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复习整理

合集下载

管理心理学重点

管理心理学重点

管理心理学重点1.科学的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2.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并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和促进组织发展的学科是管理心理学3.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管理心理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应运而生,管理心理学产生萌芽的标志是人际关系理论4.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目标管理、人力管理、环境管理、信息管理、时间管理5.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个体心理、群众心理、组织心理,不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病理心理6.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个人研究法和实验法7.实验法是人为设定条件,控制某些心理现象的发生并加以研究的方法8.个案法是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9.个案法能够提供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某一组织的详尽分析,能提供变化的动态方面的见解,对于组织内部问题的诊断和纠正极有帮助10.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被试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11.实验室实验法是把实验对象的一些关键性变量,都放在特定的实验室范围内进行,研究人员能够严密控制,能够随时观察它们的变化12.在诸子百家,主张以法治国,强调“法、术、势”相结合的管理思想是法家13.在诸子百家中,提倡“无为而治”管理思想是道家14.在诸子百家在,倡导“人本”“明德”“中庸”“修己立人”等思想的是儒家15.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完善”阶段发生在:唐宋时代16.“凡是要适度”是我国古代中庸之道思想的主张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了我国古代管理思想中以德为先的重要特征18.管理心理学是介于管理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19.管理心理学的首要任务是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20.问卷法的优点是使用方便、统计迅速,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资料,缺点是有时信度难以保证,缺乏可靠性21.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大致可分为滥觞、形成、过渡、完善和衰落五个阶段22.墨家主张国富民治,在人际关系上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在用人上主张尚贤,并重视领导者修身亲士,培养“厚乎言行”的德、“辩乎言谈”的才、“既淑且作”的实干精神、“摩顶放踵”的工作态度和“非乐节用”的生活作风23.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儒家还是兵家、法家等,都主张追求管理中的“和”24.认为人投身于组织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成就感的人性假设是成就人假设25.梅奥在霍桑实验基础上提出的理论被称为人际关系26.认为人的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私利的人性假设是经济人假设27.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个体具有五种需要,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宿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28.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其中自我实现人假设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29.倡导“胡萝卜加大棒”式的管理方式的理论是X理论30.认为人所受到的主要激励来源于人的全部社会需要的满足的人性假设是社会人假设31.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赫茨伯格32.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管理心理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应运而生,管理心理学产生萌芽的标志是人际关系理论33.梅奥是管理行为学派的代表学者34.员工所获得的相对报酬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此现象符合的激励理论是公平理论35.麦克利兰认为人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会有的三种基本需要包括权力、社交和成就36.社会人假设对应的管理理论是人际关系理论37.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不满情绪,没有激励人的作用38.经济人假设对应的管理理论是X理论39.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是梅奥40.如果员工一个月没有迟到记录,就可以减少下个月上夜班的天数,这种做法属于负强化41.被称作“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闵斯特伯格42.动机包括换起、指向和维持43.根据“复杂人”假设,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称为“权变理论”44.在西方管理心理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经济人假设的代表人物是泰勒45.表扬、赏识、奖励等都属于正强化46.归因理论认为个体的能力属于稳定因素47.闵斯特伯格是“经济人”假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48.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个体的五种需要由低级到高级进行排列的顺序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49.同一种奖励对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效价50.努力和成绩的关系取决于个体对目标的期望值51.霍桑实验表明,人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52.期望理论认为动机与期望值和效价存在函数关系53.纵观西方管理的实践可看出,其发展大致是沿着经济人-社会人-成就人-复杂人-文化人的路线行进的54.自我实现人假设对应的管理理论是Y理论55.社会人假设对应的管理理论是人际关系理论56.复杂人假设对应的管理理论是超Y理论57.动机的产生和发展既需要内部动力,也需要外界压力58.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的人会产生高峰体验59.“复杂人”假设是由沙因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版的《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正式提出来的60.“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和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61.成功概率的判断一般会受到的影响因素有力矩预测、能力自估和任务信息62.意志具有自觉性、坚忍性、果断性、自制性63.属于组织核心要素的是责权关系6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韦伯65.目标管理中引起动机的主要因素包括内部动力、外部压力和目标引力66.人员招聘的目的包括满足职位空缺、满足组织高效以及满足人才储备67.属于职能内部部门的是销售团队68.除了制定目标和对成果进行检查、评估,目标管理实践的过程中还包括实现目标69.关于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理解:组织的控制跨度要适度,每个管理职位在命令链中都应有自己的位置,被授予一定的权威,每个人专门从事工作活动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70.关于组织控制跨度窄的特点,描述:易造成对下属监督过严,妨碍下属的自主性,组织的垂直沟通更加复杂,管理层次会因此而增多,管理成本会大大增加71.人员培训的目的包括提高员工的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提高员工的自我意识水平、转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动机以及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72.面试不属于情景模拟测验73.对于劳动密集,机械化程度高,规模较小的企业,应采用的组织结构是直线型74.根据稳定性,目标可分为静态目标和动态目标75.对职能分解说法错误是部门职能的划分一般分为四个级别76.按照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不同专业领域的职能,如研发、生产、销售、财务、人事等来设置内部机构的是U型结构77.人员甄选常用的具体方法包括知识考试、情景模拟、面试和心理测验78.人员招聘的要素包括招聘者、招聘对象、招聘目标、招聘依据、招聘环境、招聘活动和招聘方法79.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后期,在组织结构理论领域中,占支配地位的是古典管理理论80.关于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叙述错误是权力委让原则81.麦吉和塞耶(1961)提出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包括三个层次:组织分析、人员分析和任务分析82.培训效果评估一般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即:反应、学习效果、行为表现和结果83.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社会学对组织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最为强大的影响84.以产品、地区或市场为依据,将与特定业务开展过程相关的采购、研发、市场、销售等活动集中组合成相对独立的事业部,这种组织结构被称为M型结构85.人力资源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包括要素有用原理、能位相宜原理、互补增值原理、动态适应原理、文化凝聚原理和激励强化原理86.首先提出管理者都需履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五种管理职能的是法国人法约尔87.人员招聘的原则包括公开原则、适合原则和平等原则88.员工的培训工作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设计和实施以及培训评估89.对招聘结果进行检查评估师招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90.以市场合理的成本吸引并招聘到组织需要的人才属于人员招聘要素之招聘目标91.为了促进协作,每个管理职位在命令链中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位管理者为完成自己的职责和任务,都要被授予一定的权威92.作为国家竞争力来源的人力资源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93.管理心理学认为目标具有可预测性94.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比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坚持努力的时间要长95.一个人的抱负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因素96.职务轮换也属于一种在职培训的方法97.通常来说,学徒制的培训方法适用于技能行业98.知识考试指的是综合知识考试和专业知识考试99.一个人的成功经验越多,自信心也就越强100.内部选拔时员工招聘的一种特殊形式101.试用评估属于人员招聘一般程序之范畴102.衡量某一测验是否优良的指标主要包括信度、效度103.工作标准化程度越高,员工决定自己工作方式的权力就越小104.外部招聘可以避免近亲繁殖,促进组织的创新与发展105.本地区劳动力市场的价格水平会影响薪资的外部公平感106.培训效果评估一般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即:反应、学习效果、行为表现和结果107.能力高低决定薪资高低不属于完全绩效薪资模式的特征108.人际关系的本质包括目标、环境、步骤、角色和规则109.人员招聘的原则包括公开原则、适合原则和平等原则110.个人受到挫折后,将愤怒的情绪压抑下去,沉默少言属于冷漠反应111.个人受到挫折后,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而以一种一成不变的方式作出反应,属于固执反应112.不属于个体与个体关系的是工人与班组关系113.人力资源的质量包含四个方面内容: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和经验114.辞退员工属于被动离职115.人际交往在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交流信息、调节员工的工作行为和保持员工身心健康116.人际关系紧张时员工产生挫折的客观因素117.政治思想素质属于在整个领导者素质体系中居于首要的和根本的地位,对其他素质正确地发挥作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118.人员培训的目的包括提高员工的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提高员工的自我意识水平、转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动机、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119.人力资源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包括要素有用原理、能位相宜原理、互补增值原理、动态适应原理、文化凝聚原理和激励强化原理120.受挫折的个体找一两个亲近的人将心里的委屈和想法讲出来,这种刻度心理挫折的方法是精神宣泄法121.统一性原则不是薪资给付的原则122.个人受到挫折后,对同伴表现出的嘲笑谩骂、讽刺挖苦属于攻击行为123.“远亲不如近邻”属于人际吸引力的因素是距离的远近124.结果变量不属于P-M离职模型中的变量125.人员招聘的目的包括满足职位空缺、满足组织高效以及满足人才储备126.麦吉和塞耶( 1961)提出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即:组织分析、人员分析和任务分析127.员工培训工作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设计和实施以及培训评估128.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一般经过四个阶段: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感情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129.个人受到挫折后,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失败辩护属于妥协行为130.领导者的角色认知是实现有效管理的基础131.离职管理应当以预防为主132.外部招聘可以避免近亲繁殖,促进组织的创新与发展133.交往、沟通、容纳、归属、参与等行为特征属于人际关系需求之包容134.领导是一个动态过程,收到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情境三个因素的制约13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属于人际吸引力的互补性因素136.内部选拔是员工招聘的一种特殊形式137.外部就业机会多,会降低当前工作的吸引力,而当前工作吸引力的下降,会降低工作满意度138.领导者的专家权力是指一个人由于有丰富的经验、高深的技术与杰出的判断力而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139.“酸葡萄心理”是用自我安慰来调节情绪的一种方法140.试用评估属于人员招聘一般程序之范畴141.员工与班组的关系属于人际关系范围类型142.以市场合理的成本吸引并招聘到组织需要的人才属于人员招聘要素之招聘目标143.衡量某一测验是否优良的指标主要包括信度、效度144.法定性权力的获得不是由于领导者本人的现实努力争取,而是靠外界赋予的,是由于传统观念、社会职务和本人资历因素的作用145.个体始终保持“喜怒不形于色”,会导致不良情绪的困扰146.职务轮换也属于一种在职培训方法147.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是两个相邻又相互独立的概念148.A型性格是引起冠心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149.时间是物质运动的顺序性、间隔性、持续性的体现150.摩根斯坦恩开创的时间管理的SHED中,D代表勇往直前,S代表分离财产151.摩根斯坦恩时间管理的SHED法创造性地提出了工作生活管理的三个维度,分别是时间、空间、习惯152.编码指将一种想法转化为接收者能够理解的形式的过程,称之为编码153.信息过滤指信息发送者有意操纵信息、整合使信息对接收者或发送者更有利154.组织系统中,沟通分为平行沟通、上行沟通、下行沟通155.倾向于一点也不过滤自己的想法,常常将自己的想法脱口而出的沟通风格属于贵族型156.根据决策的层次,可以将决策分为战略性决策、战术性决策和日常业务性决策157.根据决策的条件和后果,可将决策分为非确定型决策和确定型决策158.环境是相对主体而言,确定一个系统为主体之后,对其有影响的其它系统都可被视为其环境中的一部分,因此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159.深红色刷在墙上不能让人感觉房间宽大160.企业文化不属于人工物理环境161.管理者在进行工作设计师,尽可能不要让单个员工在封闭的环境下独立工作,目的是避免孤独感162.在人机系统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显示仪器的可读性163.人员密度属于心理环境164.音乐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165.关于组织文化的消极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会给组织带来更高的运营成本166.根据组织文化三层次说,价值观、使命、愿景属于核心层167.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多数成员共同遵循与追求的目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组织文化168.组织文化中的共有价值(观念一旦形成,就会对组织成员的行为起到强有力的规范作用,影响病约束员工的行为,这体现了组织文化的凝聚功能169.组织文化对新加入的成员的行为有很大的强制性,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拉着成员朝着一个既定目标前进,乃至过一段时间后,新成员完全融入这个文化之中,这体现了组织文化的凝聚功能170.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共同的价值观171.企业员工上班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升国旗、唱厂歌,表达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倾向,这属于组织文化的仪式表现形式172.时间的流逝和运动总是具有方向性173.古代社会的时间管理观念主要体现在顺应自然174.时间是可以管理的175.科学运筹法的中心内容是通过时间事件网络分析、明确各项工作在时间上的相互关系,理清关键事件和关键线路,根据主次缓急,加以科学统筹安排176.上下级之间存在的空间距离会导致信息传递的障碍或误解177.准确是信息的生命178.信息滞后的时间越短,管理效率就越高179.人员密度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180.跨文化管理,又称交叉文化管理181.沙因的组织文化“睡莲模型”是组织文化三层次说的代表之一。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修改版)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修改版)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主要是研究人的行为激励问题,探索人的心理活动,通过激励人心和行为的各种途径与技巧,达到最大限度提高效率的目的。

2、管理就是对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的运动进行决策、计划、指挥、监督、组织、核算和调节。

管理的实质是经济意义上的管理。

是用以指导人们如何有效地管理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过程所有一切活动的。

3、人的行为是人类日常生活所表现的一切动作。

4、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指某个人典型地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5、性格是指一个人表现在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一定思想、意识、信仰、世界观的影响和制约。

性格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独特性、整体性和持续性。

6、能力是与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有关的心理特征,通常是指个体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本领。

7、欲望是指人的需要尚未得到满足的一种反映形式。

或者说,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尚未达到要求的一种表现形式。

形成欲望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缺乏;二是期待。

8、需要是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

9、动机是指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一目标(个人需要的满足)的过程。

10、挫折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11、期望是指一个人根据以往的经验在一定时间里希望达到目标或满足需要的一种心理活动。

这种心理活动的产生和形成又是有条件的,它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12、个性差异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稳定的特征上的差异。

它不仅表现在经验和能力上,而且还表现在某种情绪因素上,对组织有利也有弊。

所以,对个性存在差异性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13、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重点第一编1、人性假设(P61—P74)【掌握】⑴“经济人”假设:从一种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出发,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

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⑵“社会人”假设: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因素。

⑶“自我实现的人”假设: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⑷“复杂人”假设:人是很复杂的,不仅每个人都不相同,而且同一个人本身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会有不同的表现,人的需要和潜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地位的改变,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各不相同。

第二编1、霍兰德个性与工作匹配理论(P102)【理解】一个人的志趣跟他所从事的行业是否匹配,决定着他的工作满意度感和离职倾向。

六个类型:实际型、研究型、社交型、传统型、有魄力型、艺术型。

2、归因理论(P131)【理解】①心理活动的归因,即人们的心理活动的产生应归结为什么原因②行为的归因,即根据人的行为和外部表现对其心理活动的推论,这是社会知觉归因的主要内容③对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这就是说,根据人们过去的行为表现预测他们以后在类似情境中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

3、需要动机理论包括(P141—P162)【理解】需要层次论、ERG理论、双因素论、麦克里兰的权力、合群和成就需要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

4、双因素理论(P149)【掌握】①赫茨伯格认为造成职工非常不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司政策、行政管理、监督、与主管的关系、工作条件、与下级的关系、地位、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处理不当。

这些因素改善了,只能够消除职工的不满,还不能使职工变得非常满意,也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这一类因素被称为保健因素。

管理心理学专—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专—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专—复习资料基本题型:单选、多选、推断、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1一、单选题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通常有(C)。

C、问卷法2、群体动力理论是(D)心理学家勒温D、美国3、(A)理论是管理理论进展的第一阶段。

A、古典管理理论4、(A)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

A、需要层次理论5、(C)指出“人之善也如水之下也”。

C、孟子6、在汉代有人认为性的善恶是混杂的,有点类似(D)理论。

D、Z理论7、气质是人的(A)特征之一。

A、个性心理8、一个人的气质具有极大的(C)。

C、稳固性9、价值观是人的(A)心理基础。

A、期望10、企业价值是(C)。

C、社会效益最优价值二、多项选择题1、个性心理包含(ABC)。

A、人的个性B、人的需要C、人性管理2、管理心理是指(ACE)。

A、激励行为C、劳动者心理E、创新行为3、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紧理论包含(A BCD)。

A、需要层次理论B、X理论C、Y理论D、群体行为理论4、现代管理理论的要紧学派是(A BCE)。

A、社会系统学派B、决策理论学派C、经验主义学派E、管理科学学派5、人类行为特征要紧有(A BCD)。

A、自发的行为B、有目的的行为C、持久性的行为D、可改变的行为三、推断题1、管理心理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期。

(√)2、霍桑工厂试验涉及行为关系理论。

(×)3、霍桑工厂试验是由心理学家霍桑主持的。

(×)4、早期管理理论是由亚当·斯密等人提出的。

(√)5、科学管理理论是由巴贝奇提出的。

(×)四、名词解释1、霍桑试验:是于1924年至1932年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

这个试验的中心课题是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间的相互关系。

要紧内容:1.照明试验2福利试验 3 群体试验4谈话试验。

4、群体动力理论: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s)亦称“团体动力学”,试图通过对群表达象的动态分析发现其通常规律的理论。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管理是个人或组织为了实现目标,提高自身的效率所进行的活动。

二.管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规律,使个人或组织提高效率和幸福感的一门科学。

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七个方面:目标管理,人力管理,信息管理,时间管理,环境管理,创新心理与管理,幸福心理与管理。

目标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或组织设计,选择,确定和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

人力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或组织如何协调人际关系,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等方面的心理学问题。

信息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或组织如何有效地摄取信息与情报。

运用信息交合原理产生新信息,构思新产品,做出有效决策等心理学问题。

时间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或组织如何增强时间观念、挖掘时间潜力等方面的心理学问题。

环境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和心理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人们如何更好地适应和创造环境等方面的心理学问题。

创新心理与管理主要研究为什么要创新,什么是创新,创新的类别,创造力的模型,以及组织如何创新等问题。

幸福心理与管理主要研究幸福的重要性,幸福的内涵是什么,影响幸福的因素有哪些,以及如何提高幸福感等问题。

四.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经验研究:是指在不对事物加以干涉和控制的前提下,获得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资料,并从中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

它包括观察、问卷调查、临床研究、个案研究、经验总结、活动产品分析、传记调查等多种方法。

2.实验研究:是指在人为干涉与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和控制影响事物发展的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并发现其中规律性的方法。

根据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情况,实验又分为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根据实验的地点环境,实验可分为自然实验与实验室实验。

3.测验研究是一种介于经验研究与实验研究之间的方法,它的本质是先从一个定量的个体中收集有关某一问题的常模资料,据此编制出测验题目作为尺度,去研究其他的个体。

从内容上分,测验研究包括人格测验、能力测验、职业倾向测验、态度测验等。

管理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管理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管理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管理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1 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心理决定行为(包括内容的形式、逻辑性);语言是表达心理的行为方式、;行为控制是指心理倾向的建立和保持。

2 管理心理学的概念:管理目的下的心理引导和行为控制。

3 管理心理学的内容:心理过程;个性心理(指个性心理特征、倾向);群体行为与心理。

心理过程4 知觉的定义:广体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并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赋予意义。

(认知对象的头脑中的整体反映)。

知觉和现实不具一致性5 知觉的特征:晕轮效应;选择性;对比效应(知觉主体对知觉对象的对比效果);刻板印象(对知觉对象形成的固定印象);心理投射(将自己的愿望等心理状态反映到对知觉对象上,产生不同的知觉效果);归因理论(三要素:一致性、一贯性、区别性,学会利用这三个因素分析实际问题,归因失真——自我服务便见)6 情感(绪)的分类:心境(微弱、持久);热情(强烈、稳定、深刻);激情(迅速、猛烈、短暂);应急(意外产生的情感状态)7 意志与情感的关系:情感是正体验,不存在不确定性,意志不是自面现实,与意志努力相关,存在不确定性;正负情感体验可以成为意志动力或阻力个性心理8个性心理的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能力:是指与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有关的心理特征,通常指个体从事一定社会实践的本领。

能力的工具性因素:智力(记忆、注意、逻辑:天赋(训练)18到25岁。

);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系统知识);技巧(体验、经验、实践、反思和总结)。

气质(巴甫洛神夫神经活动四基本类型说)性格对行为的影响:A或B型人格。

A型(做事想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有妨碍性的人会进行攻击;生活节奏比较快;经常处于中度或高度焦虑状态中;总是为自己设最后的期限)。

B型(没有紧迫感;认为没必要表现自己的业绩;注重享受娱乐和休闲)。

性格理论的发展:阿吉里斯性格发展过程理论(主要是讲述了衡量一个人心理时候成熟的影响因素,几点因素要求掌握)9 心理倾向两种意志行为模式:目的导向行为(以目的为导向,围绕目的选择行为方式,不关注行为结果评价,但关注行为方式评估);结果导向行为(以行为评价结果为行动约束原则,围绕评价结果选择行为方式,不关注行为目的)。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1.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定义:是一门研究组织情境中对个体、群体和组织管理行为的理解、解释、预测和变化规律,以及改进和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与管理效能的学科。

三个成分:①研究个体的管理心理特征(外部:能力、个性、态度,内部:知觉、记忆、思维、决策等);②三个层面:个体、所在群体、所在组织;③寻求有效管理的关键心理学条件与途径研究对象:个体心理(单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群体活动(有组织的有序的群体的心理活动规律性)、领导心理(领导行为)、组织心理(组织机构)个体心理:主要是指管理情境中员工和管理人员个体心理特征的形成与作用。

研究两个层次:①个体差异(不同特点的人在同一环境中工作,会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②共性差异(不同特点的人在不同环境中工作,会出现共同的心理问题)。

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个体信息加工问题(决策判断、问题解决模式、学习过程、归因与行为风格)、②个性与能力问题(能力、技能、个性、工作价值取向)、③激励(内容理论、过程理论、工作激励的有效策略)、④态度和压力(工作态度、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心理压力与压力管理)。

群体心理:主要指在不同的群体中担当不同角色时心态和行为的变化以及自觉的调整。

核心思路是群体动力学。

群体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包括机构、人际关系、社会角色分工的问题。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群体组合(群体互动、群体规范、群体内聚力)、②协调(群体沟通、群体工作模式和群体关系、团队管理与协同工作)、③动态机制(群体冲突管理、群体协调途径)。

领导心理:(地位的特殊性)主要研究领导行为与管理决策。

涉及两大方面的问题:对下(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问题)、对上(如何提高领导者的素质品质、领导艺术、能力、觉察水平)。

包括两大类的研究:静态研究(假设领导人的素质相对稳定,研究领导人的个人素质、领导班子的角度出发研究)、动态研究(研究领导方法、领导艺术问题)。

组织心理:组织指一个机构、机构系统(单位)。

一个组织有多个组织机构,而不同的组织机构的集权、分权的水平不同,领导班子内部人际关系发生变化,基层员工随之自觉发生变化。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

领导行为的表述进行归纳,最终把领导行为归结为“关心工作”和“关心人”两类。
关心工作指领导者对如何完成组织任务的直接强调,凡是直接与组织目标有关的活动,
都会成为领导者的关注点。如分析工作任务、设计组织结构、界定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职
责、制订和执行计划。
关心人是指领导者强调组织成员的需要和感受,与组织成员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得员工
四、赫兹伯格的研究
om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激励——保健因素理论): c 传统观点: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 . 保健因素:(从 1844 个案例中发现,造成职工非常不满的因素有以下 10 种) 公司政策 e 和制度、技术监督、与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与下级之间的关系、职务保 h 障、个人生活、工作条件、职位等这些因素的改善并不能使职工变得非常满意,但这些因素 c 的恶化却会导致员工的不满。赫兹伯格称这类因素为“保健因素”。 n 激励因素:(从另外 1753 个案例中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成就、 a 赏识、提升、工作本身、发展前途、责任等这些因素的改善,往往能激发员工的热情、责任 n 感、荣誉感、自信心,能增进员工的满意感。因此,这类因素被称为“激励因素”。 i 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也有重叠现象,如“赏识”属于激励因素,但赏识缺乏也可能会 h 导致员工的不满;“工资”属于保健因素,但有时也可能产生使职工不满意的结果; z 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转化的。例如员工的工资、奖金,如果 . 同个人的工作绩效挂钩,就会产生激励作用,变为激励因素、如果两者没有关系,奖金发的 w 再多,也构不成激励,而一旦减少或停发,还会造成员工的不满。 ww 五、学习
报酬(效价);通过努力获得业绩的可能性(期望);以及业绩与获得报酬之间的联系程度(关 联度)。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1)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1)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论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单选)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组织心理(多)3.管理心理学的相关学科包括:普通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组织心理学(多选)4.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包括:心理技术学、霍桑实验、群体动力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多)5. 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单)6.管理心理学以学科的面貌出现大约是20世纪50年代。

(单)7. 管理心理学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简答)客观性原则、联系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8.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和个案法(多)9.观察法的特点是:(简答)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进行的。

10.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

(单)11.常用问卷量表有三种:是非法、选择法和等级排列法。

12.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简答)理者的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概念;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第二章:管理学理论1.科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这三个阶段(多)2.现代管理理论可分为:(多)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

3.感觉是对事物个别性的认识,是认识过程的开端。

(单)4.人的意志过程具有以下的一些特征:(简)能够自觉的独立目的;自觉的能动性;意志具有对行为的调节作用;意志具有对心理调节的作用;意志具有坚持的作用;第三章:个性与管理1.个性的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2.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主要有(简):先天遗传因素;家庭因素;文化传统因素;阶级和阶层因素。

3.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单)4.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包括三个方面(多):神经过程的强度;神经过程的均衡性;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管理心理学复习

管理心理学复习

管理心理学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研究对象: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研究内容:(1)个体心理:是指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2)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

(3)组织心理:是指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

二、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1、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B=f(P*E决策理论2、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模型2、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1)观察法(2)谈话法(3)实验法(4)问卷(调查)法(5)测验法(6)个案法3.研究结果数据处理的方法:集中趋势分析、离中趋势分析、抉择分析、相关分析、因素分析四、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2、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3、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4、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一、管理学理论1、古典管理理论(1)早期管理理论(2)传统管理理论(3)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科学管理之父)2、行为科学理论(1)人际关系理论:梅奥与罗特利斯伯格(社会人、非正式组织、提高职工的满意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A.人类需要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弗鲁姆:期望价值理论麦格雷戈:X----Y理论B.人性管理理论阿吉里斯:不成熟----成熟理论(2)行为科学理论勒温:(非正式组织人人关系)团体力学理论C.群体行为理论布雷德福:(研究人与人关系)敏感性训练坦南鲍姆和施米特: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D.领导行为理论利克特:支持关系理论布莱克和穆顿:管理方格法(1)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2)决策理论学派:西蒙3、现代管理理论(3)系统管理学派:(4)经验主义学派:德鲁克和戴尔(5)管理科学学派:伯法三、人性假设理论1、“经济人”的假设(X理论)(麦格雷戈提出,但他主张Y理论)从一种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出发,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

管理心理学复习重点

管理心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管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规律,使个人或组织提高效率和幸福感的一门科学。

1,管理:个人或组织为了实现目标提高自身的效率所进行的活动,包括个人和组织自己的管理系统。

2,管理心理学研究什么: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规律,使个人或组织提高效率的一门科学。

3,研究管理心理学的意义:它是未来管理科学的核心内容;有助于个体的自我完善;有助于企业和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增进经济效益,提升员工幸福感。

4,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研究和理论指导相结合;科技整合与系统探讨相结合的原则;继承引进与改造创新相结合5,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经验研究(观察法,问卷法,谈话法,案例研究法,内省法)实验研究(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测验研究(标准化测验,社会心理测验)6,各研究方法的特点:观察法(简易方便自然真实但难以深入)问卷法(使用方便统计迅速但缺乏可靠性)谈话法(触及内心深处但缺乏可靠性)案例研究法(有助于发现新问题但外部效度低很难推广)内心法(有助于了解和控制心理现象但重复验证比较困难)自然实验法(结合日常生活工作但不容易控制实验条件)实验室研究法(能够严格控制无关变量但有很强的人造色彩)标准化测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量表制作比较复杂)社会心理测验(有着直接的应用)7,管理心理学学科性质:介于管理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多门学科的综合。

8.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与管理学的关系(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管理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与行为科学的关系(行为科学与管理心理学的人力部分有交叉联系)与普通心理学关系(与普通心理学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管理学的基础)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是相互影响渗透的邻近科学)与人类学(人类学的知识和原理对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问题一: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学思想历史发展?答:1.滥觞阶段:夏商周 2.形成阶段:先秦时期 3.过渡阶段:汉魏至唐4.完善阶段:唐宋 5.衰落阶段:元明清。

管理心理学复习大纲

管理心理学复习大纲

管理心理学复习大纲一、填空题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组织心理。

2.感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起点,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进行直接反应的过程。

3.知觉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整体反映,它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4.个体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的个体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企业取得更高的绩效。

5.需要是人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应,是个体的一种主观状态。

6.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7.一个群体的构成条件包括:明确的成员关系、一致的群体意识、共同的行动能力、持续的互动关系。

8.冲突是组织中一种常见的行为现象,根据对组织的不同作用将冲突分为建设性冲突和破坏性冲突。

9.团队精神的铸造会受到领导、共同的愿景、沟通和交流、激励机制、潜规则的影响。

10.组织文化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全员性原则、人本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独特原则、适应性原则。

11.组织变革的两种经典模式是激进式变革和渐进式变革。

P16212.人际关系的改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分别为优化组织风气、重视培训工作、制动合理政策、改善领导作用与及时调节帮助。

P18313.企业要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必须全面介入心理契约的EAR循环,EAR循环是指心理契约的建立、调整和实现的过程。

P19414.人员招聘的心理效应中的晕轮效应,是指应聘者在测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一突出的特点容易引起考官的注意,而其他素质的信息被忽视。

15.绩效评估可以分为效果主导型、品质主导型、行为主导型三种类型。

二、名词解释1.管理心理学答:管理心理学作为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用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生理学以及人类学等学科的管理,以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和人际关系、人的积极性为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2.沟通答: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自考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自考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绪论一、管理的概念P40(1201 单选)(1504 单选)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激励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有效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工具、科技等各种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二、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5个职能P401) 计划: 法约尔认为它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即制定目标并确定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手段、方法与策略。

(1210单选)2) 组织:通过特定的组织机构与组织形式、组织管理原则和方法,完成组织活动任务的过程。

(1301 单选)3) 指挥: 即上级对下级的指导、监督和激励。

4) 控制:对组织的实际工作与运行活动状态偏离预定计划与目标时的监督、纠正与调整。

(1310单选)(1504 单选)5) 协调: 即对组织机构和组织成员之间的行为活动进行有效协作与调整。

三、企业管理过程主要包括两个系统:P41(1404单选)1) 社会技术系统2) 社会心理系统四、心理学的概念P41(1110单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五、心理过程包括:P42—45 (1404多选)1. 认识过程感觉:所有认识活动的基础、门户与开端,是最简单的认识过程。

(1110单选)(1410单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2. 情绪与情感过程(1) 基本情绪(2) 情绪状态(1301单选)心境:一种使人的所有情绪体验都染上某种色彩的、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

激情: 一种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

应激: 出乎意料的紧张而又危险的情景所引起的超强的情绪状态。

(1404单选)(3) 高级社会性情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人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态度体验。

人的理智感大体有以下几种:(1310多选)好奇心和新异感喜悦感怀疑与惊讶情感不安情感自信与确信不疑情感3. 意志过程:指意识对行为的积极能动的调节作用。

(1504 单选)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1210 简答)(1) 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组织(定义、特征、分类)(1)定义:E·卡斯特和E·罗森茨韦克认为,“组织是:<1>有目标的,即怀有某种目的的人群;<2>心理系统,即群体中相互作用的人群;<3>技术系统,即运用知识和技能的人群;<4>有某种结构的活动整体,即在特定关系模式在中一起工作的人群。

”(2)特征①目标(组织是围绕目标运行的系统);②资源(物质资料、精神资源、象征性资源);③结构(指分立的群体、部门、团队、小组等围绕一定的目标构成的体系);④互动(指在组织里面的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3)分类根据营利性,将组织划分为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

营利性组织又可以分为工业组织和商业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则又可以分为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NGO、NPO、第三部门、社团、民间组织、社会组织)。

2.互动对个体和组织意义(个人理解)互动包括交往、沟通、协商、谈判等等互动对个体而言,能够促进不同的个体之间形成共识,制造一种氛围,促进行为的开展,加强不同个体之间的联系,加强社会属性;互动对组织而言,对组织管理的运行具有促进作用。

(1)确定组织内人际交往模式,提供组织凝聚力,提高效率;(2)通过强化观念,为组织的创新发展提供资源。

3.组织行为(1)个体层次:以组织作为背景的个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否则就不是组织行为;(2)群体层次:以组织作为背景的群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否则就不是组织行为;(3)组织层次:以组织为单元的行为。

4.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前提(经济人向社会人发展的思路等等)(1)“经济人”假设①内涵:“经济人”理论假设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工作是为了得到经济报酬。

②“经济人”假设对应的管理模式是“任务管理模式”,其特点是管理者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管理手段,以完成任务提高生产率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来从事管理工作。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体内容.。 工具价值观(Instrumental Values):这种价值观指的是偏爱的 行为方式或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手段。它包含18项具体内容.) 态度的三个基本成分 (一个稳定持久的以特定方式来感受事物和做出 行为的倾向。态度可分为三个基本成分:
情感:是指个体对于一个事物的情绪或感受,正性的、 中性的或负性。如,我不喜欢张力。 认知:个体认为自己所拥有的对某事物的信念和信息。 可能是真实的、正确的,也可能不是。如,张力学习不 努力。 行为:是指一个人以一种特定方式对某个事物采取行动 的倾向性。如,喜欢某门课,提前去教室占座位。 只有行为成分能够被直接观察到。其他两种成分只能被推 断。) 态度的四个功能(一,调整功能 态度通常有助于人们根据工作环境的 变化进行调整。 二,自我保护功能 除了有助于员工做出调整之外,态度还有助于员 工保护自我形象。 三,表现价值的功能 态度为人们提供了表现价值的基础。 四,知识功能 态度提供了参考的标准和框架,使得人们能够组织和 解释周围的世界) 认知失调理论(当人的行为和态度之间出现矛盾时,人就会产生认知失 调。人们会通过改变行为、改变态度、寻找其他因素来降低认知失 调。) 自我知觉理论 (传统的观点认为态度决定行为。但是自我觉知理论认 为,当人们被问及某一事物的态度时,人们实际上是先回忆针对这一事 物的行为,然后根据行为推导出态度。) 工作满意度的几个维度 (1,工作本身 它的范围包括工作为个体提供的 有趣的任务、学习的机会和接受责任的可能性。 2, 薪水 得到的经济报酬的量,以及得到的报酬与组织中其他成员 相比被看作是公正的程度。 3, 晋升机会 在组织中得到提升的可能性。 4, 上级的管理 上级提供技术帮助和行为支持的能力。 5, 同事 共同工作的人在技术上的精通和社会交往上的互相支持的 程度) 组织承诺的概念(组织承诺是反映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的一种态度,是 一种正在进行的状态。反映个体认同或依恋组织的程度。包括:(1)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管理心理学概述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在组织和管理环境中的应用的学科,它涉及到领导力、团队管理、组织行为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对于在组织中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1.领导力理论:管理心理学研究了领导者对团队的影响,包括韧性领导、情境领导和变革型领导等理论。

2.团队动态:了解团队形成的原因、发展阶段以及冲突处理方式对于有效管理团队至关重要。

3.情绪智力:管理心理学强调情绪智力对于领导力和工作绩效的重要性,包括情绪管理、情绪表达等方面的技巧。

第三部分:管理心理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1.绩效管理:管理心理学可以帮助组织设计出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

2.决策分析:通过管理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管理者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做出更为准确的决策。

3.团队建设:学习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可以帮助团队建设更加高效且和谐,提高团队绩效。

第四部分:管理心理学的未来发展
管理心理学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新理论和方法涌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管理环境。

结语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极具实践价值的学科,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心理学知识,提高组织的绩效和员
工的幸福感。

希望本文的内容可以帮助您在管理心理学的学习和复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心理学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发展一、管理心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一)1990—1927 经典科学管理1.产生背景:机器大生产;竞争加剧2.代表人物:泰勒: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原理》;劳动定额、工时定额、工作流程图、计件工资制雨果:《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人事匹配莉莲:《管理心理学》;人和科学管理3.人性假设及假设内容,及相应的管理措施:(1)人性假设:“经济人”人是追求利益的,特别是经济利益的理性动物(2)假设内容:多数人天生懒惰;多数人不愿意负担责任;多数人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矛盾;多数人是为交换利益而工作;少数人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3)管理措施:管理宗旨:重任务,轻人情管理职能:计划、组织、经营、指导和监督管理方式:金钱奖励,严厉惩罚管理制度:专制集权式(二)1927—1965 现代管理1.产生背景:霍桑实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群体实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2.代表人物:梅奥(霍桑实验)3.人性假设及假设内容,及相应的管理措施:(理论基础一)(1)人性假设:“社会人”人们最重视与他人的人际关系(2)假设内容:人是社会的人;人的行为受社会需要满足程度决定;人生活在特定社会关系中,受其制约;人的理性和情感世界都会支配行为;人既有逻辑性行为也有非逻辑性行为。

(3)管理措施:管理宗旨:重视人管理职能:增加人际协调职能管理方式:集体奖励管理制度:民主参与3.人性假设及假设内容,及相应的管理措施:(理论基础二)(1)人性假设:“自我实现人”人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才会得到最大的满足(2)假设内容:人天生是勤奋的;人是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可以自我激励;人有巨大的创造潜力;环境限制了人的潜力。

(3)管理措施:管理宗旨:重视人和环境管理职能:增加创造环境职能管理方式:内在成就奖励管理制度:民主,参与决策(三)1965—现在最新管理1.产生背景:美国社会不安、经济动荡、政治骚乱、石油危机;企业所处环境瞬息万变,以往管理理论无能为力;管理理论的变革,管理方式的适应性。

2.代表人物:菲德勒《让工作适应管理者》摩尔斯、洛希《超Y理论》《组织及其他成员:权变法》卢桑斯《权变管理理论:走出丛林的道路》3.人性假设及假设内容,及相应的管理措施:(1)人性假设:“复杂人”人是复杂多变的动物(2)假设内容: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人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一个人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会产生不同的需要;不存在适应一切的、普遍的、最有效的管理方法。

(3)管理措施:管理方式权变;管理体制权变;组织结构权变。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模型及结构、量表、变量的处理方式、测量信效度(一)模型:是对某种现实事物的抽象,是对某种现实事物的简化表示(二)构建模型的三个结构:1.目标:明确模型的目标2.变量:事物在幅度、强度和程度上变化的特征(定性/定量;自变量、因变量和中介变量、调节变量)3.关系:各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相关关系、因果关系)(三)量表:用于每一个被观察单元的测量系统(四)量表的四种类型:1.称名量表/类别量表:性别、职业量表、酒店类别、计酬方式2.顺序量表:成绩排序3.等距量表:5点量表或7点量表评定4.等比量表:工作速度(五)变量的处理方式(6种):1.置之不顾:不予处理/控制、不予测量、不予分析2.随机化:随机化处理、不予测量、不予分析3.不加控制:不予控制、进行测量、进行分析4.保持恒定:恒定处理、不予测量、不予分析5.匹配:匹配控制、进行测量、可分析6.规定特定的标准或范畴(操纵):操纵控制、进行测量、进行分析(六)测量的信度与效度:1.信度:测量的稳定性或可靠性。

(重测信度、等值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2.效度:测量的有效性。

(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结构效度)(七)了解管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实验法;测验法、问卷法;观察法、个案法;访谈法)第三章知觉、归因与决策(一)知觉:知觉是外界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这些刺激的整体反映的过程。

(二)了解影响知觉的因素(三)人际知觉偏差:1.首因效应:最先形成的第一印象对人际知觉有强烈的影响2.近因效应:最后的、强烈的印象对人际知觉有强烈的影响3.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4.定型效应:刻板印象效应:在人们头脑中存在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会对人际知觉产生影响。

5.对比效应:对当前事物的知觉受到之前出现的其他事物的知觉影响6.相似效应(与我相似效应):人们会更喜欢与自己在各方面较为相似的人(四)归因:归因是人们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或者动机的过程。

(五)归因的分类(三个归因理论):1.海德:行为的原因分类两类:(1)内因:个人倾向归因(人格、能力、态度、动机、道德品质、努力...)(2)外因:情境归因、环境归因(社会舆论、运气、工作难度、技术、宏观环境...)2.凯利:(1)行为的原因分为三类:行为者;行为对象(刺激);情境(2)归因需要考虑的三个因素:一贯性:不同时间点、不同情境中,行为者面对同一行为对象(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区别性:行为者是否对同类其他行为对象(刺激)做出不同反应?一致性:不同人在面对同一行为对象(刺激)时,反应是否与行为者一样?(3)3.维纳: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1)内外因:内因/外因;(2)可控性:可控/不可控;(3)稳定性:稳定/不稳定(六)归因偏差1.基本归因偏差:人们在考察行为的原因时高估倾向性因素(赞美或谴责人),低估情境性因素(赞美或谴责环境)的归因倾向。

2.行动者—观察者偏差:人们把别人的行为归结为内因,而把自己的行为归结为外因的归因倾向3.自我服务的归因偏差: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而把失败归因于外部情境的倾向(七)决策:是指在面临某种问题的情况下,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在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八)有限理性决策(西蒙)决策过程中采用的启发式与偏差:1.代表性启发式:人们倾向于根据样本是否能代表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规律。

判断基于过去的信息。

2.可得性启发式:人们倾向于根据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相对概率。

判断基于记忆中易于使用的信息。

3.锚定和调整启发式:人们倾向于以最初的信息为参照来调整对整件事件的估计。

判断基于起始值。

4.情绪启发式: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所对应的判断方式不一样。

判断受情绪影响。

(九)前景理论中的效应1.确定效应:在确定的好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

2.反射效应:在确定的坏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赌一把”。

3.损失规避:大多数人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不对称,面对损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的快乐感。

4.参照效应:所谓的损失和获得,一定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

5.小概率:人类具有强调小概率事件的倾向。

面对小概率的赢利,多数人是风险喜好者;面对小概率的损失,多数人是风险厌恶者。

(十)框架效应:是指一个问题在两种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却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

(十一)心理账户:人们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账方式和心里运算规则。

人们追求“满意最大化”,而不是“效用最大化”。

(十二)了解理性人特点和决策过程第四章个性与心理测验一、个性、气质、性格、特质、能力、心理测验的概念及特点(一)个性:是指一系列复杂的,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特点的,对个体特征行为模式有影响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个性的特点:1.稳定性(不随时间、情境而改变)2.独特性(与其他个体不同)3.影响行为(特征行为模式)(二)气质:一个人出生时固有的稳定的心理特点。

气质的特点:气质决定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自然属性:感受性、耐受性、灵敏度、情绪兴奋性和指向性等。

气质只反映一个人情感与活动的外部表现形式,不涉及情绪和活动的动机、内容。

(三)性格: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的特点:不是天生的,是后天习得的,可塑性较强(四)特质:特质是持久的品质或特征,它们使个体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具有一致性。

(五)能力:能力是人们能够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

(六)心理测验:是指通过一系列手段,将人的某些心理特征数量化,来衡量个体心理因素水平和个体心里差异的一种科学测量方法。

心理测验的特点:1.客观化(统一的客观标准评分);2.常模化(同一个参照样本来确定相对水平);3.可靠性(信度,重复的可信度);4.有效性(测验本身的有效性);5.标准化(相同的条件、程序)二、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假设(一)多血质(血液):活泼好动、反应快、善交往(二)胆汁质(黄胆汁):急躁、莽撞、情绪变化快(三)粘液质(粘液):反应迟缓、沉默寡言、沉静、忍耐(四)抑郁质(黑胆汁):敏感、孤僻、忧郁、内心暴风骤雨三、A型性格与B型性格(一)A型性格:1.有时间压力;2.焦虑、急躁、不耐烦;3.追求速度和数量;4.多任务同时进行;5.攻击性;6.无法处理休闲时光(二)B型性格:1.从来没有时间紧迫感;2.充分享受娱乐和休闲;3.放松时不会内疚;4.没必要表现业绩。

四、各种性格特质理论(一)阿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刺激—特质—反应)1.根本特质:影响一个人如何组织生活的特质2.核心特质:代表一个人主要特征的特质3.次要特质:有助于预测个人行为的特定的、个人的特质(二)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1.外向性(內源导向性或外源导向性)2.神经质(情绪稳定的或情绪不稳定的)3.精神质(善良体贴的或攻击性的、反社会的)(三)五因素模型1.外向性(E):高E特质:喜欢参加活动、健谈、主动、热情;低E特质:孤独不合群、安静、被动、缄默2.宜人性(A):高A特质:信任、宽容、心软、好脾气低A特质:多疑、刻薄、无情、易怒3.尽责性(C):高C特质:认真、勤奋、井井有条、守时低C特质:马虎、懒惰、杂乱无章、不守时4.神经性(N):高N特质:自寻烦恼、神经质、害羞、感情用事低N特质:冷静、不愠不火、自在、感情淡薄5.开放性(O):高O特质:富于想象、创造力强、标新立异、有好奇心低O特质:刻板、创造性差、遵守习俗、缺乏好奇心五、了解卡特尔16个性因素(16PF)六、熟悉霍兰德个性与工作匹配理论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现实型;探索型;艺术型七、了解常用心理测验名称及心理测验的注意事项第五章态度一、态度、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概念(一)态度:一个人对待外界特定事物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为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