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福利现状及对策
加强儿童福利机构管理推动民政局工作的儿童福利服务
![加强儿童福利机构管理推动民政局工作的儿童福利服务](https://img.taocdn.com/s3/m/e6c1ba9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5.png)
加强儿童福利机构管理推动民政局工作的儿童福利服务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儿童福利事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地保障儿童的权益和提供优质的福利服务,加强儿童福利机构的管理成为了亟需关注和改进的问题。
本文将以加强儿童福利机构管理为切入点,探讨如何推动民政局工作的儿童福利服务。
一、加强儿童福利机构管理的重要性儿童福利机构是保障儿童权益和提供福利服务的重要渠道,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和儿童权益的保障。
加强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可以有效推动民政局工作的儿童福利服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儿童福利机构的服务质量。
通过加强管理,儿童福利机构可以加强各项规范化操作,提高服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确保儿童获得优质的福利服务。
2. 保障儿童权益的落地实施。
儿童福利机构作为儿童权益保障的重要机构,管理的加强可以帮助更好地维护儿童的合法权益,防止侵害事件的发生,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3. 提升儿童福利机构的社会形象。
通过加强儿童福利机构的管理,提高机构的透明度和效率,增强社会对机构的认可和支持,为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儿童福利机构管理的对策与措施为了加强儿童福利机构的管理,推动民政局工作的儿童福利服务,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与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儿童福利机构管理的基础是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机构的运作规范和管理要求,从制度层面确保儿童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2.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加强对儿童福利机构的监管与指导,确保机构的合规运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防止发生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
3. 提升儿童福利机构管理水平。
加强对儿童福利机构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确保机构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4. 加强信息化建设。
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儿童福利机构的数据管理和信息共享能力,使管理更加便捷高效,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儿童福利存在问题及对策
![儿童福利存在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c9c517dfad6195f312ba6ce.png)
能有效弥补政府部门在人力、财力、物力以及工作效率方面的不足,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儿童福利事业的建设中来。
3.我国儿童发展的相关指标一个国家儿童福利政策是否全面,对儿童的保护力度是否到位,可以从衡量儿童生存和发展状况的多项指标中反映出来。
这些指标涉及儿童的健康状况、教育状况、法律保护状况以及生存环境状况[3]。
(1)儿童健康方面。
主要有三方面的指标,一是新生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2007年,我国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0.7‰、15.3‰和18.1‰,相比1991年,这三项指标分别下降了22.4、34.9和42.9个千分点。
2000年1月,卫生部、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财政部在西藏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始实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以下简称“降消项目”),并取得可喜的成绩。
到2007年底,这一项目已扩展至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覆盖1000个县,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平均降至0.06‰[4]。
另外,2000年以来我国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指新生儿出生体重不足2500克的情况)也在不断下降,2005年这一比率仅为2.21%。
二是计划免疫接种率。
2000年以来,1岁儿童“四苗”(指卡介苗、百白破、脊灰和麻苗)免疫接种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2007年接种率分别达到99.0%、99.0%、99.1%和98.6%[5]。
从2002年起,我国将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纳入免疫计划。
“十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1.8亿元,用于为中西部省份贫困地区儿童购置乙肝疫苗。
2005年,我国儿童乙肝疫苗报告接种率为98.96%,比2000年提高7.13个百分点[6]。
三是儿童营养状况。
2005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2.34%,比2000年减少0.75个百分点。
中小学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及格率均超过90%。
2005年,第五次全国碘缺乏病调查评估结果表明,碘盐覆盖率为95.2%,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46.3微克/升,甲状腺肿大率为5.0%,全国总体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性目标[7]。
12中国儿童福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12中国儿童福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e149bdd2cc58bd63186bd93.png)
专题特稿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儿童福利状况的好坏是衡量一国福利水平的重要指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各种新老儿童问题日益严峻,如孤残儿童和流浪儿童等困境儿童的相关问题。
如何解决孤残流浪儿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进而推进我国儿童福利的整体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中国儿童福利的现状描述儿童福利的概念内涵丰富,范围广泛,内容复杂。
本文试图从儿童福利政策、儿童福利组织机构、儿童发展的相关指标三个维度,对我国儿童福利的现状做一个总结和描述。
1.儿童福利政策体系概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颁布了许多儿童福利政策,大致可以分为4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
上述法律虽然不是专门为儿童制定的,但其中都包含了儿童福利的相应条款。
在第一层次的立法中,还包括一些以儿童为对象专项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等。
第二个层次是由国务院出台和相关部委颁发的各项行政法规,涉及到儿童养育、救济和教育等各个方面。
其中属于国务院制定的有:《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残疾人教育条例》等;以民政部为代表的部委制定的有:《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发展孤残儿童福利事业的通知》、《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等。
第三个层次是我国签署的国际公约和国家规划纲要。
前者如《世界人权宣言》,《儿童权利公约》,《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1990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仇雨临郝佳摘要:本文从政策体系、组织机构和儿童发展指标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儿童福利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儿童福利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我国儿童福利发展的政策建议。
儿童福利领域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儿童福利领域安全管理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f89246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fe.png)
儿童福利领域安全管理工作总结一、前言儿童福利领域的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因为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与安全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未来。
因此,儿童福利机构和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儿童的安全问题,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儿童的健康与安全。
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1.重视儿童的安全问题儿童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一旦受到安全威胁,可能对儿童的健康和成长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儿童的安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他们的安全。
2.维护儿童的权益《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规定,儿童有权受到特别照顾和保护。
因此,保障儿童的安全,不仅是一项基本的管理工作,更是维护儿童权益的重要举措。
只有确保儿童的安全,才能真正实现儿童权益保障的目标。
3.社会责任保障儿童的安全是社会的责任。
儿童是社会的未来,社会必须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因此,儿童福利机构和相关部门有责任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儿童的安全。
三、儿童福利领域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1.存在的问题(1)安全意识不强在一些儿童福利机构和相关部门中,存在安全意识较弱的情况。
一些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认为儿童处于福利机构内就是安全的,忽视了外部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忽视了内部管理的重要性。
(2)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儿童福利机构和相关部门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管理责任不明确,发生事故时责任不清晰,难以追责。
安全管理政策和流程不够完善,缺乏系统的安全管理手册和培训计划。
(3)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一些儿童福利机构和相关部门的安全管理措施不够全面,未能全面考虑儿童的安全需求。
一些重要安全设施设备过时,未能及时维护和更新。
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不够及时,留下了安全隐患。
2.存在的成绩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在儿童福利领域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些福利机构和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儿童安全的重视,制定了一些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孤儿现状数据分析报告范文(3篇)
![孤儿现状数据分析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fbb77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e.png)
第1篇一、引言孤儿,这一特殊群体,由于种种原因失去了家庭的庇护,生活在社会的边缘。
了解孤儿群体的现状,对于制定有效的社会救助政策、改善孤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孤儿现状的数据分析,旨在揭示孤儿群体的生存状况、教育状况、心理状况等方面的问题,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二、数据来源与方法1. 数据来源本报告数据来源于我国民政部、国家统计局、教育部等官方机构发布的孤儿相关统计数据,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和慈善组织的调查报告。
2. 研究方法本报告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孤儿现状进行深入剖析。
三、孤儿现状数据分析1. 孤儿数量及分布(1)孤儿数量根据我国民政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孤儿总数为54.3万人。
(2)孤儿分布孤儿分布呈现地域差异,东部地区孤儿数量相对较少,中部地区孤儿数量较多,西部地区孤儿数量最多。
2. 孤儿生存状况(1)生活照料孤儿的生活照料主要依靠社会救助、家庭寄养和福利机构。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孤儿中有47.5%由福利机构照料,27.2%由家庭寄养,25.3%由社会救助。
(2)经济状况孤儿的经济来源主要包括社会救助、福利机构资助和自力更生。
2020年,我国孤儿平均每月可获得救助资金约300元。
(1)入学率我国孤儿入学率较高,2020年,孤儿入学率为95.3%。
(2)教育质量孤儿教育质量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孤儿因家庭、地区等因素影响,未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4. 孤儿心理状况(1)心理健康状况孤儿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据相关调查显示,孤儿心理问题发生率约为25%。
(2)干预措施为改善孤儿心理状况,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展了多项心理干预活动,如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
四、孤儿现状问题分析1. 孤儿生活照料问题(1)家庭寄养政策不完善家庭寄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孤儿生活照料压力,但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寄养家庭条件参差不齐、寄养家庭与孤儿关系不稳定等。
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
![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3a1f05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f.png)
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儿童福利制度的关注和呼吁也日益增加。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因此建立健全的儿童福利体系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的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本文将分析当前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现状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现状问题1. 政策法规不完善当前我国的儿童福利制度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同时政策实施存在一定局限性,影响了儿童福利制度的全面发展。
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以便更好地为儿童提供保障和帮助。
2. 区域发展不平衡在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存在,儿童福利制度建设也受到了影响。
一些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儿童福利待遇较低,福利资源分布不均,这不利于全国范围内儿童福利的普惠性和公平性。
3. 保障权益不充分虽然我国有关儿童福利制度的政策、法律和规定比较完备,但实际上,这些权益并不总是得到充分的保障。
有些儿童因为家庭、社会等原因不能得到应有的福利保障,这也是当前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一个较大问题。
二、对策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加强对儿童福利立法的努力,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对儿童福利权益的保障力度。
还要加大对福利政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些政策的具体内容和作用。
2. 加强资源配置不同地区的儿童福利资源配置不均,这需要政府通过加大投入,加强资源整合和调配,推动各地区儿童福利资源的均衡发展。
也需要鼓励社会资本和民间力量参与到儿童福利事业中来,共同推动儿童福利制度的建设。
3. 加强监管与执法政府要加强对儿童福利制度的监管力度,对于侵害儿童权益的行为要严格查处。
加强执法力度,提高对儿童福利保障的执行力度,确保每一个儿童都能够得到应有的福利保障。
4. 完善服务体系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儿童福利服务机构的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更多的福利支持。
儿童福利院可研报告
![儿童福利院可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8cd349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0.png)
儿童福利院可研报告关于“儿童福利院可研报告”的文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对于儿童福利问题的关注愈加密切。
作为社会保障的一部分,儿童福利院承担着收容、教育和保护弱势群体儿童的重要任务。
本文旨在通过对儿童福利院的可研报告,来探讨如何更好地提高儿童福利院的服务质量和效益。
一、儿童福利院的概念和背景儿童福利院,是指为保护和救助无依无靠的儿童,提供安全、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条件和教育的集中收容机构。
在我国,儿童福利院是社会福利机构的一种,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和利益,让他们得到更好的成长环境。
儿童福利院的创建,源于我国民主革命和新中国的建立。
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矛盾,我国曾有大量的孤儿和流浪儿童,无家无所依,遭受了极大的伤害和压迫。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了儿童福利机构的建设和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儿童福利院逐渐成为一个专门照顾弱势群体人口的机构,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二、儿童福利院的现状和问题尽管我国的儿童福利院建立了几十年,但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不足:当前,儿童福利院的人员普遍不足,造成了对孤儿的照顾不到位和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
2.管理不规范:由于管理不规范,儿童福利院内部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如干部职工不积极、服务不到位、孤儿欠缺爱心、公款私用等。
3.教育质量不高:由于儿童福利院的教育设施不齐全,内部的教学质量往往比不上普通学校,儿童的学习成果也达不到应有的水平。
4.经费不足:儿童福利院由于教育、照顾成本高昂,经费不足会影响其服务质量和孤儿保障。
5.孤儿福利差异:对于不同地区和不同背景的孤儿,儿童福利院在照顾和保障方面存在差异,这也影响了儿童福利服务的公平性和全面性。
以上问题表明,儿童福利院在服务运营中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不足,如何改善儿童福利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成为重中之重。
三、提高儿童福利机构服务质量和效益的对策1. 加强人员建设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工作素质和职业素养。
中国儿童福利
![中国儿童福利](https://img.taocdn.com/s3/m/a3b6c36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c.png)
中国儿童福利什么是儿童福利?中国的儿童福利有哪些?儿童福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儿童福利是指一切针对全体儿童的,促进儿童生理、心理及社会潜能最佳发展的各种措施和服务,它强调社会公平,具有普适性。
狭义的儿童福利是指面向特定儿童和家庭的服务,特别是在家庭或其他社会机构中未能满足其需求的儿童,如孤儿、残疾儿童、流浪儿、被遗弃的儿童、被虐待或被忽视的儿童、家庭破碎的儿童、行为偏差或情绪困扰的儿童等,这些特殊困难环境中的儿童往往需要予以特别的救助、保护、矫治。
因此,狭义的儿童福利强调的同样是社会公平,但重点是对弱势儿童的照顾。
狭义的儿童福利一般包括实物授助和现金津贴两个方面,如实行各种形式的儿童津贴、对生育妇女的一次性补助,以及单亲父母各种待遇等。
中国的儿童福利有哪些?(一)儿童福利的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等措施,并对有关儿童福利问题作了种种规定。
我国儿童福利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儿童医疗保健设施和服务卫生部门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制度,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和对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的业务指导。
另外,国家还兴办专为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的儿童医院,或者在全科医院设立儿科,同时开展儿童保健工作,定期进行儿童健康检查、预防接种等,使儿童健康成长。
2.儿童的活动场所和条件国家和社会负责建立和普及托儿所、幼儿园,为婴幼儿提供良好的活动、生活条件和保育服务;建立儿童活动中心、少年宫、少年活动站以及儿童公园、儿童乐园等儿童活动学习场所。
另外,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文化馆、影剧院、体育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对中小学生实行优惠开放。
不仅如此,国家还鼓励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兴办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提倡和支持兴办家庭托儿所,并且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
儿童福利存在问题及对策Word版
![儿童福利存在问题及对策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5c828d102de2bd960588ce.png)
2009年第2期•精彩推荐:中国儿童福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作者:仇雨临郝佳 | 最后更新:2009-7-12【摘要】本文首先从政策体系、组织机构和儿童发展指标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儿童福利的现状,然后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儿童福利政策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对我国儿童福利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儿童;儿童福利;政策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儿童福利状况的好坏是衡量一国福利水平的重要指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各种新老儿童问题日益严峻,如孤残儿童和流浪儿童等困境儿童的相关问题。
如何解决孤残流浪儿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进而推进我国儿童福利的整体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一、中国儿童福利的现状描述儿童福利的概念内涵丰富,范围广泛,内容复杂。
本文试图从儿童福利政策、儿童福利组织机构、儿童发展的相关指标三个维度,对我国儿童福利的现状做一个总结和描述。
1.儿童福利政策体系概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颁布了许多儿童福利政策,大致可以分为4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
上述法律虽然不是专门为儿童制定的,但其中都包含了儿童福利的相应条款。
在第一层次的立法中,还包括一些以儿童为对象专项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等。
第二个层次是由国务院出台和相关部委颁发的各项行政法规,涉及到儿童养育、救济和教育等各个方面。
其中属于国务院制定的有:《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残疾人教育条例》等;以民政部为代表的部委制定的有:《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发展孤残儿童福利事业的通知》、《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等。
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
![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bb0785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d.png)
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儿童福利制度建设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
目前我国的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一、现状问题1. 存在福利制度覆盖不足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儿童福利制度在覆盖面上存在着不足之处,许多贫困地区的儿童无法享受到应有的福利保障。
尤其是在教育、医疗等方面,贫困家庭的孩子往往面临着无法获得良好教育资源和医疗保障的困境。
2. 机构和人力不足。
在儿童福利机构和服务组织方面,存在着机构覆盖范围不广、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由于资源有限,许多儿童福利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范围无法达到应有的水平。
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由于资源匮乏,儿童福利服务水平较低,甚至出现漏洞。
3. 缺乏专业化服务。
在儿童福利领域,缺乏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和人员。
儿童福利服务涉及到许多专业领域,包括心理辅导、教育培训、医疗保障等,而目前存在着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导致服务质量和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4. 社会关注度不足。
尽管儿童福利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但仍存在着社会关注度不足的问题。
从社会角度来看,儿童福利问题应该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但实际上存在许多人对儿童福利问题的漠视和忽视。
二、对策建议1. 增加财政投入,扩大福利覆盖范围。
应加大财政投入,扩大儿童福利覆盖范围,特别是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应加大对贫困地区儿童的资助力度,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2. 建设更多的儿童福利服务机构。
应加大对儿童福利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增加儿童福利服务机构的数量和覆盖范围,特别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应加大儿童福利服务机构的建设力度,确保儿童福利服务能够覆盖到每一个角落。
3.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
应加强对儿童福利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儿童福利服务机构的专业化水平,确保能够为儿童提供真正的专业化服务。
我国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成效、问题与对策
![我国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成效、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8766e58770bf78a652954f0.png)
工作研究我国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成效、问题与对策□ 杨无意近年来,我国儿童福利事业不断发展状大:儿童早期教育和大病医疗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与困境儿童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与此同时,我国儿童福利事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与不足。
因此,梳理回顾近年来我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成效,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不足,对于建立健全我国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成效儿童保护法制建设加快,司法保护加强。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变迁,儿童的生存环境恶化与权益被侵害等问题时有发生,引起国家与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近年来修改、制定了数部与儿童权利保障相关的法律,强化了对儿童的保护:2012年3月,《刑事诉讼法》修正,增设“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专章,以更加有效地保障未成年人的诉讼权利及其它合法权益。
2015年8月,《刑法修正案(九)》颁布,加大了对性侵幼女、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虐待儿童等行为的处罚力度。
2015年12月,《反家庭暴力法》颁布,为儿童家庭暴力的预防、矫治和惩处等提供了法律依据。
2016年2月,《民法总则》颁布,其中多个条款涉及规范和保障未成年人民事权利义务。
立法层面的发展,完善了儿童保护的法律体系,推动了我国儿童福利制度的法制化进程。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2014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印发《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首次在我国建立起未成年人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机制。
2015年底,最高人民检察院设立专门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作为统筹协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临时机构。
在此基础上,最高检于2019年增设第九检察厅,作为负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专门机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力度与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儿童福利政策体系逐渐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有所改进。
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保障
![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保障](https://img.taocdn.com/s3/m/1b1d51f0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76.png)
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保障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儿童福利事业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保障儿童权益,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和责任。
然而,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保障仍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儿童福利事业的现状当前,我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
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包括《儿童权益保护法》、《国家儿童发展纲要》等,为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社会机构和非营利组织也积极参与到儿童福利事业中,为儿童提供关爱、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支持和服务。
然而,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资源分配不均衡。
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儿童福利设施相对较好,而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儿童福利设施不足,儿童福利资源分配不均。
其次,社会关注度不够。
虽然法律法规保障了儿童的权益,但很多人对儿童福利事业关注不够,缺乏主动参与和支持。
此外,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还面临管理不规范、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二、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了促进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保障,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加大投入和资源整合。
政府应加大对儿童福利事业的投入力度,确保儿童福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同时,要加强各级政府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共同推动儿童福利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其次,提高社会关注度和参与度。
加强舆论引导,提高公众对儿童福利事业的关注度,培养社会对儿童福利事业的积极参与意识。
鼓励社会机构、企业以及个人积极参与儿童福利事业,通过各种形式为儿童提供支持和服务。
再次,加强儿童福利事业的管理与监督。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完善儿童福利事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事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高儿童福利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加强对儿童福利设施的监督检查,确保儿童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最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借鉴国际先进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
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保障
![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保障](https://img.taocdn.com/s3/m/6d0255d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5.png)
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保障近年来,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障儿童的权益和健康成长,各国纷纷加大儿童福利事业的投入和保障力度。
本文将探讨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旨在提供对于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一、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福利事业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儿童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同时,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相继设立了儿童福利机构,为儿童提供生活、教育、医疗和保护等全方位的服务。
然而,儿童福利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资源分配不均衡。
在一些贫困地区,儿童福利设施和服务严重不足,导致这些地区儿童福利事业的滞后。
其次,儿童保护意识不强。
一些地区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缺乏对儿童权益的保护和关注。
此外,缺乏专业人才也是制约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一个因素。
二、儿童福利事业存在的问题1.资源不足:由于部分地区在经济发展和贫富分配上存在差距,导致儿童福利资源的分配不均衡。
2.保障措施不够完善:一些国家对于儿童福利事业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
3.服务覆盖面不广:儿童福利事业的服务内容和范围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儿童的需求。
4.专业人才缺乏:儿童福利事业需要专业的人才支持,但是目前专业人才的供给量不足。
三、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对策为了促进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保障,以下是一些应采取的对策:1.加大政府投入。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儿童福利事业的资金投入,提供必要的设施和服务。
2.完善法律法规。
各国应加强对儿童权益的法律保护,建立健全的儿童福利制度和政策。
3.拓宽服务范围。
儿童福利事业应扩大服务范围,涵盖儿童教育、医疗、保护等多个领域。
4.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各级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应加大对儿童福利事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四、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前景尽管儿童福利事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随着社会对儿童福利事业重视程度的提高和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前景仍然较为乐观。
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2)
![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2)](https://img.taocdn.com/s3/m/6928194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6.png)
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2)一、现状问题:1. 资金不足: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依然面临很大的压力,政府的财政收入有限,很难投入足够的资金来建设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
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很难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和福利。
2. 配套政策不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儿童福利政策,但很多政策尚未形成完善的配套制度和措施。
对于帮助贫困家庭的儿童接受教育、保障健康等方面的政策仍然比较薄弱,导致很多儿童仍然无法享受到相应的福利。
3. 地域差异明显:我国地域差异明显,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对于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建设面临更大的困难。
西部地区很多基层社区的儿童福利设施相对较少,教育、医疗等资源也不足,导致很多儿童的福利无法得到保障。
4. 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的儿童福利制度建设主要由政府部门负责,但监督机制不健全,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和福利不公。
只有加强监督体系,建立健全的专门机构,才能确保儿童福利的落地和维权。
二、对策:1. 强化财政投入:政府应当加大对儿童福利的财政支持,提高财政投入水平。
可以通过增加教育经费、扩大医疗保障范围等方式,确保儿童福利资金的稳定供应,提高福利水平。
2. 完善配套政策:政府应当完善儿童福利政策的配套制度和措施,确保政策的落地和执行。
可以通过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政策评估机制等方式,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加强地方政府支持:针对地域差异明显的问题,可以加强地方政府的支持,通过优先发展落后地区的儿童福利设施,提高贫困地区儿童的福利水平。
4. 建立监督机制: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儿童福利的监督机制,加强对福利资金的使用和福利服务的质量监督。
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加强社会组织的监督,确保儿童福利的公平和合理。
5. 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应当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对儿童福利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加强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儿童福利问题的社会关注度,形成共同关注儿童福利的良好氛围。
我国收留养育孤残儿童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收留养育孤残儿童的现状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1c58db76c66137ef0619c6.png)
我国收留养育孤残儿童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当前,我国收留养育孤残儿童的现状堪忧,主要体现为儿童福利院资金不足、民间合法收养率低而非法收养率高、收养的事前实质审查机制和事后监督机制缺失。
本文从制度体系、立法体系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最终明确提出建立适度普惠型福利制度、大力推进家庭寄养制度、制定《儿童福利法》并完善相关部门法等建议,以期改善中国孤残儿童合法权益多受侵害的现状。
标签:孤残儿童;儿童福利;收养;家庭寄养“河南兰考7名弃婴于火灾中遇难,引发了社会对于弃婴收养问题的广泛关注,使得孤儿和弃婴这个群体以刺目的方式进入了公众视野”[1],这充分暴露出当前我国儿童福利制度不完善,孤残儿童的权益保障不足。
一、当前我国收留养育孤残儿童存在的现实问题1.儿童福利院资金渠道狭窄,资金严重不足。
“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2]。
儿童福利院属于这类事业单位,其运营资金完全依靠当地的财政拨款,隶属于当地民政局管辖,完全行政化管理,运营模式僵硬单一。
由于高度依赖政府财政,导致儿童福利院的资金来源渠道狭窄,而外界人士的爱心捐款实际上是杯水车薪,资金不足导致儿童福利院内部设备不齐全、工作人员的工资低、服务人员数量少且不专业,因而无法从根本上使孤残儿童的生活质量得到持续有效的保障和改善。
2.孤残儿童数量庞大,合法收养率低而非法收养率高。
我国当前存在着数量庞大的孤残儿童群体。
从民政部门的相关统计看,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71.2万名“孤儿”,截至2013年,“孤儿”也有57万名之多[3]。
从“婴儿岛事件”足以看出,由于残疾儿童难治疗,大部分人选择遗弃残疾儿童,这是导致孤残儿童数量庞大的直接原因。
然而收养人基于经济成本和情感需求的考虑,多数倾向于收养身体健康的儿童,如此便造成了孤残儿童收养率普遍偏低的现状。
同时,据2013年的孤儿调查结果显示,在57万名“孤儿”中儿童福利机构仅收养10.9万名[4]。
儿童福利存在问题与对策
![儿童福利存在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30cffc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18.png)
儿童福利存在问题与对策儿童福利是一个社会的重要指标和民生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
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儿童福利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如保障不到位、资金缺乏、服务不匹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以确保儿童福利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和落实。
首先,为了解决儿童福利保障不到位的问题,应加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政府应加大对儿童福利的投入,确保儿童福利资金的充足。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儿童福利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确保每个儿童都能享受到基本的福利保障。
其次,为了解决儿童福利资金缺乏的问题,应加强资金的筹措和管理。
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优先保障儿童福利的资金需求。
同时,可以引入社会资本,通过PPP模式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儿童福利事业的建设和管理。
此外,还应加强对儿童福利资金的监管和审计,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合规。
再次,为了解决儿童福利服务不匹配的问题,应加强服务的整合和协调。
政府应加强儿童福利服务的规划和布局,确保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同时,要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合力,提高儿童福利服务的整体效能。
此外,还应加强对儿童福利服务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最后,为了解决儿童福利问题,还需要加强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政府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交流,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识。
同时,要加强对媒体的引导和监督,发挥媒体在推动儿童福利的公众参与和监督中的作用。
此外,还应加强儿童福利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发展,发挥其在儿童福利事业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儿童福利问题存在于实际执行中,但通过加强政策制定和实施、加大资金投入和管理、加强服务整合和协调、加强公众参与和监督等一系列对策,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儿童福利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和落实。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儿童福利的目标,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未成年人福利政策研究
![未成年人福利政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c72fe2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01.png)
未成年人福利政策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的福利逐渐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利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本篇文章将为您介绍未成年人福利政策的研究。
一、未成年人福利政策的概念未成年人福利政策是指为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而实施的各项政策措施的总和。
这包括了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福利等方面的政策。
未成年人福利政策的目的是创造和谐、安全、健康、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未成年人福利政策的现状1.教育教育是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的基本权利。
中国的教育政策重视基础教育,各地普及义务教育,保障所有未成年人享有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
此外,政府还出台各种文件和规定,保障未成年人的教育权利。
2.卫生医疗未成年人的健康状况对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政府着力推进全民医保,从而使更多的未成年人可以得到医疗保护。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各种文件和规定,确保未成年人享有安全、健康、优质的卫生医疗服务。
3.文化文化是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化政策,为未成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
政府还积极推广公益文化活动,提高文化素养,增强对未成年人的文化保护意识,保障未成年人的文化权益。
4.社会保障和福利中国政府致力于优化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未成年人社会保障政策的保障范围不断扩大,福利政策也逐步得到完善。
政府还出台了救助体系,为较困难的未成年人提供物质和精神帮助。
三、未成年人福利政策存在的问题1.系统不完善目前,我国的未成年人福利政策还不完善。
政策目标和措施、政策执行机构和部门、政策实施标准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福利水平低下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的社会保障福利待遇相对较低,仍存在一些未能得到有效保障的困难儿童和少年,需要更多的政策、制度、经济和资金的支持。
3.政策执行不力未成年人福利政策的落实和实施也存在问题,政策执行不力、执行不到位等问题较为普遍。
中国儿童福利现状及对策
![中国儿童福利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a04bd1552d380eb62946d73.png)
• 借鉴瑞典等国家的模 式,建立新型、综合 性、系统性与整合性 的儿童福利理论框架。
• 完善儿童发展福利政策与法律体系
• 推动儿童福利立法,整合儿童福利资源。
• 明确儿童福利的相关主体和各自权责、儿童福利 的内容、经费来源与渠道、财政投入比例与执行 标准、管理和监督体制等相关事宜。
• 加强对孤残儿童福利机构以及流浪儿童救助机构 的资质审查,严格监督。
• 我国与儿童发展福利相关的儿童福利政策分散, 原则性、一般性的法规较多,实际可操作性很低。
• 急切需要一部儿童专门的综合性法律——全面规范儿 童福利的各项内容。
儿童福利服务管理体制混乱
• 儿童福利服务管理体制多元,缺乏国家层面上权 威统一和综合性的儿童福利行政管理机构。 • 现行儿童福利政策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个人、 企业、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宗教组织等社会团 体的力量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
建立健全多元治理机制。
• 加强儿童福利机构的资质认可和事业监管, 建立健全多元治理机制。
① 民政部——儿童福利机构设置的标准、审批程序、 服务管理、资金来源…… ② 各级省市——对审批程序、监督措施、奖惩制度 等进行细化。 ③ 儿童福利机构——对工作流程,服务内容与标准, 公职人员的要求、工作责任等做出具体规定。
没有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层面建立专职负责规划和指导儿童工 作的职能部门。
现状分析
对儿童福利认识不足
• 儿童权利”的观念已经被 普遍接受 • 但儿童需要、儿童发展等 价值观念尚未成为全社会 的共同价值观——儿童福 利服务体系发展缺乏相应 的价值基础。
儿童发展福利政策体系松散
• 我国儿童福利政策框架和福利服务体系的政策目 标过分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缺少儿童研究的理 论和实践基础。
福利机构儿童社会化发展现状
![福利机构儿童社会化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b2b38f2bed5b9f3f80f1c26.png)
90福利机构儿童社会化现状的调研——以郑州市儿童福利院为例【摘要】儿童期是社会化的开端,主要进行的是初始社会化,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在国家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研究儿童福利机构儿童的社会化问题能够更好提升孤儿的福利水平,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在郑州市儿童福利院的养育模式对儿童福利机构的运行模式进行分析,阐述儿童福利机构儿童社会化的现状。
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从儿童福利机构的功能、养育方式进行分析,从影响社会化的因素:家庭、特殊教育学校、同龄群体、机构环境、大众传播媒介上探讨福利机构儿童社会化发展现状。
【关键词】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化社会工作者一、研究背景目前,我国儿童福利院对儿童照顾模式还部分地承袭了传统的大集体机构化抚养做法,虽然满足了儿童衣、食、住等基本生存需求,但其客观局限性,使儿童,尤其是那些身体功能有障碍,需要特殊照顾的儿童,很难得到像家庭一样的关怀和照顾。
瑞士学者让.皮亚杰曾经研究过个体的认识发展,根据他的研究成果,儿童的主要认知方式是具象思维,主要靠感觉和模仿来认识整个世界,非常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这就决定了具体生活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儿童期是社会化的开端,主要进行的是初始社会化,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孤残儿童是社会上最弱小的群体,其问题的解决事关整个福利事业的提高和社会的持续稳定。
如何解决这一重大社会问题已是全社会面临的挑战。
本文试以福利机构儿童的社会化为切入点,从福利机构的功能、养育方式进行分析,从影响社会化的因素:家庭、特殊教育学校、同龄群体、社区环境、大众传播媒介上对此问题展开探讨,期望能对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二、福利机构的儿童社会化现状1【案例一】郑阳光,六岁,在小姐妹项目接受特殊的学前教育。
院内每年都会组织带智力稍微正常且可以独立行走的儿童到一些景点观看,像植物园、动物园等。
今年春天的一次机会,笔者和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一起带孩子外出去郑东新区玩。
项目十七:儿童福利服务
![项目十七:儿童福利服务](https://img.taocdn.com/s3/m/ec3ed11408a1284ac95043b9.png)
• (3)设施少 • (4)专业化道路漫长
(二)儿童机构养育服务的具体内容
儿童机构养育服务
• 保育服务
教育服务
医护服务
• 康复服务
• 生活服务管理
•
• 学龄儿童教育 • 服务与管理 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
• 卫生保健制度 • 医疗保健及设施
• 饮食起居保健 • 及疾病预防
• 政策法规体系 • 工作机制
• ②行政法规:《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 《残疾人教育条例》等(国务院);
• 《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 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发展孤 残儿童福利事业的通知》、《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 的意见》、《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行业标准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农村 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等。(民政部)
(4)儿童保护
(5)儿童发展性支持
4、问题与对策
(1)水平低,养育层面。 福利机构内养育的孤儿到所有孤儿(散居在亲友
家的孤儿、服刑人员家中无人照料的未成年子女、受 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流浪未成年人以及贫困家庭的残 疾儿童、大病儿童等)
(2)政府投入多,社会参与少
现行儿童福利政策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个人、企业、 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宗教组织等社会团体的力量没有被充 分调动起来。
(二)我国儿童社会福利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1、发展历程
2、我国儿童的大概情况
• 中国目前共有3.69亿的儿童人口,数量上仅次于印度,居 世界第二。
• 截至2008年底,全国儿童福利院共计290个,床位为4万张; 基本实现了地级市都拥有福利院的目标(我国共有地级市 282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层面建立专职负责规划和指导儿童工 作的职能部门。
现状分析
对儿童福利认识不足
• 儿童权利”的观念已经被 普遍接受 • 但儿童需要、儿童发展等 价值观念尚未成为全社会 的共同价值观——儿童福 利服务体系发展缺乏相应 的价值基础。
儿童发展福利政策体系松散
• 我国儿童福利政策框架和福利服务体系的政策目 标过分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缺少儿童研究的理 论和实践基础。
• 我国与儿童发展福利相关的儿童福利政策分散, 原则性、一般性的法规较多,实际可操作性很低。
• 急切需要一部儿童专门的综合性法律——全面规范儿 童福利的各项内容。
儿童福利服务管理体制混乱
• 儿童福利服务管理体制多元,缺乏国家层面上权 威统一和综合性的儿童福利行政管理机构。 • 现行儿童福利政策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个人、 企业、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宗教组织等社会团 体的力量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
建立健全多元治理机制。
• 加强儿童福利机构的资质认可和事业监管, 建立健全多元治理机制。
① 民政部——儿童福利机构设置的标准、审批程序、 服务管理、资金来源…… ② 各级省市——对审批程序、监督措施、奖惩制度 等进行细化。 ③ 儿童福利机构——对工作流程,服务内容与标准, 公职人员的要求、工作责任等做出具体规定。
我国儿童福利的发展现状
儿童福利组织机构体系
•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设有妇女儿童室,专门负 责有关妇女和儿童的立法工作。 • 国务院——民政部:社会福利与社会事务司: 负责制订孤残流浪等处境困难儿童的社会福利救助方针、 政策、规章并指导实施。 • 在群众团体方面,共青团中央设有少年部,专门负责全国 少年儿童的教育培养以及校内外面向儿童的保护工作。 • 妇联组织设有儿童部,负责以家庭教育为中心的对儿童的 养育。
• 借鉴瑞典等国家的模 式,建立新型、综合 性、系统性与整合性 的儿童福利理论框架。
• 完善儿童发展福利政策与法律体系
• 推动儿童福利立法,整合儿童福利资源。
• 明确儿童福利的相关主体和各自权责、儿童福利 的内容、经费来源与渠道、财政投入比例与执行 标准、管理和监督体制等相关事宜。
• 加强对孤残儿童福利机构以及流浪儿童救助机构 的资质审查,严格监督。
儿童福利资金投入不足
• 儿童发展福利资金投入渠道窄
1.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均无儿童福利事业的专门财政科目 2. 儿童福利组织基本局限于国家机构和国有单位,民间组 织难以进入儿童福利服务领域。
• 儿童发展福利资金投入比例(占GDP)低
儿童发展福利服务水平落后
• 首先,我国儿童福利的服务对象范围过于狭窄。 尤其是针对孤残流浪等困境儿童的福利和保障政 策偏少,且层次较低。
• 其次,我国的儿童福利服务内容范围窄、水平低, 内容主要集中于对儿童成长最基本需求的满足, 缺乏满足儿童进一步的发展需要。 • 最后,我国儿童发展福利服务专门机构缺失,高 素质专业人员严重匾乏。
政策建议
倡导多元化儿童发展福利理念
•儿童福利政策视角从重保护、重基本生存权利扩展到重生 活、重全面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 • 家庭结构功能、家庭 关系保障儿童发展福利事业建设经费 •扩大各种社会 资金投入渠道。 建立由政府、 个人、企业以 及社会第三部 门等为参与主 体的多元治理 机制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