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运动学复习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运动学总结复习题教案

高中物理运动学总结复习题教案

高中物理运动学总结复习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高中物理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

2. 提高学生对运动学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运动学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2. 运动学公式: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

3. 运动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图象法、公式法、比例法等。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运动学基本概念和公式。

2.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运动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运动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巩固: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并及时给予解答和反馈。

4.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重点知识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运动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综合性运动学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3. 阶段测试:进行阶段性的运动学知识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运动学基本概念、公式和解决问题方法。

2. 练习题库:提供丰富的运动学练习题,便于学生巩固知识。

3. 教学视频:播放有关运动学知识的讲解视频,辅助学生理解。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运动学知识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2. 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运用运动学知识解决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互动提问: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七、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运动学案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动学知识。

2. 逐步引导:引导学生逐步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和进步。

八、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安排45分钟,用于复习和巩固高中物理运动学知识。

2.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5分钟)、实例分析(15分钟)、练习巩固(20分钟)、总结提升(5分钟)。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运动学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运动学

专题一 直线运动知识点复习一、基本概念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只有质量而无形状、体积的点。

它是一种理想模型,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

2、时刻:表示时间坐标轴上的点即为时刻。

例如几秒初,几秒末,几秒时。

时间:前后两时刻之差。

时间坐标轴上用线段表示时间,例如,前几秒内、第几秒内。

3、位置:表示空间坐标的点。

位移: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位移是末位置与始位置之差,是矢量。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之长,是标量。

4、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是矢量。

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v = s/t (方向为位移的方向) 瞬时速度:对应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为物体的运动方向。

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即为速率;平均速率:质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的大小与相应的平均速度之值可能不相同。

【例1】物体M 从A 运动到B ,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 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 2,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v 1+v 2)/2B .21v v ⋅C .212221v v v v ++D .21212v v v v +5、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 =△v /△t (又叫速度的变化率),是矢量。

a 的方向只与△v 的方向相同(即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例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 ,经过1s 后的速度的大小为10m/s ,那么在这1s 内,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6、运动的相对性:只有在选定参考系之后才能确定物体是否在运动或作怎样的运动。

一般以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例3】甲向南走100米的同时,乙从同一地点出发向东也行走100米,若以乙为参考系,求甲的位移大小和方向?【例4】某人划船逆流而上,当船经过一桥时,船上一小木块掉在河水里,但一直航行至上游某处时此人才发现,便立即返航追赶,当他返航经过1小时追上小木块时,发现小木块距离桥有5400米远,若此人向上和向下航行时船在静水中前进速率相等。

高一物理运动学专题复习

高一物理运动学专题复习

高一物理运动学专题复习知识梳理: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二、参照物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灵活地选取参照物会给问题的分析带来简便;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三、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用来代管物体的有质量的做质点.像这种突出主要因素,排除无关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即为理想化方法,质点即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四、时刻和时间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时间间隔=终止时刻-开始时刻。

五、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六、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 =S/t ,单位:m / s ,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它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公式V =(V 0+V t )/2只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适用。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即为速率; 4.平均速率:质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的大小与相应的平均速度之值可能不相同。

七、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a =0,v=恒量.3.位移公式:S =vt . 八、加速度1.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反映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运动学部分专题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运动学部分专题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运动学部分专题高三物理:运动学部分专题复资料一、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公式适用于任意运动,其中普遍适用的公式为v=S/t。

而只适用于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为v=(v1+v2)/2.另外,对于物体由A沿直线运动到B,在前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1的匀速运动,在后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2的匀速运动的情况,其平均速度为(v1+v2)/2.如果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v1v2/(v1+v2)。

如果一辆汽车以速度v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20km/h跑完了其余的2/3的路程,且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km/h,则v1的值为56km/h。

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为无法确定,因为没有给出位移和时间。

二、加速度公式加速度公式为a=(vt-v)/t,其中v为末速度,v0为初速度,t为时间。

对于匀加速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vt>v,a为正,此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对于匀减速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vt<v,a为负,此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对于质点的运动,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量也越大。

因此,正确的说法是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量也越大。

三.物理图象的识图方法:运动学图象主要有x-t图象和v-t图象。

解题时可以使用"六看"方法:1.看"轴":确定图象描述的是哪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注意单位和标度。

2.看"线":图象上的一个点反映两个量的瞬时对应关系,直线和曲线所代表的含义不同。

高三运动学知识点归纳

高三运动学知识点归纳

高三运动学知识点归纳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和性质。

在高三物理学习中,运动学是一个关键的知识点,掌握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物体的运动。

本文将对高三运动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复习和回顾。

1. 物体的运动描述在运动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对于一个物体的运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要素进行描述:(1)位移:位移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位移变化量,可以用向量表示。

(2)速度: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率,可以用矢量表示。

常见的速度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3)加速度:加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也可以用矢量表示。

常见的加速度有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2. 运动的基本规律物体的运动遵循一些基本规律,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公式来描述和计算物体的运动。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运动公式:(1)匀速直线运动公式:对于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表示:位移(Δx)= 速度(v)×时间(t)(2)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表示:位移(Δx)= 初始速度(v₀)×时间(t) + 0.5 ×加速度(a)×时间的平方(t²)最终速度(v)= 初始速度(v₀)+ 加速度(a)×时间(t)注:以上公式中,初始速度是指物体运动开始时的速度,最终速度是指物体运动结束时的速度。

3.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在地球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运动特点如下:(1)下落过程中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恒定,取值约等于9.8 m/s²。

(2)自由落体下落的位移随时间的平方呈等差数列。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我们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物体的运动情况:下落距离(h)= 0.5 ×重力加速度(g)×时间的平方(t²)最终速度(v)= 初始速度(v₀)+ 重力加速度(g)×时间(t)4. 匀速圆周运动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沿着一个固定半径的圆周运动,并保持恒定的速度。

高中物理 运动学总复习(共30张ppt)

高中物理 运动学总复习(共30张ppt)

(1)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距离的最大值是多少? (2)乙车出发后经多长时间可追上甲车?此时它们离出发点多远?
解析 (2) 追上甲车,甲和乙的位移相等 v

设乙车出发后经t′ 追上甲车

x1=12a 甲(t′+2)2=12×3×(t′+2)2=3t′2+22 m
x2=12a 乙 t′2=12×6×t′2=3t′2

v1=3×(t+2)=3t+6 两车距离的最大值

v2=6t
Δx=12a 甲(t+2)2-12a 乙 t2
由 v1=v2 得:t=2 s =12×3×42 m-12×6×22 m
=12 m
0 2t
t
例3:甲车以3 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乙车落后2 s在同一地点由静止开始,以6 m/s2的加速度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同.求:
运动学总复习
学习目标
1.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描述物 体运动的物理量并判断方向和计算大 小。 2.会根据 x-t 和 v-t 图像分析物体的运 动情况。 3.会用打点计时器测平均速度和瞬时 速度



有质量

形状 大小 参考
位移
地面
方向 速度 加速度
方向
位置变化 有向线段
单向直线
时间 时刻
速度变化快慢
初位置
末位置
看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的关系
加速度 瞬时
加速度
v0 at
v0t
1 2
at
2
v2 v02 2ax
vt
2
v0 v 2
aT 2



重力

高中物理运动学专题复习试题

高中物理运动学专题复习试题

第一章 运动学复习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 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6、速度、速率、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速度:表示质点的运动快慢和方向,是矢量。

它的大小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定义,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速率:在某一时刻物体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速率是标量.瞬时速度:由速度定义求出的速度实际上是平均速度,它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它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要精确地描述运动快慢,就要知道物体在某个时刻(或经过某个位置)时运动的快慢,因此而引入瞬时速度的概念。

瞬时速度的含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方向: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方向,轨迹是曲线,则为该点的切线方向。

高中物理运动学知识点

高中物理运动学知识点

高中物理运动学知识点高中物理运动学知识点归纳1、平抛运动2、v-t图象描述运动。

3、追及问题。

4、联系实际的运动学规律的简易计算。

[联系实际与综合]①体育竞技②交通运输(车、皮带轮、扶梯的运行)③水上运动(含船过河)④动物奔跑⑤气球落物和水柱喷射等空中抛物⑥飞车表演⑦电荷在电场中的偏转做类似平抛运动(但电荷在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能类似平抛运动分解) [说明]⑴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中等。

⑵重点内容:①运动分类匀速直线运动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变速直线运动非匀变速直线运动:振子振动非匀变速曲线运动:圆周运动曲线运动(变速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平抛运动②描述量位置时刻瞬时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度加速度路程时间平均速率同向时:加速v恒定时:物体匀速运动a与v反向时:减速v大小或方向变时:物体做变速运动a与v垂直时:v大小不变,方向变a=0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a恒定:物体做匀变速运动a&ne;0时:物体做变速运动a大小或方向变:物体做非匀变速运动③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S=v0t+at2消去t:vt2-v02=2aSv中时==(v0+vt)vt=v0+at消去a:s=(v0+vt)t&Delta;s=s2-s1=s3-s2=…=at2④运动合成和分解:a、船过河(最短过河时间与距离)b、平抛规律: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位移:x=v0t,y=gt2/2,S=(x2+y2)1/2,方向tan&alpha;=y/x速度:vx=v0,vy=gt,v=(vx2+vy2)1/2,方向tan&beta;=vy/vx⑤熟练掌握v-t图象及追及问题的分析方法。

高一年级物理运动学复习专题

高一年级物理运动学复习专题

高一年级物理运动学复习专题专题一、减速问题解题要点:1、先判断所给时间t的“真伪”。

2、后代入相关公式完成计算。

3、切忌有侥幸心理解题,不做判断。

4、还要注意减速运动的逆运算。

专项训练:1、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5m/s,刹车获得的加速度a=-0.4m/s2,求:(1)刹车开始后20s内,汽车所走的距离;(2)从开始刹车到汽车位移为30m所用的时间;(3)静止前5s内汽车所走的距离.专题二、追及问题解题要点:1、一定要采用多手段把实际情景再现出来。

(包括运动分析图、v-t图)2、通过分析挖掘出关键点(如追及的位移关系、时间关系、二者间距最大或最小时的速度关系等)3、结合上述关系列式求解。

专项训练:1、一列货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突然发现前方同轨150m处有一旅客列车正以6m/s的速度匀速前进,于是货车紧急制动,以0.8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试判断两车是否相撞。

2、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同时由某一地点同向出发,自行车以6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以3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求:(1)汽车追上自行车之前,何时两者距离最大?最大为多少?(2)何时汽车追上自行车?专题三、第n秒内的计算问题解题要点:1、先将第n秒与n秒分清楚;第n秒内指的是1s的时间,而n秒内指的是ns内的时间。

2、以第n秒内的信息进行分析,常见结论如下:(1)第ns内的位移的求法即:x=x n-x n-1(2)可以求出这一秒内的平均速度:v=x/t其中t=1(3)可以求出这一秒内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4)结合任两段内的位移可以求出:v、a、x等物理量(5)选用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专项训练:1、某车做匀变速运动,已知在第4s内的位移为10m,在第10s内的位移为8m。

则(1)该车的加速度?(2)该车的初速度?(3)该车的运动时间?(3)该车在第1s内的位移?第2s内的位移呢?第3s内的位移呢?…….(4)该车最后1s的位移是多少?(5)你还能求出哪些物理量?专题四、图像的应用解题要点:对于图像的含义,要理解特别是v-t图的各项功能,会灵活应用,把它视为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工具。

(高三复习) 运动学

(高三复习) 运动学

专题1 (高三复习) 运动学一、方法与引入:运动学的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和基本规律(特别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七个基本公式)是我们解题的依据,是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寻求解题途径的武器。

求解运动学问题的基本步骤:(1)审题。

弄清题意,画草图,明确已知量,未知量,待求量。

特别注意多运动多过程的分析。

(2)明确研究对象。

选择参考系、坐标系。

(3)分析有关的时间、位移、初末速度,加速度等的关系。

(4)运用好运动规律、几何关系等建立解题方程。

求解方程。

二、例题与讲解:1、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开始刹车后的第1 s 内和第2 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 和7 m 。

则刹车后6 s 内的位移是( )A .20 mB .24 mC .25 mD .75 m解析:由Δx =aT 2得a =2 m/s 2,由v 0T -12aT 2=x 1得v 0=10 m/s ,汽车刹车时间t =v 0a=5 s <6 s ,故刹车后6 s 内的位移为x =v 202a=25 m ,C 正确。

2、小球每隔0.2s 从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为6m/s 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第1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个数为(g 取10m/s 2)( )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解析:选C.第1个小球自抛出至落回抛出点所需时间为02v t g==1.2s ,由于每隔0.2s 从同一高度抛出其它小球,则第一个小球刚落回抛出点时,自抛出点共抛出的小球个数为1.20.2=6,所以第一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可以遇到5个小球.选项C 正确A 、B 、D 错误.3、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 、b 、c 、d 到达最高点e 。

已知ab =bd =6 m ,bc =1 m ,小球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 s ,设小球经b 、c 时的速度分别为v b 、v c ,则( )A .v b =8 m/sB .v c =3 m/sC .x de =3 mD .从d 到e 所用时间为4 s解析:小球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因T ac =T cd ,故c 点为a 到d 的中间时刻,故v c =ad v =ad2T=6+62×2 m/s =3 m/s ,故B 正确;因ab bd x x =,则x ac =x ab +x bc =7 m ,x cd =x bd -x bc =5 m ,由Δx =x ac -x cd =aT 2得:a =0.5 m/s 2,由v b 2-v c 2=2a ·x bc 可得,v b =10 m/s ,A 错误。

高中物理运动学复习

高中物理运动学复习

运 动 学 复 习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at v v t +=0 2021at t v s += as v v t 2202=- t v v s t20+=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1)前1秒、前2秒、前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4∶9∶…… (2)第1秒、第2秒、第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3)前1米、前2米、前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3∶…… (4)第1米、第2米、第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12-∶(23-)∶……对末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相应的运用这些规律。

一、s-t 、v-t图像及应用。

要正确理解图象的意义:要清楚地理解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的物理意义。

①点:图线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研究对象的一个状态,特别注意“起点”、“终点”、“拐点”,它们往往对应一个特殊状态。

②线:表示研究对象变化过程和规律,如v -t 图象中图线若为倾斜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③斜率:表示横、纵坐标上两物理量的比值,常有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之对应。

如s -t 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大小,v -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

④面积;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常与某一表示过程的物理量相对应。

如v -t 图象与横轴包围的“面积”大小表示位移大小。

⑤截距:表示横、纵坐标两物理量在“边界”条件下的物理量的大小。

由此往往能得到一个很有意义的物理量。

尤其注意: E - x , E P - x 等的图像。

1.s-t图象。

能读出s、t、v 的信息(斜率表示速度)。

2.v-t图象。

能读出s、t、v、a的信息(斜率表示加速度,曲线下的面积表示位移)。

可见v-t图象提供的信息最多,应用也最广。

位移图象(s-t)速度图象(v-t)加速度图象(a-t)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a>0,s有最小值)抛物线(不要求)匀减速直线运动(a<0,s有最大值)抛物线(不要求)备注位移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①斜率表示加速度②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上方“面积”为正,下方为负二、小船渡河问题。

高一_运动学复习_老师版

高一_运动学复习_老师版

高一物理 自由落体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总复习一、自由落体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2)特点:初速度v 0=0,加速度a=g ,只受一个力,即重力作用。

(3)运动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1)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常称重力加速度,用g 表示。

(2)g 是矢量,方向竖直向下,在地球的不同地方,g 的大小略有不同。

在地面上从赤道向两极移动时,值逐渐变大。

通常计算中取g=9.8m/s 2,在粗略计算中取g=10m/s 2。

3、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由于自由落体运动是v 0=0、a=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例,故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关推论式对自由落体运动都适用。

即: (1)速度公式:v=gt (2)位移公式:212h gt =(3)速度和位移关系式:v 02=2gh(4)1s 末、2s 末、3s 末……瞬时速度之比为:1:2:3:…… (5)第1s 内、第2s 内、第3s 内……位移之比为:1:3:5:…… (6)前1s 内、前2s 内、前3s 内……位移之比为:12:22:32:……(7)通过连续相同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1):):…… (8)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增量相等,Δh=gt 2二、竖直上抛运动(1)定义:物体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抛出后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

(2)性质:初速度v 0≠0,加速度a=-g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常规定初速度v 0的方向为正方向)。

(3)竖直上抛运动的基本规律: ①速度公式:v t =v 0-gt ②位移公式:h = v 0t-21gt 2 ③速度和位移关系式:v t 2-v 02=-2gh (4)竖直上抛运动的基本特点: ①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gv t 0=,最高点v t =0 ②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从抛出点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与从最高点回落到抛出点所用时间相等,因此,从抛出到落回原抛出点的总时间为2v g③根据对称性,落回到抛出点的速度与抛出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之运动学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之运动学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运动学[知识要点复习]1. 位移(s):描述质点位置改变的物理量,是矢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大小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长度。

2. 速度(v):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这段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

它只能粗略描述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快慢。

瞬时速度(v):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

3. 加速度(a):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矢量,单位m/s2。

4. 路程(L):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 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图像(1)速度大小、方向不变(2)图象6.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加速度a的大小、方向不变(2)图像7. 自由落体运动只在重力作用下,物体从静止开始的自由运动。

8.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叫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惯性:物体保持原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无关;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质量大,惯性大。

9.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10.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性质相同,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方向不同、作用在两个不同且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可概括为“三同,两不同”。

11. 超重与失重:当系统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其重力的现象叫超重;当系统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其重力的现象叫失重。

12. 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它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即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

高三物理运动学知识点

高三物理运动学知识点

高三物理运动学知识点一、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是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进行的运动。

在直线运动中,常涉及的知识点有:位移、速度、加速度和运动图像等。

1. 位移: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由于位置的改变所发生的位移。

位移可以是正值、负值或者零值,分别表示正方向移动、负方向移动或者静止不动。

2.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

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 = Δx / Δt,其中 v 为速度,Δx 为位移,Δt 为时间。

3. 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 = Δv / Δt,其中 a 为加速度,Δv 为速度的变化量,Δt 为时间。

4. 运动图像:直线运动的运动图像可以有三种情况: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和减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图像为一条直线;加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图像为逐渐向上倾斜的曲线;减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图像为逐渐向下倾斜的曲线。

二、曲线运动曲线运动是物体在弯曲路径上进行的运动。

在曲线运动中,常涉及的知识点有:向心力、圆周运动和离心力等。

1. 向心力:物体在进行曲线运动时,向中心点的力称为向心力。

向心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向心力的方向向着曲线的中心。

2. 圆周运动:物体沿着一个圆形轨迹做的运动称为圆周运动。

在圆周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而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3. 离心力:物体在进行曲线运动时,远离中心点的力称为离心力。

离心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以及运动半径有关,离心力的方向与向心力相反。

三、抛体运动抛体运动是物体从一定位置抛出后,自由落体与水平抛出合成的运动。

在抛体运动中,常涉及的知识点有:初速度、竖直方向运动和水平方向运动等。

1. 初速度:物体在进行抛体运动时,抛出的速度称为初速度。

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抛体的轨迹。

2. 竖直方向运动:抛体在竖直方向上自由落体,受到的是重力的作用。

在竖直方向上,抛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可以用公式进行计算。

3. 水平方向运动:抛体在水平方向上是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到其他力的影响。

高一运动学重点知识点汇总

高一运动学重点知识点汇总

高一运动学重点知识点汇总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物理学科,它描述了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状态。

在高中物理中,学生首次接触到了运动学,掌握了运动学的重要知识点对于理解和掌握后续的物理知识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高一运动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汇总。

一、位移和速度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改变。

若物体的初始位置为x1、初始时间为t1,最终位置为x2,最终时间为t2,则位移的计算公式为:Δx=x2-x1。

而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通常用速度的平均值来表示,计算公式为:v=Δx/Δt。

在运动过程中,位移和速度的正负号表示运动的方向。

二、加速度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计算公式为:a=Δv/Δt。

加速度的正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如果物体的速度增加,加速度为正;如果物体的速度减小,加速度为负。

三、等速直线运动等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保持恒定,不改变方向。

在等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平均值等于瞬时速度,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Δx=v*t。

四、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保持恒定。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Δx=v0t+1/2at²,其中v0为初始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五、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恒定,并且大小为g≈9.8m/s²。

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Δx=1/2gt²。

六、斜抛运动斜抛运动是指物体在一定速度的条件下,在竖直和水平方向上同时进行的运动。

在斜抛运动中,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加速度的作用,而在水平方向上速度保持恒定。

斜抛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

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Δx=vt,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Δy=1/2gt²。

运动学总复习

运动学总复习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 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而路程是质点通过的实际轨迹的长度2. 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物体的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定义式为:svt=,速度是矢量(1)平均速度: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st=。

(2)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该时刻或该位置的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大小叫速率。

3. 位移--速度图像(1)匀速直线运动1. 在实验中得到小车做直线运动的s-t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可以确定,小车在AC段和DE段的运动分别为()(A)AC段是匀加速运动;DE段是匀速运动。

(C)AC段是加速运动;DE段是匀速运动。

(D)AC段是匀加速运动;DE段是匀加速运动。

(2)在与AB、AC、AD对应的平均速度中,最接近小车在A点瞬时速度的是_________段中的平均速度。

【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位移与时间成一次函数时,图像是直线,物体做匀速运动,当位移与时间成二次函数时,图像时曲线,物体做加速运动。

从图上可以看出,从A到C的位移时间图像不是直线而是二次函数曲线,从D到E的过程中直线,所以AC段是匀加速运动,DE段时匀速运动。

根据瞬时速度的定义,当时间非常短时,t∆内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这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时间短,位移也小,所以AB段中的平均速度最接近A点的瞬时速度。

答案:(1)C(2)AB2.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v1 =4m/s,1s后的速度大小变为v2=10m/s,在这1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可能小于4m/s2B、可能等于6m/s2C、一定等于6m/s2D、可能大于10m/s2。

高三物理运动学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运动学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运动学知识点总结一、位移、速度和加速度1. 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之间的变化量,它是一个矢量量,有方向和大小。

2. 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变化量,在一维运动中,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速度也是一个矢量量,有方向和大小。

3. 加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在一维运动中,加速度等于速度除以时间。

加速度也是一个矢量量,有方向和大小。

4. 如果物体的加速度为常量,则物体的速度可以通过加速度和时间的乘积得到,即速度等于初速度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

5. 如果物体的加速度为常量,则物体的位移可以通过加速度、初速度和时间的乘积得到,即位移等于初速度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

二、匀速直线运动1.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相同的位移,即速度恒定不变。

2.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可以通过速度和时间的乘积得到。

3.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即物体的速度不会改变。

三、变速直线运动1. 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不一致,即加速度不为零。

2.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可以通过加速度和时间的乘积得到。

3.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可以通过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的乘积得到,其中初速度等于初始时刻的速度。

4.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可以通过速度和时间的差除以时间得到。

四、自由落体运动1. 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2.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恒定不变,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

3.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可以通过加速度和时间的乘积得到。

4.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可以通过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的乘积得到,其中初速度等于初始时刻的速度。

5.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落地的时间可以通过速度和加速度的比值得到。

五、斜抛运动1. 斜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以一定初速度斜向上抛出后受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2. 在斜抛运动中,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保持恒定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运 动 学 复 习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at v v t +=0 2021at t v s += as v v t 2202=- t v v s t 20+= 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1)前1秒、前2秒、前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4∶9∶…… (2)第1秒、第2秒、第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3)前1米、前2米、前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3∶…… (4)第1米、第2米、第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12-∶(23-)∶……对末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相应的运用这些规律。

一、s-t 、v-t图像及应用。

要正确理解图象的意义:要清楚地理解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的物理意义。

①点:图线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研究对象的一个状态,特别注意“起点”、“终点”、“拐点”,它们往往对应一个特殊状态。

②线:表示研究对象变化过程和规律,如v -t 图象中图线若为倾斜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③斜率:表示横、纵坐标上两物理量的比值,常有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之对应。

如s -t 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大小,v -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

④面积;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常与某一表示过程的物理量相对应。

如v -t 图象与横轴包围的“面积”大小表示位移大小。

⑤截距:表示横、纵坐标两物理量在“边界”条件下的物理量的大小。

由此往往能得到一个很有意义的物理量。

尤其注意: E - x , E P - x 等的图像。

2 1.s-t 图象。

能读出s 、t 、v 的信息(斜率表示速度)。

2.v-t 图象。

能读出s 、t 、v 、a 的信息(斜率表示加速度,曲线下的面积表示位移)。

可见v-t 图象提供的信息最多,应用也最广。

位移图象(s-t )速度图象(v-t )加速度图象(a-t )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a >0,s 有最小值)抛物线(不要求)匀减速直线运动(a <0,s 有最大值)抛物线(不要求)备注位移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①斜率表示加速度②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上方“面积”为正,下方为负二、小船渡河问题。

处理方法:轮船渡河是典型的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小船在有一定流速的水中过河时,实际上参与了两个方向的分运动,即随水流的运动(水冲船的运动)和船相对水的运动(即在静水中的船的运动),船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

1.渡河时间最少:在河宽、船速一定时,在一般情况下,渡河时间θυυsin 1船ddt ==,显然,当︒=90θ时,即船头的指向与河岸垂直,渡河时间最小为vd,合运动沿v 的方向进行。

2.位移最小:V 水v 船θv 2v 13(1)若水船υυ>,结论船头偏向上游,使得合速度垂直于河岸,位移为河宽,偏离上游的角度为船水υυθ=cos 。

(2)若水船v v <,则不论船的航向如何,总是被水冲向下游,怎样才能使漂下的距离最短呢?如图所示,设船头v 船与河岸成θ角。

合速度v 与河岸成α角。

可以看出:α角越大,船漂下的距离x 越短,那么,在什么条件下α角最大呢?以v 水的矢尖为圆心,v 船为半径画圆,当v 与圆相切时,α角最大,根据水船v v =θcos 船头与河岸的夹角应为水船v v arccos =θ,船沿河漂下的最短距离为:θθsin )cos (min 船船水v dv v x ⋅-=,此时渡河的最短位移:船水v dv ds ==θcos 。

【例题】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度为v 1,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 2,战士救人的地点A 离岸边最近处O 的距离为d ,如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托艇登陆的地点离O 点的距离为( )A .21222υυυ-d B .0 C .21υυd D .12υυd三、“关联”速度问题。

解题原则:指物拉绳(杆)或绳(杆)拉物问题。

由于高中研究的绳都是不可伸长的,杆都是不可伸长和压缩的,即绳或杆的长度不会改变,所以解题原则是:把物体的实际速度分解为垂直于绳(杆)和平行于绳(杆)两个分量,根据沿绳(杆)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同求解。

v 水v 船θvv 水θ v αA BE v 船v avbα α4 四、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由静止开始,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特点:加速度为g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规律:v t =gt h =21gt 2 v t 2=2gh 2.竖直上抛运动: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1)特点:初速度为v 0,加速度为 -g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2)规律:v t = v 0-gt h = v 0t-21gt 2 v t 2- v 02=-2gh 上升时间g v t 0=上,下降到抛出点的时间g v t 0=下,上升最大高度gv H m 22=(3)处理方法:一是将竖直上抛运动全过程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来处理,要注意两个阶段运动的对称性。

二是将竖直上抛运动全过程视为初速度为v 0,加速度为 -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五、平抛运动、斜抛运动。

1、平抛运动。

当物体初速度水平且仅受重力作用时的运动,被称为平抛运动。

其轨迹为抛物线,性质为匀变速运动。

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这两个分运动。

广义地说,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恒定且与初速度垂直时,做类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基本规律:① 速度:0v v x =,gt v y = 合速度 22yx v v v += 方向 :tan θ=oxy v gtv v =② 位移x =v o t y =221gt 合位移大小:s =22y x + 方向:tan α = t v g x y o ⋅=2 ③ 时间由y =221gt 得t =xy2(由下落的高度y 决定) ④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切规律在竖直方向上都成立。

52、斜抛运动。

解题思路:先将斜抛运动正交分解,水平坐标轴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坐标轴上做竖直上抛运动或者竖直下抛运动。

然后用各自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例题:1、物体做斜上抛运动时,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取向上为正)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2、一物体以速度v 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的大小为v ,不计空气的阻力,则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 )A .0v v g-B .0v v g+ C .220v v g -D .22v v g+3、在一次投篮游戏中,同学小创调整好力度,将球从A 点向篮筐B 投去,结果球如图所示划着一条弧线飞到篮筐后方,已知A .B 等高,请问,下轮再投时,他将如何调整?若保持力度不变,把球投入篮筐,他有几种投法?【解析】保持抛射角不变,减少初速度;或保持初速度不变,改变抛射角;或初速度和抛射角都调整。

两种。

一是减小抛射角,二是增大抛射角。

因为除最大射程外,每一射程都对应两个抛射角。

3、类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的规律虽然是在地球表面重力场中得到的,同样适用于月球表面和其他行星表面的平抛运动.也适用于物体以初速度v 0运动时,同时受到垂直于初速度方向,大小、方向均不变的力F 的作用情况.例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运动、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以及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等等.解决此类问题要正确理解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例】如图所示,有一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斜面长L 为10m ,一小球从斜面顶端以10m/s 的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求:(1)小球沿斜面滑到底端时水平位移S ;(2)小球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g 取10 m/s 2)解:(1)在斜面上小球沿v 0方向做匀速运动,垂直v 0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0sin 30a g = 0s v t = ① 2030sin 21t g l =② 由②得: 030sin 2g lt = ③ v y v yv 0- v 0- v 0v 0BO O t OtAOv ytC v ytDAB30°Lv 0s6 由①、③得:m m g l v s 205.0101021030sin 20=⨯⨯==(2)设小球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 ,由动能定理得: 2020212130sin mv mv mgl -=s m s m gh v v /1.14/10101022=⨯+=+= 【答案】(1)20m ,(2)14.1m/s.【点拨】物体做类似平抛运动,其受力特点和运动特点类似于平抛运动,因此解决的方法可类比平抛运动——采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关键的问题要注意: (1)满足条件:受恒力作用且与初速度的方向垂直。

(2)确定两个分运动的速度方向和位移方向,分别列式求解。

4、与斜面有关的平抛运动。

5、平抛运动中的临界问题。

六、圆周运动。

1、描述圆周运动物理量:A 、线速度:(1)大小:v = t s(s 是t 时间内通过的弧长)。

Trv π2=(2)方向:沿圆周的切线方向,时刻变化 (3)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的快慢B 、角速度:(1)大小:ω=tφ(φ是t 时间内半径转过的圆心角,单位:rad/s)。

Tπω2=(2)方向:沿圆周的切线方向,时刻变化。

(3)物理意义: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的快慢。

C 、周期和频率:周期: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做周期。

用T 表示。

频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沿圆周绕圆心转过的圈数,叫做频率,也叫转速。

用f 表示。

D 、v 、ω、T 、f 的关系:v = ωr =Trπ2 = 2rf 点评:ω、T 、f ,若一个量确定,其余两个量也就确定了,而v 还和r 有关。

7E 、向心加速度a : (1)大小:a =ππω442222===r Tr r v 2 f 2r (2)方向:总指向圆心,时刻变化。

(3)物理意义:描述线速度方向改变的快慢。

2、牛顿运动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圆周运动动力学问题)A 、向心力: (1)大小:R f m R Tm R m R v m ma F 22222244ππω=====向 (2)方向:总指向圆心,时刻都在变化。

点评:“向心力”是一种效果力。

任何一个力,或者几个力的合力,或者某一个力的某个分力,只要其效果是使物体做圆周运动的,都可以作为向心力。

“向心力”不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

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只是物体所受合外力在沿着半径方向上的一个分力,合外力的另一个分力沿着圆周的切线,使速度大小改变。

B 、处理方法:一般地说,当做圆周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力不指向圆心时,可以将它沿半径方向和切线方向正交分解,其沿半径方向的分力为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其沿切线方向的分力为切向力,只改变速度的大小,不改变速度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