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辉煌的科学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辉煌的科学技术
华东师大二附中杨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活字印刷术、火药的发明与传播;苏颂和韩公廉与水运仪象台;贾宪与“贾宪三角”;秦九韶与“大衍求一术”;李冶与“天元术”;沈括与《梦溪笔谈》。
掌握宋代主要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发展中的地位。
过程与方法
解释宋代科技辉煌的原因时,通过多维度史料的呈现,引导学生对前人观点大胆质疑,启发学生注重从宋代特殊的社会环境出发理解此问题,从而感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认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宋代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热情。
[重点与难点]
重点:宋代主要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发展中的地位。
难点:宋代科技辉煌的原因。
说明:
如何突出本课的历史感,即注重科技发展的历程,而非历史上的科技,是设计者重点考虑的问题。因此在设计中,围绕两个核心问题展开。第一,突出宋代科技的辉煌。如何证明宋代科技是辉煌的?在整理这一时期科技发展的基本史实中,让学生领悟:宋代科技确实是辉煌的。为突出“辉煌”二字,更应从世界科技发展的角度认识宋代的科技水平,故将宋代主要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发展中的地位作为本课的重点;第二,从追求“是什么”到“为什么”的跨越。针对本课而言,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宋代的科技是辉煌的,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这一时期科技发展能够达到顶峰状态?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学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有的观点说服力并不强,于是,设计者通过多维度史料的呈现,引导学生对前人
观点大胆质疑,启发学生注重从宋代特殊的社会环境出发理解此问题。以此体现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认识方法。由于对该问题的认识需要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品质,对刚刚进入高一的同学来讲有一定的难度。故将此作为本课的难点。[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2、问题一:如何证明陈寅恪的观点?
3、问题拓展:对宋代科技辉煌的原因分析,传统认识有如下几种观点:
教师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上述观点中有些因素在宋朝以前就出现了,从而引出下一问题。
4、问题延伸:如何从宋代特殊的科技环境出发印证宋元科技的辉煌?
教师进一步设问:为何上述现象都能在宋代出现呢?
5、课后延伸:宋代科技辉煌后的发展趋势如何?对这一现象应如何看待?
6、推荐书目: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1978
毕剑横:《中国科学技术史概述》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王鸿生:《中国科技小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资料附录]
材料一:“臣切以仪象之法,度数备存,而日官所以互有论诉者,盖以器未合古,名亦不正。至于测候需人运动,人手有高下,故厘度亦从而转移。是使竞各指得失,终无定论。”
——《苏颂给哲宗皇帝的奏折》材料二:要解决贪官从工程建设中贪污的问题,就必须严格制定建筑工程标准,要解决农民夫役过重的问题,就要严格确定农民的劳动标准。这就是王安石变法中下令编修《营造法式》的背景。
——管成学:《宋代的科技与改革初探》
材料三:仁宗以来科举制度在考试内容和取士科目上进行的改革,对于当时读书人的选择的影响,一是使他们由重视诗赋向重视策、论转变,一是使他们由只顾死记硬背经书注疏、“但知诵书”(王安石语)、“专取记诵,不询义理”(司马光语)
向追求对经义的了解和掌握转变。一批有实际才能、掌握了一定的科技知识的读书人得以通过应考走入仕途。……曾公亮、苏颂、吕大防、沈括,就分别是仁宗天圣年间(1023一1031年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仁宗皇枯年间(1049一1053)进士、仁宗嘉枯八年(1063年)进士。
——郭红卫:《儒家文化背景下中国科学的发展》
[训练设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炼丹引爆图
材料二:宋代三种火药配方
材料三:南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宋军发明的管状火器。竹筒为枪身,内装火药、子弹。射程远达230米。这是世界第一种发射子弹的步枪。
材料四:“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1930年鲁迅在《电的利弊》中发表的评论材料五:“对于科学史家来说,唐代却不如后来的宋代那么有意义。这两个朝代的气氛完全不同。唐代是人文主义的,而宋代则着重于科学技术方面……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导论
①根据材料一、二、三的提示,概括火药武器的发明历程。
②材料四中鲁迅的话语暗示了哪些信息?
③材料四中鲁迅的观点和材料五中李约瑟的观点是否矛盾?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