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阅卷的到的启发与思考
近三年高考阅卷的思考
![近三年高考阅卷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973d2fef61fb7360b4c65ba.png)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 作用,假设你是企业的经营者,你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强企业的 自主创新能力?(14分)
0分 4.5%
1—4分 12 %
5—8分 39%
9—11分 12—14分 34.5 % 10%
(2011高考39).(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 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出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们在 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业不断发展,船工渔夫 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 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 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 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 美德,促进文化发展,近年来,到美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 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 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0
13
1
8.9
2
6.09
3
11.8
4
4.8
5
6.4
6
11.6
7
8.39
8
11.3
9
11.5
10
4.09
11
1.6
12
0.7
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 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治头脑疼痛,龙脑一钱, 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 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 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颗野生龙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药 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当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树原料体, 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 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 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 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12分) 0 1 2 3 4 5 15 6 13.6 7 6.4 8 3.2 9 2 10 0.6 11 0.2 12 0.1
化学高考阅卷心得体会
![化学高考阅卷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dcb40f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1a.png)
化学高考阅卷心得体会化学高考阅卷心得体会高考阅卷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验与评价,也是对教育质量的一种体现。
作为一名化学阅卷老师,多年来我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现将其总结如下。
首先,阅卷要公正、客观。
作为阅卷老师,首先要做到客观,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如学生的学校、地域、性别、外貌等因素不能对阅卷结果产生影响。
要以学生答题的内容和质量为评判标准,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同时,要严格按照标准答案和评分细则进行批改,确保评分的公正性。
其次,阅卷要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
高考考察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所以在阅卷时要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合理评估他们的实际能力。
例如,如果学生的答案虽然与标准答案不完全一致,但仍能展现出一定的化学知识和思维能力,应给予一定的分数;反之,如果学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完全相同,但没有体现出理解和应用的能力,应适当减分。
再次,阅卷要注重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阅卷时要注重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解答问题时,有些学生可能采用了与标准答案不同的思路,但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应给予一定的分数。
另外,有些问题可能存在多种解法,只要能够合理解答,并能够得到正确结果,也应给予相应的分数。
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此外,阅卷时还应注重给予学生合理的建议和指导。
通过阅卷,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化学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之处,我们应基于此给予学生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例如,发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存在常见的错误,可以针对性地给予解释和说明,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
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最后,阅卷时要细致入微,充分理解学生的意图。
阅卷不仅仅是简单地纠错和评分,更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方式进行审查和指导。
因此,阅卷时要仔细阅读学生的答案,充分理解学生的意图,由表及里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同时,对于学生答案的批注要具体、明确,指出学生的错误和改进的方向,帮助其更好地提高。
高考阅卷的体会与反思
![高考阅卷的体会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b330a1752d380eb62946d5b.png)
(3)实验室用贝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并收集CO2气体,下列装置 中合理的是______。
(4)常温下,H2SO3的电离常数Ka1=1.2×102,Ka2=6.3×108, H2CO3 的电离常数Ka1=4.5×107,Ka2=4.7×1012。某同学设计实 K =4.5 10 K =4.7 10 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 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两溶液的pH,若前者的pH小于后者,则 H2SO3酸性强于H2CO3。该实验设计不正确,错误在于__________。 设计合理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 象和结论,仪器自选)。供选的试剂:CO2、SO2、Na2CO3、 NaHCO3、Na2SO3、NaHCO3、蒸馏水、饱和石灰水、酸性 溶液、 品红溶液、pH试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高考化学阅卷 贯彻全市高三计划
高青一中 杨可良
一、高考阅卷的过程 二、高考阅卷的体会与思考,全面落实 全市高三工作计划
一、高考阅卷过程
Hale Waihona Puke 严密公平严谨执行
高效
严密:组织严密,从试卷的扫描、评分细则制定、阅卷与 严密 质检、统分,分工明确,相互独立又相互密切配合。 公平:从2008年网上阅卷,理综阅卷执行一卷双评零误 公平 差,确保公平公正,准确无误。 严谨:严而有格,宽而有度,给分有理、扣分有据。 严谨 执行;制定细则,试阅,修订细则,全力执行,不打折扣 执行 高效:速度。 高效
高考语文阅卷心得与反思范文
![高考语文阅卷心得与反思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27108c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9.png)
高考语文阅卷心得与反思范文一、高考语文阅卷概况高考语文阅卷工作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任务,旨在评估考生的语文素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阅卷过程中,我们追求客观、公正和准确,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可信度。
整体而言,高考语文阅卷工作具有以下特点:1. 标准化流程:高考语文阅卷工作遵循严格的标准化流程,从试评、培训、正式阅卷到成绩复核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2. 质量监控:阅卷过程中,设有质量监控环节,对阅卷教师的评分进行实时监督和纠正,确保阅卷质量的稳定和统一。
3. 主观题评价: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主观题部分,需要阅卷教师进行主观评价。
这要求阅卷教师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和评判能力,以及公正、客观的评判态度。
二、典型题目与问题在阅卷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典型题目和问题。
以下选取其中几个进行分享:1. 阅读理解题: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其中涉及到一个观点:“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人类成为更好的决策者”。
要求考生就这一观点进行评论。
很多考生在回答时,未能准确理解题意,将论述重点放在了人工智能的优势上,而忽略了“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区别”的核心问题。
2. 作文题:题目为“信息时代的利与弊”,要求考生就信息时代对现代生活的影响进行讨论。
部分考生在论述时,对利与弊的对比分析不够深入,未能充分展开论述,影响了文章的说服力。
3. 古文翻译题:要求考生翻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
有些考生的翻译虽然字面意思基本正确,但未能传达出原文的深层含义和语境。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写作技巧和古文翻译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其能够准确理解题目要求,抓住重点进行回答。
三、影响得分因素分析在阅卷过程中,我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和数据。
通过对这些现象和数据的分析,我发现影响学生得分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 答题规范:许多考生因答题规范不严谨而失分。
例如,作文的标题书写、段落安排不合理,影响阅卷教师的阅读体验和评价。
高考阅卷心得
![高考阅卷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c445d3c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9.png)
高考阅卷心得
阅卷是一项十分重要而严谨的工作,对于教师来说,参与高考阅卷不仅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成果,也可以从中得到很多教学上的启示和心得。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高考阅卷心得:
深化教学理解:通过阅卷,教师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考试的标准和要求,对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有更清晰的认识,这对于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备考有很大的帮助。
了解学生水平:阅卷使教师能够直接了解到大范围内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有益的。
提升教学技巧:在阅卷过程中,教师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答案,有的或许独特而富有创新,这会启发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改进和创新。
反思教学过程:阅卷也是一种反思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答卷看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从而进行反思和改进。
强化公平意识:阅卷过程要求教师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这种要求使教师进一步明白公平、公正对于教育的重要性,也有助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加强化公平意识。
总的来说,参与高考阅卷是一种宝贵的教学经验,它能使教师更深入地理解和实践教学过程,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高考阅卷后的启示
![高考阅卷后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3703d0316fc700abb68fc49.png)
审题与解题的关系: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
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如“至少”,“a>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会做与得分的关系:要将你的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视,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考生自己的估分与实际得分差之甚远。
如立体几何论证中的“跳步”,使很多人丢失1/3以上得分,代数论证中“以图代证”,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言”准确地转译为“文字语言”,得分少得可怜;再如去年理17题三角函数图像变换,许多考生“心中有数”却说不清楚,扣分者也不在少数。
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述,“会做”的题才能“得分”。
快与准的关系: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则尤为重要。
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你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
如去年第21题应用题,此题列出分段函数解析式并不难,但是相当多的考生在匆忙中把二次函数甚至一次函数都算错,尽管后继部分解题思路正确又花时间去算,也几乎得不到分,这与考生的实际水平是不相符的。
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得多一点分;相反,快一点,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
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拿到试卷后,应将全卷通览一遍,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
近年来考题的顺序并不完全是难易的顺序,如去年理19题就比理20、理21要难,因此在答题时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那样既耗费时间又拿不到分,会做的题又被耽误了。
这几年,数学试题已从“一题把关”转为“多题把关”,因此解答题都设臵了层次分明的“台阶”,入口宽,入手易,但是深入难,解到底难,因此看似容易的题也会有“咬手”的关卡,看似难做的题也有可得分之处。
高考阅卷后的思考
![高考阅卷后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fe85e2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7.png)
高考阅卷后的思索审题时确定要看清首先是审题,这的确是历届考生普遍存在的缺陷,关键是同学没有看懂题,也可能是语言上的理解问题,也可能是马虎大意,造成答非所问,丢了不该丢的分。
比如今年中学质量调查试卷中,有一题为:试分析为什么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这题的关键是要答为什么,但许多学生答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意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意其需求的实力。
而不对生态农业进行分析,这样就不能得分。
对于生态农业的特点,一是侧重培育优良品种等生物技术,而不是靠盲目扩大耕地来增产粮食;二是留意环境爱护,少用化肥、农药;三是留意农业物质的循环利用。
学生们不见得不知道,只是不明白要答这些内容,造成丢分,实在惋惜。
再比如,我国西北部分区域环境脆弱的自然缘由是什么?这道题许多学生从过垦、过牧、过樵三方面去分析,虽然分析得有道理,但是一分不能得。
缘由是这三方面都是该地区环境脆弱的人为缘由。
没有看清题而丢分,实在是太冤枉了。
还有的同学在答题时,题目给的条件用得不全,给三个条件只用两个,这题确定答得有问题,这些都属于审题不清。
答题时要面广点全有的同学,答题时照着一方面的意思答起来没完,但只能得答案一个要点方面的分。
比如今年质量调查试卷中有一题是:要保证黄河中下游地区近期和长远的供水平安,应当实行哪些措施?原来这道题可以从许多方面来答:首要的是流域内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再有节约用水方面像防止水污染、改进用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等;以及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改善气候;甚至也可以答安排生育、限制人口过快增长等,只要与供水有关的,答出来都可以得分。
题目并不难,答题的自由度也比较大,只要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多想想,得高分是没问题的。
但缺憾的是许多学生只从一两方面答题,像这样的丢分是不应当的。
答题时再一个须要留意的问题,就是应当先易后难。
就拿今年质量调查的第36题来说难度较大,有些同学一上来就攻这道题,费了不少时间,还不见得作对,没有得几分,可又耽搁了时间,又影响了心情。
高考作文阅卷带来的启示
![高考作文阅卷带来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3b44c38e2bd960590c67768.png)
高考作文阅卷带来的启示高考阅卷工作已经结束,在为期十天的作文阅卷过程中,本人感触良多,经过反思沉淀,现总结以下几点,希望能为同学提供一些借鉴,以利于以后更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
一、审题准确能提升档次现在高考作文材料,立意呈现多元化,但给人总体感觉是就像箭靶之中的环,十环只有唯一一个,属于切题范畴,而其他立意分别属于合题、偏题范畴。
不同范畴在得分上有明显的区分度。
如果切题,基本在没有大问题的前提下,可以得到45分左右。
完全偏题,则内容部分在5分以下打分。
基于此,在审题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区分概念内涵,不要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问题,如“不患得患失”与“不追求名利”存在本质区别。
注意概念范围的大小精确适度,在2013年高考作文中,文章谈“勇气”,但如果泛泛谈,就不如谈在做事时,遇到风险时的勇气,因为它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勇气有一定差异。
如果谈专注,那么谈不计得失,专注于事物本身要优于谈在受到外界干扰或者抉择的困苦时的专注。
而谈到所谓的“残缺美”则是偏离题意的,只能说抓住了细枝末节的问题。
审题时应注意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内容联系。
哪些是背景,哪些是主体;关键词在哪里。
如2013年作文材料中,第一段属于背景内容,第二段则属于主体内容,第一段众切割师是为了陪衬老切割师和他的徒弟。
另外,需要抓住关键词,如“面对风险”,如“更”等等。
还要学会在主体概念前加上适当的前提进行限制,缩小切口,才可扣题恰切。
部分考生不知变通,生搬硬套以往积累的观点立意,如谈“中国梦”,则属文不对题,自寻死路。
二、“面子工程”很重要高考判卷时间紧,批阅量大,阅卷人阅读作文的速度惊人。
这就决定了我们写作文时需要在判卷老师关注的点上下功夫。
如题目,好题目有两个标准:一是明确揭示文章主题,二是有一定的文采。
如开头,好的开头必须具备一个要素,即快速进入主题,把观点清晰亮明。
同时需杜绝一个倾向:为了某种形式而空泛的套用某些积累的话,牵强附会。
高考阅卷的体会与启发
![高考阅卷的体会与启发](https://img.taocdn.com/s3/m/bd7ef56231b765ce0508148f.png)
高考阅卷的体会与启发高考决定了许多人的命运,高考阅卷工作如果做得不合适会影响无数人,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高考阅卷是一份神圣的工作。
高考阅卷并不神秘,是一份高强度的工作。
今天写这些东西希望对我们的老师或者同学及社会有一点帮助。
一、关于阅卷方面1、阅卷老师只找相应的得分点,不管错的,不管考卷写了许多无用的话,多少与本题无关的东西,但是我们每一位阅卷老师们会耐心的看完,在废话中寻找得分点。
从沙子寻找金子。
2、高考会出错吗?只要是考试,阅卷不可能不出现错误。
但是高考给出的误差是±2分之间。
比如说你应该得6分,阅卷老师分数在4-8分之间都可以通过。
一旦小于3分或高于9分,该张试卷还需要进行三评或者进行仲裁。
总而言之,高考出错率是非常非常的低的,大部分老师阅卷的时候,会适当的提高1-2分来弥补自己看不到的地方。
3、高考阅卷对每一位考生绝对是公平的,绝对不会出现徇私舞弊的情况。
我们每一位阅卷教师都是绝对认真负责的。
同时我们有严格细则。
任何时候都会保持标准一致。
会对任何一位考生绝地负责。
不会是一些网上抹黑阅卷怎么怎么的不规范。
或者多么的不公平。
对我们数学而言,第一天阅到到的试卷,和最后一天阅的试卷一样的对待。
同时我们阅卷过程中,都是电脑随机配卷。
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无法处理都会在第一时间请示组长,我们绝对不会对没有把握的试卷擅自处理。
二、给孩子们的一点建议1、努力把字写好,板书很重要。
只要做得对,板书十分得体,正常情况下每道题能多拿1-2分。
如果板书差,阅卷老师一小时之内批400多份试卷,无形之中会产生烦躁情绪,肯定在你的试卷停留时间较少,也有可能估计着打分数。
这样有可能会比正常的得分要低。
但是板书较好的同学,阅卷老师愿意在你的试卷上停留更多的时间,肯定保证不会少得分。
有的人字写的漂亮,有的人字写的很差。
特别字差的同学,尽量练练字。
万一我们字确实无法改变,但也不要紧。
只要你写的工工整整,规规范范,清清楚楚。
阅卷启示
![阅卷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b623b4dc850ad02de8041cf.png)
高考阅卷启示今年我参加了2007年数学高考阅卷,亲身体验了高考阅卷的各个细节,感触颇深。
下面我就今年阅卷的体会结合平时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谈一点个人看法。
一、网上阅卷更加公平、公正今年是我省第二年实施网上阅卷,一切工作都在紧张、有序之中进行。
网上阅卷的过程主要分为三部分。
即①扫描试卷与客观题评分;②主观题的网上阅卷;③试卷总分的合成。
我主要介绍一下第二步即主观题的网上阅卷。
首先,阅卷点的老师要划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只负责改一道题。
根据各自的职责,数学学科的阅卷老师分成了以下几个级别,分别为阅卷老师、小组长(每个题的质检组长)、题长(负责一个题)和科目组长(负责整个数学科目)。
题长首先研究试题的各种做法,研究学生在不同解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制定出公平、合理、科学的评分细则;阅卷老师集合后首先由题长板书试题的评分标准,小组内进行认真、激烈的讨论,目的是让阅卷老师了解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商讨不同情况下的评分规则,阅卷时,服务器会随机将每个考生的答题图片分发到两个阅卷老师的计算机上。
同一道试题要经过两个不同教师的两次独立评分(评卷教师并不知道自己是初评还是复评,也不知道别人的评分,避免了相互的影响),同时,计算机系统还对所阅的道目设臵了一个允许的评分误差值范围,举例来说某位老师给了8分,而另一位给了9分,计算机自动取两人的平均分作为该考生这道题的最终得分。
如果超过允许值电脑就自动将该题分给第三位阅卷老师,进行三评。
三个阅卷老师的给分中,如果某两个阅卷老师的分数差小于规定的误差值时,计算机自动求两数的平均值为该题分数。
另一位教师的为无效卷,如果,三评和前两评的分数值相差都超过规定范围,则将该试卷交由大或小组长组成的阅卷专家组进行仲裁,以最后的仲裁为准。
网上阅卷时,电脑还设臵了重评功能。
即把教师已经评过的试题的1%再交由教师重评。
这样的阅卷方式要求阅卷教师必须严格按统一的评分标准给分,减少了评分的随意性,保证了阅卷的公平性。
考试阅卷工作总结
![考试阅卷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2e7982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5.png)
考试阅卷工作总结
近日,我有幸参与了一次考试阅卷工作,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阅卷
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的阅卷工作经验,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阅卷工作需要高度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态度。
在阅卷过程中,我们需要
对考生的答卷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不能受到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
同时,我们需要对所阅卷的科目有深入的了解和熟练的掌握,以确保评分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其次,阅卷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耐心。
在阅卷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审阅
每一份答卷,确保不会因为粗心大意而对考生的答案做出错误的评判。
同时,我们需要耐心地对待每一份答卷,尊重每一个考生的努力和付出,给予他们公正的评价和建设性的意见。
此外,阅卷工作需要高度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阅卷过程中,我们需要与
其他阅卷老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商讨评分标准和解决评分中的疑点,以确保评分的一致性和公正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与考试主办方和教育部门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反馈,确保评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有效。
总的来说,阅卷工作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责任感、耐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这次阅卷工作,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些素质的重要性,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阅卷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考语文评卷心得体会
![高考语文评卷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2428e3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a.png)
高考语文评卷心得体会高考语文评卷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也是一个需要细致、严谨的任务。
在接触评卷工作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评卷要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
评卷是一个客观的过程,评分标准是评判标准的重要依据。
在评阅学生的作文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评分标准来判断,不能主观臆断。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其次,评卷要注重细节和整体。
评卷的过程中,不能只看眼前的一个个细节,而忽略作文的整体。
作文是一个整体的艺术品,需要被全面地把握和理解。
只有在理解了作文的整体之后,才能准确地评判其中的细节部分。
评卷人要做到全面地看待学生的作文,不能墨守成规。
再次,评卷要注重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激励。
高考作文是学生长时间学习的结果,评卷时可以适当给予学生一些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改进的动力。
评卷人应该切实履行评卷的角色,积极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改进写作能力。
此外,评卷人要有耐心和细致的心态。
评卷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耐心,要细致入微地阅读学生的作文,从中找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
有时候可能会碰到一些相似的作文,但评卷人不能因此而草率从事,而是要耐心细致地对待每篇作文。
最后,评卷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在评卷工作中,我们可以从学生的作文中学到很多东西。
例如,从学生的优秀作文中可以看到不同的写作思路和技巧,从学生的不足作文中可以看到平时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评卷人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从中得到启示和借鉴,提高自身的评卷水平和教学能力。
总之,高考语文评卷是一项艰巨而有意义的任务,需要评卷人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只有秉持公正、客观的原则,注重细节和整体,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激励,保持耐心和细致的心态,同时将评卷作为一个学习过程,不断反思和总结,才能更好地完成评卷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发展。
高考作文阅卷心得(精选多篇)
![高考作文阅卷心得(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165db751e79b896802268a.png)
本文共有12099.5字,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第一篇:高考作文阅卷心得高考作文阅卷心得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十几天紧张而忙碌的高考作文阅卷生活也已成为过去,回首这次高考语文阅卷的经历,我感到收获颇丰,对自己今后的作文教学也有很大的启示。
就此次高考作文阅卷与往年最大的变化在于从此取消了所谓的“保险分”,即切入分,如此一来,则高考作文成绩差异将由原来的不相上下一变而为天壤之别,高考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也将进一步凸显。
用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的话就是“要利用高考作文阅卷的杠杆,彻底改变高中作文教学地位不高的状况,引起学生与老师对高中作文教学的足够重视,让种瓜的得瓜,各豆的得豆,种草的只能收荒草。
”此外今年高考作文均分与往年相比,应该要低到五分左右,究其根本原因,除了取消切入分,拉开差距的阅卷指导原则之外,便是今年的高考命题“品味时尚”存在偏离学生生活,尤其是农村生活的问题。
虽其导向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应该无可非议,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对时尚生活缺乏深入的体会和思考,很多学生对“时尚”这一概念的理解把握不准,导致大量学生作文偏题,沦入低分区。
在今年的高考作文阅卷中有以下三种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或警惕:一、念念不忘经典,玩得走火入魔。
现在有不少学生言必称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苏轼,而根本不管作文题目是什么,这些素材能否用得上,能否有效地证明自己的中心论点,以为“死人饭”好吃,只要呈现出丰富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作文分就一定不会太低,其实大错特错。
用喻旭初老师的话说,“一个屈原摆平六年高考题是一件极其荒唐的事”。
今年高考中吃“死人饭”的作文基本与时尚不粘边,属偏题作文,分数低的可怜,不管语言内容再好,都过不了42分的“杠子线”。
应该说,这充分暴露了我们平时阅卷中重语言轻切题,重历史文化轻当今社会生活的弊病。
二、堆砌事例,生拉硬扯,不管三七二十一。
应该说此类问题每年都有,但今年尤为严重。
究其原因,我想不外乎三点:第一,审题不过关,对命题的概念内涵与结构把握不清,抓不住主次轻重缓急以及命题意图;第二,学生根本不熟悉时尚生活,没有什么切身体会,哪还谈得上什么“品味”;第三,很多学生作文功底太差,平时训练也不到位,只能靠背点作文素材来敷衍高考,说到底对作文重视程度不够。
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心得
![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3b71712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9.png)
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心得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心得作为一名高考语文阅卷老师,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责任与重要性。
面对每一篇踌躇满志的作文,我时刻庆幸自己肩负着揭示考生思想以及培养优秀人才的使命,但同时也深感压力与挑战。
作为阅卷老师,我本着公正、客观、公平的原则,以及一颗赤诚的心,认真对待每一份考卷,这六年来,我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思考了一些心得,我将在下文中谈谈我的一些感悟。
首先,我始终认为,高考作文的阅卷工作贵在德才兼备。
作为一名阅卷老师,必须具备优秀的专业素养,熟知各种文学理论和阐释工具,同时也要持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己对于考生的作文有准确的判断和分析能力,从而给予合理的评价。
但光有理论知识还不够,阅卷老师还应该具备德行高尚,以身作则,秉持着公正、客观、公平的原则来评价每一份作文。
绝不能因为某个学生的较好成绩而放松标准,也不能因为某位学生的成绩较差而对其产生偏见。
我所看到的是学生的作文,应该立足于客观事实,做出公正评价。
其次,我始终相信,审题是阅卷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步。
在高考作文阅卷中,审题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整个作文评价的方向和逻辑。
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先仔细阅读题目,深入理解题目,确保自己理解准确,再进行写作。
无论是这次高考作文还是平时的写作训练,都应当让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
只有审题准确,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才能获得更好的分数。
另外,我认为作文阅卷应注重挖掘和鼓励学生的个性。
高考阅卷中,我们要能从学生作文中挖掘出他们的个性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思维方式、眼界和见解都有所不同。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要盲目追求刻板的格式和模板化的写法。
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见解,给予他们积极的评价和肯定,让他们在写作中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
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最后,我认为高考作文阅卷应该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高考作文阅卷心得(精选多篇)
![高考作文阅卷心得(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668a572b160b4e767fcf56.png)
高考作文阅卷心得(精选多篇)第一篇:高考作文阅卷心得高考作文阅卷心得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十几天紧张而忙碌的高考作文阅卷生活也已成为过去,回首这次高考语文阅卷的经历,我感到收获颇丰,对自己今后的作文教学也有很大的启示。
就此次高考作文阅卷与往年最大的变化在于从此取消了所谓的“保险分”,即切入分,如此一来,则高考作文成绩差异将由原来的不相上下一变而为天壤之别,高考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也将进一步凸显。
用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的话就是“要利用高考作文阅卷的杠杆,彻底改变高中作文教学地位不高的状况,引起学生与老师对高中作文教学的足够重视,让种瓜的得瓜,各豆的得豆,种草的只能收荒草。
”此外今年高考作文均分与往年相比,应该要低到五分左右,究其根本原因,除了取消切入分,拉开差距的阅卷指导原则之外,便是今年的高考命题“品味时尚”存在偏离学生生活,尤其是农村生活的问题。
虽其导向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应该无可非议,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对时尚生活缺乏深入的体会和思考,很多学生对“时尚”这一概念的理解把握不准,导致大量学生作文偏题,沦入低分区。
在今年的高考作文阅卷中有以下三种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或警惕:一、念念不忘经典,玩得走火入魔。
现在有不少学生言必称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苏轼,而根本不管作文题目是什么,这些素材能否用得上,能否有效地证明自己的中心论点,以为“死人饭”好吃,只要呈现出丰富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作文分就一定不会太低,其实大错特错。
用喻旭初老师的话说,“一个屈原摆平六年高考题是一件极其荒唐的事”。
今年高考中吃“死人饭”的作文基本与时尚不粘边,属偏题作文,分数低的可怜,不管语言内容再好,都过不了42分的“杠子线”。
应该说,这充分暴露了我们平时阅卷中重语言轻切题,重历史文化轻当今社会生活的弊病。
二、堆砌事例,生拉硬扯,不管三七二十一。
应该说此类问题每年都有,但今年尤为严重。
究其原因,我想不外乎三点:第一,审题不过关,对命题的概念内涵与结构把握不清,抓不住主次轻重缓急以及命题意图;第二,学生根本不熟悉时尚生活,没有什么切身体会,哪还谈得上什么“品味”;第三,很多学生作文功底太差,平时训练也不到位,只能靠背点作文素材来敷衍高考,说到底对作文重视程度不够。
高考语文阅试卷老师心得
![高考语文阅试卷老师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76fb343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8.png)
时光荏苒,转眼间,又一年的高考语文阅卷工作已经结束。
作为参与其中的一员,我有幸见证了无数考生挥洒汗水、努力拼搏的身影,也深刻体会到了高考语文阅卷工作的艰辛与责任。
以下是我对这次阅卷工作的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高考语文阅卷工作是一项极其严谨的任务。
作为阅卷老师,我们肩负着对考生语文能力的评判重任。
每一份试卷的得分,都可能影响考生的一生。
因此,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态度。
从审题、阅卷到评分,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我们认真细致,确保评分的公平公正。
其次,高考语文阅卷工作需要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
作为阅卷老师,我们不仅要熟悉教材,还要对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有所涉猎。
这样才能在阅卷过程中,准确把握考生的答题意图,对考生的答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在实际阅卷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考生在答题时,由于对某些知识点掌握不牢,导致答案不准确、表达不清晰。
这就要求我们在阅卷时,既要关注答案的准确性,也要关注表达的流畅性。
再次,高考语文阅卷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争议性较大的题目,这时就需要我们与其他阅卷老师进行沟通,共同商讨评分标准。
此外,在阅卷结束后,我们还要对评分情况进行总结,向学校或相关部门汇报。
这就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以确保阅卷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高考语文阅卷工作也是一次自我提升的过程。
在阅卷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大量的优秀作文,这些作文不仅展现了考生的才华,也让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对这些优秀作文的学习,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同时,阅卷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促使我们不断反思、改进,从而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好地指导学生。
最后,高考语文阅卷工作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
作为一名阅卷老师,我们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工作体会
![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工作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98e205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c.png)
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工作体会高考作文阅卷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它需要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进行全面评价。
作为一名参与高考作文阅卷的阅卷老师,我曾经有幸参与过数次高考作文阅卷工作,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首先,高考作文阅卷需要准确理解评分标准。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是评价作文质量与价值的指导准则,理解并准确运用评分标准是进行高考作文阅卷的基础。
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主题阐释、逻辑结构、论证与论证质量、语言表达等方面。
在实际阅卷中,我们需要对标准进行深入理解,并将其运用到对作文进行评价的过程中。
例如,对于主题阐释,我们需要判断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突出主题;对于逻辑结构,我们需要判断学生的篇章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明确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对于论证与论证质量,我们需要判断学生的观点是否有理有据,是否能够进行合理的辩证论证;对于语言表达,我们需要判断学生的语句是否流畅、准确、恰当等。
只有准确理解评分标准,才能够公正、客观地进行作文评价。
其次,高考作文阅卷需要客观公正,避免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作为阅卷老师,我们需要将个人的情感、偏见等个体因素置于评价之外,客观、公正地对作文进行评价。
在实际阅卷中,我们应该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不受学生的个人背景、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干扰,全面客观地考察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避免给学生贴上标签,例如“优等生”、“差生”等,因为这样的评价容易导致评分不公,给学生带来固定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再次,高考作文阅卷需要注重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高考作文不仅考察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阅卷老师在评价作文时,应该注重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一篇好的作文应该既具备合理的结构和严密的逻辑,又能够展示学生的个人思想和感情。
因此,我们在评价作文时,需要关注学生是否有独到的见解,是否有自己的思考和思维方式,是否能够通过作文表达出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高考阅卷心得
![高考阅卷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a631dac749649b6648d747ce.png)
今年6月11号到19号我有幸参加了高考英语阅卷工作,虽然繁忙,但更重要的是它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使我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英语书面表达的教学,更是给我以往的英语教学进行了一次洗礼,对我来说也是受益匪浅的。
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个人感悟。
第一,阅卷基本概况。
这次省教育考试院共抽取了300多位评卷员,主要有在职中学教师和河北师大的在校研究生组成,阅卷员被分为6个组,每个小组设立两个组长,除此之外,阅卷点还设立了专家组,主要是师大的教授组成的。
书面表达的最终成绩是这样确定的:每一份试卷被随机发送到任意两个阅卷人员的电脑上,两人所给分数的平均分四舍五入后就是最后得分。
每个小组都由几台电脑随时监控,每一个阅卷人员的阅卷情况在这几台电脑上都一目了然,而且由专人监控。
具体阅卷方法大致是这样的:先从整体看,根据语言和要点确定档次,书面表达的档次分为五档,一档:1-5分;二档:6-10分;三档11-15分;四档16-20分;五档21-25分。
然后根据语言表达中的错误大小多少确定是这个档次里的上档还是下档,比如说五档的下档就是21-23分,上档就是24-25分。
所有这些尽量在1分钟之内完成,当然也不是越快越好,为了追求数量而降低阅卷质量,出现很多无效卷是会受到批评的,所谓的无效卷是指两个阅卷人员对同一篇文章的给分分差超过了4分,这时,这份试卷就会自动进入三评,甚至四评。
比如说一篇作文一个老师打了8分,另一个老师打了1分,这时就自动进入三评,而第三个人打了9分的话,那么打一分的那张就是无效卷了,但是无效卷并不是就这样被扔过去的,组长还要再看的,如果这份试卷确实只应该是一分,组长会改评的,专家组的教授们也在一直监控无效卷。
所以基本上英语作文的打分是相对公平的,我感觉大多数老师改的都很认真,第一天改的速度都超过了一分钟,第二天熟悉之后还是40多秒,这是平均速度,所以草菅人命的现象不多,并不像之前听说的那样只看书面不看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单元复习题 • 用生物事件解答的陈述题 • 用概念、原理、理论解答的分析说明题 • 综合运用有关知识的应用题 • 探究实验、调查研究、作物育种方案的设计 浏览课本中辅助学习资料 • 小资料强化单元知识点 • 图解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 “为什么?”促使你积极思考 • “课外读”有利于扩展知识面 • “选学”将相关知识深化
从高考阅卷得到的启示 与引发思考
一、网上评卷对考生的要求。
• 网上阅卷 学生答卷经扫描变成图像,进入计算机 数据库,评卷人从封闭的局域网上调阅试 卷。
网上阅卷的基本程序
①了解试题及评分标准,讨论切割方案、确 定误差阈值; ②骨干教师,依据样卷,讨论评分细则; ③试评、完善评分细则; ④评卷:一评、二评→在范围内取平均分、 超出误差阈值→三评、选取与一、二评相 近者取平均分,否则→仲裁。
启示之二:用专业术语答题、坚决 不留空白。
• 强调基本概念、原理、规律。那是生物学 的支架。 • 尽量让学生熟悉理综试卷的特点:生物学 科的非选择题摆在最后,要合理安排答题 时间,保证生物题有时间做。
三、学生答卷中出现的失误
如30题题干是“为了验证叶片在光合作 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 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在给出的 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 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并 对你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将叶片看成一个整体,综合考虑光合作 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的产生与消耗问 题。
启示之一:复习中要有意识地训练 学生按试卷要求规范答题。
• 答题时,笔墨要浓点,字迹要清晰,字距 要适当,不可太挤、太满。否则扫描图像 可能不清晰。 • 不能超框答题!答题框外的部分不会被扫 进计算机。是无效答题。
二、评分细则的制定对教学的要求
• 细则制定以国家公布的答案为基本依据 • 中学骨干教师参与讨论,大学专家、教授 拍板!因为是为高校选拨人才,强调学科 基础、思想。 • 便于操作。要简便,不能太复杂,阅卷教 师易掌握;阅卷既要质量,又要数量。 • 计观点分。好处:学生不会轻易得0分,缺 陷:线条较粗,不可能顾及每个考生!
答题思路就已经出来了: 假设灰色是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果 会怎么样? 假设灰色是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结果 又会怎么样? 假设黄色是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果 会怎么样? 假设黄色是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结果 又会怎么样? 逐一分析,最后再组织语言,表述出来就可以得出 答案。
• 一些学生不知从何入手,更多的同学没有 考虑到有四种情况需要讨论,往往只考虑 了其中两种、甚至一种。 • 还有一些学生的推理过程混乱,前后自相 矛盾。有的考生作的结论是正确的,但推 导的过程却是错误的,“假设→推导→结 论”之间缺乏逻辑联系。
• 不能正确理解题干的意思,不按题目要求 答题……,
①上述错误是不是可归纳为审 题不清! 反映出阅读能力太差!解题习 惯不良!
②是不是考生概念不清晰,表达能力差。 “基因”一词,阅卷中我们看到的答案却有 :“性状”、“遗传性状”、“基因型”、“遗 传密码”、“基因库”等等, “正交和反交”,我们看到的答案有:“测交 ”、“侧交”、“自交”、“正反杂交”等等, 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掌握的不够准确,不 会用精确的生物学专业术语来准确答题,专业术 语出错较高;语言表达词不达意 ……导致失分者 众多。
遗传因子
座位
生物性状
表达
配子
传递
合子
染色体
复制 载体
蛋白质
编码 突变 翻译
DNA
碱基序列
遗传信息
属性
外元 编码区
氨基酸 编码信息
转录
酶 调控
mRNA
基因
(分子片段) 非编码区 结构
内元
操纵元
选择性 表达信息 分类
注意:向学生灌输生物学基本思想,以 应对高考中的“专业知识初等化的试题 ”
高考除了具有选拔人才的作用之外,还应起 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衔接作用。近年来的生 物学高考试题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的基本思想方 法,将专业知识与中学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高考命题者都是从事生物学研究的,生物学的基 本思想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从而也就自然 而然地反映在试题当中。只要对高校教课书熟悉 的教师,每年高考卷子到手,就会知道试题出自 何本教材。
实例:词不达意
③推理能力不强,思维不严谨。
• 以31题第(4)问为例,题目的设问包含了 两个问题:即灰色与黄色哪一性状是显性? 控制体色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 于X染色体上?稍加思考,我们就知道只 有四种可能: • 灰色是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灰色是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黄色是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黄色是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⒉ 运用学得的知识和术语,正确阐述生物学 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方法;并 能运用习得的生物学知识、观点解释生活、 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 一些相关生物学问题(理解能力)
⒊正确解析文字、图示、表格等表达的有关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和意义,并能够选择适 当形式准确地描述或表达生物学基本事实 和实验数据。了解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 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 意义(信息处理能力) ⒋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观点解决源于生 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 面的一些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综合能 力)
态系统核心内容的整合
结构组分 功能类群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生物生产
初级生产
牧食链
碎屑链
传递和输出能量 功 能量流动 固定太阳能 能 物质循环 同化二氧化碳 利用有机物 分解有机物 信息交流 化学信息 稳态 生态地位 抵抗力 恢复力 主要成分 光、声、化学 忍耐力 一定作用 化学信息 自净化作用 重要作用
2、培养能力是高考复习的重要目标.
高考对能力要求相对稳定: • 理解能力 • 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 科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⒈有关实验技能和探究的能力,
• 领悟参与的实验和实习内容,包括实验目标、 原理、方法和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 能将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 具备验证相关生物学事实或原理的能力,并能 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处理、解读和分析; •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 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 理的判断等
方面 Ⅰ技能应用
具体要求
Ⅰ-1 观察、Ⅰ-2 推理、Ⅰ-3 预测、Ⅰ-4 分类、 Ⅰ-5 建模、Ⅰ-6 交流、Ⅰ-7 测量、Ⅰ-8 制作
Ⅱ信息处理 Ⅱ-1 概念图、 Ⅱ-2 比较表、Ⅱ-3 比较图示、 (形象思维) Ⅱ-4 流程图、 Ⅱ-5 循环图、Ⅱ-6 折线图立方图
• 必修内容 • 基因控制性状遗传 •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线性排列 •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 的DNA分子片段 • 每个基因中蕴含特 定的遗传信息
• 选修内容 • 基因由编码区和非 编码区组成,其上 游非编码区构成操 纵元 • 真核基因的编码区 由间隔排列的外元 和内元构成 • DNA分子携带着两 类遗传信息
• 该考生将题意理解为验证光合作用过程有 气体的产生和消耗 • 验证呼吸作用过程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
同样该考生也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 用分开来看。
题干中的“叶片”变成了“幼 苗”!
第31题,题目中写了一句话“要求:只写出 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该生还是画出遗传图解、写出基因型,对题目要 求不予理睬。
四、对高三教学的几点思考
1、掌握知识是高三教学的首要目标! 无知就无能!掌握知识是高考复习最基本的目标。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是一个 记忆与理解的过程。教材的每一个章节内都包含 了许多知识要点,这些知识要点都应该通过理解, 系统而又清楚地记忆在大脑里,只有内存容量达 到一定水平时,这些知识才会自然而然地串联起 来,这就是所谓的融会贯通。所以,对知识的综 合运用能力必须建立在对各章节知识点掌握的基 础上。
①应掌握的三类知识 • 描述生物事件的术语 • 经典实验及其研究的方法 • 表述概念要素、原理要点、理论观点的主 题词、短语或短句
②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记忆! 要求学生要读书背书,熟记教材原字原句 ,我们反对死记硬背,但不记不背,是不可 能读好书的。
③记忆技巧:
熟读、复述、记关键词、默写、联想、 ……
更重要的是理解!
促进理解的方法: ★适当的拓展和引申单元课题知识,进一步强化单 元知识链,以便深入领会知识。 例如,在复习光合作用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 再进一步揭示光反应阶段光能转化的途径,以及 暗反应阶段同化CO2的不同途径,既有利于同学 们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及意义,又促使同学 们从多角度思考在作物栽培中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的途径和措施。 • 具体的复习内容如下:
具体做法:回归课本
把教材上的原句原话制作成填充,让学生填写。 把教材上的重要知识点归纳出来,让学生点击关 键词。 列出教材上的图解、反应式等,让学生默写。
具体做法:
引导学生阅读章节的前言和小结 • 前言部分阐明单元课题目标和重点 • 小结概述了单元知识的关键 • 前言和小结中蕴含着相关知识的联系
• • • • •
必修内容 光合作用的概念 叶绿体及其色素 光合作用图解 光反应和暗反应的 比较表格 • 光合作用公式
• 选修内容 • 光反应阶段的能量 转化过程 • 暗反应阶段中C3途 径和C4途径的光合 特征 •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的途径和措施
★运用组织策略将不同章节的相关知识信息 加以整合,把握相关知识的交叉结点,构 建其关系网络,以便深刻领会重组信息的 意义,为提取和应用知识创造条件。 例如,绿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是生态 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由它们构成的食物 链(网)是系统内物质和能量流动的基础, 揭示相关知识的横向联系,不仅有利于深 刻认识各个功能类群在生物圈的作用,而 且有利于全面认识生态系统的功能,以及 运用生态学原理分析和判断某项生态工程 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