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3人类与环境习题含解析湘教版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 区域的基本含义课后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湘教版高
区域的基本含义时间:25分钟总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图示意1981~2006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水平地域分异特征。
其中Ⅰ、Ⅲ为植被指数上升区,Ⅱ为植被指数稳定区,Ⅳ为植被指数下降区。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有关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上图中各区域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上图中各区域是以经纬度为标准划分的C.上图中各区域之间植被特征差异较大D.上图中各区域大小不一,为不同层次的区域解析:图中各区域之间植被特征差异大。
图中各区域是按植被类型划分的,划分指标单一。
图中各区域有大有小,但都为同一层次的区域。
2.Ⅱ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 A )A.荒漠、草原 B.森林、草原C.山地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解析:Ⅱ区域主要分布在藏北高原、阿里高原和柴达木盆地,这里气候寒冷干燥,是青藏高原地区荒漠和草原的主要分布地区,其主要植被类型是荒漠、草原,A项正确。
3.Ⅲ区域植被增加的主要原因最可能为( C )A.生态退耕B.人口外迁C.全球气候变暖D.降水显著增加解析: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对外界干扰如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敏感。
Ⅲ区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部、雅鲁藏布江的上游地区,植被类型主要是草甸,由于该区域人迹罕至,植被变化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故排除A、B项。
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量增加,Ⅲ区域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得到改善,可使Ⅲ区域植被增加,C项正确。
Ⅲ区域主要位于青藏高原内部,降水不会有明显变化,D项错误。
读区域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4~5题。
4.图中圈注的两个国家级改革试验区的建立,主要考虑的区域特征是( D )A.区域界线有的明确有的模糊B.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C.自然地理环境决定区域发展水平D.区域的相似性和连续性解析:改革试验区的建立,主要考虑了区域内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5.有关区域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C )A.区域内部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要素具有整体性的特征B.区域不仅与其他区域有差异性,区域内部也有一定差异性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与特色,因此是独立存在并与其他区域无联系的D.区域的差异性是区域划分的基础,也是区域联系的前提解析:区域是按一定指标划分的特定地理空间,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和开放性的特性。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测评含解析湘教版选修
第一章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下列各地景观图,完成第1~2题。
1.这四处风景地中,属于自然环境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松赞林寺景观图反映的各种环境要素中,最主要的是( )A.岩石B.阳光C.科学技术D.宗教信仰解析:第1题,四处风景地中,横店影视城和松赞林寺属于人类活动所创造出的人工环境,是社会环境;元谋土林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千湖山是洼地积水成湖,属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是自然环境。
第2题,松赞林寺主要是藏传佛教寺院,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是宗教信仰。
答案:1.C 2.D2013年11月16~19日,欧洲最高和最活跃的火山——意大利埃特纳火山持续爆发,岩浆喷涌,高达数千英尺。
这已是埃特纳火山2013年的第16次爆发。
据此完成第3~4题。
3.火山爆发会喷出大量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对大气造成极大的污染。
这种污染属于( )A.资源枯竭B.生态破坏C.原生环境问题D.次生环境问题4.按产生的原因来说,下列图片与火山造成的大气污染同类的是( )解析:第3题,火山爆发造成的大气污染属于自然力引起的环境问题,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第4题,台风属于自然力,和火山一样都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答案:3.C 4.A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耗费巨资移植大树进城。
据统计,移植大树的成活率不超过60%。
据此完成第5~6题。
5.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A.病虫害防治不力B.移植过程中受损伤C.生存环境改变D.人为破坏严重6.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加剧水土流失②诱发地质灾害③增加酸雨频率④影响生态群落⑤增加地表水的下渗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第5题,移植大树改变了大树长期以来形成的生存环境,如果大树不能很快地适应新环境,将会死亡。
第6题,大量移植树木会对树木原生地造成水土流失,引发滑坡和泥石流,影响森林种群的稳定。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_3人类与环境素材湘教版选修61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3人类与环境有关素材可连续发展一、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人类文明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 " 发展 " 向来是人类不变的追求,而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进经历了四个阶段:崇敬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协调因而可知,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对发展的认识和由此选择的发展模式。
解决环境问题仍旧一定依赖发展 - 由片面到辨证地认识人地关系,从而选择走可连续发展的道路。
二、可连续发展观点与原则1.可连续发展思想的由来: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计危机,人类逐渐意识到,人地关系失调的本源是对人地关系和发展的错误认识(征服论)和错误行为(牺牲环境,纯真追求经济增加及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
而解决环境问题的要点在于辨证地对待人地关系(相辅相成、互相限制的对峙一致关系),并以此调整人类自己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峙,促使一致,令人类与环境能谐调共生,永续发展。
1987 年结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的将来》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连续发展战略。
2.可连续发展可连续发展的内涵可归纳为三点:生态连续发展、经济连续发展、社会连续发展。
生态、经济、社会的连续发展互相限制、联系,构成可连续发展复合系统。
在此系统中,三者的关系和角色是:(1)生态连续发展 -- 基础,它重申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2)经济连续发展 -- 条件,它重申发展不单要重视增加数目,更要追求改良质量、提升效益、节俭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花费模式,实行洁净生产和文明花费;(3)社会连续发展 -- 目的,它重申发展要以改良和提升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可连续发展把三个方面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一致考虑和协调各方面的要素,在动向的均衡中发展。
明显,可连续发展的内涵与过去对发展的理解,如人口增加、经济增加、科技发展等是有实质区其他。
3.实现可连续发展需要按照的基来源则:(1)公正性原则:其核心内容是指地球生命应共享及公正分派资源、环境和财产,而享有同等发展权益的地球生命跨空间、时间,还包含其余物种。
高中地理湘教版环境保护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环境概述1、环境的概念: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2、环境的分类:按其属性分为自然环境(如大气环境)和社会环境(如城市环境)。
3、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水、大气、生物、土壤、地形或地貌等;社会环境因素:人口、工业、农业、交通、科学技术等。
4、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是指环境因素受污染影响的程度。
环境质量包括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
环境质量决定生活质量,二者呈正相关。
第二节环境问题概述一、环境问题的概念: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二、环境问题的分类:环境问题按产生原因分为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两类。
次生环境问题:环境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等。
生态破坏:植被破坏(森林、草原)、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湿地、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或破坏)等。
考试要求1: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一、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以人为原因更为重要。
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是引起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为: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形成速度②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③世界人口高速增长;④科技水平提高带来的负效应。
二、环境问题的危害:①威胁生态平衡;②危害人类健康;③直接制约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考试要求2:归纳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①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②大面积的生态破坏;③全球性环境污染、突发性严重污染事件等。
第三节人类与环境考试要求3: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拔高教育】2017秋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3人类与环境练习湘教版选修6
课时训练3 人类与环境基础夯实读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箭头表示反馈作用的是( )。
A.①B.②C.③D.④2.该图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环境间具有的关系是( )。
A.人类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和发展B.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C.环境供给人类物质、能量和消纳废弃物D.相互依存、相互影响2.D1题,反馈作用是自然环境对人类改造环境的反作用,据此可排除B、D两项;箭头③反映出人类社会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生存空间和物质、能量。
第2题,A、B两项分别表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一个方面,均不全面;C项仅单方面叙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而忽略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
读人类文明发展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依赖和敬畏的阶段是( )。
A.①B.②C.③D.④4.区域性环境问题蔓延到全球的阶段是( )。
A.①B.②C.③D.④4.C3题,图中人类手中的工具是题眼,在①~④阶段中,人类手执的工具依次是石器、简易农具、电气钻、计算机,分别代表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时期;依赖和敬畏自然是采猎文明时期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
第4题,区域性环境问题蔓延到全球出现在工业文明时期。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宗教和哲学上的重大课题,在很多宗教的教义当中都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
据此完成第5~6题。
5.我国有句“天下名山僧占多”的古话,说明了( )。
A.名山上自然资源丰富,便于充分利用B.佛教徒非常喜爱和爱护大自然C.名山上游人多,便于传播佛教D.名山风景优美,利于居住6.以孔子为代表的我国儒家思想著述《论语》上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这些思想反映了( )。
A.对自然界采取消极态度B.满足于利用自然的原始状态C.对大自然既利用又保护的观点D.过分强调人类利用自然的主观能动性6.C,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态度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并且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练习 湘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练习湘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练习湘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练习湘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一、单项选择题区域是地理学最常用的概念之一。
区域是用某项指标或某几个特定指标的结合在地球表面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不分离的单位。
据此回答1~2题。
1. 下列有关地理区域含义叙述正确的是( )①区域是地理差异的客观反映② 区域有一定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③ 区域相对于外界有差异,而内部特征完全一样④ 区域特性与其区位没有关系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2。
划分地理区域的意义是( )①更方便了解区域的差异、特点② 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③因地制宜的发展区域经济④ 了解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
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地形和气候 B。
水文和植被C。
植被和土壤 D. 气候和农作物4. 下列对各自然区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区是我国主要农耕分布区B. ①区都是经济发达地区C。
②区气候干旱D. ③区地势高,气候寒冷人类发展指数是一个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它由人均GDP、受教育程度和预期寿命三部分组成。
读2016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地区差异图,完成5~6题。
5. 有关我国人类发展指数分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沿海省份全部高于内陆省份B。
高中地理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后习题含解析3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下图中深色阴影部分为某种自然资源的全球分布情况。
读图,完成1~3题。
1.该自然资源是指()A。
湿地 B.油田C。
冰川D。
煤田2。
该自然资源属于()A.可再生资源B。
生物资源C。
非可再生资源D.矿产资源3。
近几十年来,该自然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
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B.大气的臭氧层变薄C.人类的需求量加大D.地壳不稳定,多地震1、2题,由图示知,该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极洲等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据此推断该自然资源为冰川,冰川属于可再生资源。
第3题,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是冰川加速融化的主要原因。
2.A3.A自然资源的利用是人类文明赖以发展的主要基础。
读表,完成4~5题.4。
表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规模、方式和效率发生了变化,其根本原因是()A.人口数量的增大B.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C.资源的不断变化D.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5。
下列关于农业文明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最高B。
土地数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C.在采猎文明时期,人地矛盾突出D.人类通过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土地质量不断提高4题,表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规模、方式和效率发生了变化,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开发利用规模增大,利用方式多样化,利用效率提高,故B正确。
第5题,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中等,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但不是最高,A错误;农业文明时期,生产活动主要以农业为主,所以土地数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B正确;在采猎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小,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小,人地关系比较和谐,C 错误;人类通过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土地质量降低,D错误。
B5。
B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6~7题。
6。
图中d曲线表示的主导因素是()A。
土地B。
劳动力 C.原料D。
高中地理选修六(湘教版 练习)-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课时训练1环境概述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训练1环境概述基础夯实读图,完成第1~3题。
(导学号51430050)1.如果按照环境的属性划分,最有可能是自然环境的是()。
A.①B.②C.③D.④2.从生态科学的角度看,环境主体是()。
A.生物B.人类C.植被D.水体3.如果按照空间尺度来划分环境,四幅图中最可能与其他三幅不同的是()。
B.②C.③D.④答案1.D 2.A 3.D解析第1题,图片①②③所示的景观均属于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都属于社会环境;只有图片④所示的景观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小,属于“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能量和空间”,是自然环境。
第2题,从生态科学的角度看,环境主体是生物环境。
第3题,城镇是人类居住和第二、三产业的空间,是聚落的一部分;农田(包括绿洲)是人类进行农业活动的场所,也是聚落的一部分;人类遗址是古代人类活动的场所,与农田、城镇一样均属于聚落;只有沼泽是自然地理环境。
若尔盖,意思是牦牛喜欢的地方。
相传第四十代藏王赤祖德赞(公元815—838年)时期,派大臣征伐边境留守今若尔盖地区,它曾拥有17万公顷的湿地,现在大面积萎缩。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4~6题。
(导学号51430051)4.下列地理要素中不属于若尔盖地区环境要素的是()。
A.阳光B.大气C.生产力D.宇宙5.若尔盖湿地的面积不断萎缩,最主要的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B.人类活动C.太阳活动频繁D.过度抽取地下水6.如果若尔盖地区无限制地增加羊群数量,将直接影响环境的质量。
()A.大气B.土壤D.交通答案4.D 5.B 6.C解析第4题,环境要素仅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并且与整个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基本成分,而并不是泛指人类周围所有的自然环境,如宇宙、太阳系等。
第5题,环境质量的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为原因。
第6题,羊群无限制地增加,将直接导致植被的破坏。
7.下列事象中属于自然环境因素的是()。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课时跟踪检测(三)人类与环境(含解析)湘教版
课时跟踪检测(三)第三节人类与环境一、选择题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是( )①F表示资源获取②F表示产业消费③H表示废物排放④H表示产品消费A.①③B.②③C.①④ D.②④2.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①④3.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①高经济增长②发展清洁生产③倡导循环经济④减少资源开发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①④解析:1.B 2.D 3.B 该图表示了环境、资源和人口的关系,F为对生态系统提供的资源进行加工利用或再加工利用,因此为经济系统活动中的产业消费。
H为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排放到环境中的生产与生活废弃物。
E为人类从环境中获得资源的过程,其易产生的环境问题为资源枯竭和破坏,以及引发的环境污染与生态问题。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为发展循环经济,包含工业中的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建设。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宗教和哲学上的重大课题,在很多宗教的教义当中都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
据此完成4~5题。
4.我国有句“天下名山僧占多”的古话,说明了( )A.名山上自然资源丰富,便于充分利用B.佛教徒非常喜爱和爱护大自然C.名山上游人多,便于传播佛教D.名山风景优美,利于居住5.以孔子为代表的我国儒家思想著述《论语》上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这些思想反映了( )A.对自然界采取消极态度B.满足于利用自然的原始状态C.对大自然既利用又保护的观点D.过分强调人类利用自然的主观能动性解析:4.B 5.C 在人类文明史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态度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并且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佛教和儒家都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017年4月22日是第48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3人类与环境素材湘教版选修632
第三节人类与环境本节知识主要让学生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以及实现人类与环境关系和谐的途径。
本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对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教学,教师可以运用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示意图的形式对知识进行讲解。
对于其他两部分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讲解。
参考资料建立人与环境和谐关系的基本对策第一,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核心。
要不断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
加强对全体公民的节约教育,养成节约意识、环保意识,促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不顾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有限性的消费主义浪潮,是破坏人与环境和谐关系的主要根源。
在消费中,要理智消费,节制消费,不盲目攀比,消费至上。
第二,以科学技术为手段。
要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必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
世界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的国情都要求我们以循环经济模式替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经济模式基本上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废弃物,是以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为特征的绿色生产,真正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三,进行制度创新,重新构建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资源环境问题,有一定的客观因素,但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原因就是各级政府的行为取向,有些地方政府和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政绩观,造成了各种资源环境问题。
为此我们必须树立全新的政绩观,构建科学合理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标准,注重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注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整体推进。
第四,政府引导,让自然有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生态再生。
与生态文明和生态经济的理念相适应,政府应推动绿色生态分析规划和评价方法,将环境污染情况纳入成本计算,建立和谐社会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人类与环境练习湘教版选修6(2021年整理)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人类与环境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6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人类与环境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6)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人类与环境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6的全部内容。
人类与环境(答题时间:20分钟)人类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的生存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人类环境有别于其他的生物环境.据此回答1-2题。
1. 下列关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三类B. 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是指自然环境C. 地理环境的中心事物是城市D。
现在人类赖以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环境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组成的2。
下列四个选项中,全部属于社会环境的一组是()A. 土地、岩石、矿物B. 村落、城市、泰山游览区C. 阳光、水、大气D. 丘陵缓坡、人工草场、水产养殖场人类文明经历了从采猎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以及后工业文明的演进,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环境问题不同。
据此完成3—4题。
3. 采猎文明时期,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A. 自然灾害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B。
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C. 人类对生物资源的破坏D.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加剧4. 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是从()A。
采猎文明时期开始B。
农业文明时期开始C. 工业社会开始D.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5。
下列选项不属于天然环境的是()A。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3人类与环境同步课件湘教版选修
创造并提供更有利的条
件 ; 从 维 护 生 态 环 境尊价重和值善出待自发然, 要 求 人 类 必
须
。
区域
• 2需.要保护当环前境之利不益间仅、需国要家个之体间和的合群作体和的协努调力。,还
• 3.当人类当的代人
后代与人长远的、子孙未来的
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兼顾
与
的利益,对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予以同等的8
• (4)D阶段中,人们已具备在区域乃至_____3_3 范
• 答 案 : (1) 原 始 社 会 农 业 社 会 工 业 社 会 后工业化社会
• (2)人类依赖于环境 微弱(很小) 人类顺应自 然环境 农
• (3)C 先污染,后治理 人类对矿产资源的掠
夺性开采;对热带雨林的毁灭性采伐;大量排
放污水到河流湖泊等
13
• 【例证1】读人类与环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 题。
• 人类与环境关系示意图
14
• (1) 图 中 箭 头 C 、 D 表 示 的 含 义 是 :
C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将下列各选项的代号分别填入A、B、C、 D(与图中箭头含义相同)四个空格内。
45
• 教材P14“图1-11 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示 意”
• 提示:明确图中各箭头的地理含义及箭头指向。 分析清楚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是什么,人 类是通过什么活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哪些 箭头表示了人类与环境的相应关系。读图总结 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内容。
9
• 【点睛之笔】 •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是本节重点内容。
学习时要明确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人 类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 响的。回顾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从而树立 正确的环境观和自然观,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 的和谐发展。
高中地理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节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课后习题含解析3
第二节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
据此完成1~3题.1。
赤潮()A。
属于原生环境问题B.属于次生环境问题C.由大气污染引发D.由土壤污染引发2。
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A。
重金属盐 B.氮、磷等营养物C.固体废物 D。
泄漏的石油3.赤潮爆发的海域一般()A。
水温偏高、风力偏大B。
水温偏低、风力偏大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1题,赤潮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水污染导致的,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第2题,赤潮是大量含有氮、磷等营养物的废水排入海水中,导致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的现象。
故氮、磷等营养物是引发赤潮的主要污染物。
第3题,水温高,浮游生物繁殖生长快;风力小,易于浮游生物聚集。
因此水温偏高、风力偏小的海域易爆发赤潮。
B 2.B 3.C图甲为某地区地形图,图乙为该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
读图,完成4~5题.4。
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A。
凌汛 B.水土流失C。
森林面积减少 D.泥石流频发5。
造成这种问题的人为原因是()A.该地区人口密度超过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B.A地区的人口密度高于B地区C。
人口密度在北部最合理D。
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大4题,根据图甲所示信息可知,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受黄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以及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的影响,该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第5题,读图乙可知,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为30人/千米2,而目前A、B两地区的人口密度已分别高达64人/千米2、47人/千米2,说明该地区的人口密度已超过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从而导致该地区生态破坏严重,造成水土流失问题。
B5。
A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
据报道,为满足冬奥会需求,延庆小海坨山区域将依托现有山体地形修建临时场地设施。
小海坨山坐落于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多种国家级保护动植物,其中大花杓兰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数量不多,且因花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遭采摘、盗挖,其种群数量逐年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人类与环境
下图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读图,完成第1~3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具有的功能是( )
①提供生存空间②提供物质和能量③消纳废弃物④消纳新陈代谢的产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樵采
D.过度养殖
3.下列地理事象属于该地自然环境对当前人类活动的反馈作用的是( )
①土地沙化②水土流失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臭氧层破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第1题,当地的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直接体现了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农产品和生产劳动场所的功能,而消纳废弃物及新陈代谢产物的功能未体现出来。
第2题,根据当地地形结构图和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可知,当地平原比重较小,但耕地比重过大,林地和草地比重小,说明当地存在过度开垦的现象。
第3题,题干中的“江南丘陵”是题眼。
严重的植被破坏将导致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但不会出现土地沙化;臭氧层破坏是氟氯烃等破坏臭氧的物质大量排放造成的,与当地过度开垦无关。
答案:1.A 2.A 3.D
读人地关系相关模式图,完成第4~6题。
4.下列环境问题中,明显属于①环节后果的是( )
A水土流失 B.大气污染
C.地震
D.旱涝灾害
5.引发酸雨的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近年来的夏季在港澳沿海水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赤潮”,导致大量的海洋生物死亡,其根本原因属于图中哪一个过程的过失行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4题,水土流失是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引起的。
第5题,酸雨是人类排放的酸性气体随降水降落到地面形成的。
第6题,赤潮是人类排放的废水中含有丰富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使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
答案:4.A 5.B 6.B
人类文明经历了从采猎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以及后工业文明的演进,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不同,环境问题也不同。
据此完成第7~9题。
7.采猎文明时期,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
A.自然灾害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B.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C.人类对生物资源的破坏
D.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加剧
8.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是从( )
A.采猎文明时期开始的
B.农业文明时期开始的
C.工业社会开始的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的
9.下列实例反映了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是( )
A.鼓励私人轿车大量使用
B.渤海伏季休渔
C.华北地区超采地下水
D.礼品精美包装
解析:第7题,采猎文明的主要经济活动是采集和狩猎,这会对生物资源造成破坏。
第8题,从工业社会开始环境污染演变为社会公害,成为全球性问题。
第9题,鼓励私人轿车大量使用会造成资源浪费和大气污染;礼品精美包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过量开采地下水也会引起地面下沉等生态问题。
实行休渔制度有利于鱼类的再生,符合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要求。
答案:7.C 8.C 9.B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宗教和哲学上的重大课题,在很多宗教的教义当中都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
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我国有句“天下名山僧占多”的古话,说明了( )
A.名山上自然资源丰富,便于充分利用
B.佛教教徒非常喜爱和爱护大自然
C.名山上游人多,便于传播佛教
D.名山风景优美,利于居住
11.以孔子为代表的我国儒家思想著述《论语》上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这种思想反映了( )
A.对自然界采取消极态度
B.满足于利用自然的原始状态
C.对大自然既利用又保护的观点
D.过分强调人类利用自然的主观能动性
解析:在人类文明史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态度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并且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佛教和儒家都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答案:10.B 11.C
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
读图,完成第12~13题。
12.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 )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13.②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
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共进的伙伴关系
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
解析:第12题,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由原始的狩猎采集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及后工业化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第13题,②阶段是工业化社会时期,人类试图征服自然,把地理环境看成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人地矛盾全面激化。
答案:12.A 13.D
阅读《藏羚羊的跪拜》文中的片段,完成第14~15题。
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企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下来。
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
14.如果文中“他”的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将违背人类与环境关系和谐中的( )
①尊重与善待自然②关爱人类③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④人定胜天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5.文中“他”的行为是为了获取自然环境中的价值( )
A.维持生命
B.经济
C.娱乐和美感
D.科学研究
解析:第14题,如果文中“他”的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不仅会导致藏羚羊的灭绝(违背了尊重与善待自然),还剥夺了他人和子孙后代合理利用藏羚羊的机会,而且所有人类都要承受藏羚羊灭绝的后果(违背了关爱人类和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
第15题,文中“他”猎杀藏羚羊,是为了获取其皮毛,获得经济利益。
答案:14.D 15.B
16.《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描述了梅托斯等人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人类的境遇”问题的情况,研究者以1900~1970年世界人口、粮食、资源以及工业污染和人均工业产值的变化数值为依据,提出了一个“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人口不加限制地增长必将导致人均粮食产量。
(2)人口过度膨胀必然会使自然资源和人均工业产值发生。
(3)人口剧增和环境污染加剧,会加速粮食,从而使人口死亡率。
(4)从模型曲线可以看出,为了人类的根本福利,应当。
解析:由图可知,大约在1970年之前,人口、人均粮食、人均工业产值、污染都是同时增长的,之后人口进一步增长,人均粮食、人均工业产值、自然资源呈下降趋势,而污染呈加剧趋势。
答案:(1)减少
(2)灾难性下降
(3)减产提高
(4)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
17.(探究性学习)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可是我们不要过于得意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每一次的这种胜利,第一步我们确实达到预期的结果,但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意想不
到的结果,常常正好把第一个结果的意义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却意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
——恩格斯(1876)《自然辩证法》
(1)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成为“不毛之地”是出现了什么环境问题?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2)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成为“不毛之地”的过程是人类在怎样的环境观指导下行动的必然结果?
这种发展观为什么容易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
(3)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环境的变迁说明人与环境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4)通过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环境的变迁,你认为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应怎样做?
解析:第(1)题,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位于西亚地区,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植被大量破坏导致水资源
短缺,进而导致土地退化;“不毛之地”是荒漠化的表现,它主要是人类活动破坏植被造成的。
第(2)题,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成为“不毛之地”是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者和征服者的必然结果。
第(3)题,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环境的变迁说明人的生存和发展要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排放废弃物,同时环境对人类的行为具有反作用。
第(4)题,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环境的变迁告诉我们,不能只关注“第一步的胜利”,还要关注以后“各步的胜利”,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寻求新的发展观。
答案:(1)土地荒漠化。
后果:可利用的土地面积缩小,土地产出减少,土地养育人口的能力降低,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2)传统的发展观(或征服论发展观)。
原因:人类从环境中获得的资源和能源超过了环境的供给能力,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3)一方面,人类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二者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4)尊重与善待自然,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