
已经发现了这么多纪年款元青花,还有没有未发现的纪年款元青花呢?从地点上说,元青花的出地包括了北京(元大都)的后英房遗址、旧鼓楼街窖藏、西直门甕城;江西景德镇湖田、珠山,江西吉州、高安、九江、波阳;江苏南京、金坛;湖南常德;浙江杭州、江山;河北保定;内蒙古集宁;云南玉溪等地,都有元青花出土,涉及到了中国大地上的东西南北。
考古发现的这么多,非考古发现的有多少呢?还没有发现的有多少呢?这里,我主要强调的是,元朝决不只是一个时候比如至正年间才烧制元青花,也决不只是一个地点比如景德镇才在生产元青花。
一位景德镇的资深陶瓷专家告诉我,在景德镇的考古调查已发现元青花窑址300多座。
从北京旧古楼大街、河北保定、内蒙古集宁路、江西高安、江苏金坛等地都发现元青花窖藏来看,表明元青花遗存的数量是相当可观的。
再从土耳其、伊朗、蒙古等国都保存了一定数量的中国元代瓷器特别是元青花,此外,还有在日本、美国、法国、英国、瑞典的元青花收藏,它们都直接证明了国内外元青花的传世与收藏,一定会比已知的更多。
更不可忽视的是,近二三十年来大规模的动土工程和空前猖獗盗掘出土的,必定有元青花的事实。
它提示我们:目前,除了公家的馆藏品之外,民间收藏品中的元青花瓷的数量、品类、等级也决不可小视。
在元青花瓷数量问题上,既不要受博物馆登记在册的元青花瓷数量的影响和考古发掘品数量的影响,同时,由于仿古陶瓷的做假之风盛行,做假水平高超,也决不要以为到处都有元青花,以为像元青花的东西就是元青花。
“像”和“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我们可以通过学术界、科技界、收藏界自身的努力,把实际工作做得更多一些,更好一些,力求在对元青花瓷的鉴定与研究上,较快地有一个新突破。
不久前,我在一个拍卖公司的办公室里看到一件青花人物故事纹铺首罐,这个罐子已经过多位专家的眼学鉴定,认为是一件难得的元代青花罐。
这个罐子和一对青花龙纹象耳瓶,还经过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考古组的检测,提出了详细的“分析报告”,其结论是:“通过本器物胎、釉、浅青花中的特点与元大都出土的元代青花瓷残片数据相符。
”我本人也仔细察看过该青花人物故事纹铺首罐和龙纹象耳瓶,同样认为这是几件值得肯定的元青花瓷器。
在此之前,我在浙江瑞安某藏家家里,仔细查看过一对青花凤纹象耳瓶,它的胎质、釉果和青花发色都具元青花瓷的特征。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对凤纹象耳瓶的形制、尺寸、纹饰、铭文等与收藏在英国大维德基金会的青花龙纹象耳瓶相比较,青花主体纹饰,除了那对为龙,这对为凤的区别之外,可以说如出一辙,几乎完全一样。
瓶上62字铭文的内容、体例、书写方式与龙纹象耳瓶相同;瓶的成型工艺,包括高圈足里所表现的旋纹与削胎手法也都完全相同,而一对亭亭玉立的凤鸟绘画得十分清秀,生动可人。
这不免使我们联想到中国自古以来的尊龙崇凤传统。
铭文中有“喜舍香炉花瓶一付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字句。
龙象征男人,凤象征女子。
子为龙,女为凤。
或许,张文进铭的“供瓶”中,不仅有为男子做的龙纹瓶,还有为女子做的凤纹瓶,也可!。
如是,这对凤纹象耳瓶就是张氏为保女子平安做的供器了。
它的学术与文化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我再次详细地谈论这两个例子和一点看法,主要是想说:鉴别元青花瓷,值得我们以认真的态度、科学的手段,去进行鉴定与研究;专家的学识、经验和现代科技检测手段,完全可以攻克元青花瓷的鉴定问题。
在元青花瓷问题上,我们不再想经常看到将真的说成假的,或把假的说成真的。
因为,这样都会造成物质的和精神的损失。
如果把假的当成真的,可能是知识、经验等水平问题,或有什么别的原因的驱使。
现在,这种事情还在经常发生。
但当前的眼学鉴定中时常出现的更多情形是,对于送上鉴定的某些古董包括元青花,有“专家”不屑一顾,就说是“真的”或“假的”。
他们比老中医还利害!老中医是在望、闻、问、切之后才开处方的。
要知,如果是简单地将真文物当成假古董,就可能造成对一份珍贵文化遗产的扼杀和抛弃,其后果更坏,更严重!二在学术研究方面,我的看法是:一是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各地考古发掘出土的元青花瓷,包括瓷片,它们在元青花瓷的胎、釉、钴料、造型工艺、纹饰、绘画和氧化情况等方面给我们以直接的知识,是最好的标本和标准器,尽管还不是全部知识,也不可能是全部的标本和标准器。
二是我们必须十分尊重学术界已有报告和研究成果,它们不仅包含着专家和专业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而且这些成果体现了许多元青花瓷的真理的成份。
三是不要拘泥于已有的认识。
现存的元青花瓷并未研究透彻,新的元青花瓷在不断发现。
某博物馆前些年出版的一本介绍窖藏元青花瓷器的书,对一大批窑藏元青花不仅没有什么新的研究成果,连资料都极为简略,仅仅是一件件元青花的代表面图像,而极少元青花胎足、花纹等的细部照片,使研究者和收藏家感到十分困惑和失望。
我们应努力占有详细资料,多方面研究具体问题。
也希望收藏元青花的单位为元青花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方便。
我认为,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元青花瓷器的研究,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注意对元青花瓷的个体研究。
元青花瓷生产过程中的个体性,决定了每一件元青花瓷都有自己的个性,况且元青花生产的历史有近百年,又不知多少地方、多少座窑在生产元青花。
即使是一个窖藏出土的元青花,也完全可能不是一个时间、一个窑的产品。
因此,有条件时,要注意对每一件元青花的器型、胎、釉、烧制工艺和纹饰、图案、绘画的内容、风格与作风,做深入细致的研究。
个体研究是认识元青花瓷的基础,同时又有可能从中悟出考古出土的元青花也是有差别的,那怕是一个窖藏出土的,甚或是一次发掘出土的,也许都不是完全一个样子。
二是要注意对元青花瓷进行群体研究和综合研究,尤其像河北保定、北京元大都、江西高安、内蒙古集宁路等地,先后从遗址或窖藏都发现过成批的元青花瓷,有大量的完整器,也不乏瓷片。
即使像对元大都出土的元青花已做过一些群体研究与检测,但仍有许多工作可做。
如果说对个体研究是认识它的个性特点的话,那么对群体研究则可帮助认识一批元青花的共性。
这种共性特点,不仅可以找出元青花规律性的东西,还可对认识它的窑口和年代有帮助。
三是要注意比较研究。
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在元青花同类器型和不同器型之间进行比较研究;另一方面是要对出自不同地点的元青花进行比较研究,还要与国外收藏的元青花作比较研究。
现在国外公布的元青花资料已经越来越多。
只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才不会犯“井底之蛙”那样的错误。
注意了这几方面的研究,我们就将对元青花瓷的认识建立在比较科学、比较理性的基础之上。
不久前,一些同仁提出了“元青花瓷鉴定标准”的前卫意见,并出版了《元代瓷器鉴定评估标准》一书(本人对此书作了文字和图片的修订及统稿工作,并撰写《代序》),虽然颇受欢迎,但现在看来还不够完善。
譬如,它必须是有经验的眼学和成熟的科技手段的完美结合。
而这两者现今都还没有多少被公认的成果。
不管怎样,它却反映了当前学术界、专业工作者和收藏界对元青花瓷的关注程度。
在科技方面,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目前已有多种仪器在从不同的角度对元青花瓷的胎、釉、钴料成份和烧成年代等进行检测分析,虽然检测中的情况和问题让我们收藏家与鉴定工作者都还不甚满意,但总是多了一种手段,多了一份可参考的东西。
况且更新的科技检测手段还会应运而生呢!国内外许多科研究检测机构都在总结自己检测分析的成果、经验与教训。
最近,某陶瓷检测机构对古瓷瓷胎和釉面的氧化反应和酸、碱等种种自然浸蚀在瓷器上包括在元青花瓷上的表现,做了科学的检测与分析,总结出至少有八种以上的情形,并指出有些情形是做假者不可能为之的东西。
更有朋友告诉我,最近有专家群体提出一种全新的检测方法—羟基检测法,对检测陶瓷年代十分有效,它如同察看树的年轮就可知道树龄一样,这种检测法只与陶瓷烧成时间发生关系。
这些都表明,不久以后对陶瓷年代作科学、准确的检测,一定会成为现实。
我以为,在学术研究和科技检测方面尽快地建立起元青花瓷权威性的数据库,包括元青花瓷的胎、釉、青花、图像、纹饰、款识、年代与数量,是最为重要的。
大量的全面的科学数据,不仅将我们对元青花的认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且可能减少我们认识元青花的许多纷争。
我们希望看到文物主管部门在数据库的建设和组织专家进行专项鉴定方面,在指导、支持陶瓷的科学鉴定与研究,包括元青花的鉴定与研究方面有所作为。
中国元青花确实存在,中国民间也确有元青花,其数量大大超过二三百件。
目前,我们不仅能见到民间收藏的大大小小、丰富多彩的元青花瓷,还见到了像“萧何月下追韩信”“三顾茅庐”、“锦香亭”、“鬼谷下山”、“龙纹象耳瓶”、“凤纹象耳瓶”等等,那样的元青花大罐、大瓶,还能看到不少元釉里红或青花釉里红瓷器的大器和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