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基础知识
测试理论知识
测试理论知识一、测试的定义和目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旨在验证软件的功能、性能和稳定性,以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测试的目标是发现潜在的错误和缺陷,并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
测试是通过执行一系列预定义的测试用例来完成的。
测试用例是一组输入、操作和预期输出的组合,旨在检验软件是否按照设计要求正常工作。
二、测试的类型1.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验证软件的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定义的要求正常工作。
它主要关注软件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2.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是评估软件在特定条件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它主要关注软件的响应时间、负载容量和资源利用率。
3.安全测试:安全测试是评估软件在受到恶意攻击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它主要关注软件的抵御能力和数据保护措施。
4.兼容性测试:兼容性测试是验证软件在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和硬件平台上的兼容性。
它主要关注软件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5.可靠性测试:可靠性测试是评估软件长时间运行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它主要关注软件的错误处理能力和容错机制。
三、测试的生命周期测试的生命周期包含以下几个阶段:1.测试计划:在测试计划阶段,测试团队制定测试策略,确定测试范围和测试资源,制定测试计划和进度安排。
2.测试设计:在测试设计阶段,测试团队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测试用例,确定测试数据和测试环境。
3.测试执行:在测试执行阶段,测试团队按照测试计划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和缺陷。
4.缺陷跟踪:在缺陷跟踪阶段,测试团队对发现的缺陷进行分类、分析和修复确认,跟踪缺陷的状态和解决进度。
5.测试评估:在测试评估阶段,测试团队评估测试的覆盖范围和效果,确定软件是否符合发布要求。
6.测试报告:在测试报告阶段,测试团队撰写测试报告,总结测试过程和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和风险评估。
四、测试的工具和技术在测试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来提高测试的效率和覆盖范围,例如:1.自动化测试工具:自动化测试工具可以帮助测试团队编写、执行和管理大量的测试用例。
塑料检测性能基础知识
塑料力学性能测试常用标准(2)
撕裂强度 硬度
摩擦磨耗
粘接性能
ISO 6383 ISO 2039 ISO 8295 ISO 5470
ISO 15509
ASTM D 1004 ASTM D 785
GB/T 16578
GB/T 2411 GB/T 3398 GB/T 9342
ASTM D 1044
所以说了解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使产品能满足使 用条件下的要求,对于材料设计与预测是很重要 的。而材料(产品)之间的性能比较对于寻找现 用材料(产品)的替代物也是必要的。
塑料性能应用(1):零配件装配设计相关的材料性能
搭扣配合:拉伸模量 正割模量 蠕变模量 剪切模量 泊松比 拉伸屈服应力 摩擦系数
变仪;
燃烧与阻燃性能:氧指数法;炽热棒法;垂直燃 烧;水平燃烧。
塑料热性能测试常用标准(1)
MFR和MVR VST HDT DSC TMA DMA TG
脆化温度;
ISO 1133 ISO 306 ISO 75 ISO 11357 ISO 11359 ISO 6721 ISO 11358
ISO 974
塑料性能质量检测及 测试仪器
塑料性能质量检测及其测试仪器
一、塑料性能概述 二、塑料测试项目及相关标准 三、塑料测试仪器
一、塑料性能概述
塑料性能特点: 塑料与传统的金属、玻璃、陶瓷等材料有许多不
同,它的突出特点是质轻,对热及电具有良好绝 缘性. 强度、刚度虽低于金属,但比强度、比刚度却可 能接近或超过金属。 塑料的韧性明显优于玻璃和陶瓷、不同塑料的韧 性可能低于、接近或高于金属。 对外加载荷的响应,金属、玻璃、陶瓷都是弹性 的,塑料却是粘弹性的。
制动性能检测的基础知识
制动性能检测的基础知识汽车制动性能好坏,是安全行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也是汽车检测诊断的重点。
汽车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化险为夷;在正常行驶时,可以提高平均行驶速度,从而提高运输生产效率。
一、对制动系的技术要求汽车制动系应具有行车制动、应急制动和驻车制动三大基本功能。
①行车制动系必须使驾驶员能控制车辆行驶,使其安全、有效地减速和停车。
行车制动装置的作用应能在各轴之间合理分配,以充分利用各轴的垂直载荷。
应急制动必须在行车制动系有一处失效的情况下,在规定的距离内将车辆停住。
应急制动可以是行车制动系统具有应急特性或是同行车制动分开的独立系统(注意应急制动不是行车制动中的急速踩下制动踏板)。
驻车制动应能使车辆即使在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也能停放在上、下坡道上。
②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即制动时不发生跑偏、侧滑及失去转向的能力。
③制动平稳。
制动时制动力应迅速平稳地增加;在放松制动踏板时,制动应迅速消失,不拖滞。
④操纵轻便。
施加于制动踏板和停车杠杆上的力不应过大,以免造成驾驶员疲劳。
⑤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不应有自行制动现象。
⑥抗热衰退能力。
汽车在高速或下长坡连续制动时,由于制动器温度过高导致摩擦系数降低的现象称为热衰退。
要求制动系的热稳定性好,不易衰退,衰退后能较快地恢复。
⑦水湿恢复能力。
汽车涉水,制动器被水浸湿后,应能迅速恢复制动的能力。
TOP二、制动系常见故障1、制动失效。
即制动系出现了故障,完全丧失了制动能力。
2、制动距离延长,超出了允许的限度。
3、制动跑偏。
是指汽车直线行驶制动时,转向车轮发生自行转动,使汽车产生偏驶的现象。
由于汽车制动时,偏离了原来的运行轨迹,因而常常是造成撞车、掉沟,甚至翻车等事故的根源,所以必须予以重视。
引起跑偏的因素,就制动系而言,一是左右轮制动力不等;二是左右轮制动力增长速度不一致。
其中特别是转向轮,因此要对制动力增长全过程的左右轮制动力差作出规定,且对前后轴车轮的要求不同。
性能测试基础知识PPT课件
第2页/共18页
性能测试的类型
验收性能测试(狭义) 性能测试方法是通过模拟生产运行 的业务 压力量 和使用 场景组 合,测 试系统 的性能 是否满 足生产 性能要 求。通 俗地说 ,这种 方法就 是要在 特定的 运行条 件下验 证系统 的能力 状态。 特点: 1、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验证系统 是否具 有系统 宣称具 有的能 力。 2、这种方法要事先了解被测系统经 典场景 ,并具 有明确 的性能 目标。 3、这种方法要求在已经确定的环境 下运行 。 也就是说,这种方法是对系统性能已 经有了 了解的 前提, 并对需 求有明 确的目 标,并 在已经 确定的 环境下 进行的 。
性能测试关注的指标
如何估算并发用户数? 1 、二八原则 2、最大在线用户的5%—20% 3、C=nL/T 并发用户数=(登录用户的会话数量*每个会话的平均在线时长)/考察的时间长 度 4、并发用户峰值: C^=C+3*√C(泊松分布)
第11页/共18页
性能测试关注的指标
如何估算并发用户数 举例: 如同百米赛跑,并发用户数指的是参赛的选手数量,每个选手(测试中使用的虚
反应系统处理能力指标
— CPU占用率:Windows<95%, Unix<85%
— 内存可用数:<10%或<4M,说 明内存 太小, 或有内 存泄露
— 内存页交换率:page in/s<80
— CPU的队列长度:一直超过二,可 能表示 处理器 堵塞, 服务器 的CPU 可能是 个瓶颈
第10页/共18页
发连接数,应同时加大这两个参数。Web server允许的最大连接数还受制于操作系 统的内核参数设置,通常Windows是2000个左右,Linux是1000个左右。
测试基础知识
测试基础知识测试基础知识是指能够理解和应用测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术。
这些基础知识对于从事软件测试工作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地支持测试工作的开展和提高测试质量。
首先,测试基础知识包括测试的定义和目标。
测试是指通过运行程序,发现并报告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提供相关的改进建议。
测试的目标是为了提高软件质量,减少软件在使用中的风险和损失。
其次,测试基础知识还包括测试的原则和方法。
测试的原则是指测试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则,包括全面性、有效性、及时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等。
测试的方法是指测试进行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包括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执行和测试评估等。
此外,测试基础知识还包括测试的技术和工具。
测试的技术是指测试人员所需要掌握和应用的一些测试方法和技巧,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等。
测试的工具是指测试人员所需要使用的一些测试辅助工具,包括自动化测试工具、性能测试工具和缺陷管理工具等。
在掌握这些测试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测试人员还需要了解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和测试活动在其中的位置。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是指软件从需求分析到发布使用的全过程。
测试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需求分析阶段的测试、设计阶段的测试、编码阶段的测试和发布前的验收测试等。
最后,测试基础知识还包括测试的质量管理和提高测试效果的方法。
测试的质量管理是指通过规范和管理测试过程,提高测试质量和效率。
提高测试效果的方法包括测试创新、测试复用和测试团队合作等。
总之,测试基础知识是测试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它能够为测试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通过学习和应用测试基础知识,测试人员能够提高测试质量和效果,为软件质量保障做出贡献。
同时,掌握测试基础知识也是测试人员职业发展的基础,能够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性能测试QPS+TPS+事务基础知识分析
性能测试QPS+TPS+事务基础知识分析事务就是⽤户某⼀步或⼏步操作的集合。
不过,我们要保证它有⼀个完整意义。
⽐如⽤户对某⼀个页⾯的⼀次请求,⽤户对某系统的⼀次登录,淘宝⽤户对商品的⼀次确认⽀付过程。
这些我们都可以看作⼀个事务。
那么如何衡量服务器对事务的处理能⼒。
⼜引出⼀个概念----TPSTPS和QPSTP S是TransactionsPerSecond的缩写,也就是事务数/秒。
它是软件测试结果的测量单位。
⼀个事务是指⼀个客户机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然后服务器做出反应的过程。
客户机在发送请求时开始计时,收到服务器响应后结束计时,以此来计算使⽤的时间和完成的事务个数。
Tps即每秒处理事务数,包括了1、⽤户请求服务器2、服务器⾃⼰的内部查询等处理3、服务器返回给⽤户这三个过程,每秒能够完成N个这三个过程,Tps也就是3;但是由于我们的脚本⼀般是这样的,⼀个接⼝就是⼀个线程组,所以对于事务来说,就是这⼀个接⼝的也就是说正常的汇总报告⾥,只会有⼀个接⼝的tps,⽽不是像下⾯这种有多个接⼝QPSQueries Per Second,顾名思义:“每秒查询率”,是⼀台服务器每秒能够相应的查询次数,是对⼀个特定的查询服务器在规定时间内所处理流量多少的衡量标准。
QPS基本类似于TPS,但是不同的是,对于⼀个页⾯的⼀次访问,形成⼀个TPS;但⼀次页⾯请求,可能产⽣多次对服务器的请求,服务器对这些请求,就可计⼊QPS之中。
每秒查询率QPS是对⼀个特定的查询服务器在规定时间内所处理流量多少的衡量标准以上就是性能测试QPS+TPS+事务基础知识分析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性能测试的资料请关注其它相关⽂章!。
软件性能测试基础教程
软件性能测试基础教程第一章:引言软件性能测试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它旨在评估软件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背景下,软件性能测试变得愈发重要。
本教程将为读者介绍软件性能测试的基础知识,并提供实用的指导。
第二章:软件性能测试的概述2.1 软件性能测试的定义性能测试是指对软件系统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测试和评估,以确定其在给定资源限制下的性能表现。
2.2 软件性能测试的目标- 确定软件系统的瓶颈和性能限制,以指导性能优化工作。
- 评估软件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以确定其是否符合预期需求。
- 验证硬件和软件配置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以支持系统规模扩展。
2.3 软件性能测试的重要性- 提供性能基准,帮助决策者了解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
- 改善用户体验,确保软件系统具备高性能和快速响应能力。
- 对系统进行可靠性验证,避免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出现故障。
第三章:软件性能测试的方法3.1 负载测试负载测试是测试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其目标是评估系统在正常、峰值和超负荷条件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3.2 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为了确定系统在极限负载下是否能正常工作。
通过逐渐增加负载,观察系统的响应时间和资源利用情况,来评估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3 容量测试容量测试旨在确定系统能够支持的最大负载。
通过逐渐增加负载并监测系统性能,来确定系统的容量极限。
第四章:软件性能测试的工具4.1 负载测试工具常用的负载测试工具包括Apache JMeter、LoadRunner和Gatling等。
这些工具可以模拟大量用户并发访问系统,并记录系统响应时间、吞吐量等关键指标。
4.2 监测工具监测工具用于监测系统在测试过程中的性能和资源使用情况。
常见的监测工具包括AppDynamics、New Relic和Nagios等。
4.3 分析工具分析工具用于对性能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帮助找出系统性能瓶颈和优化方向。
常见的分析工具包括Grafana、Splunk和ELK等。
移动终端性能测试的基础知识与实践
移动终端性能测试的基础知识与实践移动终端性能测试在现代软件应用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由于移动设备数量巨大,且不断推出新型号,移动终端性能测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与复杂。
本文将介绍移动终端性能测试的基础知识与实践,给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1. 测试环境测试环境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这包括测试设备的选择、操作系统与版本、应用程序的版本、网络连接类型等因素。
测试设备的选择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目标用户群体来选取。
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的版本也需要根据测试需求来选择,并保持测试环境的一致性。
网络连接类型也应同样注意,以免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 测试目标测试目标是测试的核心,它是指我们要测试什么。
通常移动终端的性能测试目标包括以下几点:(1)启动时间:指应用程序从启动到完全加载所需要的时间。
(2)响应时间:指用户操作某一功能时,系统响应的速度。
(3)性能稳定性:指应用程序使用一段时间后性能是否仍然稳定。
(4)内存占用:指应用程序运行时所占用的内存大小。
(5)电池消耗:指应用程序在运行时,对设备电池的消耗情况。
(6)网络速度:指应用程序网络连接时的速度。
3. 测试方法测试方法是测试的重要步骤之一。
它需要根据测试目标,确定测试方法。
通常使用的测试方法包括人工测试、自动化测试和压力测试。
(1)人工测试:人工测试是指通过人工的操作,观察应用程序的性能,记录测试结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试目标较少,测试范围较小的情况。
(2)自动化测试:自动化测试是指使用测试工具,按照预定的测试计划执行测试任务,自动化地记录、分析测试结果。
自动化测试适用于测试目标较多,测试范围较广的情况。
(3)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指在一定负载下,测试系统的性能与稳定性。
在压力测试中,测试工具模拟出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系统,并在测试过程中不断增加负载,测试系统的稳定性。
4. 测试分析与报告测试分析与报告是测试的最后一步。
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测试报告向相关人员反馈测试结果。
测试的基本知识点
测试的基本知识点1.测试基础知识:
-测试定义
-测试目的
-测试过程
-测试策略和方法
-测试文档和测试计划
-测试用例设计
2.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瀑布模型
-敏捷开发
-迭代开发
-增量开发
3.软件测试的类型:
-黑盒测试
-白盒测试
-灰盒测试
-功能测试
-性能测试
-安全性测试
4.测试的阶段和活动:
-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
-系统测试
-验收测试
-开发者测试
-用户测试
- Alpha测试和Beta测试5.测试工具和技术:
-自动化测试工具
-性能测试工具
-缺陷管理工具
-测试管理工具
-静态测试方法
-动态测试方法
-API测试
6.测试的度量和评估:
-测试覆盖率
-缺陷密度
-成功率
-运行时间和消耗资源
-迭代次数和缺陷修复时间7.软件质量保证:
-质量标准和规范
-质量评估和审核
-缺陷预防和缺陷管理
-流程改进和质量管理体系
8.测试团队组织和角色:
-测试经理
-测试工程师
-自动化测试工程师
-高级测试工程师
-测试分析师
9.问题追踪和缺陷管理:
-缺陷追踪和记录
-缺陷分类和优先级
-缺陷修复和验证
-缺陷报告和跟踪
10.测试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时间和资源限制
-复杂性和兼容性
-环境和配置管理
-高质量的测试设计和执行。
性能测试题库
性能测试题库性能测试是软件测试中的一种重要测试方法,旨在评估系统在不同工作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为了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进行性能测试,以下是一个性能测试题库,涵盖了常见的性能测试知识点和技巧。
一、性能测试基础知识- 什么是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的目的和重要性是什么?- 性能测试的分类有哪些?- 性能测试和负载测试的区别是什么?- 性能测试的指标有哪些?各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是什么?二、性能测试工具- 常用的性能测试工具有哪些?- JMeter是什么?如何使用JMeter进行性能测试?- LoadRunner是什么?如何使用LoadRunner进行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工具的选择要考虑哪些因素?三、性能测试策略和计划- 性能测试的策略和计划的编制步骤是什么?- 性能测试计划中应包含哪些内容?- 如何确定性能测试的工作负载、并发用户数和持续时间?- 如何设置性能测试的环境和准备测试数据?四、性能测试场景设计- 性能测试场景的设计要考虑哪些因素?- 如何设计合适的负载模型?- 如何模拟真实的用户行为?- 如何设置合适的断言和阈值?五、性能测试过程和分析- 性能测试的执行流程是什么?- 如何收集性能测试数据?- 如何进行性能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 如何发现性能问题和瓶颈?六、性能测试优化- 性能测试优化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如何优化系统性能和吞吐量?- 如何降低响应时间和延迟?七、性能测试实践经验- 性能测试中常见的陷阱和挑战有哪些?- 性能测试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是什么?- 性能测试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享。
八、性能测试的前沿技术- 目前性能测试领域的热点技术和趋势有哪些?- 如何应对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的性能测试挑战?- 性能测试在敏捷开发和DevOps中的应用。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性能测试题库,涵盖了性能测试的各个方面。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掌握这些知识和技巧,你将能够提高性能测试的效果和质量,确保系统在高负载下的性能表现正常。
测试基础知识(系统测试的方法与过程)
测试基础知识(系统测试的⽅法与过程)1.功能测试对产品的功能进⾏测试,检验是否实现、是否正确实现系统功能。
2.性能测试对产品的性能进⾏测试,检验是否达标、是否能够保持性能。
3.负载测试在认为设置的⾼负载(⼤数据量、⼤访问量)的情况下,检查系统是否发⽣功能或者性能上的问题。
4.压⼒测试在⼈为设置的系统资源紧缺情况下,检查系统是否发⽣功能或者性能上的问题。
5.疲劳测试在⼀段时间内(经验上⼀般是连续72⼩时)保持系统功能的频繁使⽤,检查系统是否发⽣功能或者性能上的问题。
6.易⽤性测试检查系统界⾯和功能是否容易学习、使⽤⽅式是否规范⼀致,是否会误导⽤户或者使⽤模糊的信息。
7.安装测试检查系统安装是否能够安装所有需要的⽂件/数据并进⾏必要的系统设置,检查系统安装是否破坏其他⽂件或者配置,检查系统安装是否可以终⽌并恢复现场,检查系统是否能够正确的卸载并恢复现场,检查安装和卸载过程的⽤户提⽰和功能是否出现错误。
有时将安装测试作为功能测试的⼀部分。
8.配置测试在不同的硬件配置下,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应⽤软件环境中,检查系统是否发⽣功能或者性能上的问题。
9.⽂档测试检查系统的⽂档是否齐全,检查是否有多余⽂档或者死⽂档,检查⽂档内容是否正确/规范/⼀致等。
10.安全测试检查系统是否有病毒,检查系统是否正确加密,检查系统在⾮授权的内部或者外部⽤户访问或者故意破坏时是否出现错误。
11.恢复测试在⼈为发⽣系统灾难(系统崩溃、硬件损坏、病毒⼊侵等)的情况下,检查系统是否能恢复被破坏的环境和数据。
12.回归测试是⼀种选择性重新测试,⽬的是检查系统或系统组成部分在修改期间产⽣的缺陷,⽤于验证已经进⾏的修改并未引起不希望的有害效果,或者确认修改后的系统系统组成部分仍满⾜规定的要求13.健全测试检查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基本可以正常使⽤,来确定是否可以继续进⾏系统测试的其他内容。
14.交付测试关闭所有缺陷报告后,确保系统达到预期的交付标准。
软件测试基础知识
软件测试基础知识软件测试是确保软件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测试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涵盖了各个阶段,从需求分析到软件交付之前的最后一步测试。
本文将介绍软件测试的基础知识,包括测试类型、测试方法和常用工具。
一、测试类型1.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对软件的功能进行验证。
它通过模拟用户的操作来测试软件是否符合预期的需求和规范。
功能测试通常包括输入验证、输出验证、用户界面测试、集成测试等。
通过功能测试,可以确保软件在各种操作条件下正常运行。
2. 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是对软件的性能进行评估。
它包括对软件的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能力等进行测试。
性能测试可以帮助发现软件在压力条件下的性能瓶颈,从而改进其性能和可靠性。
3. 安全测试安全测试是为了评估软件的安全性和防护能力。
它通过模拟黑客攻击、检测漏洞和脆弱性来测试软件的安全性。
安全测试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措施加固软件的安全性。
4. 兼容性测试兼容性测试是为了确保软件在不同平台、不同浏览器、不同设备上的兼容性。
它测试软件在各种环境下的运行情况,以确保软件在不同用户使用条件下的稳定性。
二、测试方法1. 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它不考虑软件的内部结构和实现细节,只关注输入和输出。
测试人员通过输入各种情况的数据,验证软件的输出是否符合预期结果。
黑盒测试可以帮助发现功能缺陷和逻辑错误。
2. 白盒测试白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它考虑软件的内部结构和实现细节。
测试人员通过检查代码和设计文档,设计测试用例来测试软件的每个细节,以确保软件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白盒测试可以帮助发现代码错误和逻辑问题。
3. 灰盒测试灰盒测试是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结合。
测试人员对软件的外部行为进行测试,同时也有一定的了解软件的内部结构。
灰盒测试可以综合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优点,更加全面地评估软件的功能和性能。
三、常用工具1. 自动化测试工具自动化测试工具可以模拟人类用户的操作,自动执行测试用例并生成测试报告。
性能测试知识总结
a)负载测试 b)压力测试 c)稳定性能测试
关注如何使系统具有 我们要求的性能能力
某某系统计划在一年 内获客量在到xxx万, 系统到时候是否能支 持这么多用户量?如 果不能需要如何调整
系统的配置?
a) 它是一种探索性的 测试
b) 常用于了解系统性 能和获得扩展性能的
方法
a) 负载测试 b) 压力测试 c) 配置测试
性能测试 类型
稳定性测 试
在给系统加载一定业务压力的情况下,使系 统运行一段时间,以此检测系统是否稳定.
并发测试
测试多个用户同时访问同一个应用、同一 个模块或者数据记录时是否存在死锁或者 其他性能问题.
性能测试应用场景〔领域
1、性能测试应用场景〔领域主要有:能力验证、规划能力、性能调优、 缺陷发现、性能基准比较,下表简单介绍和对比了这几个场景的各自用途 和特点:
性能需求分析的切入点
❖系统角度:系统又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分析 ❖系统架构: ❖ 如果一个系统采用的框架是老的系统框架〔通常大公司都有自己的统一框架,只是在 此框架上增加一些应用,其实是没有必要做性能测试,因为老框架的使用肯定是经过了验证的. 如果一个系统采用的是一种新的框架,可以考虑做性能测试. ❖数据库要求 ❖ 很多情况下,性能测试是大数据量的并发访问、修改数据库,而瓶颈在于连接数据库池 的数量,而非数据库本身的负载、吞吐能力.这时,可以结合DBA的建议,来决定是否来做性能 测试. ❖系统特殊要求 ❖ 从实时性角度来分析,某些系统对响应时间要求比较高,比如证券系统,系统的快慢直接影响 客户的收益,这种情况就有作并发测试的必要,在大并发量的场景下,查看这个功能的响应时间. ❖ 从大数据量上传下载角度分析,某些系统经常需要进行较大数据量的上传和下载操作,虽然 此种操作使用的人数不会太多,但是也有必要进行性能测试,确定系统能处理的最大容量,如果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估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估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估是指通过一系列的量化指标和方法,对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与分析。
在计算机系统设计和优化过程中,准确评估系统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了解系统的工作状态,找出性能瓶颈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从而提升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估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
一、性能评估指标在进行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估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估指标来衡量系统的性能。
常用的性能评估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指系统处理一项任务所需的时间。
它是评估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以毫秒或秒为单位来表示。
响应时间越短,系统的性能越好。
2. 吞吐量:吞吐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系统能够处理的任务数量。
通常以每秒处理的任务数来衡量。
吞吐量越大,系统的性能越好。
3. 并发性:并发性是指系统能够同时处理的任务数。
对于某些需要大量并发处理的应用,如高性能服务器,评估系统的并发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4. 资源利用率:资源利用率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资源利用率越高,系统的性能越好。
二、性能评估方法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估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通常需要借助一些专门的工具和方法来进行分析和测试。
1. 基准测试:基准测试是通过运行一系列的标准化测试程序,来评估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这些测试程序可以模拟出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工作状态,通过对比测试结果的差异,可以得出系统的性能表现。
2. 剖析工具:剖析工具可以用于监控和分析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网络流量等。
通过使用剖析工具,可以找出系统的瓶颈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性能优化。
3. 模拟工具:模拟工具可以模拟出不同负载下的系统性能表现,通过改变负载参数来观察系统的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指标的变化。
模拟工具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了解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4. 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通过增加系统的负载,来测试系统在高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测试基础知识(白盒测试,黑盒测试,测试用例,功能测试等等)
测试基础知识(⽩盒测试,⿊盒测试,测试⽤例,功能测试等等)测试基础知识找实习⼯作的过程中总结了下测试基础知识,编程能⼒重要,测试基础同样重要,希望对⼤家有帮助软件测试⽅法: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盒测试和⿊盒测试传统测试与⾯向对象测试软件测试过程: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按测试类型:功能、性能、界⾯、易⽤性测试、兼容性测试、安全性测试、安装测试(单元测试:在编码过程中,对每个⼩程序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将单元集成在⼀起后,可称为组件)回归测试、冒烟测试、随机测试(冒烟测试:是指在对⼀个新版本进⾏系统⼤规模的测试之前,先验证⼀下软件的基本功能是否实现,是否具备可测性。
专门针对某⼀项功能的测试---主⼲功能)测试流程:编写测试计划,编写测试⽤例,搭建测试环境,,实施测试,测试评估,测试总结。
测试计划:就是在测试实施之前确定测试对象,并对测试对象进⾏资源,时间,风险,测试范围,预算等⽅⾯的综合分析。
测试计划的内容:简介,项⽬说明,范围,测试⼿段和策略,项⽬通过和失败的标准,暂停/重启测试的标准,测试任务分配,职责等等测试⽤例三要素:测试步骤,输⼊数据,期望结果测试⽤例内容:项⽬名称,测试环境,预置条件,⽤例编号,测试步骤,输⼊数据,预期结果。
测试数据是写好测试⽤例的关键?测试⽤例内容,写好测试⽤例的关键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盒测试(也称为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盒测试分为: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因果图法,决策表法,正交实验法,场景法,错误推测法,常⽤控件测试(⽂本框,按钮,单选按钮,复选框)(要知道各种⽅法的实际应⽤场景)⿊盒测试在程序接⼝进⾏测试,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也被称为⽤户测试。
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盒测试⿊盒测试与软件的实现过程⽆关,在软件实现过程发⽣变化时,测试⽤例仍可使⽤⿊盒测试⽤例的设计可以和软件实现同时进⾏,这样能够压缩总的开发时间等价类划分法:有效等价类,⽆效等价类(计算1-100之间的和,登录注册对密码位数的要求)设计⼀个新⽤例,使它能够覆盖尽量多尚未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该步骤,直到所有有效等价类均被⽤例覆盖设计⼀个新⽤例,使它仅覆盖⼀个尚未覆盖的⽆效等价类,重复该步骤,直到所有⽆效等价类均被⽤例覆盖三⾓形测试⽤例题⽬:输⼊三个数a、b、c分别作为三边的边长构成三⾓形。
测试技术基础知识
测试技术基础知识引言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的测试,可以帮助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缺陷、提高软件的质量以及满足用户需求。
测试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有着自己的基础知识和方法论。
本文将介绍测试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测试的概念、分类、策略、方法和工具等。
1. 测试的概念测试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和活动来评估软件或系统的特定属性,以查找缺陷并评估其质量。
测试的目标是验证软件是否满足预期的需求、发现缺陷和错误,并提供改进和修复的建议。
2. 测试的分类根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测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针对软件的功能和需求的测试。
通过验证软件的各项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进行实现,以验证软件是否满足用户的期望。
2.2 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是评估软件的性能和可扩展性的测试。
通过模拟实际工作负载条件下对软件系统进行测试,以检测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和瓶颈。
2.3 安全测试安全测试是评估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和防护能力的测试。
通过模拟各种攻击和恶意行为,以评估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和弱点,并提供相应的安全改进建议。
2.4 兼容性测试兼容性测试是评估软件系统在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和硬件环境下的兼容性的测试。
通过验证软件在不同环境下的功能和性能的一致性,以确保软件在各种环境中都能正常运行。
3. 测试策略测试策略是指在测试过程中确定测试范围、资源和计划的方法和原则。
一个好的测试策略可以帮助测试团队高效地进行测试,并确保测试覆盖面和质量。
3.1 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黑盒测试是一种在不考虑内部结构和实现的情况下对软件进行测试的方法。
测试人员仅根据需求规格进行测试,验证软件的功能、界面和用户体验等。
白盒测试是一种考虑软件内部结构和代码实现的情况下进行测试的方法。
测试人员基于代码和设计文档进行测试,验证软件的逻辑正确性、代码覆盖率和错误路径等。
3.2 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静态测试是在不运行软件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测试的方法。
软件测试知识点总结
一、基础知识1、什么是软件测试,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啥?2、什么是测试计划?都包括啥?什么是测试方案,什么是测试策略?测试方案包含哪些内容?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哪些?测试用例内容有哪些?3、测试用例为什么需要分级,如何分级别?测试用例需要哪些人来评审?评审的目的是什么?好的测试用例关键点是什么?不能发现BUG的测试用例不是好的测试用例吗?4、测试分为哪几个阶段?5、软件测试类型都有哪些?你进行过哪些测试,擅长什么?6、软件缺陷等级划分7、缺陷生命周期8、测试生命周期9、为什么要进行交叉测试?10、α、β测试是什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11、什么是驱动模块、桩模块12、什么是白盒测试,有几种方法13、测试结束标准14、测试报告包含哪些内容?15、项目中的需求,测试可以和客户沟通吗?不确定的需求怎么解决?16、你认为测试人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开发犯低级错误怎么办?开发说不是bug怎么办?你为什么能够做测试这一行?你的职业规划?17、如何测试纸杯二、接口测试1、什么是API?什么是API测试?2、常见的API测试点有哪些?API测试中使用的一些常用协议?用于API测试的工具?最常用的API文档模板?3、API和Web服务之间的区别?4、什么是Soap?什么是Rest API?SOAP和REST的区别?5、API常见测试有哪些?API测试有哪些优势?API测试中验证哪些内容?6、API测试、单元测试和UI测试之间的区别?7、API测试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8、执行API测试时我们一般会发现哪些BUG类型呢?9、接口测试用例的编写要点有哪些?10、列举一些最常用的HTTP方法?常见的响应状态码及意义11、可以使用GET请求而不是POST请求来创建资源吗?POST和GET有什么区别?12、PUT和POST方法有什么区别?13、接口产生的垃圾数据如何清理?测试的数据你放在哪?14、你们怎么做的参数化?15、接口测试的步骤有哪些?API测试设计的原理是?16、异步接口怎么测试?17、请详细阐述接口测试和UI测试在测试活动中是如何协同测试的?18、怎么设计接口测试用例?19、下个接口请求参数依赖上个接口的返回数据?依赖于登录的接口如何处理?依赖于第三方数据的接口如何进行测试?20、不可逆的操作,如何处理,比如删除一个订单这种接口如何测试21、json和字典dict的区别?三、性能测试1、性能测试包含了哪些软件测试(至少举出3种)?2、请问什么是性能测试、负载测试、压力测试?3、在给定的测试环境下进行,考虑被测系统的业务压力量和典型场景?4、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执行性能测试?5、简述性能测试的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能管理指南系统工作负载系统工作负载的完整准确的定义对于预测或理解它的性能是很关键的。
在衡量系统性能时,工作负载的不同可能会比CPU 时钟速度或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大小不同带来更多的变化。
工作负载的定义不仅必须包含向系统发送的请求的类型和速率,还要包含将要执行的确切软件包和内部应用程序。
包括系统将在后台处理的工作也很重要。
例如,如果一个系统包含通过NFS 加载且由其它系统频繁访问的文件系统,那么处理那些访问很可能是总体工作负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即使该系统不是正式的服务器也是如此。
已进行标准化从而允许在不同系统之间进行比较的工作负载称为基准程序。
但是,很少有实际的工作负载能完全符合基准程序的精确算法和环境。
即使是那些最初从实际的应用程序发展而来的行业标准基准程序也已经过简化和均匀化,从而使它们可移植到大量的硬件平台上。
使用行业标准基准程序唯一有效的方法是减小将接受严肃评估的候选系统的范围。
因此,在尝试理解系统的工作负载和性能时不应该只依赖基准测试结果。
可以将工作负载分为以下类别:多用户由多个用户通过各自的终端提交的工作组成的工作负载。
通常,这种工作负载的性能目标有两种可能,即在保留指定的最坏情况响应时间条件下最大化系统吞吐量,或者对于固定不变的工作负载获得尽可能快的响应时间。
服务器由来源于其它系统的请求组成的工作负载。
例如,文件服务器的工作负载主要是磁盘读写请求。
它是多用户工作负载(加上NFS 或其它I/O 活动)的磁盘I/O 部分,所以适用同样的目标,即在给定的相应时间限制下最大化吞吐量。
其它的服务器工作负载由诸如数学计算密集的程序、数据库事务、打印机作业之类的项组成。
工作站由单独的用户通过键盘提交工作和在该系统的显示器上接收结果组成的工作负载。
通常这种工作负载的最高优先级性能目标是使用户请求的响应时间最短。
性能目标在定义了系统必须处理的工作负载后,可以选择性能标准并根据这些标准设定性能目标。
计算机系统的总体性能标准是响应时间和吞吐量。
响应时间是提交请求和返回该请求的响应之间使用的时间。
示例包括:数据库查询花费的时间将字符回显到终端上花费的时间访问Web 页面花费的时间吞吐量是对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的量度。
示例包括:每分钟的数据库事务每秒传送的文件千字节数每秒读或写的文件千字节数每分钟的Web 服务器命中数这些度量之间的关系很复杂。
有时可能以响应时间为代价而得到较高的吞吐量,而有时候又要以吞吐量为代价得到较好的响应时间。
在其它情况下,一个单独的更改可能对两者都有提高。
可接受的性能基于合理的吞吐量与合理的响应时间相结合。
在规划或调谐任何系统中,当处理特定的工作负载时一定要保证对响应时间和吞吐量都有明确的目标。
否则,有可能存在一种风险,那就是您花费了分析时间和物力改善的仅仅是系统性能中一个次要的方面。
性能调谐过程介绍性能调谐主要是资源管理问题和正确的系统参数设置。
调谐工作负载和系统以有效利用资源由下列步骤组成:1. 识别系统中的工作负载2. 设置目标:a. 确定如何评测结果b. 量化目标和区分目标的优先级3. 识别限制系统性能的关键资源4. 最小化工作负载的关键资源要求:a. 如果可选择的话,使用最适当的资源b. 减少个别程序或系统函数对关键资源的要求c. 结构化资源的并行使用5. 修改资源的分配以反映优先级a. 更改个别程序的优先级或资源限制b. 更改系统资源管理参数的设置6. 重复步骤 3 到步骤 5 直到满足目标(或者资源饱和)7. 如果必要的话,使用其它资源识别工作负载系统执行的所有工作都必须能够识别。
特别是在 LAN 连接的系统中,通过系统的用户之间仅有的非正式协议,可以轻松地开发出一组复杂的交叉安装的文件系统。
这些文件系统必须被识别出来并作为任何调谐活动的一部分进行考虑。
对于多用户工作负载,分析员必须量化一般情况和高峰期的请求率。
确定用户实际与终端交互时间的实际比例也是很重要的。
该识别阶段中的一个要素是决定必须对生产系统进行评估和调谐活动,还是在另一系统上(或"切换")用实际工作负载的模拟型式来完成评估和调谐活动。
分析员必须针对非生产环境的灵活性权衡来自于生产环境结果的较大可靠性,分析员可在非生产环境中进行试验,当然试验所冒的风险是性能下降或更糟。
设置目标的重要性虽然可以根据可测数量设置目标,但实际希望的结果往往带有主观性,比如令人满意的响应时间。
进一步讲,分析员必须抵挡住调谐可测量的东西而不是对他而言是重要东西的诱惑。
如果没有系统提供的评估能符合所要求的改进,那么就必须对该评估进行设计。
量化目标最有价值的方面不是选择达到的数字,而是对(通常)多个目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公开判定。
如果这些优先级没有事先设定且不是每个相关的人都理解的话,分析员在没有进行频繁咨询之前不能作出任何折衷的决定。
分析员还容易对用户的反应或管理性能中一些已经被忽略的方面而感到吃惊。
如果系统的支持和使用跨过了组织的边界,您可能需要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的书面服务级协议,可确保对性能目标和优先级有一个清楚而共同的理解。
识别关键资源通常,给定工作负载的性能可由一两种关键系统资源的可用性和速度决定。
分析员必须正确识别出那些资源,否则会冒险陷入无休止的尝试出错操作。
系统具有物理资源和逻辑资源。
关键的物理资源通常比较容易识别,因为较多的系统性能工具可用来评估物理资源的利用率。
通常最影响性能的物理资源如下:" CPU 周期" 内存" I/O 总线" 不同的适配器" 磁盘臂" 磁盘空间" 网络访问逻辑资源不太容易识别。
逻辑资源通常是对物理资源进行分区的编程抽象。
进行分区的目的是共享和管理物理资源。
构建于其上的物理资源和逻辑资源的一些示例如下:CPU" 处理器时间片内存" 页面帧" 堆栈" 缓冲区" 队列" 表" 锁和信号量磁盘空间" 逻辑卷" 文件系统" 文件" 分区网络访问" 会话" 信息包" 通道了解逻辑资源和物理资源是很重要的。
因为缺少逻辑资源线程可能阻塞,就像因为缺少物理资源而阻塞一样,扩展下层物理资源未必能保证创建附加的逻辑资源。
例如,考虑使用 NFS 块 I/O 守护程序 biod。
客户机上的一个 biod 守护程序要求处理每个暂挂的 NFS 远程 I/O 请求。
因此,biod 守护程序的数量限制了能同时运行的 NFS I/O 操作的数量。
当缺少 biod 守护程序时,系统检测会指示 CPU 和通信链路只使用了很少一部分。
您可能有系统未充分利用(并且很慢)的假象,事实上这时是因为缺少 biod 守护程序从而限制了其余的资源。
biod 守护程序使用处理器周期和内存,但您不能简单地通过添加实内存或将它转移到一个更快的 CPU 上来修正这个问题。
解决方案是创建更多的逻辑资源(biod 守护程序)。
在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可能不经意间创建逻辑资源和瓶颈。
传递数据或控制设备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创建一个逻辑资源。
当偶然创建这样的资源时,通常没有工具可监视它们的使用,也没有接口控制它们的分配。
它们的存在可能不会引起重视,直到某个特定性能问题出现时就会突出它们的重要性。
最小化关键资源要示下面讨论在三个级别上考虑最小化工作负载的关键资源要求。
使用适当的资源决定在一个资源上使用另一个资源时应该理智地考虑并且头脑中要有明确的目标。
在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有一个选择资源的示例,即通过增加内存消耗来减少 CPU 的消耗来达到一个平衡。
用于演示资源选择的公共的系统配置决策为:是将文件放置在单独的本地工作站上,还是放置在远程服务器上。
减少关键资源的要求对于本地开发的应用程序,可用多种方法检查程序以便其更有效地执行相同的功能或除去不需要的功能。
在系统管理级别上,争用关键资源的低优先级工作负载可以移动到其它系统中、在其它时间运行或由"工作负载管理器"控制。
结构化资源的并行使用因为工作负载需要运行多个系统资源,从而可以利用这样的事实,即资源是独立的且可以并行使用。
例如,操作系统预读算法检测到程序在顺序访问文件的事实,因此它调度并行执行的其它顺序读取操作,同时应用程序还处理先前的数据。
并行也用于系统管理。
例如,如果某个应用程序同时访问两个或多个文件且如果同时访问的这些文件存放在不同的驱动器上,那么添加一个额外的磁盘驱动器可能会提高磁盘 I/O 的速率。
资源分配优先级操作系统提供了一些方法来区分活动的优先级。
有些在系统级别上设置,比如磁盘调步。
其它的例如进程优先级可由单个用户设置以反映连接到特定任务上的重要性。
重复调谐步骤性能分析的一个公认的真理是接下来总有瓶颈出现。
减少某个资源的使用意味着另一资源限制了吞吐量或响应时间。
例如,假设我们的系统中有下列的利用率级别:CPU:90% 磁盘:70% 内存:60%这个工作负载是 CPU 受限的。
如果成功的调谐工作负载使得 CPU 负载从 90% 降到 45%,则可望在性能上有两倍的改善。
不幸的是现在的工作负载是 I/O 受限的,它有下列的近似利用率:CPU:45% 磁盘:90% 内存:60%改善后的 CPU 利用率允许程序立刻提交磁盘请求,但接下来我们会受到由磁盘驱动器的容量施加的限制。
性能改善也许是 30% 而不是预期的 100%。
总是存在一个新的关键资源。
重要的问题是使用手边的资源是否已经满足性能目标。
注意: 用 vmtune、schedtune 和其它调谐命令产生的不正当系统调谐可能导致意外的系统行为,例如降低系统或应用程序的性能或系统暂停。
更改仅应在性能分析识别出瓶颈时才适用。
注:对于性能相关的调谐设置,不存在什么一般建议。
应用额外的资源在前述所有的方法都用尽后如果系统性能仍不能满足它的目标,则必须增强或扩展关键资源。
如果关键资源是逻辑资源且下层物理资源足够,则无需额外代价就可以扩展逻辑资源。
如果关键资源是物理资源,分析员必须研究一些额外的问题:" 必须增强或扩展关键资源到什么程度才可以终止瓶颈?" 系统性能会满足它的目标吗?或另外的资源会首先饱和吗?" 如果有一串关键资源的话,增强或扩展所有这些资源或与另一系统划分当前工作负载是否更节省成本呢?连续的系统性能监视的优点连续的系统性能监视可以执行以下任务:往往会在潜在的问题产生负作用之前就检测到它们检测影响用户生产力的问题在问题首次发生时收集数据允许您建立比较基准成功的监视包括以下内容:从操作系统中定期获取关于性能的信息存储信息以留作将来问题诊断之用显示有益于系统管理员的信息检测要求额外数据收集或响应系统管理员的指示收集此类数据的情况,或者二者均检测收集和存储必需的详细数据跟踪对系统和应用程序所做的更改报告的性能问题的类型报告性能问题时,缩小可能性列表对确定性能问题的种类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