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检影验光
检影验光的原理新解及应用
检影验光是准确的客观验光方法。
对于验光师来说,不仅要熟练掌握检影验光的方法,而且还应掌握好检影验光的原理。
检影验光的原理是学习检影验光的基础,以往关于检影验光原理的论述大多是从光束的角度去解释的,这与我们对一般光学现象的解释并不一致。
在几何光学中,我们研究的方法一般是从光线的角度分析光学现象,那么能否利用几何光学的基本方法,从光线的角度分析检影,从而研究采用普通方法无法分析的问题呢?经过研究,笔者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视孔,如果将视孔看作是光阑,那么需要从光束的角度分析,才能解释检影的原理。
如果将视孔看作是一个几何点,那么就可以利用几何光学的知识,从光线的角度分析检影验光。
本文将详细讨论如何采用单一一条主光线分析检影验光的原理,并且以此利用几何光学的基本知识推导出影动相对速度的公式。
1 检影验光的原理检影验光的光路图如图1所示。
由检影镜发出的光,经过眼睛屈光系统的折射在眼底形成一个光斑,由眼底光斑发出的光,经过检影镜的视孔,进入检查者的眼睛。
当检影镜向上转动时,眼底光斑也会随之向上移动。
当检影镜向下转动时,眼底光斑也会向下移动。
在检影镜转动的同时,由于患者眼睛的屈光状态不同,检查者会看到逆动、顺动、中和三种不同的影动图像。
图11.1 逆动由眼底光斑发出的光会在它的共轭焦点(即眼睛的远点聚焦),同时,我们将检影镜的视孔看作是一个几何点。
如果眼睛的远点位于检影镜前面(患者的屈光不正度小于检影距离的屈光度w,w为负),由眼底光斑发出的光经过眼睛屈光系统的折射作用,再经过眼睛远点和检影镜的视孔,进入检查者的眼睛。
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它的光路图如图2所示,在图中眼底光斑位于视轴之上,那么它所对应的眼睛的远点应位于视轴之下。
在检查者看来,患者眼底反光是由位于视轴之下的位置发出的,检查者就会看到逆动影动。
图21.2 顺动顺动的原理与逆动的原理相似,由眼底眼光斑发出的光线经过检影镜的视孔和眼睛的远点,此时眼睛的远点位于检影镜后面且位于视轴的下方,顺动的光路图如图3所示,在检查者看来眼底反光是由眼睛的上方发出,检查者会看到顺动图像。
检影验光技巧
检影验光技巧一、检影验光简介检影全称视网膜检影(retinoscopy或skiascopy)。
检影验光法已经有13 1年的历史了,最初是由William于1859年于偶然间发现。
他用检眼镜检查散光时,无意间发现一种由眼底反射出来,并有特殊运动的光。
经过研究,直到1873年才由Cuignet用于临床。
1884年Smith建议使用检影(shadow test)一词。
1881年由P arent提出了视网膜检影一词。
顾名思义,视网膜检影实际上是利用光线经过视网膜反射后形成影像的明暗及运动规律来判断屈光状态的一种验光方法。
二.检影在验光中的地位1. 动态检影可以快速确定屈光状态通过动态检影寻找远点和对调节幅度的判断可以简单快速的确定屈光状态和程度。
2. 静态检影可以确定光度范围通过寻找中和点可以较为准确的判断光度范围,但是检影验光的结果不能直接用于处方上,还必须通过主观验光复查。
3. 动态检影可以简单确定调节幅度高中和点的位置,可以用来判断调节幅度4. 静态检影可以用于调节性近视初查静态检影的中和点光度等于实际光度减去工作距离的倒数,实际上就是在完全光度上加上一个符合检影距离的正透镜,以达到中和点。
我们知道在眼前加上一个正透镜可以使调节放松,因此,静态检影时的调节可以得到一定量的放松,如果检影结果明显低于实际的近视度数时,可能存在调节性近视。
5. 检影的同时可以进行屈光间质的检查屈光间质的状态对验光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利用检影来快速的确定屈光间质有无问题,主要通过对阴影位置及活动性的判断来确定屈光间质的状态。
三.检影验光分类(一)从光源的形状可分为点状光检影和带状光检影。
如上图点状光源与带状光源的形状。
点状光检影与带状光检影相比,点状光检影与带状光检影存在明显的区别,使用方法也略有不同。
(二)从检影时工作状态可分为静态检影和动态检影。
静态检影是指,验光时被检查者的调节、集合与检查者的工作距离处于相对或绝对静止状态是的检影方式。
检影验光技巧
检影验光技巧一、检影验光简介检影全称视网膜检影( retinoscopy 或 skiascopy )。
检影验光法已经有 13 1 年的历史了,最先是由 William 于 1859 年于有时间发现。
他用检眼镜检查散光时,无心间发现一种由眼底反射出来,并有特别运动的光。
经过研究,直到1873 年才由Cuignet 用于临床。
1884 年 Smith 建议使用检影( shadow test)一词。
1881年由P arent 提出了视网膜检影一词。
顾名思义,视网膜检影其实是利用光芒经过视网膜反射后形成影像的明暗及运动规律来判断屈光状态的一种验光方法。
二.检影在验光中的地位1.动向检影能够迅速确立屈光状态经过动向检影找寻远点和对换节幅度的判断能够简单迅速确实定屈光状态和程度。
2.静态检影能够确立光度范围经过找寻中和点能够较为正确的判断光度范围,可是检影验光的结果不可以直接用于处方上,还一定经过主观验收复查。
3.动向检影能够简单确立调理幅度高中和点的地点,能够用来判断调理幅度4.静态检影能够用于调理性近视初查静态检影的中和点光度等于实质光度减去工作距离的倒数,实质上就是在完全光度上加上一个切合检影距离的正透镜,以达到中和点。
我们知道在眼前加上一个正透镜能够使调理放松,所以,静态检影时的调理能够获得必定量的放松,假如检影结果显然低于实质的近视度数时,可能存在调理性近视。
5.检影的同时能够进行屈光间质的检查屈光间质的状态对验光有侧重要的意义,我们能够利用检影来迅速确实定屈光间质有无问题,主要经过对暗影地点及活动性的判断来确立屈光间质的状态。
三.检影验光分类( 一 ) 从光源的形状可分为点状光检影和带状光检影。
如上图点状光源与带状光源的形状。
点状光检影与带状光检影对比,点状光检影与带状光检影存在显然的差别,使用方法也略有不同。
(二)从检影时工作状态可分为静态检影和动向检影。
静态检影是指,验光时被检查者的调理、会合与检查者的工作距离处于相对或绝对静止状态是的检影方式。
检影验光的优点
检影验光的优点:1是一种可靠的客观验光方法。
能客观的检查出患者屈光状况。
不受患者主观误识的影响,不要询问患者即可检出患者准确的屈光不正。
2所用器械仅仅是检影镜,器械简单,价廉而实用。
3对合作不好的婴幼儿验光,检影法是最好的选择。
4疑难光度的验光,如不规则散光、弱视、眼球震颤、白内障、弱智等的验光。
用检影法易操作,且结果可靠。
检影法的难点:1检影法找到的中和点,是患者视网膜与验光师视网膜在检影孔上的共轭焦点。
为了达到这中和点,所用的消解镜片光度,包括:患者的屈光不正、患者的调节导致屈光改变、验光师的屈光不正、验光师的调节所组成。
只有排除后三项,才是患者的屈光不正。
首先在检影前必需消除患者调节,方法是麻痹睫状肌或患者注视5米以远视标,松驰调节。
其次,验光师的屈光不正必需全矫,即使只有0.5度。
再就是,验光师在检影时必需放松自己调节。
检影镜下所见不是图像,而是视网膜的反射,在调节松弛下完全可以辨别顺动逆动。
初学难以掌握。
需长时间训练,方可得心应手。
2我们希望检出的光度是患者黄斑中心凹的屈光状态。
但检影时又不易做到。
因为我们在检影时,欲看到中心凹的反射光,必需使检影投射光束与患眼视轴重合,也就是令患者注视检影镜光源,这样就无法观察到反射光的影动。
其原因:患者因怕光而躲避光源;受角膜顶点反光和眼底中心凹反射的干扰,无法辨识影动。
因此只能旁中心检影,但应控制投射光束与视轴夹角在5度左右。
3检影法是客观验光的方法,但需要验光师的主观体会与分析。
检影应熟练、精确。
初学者不易做到,需反复训练,细心揣摩,才能掌握检影法的真蒂。
检影验光的设备:一验光室。
供检影及验光的场所。
分普通验光室和综合验光仪验光室两类。
1 普通验光室。
面积最少为2.6X1.5米。
通过平面反射镜将视力表至患眼距离5米。
验光室宽度要能够放标准镜片箱和坐椅。
最好验光室的空间大一些,有利放松调节。
验光室不希望有杂乱无章的光线,最好不要有透明窗,用空调排气扇。
检影验光-入门篇
检影验光-入门篇检影验光入门篇当你在模拟眼上能容易的看出顺动、逆动和中和,能检查出近视和远视,这时就可以进入实际的检影操作。
因为眼睛是活体,不像模拟眼这样固定和可调观察孔径及时间限制,它具有调节,运动等因素,因此对眼睛的检查要比模拟眼难得多。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既然选择眼镜这个行业,我们就义无反顾的学好它,用好它。
(一):初学给顾客检影时,在知道顾客的屈光度的情况下给他们检影,这样不至于失去对检影的信心,还可以增加对检影的乐趣。
如,已知顾客的光度是-3.00DS,我们和顾客相对而坐,调整座椅使检查者的眼睛和顾客的眼睛同高,视线夹角不能大于15°,检影距离是67cm,(或依照自己的习惯自定),这时的人工近视是-1.50DS,我们先观察此时的影动,这时是明显的逆动,在试镜架上插上-1.00DS 的镜片,观察影动,此时逆动,取下原来的-1.00DS,插上-1.50DS的镜片,观察影动,这时应该是中和的,再取下-1.50DS的镜片,插上-2.00DS的镜片,观察到的影动已经呈现顺动。
这样就可以得知,插上-1.00DS的时候是逆动,插上-1.50DS的时候是中和,插上-2.00DS的时候顺动,这时就基本上判定顾客的屈光度是-3.00DS。
注意:1.初始对眼睛检查的时候,由于不熟练和紧张等因素难以把检影镜发出的光带投入到顾客的眼睛,在我们和顾客交代他双眼放松、平视、看远处的固视目标的时候,把检影镜的光带停在顾客的眉毛部位,开始检查的时候向下摇动就可,这样做的好处是要开始检影的时候还找不到顾客的眼睛,搞得手忙脚乱的。
2.顾客有时会看着你或检影镜,这时要迅速的把检影镜的光带从顾客的瞳孔区移开,以免强光刺激顾客的眼睛。
3.比较中和前后的影动,仔细的体会。
4.接近中和的时候,摇动检影镜要徐缓,不能动作过快和过大。
检查远视也是这样的道理。
只要检影比较多的时候,我们对映光就有了大致的了解,影动暗、慢,说明光度较高,影动亮、快,说明光度低,这对判断第一片插多少度很有帮助,因为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的检影时间。
检影验光的难点和不足之处
检影验光的难点和不足之处一、技术要求高检影验光是一种技术要求较高的验光方法,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操作人员需要了解眼球解剖结构、光学原理、疾病诊断等相关知识,同时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和步骤。
如果操作人员技能不够熟练或者理论知识不足,可能会导致检查结果的不准确或误差。
因此,对于操作人员来说,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二、受环境影响检影验光的结果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光源的亮度、稳定性以及颜色的变化都会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
在昏暗的环境下进行检影验光可能会导致检查结果的不准确,而光源过亮则可能会对患者的眼睛造成刺激,影响患者的视觉质量和检查结果。
因此,在进行检影验光时,需要选择适当的环境和光源条件,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受眼睛状况影响检影验光的结果还会受到患者眼睛状况的影响。
例如,角膜病变、晶体异常、眼底病变等眼部疾病都可能影响检影验光的检查结果。
此外,患者的视力状况、矫正方法、瞳孔大小等因素也可能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检影验光时,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眼部状况和矫正情况,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检查方法和措施,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四、无法完全排除主观因素检影验光虽然是一种客观的验光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例如,操作人员的主观判断、视觉疲劳等都可能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
此外,一些疾病或生理状态也可能影响患者的视觉质量和配合度,进而导致检查结果的不准确或误差。
因此,在进行检影验光时,需要充分考虑主观因素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误差和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五、成本高昂相较于其他验光方法,检影验光的成本较为高昂。
由于其需要较为精密的设备和仪器,同时还需要操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其检查费用也相对较高。
对于一些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来说,可能会因为费用问题而放弃进行检影验光。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要考虑患者的经济状况和需求,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性价比。
检影验光的四要素
检影验光的四要素检影验光的四要素检影验光是指通过医用仪器对眼球进行全面、深入地检查以及视力测试的一种方法,是正确配镜的基础。
下面我们将从四个方面来介绍检影验光的四要素。
第一要素:视力检查视力检查是检影验光的重要环节之一。
它通过测试眼睛对不同距离物体的分辨能力来确定视力情况。
其测试方法多种多样,例如:裸眼视力检查、矫正视力检查、低对比度视力检查等。
通过视力检查,医生可以了解受检者眼睛的自然情况以及眼睛是否需要配戴镜片。
第二要素:眼位检查眼位检查主要是检查眼球的位置和协同作用是否正常。
在眼位检查过程中,医生会要求受检者注视某个点,然后观察受检者眼球的位置和协同作用是否正常。
通过眼位检查,医生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斜视、变性斜视等眼球位置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治疗方法。
第三要素:屈光度测定屈光度测定是检影验光的重要环节之一,通常会使用自动屈光仪或手动屈光仪进行测量。
屈光度测定的目的是确定受检者眼睛的近、远视度数和散光度数,以便医生为受检者提供正确的配镜方案。
在进行屈光度测定时,医生需要提醒受检者注意保持眼睛放松,以免测出不准确的数据。
第四要素: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检影验光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通过眼底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受检者的视网膜、视神经盘和血管等部位的情况,了解眼睛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发现病变,严重的情况可有效预防失明。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年应该接受一次或两次眼底检查,对于青少年、老年人和患有眼部疾病的人,则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接受眼底检查。
综上所述,检影验光是对眼睛进行全面检查和视力测试的方法。
在检影验光过程中,四个要素相互作用,协同工作,配合合理,才能达到准确诊断、合理配镜的目的。
因此,如果您发现自己的视力有下降,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或眼科诊所进行检影验光。
同时,一定要找到正规的眼科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检影验光原理新解
140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5·2021检影验光原理新解徐斌检影验光是一种常用的客观验光方法,实践证明,深入了解并熟练掌握检影验光原理,可以有效提高验光师的验光水平。
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对目前检影验光原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检影验光原理进行新的解释,以期与同行探讨交流。
1 目前检影验光原理存在的问题目前常见的检影验光原理的解释(如图1)比较繁琐,而且也不全面,主要问题在于它将检影镜的视孔看作是孔径光阑,而孔径光阑的作用是限制由眼底光斑发出的光束,但是在实际检影过程中,会看到在接近中和时,顺动影动往往是一个小圆光点,随着检影镜的转动而快速移动。
显然此时检影镜的视孔不是孔径光阑,因此目前的理论是不能解释这种影动图像的。
图12 检影验光的原理2.1 检影验光的光路图检影验光的光路(如图2):由检影镜发出的光,经过眼睛屈光系统的折射,在眼底形成一个光斑,由眼底光斑发出的光,再经过检影镜的视孔,进入检查者的眼睛。
当检影镜向上转动时,眼底光斑随之向上移动,当检影镜向下转动时,眼底光斑向下移动。
显而易见,检影镜的转动和眼底光斑的移动是一种“顺动”关系。
当检影镜转动时,由于被检眼的屈光状态不同,检查者会看到逆动、顺动、中和等3种不同的影动图像。
图 22.2 影动的形成原理在检影中,一般认为眼底光斑是发光点,检查者看到的眼底光斑像的移动就是影动(顺动、逆动和中和)。
假设眼底光斑是向上箭头的图标(如图3),那么检查者看到的像就是:O点表示眼睛的共扼焦点,由光线的直线传播性质可知,在A点检查者会看到正立的像,在B点会看到倒立的像,在O点会看到被检眼的瞳孔充满光。
图 3验光师之家因为O点同时是被检眼的远点,因此在远点前检查者会看到正立的像,在远点后会看到倒立的像。
由于检影距离的要求,实际检影时检查者只能看到眼底光斑模糊的像,不能确定是正立还是倒立,只有通过转动检影镜,判断顺动或逆动才可以确定是正立或倒立的像。
检影验光法
检影验光法1.检影验光法是一种客观检查法,原则上医生应对每一个屈光不正的病人都应检影验光,作到心中有数,然后再根据检影度数配镜,结合自觉情况适当调整,即节省时间又易得出正确的处方。
2.设备①本法需在暗室进行,所需器械包括平面反光镜及暗室灯,以100W磨砂灯泡为好,光源放于被检者耳侧。
②被检者可用:A:睫状肌麻痹剂(散瞳验光)适用于调节力较强的青少年,检查前为使睫状肌麻痹应滴1%阿托品,日二次,连用五天,或托吡卡胺5分钟一次共5次即可。
B:不应用睫状肌麻痹剂,即小瞳孔验光,此法虽可避免因用药造成短时间的近视力朦胧,但对青少年调节紧张患者不易到达使调节充分松弛,应用小瞳孔验光,暗室应较大,以便患者能尽可能向远方注视,放松调节,小瞳验光配镜适用于18岁以上患者及一般集体屈光不正检查,或已通过散瞳验光配镜,已戴镜数年,需要重新调整者,对于首次需要验光配镜的青少年,应以散瞳验光为好。
检影验光属于客观验光法,通常用检影镜照亮被检者的眼底,用检影镜直接观察从被检者眼底反射出来的光线的聚散度,来确定被检眼的屈光状态,(正视、近视、远视)。
3. 检影验光法的基本原理检影验光是通过找被检眼的远点达到验光的目的。
远点指的是被检眼完全调节时,在空间与视网膜的共轭点。
共轭点是两个对应点和可逆点,物和像就是共轭点,检影验光的过程就是通过检影镜在空间寻找视网膜的点的过程,该共轭点就是被检眼的远点。
屈光不正:睫状肌松弛状态时,5米以外来的平行光线经屈光系统聚焦于视网膜之前或后方,称非正视眼也叫屈光不正(加眼轴与屈光力配合关系)A:正视眼:5米以外来的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在睫状肌放松状态时(即在调节静息状态下)恰好聚焦于视网膜上。
光学特点:①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②远点位于眼前远穷远,视网膜与无穷远共轭。
B:近视眼:由于眼轴太长或屈光力太强而使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的前方,称为近视。
眼轴长是因眼球过度生长,角膜曲率半径过小或晶体小造成的屈光力过强是生长不足的表现,每一种近视以上两种都可能同存在,(近一步阐述近视)光学特点:①平等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视网膜由发散光形成模糊圈。
简述检影验光的光学原理
简述检影验光的光学原理
检影验光是一种常用的眼科检查方法,用于测量和评估眼球的屈光状态和眼球的调节功能。
其光学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光的折射定律:光线从一种介质(例如空气)射向另一种介质(例如眼球组织)时,会发生折射。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光线在折射时会发生弯曲,这种折射的大小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2. 眼球的光学系统:眼球是一个复杂的光学系统,包括角膜、晶状体等组织。
角膜为眼球提供大部分的屈光度,晶状体则可以通过改变曲度来调节眼球的屈光状态。
3. 光的成像:当光线通过眼球的光学系统时,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这个实像是通过眼球内的光线折射和聚焦形成的,反映了眼球的屈光状态。
4. 视觉的解释:视觉中枢会对视网膜上形成的实像进行解释和处理,从而使我们能够看到清晰的图像。
在检影验光过程中,医生会使用特定的仪器和工具,如自动验光仪和配镜架,通过调节透镜的度数来模拟不同的屈光状态,并观察被检查者对图像的清晰度和变
化的反应。
通过分析不同屈光状态下的反应,医生可以评估眼球的屈光状态,如近视、远视、散光等,并进行相应的矫正。
【视光】检影验光教程——简单上手易操作
【视光】检影验光教程——简单上⼿易操作⼀、静态检影原理:检影镜⼜称视⽹膜检影镜它是⼀种⼜简单⼜准确的客观检查⽅法。
检查时,利⽤⼀块平⾯镜(或凹⾯镜)将光线反射到被检眼内,观察在转动镜⾯时由眼底反射出来光影的移动情况来判断被检眼的屈光度和性质。
此法是根据透镜的共轭焦点理论⽽产⽣的。
实际上在任何光学系统中影像和⽬标的位置是可以互换的,即将⽬标放在原来影像位置上,则在原来⽬标位置上产⽣影像。
平⾏光线通过正视眼时,必在视⽹膜上形成清晰的像,反之由正视眼视⽹膜上反射出来的光线,也⼀定是平⾏光线;同理由近视眼视⽹膜上⼀点向外反射光线时,则必是向远点聚合的光线;由远视眼视⽹膜上⼀点反射的光线必成为散开光线,此散开光线的延长线交于眼后⼀点(即为远视眼的远点)。
眼的视⽹膜与其远点互成共轭焦点。
实际上所谓检影法是采⽤客观的⽅法确定被检眼的远点位置,从⽽决定被检眼的屈光性质和程度⼤⼩的⼀种⽅法。
⼆、检影验光的优点1234三、检影法的难点1 检影法找到的中和点,是患者视⽹膜与验光师视⽹膜在检影孔上的共轭焦点。
为了达到这中和点,所⽤的消解镜⽚光度,包括:患者的屈光不正、患者的调节导致屈光改变、验光师的屈光不正、验光师的调节所组成。
只有排除后三项,才是患者的屈光不正。
⾸先在检影前必需消除患者调节,⽅法是⿇痹睫状肌或患者注视5⽶以远视标,松驰调节。
其次,验光师的屈光不正必需全矫,即使只有0.5度。
再就是,验光师在检影时必需放松⾃⼰调节。
检影镜下所见不是图像,⽽是视⽹膜的反射,在调节松弛下完全可以辨别顺动逆动。
初学难以掌握。
需长时间训练,⽅可得⼼应⼿。
2 我们希望检出的光度是患者黄斑中⼼凹的屈光状态。
但检影时⼜不易做到。
因为我们在平常检影时,欲看到中⼼凹的反射光,使检影投射光束与患眼视轴重合,也就是令患者注视检影镜光源,但这样就⽆法观察到反射光的影动。
其原因:患者因怕光⽽躲避光源;受⾓膜顶点反光和眼底中⼼凹反射的⼲扰,⽆法辨识影动。
第三 浅谈检影验光
浅谈检影验光
主讲:肖小年
小瞳检影验光法
• 小瞳检影验光法是一种客观他觉验光 法。不同于扩瞳验光,是存在调节的 情况下在暗室进行的验光方法。
一、检影验光的原理:
• 检影者通过检影镜、反光镜之中央小孔观察 反射入被检眼瞳孔内光线的反映光影,并通 过反映光影的各条子午线上的动向、速度、 颜色及亮度,对其屈光状态进行鉴定的方法, 寻求被检眼的反转点。 • 从光学原理上讲,眼视网膜上的这一反光点, 就是被检眼的远点的象点。这个远点和眼的 反转点相互成为共轭焦点的关系。
四、检影验光中的难点
4、球面差的影动:
由于瞳孔中央和周边的屈光度不一样,因中 央和周边的影动不能中和而形成中央和周边的差 别。检影时可以中间影动为准,散瞳后可加4mm 的小孔镜,以减少周边的干扰。
四、检影验光中的难点
5、角膜乱散光:
由于角膜损伤、病变所致的角膜斑痕,其表 面不平整,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屈光面,故检影 时同时出现顺动、逆动,或水平、垂直影动,还 有斜向影动。因其影动的不规则,在初步检影基 础上,以主观试片为主。
四、检影验光中的难点
2、剪动影:
多是由于角膜不光滑所致的一种表现,其影 动呈剪刀口状一开一合的两半且运动方向相反。 可根据两半上下或左右开合影的范围,哪边大、 运动超过瞳孔中间线,就以哪边为准。检影时加 上精确试片。
四、检影验光中的难点
3、晶状体半脱位:
检影时发现上下两部分的影动很悬殊,且一 半暗一半亮,有晶体部位为高度近视,无晶体部 分为高度远视。检影时,分别检查上、下部分屈 光度数,以矫正视力较好、屈光度低而舒服为宜。
三、小瞳检影的方法和步骤
3、检影验光时的影动速度、亮度 • 检查者通过观察影象的明暗和运动速度,可 决定被检眼的屈光状态。
检影验光(理论课程总结)
检影原理:A、视网膜检影法是用平面把光线射入被检眼内,观察由眼底反射出来的光影的动向来决定其屈光度的方法。
B、影动与远点的关系:影动取决于检影镜相对于被检验眼远点的位置。
高度近视其远点位于检查者和被检者之间,影动为“逆动”。
低度近视、正视眼、远视眼的远点分别位于检查者后面、无限远、被检者后面,影动为“顺动”。
远点正好位于检查者(眼睛)位置,影动为“中和”。
如50cm检影-2.00D为中和现象。
C、观察影动―>可知远点位置―>可换算出眼的屈光度。
固定工作距离,配合使用透镜。
“顺动”―>加正镜,“逆动”―>加负镜,最终获得“中和”影动。
推算公式:被检眼的屈光不正度=中和镜片度数+工作距离。
注:影动的形状、破裂现象及斜向运动提示有散光。
散光通过分别中和两条主经线检查。
检影步骤:让病人坐好坐舒适。
戴好试镜架或调好综合验光仪。
双眼均打开。
让病人注视远处目标。
检查者面对病人,保持同一水平。
用右手持镜,右眼检查病人右眼;用左手持镜,左眼检查病人左眼。
检影方法:A、球面屈光不正中和:选择适宜的工作距离。
通过检影镜观察被检眼的影动现象。
根据“顺动加正镜,逆动加负镜”在眼前加球镜片,直至中和影动。
计算被检眼的屈光不正度。
B、散光的中和:选择适宜的工作距离。
旋转光带找到破裂现象或斜向运动消失的方向,确定主子午线方向(光带方向即轴向)。
用球镜先中和一条主子午线,无须关心另一条,记录数据时记下轴向。
取出球镜,再用新的球镜中和另一条主子午线,记录数据及轴向。
计算被检眼的屈光不正度。
常用的工作距离:-50cm -2.00D-67cm -1.50D-100cm -1.00D结果校验:中和时:改变距离,向前一点则“顺动”,向后一点则“逆动”。
改变度数,加+0.25D则“逆动”,加-0.25D则“顺动”。
浅谈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
浅 谈 电脑 验 光 与检 影 验 光
潘 云 庞 彦
河北
田
敬
008) 5 0 1
( 石家庄 医学 高等专科学校
石家庄
摘 要 : 电脑验光只 是医学验 光的其 中一个步骤 而 已,离 真正的医 学验光差很 远 。然而 ,医学验光 包括插片 、 电脑验 光、检 影验光、双 眼平衡 、视觉功能训 练五项 内容,电脑验光 只 占其 15 / 。正规 的验光应 该先 由眼科 医生检查 ,排除屈光 不正之外 的疾病 ,然后 经过插 片、 电脑 验光 、检 影、平衡双 眼视力等 步骤才能配
的参考 。
及 大 量 门诊验 光 时可 提 供有 益 的参考 。 目前 比较 保 险 、规 范 的配镜 方 法应 该是在 电脑验 光 之后 再进 行人 工 插 片验 光 ,对两 种 验光 方 式 的结果 加 以综 合 。 正确 验光 须 分三 步走 :电脑 初测 、 暗室 检 影 、试戴 矫 正 。尤其 是第 二 步,有 经 验 的验光 师 可 以透过 验 光镜 的 d ,观 察 投射 到视 网膜 的反光 , qL 并 根据 其 速度 、亮 度 和方 向的变 化来 判 断被 检者 是 近视 、远 视还 是 散光 , 避 免 电脑 验光 可 能产 生的误 差 。 青 少年 是不 宜进 行 电脑验 光 的 。因为 青少 年 的睫状 肌 调节力 强 ,变化 因素增 多 ,往往 测 得 的近 视度 数偏 高 ,而 所 测得 的散 光度 偏 差较 少 。且很 大 部分 的近 视 眼属 调节 性近 视 或者 假 性近 视 ,验 光之 前也 应 使用 阿托 品眼 水 ,待 充分 麻痹 睫 状肌 后 再进 行 ,特 别是 1 岁 以下 的儿童 选 择验 光方 法 时 2
度 不 同的镜 片试 验 , 哪一 种镜 片 能看清 楚 小字 ,即用 此光 配镜 这种 方法 当然不 准 确 。19 年包 曼 首先 开拓 了他觉 验光 检 影法 的 先河 。 12年 柯佩 83 96 兰 德 ( oe ad ep lm )首推 出带 状 光检 影镜 。提 高 了检 影 法验 光 的精 确度 ,尤 其 对散 光 的检 影 既准确 又易 辨识 。 早 期检 影 镜 是用 一长 方 形或 园形平 面 反射 镜 , 中 间24 米 直径 的 园 —毫 孔 筒 中间放 一灯 泡 ,入 射检 影 镜再 反射 至 患者 眼屈 光 系统 直达 眼底 。被照 亮 的视 网膜 又会 将 这束 光线 反射 出,再 到检 影 镜 ,穿过 检 影孔 ,被 验 光师
检影验光法的原理
检影验光法是一种最常用、最实用的和最准确的客观验光法。
检影时,用检影镜照亮被检眼的眼底(黄斑区),然后通过检影镜的窥孔,直接观察被照亮黄斑区的反光及影动,从而对被检眼的屈光状况做出客观的判断。
检影验光的原理是从光学的角度分析检影验光的过程。
1检影镜的光学结构和用法检影镜是检影验光的工具。
从光学的角度,检影镜包括投射系统和观察系统。
1.1投射系统投射系统由光源、聚光镜、反光镜和套管组成(如图1所示),其作用是照亮被检眼的眼底。
由检影镜光源发出的光,经过聚光镜的折射和反光镜的反射进入被检眼。
图1中S′表示光源S的像。
相对于反光镜,间接光源S′是光源S 的像。
可以简单地认为,由间接光源S′发出的光进入被检者的眼底。
检影镜套管(图2)的作用是调节投射光束的聚散度。
它可以将检影镜发出的光变为会聚光束、发散光束和平行光束。
上下移动检影镜的套管,能够改变光源和聚焦镜之间的距离。
当光源在聚焦镜焦点之内时,检影镜发出的是发散光束。
当光源在聚焦镜焦点之外时,检影镜发出的是会聚光束。
1.2观察系统观察系统由眼底光斑、窥孔和检查者组成(如图3所示),其作用是观察被检者的眼底反光。
由检影镜发出的光在被检眼眼底形成光斑。
被检眼的眼底光斑可看作是间接光源,由眼底光斑发出的光经过检影镜窥孔进入检查者眼睛。
图3中fov表示检查者通过检影镜窥孔所能看到的眼底范围。
眼底光斑位于fov的中心。
检查者使用带状光检影镜时,会看到如图3所示的影光图像。
1.3检影镜的用法检影时,检查者需要转动检影镜才能观察被检眼的影动。
如图4所示转动检影镜,眼底光斑也随之移动。
当检影镜向上转动时,间接光源移至光轴下方,它所对应的眼底光斑移至光轴上方。
因此,检影镜转动的效果是:检影镜向上转动,眼底光斑向上移动;检影镜向下转动,眼底光斑向下移动。
浅析检影验光
浅析检影验光检影验光是一种唯一可以获得患者真实屈光状态的好方法,更是验光师及眼科医师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
近年来有不少从业人员虽经培训,但对于检影验光的原理还了解得不够深入,为此,我给我身边的员工及徒工,做了一个很通俗的浅析,以便易懂,在这里也和广大同仁交流探讨一下,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教。
1、检影的原理1.1光影的产生检影镜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反光镜反射后的走向,通过被检者眼球的屈光系统(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聚焦在视网膜上,使照亮的视网膜发出返回光,返回的映光又经过眼屈光系统后,离开眼球,射向检影镜,检查者(即验光师)可以从检影镜后面的窥孔中看到被检者眼视网膜照亮返回的光影。
通过特定的检影距离和所需的正负读书透镜片,使被检眼与检查者眼二者互成共轭,此时检查者看到被检眼视网膜上的映光,就变成了平行的映光。
1.2平行光正视眼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当平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聚焦在视网膜发出的返回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后,离开眼球时也同样是平行光。
1.3集合光近视眼在调节静止状态下,由于屈光系统的改变,当平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后,焦点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而到达视网膜上的只是一个集合过后的弥散圆。
此时视网膜返回出来的光,经眼屈光系统后,在离开眼球不远的地方即5m距离内,成为一个集合焦点,而在5m外即无限远处也只是一个集合过后的散开光,需要用凹透镜来使其变成平行光。
1.4发散光远视眼在调节静止状态下,由于屈光系统的缺陷,当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后,焦点聚焦在视网膜之后,落在视网膜上的只是一个未成焦点的光环。
此时,在任何一个距离的地方只是一未成集点的散开光,需要用凸透镜来集合它的散开光,使其成为平行光。
2、检影的工作距离验光师给患者检影时,应选择便于观察屈光状态的距离。
根据被检眼的屈光状态及矫正屈光度数的要求,平行光线入眼后,经眼屈光系统传到视网膜时,反射出来的光影,在无限远处也是平行的映光光影。
由于在5m以外(即无限远处)作检影验光是不现实的,是无法观察到屈光状况和光影动向的,所以只好把检影的工作距离用合适的透镜变化到有限近距离。
检影验光方法
检影验光方法
检影验光方法是通过在眼睛前放置特定的检查仪器,检测出眼睛的各项指标,以便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这种方法可以检查眼睛的视力、角膜曲率、
眼内压、眼底等多个方面的指标,对于眼科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
在进行检影验光之前,需要先进行一些简单的准备工作,如要求被检查者先摘掉眼镜或隐形眼镜,以便更准确地检查出眼睛的真实情况。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
会使用一些专业的仪器,如视力表、角膜地形图、眼压计等,对眼睛进行全面的检查。
检影验光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检测出多种眼科疾病,如近视、远视、散光、弱视、青光眼等。
通过检查出这些疾病的存在和程度,医生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以便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视力和健康。
总之,检影验光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眼科检查方法,对于眼科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检影验光注意事项
检影验光注意事项以检影验光注意事项为标题,编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检影验光是一项常见的眼部检查方法,通过对眼球进行光照和观察,可以帮助眼科医生了解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情况,从而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在进行检影验光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我们遵守,以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检影验光设备。
目前市面上有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包括传统的投影式验光机和现代的数字式验光机。
在选择设备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检查的需要和设备的性能,以确保能够得到准确的检查结果。
我们需要保持眼睛的舒适和放松。
在进行检影验光时,眼睛需要保持稳定且放松状态,以便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眼球的结构和反应。
在检查前,我们可以闭眼数秒钟,然后再睁开眼睛,帮助眼球放松。
如果眼睛感到不适或疲劳,可以请求医生适当休息。
我们还需要配合医生的指导,正确注视检影验光设备。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要求我们注视特定的点或线条,以便观察眼球的反应和调整。
我们需要注意保持眼球注视的稳定和准确,不要分心或移动眼球。
同时,在注视时,我们还需要保持眼睛的正常眨眼频率,以避免眼球表面干燥。
我们还需要配合医生的要求进行眼球移动。
检影验光需要观察眼球在不同方向和距离下的反应,因此医生可能会要求我们左右转动眼球、上下转动眼球或者注视远处物体。
我们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相应的眼球移动,以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我们还需要注意保持检影验光设备的清洁和卫生。
检影验光设备是直接接触眼睛的,因此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细菌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医生和技术人员会根据标准操作程序进行设备的清洁和维护,我们只需要确保设备外表的干净整洁即可。
检影验光是一项重要的眼部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情况。
在进行检查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保持眼睛的舒适和放松,配合医生的指导进行注视和眼球移动,并注意设备的清洁和卫生。
只有在遵守这些注意事项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够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保护眼睛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检影验光
泰兴张勤眼科专科门诊部
【摘要】检影是一种他觉法测量眼屈光状态的方法,需要长期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真谛。
检影镜又称视网膜镜,检影法又称视网膜检影法。
此种检查方法,工具简单,价格便宜,检查结果也不依靠被检者的主观状态,无论被检者是儿童或智力低下者,或对主观分辨不很确切者,此法均能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检影验光;静态检影;动态检影
1.检影验光概述
检影验光全称为视网膜检影法,是一种客观验光方法。
是由William于1859年于偶然间所发现。
他用检眼镜检查散光眼时发现一个特殊运动的反光。
直到1873年才由Cuignet 应用于临床。
1884年Smith建议用检影这个名词。
视网膜检影法这个词是由Parent于1881年所提出。
检影是一种他觉法测量眼屈光状态的方法。
需要长期训练,才能掌握真谛。
在现代验光技术中,检影法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程序。
检影法是用检影镜将一束光线投射到患者眼屈光系统
直达视网膜,再由视网膜的反射光抵达检影镜,穿过检影镜窥孔(简称检影孔),被验光师观察到。
这视网膜反射光即
“红光反射”,是检影分析的主要依据。
患者屈光状态不同,其由红光反射而形成的顺动、逆动也不同。
验光师分析这不同的影动,在标准镜片箱中取出相应镜片来消解影动,直到找到中和点。
用来找到中和点的标准镜片与患者的屈光状态密切相关。
检影法又称视网膜检影法,检影镜又称视网膜镜。
检影镜有两类:点状光检影镜和带状光检影镜。
2.检影前准备
①验光员必须是正视眼或屈光不正已全矫。
②检影需在暗室中进行。
③检影距离固定(1米,0.67米,0.5米)。
④患者14岁以下应麻痹睫状肌,14岁以上要注视5米视标,松弛眼调节。
⑤正确调整试镜架或综合验光仪的PD,前倾角和后顶距。
3.静态检影
3.1规则散光的检影
静态检影是指在散瞳麻痹睫状肌或不散瞳眼放松调节
下检影验光。
检影要在光较暗的验光室中进行。
散瞳检影,瞳孔较大,影动往往不易中和。
瞳孔的中央部己中和,而周边部分在逆动。
这是因为眼的球面象差所致。
验光师在检影时要专注瞳孔区中央部的影动,忽视周边部的光影移动。
这在模拟眼上训练时,用不同大小的瞳孔做比较。
临床上大多是小瞳检影。
要防止调节对检影准确性的影响。
松弛调节的方法,除了令患者注视远处视标外,还要使患者在整过验光
过程中保持松弛状态。
如:座椅要舒适,坐姿端正松弛,心情轻松愉快等。
屈光系统如有混浊,白内障、角膜云翳、斑翳、玻璃体混浊等,检影时光影受阻挡而变暗,或部分暗影。
要配合裂隙灯显微镜做眼前节检查。
静态检影技术,是建立在模?M眼检影基础之上。
为了概括临床各种影动状况,下面举例说明。
案例1:一青少年患者,主诉:远视力不好,看近无影响。
电脑验光仪测试:右-3.00DS;左-2.50DS。
检影:验光师右手持检影镜,面对患者而坐,相距一米。
调整患者座椅。
令患者双眼张开,注视平面镜反射5米远0.1视标。
摇动检影镜沿垂直、水平、45、135子午线检查。
发现影动是逆动,且速度快、光亮、圆。
判断:①用负球镜消解;②根据影动要素特征,光度较低。
消解:第一片消解镜片用-0.50DS。
再检影,影动仍是逆动,亮、快、园。
第二片用-1.50DS,仍逆、亮、快、园。
第三片-2.00DS,发现己变成顺动。
退回到-1.75DS是中和点。
验光师再用左手持检影镜,检查患者左眼。
方法同右眼检影。
左消解至中和点镜片是-1.50DS。
计算:右-1.75+(-1.00)=-2.75DS 左-1.50+(-1.00)=-2.50DS 用此光度进入主觉验光阶段。
案例2:大学教师,年龄48岁。
近来阅读困难,看电视字幕也不甚清楚。
买成品老花镜,总不?M意。
欲验光配镜。
电脑验光仪测:右-0.50DS/-1.00DC×180 左
-0.50DS/-1.00DC×180
检影:令患者双眼睁开,注视5米远视标。
验光师摇动检影镜先查右眼。
影动特征:水平顺动,垂直中和;亮、快、宽。
判断:①根据垂直影动不动,水平顺动证明有散光。
②根据垂直摇动检影镜是中和点,判断散光轴在90。
③根据影动特征,判断光度低。
用正柱镜消解。
消解:第一片镜片+0.50DC×90。
摇动检影镜,在水平子午线上仍有顺动,且映光亮影动速度快。
再次判断:仍有散光,应再增添轴90的正柱镜消解。
再消解:第二片+0.75DC×90
第三片+1.00DC×90。
垂直、水平均到中和点。
跨骑法验证:45、135摇动检影镜均呈中和态。
检影结束。
计算:+1.00DC×90+(-1.00DS)=-1.00DC×180
进入主觉验光阶段。
3.2不规则散光的检影
在模拟眼上练习检影,不常见不规则散光。
而在实践上会发现不规则散光。
不规则散光无法消解至中和点。
初学者
在临床上发现不规则散光,要仔细揣摩体会。
尽可能消解至接近中和,配合主觉验光,得到较好的、较舒适的视力。
4.动态检影
上面介绍的各种检影技术都属于静态检影。
是在患眼调节松弛下,检影的屈光度。
但眼不但要看远,而且还要看中距离近距离。
需要在动态下(调节下)进行检影。
这就是动态检影。
动态检影是在静态检影的基础上操作。
在检影镜上加一卡片,上写一些较小文字或符号。
在检影时,患眼注视这些小文字,保持双眼的集合和调节状态。
常用动态检影法检查眼调节滞后或调节超前。
也可检查眼的调节幅度。
吴?y 灿先生研究出还可做青少年假性近视的检查。
4.1检查调节滞后或超前。
静态检影消解镜片加双眼前,如果综合验光仪验光,去除R键;试镜架验光加-1.00DS。
检影镜距患眼33CM,令被检者两眼注视检影镜上小文字。
摇动检影镜。
如果影动呈中和态,说明调节反应等于调节刺激;有逆幼,应是调节超前;有顺动,是调节滞后。
加正球消解。
正常调节滞后在+0.5到+0.75D。
大于此数,会形成阅读困难。
调节超前也会出现视疲劳。
在综合验光仪上动态检影。
可将近读卡移至患眼前33CM,普通检影镜检影,顺动为调节滞后,检影镜后退,直到中和,患眼到中和处距离(米)的倒数-3.00D为调节滞后量。
逆动,检影镜前移检影,直至中和。
患眼到中和距离倒数-3.00D,即为调节超前量。
4.2调节幅度测定。
距患眼33CM,检影,逐渐前移,到中和,患眼至检影镜距离(米)的倒数,即为调节幅度。
如检影镜移至眼前20CM处中和,调节幅度:1/0.2=+
5.00D。
检影顺动,逐渐后移直至中和。
距离倒数为调节幅度。
如:后退至1米中和。
则调节幅度为+1.00D。
4.3区别真假近视。
吴?y灿教授首创。
选青少年远视力低于正常,近视力正常者。
两眼前置+2.25DS,在33CM处摇动检影镜。
逆动是真性近视;顺动为假性近视。
其正确率高达90%以上。
5.结论
检影较电脑验光仪有着多种优势,同时在相当一部分被验光者心中也有着较高的信任度,因此检影技术在当代验光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验光学中不可忽略的技术。
它的操作再结合先进的验光设备,就能提供给验光者更精确、快捷的验光结果。
作为视光学工作的从事者,在接受先进验光方法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检影的操作水平,更好的为顾客、病患提供优质的验光。
参考文献:
[1]瞿佳主编.视光学理论和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刘晓玲主编.验光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