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大纲
语文教学大纲
语文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基本要求一、课程性质、任务和目标1、课程性质中国文化宝库——中文(Curriculum of Chinese Culture—Chinese)是一门全面性的、有系统性的、综合课程。
它体现了汉语及其文化的丰富多彩特征,是公民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
2、任务中文课程的任务主要有3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汉语普通话基本技能,使普通话读写能力得到有效发展;(2)培养学生的汉语言文字文化意识、欣赏和创造能力;(3)扩大学生文化素养,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学习地方方言与语言文字文化,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正确认识,树立当代中国文化的自尊自豪和正确的中华文化的认识。
二、内容与重点1、内容(1)语言知识和技能全面、系统学习汉语书面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如:音节、字的形声、偏旁部首,词的种类、形态特征及词语搭配;句子的种类及结构;语法事项,如:时态、语态、句子成分等; SKIT口语表演技能,及范文写作技能等。
(2)文字知识和文化意识详细学习汉字自身知识,主要基于课本内容,如名家小字,故事中的熟语、古诗文思想等。
培养学生的文字文化意识及文字文化胆识,引导学生系统掌握汉字文化内涵,发展感知、欣赏和创造能力。
2、重点(1)针对重点音节和音节在汉字中的特点;(2)词、词组及句子,尤其是长句的分析与翻译;(3)熟悉汉字本身包含的文字文化内涵,如小字、熟语及古诗文思想等;(4)深入学习文言文,培养分析、钻研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基本策略一、教学原则1、突出教育的历史性。
要重视学生在文字学习中的历史进程,确立文字功能了解,体会历史发展。
2、注重表达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要提倡采用以实践为主导、以游戏为手段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3、鼓励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
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具体教学方法(1)演示性教学通过示范、影像记忆等技术,让学生感知汉字的发展过程,提高它在各自层次的能够掌握和精通的意识。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试行)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一、课程性质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交际工具,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
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惯,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
同时,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个性特长,形成健全人格。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确定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内容,要适应培养目标的要求,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认知的规律,按照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文化素质。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内容分为必学、必选和自选三个部分。
XXX分体现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三、四年制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都要研究的基础内容和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
必选部分体现语文教学的较高要求,是三、四年制中等职业学校对文化基础素质要求较高的专业(或需要继续深造的学生)必须补充的教学内容和应予提高的教学要求。
自选部分是为培养学生兴趣和个性特长安排的有关内容,体现教学内容的可选性和教学要求的多样性。
一)必学内容和要求1、现代文阅读(80学时)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自读的惯,提高阅读现代文的能力。
要求学生熟练认读3500个常用汉字;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每分钟默读一般现代文500-600字;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理清写作思路,概括要点,评价内容和形式特点,正确领会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初步掌握精读、泛读方法,提高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用常用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对信息资料进行检索、筛选、摘要和分类;培养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和记诵名句、名篇的惯。
中专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中专语文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章:课程概述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是中专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文化素养以及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将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写作、听说能力,进一步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培养审美情趣和批判思维能力。
1.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包括以下方面:- 熟练掌握语言文字运用技巧,能够正确使用汉字、词语和句式表达思想;- 背诵并理解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通过阅读、写作、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提升思辨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2.1 课程内容2.1.1 课文阅读与理解通过选取经典文学作品、现代优秀文学作品以及新闻、报告等实用文本,培养学生对不同文体的理解、分析和欣赏能力。
2.1.2 语言文字运用重点讲授汉字、词语的使用规范与技巧,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汉字和词语的能力。
同时,设置一定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1.3 口语表达与演讲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促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通过演讲比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演讲技巧和自信心。
2.2 教学方法2.2.1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项目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2.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2.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
第三章:评价与考核方式3.1 评价原则根据中专语文课程的特点,评价应注重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的培养,包括语言文字运用、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表达等方面。
3.2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采取综合评价的原则,综合考虑平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阶段性考试成绩和课程项目的完成情况等。
其中,口语表达考核可以采用口试形式,书面表达考核可以采用笔试或作文形式。
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语文教学大纲
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语文是学习和工作最重要的工具。
语文课是职业高级中学(简称职业高中)各类专业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
继续进行语文教育,对职业高中学生学好各科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全面素质,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以及日后的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职业高中的培养目标,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继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也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视野,发展智力,发展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确定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原则是以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制定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教学计划的意见》为依据,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反映职业高中特点,做到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
从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学内容可以有一定的弹性。
3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分为必学和选学两个部分。
必学部分体现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必学内容分A、B 两部分。
A部分是各专业(工种)都必须学习的最基础的内容和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
B部分是除政治课和文化课学时占总学时数25% 的专业(工种)外,其他专业(工种)均要学习的内容和要达到的教学要求。
(一)必学内容A(200课时)1.现代文阅读训练(100课时)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阅读训练,巩固和提高学生自学现代文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现代汉字的认读能力,要求能熟练地认读3500个常用字。
进一步提高现代汉语词语的释义能力,要求能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学分: 3 分学时: 74学时适用专业:中技三年制的班级一、课程名称《语文》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技工院校语文课程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应用能力,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公共文化课,其主体部分为学生必修。
2.课程的任务(1)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技工院校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社会,面向职业,面向未来,从职业岗位和学生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增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活动及社会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未来就业服务。
(2)全面提升语文素养课程重视文本学习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和导向作用,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品格。
(3)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技工院校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很强。
在教学中,以广泛接触各种语文材料为基础,使学生从大量实践中体会并逐步掌握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三、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四、教学条件教学条件围绕教学任务而设计,为教学的实施提供资源,使学生在问题引导和任务的驱动下达成学习目标,有利于课程实施。
主要教学条件如下:1.硬件资源:一体化多媒体教室设备、理论教室。
2.软件资源:(1)超星学习通、微信、网络资源的手机软件。
(3)配套教材《语文》(第六版上下册,2020年版)及《语文习题册》五、课程思政教学与对应知识点设计六、考核方案设计根据本课程类型,课程能够多维度、多元化地实现全方位评价。
考核要求根据本课程类型,分为:任务考核(10%)包括考核课后拓展任务的完成情况;平时作业(20%)包括考核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考核(30%)包括学生出勤、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阶段考核(40%)主要是期末考试。
七、教材、资料1.教材名称:《语文》(第六版)2.参考书目:《语文》,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20版)3.网络资源:学校平台资源、学习通、钉钉软件。
语文教学大纲(中职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语文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学时。
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学时。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均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一)基础模块阅读与欣赏正确认读并书写个常用汉字。
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
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
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和领会,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
语文教案教学大纲
语文教案教学大纲一、前言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增强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技巧和口语表达等方面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二、第一章:语文基础知识1.1 汉字与汉语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过程,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
教学内容:汉字的起源、发展,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部首,汉字的结构规律。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法。
教师讲解汉字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并进行书写练习。
1.2 词汇与语法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常用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能正确运用词汇和语法进行表达。
教学内容:常用词汇的辨析,词性,简单句型,常用语法规则。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法。
教师讲解词汇和语法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句子的练习和造句。
三、第二章:阅读理解2.1 记叙文阅读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记叙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教学内容:记叙文的特点,阅读技巧,文章结构的分析,写作手法的识别。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法。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记叙文的特点,教授阅读技巧,并进行文章结构的分析和写作手法的识别练习。
2.2 说明文阅读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说明文的主要内容,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内容:说明文的特点,阅读技巧,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法。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说明文的特点,教授阅读技巧,并进行文章结构的分析和写作手法的识别练习。
四、第三章:写作技巧3.1 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能够写出生动的记叙文。
教学内容:记叙文的写作手法,文章结构的安排,情节的展开,人物的描写。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法。
教师讲解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结构的安排和情节的展开练习,并进行人物的描写练习。
中职校语文书
中职校语文书
《语文(提高版)》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精神及国家规划教材立项要求编写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语文》(提高版)。
各单元设有“单元指要”,着重指明本单元学习重点;课文的“旁注”主要起导读提示作用,利教便学;每课后的“想与练”及每单元的“单元练习”有助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促进其知能转化。
“阶梯教室”是按照“提高模块”的要求构建的,编排了一组综合学练材料,旨在引导学生在感悟、表达方面循序渐进、逐级提高;“语文天地”是本教材的“特色模块”,提供各种形式的阅读材料,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
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160~180学时。
2. 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32~36学时。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均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一)基础模块1. 阅读与欣赏正确认读并书写3 500个常用汉字。
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
人教版中职高二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中职高二语文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字词,能够读懂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 通过对课文的讲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3. 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选取了《红楼梦》、《高老头》、《老人与海》等经典文学作品,内容涵盖了中国古典文学、外国文学和现当代文学。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特点和人文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字词,理解文章大意,了解作品背景和作者生平。
难点: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手法和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 投影仪和PPT课件,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教学软件和网络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
3. 教学卡片和教学提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 讲解法: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和作者意图。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手法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的问题。
3. 互动法:通过提问、回答、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 情境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文学作品中的情境和人物形象。
5.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语文教学大纲(2023版)
语文教学大纲(2023版)1. 引言本教学大纲旨在规范和指导语文教学,提供统一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根据现行教育政策和教学理念,本教学大纲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和文化传承。
2. 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有效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 具备良好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掌握基本的语言规范和语法知识;- 培养文化理解和批判思维能力。
3. 教学内容本教学大纲根据学生年级和学段特点,将语文教学内容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3.1 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 古文课文的背诵和解析;- 古代文学的文化价值和历史背景。
3.2 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 现代文学的文化特点和创作风格。
3.3 语言规范与应用- 语言规范和语法知识的研究和应用;- 写作技巧和写作风格的培养;- 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3.4 阅读与理解- 不同文体的阅读和理解;- 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的培养;- 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评论。
4. 教学方法本教学大纲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 报告和讨论:通过学生报告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研究。
- 阅读和写作:通过阅读和写作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 影视欣赏:结合相关影视作品,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表达方式。
- 实地调研: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体验能力。
5. 教学评价本教学大纲强调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考查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小测验、作业、考试和课堂表现等;- 引入综合评价,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
6. 教学素材本教学大纲建议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现代文学著作、相关影视作品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7. 教学时长与排课具体教学时长和排课安排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鼓励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课程整合,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大纲
技工学校语文课教学大纲(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颁发)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
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和继续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提高质量,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学生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以及研读、探究、实践和创新的语文自学能力。
在教学过和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二、课程教学目(一)基础知识1、巩固汉语拼音规则。
2、理解并撑握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3、巩固单、复句的基础知识,能够判断常用修辞手法的正常见的语病。
4、巩固常用的修辞知识,能够判断常用修辞手法的正误,理解修辞的表达效果。
5、懂得文章的一般知识,能够判断文体及常用的表达方式。
6、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能够判断其他使用的正误。
7、了解教材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等文学家常识。
(二)现代文阅读8、能够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课文,具有一定的阅读速度(默读每分钟500字左右)。
9、能够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10、能够找出文章的关键句、关键词等重要信息并能理解其在语境中的含义与作用。
11、能够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12、能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语言的表现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性。
(三)文言文阅读13、能够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名段。
中职语文 教学大纲
《语文》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课程名称:语文英文名称:Chinese学分:3学分适用专业:中专生《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学好各科知识,形成专业领域实际工作能力,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和继续学习,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职实用语文教学,要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学生必须的语文基础知识,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应用写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增强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能力奠定基础。
实用语文课程教学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基础知识联系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语文运用能力,并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其他课程学习、实践的基础,与其它课程一起,肩负着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文化素养,提高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任务。
四、学时分配五、教材与参考书使用教材:《语文》第二册,杨九俊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11月主要参考书:《语文教学参考书》,朱晓红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六、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新《大纲》的分析与思考
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新《大纲》的分析与思考摘要:2009年教育部下发了新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新《大纲》的突出特点:强调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职业教育性质,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更为实际,更具可操作性;模块式教学结构设计使教学内容的选择更为灵活;明确提出了模块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要求。
新《大纲》还要求语文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积极利用模块化教学来实施语文教学。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特点;实施建议一、新《大纲》的突出特点2009年1月6日,为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
其中《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是在2000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以下简称《2000年大纲》)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相对于《2000年大纲》而言,新《大纲》具有如下几个突出特点:首先,强调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职业教育性质,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
新《大纲》十分重视职业岗位对语文课程教学的要求,设置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教学中创设职业情境提供了条件。
尽管职业教育兼具了其他教育的一般属性,但职业教育比较突出的特色却体现在职业技能方面。
与普通高中相比,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内容更具职业特色。
其次,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更为实际,更具可操作性。
新《大纲》通过降低要求、删节内容等方式对科学实验目标进行了调整。
这一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更为实际,更具可操作性。
第三,模块式教学结构设计,使教学内容的选择更为灵活。
新《大纲》明确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基础模块为必修内容,职业模块限定为选修内容,拓展模块为任意选修内容。
三个模块的划分充分体现了规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此外,模块式教学结构设计解决了以往课程的限定性,使根据专业或实际需要选择教学(学习)内容成为可能。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最新完整版)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最新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是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最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由教育部于2009年6月重新修订,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各专业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要求: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掌握口语交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掌握常见的文体的知识和能力;能阅读浅易文言文,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掌握听说技巧,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规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语文课程为必修课,每周4学时,三年制综合高中第一、二学年开设必修课程,共6学分;第三学年在专业实训的同时,安排选修课程,共4学分。
语文课程的教学时间三年总量为14学分。
怎样制作语文教学大纲制定语文教学大纲的方法和步骤如下:1.确定教学目的和要求:这是教学大纲的首要部分,它规定了本门课程的基本任务和所应达到的要求。
2.编排教材: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编排适当的教材。
3.制定教学计划:根据专业、学科或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将教学时间合理分配,规定好每门课程的周学时数。
4.制定教学大纲的体例和格式:一般应包括课程名称、适用专业、学时分配、授课内容、实验或实践环节、教学要求、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分工与配合关系等。
5.编写正文内容:应按章或节列出标题,并写正文内容。
正文内容应按照课程的结构顺序进行编写,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解读
03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课程应充分发挥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
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具体任务
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培养语文学习习惯和能力
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学生应掌握基本的语文基础知 识,包括语音、文字、词汇、 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以 及一定的阅读、写作、口语交 际能力。
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语文知识 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包括阅 读理解、写作表达和口语交际 等方面,能够处理日常生活和 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应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 惯和能力,包括自主学习、合 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面,能 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 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
学生应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 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 观,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
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 深入思考和讨论,培养其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教学法
通过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自 主探究和发现,培养其创新思
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
过程评价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 学习问题,调整教学策
略。
结果评价
自我评价
他人评价
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进 行评价,包括考试、作
VS
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大纲是指导学校 开展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提高学 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人文素养和职业 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它也是中等职业学校与高职、本科 院校语文课程衔接的桥梁,对于推动职业 教育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技工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技工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一、前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合载体。
语文课程是技工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
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合科学文化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工具。
开设语文有利于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觉悟。
二、课程教学目标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坚持精讲精练的原则,必须在规定的学时内,千方百计完成教学任务。
因此,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学生学习,进行多方面、多形式的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即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
同时,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个性特长,形成健全人格。
三、课程教学要求技校以加强学生语文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具体要求。
具体如下:1、增加所学专业常用字的识字量,增加词汇的积累,减少常见的错别字。
2、巩固有关拼音、语法、标点、修辞等基础知识。
3、了解并掌握课本中编入的应用文的格式和写作要领。
4、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写日记(周记),查字、词典的兴趣;加强阅读和作文指导。
5、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讲标准的普通话。
四、教学内容确定技工学校语文教学内容,要适应培养目标的要求,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认知的规律,按照技工学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文化素质。
最新语文教学大纲(中职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语文)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160~180学时。
2. 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32~36学时。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均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一)基础模块1. 阅读与欣赏正确认读并书写3 500个常用汉字。
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
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语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对全体同学都十分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
加强对现代汉语和古汉语文言文呢的学习,对于大家今后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熟悉的古代、近现代的文学大家进行进一步的学习,部分经典文章要深刻学习。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学时学分:(72)学时,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地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部分人物传记(4学时)[教学内容]:(1)跨越百年的美丽2 一碗清汤荞麦面[本章重点]:(1) 学习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2)感受一碗清汤荞麦面的真诚与感动第二部分说明文学习(20学时)[教学内容]:(1)景泰蓝的制作(2)老字号:北京昔日的名牌[本章重点]:(1)清楚景泰蓝的制作工艺(2)找出工商文明的发展规律(3)北京的名牌的未来发展第三部分议论文学习(24学时) [教学内容]:(1)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的成长与成熟(2) 人生的境界(3) 谈友谊(4) 荣誉与爱荣誉[本章重点]:(1)社会的对于年轻人的要求(2)人生的境界需要不断的认识(3)友谊对于发展的意义(4)集体荣誉与个人得失第四部分诗歌的学习20学时)[教学内容]:(1) 寻梦者(2) 相信未来(3) 致橡树[本章重点]:1. 现代诗歌的特点2. 尝试自己创作诗歌第五部分文言文学习(2学时) [教学内容]:(1)劝学(2)庖丁解牛(3)烛之武退秦师[本章重点]:(1) 学习古文的内容,以及写作特点。
中专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中专语文》教学大纲(非汉语言文学专业中专用)适用对象:三年制中专学时:252学时课程性质:基础公共课执笔人:审核人:说明部分一、前言21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世纪!为了适应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形式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开创中职语文的新局面,在认真总结国内外语文的教学经验,尤其是新时期以来我国语文教材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各类语文老师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中职的教学实际和发展需要,编写了这套新的中职语文课本,供三、四年制的中等职业学校使用。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服务。
中专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三、教学基本要求(一)阅读1.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课文。
默读注重效率,具有一定的阅读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600字)。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3.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160~180学时。
2. 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32~36学时。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均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一)基础模块1. 阅读与欣赏正确认读并书写3500个常用汉字。
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
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
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和领会,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
能辨识常见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能了解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特点。
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
就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
诵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体理解内容,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
激发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掌握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式。
掌握加圈点、列提纲、制卡片、编文摘等阅读方法。
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总量一般不少于200万字。
2. 表达与交流(1)口语交际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相应等级的要求。
听话时做到耐心专注,能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观点和意图;说话时有礼貌,表达清楚、连贯、得体。
学会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应聘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
能够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的目的和情景进行恰当的表达和交流。
(2)写作语段写作,能围绕中心,条理清楚,正确地遣词造句。
篇章写作,做到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思想健康;选材得当,结构完整,语句通顺;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记叙文,能恰当地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能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学习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写说明文,能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恰当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
写议论文,做到有观点、有材料,材料与观点保持一致。
掌握便条、单据、书信、启事、通知、计划等常用应用文的写法,做到格式规范、文字简洁。
能够根据学习、生活、职业工作的需要恰当运用。
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45分钟能写五六百字的文章。
写作活动不少于10次。
3.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
通过搜集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
(二)职业模块1.阅读与欣赏阅读与专业相关的各类文章,读懂主要内容。
能对文章中的重要信息进行筛选、整理,获得所需要的资料。
能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选择读物。
阅读有关职业理想、行业发展、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培养健康的职业情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阅读中提高搜集相关职业信息的能力,从阅读中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培养职业意识。
阅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类作品,领会作品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进一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全面要求,增强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表达与交流(1)口语交际掌握接待、洽谈、答询、协商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做到态度真诚,表达准确,语言文明,仪态大方,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
(2)写作掌握调查报告、说明书、广告词、策划书、求职信、应聘书等应用文的写法,做到格式规范,语言简明、得体,内容符合要求。
写作活动不少于4次。
3.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从相关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选取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模拟职业情境,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拓展模块1. 阅读与欣赏精读文章,能理清作者思路,辨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主旨,了解写作特点。
初步掌握欣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的方法,阅读一定数量的优秀文学作品。
品味文学作品的形象、情感、语言,能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课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以及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
实施学分制的学校,按16或18学时折合1学分。
(二)教学建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1. 教师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促进专业发展教师应了解职业教育语文课程的特点,研究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规律,不断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素养。
要结合教学实践,加强教学反思,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和效率。
2. 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应了解学生学习水平与心理特点,关注他们的学习困难,重视他们的学习需求,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以及专业课程的联系,创设与职业工作相近的情境,帮助他们认识语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
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使他们在参与中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实施分类指导和分层教学。
3. 重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
要尊重学生的感受与情感体验,同时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4. 积极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加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各类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了接触社会、了解职业的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语文学习的资源。
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加强书本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5. 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合理应用多种媒体组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有益自学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恰当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
(三)教材编写建议教材编写要以本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
教材的内容应体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目标,落实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各个模块的教学时数要与本教学大纲的教学时数安排相匹配,符合规定要求。
教材应该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反映培养目标及专业学习的要求。
教材选文要注重内容的价值取向,反映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趋势。
选文应该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文质兼美,风格多样,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品德修养和职业素养。
教材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
要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体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
充分考虑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要注意为学生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同时,为师生提供满足教学需要的多介质、多媒体数字化教学资源。
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
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需要,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的余地,也为学生留有选择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六、考核与评价(一)目的和功能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更重要的是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语文教学评价应体现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导向和发展的功能,尤其要注重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二)原则语文教学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1. 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
坚持他人评价、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
2. 评价内容全面性的原则。
在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进行评价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进行评价。
3. 评价方法多样性的原则。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逐步建立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4. 评价过程发展性的原则。
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增长了什么知识,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获得了哪些进步。
(三)方法建议要根据不同情况和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提高评价的效率。
1.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强形成性评价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要通过形成性评价客观反映学生在平时取得的进步,帮助他们逐步树立学习信心,获得成就感。
2.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重视定性评价语文教学评价要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应更重视定性评价的作用。
要本着促进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高的目的,根据不同的要求,有选择地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如可以通过书面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认知水平进行评价;也可采用陈述性的语言、激励性的评语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取得的成绩等情况进行定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