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空间配置不合理的金融成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成因分析资源空间配置不合理的
吴耀宏
本文认为,造成我国资源配置不合理和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由于政企不分而导致的政府主导型的区域投资体制和融资机制是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形成大量不良资产和潜在金融风险的主要原因。当前应深化各方面的配套改革,使银行、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使政策型投资和市场化投资分开,充分发挥金融在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积极作用,以确保投资目标的实现和投资效益的最大化,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和稳定地发展。
作者:吴耀宏,1964年生,讲师,现为四川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研究生。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地区差距扩大、产业结构趋同、资源空间配置不合理、地方保护主义、区域投资融资机制不健全等,这些问题共同制约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其中,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和资源空间配置不合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它不仅阻碍了区域专业分工的深化,影响区域优势的发挥,也制约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空间配置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一定的投资和融资体制和机制来进行的,因此,对造成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和资源空间配置不合理的投资融资的金融成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找到问题的根源,深化改革,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资源的空间配置是指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经济资源在地区和产业之间的配置和转移。一个国家的资源配置的状况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的目标、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机制密切相关。我国现在资源配置的空间格局是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结果,它反映了我国政府以前的政策取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区域资源配置的目标取向和区域投资融资机制
任何决策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资源配置也一样,这种目标为资源配置指明了方向,也是资源配置的内在动力。从1949~1979年的30年的时间里,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上的一切权利和责任基本上都集中在中央政府。中央政府担负着生产力布局和配置经
济资源的责任。任何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都是以中央政府的政策取向和经济发展目标为依据。在建国初期,我国基本上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而且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在国内外又面临着各种矛盾和帝国主义的封锁,两大阵营严重对峙,战争的阴云笼罩着全世界。因此,为了迅速稳定国内的形势和对付可能爆发的战争,中央政府在生产力布局的目标取向上,除了经济利益目标(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之外,对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加强民族团结、加强国防力量、缩小地区差距等社会目标也给予了充分的考虑。这些目标综合表现为对国家利益的追求。因此,这一时期国家利益在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根据国家利益目标的要求,中央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上采取了均衡布局和均衡发展的战略。所谓均衡布局是指将各个产业均衡地布局到各个地区,而不是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和优势有选择的进行产业布局和产业集中。这种战略的理论依据是恩格斯关于!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平衡和分布∀的观点。毛泽东在1958年就指出:!地方应该想办法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这种布局实施的结果,一方面在较短的时期内,在各地区迅速建立起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另一方面,也造成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虽然导致我国生产力均衡布局和资源平均分配的因素有很多,如当时的历史背景、小农经济的意识等,但本质上看,计划经济体制是导致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这种体制所特有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在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中的一种具体体现,中央政府的绝对权威又为这种均衡布局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中央政府控制着全国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的几乎一切决策权,而这些决策权又集中体现在对投资(包括投资的方向和投资的数量)的控制上。在1953~1978年的26年中,在全国固定资产和基本建设投资中,中央政府的直接投资占总投资的70%以上。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只有根据各地区不同的特点和优势,按照社会生产专业分工的原则来进行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才能获得最优经济效益。均衡布局弱化了地区专业分工的要求,虽然它符合当时国内外的形势和国家利益的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新中国建立了比较完善和独立的工业体系,但由于忽视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和地区专业分工,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地区封闭式的生产力布局,导致了在各地区之间严重的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扭曲了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的内在规律要求,使国民经济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效益代价。
除了政策取向和经济发展的目标之外,投资和融资的体制和机制也是影响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与之相适应的区域融资和投资体制表现为行政主导型的特征,这种投资融资体制对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央政府的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和分配制度,对资金进行统一的核定和拨付,形成由上而下的对资金流向和流量的控制,而按计划分配到各地区的资金就成了在各地区进行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同时,信贷资金的统存统贷的管理体制和按行政区域设立分支银行的组织结构,使从总行到分行、支行、办事处、分理处一杆子插到底,由总行将信贷资金按计划层层往下分解。信贷资金和财政资金对区域的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共同产生作用。这种纵向性的资金融通体制,一方面造成地方政府对上级政府的严重依赖;另一方面,由于按行政区域划分的银行组织结构,为地方政府对资金的运动进行干预提供了组织上的便利。同时,也由于对信贷资金和财政资金的性质和功能的扭曲,使信贷资金财政化,进一步扭曲了银行与政府、银行与企业的关系,使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的内在规律的要求被降低。第
经济体制改革
#∃人民日报%1958年3月7日。
二,由于资金纵向分配的行政融资体制,使资金按其自身规律在不同区域间的流动渠道被阻断,从而造成资金区域流动事实上的封闭性。各地区所需要的资金几乎都是向上级政府筹集,而区域间的资金融通被封闭。由于信贷资金的财政化,中央政府根据生产力布局的规划来分配各区域所需要的信贷资金,就像财政资金一样,对接受资金的地区来说,这些财政和信贷拨款就如同是中央政府的一种的福利,而且,各区域对这些资金的使用的效果不负任何代价和责任。因此,对各地区而言,资金是多多益善,一方面向中央政府要钱;另一方面又阻碍本地资金向区域外流动。这不仅阻碍了资金在生产力布局和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也是造成地方保护主义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第三,由于压制市场机制的作用,使资源、原材料的价格被扭曲,造成资源地区(主要是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产品和东部地区的加工产品之间的不平等交换。这种不平等交换进一步使中西部地区陷入了资金短缺的困境,影响了中西部地区的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的提高。第四,除了国家银行以外,非银行机构很少,更不用说非国有金融机构,也没有可作为融资的其他金融工具。金融结构的单一性,使银行的业务只限于吸收存款和根据国家计划发放贷款,这一方面限制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使产业结构调整出现困难。
从以上分析可知,由计划经济体制所决定的区域投资融资体制和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的方式的共同特征,都是从上到下高度集中的以行政为主导的运作模式,它是计划经济体制在投资融资方面的具体体现,也是造成生产力均衡布局、资源平均分配的直接原因。
二、转轨时期资源配置的目标取向和区域投资融资机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和生产力布局的运行机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区域经济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战略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以效率为主要取向,区域经济发展从均衡发展转变为注重发挥地区优势的非均衡发展。在这一时期,梯度理论、经济空间秩序等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开始被引入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的研究中。这些理论以及当时的国内外情况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战略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当时,我国刚刚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经济正处于恢复时期,可以说一切都白废待兴,摆在中央政府面前的主要任务是怎样才能使国民经济迅速地发展起来。因此,经济发展中的效率(速度)问题就成了中央政府在进行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时的主要目标。这种考虑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就体现为实施沿海发展战略,其目的就是促使具有地区优势的东部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形成一种示范效应和激励机制,以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因此,以这种发展战略和非均衡发展理论为指导的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开始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六个五年计划%中专门列出!地区经济发展∀一章,提出按沿海、内陆和少数民族地区顺序进行产业布局和产业调整,一方面发挥东部地区的优势,一方面推进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梯度推移的经济发展战略。在中央政府这一指导思想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全国的经济资源开始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对我国生产力布局和资源空间配置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解体,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这一时期(通常称为转轨时期)的区域融资投资体制和机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随着中央政府将部分投资权力下放,地方政府开始成为区域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从而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下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力量的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时代的结束。而地方政府在进行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时,不可避免地是以地方利益为主要取
二 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