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初一语文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初一语文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及答案付出与收获是相对的,同学们要勤奋练习初一语文课文的相关练习题。
以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初一语文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初一语文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1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柳絮( ) 差可拟( ) 尊君在不( )雪骤( ) 太傅( ) 韫( ) 无奕女( )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君与家君期日中(3)左将军王凝之妻也(4)待君久不至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陈太丘与友期行( )(4)去后乃至( )(5)元方时年七岁( )(6)元方入门不顾( )4.仿照示例,根据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各写一个含有此加点词的成语。
例:元方入门不顾义无反顾(1)友人便怒 ________(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________ ________5.翻译下列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6.《陈太丘与友期》中对陈太丘的描写很少,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写友人和元方,这是否恰当?为什么?7.学了《陈太丘与友期》后,有一位同学根据课文内容出了上联,请你结合《咏雪》的有关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陈元方驳客义正词严下联:______ ____________(一)阅读《咏雪》,完成题目。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______(2)俄而雪骤________(3)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4)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9.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0.“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咏雪练习题和答案
咏雪练习题和答案1. 阅读以下咏雪的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雪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 请列举至少三种雪在古代诗歌中的常见象征意义,并给出相应的诗句作为例证。
3. 根据以下诗句,解释“雪”在诗中所扮演的角色。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4. 阅读以下诗句,讨论雪如何影响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其一》)5. 选择一首你最喜欢的咏雪诗,并写一篇短文,描述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以及它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案1. 柳宗元的《江雪》中,雪的意象与孤独、寂静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脱和内心的孤独。
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则通过雪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北国风光,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惋惜和对壮美景色的赞美。
2. 雪在古代诗歌中的三种象征意义包括:- 纯洁无瑕:如“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寒冷与孤独:如“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变化无常: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3. 在杜甫的《绝句》中,“雪”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
4. 雪在卢梅坡的《雪梅·其一》中,通过与梅花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不同事物的独特之美。
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多样性的感悟。
5. (示例答案)我最喜欢的咏雪诗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它启发我,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平和与温暖才是最重要的。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期末练习
部编版2021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期末练习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5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50分,)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主要记载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画线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A.君与家君期日中/与儿女讲论文义B.下车引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D.太丘舍去/待君久不至,已去(3)文中补充交代“兄女”的身份有什么作用?(4)文中“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5)“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说说理由。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乙】僰①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
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
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②,左右皆蹈节。
巴童佁然③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
猴褫④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
僰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郁离子·僰人舞猴》【注】①僰(bó),我国古代西南部的一个民族,今川南及滇东一带。
②伫,站立。
③佁然,静止貌。
④褫(chǐ),剥去,脱下。
(1)下列画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元方入门不顾三顾茅庐B.耻己之不如也不耻下问C.下车引之旁征博引D.乃袖茅栗以往拂袖而去(2)下列虚词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则:日中不至,则是无信险躁则不能治性B.其:其何异于猴哉其一犬坐于前C.之:思所以败之夫君子之行D.而:衣之衣而教之舞人不知而不愠(3)翻译句子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 ——《世说新语》之《咏雪》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世说新语》之《咏雪》【文言文阅读考点】考点知识:1.实词与虚词(选择) 2.文学文化常识(选择 ) 3内容理解(选择)4.断句(课外)5.特殊句式6.句子翻译(简答)考查内容:考查课内文言文及课外文言文的对比阅读,考点复习方法:文言文以课内课文为主,拓展与课文有关的文段。
复习时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1)理解:①理解常见实词、虚词在句中的含义。
②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准确断句和翻译句子。
(2)分析与综合: 概括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赏析评价: 赏析作品的形象、语言和写作手法。
(4)文学文学常识(5)特殊句式的判断一、《咏雪》【课文对译】谢太傅 / 寒雪日/ 内集,与儿女/ 讲论文义。
俄而 /雪骤,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子侄辈的人讲解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急了, 公 / 欣然曰:“白雪纷纷/ 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 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差可拟。
”兄女/ 曰:“未若/ 柳絮因风起。
”公/空中相比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高兴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得大笑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一、文学常识】:1.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是中国最早的小说。
(《陈太丘与友期》《咏雪》分别出自《方正》篇和《言语》篇)【二、字词积累】:古今异义:儿女:与儿女..讲论文义 ( 古义:子侄辈今义:指儿子和女儿)因:末若柳絮因.风起( 古义:趁,乘今义:因为)虚词:俄而.雪骤( 与“俄”连用,表时间,,一会儿,不久)其他重要的词:1.寒雪日内集..( 内集:家庭聚会)2.俄而..雪骤. ( 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3.白雪纷纷何所似. ( 似: 像, 何:什么 )4.未若..柳絮因风起 ( 不如,不及 )5.撒盐空中差可拟...( 大体可以相比。
中考文言文阅读《咏雪和黄琬幼而慧》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中考文言文阅读《咏雪和黄琬幼而慧》阅读练习及答案对中考生来说文言文阅读题最容易丢分,平时大家在课下要多进行文言文阅读练习,这样才能掌握各类题型的答题方法,下面为大家带来中考文言文阅读《咏雪和黄琬幼而慧》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中考生能够认真做这些练习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乙】黄琬①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②太守。
建和③元年正月日食④,京师不见⑤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⑥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⑦?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选自《后汉书黄琬传》)【注释】①黄琬:东汉末大臣。
②魏郡:古郡名。
③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④食:同蚀,侵蚀。
⑤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⑥诏:皇帝的命令。
⑦初:一开始,刚刚。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俄而雪骤(急)B.未若柳絮因风起(趁、乘)C.为魏郡太守(担任)D.即以其言应诏(应该)2.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A.俄而雪骤B.黄琬幼而慧C.学而不思则罔D.而深奇爱之3.下面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通过写谢家子弟咏雪的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B.【甲】文中谢道韫用柳絮比喻白雪,突出雪的洁白和轻盈。
C.【乙】文中的黄琬用初月类比日食,形象说明了日食的形状,表现出他聪慧的才思。
D.【乙】文中黄琬父亲黄琼按照黄琬说的回答皇后,并更加喜爱他。
答案: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俄而雪骤(急)B.未若柳絮因风起(趁、乘)C.为魏郡太守(担任)D.即以其言应诏(应该)【点拨】应是回答的意思。
2.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C)例句: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A.俄而雪骤B.黄琬幼而慧C.学而不思则罔D.而深奇爱之3.下面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A.【甲】文通过写谢家子弟咏雪的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世说新语》两则文言翻译及练习题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乘风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一、基础知识(一)、给加粗字注音。
谢太傅()雪骤()柳絮()无奕()(二)、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俄而雪骤: 2.撒盐空中差可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 4.尊君在不:(三)、翻译下列句子。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待君久不至,已去: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四)、填空:1.《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两篇文章都选自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朝人_________ _______组织人编写的。
这两篇讲述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第一篇故事的主人公叫________,第二篇故事的主人公叫________。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4.《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咏雪》
文言文翻译五字法:
留:文言文中沿用至今意义不变的词语,以及人 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予以保留;
换:把古今异义词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词语; 调:特殊句式翻译时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调 整语序;
补:文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等翻译时必须补出; 删:删去文中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又不影响原义
的虚词.
1、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 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2、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 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你有何启示? 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3、把雪比作撒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 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 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形似
撒盐
咏雪
意蕴
柳絮
鹅蒲飞 梨 毛公花 花
英
撒盐(差可拟)
和睦
欣然
咏 雪
何所似
比比 喻较
大 笑 笑 轻松 乐
亲 情
柳絮 (未若)
乐 融洽
阅读材料,完成题目。
王冕者,诸暨(jì)人。七八岁时,
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Zhò,u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s似ì ?”
chā nǐ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lè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
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寒雪日内 集,与儿 女讲论文义。俄 而
家庭聚会
子侄辈的人 讲解诗文
不久,一会儿
咏雪
刘义庆
刘义庆:
(403-444),南朝宋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曾 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 一批文人编写的。
第8课《 世说新语_二则—— 咏雪》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部编语文八上咏雪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太傅.()俄.而()雪骤.()差.可拟.()无奕.()王凝.之()谢道韫.()2.解释词语。
讲论文义: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俄而雪骤俄而:俄而雪骤骤:公欣然曰:欣然:何所似何:似: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寒雪日内集集:撒盐空中差可拟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即公大兄无奕女即:未若柳絮因风起因:3.填空。
(1)《咏雪》选自余嘉锡《》。
作者是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用原文填空。
时间:地点:事件:人物:4.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未若柳絮因风起(3)即公大兄无奕女(4)左将军王凝之妻也5.理解性默写。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
(2)咏雪的直接原因:。
(3)两个比喻句:,。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
6.与“撒盐空中差可拟”中“差”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差强人意B.参差不齐C.成绩差D.出公差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北朝的刘义庆和他的门客所作。
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B.“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C.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D.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意在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8.翻译。
(1)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4)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5)公大笑乐。
(6)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简答题。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2.对于谢太傅的出题,兄子和兄女分别给出什么答案?3.两个咏雪句“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更好?请从文中找出根据,并谈谈你的看法。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题一、《咏雪》对比阅读一、文言文阅读。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谢公①与人围棋②,俄而谢玄③淮上④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⑤。
客⑥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注释】①谢公:谢安,世称谢太傅。
②围棋:下围棋。
③谢玄:东晋名将。
谢奕之子,谢安之侄。
④淮上:淮水上,这里指淝水战场上。
⑤向局:面向棋局。
⑥客:客人,这里指与谢公一同下围棋的人。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欣然曰”和“默然无言”中的“然”意思一致。
B.“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因”解释为“趁、乘”的意思。
C.“意色举止”的“色”解释为“颜色”的意思。
D.“徐向局”的“徐”解释为“慢慢地”的意思。
2.翻译句子(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3.(甲)文中“欣然”“大笑乐”这些词表现了怎样一种家庭氛围?4.(甲)(乙)两文都与谢太傅有关,但塑造人物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主要突出谢道韫怎样的性格特点?(乙)文突出谢安怎样的性格特点?(甲)(乙)二、文言文阅读《谢工泛海》谢太傅①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
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②使还。
太傅神情③方王④,吟啸⑤不言。
舟人以公貌闲意说⑥,犹去不止。
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
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⑦而回。
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注)①谢太傅:谢安。
②唱:提议。
③神情:精神兴致。
④王:通“旺”。
⑤吟啸:同“啸咏”。
啸是吹口哨,咏是歌咏,即吹出曲调。
啸咏是当时文士一种习俗,更是放荡不羁、傲世的人表现其名士风流的一种姿态。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精编练习(含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巩固练习01 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柳絮.(xù)差可拟.(nǐ)尊君在不.(fǒu)雪骤.(zhòu) 太傅.(fù) 韫.(yùn)无奕.女(yì)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君与家君/期日中(3)左将军王凝之/妻也(4)待君久/不至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2)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不及)(3)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4)去后乃.至(才)(5)元方时.年七岁(当时)(6)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4.仿照示例,根据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各写一个含有此加点词的成语。
例:元方入门不顾.义无反顾(1)友人便怒.怒不可遏(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至死不渝言而有信5.翻译下列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6.学了《陈太丘与友期》后,有一位同学根据课文内容出了上联,请你结合《咏雪》的有关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陈元方驳客义正词严(一)阅读《咏雪》,完成题目。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聚集(2)俄而雪骤.急(3)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4)未若柳絮因.风起趁,乘8.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道韫)是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9.“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等要素。
10.“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题目。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咏雪》知识点梳理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
宋武帝刘裕之侄,袭封临川王。
他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组织文人编写《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又名《世语》,由刘义庆组织编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全书原8卷,今传本3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主要记述了自汉末到东晋时期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鲁迅称之为“名士底教科书”。
二、课下注释和翻译参考课本三、文言知识归纳(一)重点虚词1.与儿女讲论文义。
“与”:介词,跟,同,和。
2.俄而雪骤。
“俄而”:不久、一会儿。
3.白雪纷纷何所似?“何”:什么。
4.未若柳絮因风起。
“若”:如。
“因”:介词,趁,乘。
5.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也”:啊、呀。
(二)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①古义:子侄辈的人,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
②今义:指子女。
2.与儿女讲论文义文义: ①古义:诗文。
②今义:文章的意思3.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①古义:趁,乘,凭借。
②今义:因为。
(三)文言句式1.省略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寒雪日”前省略介词“于”,“在”的意思)2.倒装句:①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②撒盐空中差可拟(状语后置,应为“(于)空中撒盐差可拟”)3.判断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表判断)五、内容理解1.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下聚会的?从哪里看出来?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和睦、融洽、欢快、轻松的氛围下聚会的,从“内集”“欣然”“大笑”可看出。
2.“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3分)①柳絮团状与雪花在形态和动态上相似,给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②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有深刻的意蕴。
作者虽没表态,却在后面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这就暗示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3.为什么“公大笑乐”?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
(精品)部编版七上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七上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班级:姓名:《<世说新语>二则》对比阅读一、复习《练习册》P26-27二、比较阅读文言文《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2)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大体) 拟:(相比)(3)柳絮因.风起(趁,乘) (4)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5)太丘舍.去(舍弃) (6)去后乃.至(才)(7)相委.而去(舍弃) (8)下车引.之(拉,牵拉)(9)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A未若柳絮因.风起/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B元方入门不顾./将军宜枉驾顾.之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相委.而去/委.而去之3.翻译句子(1)与儿女讲论文义译文:和子侄辈们讲谈论议文章的义理。
(2)“白雪纷纷何所似?译文:白雪纷纷像什么?(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文: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先离开了。
(4)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译文:您与我的父亲相约在正午,(您)正午却没有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5)元方入门不顾译文: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4.两篇短文塑造了几个聪敏儿童的形象,但侧重点不同:甲文侧重赞赏人物的才气,乙文侧重写人物懂得为人的道理,说明了“信”和“礼”的重要性。
《咏雪》译文(通用12篇)
《咏雪》译文(通用12篇)《咏雪》译文篇1选自《世说新语》咏雪:刘义兴文本译文原文文本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突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兴奋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飘舞。
”太傅兴奋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译文篇2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畅地熟读全文。
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
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3.知道古代聪颖机灵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才智。
学习重点:诵读课文,多角度拓展思维。
学习难点: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学问链接】1.作家和作品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此人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记述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在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
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2.谢道韫(349—409)“咏絮之才”的起源,魏晋时期的才女。
她自幼聪识有才辩。
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
【呈现目标明确任务】1.能正确流畅地熟读全文。
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
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3.知道古代聪颖机灵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才智。
【合作预习问题导向】美美地读(从读中感受)1.听范读:听字音、节奏和情感。
2.组员朗读展现。
仔细地译(从译中探究)小组合作,结合课前预习中的重点词语翻译全文。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班姓名学号一、《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签疏》。
《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记述了汉末、东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称为“名士底教科书”。
他是南朝宋临川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
二、阅读《咏雪》,并完成下列练习。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一)、解释下列划线的词1、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2、讲论文义:(诗文)3、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4、差可拟:(大致、差不多)(相比)5、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6、未若:(不如、比不上)7、俄而雪骤:(紧)8、因风起(凭借)(二)、翻译下列句子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太傅高兴地说:“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2、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哥哥的儿子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3、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4、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三)、按要求填写课文内容1、〈咏雪〉这篇课文交代咏雪的背景的语句是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
公大笑乐。
表明谢安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3、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四)、理解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任选一)的2、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柳絮”一喻好,因为它有意像,即既有物像又有意蕴;而“撒盐”一喻仅有物像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打卡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打卡练——Day1 七上《咏雪》姓名:班级/日期:错题数:咏雪《世说新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词语解释(1)内集:(2)文义:(3)俄而:(4)骤:(5)差可拟:(6)因.风:2.古今异义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今义:3.特殊句式(1)白雪纷纷何所似?句(2)撒盐空中差可拟。
句和句(3)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句4.重点句子翻译(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文:(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译文:(3)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4)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5.中心概括描写谢家小辈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现其家庭生活的情趣,表现了谢道韫的和。
6.问题探究(1)谢朗和谢道韫两人的“解”,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
(2)[同出处·世说新语]《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行》两文在内容与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打卡练——Day2 七上《陈太丘与友期行》姓名:班级/日期:错题数:陈太丘与友期行《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③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⑤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词语解释(1)期行:(2)日中:(3)舍去:(4)尊君:(5)家君:(6)下车引.之:(7)元方入门不顾.:2.通假字尊君在不.:3.特殊句式待君久不至,已去。
句4.重点句子翻译(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译文:(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译文:(3)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咏雪练习题
陈太丘与友期咏雪练习题一、解释加粗的词⒈太丘舍去舍:⒉尊君在不不:⒊下车引之引:⒋陈太丘与友期行期:⒌去后乃至乃:⒍相委而去委:去:二、翻译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待君久不至,已去。
三、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过中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回答下列问题:⒈作者写元方责客“无信”“无礼”的用意何在⒉文中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______描写。
六、古今异义词。
太丘舍去奋不顾身房舍整齐划一元方入门不顾三顾茅庐 \七.试揣摩下列句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1)友人惭,下车引之。
(2)元方入门不顾。
八.《陈太丘与友期》主要写的是哪两个人分别归纳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
一、解释加粗的词⒈俄而雪骤俄而:骤:⒉白雪纷纷何所似何所似:⒊撤盐空中差可拟拟:二、古今词义与儿女讲论文义撒盐空中差可拟老人的儿女都在外地本次活动拟定六月份举行三、翻译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撒盐空中差可拟四、与“撒盐空中差可拟”加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差强人意B.参差不齐C.成绩差D.出公差五、回答下列问题:⒈“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⒉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为什么⒊从文中看,公为何大笑⒋写出一句描写雪的诗句来。
5.下面诗句你觉得哪一句最美妙,请写几句赏析文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雪》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 20 题。
( 12 分)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
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
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7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2 分)
⑴俄而雪骤⑵未若柳絮因风起
18、翻译 (4 分 )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19 、写出文中两个比喻句。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7 、⑴不久⑵凭借(2 分 )
18.( 1)太傅高兴地说 :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 2)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 (4 分 )
19.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2 分)
第 1页
20.对兄女的答案满意。
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表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4 分)
第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