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3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3调查报告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3调查报告一、引言公共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解决社会问题,通过制定规则、计划和措施等手段,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进行调节和管理的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政策已成为各国政府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
本文将围绕公共政策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各种社会问题日益复杂严重,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扩大、教育资源不均等。
这些问题不仅对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威胁到了国家的长远发展。
因此,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三、分析1. 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在中国也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当前我国仍存在许多企业没有按照环保要求生产,导致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情况屡禁不止。
针对这一问题,应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企业的处罚力度,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政府可以采取财政奖励政策,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2. 贫富差距问题贫富差距扩大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比较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一方面,可以通过税收调节等手段来实现收入再分配。
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提高其发展水平。
3. 教育资源不均问题教育资源不均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城市和农村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名校等情况比较突出。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一方面,可以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则需要改善教育资源分配机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四、结论公共政策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
针对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扩大、教育资源不均等问题,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加强监管力度、实现收入再分配、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力度等。
只有通过有效的公共政策,才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长远发展目标。
(社会实践报告)公共政策调研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公共政策调研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公共政策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我是某大学XX学院的一名学生,经过对某地区公共政策调研的实践活动,我整理了一份详细的报告,特此呈上。
一、调研背景与目的公共政策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民生福祉具有重要影响。
本次调研活动旨在深入了解某地区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反馈情况,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调研方法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和真实的情况,我们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
首先,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相关政策背景进行了分析;其次,我们对政策制定者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初衷和政策目标;最后,我们组织了一次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和相关机构的代表参加,进行深入讨论。
三、调研结果1. 政策背景和目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某地区在近年来注重发展创新型经济、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方面,相应出台了一系列公共政策。
这些政策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福祉等。
2. 政策制定和实施情况我们的访谈发现,政策制定者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
相关部门也积极参与政策的实施工作,通过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确保政策的落地和实施效果。
3. 政策评估与调整调研发现,某地区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政策的评估工作。
他们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开展政策的绩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和优化。
这一做法能够及时发现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矫正,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调研成果的应用我们的调研成果将及时报送给相关政府部门和领导,为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我们还计划通过举办研讨会或公开讲座的方式,与社会各界分享我们的调研成果,激发公众对公共政策的关注和参与度。
五、结语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对某地区公共政策调研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调研方法和技巧。
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参考,促进公共政策的改进和优化。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实习目的:通过对《公共政策概论》的理论学习,要求把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了解现在农村公共政策发展问题。
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实习内容:通过对农村一些现状的了解,对农村公共政策的了解,加上与一些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交谈的结果,综合以上,对现在农村公共政策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
实习总结:本次实习共有两部分,分别对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调查,经过调查总结,得到以下结论。
一:社会保障现阶段,针对广大农村地区,以占国家总人口70%左右的农民为受众的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出现;有的只是以极少部分人为保障对象的五保护制度,以及应对某些农村地区突发性事件的防灾救险。
农村的防灾救险在大部分地区也还没有形成一套确定的制度体系。
若是遇到旱、涝、地震等其他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政府会临时地进行相应的政策性号召,并拨发一定数额的款项,组织、派出相关的救援人员支援灾区,但是由于救灾款项的筹集、发放要经过若干环节,最终能否及时到达灾民手中、灾民能获得多少分额还不能确定。
因此,农村的防灾救险现在大都只是消极被动地救治,却不能积极主动地去防治。
“养老保险是最重要的社会保障”,而这一重要的社会保障在农村地区丝毫没有受到重视。
中国1.4亿老龄人口有9000万生活在农村地区,其中绝大多数人没有退休金或医疗保障,依靠子女赡养这。
至于其他方面的社会福利,在农村地区也是难以享受的到。
比如医疗保障,近几年来,中国的医疗改革失败,几近49%的的人感觉“看不起病、吃不起药”,这部分人虽然也有一些城市地区的贫困人口,但由于农村地区总体经济的滞后,政府有没有相关的医疗补贴,大多数农村居民为求医治病而发愁。
还有教育福利,鉴于教育之于一个民族、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多数国家对本国教育的支持都不遗余力,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
可是我国对教育的投入相对来说比较少,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更是匮乏得可怜:教师缺乏、工资待遇有差,校舍及相应的教学设备不但落后,而且严重不足。
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3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一、背景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或措施。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概论。
本调查报告旨在对公共政策进行全面、详尽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为决策者提供有关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建议。
二、分析2.1 公共政策的定义和作用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或实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规划、决策和措施的总和。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它可以促进社会公正和公平,提高公民的福利水平,增强国家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2.2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问题定义:政府根据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识别和定义,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
2.政策制定: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制定政策内容和方案。
这一过程需要充分的研究和调查,考虑到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
3.政策实施:政府在政策制定完成后,通过立法、行政命令等方式将政策付诸实施,调动各种资源和力量来实现政策目标。
4.政策评估:政府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了解政策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2.3 公共政策的挑战和困境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常常面临一些挑战和困境:1.利益冲突: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主要问题。
政府需要在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取得平衡和妥协。
2.数据不足: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需要依赖于可靠的数据和研究成果,然而在现实中,获取和使用足够的数据往往面临困难。
3.实施效果评估难: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复杂性,如何准确评估政策的效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结果根据对公共政策的分析,我们得到以下结果:1.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和加强管理。
2.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需要注重问题定义、专家参与和利益协调,实现科学合理的决策。
3.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是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关键环节,政府应加强数据的收集和利用能力。
公共政策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调查报告公共政策调查报告近年来,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公共政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提升公民的福祉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共政策的现状和民众对其的看法,我们进行了一项全面的公共政策调查。
一、调查方法和样本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1000名受访者参与其中。
样本选择范围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和职业背景的人群,以确保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二、调查结果1. 教育政策在教育政策方面,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性。
同时,他们也普遍认为应该加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以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2. 环境保护政策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表示满意。
然而,他们也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公众的健康。
3. 医疗保健政策医疗保健是人民群众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
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对医疗保健的投入,提高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和质量。
他们也希望政府能够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
4. 就业政策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对就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培训机会。
他们也希望政府能够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促进创业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5. 社会福利政策社会福利政策是保障公民基本权益和提升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对社会福利的投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覆盖范围。
他们也认为政府应该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帮助,提供更多的社会救助和福利保障。
三、结论和建议本次调查结果反映了公众对各项公共政策的关切和期望。
政府应该根据调查结果,加强对教育、环境保护、医疗保健、就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政策制定和实施。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一、引言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或提升公共利益而采取的行动和决策。
公共政策的制定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公共政策的调查研究,探讨其对社会的影响和挑战。
二、调查方法为了全面了解公共政策的实施情况,我们采取了多种调查方法。
首先,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收集了来自不同群体和地区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座谈会和专家访谈,以深入了解各方面的观点和经验。
最后,我们还对相关的政策文件和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三、公共政策的影响公共政策的实施对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
首先,公共政策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和社会福利保障,政府可以缩小贫富差距,提高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
其次,公共政策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和创新。
通过鼓励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政府可以激发社会创造力,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公共政策还可以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政府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四、公共政策的挑战然而,公共政策的实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权力不平衡的问题。
政府需要更加开放和透明,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政策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其次,政策的执行和监管需要加强。
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执行过程的公正性。
最后,政策的评估和调整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政府需要及时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五、案例分析为了更加具体地了解公共政策的实施情况,我们选择了某地区的教育政策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该地区政府在近年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推动了教育公平和质量的提升。
通过增加教育经费、改善教育设施和提高教师待遇等措施,该地区的教育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师资不足、教育资源不均衡等。
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3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3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3序号:1摘要:在本次调查报告中,我们将对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3进行深入探讨。
我们将评估公共政策的概念和目标,分析其重要性,并提供一些观点和理解。
通过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究该主题,我们将帮助您更全面、深刻而灵活地理解公共政策。
序号:21. 导言公共政策是指通过政府机构决策和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旨在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公共目标和提升公共利益。
公共政策既包括政府决策的过程,也涉及到政策的内容、实施和评估。
了解公共政策的概念和目标对于理解和参与政治决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序号:32. 公共政策的概念与目标公共政策涉及广泛的领域,如经济、教育、环境保护、医疗保健等。
它的概念可以被理解为政府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对重大问题做出的决策和行动。
公共政策的目标通常包括解决社会问题、提升公共利益、改善社会福利和平衡资源分配。
制定教育政策旨在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降低教育差距;环境保护政策旨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
序号:43. 公共政策的重要性公共政策对社会发展和政府治理具有重要影响。
公共政策帮助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与繁荣。
社会保障政策可以减轻贫困和不平等问题,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公共政策为政府提供了优化资源分配和维护公共利益的框架和工具。
政府通过公共政策来应对各种挑战,保护公民权益,推动社会公正。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种民主治理的基础,通过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确保政府的决策更加透明和合理。
序号:54. 个人观点与理解公共政策对于社会的良好运行至关重要。
我认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以确保政策的公正性和可持续性。
政府需要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参与,以更好地理解社会需求和关切,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公共政策还需要与技术和全球化等变革相适应,以应对持续变化的挑战。
序号:6总结与回顾在本调查报告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公共政策的概念与目标。
公共政策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调查报告篇一:公共政策调查报告为了摸清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现状和特点。
把握他们的心态和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性意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中央权益部于1999年4月在外来务工青年比较集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烟台五城市及外来务工青年输出大省湖南进行了专题调查。
(经网上搜索来的资料)通过对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现状和特点的案例进行分析,对政策实践的分析研究,从中找到带着普遍规律性的东西,增进公共政策实践水平的提高。
所以,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来进行公共政策学的教育和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1. 案例本身就包括着理论材料,涵盖理论观点。
案例提供了观察理论如何运用于实践的机缘。
2. 对案例的分析,有利于增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同时,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大体任务或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流动和生存状况呈现出新的特点:一、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数量呈上升趋势据广州、深圳等地的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以来通过铁路南下的民工总量已超过14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左。
在这些进城的农村劳动力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农村青年。
在进城务工青年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他们在城里打工的时间也相对延长。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进城打工四年以上的外来务工青年占%,三年以上的占%,二年以上的占%。
当问及“您打算何时还乡”时,选择“目前还没想还乡”的达%,“永远不还乡的”占%,表示“说不清”的占%。
三项之和为%。
二、外来和成镇就业的难度增大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外来务工青年在城市找工作比过去难了。
一是外来务工青年进城后找不到工作的滞贸群体人数增多了。
以广州为例,1998年外来务工青年约100多万,已经就业的有70多万,还有20多万人暂时不能就业。
比1997年上升了%。
二是外来务工青年的工作极不稳定,职业变换频率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从1998年3月至1999年3月的一年中,有%的外来务工青年变换过工作。
公共政策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调查报告公共政策调查报告一、背景本调查报告旨在对某公共政策的现状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调查和分析。
本政策旨在解决社会上存在的某一问题,并通过立法和实施相关措施来达成目标。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如下:1-了解公众对该政策的了解程度和认知程度。
2-深入了解民众对该政策的满意度和不满意度。
3-收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以优化和改进该政策。
三、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设计一份有针对性的问卷,向社会各界人士收集相关数据。
2-面访调查:选择一定数量的受访者,进行深入面访,以获得更详尽的意见和建议。
3-文献调研:查阅相关文献和相关政策文件,为调查报告提供理论支持和数据参考。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对政策认知程度的调查结果●%的受访者表示对该政策非常了解。
●%的受访者表示对该政策不了解或了解程度较低。
●具体细分调查结果见附件1-2-对政策满意度的调查结果●%的受访者对该政策表示非常满意。
●%的受访者对该政策表示比较满意。
●%的受访者对该政策表示一般。
●具体细分调查结果见附件2-3-针对该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分析●受访者普遍认为该政策在某方面达到了预期效果,但仍有改进空间。
●部分受访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如。
●具体意见和建议详见附件3-五、政策优化建议基于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整合,我们提出以下优化和改进该政策的建议:1-提高对该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公众对该政策的认知度。
2-加强与民众的沟通与互动,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3-完善政策执行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
4-深入研究和分析该政策的长期影响,推动相关政策的修订和完善。
六、附件1-问卷调查结果详细数据2-面访调查记录及总结3-公众意见和建议收集总结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1:解释12-法律名词2:解释2N-法律名词N:解释N。
公共政策调研项目总结报告
公共政策调研项目总结报告一、引言公共政策调研项目是为了探索当前社会问题,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分析评估政策效果等目的而进行的调研工作。
本文将对我们小组在公共政策调研项目中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我们小组的调研目的是研究和分析城市卫生保健政策的实施情况,并评估其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们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包括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
同时,我们也与相关政府部门和专家进行了交流,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观点。
三、调研结果1. 政策实施情况根据我们的调研,城市卫生保健政策在大部分地区得到了较好的实施。
政府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活动,提高了居民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并加强了对医疗服务的监管。
然而,一些偏远地区的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仍然存在不足,需要继续加强改善。
2. 居民健康状况在政策实施的影响下,居民的整体健康状况有所改善。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居民的健康意识明显增强,生活习惯也得到改善,慢性病的发病率下降。
然而,少数群体的健康状况仍然不容乐观,需要精准施策。
四、调研评估1. 政策效果评估我们对城市卫生保健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多个指标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政策的实施对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有积极的影响。
但政策的可持续性和针对性仍然需要加强,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的政策落地情况需进一步关注。
2. 社会效益评估我们也对城市卫生保健政策带来的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估。
调研结果显示,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医疗服务的普惠性和公平性,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政府的投入得到了有效利用,对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五、结论和建议在本次公共政策调研项目中,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城市卫生保健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改进空间,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的政策执行上。
2. 应加强对居民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3. 健全城市卫生保健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
公共政策基本原理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基本原理调查报告公共政策基本原理调查报告一、前言公共政策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为了更好地推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公共政策基本原理的调查研究。
本报告旨在总结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建议,为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调查背景1.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基本原理,并探讨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些原理来推动公共政策的发展。
2.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广大民众,涵盖了全国各地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不同群体。
专家访谈则主要针对公共政策领域内的专业人士和学者。
3. 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公共政策制定应该坚持科学性原则。
这意味着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并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估。
2)公共政策制定应该坚持公正性原则。
这意味着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各方利益,避免偏袒某一特定群体或利益集团。
3)公共政策制定应该坚持透明度原则。
这意味着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应该充分向社会公开信息,让公众了解政策的制定过程和内容,并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
4)公共政策实施应该坚持有效性原则。
这意味着在实施公共政策时应该注重效果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政策措施,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达到预期目标。
三、建议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基本原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意识和能力。
2)政府部门需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互动,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确保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更加科学、公正、透明和有效。
3)政府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的政策评估机制,及时调整和改进政策措施,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达到预期目标。
4)学界和专业人士需要加强对公共政策基本原理的研究和探讨,为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更加科学、理论化的支持。
四、结论本次调查表明,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对于推动公共政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政府的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为民众服务和治理社会,政府部门需要根据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政策方案,并及时进行调查和报告,以实现治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一、调查报告1.基本情况调查:充分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调查对象的数量、性质和所在地区等情况,确定调查目的和范围。
2.调查目标分析:分析调查对象的状况、以及公众的关注度和理解程度等,确定调查的方向和目标。
3.问卷设计:设计问卷,确定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使调查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4.调查实施:根据问卷,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调查,保证问卷回收率和质量,收集到的数据要有充分的可信性和准确性。
5.调查结果分析: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对调查结果进行处理并进行总结,制定出调查报告的结论和建议。
6.调查报告撰写:撰写调查报告,以科学精细的方式,将数据分析和结论描述清晰明确地呈现出来,为决策者和相关人员提供有力的参考。
二、工作报告1.工作实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增强服务和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
为此,要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出具体的工作计划和落实方案,实施各种工作内容和措施。
2.工作目标分析:根据实际工作的准确需求,分析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难点,明确工作重点和分工,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3.工作进度控制:对工作任务进行跟踪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进度的偏差,保证工作进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工作效果展现:对工作过程和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确保工作成果符合客观实际和社会需求,以表现出工作效果的可见性和量化。
5.工作报告撰写: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总结,将工作成果详细地呈现出来,并按照相关要求和规范进行报告的排版和撰写,使工作报告具有可读性、易懂性和科学性。
三、结语在今天的社会中,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是非常必要的。
公共政策调研报告(精选4篇)
公共政策调研报告(精选4篇)公共政策篇1政府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是指基于结果导向、运用科学的方法、规范的流程、相对统一的指标及标准,对政府公共政策的投入产出进行综合性测量与分析的活动。
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是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加强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有利于检验政策的效果、效率、效益,有利于实现政策资源的有效配置,是进行政策调整、提出政策建议的重要依据。
加强公共政策绩效评估,不仅能总结经验教训和及时纠正政策失误,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还能对公共政策参与人员起到重要的间接监督作用,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心,从而提高公共政策的有效性。
一、我国政府公共政策评估实践和研究党的报告指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
xx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规范行政决策行为,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20xx年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科学民主决策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执政和行政的基本理念,公共决策机制日趋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正逐步形成。
重大项目上马前和重大决策出台前进行社会稳定与经济效益“双评估”的机制已在全国推广。
四川、海南、贵州、广西、黑龙江、天津等地积极探索,取得可喜成效。
四川省在实践中总结出五方面重大事项、五项重点评估内容、五步工作法、五种责任追究措施、五条监督渠道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五个五工程”科学评估体系。
海南省的评估主要集中在三大矛盾突出领域:一是重大决策。
包括涉及面广、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政策、改革改制方案、社会管理措施以及建设规划的出台;二是重大项目,包括基础设施项目、公益性项目、工业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三是其他重大事项。
包括影响大、涉众广、情况复杂的大型活动等。
评估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安全性四个方面。
公共政策概论 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概论调查报告公共政策概论调查报告概述: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的方针、目标和措施。
它对社会发展和公民福祉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旨在探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在社区、学校和企业中随机选择了一定数量的受访者,以获取广泛的意见和观点。
调查结果:一、公共政策的制定:1. 参与程度不高: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他们的参与程度较低。
这可能导致政策制定过程缺乏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
2. 信息不透明:许多受访者对政策制定的过程和决策者的信息了解不足。
政府应该加强信息公开,提高透明度,让公众更好地理解政策的制定背景和原因。
3. 利益相关方参与:调查发现,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应更多考虑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如企业、非政府组织和专家学者等。
他们的参与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和建议,增加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公共政策的实施:1. 资金投入不足:许多受访者认为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资金投入不足。
这使得政策的效果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影响到公民的福祉和社会的发展。
2. 执行力不足:一些受访者提到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执行力不足。
政策的执行需要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政策的落地和效果的实现。
3. 信息传播不畅:调查发现,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信息传播不畅。
政府应该加强对政策的宣传和解释,让公众更好地了解政策的目的和影响,增加公众对政策的支持和配合。
建议:1. 提高公众参与度: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通过听取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更符合实际需求的政策。
2. 加强信息公开:政府应该加强信息公开,提高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透明度,让公众更好地了解政策的制定过程和决策者的信息。
3. 增加利益相关方参与: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应更多考虑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公共政策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调查报告公共政策调查报告1·引言公共政策是指为解决社会问题或达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和措施。
本报告旨在对某一特定公共政策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以了解其实施过程、效果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
2·研究背景描述该公共政策所针对的社会问题和背景。
包括相关数据和统计,以及之前其他政策的实施情况。
3·政策目标阐述该公共政策的具体目标,并分析其是否能够解决当前社会问题,并提供相关数据和调研结果来支持分析。
4·政策制定过程详细描述政策制定的过程,包括相关部门的参与、立法程序、公众参与以及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
5·政策措施和实施该公共政策的具体措施,并分析其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包括资源分配、监管机制、执行力度等方面的评估。
6·政策效果评估通过多种调研方法和数据分析,评估该公共政策的实施效果。
包括对社会经济指标、民众满意度、行业发展等方面的评估。
7·政策问题和挑战分析该公共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包括政策执行难度、不合理的效果预期、法规冲突等方面的问题。
8·政策改进建议根据对该公共政策的研究和分析,给出改进政策的具体建议。
包括改进措施、资源调配、监管机制等方面的建议,并提供相应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9·结论总结对该公共政策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强调政策的积极影响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10·附件在文档末尾附上相关附件,如调研问卷、调查数据、研究报告等,以便读者进一步了解该公共政策的调查过程和数据支撑。
11·法律名词及注释可能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简要解释,以确保读者对文档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有所了解。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汇编3篇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汇编3篇【篇1】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时间:学习完教材第八至第九章之后。
运用公共政策概论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字数在1500字左右)指导:题目要求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大家写的有题目有内容、有头有尾、有条理够字数,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可供参考的:1.关于公务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2.广州市交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3.城市医疗卫生改革问题的思考4.广州市教育消费问题的调查5.网吧管理的现状与思考::例如:公务车改革的探索对北京车改的调查研究我国现行机关,单位公务用车制度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管理框架,而实际的管理严密程度又早已大大降低,其低效与浪费很久以来一直遭人们诟病.与当前节约型财政,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要求相对比.更显得极不相符.但是公车改革的难度极大.是公共部门改革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近些年来,地方上却已有一些自发进行的公务用车的改革尝试.鉴于这一改革的难度.地方局部改革中的经验,得失,都值得重视和借鉴.本文在对大庆市公务车改革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地方的情况和国际的经验,对我国公务用车改革试提出一些初步认识.一、现行公务车存在的问题(一)公私难分.运行成本高,效率低,产生巨额财政负担在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下.普遍存在公车私用问题.容易发生竞相购车,相互攀比.购超标车,每年形成数额巨大的人头费,燃油费,养路费,维修费等支出费用.省市县主要领导基本一人一车.使用率只是市场运营车辆的十分之一;有专家测算.社会轿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为8215.4元.而党政机关等单位则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工作效率为公车的5倍.可运输成本仅为公车的13.5%.(二)公车不公,损害党政干部形象.滋生腐败公车不"公"日益严重,"公车公用占1/3.领导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即公务用车大约仅三分之一用于真的公务.有的领导干部上班时间由司机驾车.下班后和节假日自己开车,甚至有一部分干脆全由自己驾车.让在编司机"休息".公车不公成为难以遏制的"顽症".公车维修中也有深不见底的"黑洞",加之超标配车.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不正之风的愈演愈烈."屁股底下一座楼"是人们对官员公车的讽喻.(三)不利于城市交通与民族汽车产业的发展公车的过高比重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二、北京车改:措施,成效及问题“全国政府机构公务用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1农民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主体,首先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农民的主体作用。
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基础。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农村生产力最具活力并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是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的基本力量,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能力是构建和谐新农村工作的前提。
通过对农村一些现状的了解以及对农村公共政策的了解,对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得出公共政策调查报告。
一、新农村政策与税费改革农村建设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新农村也并不等同于漂亮整齐的别墅农村或少数几个有质量的示范村庄。
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新农村”的正确理解是使建设新农村这项任务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一旦理解出现严重偏离,必将在实施过程中给农村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我们的农村经济还是相当脆弱的,农民尤其经不起折腾,而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如此紧迫,也已经浪费不起时间、花费不起代价来瞎折腾了。
改革需要冒险,需要超常规,但并非是急躁冒进。
我们必须谨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革命而不是一场运动,它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它的客观规律性决定了它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培育生长过程。
因此,建设新农村应该是一个中长期目标而非一个短期目标,是一场革命而非一场运动。
农村税费改革本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政策,是为农民谋求福利的,必然会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但是农村税费改革的制度性缺陷还表现在其缺乏相关的配套性改革,农村税费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相关问题的配套改革,如建立包括金融、价格、收入、就业、教育、保险、保障等体制在内的公正的城乡宏观政策环境、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工业化、以现代科技和规模经营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等。
农村税费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上述方面的问题,没有相关的配套改革,对税费改革所产生的问题没有相应的制度来解决,只能是出现问题之后,再去寻找解决方法,这样的制度设计明显滞后,缺乏系统性,事实上增加了操作的难度,这样势必影响政策执行的力度。
公共政策案例调研报告
公共政策案例调研报告公共政策案例调研报告一、引言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解决公众问题而采取的行动、计划和决策。
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依赖大量的调研工作来获取基础数据和相关信息。
本报告结合某一具体的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调研,旨在分析该案例的背景、现状、实施效果以及政策调整等方面,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二、调研背景以中国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为背景,以某城市为例,政府推出了“自行车共享计划”,旨在鼓励市民使用自行车代替私家车出行,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三、现状调研1. 自行车共享计划的推广情况自行车共享计划在该城市的推广情况较好。
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置了大规模的自行车,并在城市内设立了骑行点。
市民可以通过手机APP租借自行车,方便快捷。
在短短几个月内,该城市的自行车使用率大幅增加,一些出行短距离的市民已经开始主动选择自行车出行。
2. 市民对自行车共享计划的意见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市民对自行车共享计划持支持态度。
他们认为自行车共享计划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尾气排放,同时可以锻炼身体健康。
但也有少数市民认为自行车共享计划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自行车使用者不爱护车辆导致车辆损坏,自行车停车点布局不合理等。
四、实施效果分析1. 降低了交通拥堵程度自行车共享计划的实施,使得一些短途出行的市民选择了自行车代步,减少了私家车的使用。
通过调查交通数据发现,自行车共享计划实施后,该城市的交通拥堵程度有所下降。
2. 减少了环境污染由于自行车共享计划的推广,市民使用自行车出行的次数增加,减少了汽车的使用。
这一措施使得交通尾气排放量有所下降,对减少环境污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 存在的问题和亟需解决的挑战尽管自行车共享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自行车使用者对车辆保护意识较低,导致部分自行车车轮被偷、车身被损坏。
其次,自行车停车点布局不合理,导致一些停车点存在租借车辆的供应不足以及找不到停车点的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政府进一步开展工作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政策调查报告为了摸清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现状和特点。
把握他们的心态和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性意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中央权益部于1999年4月在外来务工青年比较集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烟台五城市及外来务工青年输出大省湖南进行了专题调查。
(经网上搜索来的资料)通过对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现状和特点的案例进行分析,对政策实践的分析研究,从中找到带着普遍规律性的东西,促进公共政策实践水平的提高。
所以,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公共政策学的教育和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1. 案例本身就包含着理论材料,涵盖理论观点。
案例提供了观察理论如何运用于实践的机会。
2. 对案例的分析,有利于促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同时,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基本任务或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流动和生存状况呈现出新的特点 :1、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数量呈上升趋势据广州、深圳等地的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以来经过铁路南下的民工总量已超过14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左。
在这些进城的农村劳动力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农村青年。
在进城务工青年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他们在城里打工的时间也相对延长。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进城打工四年以上的外来务工青年占29.8%,三年以上的占17.0%,二年以上的占19.0%。
当问及“您打算什么时候回乡”时,选择“目前还没想回乡”的达 45.6%,“永远不回乡的”占2.1%,表示“说不清”的占23.2%。
三项之和为70.9%。
2、外来和成镇就业的难度增大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外来务工青年在城市找工作比过去难了。
一是外来务工青年进城后找不到工作的滞贸群体人数增多了。
以广州为例,1998年外来务工青年约100多万,已经就业的有70多万,还有20多万人暂时不能就业。
比1997年上升了16.6%。
二是外来务工青年的工作极不稳定,职业变换频率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从1998年3月至1999年3月的一年中,有26.1%的外来务工青年变换过工作。
其中,变换过2次以上的达12.8%。
工青年变换过工作。
其中,变换过工作的处来务工青年以广州市为最高,达39.5%。
其中,变换过工作的外来务工青年以广州市为最高,达39.5%,其他依次为深圳(31%)、北京(28.5%)、上海(26%)、烟台(14%)。
从年龄分组数据看,变换过工作的外来各工青年以14-18岁最多,达到39.4%;其次为25-28岁(28.2%)、19-24岁(27%)、29.35岁(24.6%)。
这表明,外来务工青年进城以后,经常处在一种职业流动的状态中。
3、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在接受本次调查的1000名外来务工青年中,无任何经济收入的占5.9%,去年个人月平均收入在399下的占20.8%,400元至799元的占43.9%,800元至999元的占14.5%,1000元至1999元的占12.4%,2000元以上的占2.3%。
虽然多数外来务工青年有数量不等的经济收入,但是却很不稳定。
在回答“您今年以来是否有经济收入”时,选择“有时有,有时没有,很不稳定”的外来务工青年达25.1%回答没有收入的达7.9%,两者之和为33%。
占外来务工青年总数的三分之一。
4、外来务工青年的权益保障亟待加强当问及“进城打工以后。
您是否受到过歧视或不公正的待遇”时。
回答“经常受到”的占3.8%。
“偶尔受到”的占51.7%,而回答“从未感到”的仅占28.5%。
调查数据显示。
列在前四位的侵权事件是:与城市职工同工不同酬(22.1%);加班后很少或从来不给报酬(19.1%);受到城里人歧视,经常遭白眼(18.7%);用工单位不能提供基本的劳动保护条件(18.7%)。
其余的依次为:用工单位提供的吃住条件太差(17.6%);用工单位拖欠工资或变相克扣工资,甚至拒不发放工资(9.8%);业余时间不准外出(8.1%);因公受伤而用工单位不出钱医治(4.6%);用工单位不准外来工参加培训学习(2%)。
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对策与建议1、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领导。
统筹规划,强化管理。
突出抓好外来务工人员在流入地及就业后的教育、组织和管理。
建立健全各种相关制度和服务体系。
完善各种措施和手段,使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有序。
就业有章,组织管理有机构、有制度。
2、要建立政府牵头、劳动部门主办、社会有关方面参与的外来务工青年培训体系,将外来务工青年培训纳入社会教育序列。
对外来务工青年的培训应纳入政府行为。
除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实行“谁用人,谁培训”的原则外。
对进入小型分散用工单位的外来务工青年,应由政府牵头。
劳动部门主办,并动员工青妇等社会力量,建立外来务工青年培训机构和社会网络,对他们进行分层次、多渠道的系统培训。
要制定相关政策性规定,将培训与就业挂构,建立学习、考核、发证、上岗等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确保培训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维权工作。
保障外来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
维权工作首先应使外来务工青年学法、懂法,使其成为知法守法并能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劳动者。
同时,各地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并通过司法监督和法律援助。
保障外来各工青年不受歧视、不受排斥、不受虐待,与当地人同工同酬、平等对待。
下面是赠送的团队管理名言学习,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1、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2、管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
3、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
4、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人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的做事。
5、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6、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7、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8、管理者的最基本能力:有效沟通。
9、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10、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
11、领导不是某个人坐在马上指挥他的部队,而是通过别人的成功来获得自己的成功。
12、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
13、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14、赏善而不罚恶,则乱。
罚恶而不赏善,亦乱。
15、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16、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我们期待每个人工作时,都拥有许多相同的特质。
17、首先是管好自己,对自己言行的管理,对自己形象的管理,然后再去影响别人,用言行带动别人。
18、首先要说的是,CEO要承担责任,而不是“权力”。
你不能用工作所具有的权力来界定工作,而只能用你对这项工作所产生的结果来界定。
CEO要对组织的使命和行动以及价值观和结果负责。
19、团队精神是从生活和教育中不断地培养规范出来的。
研究发现,从小没有培养好团队精神,长大以后即使天天培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因为人的思想是从小造就的,小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到,长大以后再重新培养团队精神其实是很困难的。
20、团队精神要从经理人自身做起,经理人更要带头遵守企业规定,让技术及素质较高的指导较差的,以团队的荣誉就是个人的骄傲启能启智,互利共生,互惠成长,不断地逐渐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21、一家企业如果真的像一个团队,从领导开始就要严格地遵守这家企业的规章。
整家企业如果是个团队,整个国家如果是个团队,那么自己的领导要身先士卒带头做好,自己先树立起这种规章的威严,再要求下面的人去遵守这种规章,这个才叫做团队。
2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于用人之长。
24、做企业没有奇迹而言的,凡是创造奇迹的,一定会被超过。
企业不能跳跃,就一定是(循着)一个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25、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
26、不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是管理者最大的疏忽。
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教师节名人名言1、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住的,唯一的要点是你对于你所学的是否心里真正觉得很喜欢,是否真有浓厚的兴趣……--邹韬奋2、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佚名3、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爱因斯坦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5、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爱因斯坦6、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7、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8、教师要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
--昆体良9、机会对于不能利用它的人又有什么用呢,正如风只对于能利用它的人才是动力。
--西蒙10、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11、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
--卢梭1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1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佚名14、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布鲁纳15、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斯大林16、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程颐17、假定美德既知识,那么无可怀疑美德是由教育而来的。
--苏格拉底18、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
--莎士比亚19、养体开智以外,又以德育为重。
--康有为20、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21、谁若是有一刹那的胆怯,也许就放走了幸运在这一刹那间对他伸出来的香饵。
--大仲马22、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唐甄23、故欲改革国家,必先改革个人;如何改革个人,唯一方法,厥为教育。
--张伯苓谭嗣同 24、为学莫重于尊师。
--25、愚蠢的行动,能使人陷于贫困;投合时机的行动,却能令人致富。
--克拉克26、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罗素27、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
--陶行知28、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梁启超29、弱者坐失良机,强者制造时机,没有时机,这是弱者最好的供词。
--佚名有关刻苦学习的格言1、讷讷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
2、勤奋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实际行动。
3、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4、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5、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6、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
7、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8、学问勤中得。
学然后知不足。
9、勤奋者废寝忘食,懒惰人总没有时间。
10、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