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必修三《特异性反应》word教案
《特异性反应》 学历案
《特异性反应》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特异性反应的概念,包括免疫应答的过程和特点。
2、掌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机制及相互关系。
3、能够解释特异性免疫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和作用机制。
(2)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2、难点(1)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号传导。
(2)二次免疫应答的特点和机制。
三、知识链接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如胸腺、骨髓、脾、淋巴结等)、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和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等)。
2、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和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四、学习过程(一)引入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但我们并不会时刻生病。
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有着强大的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和清除这些病原体,保护我们的健康。
其中,特异性反应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针对特定的病原体产生精确的免疫应答。
(二)特异性免疫的概念特异性免疫是指机体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通过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来发挥免疫作用的过程。
这种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记忆性和耐受性等特点。
(三)细胞免疫1、抗原提呈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被巨噬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加工和处理,将抗原信息呈递给 T 细胞。
2、 T 细胞的活化T 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抗原提呈细胞表面的抗原MHC 复合物,在共刺激分子的作用下,T 细胞被活化。
3、细胞毒性 T 细胞的作用活化的细胞毒性 T 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等物质,直接杀伤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或者诱导靶细胞凋亡。
4、辅助性 T 细胞的作用辅助性 T 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 等,促进细胞毒性 T 细胞和 B 细胞的活化和增殖。
(四)体液免疫1、 B 细胞的活化B 细胞表面的受体直接识别病原体表面的抗原,在辅助性 T 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下,B 细胞被活化。
最新浙科版必修三第3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教案.doc
第3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一、课标内容1.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二、教学要求第一节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第二节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巴细胞识别入侵者的过程。
第三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出引发艾滋病的病毒及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共计6课时)节2.教法建议(1)第一节《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都是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
可借助战争的比喻,让学生理解好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与第二道防线,同时明确这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否进入人体的体液。
可结合一些具体例子让学生来判断,如唾液的杀菌,学生常常误认为是第二道防线,对此教师应让学生学会区别的方法。
从皮肤破损后的炎症反应,说明其中一些变化,由于这种现象是学生经常碰见的,可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说出。
(2)第二节《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都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由于本节内容比较多且复杂,在教学时,如果没有把知识整合好,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就缺乏系统性,这样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教师可让学生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进行分析,要求学生比较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辨别这两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细胞如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记忆细胞、成熟的T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细胞毒T淋巴细胞、成熟的B淋巴细胞、效应B细胞等,明白这两种免疫既有其各自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免疫接种可以战胜许多传染性疾病”涉及到免疫学的应用,教师可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能深刻地体悟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3)第三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都是艾滋病的病理及其预防。
为此,教师在设计时,可以艾滋病问题为切入口,围绕艾滋病问题的讨论而逐步展开,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针对免疫是不是越强越好的问题,引入免疫调节异常情况如过敏症的学习。
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3 3.2 教学设计 《特异性反应》(浙科)
《特异性反应》庄浪县第二中学 王永生本节内容是浙科版必修3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的第二节《特异性反应》,是在学习第一节《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高等动物的特异性反应。
本节旨让学生了解两种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过程,理解特异性防卫的机制,及免疫预防等应用知识。
【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辨别各种类型的免疫细胞,能说出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
3.简述淋巴细胞识别入侵者;概述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过程。
4.知道免疫接种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材料分析,培养自学、交流能力和分析、比较、概括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能清晰表达观点,合理评价和自我评价;通过模型构建,能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有机的、辩证的免疫观;联系实际,提高健康生活、防范疾病的意识。
【教学重点】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教学难点】淋巴细胞识别入侵者的机制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课件及、模型及挂图2、学生准备:教材。
【导入新课】教师:人体非特异性免疫是如何保护自己免受外来病原体侵袭的?学生:人体通过第一道和第二道免疫屏障阻挡细菌等病原体的侵入,保护我们的身体。
教师:与到流行病大暴发时,第一、二道屏障被病原体的突破了,并可能入侵到细胞中繁殖时,我们的机体怎么办呢?又该如何应对呢?学生:讨论思考。
【讲授新课】一、非特异性免疫(也叫非特异性防卫)和特异性免疫(也叫特异性反应)教师:由第一、二道防线及上面的讨论引出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反应。
教师:非特异性免疫(也叫非特异性防卫)和特异性免疫(也叫特异性反应)有什么区别呢?学生:分组讨论并试回答。
教师:师生互动后归纳出非特异性免疫(也叫非特异性防卫)和特异性免疫(也叫特异性反应)的区别。
学生:听讲记录。
教师:特异性免疫由免疫系统完成,同学们还记得免疫系统的组成吗?学生:回忆已学的前科学概念。
《特异性反应》 学历案
《特异性反应》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特异性反应的概念,包括免疫应答的过程和特点。
2、掌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机制及相互关系。
3、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如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等。
4、认识疫苗的作用原理和重要性。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
(2)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2、难点(1)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机制。
(2)二次免疫应答的特点及机制。
三、学习过程(一)引入当我们的身体遭遇病原体入侵时,免疫系统会迅速启动一系列防御机制。
有些免疫反应是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这种具有针对性的免疫反应被称为特异性反应。
那么,特异性反应是如何发生的呢?它又包括哪些具体的过程和机制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础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自我”和“非我”成分。
病原体等外来物质通常带有特定的分子标志,称为抗原。
我们的身体能够通过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这些抗原。
抗原可以是细菌、病毒表面的蛋白质,也可以是细胞内的一些分子。
当抗原进入人体后,会被免疫细胞摄取和处理,然后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启动免疫应答。
(三)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主要由 T 细胞介导。
当抗原被呈递给 T 细胞后,T 细胞会被激活并增殖分化为效应 T 细胞和记忆 T 细胞。
效应 T 细胞能够直接与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接触,并释放细胞因子,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从而清除病原体。
记忆 T 细胞则可以在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迅速被激活,产生更快更强的免疫应答。
(四)体液免疫体液免疫主要由 B 细胞介导。
当抗原被呈递给 B 细胞后,B 细胞在辅助性 T 细胞的作用下被激活,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 B 细胞。
浆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抗体是一种能够特异性结合抗原的蛋白质分子。
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以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
(五)二次免疫应答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记忆细胞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产生大量的效应细胞和抗体,这种反应比初次免疫应答更快、更强烈。
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实验中学高二生物必修3浙科版教案3.2 特异性反应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复习)一、设计思路本节复习课设计上注重厘清众多相关概念的关系,注重提高基本学科素养,注重培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理清脉络,构建知识框架。
本节内容概念多而抽象,知识联系错综复杂,复习时,需要厘清众多概念之间的关系,明晰知识之间的联,构建基本知识网络。
2.联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以狂犬病为例,梳理免疫系统,理解免疫系统是识别并清除入侵者的基本过程。
3.多措并举,突破教学难点。
通过材料分析,搜索教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突破其中的难点问题。
如三道防线、免疫细胞及其作用、淋巴细胞识别入侵者和免疫系统清除入侵者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区别三道防线,说出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辨别各种类型的免疫细胞,说出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简述淋巴细胞识别入侵者;概述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过程;知道免疫接种的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材料分析,培养自学、交流能力和分析、比较、概括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能清晰表达观点,合理评价和自我评价;通过模型构建,能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区别三道防线的作用,树立有机的、辩证的免疫观;联系实际,提高健康生活、防范疾病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淋巴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四、教学流程0.引入新课Q先生在旅行途中不慎被不明身份的野狗咬伤。
该如何处置?处置有何依据?认识一下本节课的主人公,是我一位向往蓝天白云,酷爱自由骑行的朋友。
按鲁迅先生以拼音首字母称呼的习惯,我们今天称它为Q先生。
在一次骑行于青藏公路的途中,Q先生曾被一条不明身份的野狗咬伤。
请建议Q先生该如何处置?大家提出了些针对性的建议。
不过当务之急,我们应当帮Q先生先清洗伤口。
接下来我们先了解狂犬病及机体对抗狂犬病的一些机制,再讨论如何处置。
狂犬病是通常由病犬、病猫传播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因患者对水声、风声有特别的恐惧感别称恐水症。
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 第2节《特异性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
制定教学目标,还需要依据内容标准。
然而,内容标准并不能直接作为教学目标,因为它难以评价、难以据此作为教学流程设计的依据。因此,必需对内容标准进行合理的分解。如何拆解呢?
本课的核心概念是特异性免疫,分解成哪些概念要素呢?我认为,谁来免疫,免疫了谁,过程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意义,按照这样的逻辑关系,分解成概念体系。每个概念要素适用怎样的行为动词呢?根据概念要素的作用和地位,我确立了对应的行为动词。通过什么条件来实现呢?依据学情和教学条件,我制定了行为条件。我期望学生达到怎样的水平呢?用行为程度来界定。
访谈时学生就提出,对课本上细胞免疫过程的图,理解有困难。所以,我用动画对此过程进行解构,帮助学生逐步地理解。
再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整理T细胞清除的知识线索。
但是,学生对细胞免疫的过程还只是大致理解,为了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构建细胞免疫的过程和概念,设计了构建概念图的学生活动。(视频)
学生初次接触其中这么多细胞和过程,感到困难,我让学生通过对小纸片的辨别、选择,将它们一一区别。通过小组一起动手、动口、动脑,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在巡视中,我收集了几个小组制作的概念图,用摄像头拍下来,作为生成的学习资源,组织小组间互评,在思辨中完成了对细胞免疫过程的深刻理解和体系构建。
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2节《特异性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专家,下午好!
我的说课内容是浙科版必修3的第三章第二节“特异性反应”的第一课时,是高二的新课。
教学的核心要素是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分析学习任务。
本课涉及了淋巴细胞的识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三大内容。该内容的特点是:
第一,概念多达23个,体系庞杂。
细胞免疫清除宿主细胞后,释放出来的病原体怎么办?我又顺利地过渡到第三大问题“B细胞如何识别、如何清除”。
浙科生物必修第三章第二节特异性反应
从不感染天花。
•
受这一现象的启发,詹纳进行了一个著名的实
验:他用针尖沾上感染了牛痘的女工手上的痘浆,
然后划到一个男孩左臂的皮肤上;六个星期以后,
又在这个男孩的右臂接种了天花痘浆,但是这个男
孩并没有感染天花。由此证明,种牛痘可以预防天
花。
浙科生物必修第三章第二节特异性 反应
我国早在宋朝真宗时期,就已经采用了接种人 痘——即将轻型天花病人脓包中的浆液接种于 健康人的方法来预防天花。现在我们知道天花 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那么,为什么接种过痘浆 的人就不会感染天花?
浙科生物必修第三章第二节特异性 反应
四 免疫学的应用
• 免疫预防:
预防接种:
主动免疫 免疫用的 生物制品
被动免疫
灭活的微生物: 减毒的微生物: 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产物:
免疫血清: 如抗破伤风抗体
浙科生物必修第三章第二节特异性 反应
我国推荐的儿童免疫程序
出过天花或麻疹的人为什么会终身免疫?
抗 记忆细胞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效应B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 体 数 量
初次抗原刺激 浙科生物必修第三二章第次二抗节特原异性刺激
反应
时间
免疫应答
浙科生物必修第三章第二节特异性 反应
特异性免疫类型
抗原
进入人体
被体液中相应 的抗体消灭
被相应的 免疫细胞消灭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效应细胞毒T细 胞与靶细胞接触,使 靶细胞破裂
相互关系
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浙科生物必修第三章第二节特异性 反应
巨噬细胞
来源
造血干细胞
B细胞
淋巴干细胞
活化的辅助T 细胞
淋巴干细胞 在胸腺发育
《特异性反应》 学历案
《特异性反应》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特异性反应的概念,包括免疫应答的过程和特点。
2、掌握免疫系统中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机制。
3、能够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4、了解疫苗的作用原理和常见疫苗的类型。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和相互关系。
(2)抗原和抗体的特性及作用。
2、难点(1)免疫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协同作用。
(2)免疫调节的复杂性和平衡机制。
三、知识准备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如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等)、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等)和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组成。
2、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包括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和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四、学习过程(一)特异性免疫的引入当病原体突破了非特异性免疫的防线,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就会发挥作用。
特异性免疫是指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二)抗原与抗体1、抗原抗原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通常是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
抗原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等特点。
2、抗体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
1、细胞免疫的过程当抗原被巨噬细胞摄取、处理后,将抗原信息呈递给辅助性 T 细胞。
辅助性 T 细胞被激活后,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 T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细胞毒性 T 细胞可以直接攻击被抗原感染的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
2、细胞免疫的作用细胞免疫主要针对细胞内寄生的病原体,如病毒、结核杆菌等。
(四)体液免疫1、体液免疫的过程抗原刺激 B 细胞,在辅助性 T 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下,B 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 B 细胞。
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知识学习】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 第2节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2节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教学设计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2节特异性反应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新课程改革的实质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改革。
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旨在改善学习方式,优化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旨在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巨大的空间,促进教学效益最大化。
因此,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是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根本特征。
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就是力求实现基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实现标准、教科书、教学评价、课堂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
.通过分解标准和探明学情制定表现性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国家对相关年段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水平的期望,但内容标准并不等同于教学目标,因其在教学上不具有操作性。
因此,科学分解内容标准是教师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出建议以及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重要基石。
本节课运用“一对多”的拆解法分解课程标准。
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通过学生访谈了解学情,明确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基础与价值观念。
本教学设计将依据行为主义认知理论与格兰伦的“ABcD 表述法”,整合三维课程目标,限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获得路径、发展层次、范围、方式及变化效果,最终形成可观察、可测量的教学目标。
这是实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的关键。
2.基于教学目标开展符合逻辑条件的目标导引教学“引起意向-明释内容-调适形式-关注结果”是将课堂教学引向优质高效的关键途径和逻辑条件。
本教学设计将实施“目标导引教学”:基于教学目标统领教学流程,优化教学过程;基于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供学习支架,发展学科思维;基于教学目标设计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及时调适学习过程,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2节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2节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教学设计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2节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新课程改革的实质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改革。
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旨在改善学习方式,优化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旨在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巨大的空间,促进教学效益最大化。
因此,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是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根本特征。
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就是力求实现基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实现标准、教科书、教学评价、课堂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
1.通过分解标准和探明学情制定表现性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国家对相关年段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水平的期望,但内容标准并不等同于教学目标,因其在教学上不具有操作性。
因此,科学分解内容标准是教师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出建议以及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重要基石。
本节课运用“一对多”的拆解法分解课程标准。
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通过学生访谈了解学情,明确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基础与价值观念。
本教学设计将依据行为主义认知理论与格兰伦的“ABCD表述法”,整合三维课程目标,限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获得路径、发展层次、范围、方式及变化效果,最终形成可观察、可测量的教学目标。
这是实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的关键。
2.基于教学目标开展符合逻辑条件的目标导引教学“引起意向-明释内容-调适形式-关注结果”是将课堂教学引向优质高效的关键途径和逻辑条件。
本教学设计将实施“目标导引教学”:基于教学目标统领教学流程,优化教学过程;基于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供学习支架,发展学科思维;基于教学目标设计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及时调适学习过程,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基于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开展探究性学习生物科学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教案
第二节特异性反应余姚二中汪河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课时完成对《淋巴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三个内容的教学。
2.教材的地位及知识的前后联系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免疫的概念、非特异性免疫特点和特异性免疫的作用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涉及的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学生继续学习《免疫接种》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的理论基础。
3.我的教材处理①教材在淋巴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方面既讲述了特异性识别的原理,也概括了免疫应答的过程,而后者恰好对后文中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做了铺垫。
因此先做好对免疫应答过程的概括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②教材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过程中均未体现一次免疫应答和二次免疫,而这个内容却在后文的《免疫接种》中提到,因此讲解该内容时及时做好教学铺垫。
③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图3-2中的记忆细胞毒T细胞改成细胞毒T细胞;图3-3中右上方的记忆B细胞改成B细胞;P52《细胞免疫》第一段去掉“入侵的病原体、”;P53《体液免疫》第一段去掉“但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有同样的结合位点”;第二段去掉“(即抗体分子)”。
二、学情分析学生前面学习的免疫内容,为本课时的学习打好了一定的基础。
但由于免疫部分与教材的其它章节联系很少,学生缺乏相关的知识基础,加上本课时内容概念多、知识抽象,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不容易深入理解,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比较困难。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辨别抗原与抗体、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
②简述淋巴细胞识别入侵者的过程。
③概述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
2.能力目标:①通过组织小组自学,师生共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自学、交流能力和比较、概括的思维能力。
②尝试通过绘制概念图实现有效学习。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淋巴细胞对“非已”的特异性识别和清除的过程,认识到生命的物质性。
高中生物 3.2 特异性反应导学案(第2课时)浙科版必修3.DOC
高中生物 3.2 特异性反应导学案(第2课时)浙科版必修3.DOC3、2特异性反应导学案1(课时2)一、目标导航基本要求1、概述细胞免疫的过程。
发展要求1、举例说出免疫接种的应用。
说明1、“细胞免疫”不作拓展。
二、知识网络三、导学过程1、细胞免疫过程1、什么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2、细胞免疫对作用对象是什么?3、细胞免疫过程主要依靠哪些细胞,它们各有什么作用?4、细胞免疫过程图解呈递识别并消灭抗原细胞毒T细胞增殖分化效应细胞毒T细胞记忆细胞细胞毒T细胞吞噬、处理巨噬细胞(含抗原-MHC复合体)辅助性T细胞促进被感染的体细胞或癌细胞识别消灭2、二次免疫1、下图是初次免疫反应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变化和患病程度曲线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记忆细胞的特点:快速增殖分化、寿命长、对相应抗原分敏感。
(2)二次免疫特点: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其消灭。
(3)由图示可看出,在二次免疫过程中抗体的产生特点是既快又多。
四、依据考点,归纳总结1、细胞免疫①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②结果: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
2、归纳下表中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细胞名称来源功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摄取和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蛋白复合物D、抗原未能释放是部分癌变细胞逃过免疫系统监视的唯一原因5、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免疫反应B、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C、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相应反应D、过敏反应一旦发生就反应强烈、很难消退、会引起组织损伤,我们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6、胸腺素是由胸腺分泌的一类多肽激素,可诱导造血干细胞发育为T淋巴细胞,增强T细胞的功能。
据此分析胸腺素( C )A、能与病原体特异结合B、适宜给药方式是口服C、适用于治疗细胞免疫缺陷病D、适用于治疗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7、(xx南充一诊)新生儿出生后保留其脐带血,是因为脐带血内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它不仅能够增殖分化成血细胞,还可以增殖分化成淋巴细胞,参与人体免疫调节。
浙科版必修三《特异性反应》word教案
辅导教案导学诱思一、非特异性免疫1.第一道防线: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
皮肤、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管道的黏膜。
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
作用:对各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思考: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生活着许多细菌等病原体,可是我们并没有生病,知道主要原因是什么吗?提示:人体通过第一道和第二道免疫屏障阻挡细菌等病原体的侵入,保护我们的身体。
二、特异性免疫1.免疫应答: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特异反应。
2.免疫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包括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3.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
4.抗体:B淋巴细胞合成能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5.种类: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前者主要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起作用;后者主要靠效应T细胞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
6.T细胞与细胞免疫(1)感应阶段:即抗原的处理、呈递和识别阶段。
(2)增殖分化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效应T细胞和少量的记忆T细胞。
(3)效应阶段:一部分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导致靶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最终使靶细胞裂解或凋亡,靶细胞内的病毒等抗原失去了藏身之地,易与抗体结合,最终被清除掉。
另一部分效应T细胞还能分泌淋巴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能增强各种有关细胞的免疫功能。
7.B细胞与体液免疫(1)感应阶段:少数抗原可直接刺激B细胞,使之长大并迅速分裂。
多数抗原要先经过吞噬细胞的吞噬、加工和处理,然后呈递给T细胞,再呈递给B细胞。
(2)增殖分化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经过分裂、增殖和分化后,最终将在体内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以及少量的记忆B细胞。
效应B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专门合成和分泌大量抗体。
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于血浆、淋巴中,少量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记忆B细胞一方面能产生抗体,另一方面当同一种抗原第二次入侵时,记忆B细胞能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导教案
导学诱思
一、非特异性免疫
1•第一道防线: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
皮肤、消化、呼吸、泌尿、生殖
等管道的黏膜。
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
作用:对各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思考: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生活着许多细菌等病原体,可是我们并没有生病,知道主要
原因是什么吗?
提示:人体通过第一道和第二道免疫屏障阻挡细菌等病原体的侵入,保护我们的身体。
二、特异性免疫
1•免疫应答: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特异反应。
2•免疫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包括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3•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
4.抗体:B淋巴细胞合成能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__________
5•种类: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前者主要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起作用;后者主要靠效应T细胞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
6・T细胞与细胞免疫
(1)感应阶段:即抗原的处理、呈递和识别阶段。
(2)增殖分化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效应T细胞和少量的记忆T细胞。
(3)效应阶段:一部分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导
致靶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最终使靶细胞裂解或凋亡,靶细胞内的病毒等抗原失去了藏身之地,易与抗体结合,最终被清除掉。
另一部分效应T细胞还能分泌淋巴因子,如白细胞介
素、干扰素等,能增强各种有关细胞的免疫功能。
7・B细胞与体液免疫
(1)感应阶段:少数抗原可直接刺激B细胞,使之长大并迅速分裂。
多数抗原要先经
过吞噬细胞的吞噬、加工和处理,然后呈递给T细胞,再呈递给B细胞。
(2)增殖分化阶段: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经过分裂、增殖和分化后,最终将在体内
形成大量的效应 B 细胞以及少量的记忆 B 细胞。
效应B 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专门合成和分泌 大量抗体。
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 主要分布于血浆、淋巴中,少量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 液中。
记忆B 细胞一方面能产生抗体,另一方面当同一种抗原第二次入侵时,记忆 B 细胞
能形成大量的效应 B 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3)效应阶段:这一阶段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思考:得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感染麻疹病毒,为什么?
提示:初次感染麻疹病毒后,起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使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所以有了终生的免疫力。
三、免疫接种
1•免疫接种或预防接种是以诱发机体免疫应答为目的,预防某种传染性疾病的方法。
2•方式:(1)主动免疫;(2)被动免疫。
合作探究
探究一:理解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1) 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淋巴结等。
(2)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
(3) 体液中的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
(4) 免疫系统的组成
L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比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厂吞噬细胞
-免疫细胞——
(发挥免疫作1
-淋巴细胞 ----- 用的细胞) (位于淋巴液、血
液和淋巴结中)
「免疫活性物质一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由免疫细胞或耳他细腕产牛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免疫系统
厂T 细胞(迁移到 胸腺中成熟)
-B 细胞(在骨髓
中成熟)
C.进入体内的细菌仍能被裂解
D.机体仍能产生浆细胞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作用的对象不同,
体液免疫通过分泌抗体与侵入机体的抗原特异结
合,从而消除对机体的伤害;而细胞免疫是把被抗原侵入的细胞裂解消灭。
二者的作用方式
也不同,体液免疫是效应 B 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细胞免疫中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发挥作用,同时效应
T 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细胞免疫的作用。
淀,最终通过吞噬细胞将其彻底消灭。
题例领悟
种鼠缺少胸腺,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抗原进入 休
液免疫
苹原*魏4细hi 弓胞- r*记忆R 细胞
感应阶段
细胞免疫
抗阡勰I 施-
抗佻与
如巒枣屈相互
配合 共同 发挥 免疫 可
杀伤靶细胞并丿效周 ■►效应內细胞-*蓉率免疫
反应阶段
r*记彳2莎诡
效应阶段
_ _ r
效应T 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例题1】2008广东卷,28
(多选)研究人员培育了一种称为
裸鼠”勺实验动物,这
A. 体内淋巴细胞的种类减少
B. 体液免疫功能维持正常
解析:缺少胸腺,造血干细胞不能分化产生T细胞,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功能下
降;体液中有吞噬细胞,进入体内的细菌首先可能被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
裸鼠”无胸腺, 无T细胞;细菌被裂解是效应T细胞的功能;有些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所以机体仍能产生浆细胞(效应B细胞)。
答案:AD
领悟
B、T细胞都是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内分化形成B细胞,在胸腺
内分化形成T细胞。
受抗原刺激B细胞分化形成浆细胞,T细胞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
浆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效应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题2】2007全国理综卷I, 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
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解析:病菌进入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通过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破裂,抗原被暴露出来,
进而被相应的抗体消灭。
答案:D
领悟
处于体液中的抗原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已经侵入细胞内的抗原通过细胞免疫来消
灭,需要体液免疫的配合协助。
【例题3】2007全国理综卷H, 2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A.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B.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
C.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D.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解析:胸腺是造血干细胞发育成T细胞的场所,没有胸腺机体不能形成T细胞,导致
细胞免疫丧失,由于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起到呈递、识别抗原的作用,所以体液免疫也大大降低,只有少数抗原直接呈递给B细胞的才能发挥体液免疫的作用。
答案:A 领悟
T 细胞、B 细胞都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淋巴干细胞) ,B 细胞的发育场所是骨髓,T 细胞的发育场
所是胸腺。
课堂反馈
1.B 淋巴细胞和T 淋巴细胞共有的特点是( )
A.产生抗体
B.产生记忆细胞
C.导致靶细胞裂解
D.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解析:B 淋巴细胞的功能是识别抗原,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T 淋巴细胞的功能是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为效应
T 细胞和记忆细胞,所以共有的特点是产生记忆细胞。
答案:B
2•在首次感染中,记忆细胞直接产生于( )
A.吞噬细胞
B.B 细胞或T 细胞
C.造血干细胞
D.效应细胞
解析:在首次感染中,抗原经过处理,呈递给 B 细胞,然后B 细胞或T 细胞增殖分化 形成记忆细胞以及效应 B 细胞或效应T 细胞,二次感染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效 应B 细胞或效应T 细胞。
答案:B
3•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表述不
正确的是(
)
A. 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B. 细胞免疫中,效应T 细胞的攻击目 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
C. 有免疫效应的是效应淋巴细胞
B 细胞血腿等处f 浆细胞
T 细胞「占洋协.效应T 细胞
血液等处
答案:D
4•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C.
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体
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解析: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对一切病原体起作用,
而不是专门对一种病原体起作用,
如皮肤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泪液和唾液中
D.效应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 ,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 解析:效应淋巴细胞包括两种:效应
T 细胞和效应B 细胞,其形成过程如下:
汀髓中 骨髓造血干细
胞〈
胸腺中
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链球
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等都属于此类。
特异性免疫通常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具特异性。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