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教案(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30《寓言四则》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30《寓言四则》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确立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了解寓言有关知识,能够多角度理解寓意(2)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培养自身健全的人格2、教材分析本文为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课,分别选了外国的《伊索寓言》中的两则和两则中国古代寓言。
这四则寓言都短小精悍,内容简单易懂,所含道理贴近生活实际。
课文着重以小故事抒发大道理,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来多角度理解寓意。
3、中招考点近年来,某某中招对寓言文章类的考查主要有对寓言定义,伊索寓言和联系实际能否多角度理解寓意等。
4、学情分析本文类的文章虽然在教材中比例不大,但是它在中招中的重要性仍不可忽视,这类文章虽简单易懂,但由于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理解能力差,课堂上精力又难以集中,且生活经验较少,不利于对文章寓意的多角度理解,给学习任务的完成增加了困难。
二、学习目标1、通过查有关资料,能说出寓言文学常识。
2、通过阅读课文,能够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通过联系实际,能多角度理解寓意,培养自己健全人格。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让学生参看有关资料,能说出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相关知识,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类似问题。
2、针对目标2设计两个活动:通过阅读并思考,能够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并会运用这些方法解决类似问题。
3、针对目标3设计一个活动:通过梳理故事情节,能多角度概括文章寓意。
并会运用这些方法解决类似问题。
四、教学过程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学过程2《蚊子和狮子》(四)当堂训练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庇护(pì)爱慕(mù) B.俯视(fǔ)乏味(fàn)C.惭愧(cán)妒忌(dù) D.烟囱(cōng)矗立(chù)2.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①傲慢自大、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
()②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
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课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寓言四则(教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3)文本分析与解读:学生通过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举例:分析《守株待兔》中农民偶然得到兔子后,为何一直守在株旁不愿离去。
2.教学难点
(1)寓言故事寓意的深入理解:学生往往容易停留在故事表面,难以挖掘更深层次的寓意。
解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联系实际生活等方式,深入探讨寓言寓意。
二、核心素养目标
《寓言四则》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为: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培养文学素养及审美鉴赏能力,增强文化自信与道德观念。通过学习寓言故事,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本,把握故事寓意,提高解读、分析和评价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成语的运用和积累,提升语言表达与交流技巧。同时,通过探讨寓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思辨与创新意识,增强道德认知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新教材倡导的核心素养教育要求。
寓言四则(教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一、教学内容
《寓言四则》-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包括以下四则寓言故事:《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和《掩耳盗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寓言的含义,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及寓意;学习并运用寓言故事中的成语;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寓言故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观念。同时,结合课文,进行生字词学习,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寓言故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在上完《寓言四则》这一课后,我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首先,我觉得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这一点做得还不错。大家对于寓言故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寓言四则》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寓言四则》中每则寓言的寓意,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学习寓言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培养他们通过故事理解生活哲理和道德规范的能力。
教学重点:每则寓言故事的内容理解和寓意分析。
学生对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智慧的认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寓言故事背后的深层寓意。
激发学生将寓言故事中的教训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相联系。
作者简介:伊索:古希腊寓言家,其作品《伊索寓言》广为流传,通过动物故事传达了丰富的道德教训和社会哲理。
教学准备:《寓言四则》课文PPT课件,包含寓言故事的背景介绍、寓言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寓言故事相关的图片或动画,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学生作业本、笔、角色扮演卡片、小组讨论记录表、“我与寓言”感悟卡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1. 展示寓言故事相关的图片或动画,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
2. 简要介绍寓言的定义、特点和教育意义。
课文学习(20分钟)1. 寓言特点介绍:详细介绍寓言的文学特点和表现手法,为理解课文内容提供背景。
2. 朗读课文:请几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中的每则寓言,注意语调和情感表达。
3. 生字新词:解释文中的重要词汇,确保学生理解并能正确使用。
4. 内容理解:引导学生概括每则寓言的主要内容,讨论故事中的寓意。
深入探讨(15分钟)1. 寓意分析:分析每则寓言的寓意,如何通过故事情节传达道德教训和社会哲理。
2. 现实联系:讨论寓言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与现实问题的关系。
互动活动(20分钟)1.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则寓言故事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寓言故事中的角色,模拟故事情节,体验角色心理。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杞人忧天》教案
-重点二:学习并运用故事中的生字词,提升语文词汇积累。
-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杞人”、“忧”、“天”等,并能正确运用这些词汇进行表达。
-重点三:分析寓言的文学特点,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1.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寓言四则-杞人忧天》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对寓言文学的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理解寓言文学的独特魅力。
2.增强学生思维品质: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寓意,锻炼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以寓意为工具进行思考和论证。
3.培养学生文化意识:通过学习寓言,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寓言故事的寓意和启示,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表现积极,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偏离了主题。在今后的活动中,我应该加强引导,确保学生们能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学生小组讨论部分,总体来说进行得比较顺利。学生们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但在引导与启发环节,我发现自己提出的问题有时过于复杂,让学生们有些困惑。我需要在设计问题时更加注意,尽量让问题简单明了,便于学生们思考和回答。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寓言四则-杞人忧天》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寓言故事的理解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能够迅速抓住故事的核心寓意,而有的学生则对寓意理解较为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成功引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愿意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但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解释寓言概念时,可能没有做到足够简洁明了,导致部分学生听起来有些吃力。因此,我需要思考如何用更生动的语言和例子来阐述抽象的概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选自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这两篇寓言都选自《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从明代传入我国,影响深远。
通过这两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伊索寓言》一些相关的知识。
对今后学习寓言大有裨益。
况且,这两篇则寓言故事篇幅短小,情节性强,语言生动,所刻画的主要形象鲜明突出。
能够激发学生联想与想象,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积极地思考与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情分析】本文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作品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性强,符合初一学生的欣赏心理,同时意蕴丰富,令人遐想。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有关寓言的文体常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续编或改编寓言,以加深对该体裁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寓言主题多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的特点。
【教学重点】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尝试编写和创作寓意。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产生。
诸子百家著作《庄子》《孟子》《韩非子》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印度的《五卷书》,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谢德林这些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寓言大师,都为我们留下了独特的、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寓言的世界:《寓言四则》。
二、作者简介伊索(公元前620~前560),希腊寓言家,生活在小亚细亚,弗里吉亚人。
他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
自由后,伊索开始环游世界,为人们讲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
语文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教案设计
语文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教案设计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教案设计语文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① 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② 分析故事情节。
③ 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④ 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① 分析故事情节。
②多角度概括寓意。
课前准备学生:熟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结合注释试着翻译。
老师:投影仪。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教学设计导入课文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① 全班朗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② 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其他学生补充修改,个别问题老师解释。
③ 全班再集体朗读一遍这两则寓言,然后教师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齐读句子并解释加点的词。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不筑,必将有盗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人胡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胡人大入塞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这个环节一定要落实,这些加点词语中有的属于古今异义,有的属于一词多义,有的属于词类活用,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基础。
④ 复述课文大意这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能够不看课本把这两个寓言故事讲出来,可以多找几个学生复述,这样学生差不多就背下来了。
讨论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概括这两则寓言大意。
这是本节课中激活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
可以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尽可能每个人都说,然后再转入全班性的讨论。
第一,次讨论结果可能单一,可能深度不够,或者概括的语言表述不准确,教师可以灵活指导,提问,如讨论《智子疑邻》时,可问: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学《塞翁失马》,可以问:好事坏事能转化吗?必然转化吗?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这样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概括寓意,同时也指导学生尽可能把话表述得简洁、准确。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
22寓言四则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感情目标认识几则寓言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学习改写及编写寓言,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发散思想能力。
联系生活实质感悟寓言,培育健全人品。
第1课时1.学会剖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要点 )2.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巧理解寓意。
(难点 )一、导入新课在遥远的古希腊,生长着一棵枝繁叶茂的智慧之树,听说只需仔细地品味了它的果子的人,都会变得聪慧。
你们想尝一尝它的果实吗?今日,就让我们走近这棵树,走进《伊索寓言》,品味它的智慧之果。
二、教课新课目标导学一:学习《赫耳墨斯和塑像者》1.赫耳墨斯为何到达世间?明确:由于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遇到多大的尊敬。
2.他为何挑了宙斯和赫拉的塑像来问价?请说出他现在的心理。
明确:先问宙斯塑像的价钱,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价钱不高后,他十分满意。
问赫拉塑像的价钱以后,他更感觉自己是商人的包庇神,人们对他会更尊敬些。
3.赫耳墨斯三次问话,神情、语气同样吗?明确:不同样。
第一问是打听;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喜悦的心态;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掌握赛过全部的神,显得很傲慢。
4.从这则寓言中你获取了如何的启迪?明确:嘲讽、责备那些倾慕虚荣、自视过高的人。
告诉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可以妄自尊大。
目标导学二:学习《蚊子和狮子》1.用一句话归纳故事情节。
明确:蚊子和狮子战斗,蚊子战胜了狮子;可是蚊子喜悦忘形,被蜘蛛网粘住。
2.品析蚊子挑战狮子的动作描绘,剖析蚊子形象。
明确:“吹着喇叭”——进军前的军号,充满自信;“专咬狮子鼻子四周没有毛的地方”——善用智谋,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冲”——面对劲敌,英勇无畏,百折不回。
3.蚊子为何战胜了狮子,却败给了蜘蛛?明确:狮子狂躁、乱了阵脚,蚊子用智谋战胜了狮子。
战胜了狮子的蚊子喜悦忘形、被成功冲昏脑筋、骄傲自满,结果撞上了蜘蛛网。
4.这是一个古老的寓言,你从中获取了什么新的启迪?能够联系生活,从不同角度剖析。
明确:寓意一:擅长剖析问题,要懂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会扬长避短。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教案设计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寓言四则》课文,通过四则寓言故事的阅读,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寓言故事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识字、理解故事情节、归纳寓意等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课文中生词的读音和意义;(3)能根据课文理解寓言故事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提供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解读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3)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兴趣与理解能力;(2)引导学生从寓言故事中汲取智慧和道德等价值观。
教学重点:1. 了解寓言故事的定义和特点;2. 理解课文中寓言故事的意义。
教学难点:1. 分析寓言故事中的寓意;2. 能根据课文阅读,理解故事的情节。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教学PPT和海报。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动物寓言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概念,以及为什么要用动物作为故事的主角。
Step 2 学习新课1.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听过哪些寓言故事?请举例。
2. 分析课文:教师通过PPT展示课文内容,解读课文的情节和寓意。
3. 教师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跟读。
Step 3 细节讲解1. 解读生词:教师解释并板书课文中的生词,如“束缚”、“轻浮”等,让学生掌握其意义。
2. 教师分段解读课文,解释故事中的情节和寓意,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和智慧。
Step 4 合作探究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每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2. 召集几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出每个寓言故事的寓意。
3.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
Step 5 拓展延伸1. 学生写下自己的一则寓言故事,分享给其他同学。
寓言四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寓言四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理解并分析寓言文学的基本特点;2.学会熟读课文,了解其中的道理和教益;3.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4.动手写作,利用所学知识,创作寓言文学作品。
二、教学重点1.寓言文学特点的理解分析;2.对不同寓言作品的深入解读和领会。
三、教学难点1.对不同读者群体的寓言作品文意的理解和把握;2.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寓言文学创作。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寓言文学的特点、分类,学生听讲记录,进行讨论;2.互动法:组织小组讨论,发掘课文中的道理和教益,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3.体验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创作寓言文学作品,进行写作实践。
五、教学内容1. 了解寓言文学教师讲授寓言文学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寓言文学的基本概念,并通过讲授欣赏著名寓言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寓言文学在语言、结构、艺术表现等方面的特点。
2. 讲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大公鸡》、《小鸡感悟》、《鹧鸪赠蔡琰》等,指导学生理解文中的道理和教益,发掘寓言的精髓所在。
3. 阅读实践教师让学生阅读《小毛驴上寿司店》、《狐狸和葡萄》、《老牛吃嫩草》等寓言作品,鼓励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和思考,理解不同读者群体的文意,并就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表达和分享。
4. 创作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或个人创作寓言文学作品,要求学生在作品中体现所学知识和技巧,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宝贵建议。
六、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参与、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记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同时,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也进行评估,以便于教师调整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后记本课程通过以寓言文学为载体,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文学的魅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锻炼和提高,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实践性。
第6单元寓言四则(教案)2022秋七年级上册初一语文部编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此外,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他们在讨论和展示成果的过程中,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时容易偏离主题。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适时调整讨论话题,确保讨论的方向与教学目标相符。
-《滥竽充数》的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实力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生活中避免滥竽充数的行为。
-《刻舟求剑》的难点在于让学生明白事物在不断变化,要灵活应对,而不是墨守成规。
-《狐假虎威》的难点在于让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正义感,学会如何辨别是非,并在生活中践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难点和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采用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寓言故事的核心知识,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寓言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பைடு நூலகம்,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寓言故事在实际中的应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学实录
当《寓言四则》遇见思维导图——《寓言四则》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了解本课四则寓言的寓意。
2.学习蓄势陡转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找出前两则的寓意师:前两篇的寓意是什么?请你在文中画出来。
生:《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生:《蚊子和狮子》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师:另外两篇没有明确的寓意。
我们先来检查一下这两篇文章里重点语句的理解。
2.检查《穿井得一人》重点语句理解【屏显】《穿井得一人》重点语句(丁氏)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生:第一句就是告诉大家,我穿井得到一个人。
师:什么是穿井呢?生:就是挖井。
这句话是说他挖井得到一个劳力。
第二句呢?生:第二句是说有人听到这件事,就开始传,说丁氏挖井挖到一个人。
师:大家看,这句话的意思悄悄地变了。
生:第三句是说得到了一个人的使唤,而不是挖井挖出一个人。
师:这三句话都说“得一人”,可是意思却不一样呢。
3.检查《杞人忧天》重点语句理解【屏显】《杞人忧天人》重点语句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忘食。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其人曰:“奈地坏何?”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生: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掉下来,地会陷下去,因此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师:有人来劝解他,天是积聚的气体。
这个杞国人就产生了新的问题。
他的问题是什么呢?生:他说:“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意思是天果然是积聚的气体,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会掉下来吗?师:有人劝解他,太阳、月亮、星星不会掉下来的。
可是这个杞国人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奈地坏何?”生:他又问:地会塌下去吗?师:这个人一共问了三个问题。
天会掉下来吗?太阳、月亮、星星不会掉下来吗?地会塌下去吗?有人热心的劝解他,最后他终于放下心来了。
谁来说说最后一句的意思?生:那个人解除忧虑,非常高兴。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 24《寓言四则》 教案
24 寓言四则教学目标1.了解本课四则寓言的寓意。
2.利用语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第1课时一、新课导入图片上的语言故事,你认识吗?东郭先生和狼、狐假虎威、拔苗助长。
二、预习检测1.文体知识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带有讽喻和讽刺的故事。
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在创作上常常采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走近作者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作家。
传说原为奴隶,后获得自由。
他善于讲寓言故事来讽刺权贵,终遭杀害。
他的寓言经过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
3.《伊索寓言》《伊索寓言》,以伊索的名义流传的古希腊寓言集。
其中大部分可能为伊索本人或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其他人所作,同时也包含一些此前和此后出现的寓言故事。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的故事,以动物寓人。
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
4.神话人物(1)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
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
他的兄弟波士顿和哈德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地狱;宙斯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费斯托、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耳墨斯,美神阿芙洛神,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2)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女神,主神宙斯的妻子。
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
(3)赫耳墨斯,一译海尔梅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
掌管旅行和商业。
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他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三、新课教学目标导学一:《赫尔墨斯和雕像者》1.了解《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主要内容,理解寓意。
(1)不指读、不动唇、不分心,遇到故事中的人物就用方框标注出来,遇到你认为关键的信息(词语)就用横线标注出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案三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案三篇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分析教材1、课文的地位及作用。
这两篇寓言都选自《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从明代传入我国,影响深远。
通过这两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伊索寓言》一些相关的知识。
对今后学习寓言大有裨益。
况且,这两篇则寓言故事篇幅短小,情节性强,语言生动,所刻画的主要形象鲜明突出。
能够激发学生联想与想象,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积极地思考与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尝试续编或自编寓言,以及怎样通过对多种描写手法的分析,体会形象特点、感受故事寓意。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编排意图、课文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做如下设计:2、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共同发展的三维教学理念,结合寓言的特征,本文教学目标设定为:⑴研究语言文字,感受赫耳墨斯和蚊子的形象特点。
⑵通过多种描写形式的分析,感受寓言的特点。
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会准确地概括寓意以及自编、续编寓言的方法。
3、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4、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感悟并树立正确的人生处事态度。
分析教法。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坎上。
如果不研究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需求,对语文能力训练的需求,课往往只教在课堂上,在学生心中留不下深深的痕迹,效果不佳是意料之中的事。
(于漪)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法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
本课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尽量让学生多说,教师少说的原则,以激起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的情趣。
⑴故事导入,创设氛围。
一节课,导入尤为重要。
如果导入好,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师生配合会收到的效果。
⑵描写方法分析,感受形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寓言的寓意,感受寓言的智慧。
2.学会分析寓言的结构,把握寓言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寓言的寓意,把握寓言的特点。
难点:学会分析寓言的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寓言四则》。
(2)请大家跟我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是寓言。
寓言是一种含有讽刺或劝诫意义的短小故事,它往往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揭示出深刻的道理。
2.自主学习(1)请大家拿出课本,自由阅读《寓言四则》,注意把握故事情节、角色特点以及寓意。
(2)阅读过程中,可以圈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也可以在旁边做笔记。
3.课堂讲解(1)现在,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这四则寓言。
《农夫和蛇》:讲述了一个农夫救了一条冻僵的蛇,蛇苏醒后咬了农夫的故事。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对恶人不能心慈手软。
《狼和小羊》:讲述了一只狼想吃小羊,便找各种借口的故事。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面对恶势力,我们要敢于斗争。
《乌鸦和狐狸》:讲述了一只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狐狸用甜言蜜语骗走了肉的故事。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甜言蜜语。
(2)我们来分析一下寓言的结构。
一般来说,寓言由故事情节、角色特点和寓意三部分组成。
4.课堂讨论1.你最喜欢哪一则寓言?为什么?2.你觉得这四则寓言分别揭示了哪些道理?3.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是如何处理的?(2)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5.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寓言,分析了四则寓言的结构和寓意。
(2)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寓言故事应用到生活中,从中汲取智慧。
6.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寓言四则》。
(2)选择一则寓言,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并阐述寓意。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反思。
总体来说,同学们对寓言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分析寓言的结构和寓意。
《寓言四则》教案(15篇)
《寓言》教案《寓言四则》教案(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寓言四则》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寓言四则》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的有关文学常识。
2、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合理的想像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1、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2、联系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合理的想像能力。
2、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想象法教学用具:导学案课时安排:一课时预习案一、资料助读:1、寓言及其特点: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简介伊索:伊索被后人誉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家,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相传伊索原来是奴隶,后来获得自由,他善于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于遭到杀害。
《伊索寓言》是后人托伊索之名收集整理的希腊寓言故事。
《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二、扫清字词障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赫拉()宙斯()庇护()饶头()2、解释下列词语:爱慕虚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庇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凡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读懂课文:1、了解《伊索寓言》。
2、了解故事大意。
四、我的疑惑:探究案一、梳理情节:1、朗读课文,概括这则寓言的故事内容。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寓言四则教学设计篇一24、《寓言四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等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理解人物特点,体会寓言的寓意。
(重点)3、通过续写,培养想象能力。
(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理解人物特点,体会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通过续写,培养想象能力。
(难点)教材分析:《赫尔墨斯与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是《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又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第六单元中的一个寓言学习的文本。
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想象极为丰富的学习文本,除寓言外,还有童话、神话等。
因此,结合单元的学习要求,本课的教学应关注到对寓言文体的了解(寓言的概念、特点等);对寓意准确而丰富多元的把握;还要对寓意的传达方式(如讽刺)及效果有初步的理解。
学情分析:本班有81名学生,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教学策略:谈话法、朗读指导法、练习法、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师: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动画片,猜猜它们选自哪个故事?(放动画片)猜到了吗?没错,它们就是龟兔赛跑、狼和小羊、农夫和蛇。
其实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寓言。
接下来我们了解下寓言这种文学体裁,快速打开书132页,根据课文前面的预习提示,快速完成题目,完成了举手。
师:好,你来回答。
请同学们把这些词圈起来,并在旁边批“哲理性”“讽刺”。
(生批注)师:寓言就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的文学作品,今天我来学习24课《寓言四则》里的第一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首先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全班齐读一遍。
二、新授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则寓言选自《伊索寓言》,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伊索及他的《伊索寓言》,全班齐读一遍。
伊索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要读懂这则寓言,了解故事里人物的身份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大家齐读一遍。
赫耳墨斯是宙斯和赫拉的下一辈,官职也比他们小,但就是这样一个有趣的人物,他在故事里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师:请同学们先认真听课文朗读并给红色字注音,等下我要考考你们的记忆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四则教案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学习目标1.知道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的有关文学常识。
2.体会到文章的讽刺寓意,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
学习重难点重点:熟悉寓言这种新的文学体裁。
难点:领悟到盲目自高自大的可笑性。
知识链接寓言: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
中国历来有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农夫和蛇》在世界范围类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其成功之处在于故事的可读性很强,无论人们的文化水准高低,都能在简练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
学法指导:1.阅读寓言故事,不能只看其表面意义,一定要深度咀嚼其中所寄寓的意义。
许多故事你看后也许会会心一笑,或觉得其荒诞,或觉得其滑稽,但请千万别忘了以其反思自己的人生,也许它所讽刺的幽灵还徘徊在你的头上2.要有意识地对比西方寓言故事和中国传统寓言故事的异同,以便于加深对寓言这一文学体裁的理解。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写法很巧妙。
一开始就用“”来揭示赫耳墨斯的奢望,实际上他心底的秘密是“”。
2.《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所著,搜集所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篇。
二、独立思考课文初探1.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2.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三、集思广益合作探究1.通过对文章的梳理,你一定懂得了自高自大者的滑稽与可笑,可有人认为,自高自大只是一个人的性格问题,如尼采如此自负,自诩是太阳,但他无疑还是一个伟大的人。
与同学们讨论讨论,各抒己见,看看大家是如何看待自高自大这一问题的,并据讨论结果写一篇不低于三百字的讨论结果。
课堂检测1.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些什么?参考答案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1.想知道;想得到。
2.伊索;三百五十七。
二、独立思考课文初探1.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价钱不高后,他十分满意。
问赫拉雕像的价钱之后,他更觉得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2.第一问是探询;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
三、集思广益合作探究1.略。
(言之有理即可)课堂检测1.略蚊子与狮子学习目标1.知道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的有关文学常识。
2.从蚊子的成功与失败中得到人生启示。
学习重难点重点:更笨进一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体裁。
难点:领悟到盲目自高自大的可笑性。
知识链接《伊索寓言》中的角色大多是拟人化的动物,它们的行为举止都是人的方式,作者借以形象化地说出某种思想、道德意识或生活经验,使读者得到相应的教育。
这些故事篇幅短小却寓意深厚,有的教导人们要正直、勤勉;有的劝人不要骄傲、不要说谎;也有的说明办事要按照规律,量力而行;还有不少反映了强者虽凶残但却常被弱者战胜以及各种寓意深刻的人生道理。
内含对社会不平等的抨击;讽刺懦弱、懒惰,赞美勇敢斗争,教人如何处事,辨别是非好坏。
学法指导:在本部分要学会抓寓言的特点,更加深入认识寓言这种体裁。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1.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2)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3)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4)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二、独立思考课文初探1.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2.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1.(1)√(2)×(3)√(4)×二、独立思考课文初探1.蚊子的醒悟是通过“叹息”表现出来的。
“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句中的“最强大”与“小小”、“较量过”与“消灭了”形成强烈反差,两相比照,尖锐地讽刺了胜利后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识。
2.蚊子的“挑战宣言”貌似狂言。
实际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抑制了狮子的优势。
它的胆量、信心,是建立在敌我双方力量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
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所短。
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
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蚊子的遭遇说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笑在最后的笑得最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穿井得一人学习目标1.熟悉中国传统寓言小故事的风格。
2.积累文言知识。
3.体会文章寓意,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切忌道听途说。
学习重难点重点:积累字词,提高文言素养。
难点:体会古人思维与古人的世界观。
知识链接《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
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
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
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
《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学法指导:1.文言文普遍注重朗读,请有意识进行朗读训练;2.有意识那中国传统寓言小故事与西方寓言进行对比,分析其不同之处。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1.给加线的字注音。
溉汲()杞人()崩坠()躇步()跐蹈()舍然()2.解释划线的词。
(1)及其家穿井()(2)国人道之()3.不若无闻也()二、独立思考课文初探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2.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了一个什么道理?课堂检测1.翻译下列句子(1)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的危害。
参考答案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1.略2.(1)等到;(2)说,传言;(3)如二、独立思考课文初探1.意思是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
而传说这句话的人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
2.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杳研究的确良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课堂检测1.略2.以讹传讹杞人忧天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
2.体会文章寓意。
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
难点:从杞人忧天事例中感受经验与常识的重要性。
知识链接《列子》又名《冲虚真经》。
是战国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出现以后,便尊之为《冲虚真经》,且封列子为冲虚真人,其学说被古人誉为常胜之道。
是中国古代先秦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子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
其书默察造化消息之运,发扬黄老之幽隐,简劲宠妙,辞旨纵横,是道家义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学法指导:学习这篇文章要注意,不能对杞人忧天的思想一味进行批评,要分析出它值得批评之处,同时关注其怀疑精神的可取之处。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1.给加点字注音崩坠.()躇.步()废寝.()光耀.()星宿.()中.伤()充塞.()舍.然()2.解释下列实词(1)杞国有忧天地崩坠..(2)身亡所寄.(3)又有忧彼之所忧.者(4)若.屈伸呼吸(5)终日在天中行止..3、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 )”这句成语。
4.《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作。
列御寇,相传战国时道家。
郑人。
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二、独立思考课文初探1.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揭示了什么?2.杞人“忧天地崩坠”,“晓之者”的话你赞成吗?3.杞国的那个人为什么担心“天地崩坠”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集思广益合作探究1.晓之者开导“杞人”的话是否合乎科学?你对这个人有什么评价?2.你怎么理解“天崩地坠”的意思呢?你认为可能发生这种事情吗?结合生态环境问题,从中我们还受到什么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1.zhuì;chú;qǐn;yào;xiù;zhòng;sāi;shě2.(1)崩塌,坠落(2)依附,依托(3)忧愁、担心(4)就像(5)行动和停留3.杞人忧天4.列御寇;《列子》二、独立思考课文初探1.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地瞎担心。
2.不赞成,因为“晓之者”并不了解地球的构造以及太阳系的结构,只是从当时人们认知水平出发来回答,所以不同意。
3.这是古代人对于宇宙空间缺乏科学认识而形成的一种恐惧心理,随着人们对天体的认识逐渐深入,就不会再有“天地崩坠”的想法。
(这只为一家之言,你可以畅谈你的观点。
)三、集思广益合作探究1.晓之者开导杞国人的话依现在的科学知识看,有其合理的部分但也不全正确。
但是此人的解释倾向于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天地都是一种物质存在。
从这点评价,在当时应该是一种进步的思想。
2.“天崩地坠”可以想象为是地球遭受了巨大的自然灾害,如大地震、海啸、泥石流或不明原因的其他灾难,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这些事情的来临,在当时人们是无法阻挡,很难预知和防预的,当然让人感到恐怖。
联系现实,人类的“文明”破坏了生态平衡,已开始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