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试题的启示
2014年的中考已经落幕,新一轮的中考冲刺即将开始。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带有选拔性质的中考,语文教师对历年中考语文试题进行解读,分析试卷的结构,把握中考语文的知识点和考点,对初中语文的教学和中考的复习,无疑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简略地说一说从中考语文试题中得到的几点启示,敬请大家指正。
一、基础知识:万仗高楼平地起
纵观成都地区自2005年以来的中考语文试题,就知道重视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性了:基础知识部份的试题,大多出自教材中。这种命题的趋向,也可以说一定程度上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教材里出现的关键的字词句和成语,在平时的教学里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考试中,基础部份失分的原因是学生过份地迷恋一些考前复习资料而导致对语文教材不熟悉,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复习却收效甚微。因此,语文老师在平时的备课和常规教学中要下足功夫,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做好课前预习,重点落实字词句段和课文中出现的成语。同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延伸和拓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多音字“晕”,可引用农谚“日晕而风,月晕而雨”来阐释,既有趣味性又突出了读音;而成语的辨析会是一个难点,教师在讲授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告诉学生该成语的意思,还要尽可能地多举实例来进行对比教学(当然,能讲出成语的故事或出处效果是最好的)。如成语“巧夺天工”、“鬼斧神工”的辨析,
就要明确告诉学生,这两个成语使用时各自主体的不同,求同辨异,让学生真正地领悟。总之,重视教材,“胸中有教材”决不会是一件劳而无功的事,至少,可以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现代文阅读:技巧与人文并重
对于现代文阅读题型的掌握,初中学生普遍认为是难点。但纵观成都历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似乎又不是特难的题型。从题型的相对稳定性和呈现的阅读文章来看,对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又似乎有章可循,难度系数也并没有想象中的大。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善于规纳和总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针对不同的体裁的文章,向学生展现出一系列的知识点和考点,总结出不同体裁的文章的不同题型的答题技巧和方法,也就是像某些资料上所说的语文也会有“答题公式”,让学生学习的时候不会一头雾水,而是做到心中有“料”,有所侧重。如议论文标题的作用,散文标题的含义等等,都是“有法可依”的。同时,老师也要利用好教材中的精读范文,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对中考中出现的题型和相关的知识点及考点加以引申和拓展(如散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就很值得引起老师们的注意,因为作者无论是写景或是写物,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人及抒发人的某种情感上等等);在平时的训练中不断地加以强化,相信经过老师耐心的教和学生用心的学之后,现代文阅读题型的解答,得分上一定会有不俗的表现的。当然,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除了必要的应试的内容和技巧必须掌握以外,人文情感的教育(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生命的感悟也是一个重点)。因为阅读试题中呈现的文章,都是专家经过精心
选择的优美文章,在写景叙事和抒情议论上都是上上之作,如果学生能很好地把握作者行文的思维脉络,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被文章所打动,那么,试题中所出现的问题,也就不会再是问题了。
三、文言文阅读:落实重点,举一反三
对于古诗文阅读,似乎又是难点之中的难点,学生失分较多。那么,从中考语文试卷中又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呢?又该如何进行日常教学和复习呢?其一,成都的中考语文试卷结构相对稳定,无论是课内文言文还是课外文言文,考查的重点不外是重点的实词和虚词,关于文章主题的把握,人物的评价,写作技巧等,不会出现怪题和偏题;其二,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懂得如何去高屋建瓴(比如课内文言文中已经在考试中出现的篇目,课外文言文以人物传记为主等),该详细讲解的一定要做讲深讲透,适当的拓宽未尝不可,旁征博引也未尝不可。学生如果只能孤立地掌握某个词在某个特定句中的一个意思和用法,而没有对该字在初中阶段的用法加以总结和规纳,那么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必然是零散的,不能形成总体的意识,想要在考试中进行有效的迁移,在考试中得高分也就较难了。所以,文言文的教学不必全部依照现代文教学的路子来走,需要系统讲时就以系统的知识来呈现,需要对比讲解时就适时地加以延伸拓展,在比较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学会如何去触类旁通,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其三,至于古代诗歌的赏析,分析成都历年以来的中考试题,是对古代律诗的考查,是比较容易把握的。考查的重点也不过是关键字词句的赏析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等,那么,只要抓住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诗中所描绘
的氛围,表达的情感等也就容易把握了,当然,关键字词(如生动形象等,表达情感的词)的积累也是很重要的。总而言之,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老师对古诗文的教学,尤其是对文言文的教学,最好不要作过多的语法现象的讲解,以免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老师只需要抓住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对比学习,在训练中不断强化相关的知识点,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语感,相信古诗文这一块的得分,也会有可观的表现。
四、作文:处处留心皆学问
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占分值最高的就是写作了。对一部份的初中学生来说,由于生活经历的缺乏,如果本身的课外阅读量少,没有足够多的积累的话,总会觉得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更不用谈文章的主题或者选材或者结构的安排了。那么,在初中的三年时间里,老师又该怎样去进行作文的教学,给予学生足够的写作的“营养”呢?结合语文《人教版新课标》中对初中生的写作的要求和就成都近年来中考作文的考查方式来看,无论题型如何变,主要还是以记叙文的写作为主,而对于写作的主题,老师还是应当引导学生以“奋斗”“宽容”“感恩”“奉献”“真情”等为主。而作文的教学过程,也应该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不同阶段的训练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不过,从初中生这个年龄段来说,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不但应该要求学生对课内的优美文章要有所领悟,还需进一步要求学生尽可能地扩大课外阅读量;在日常的写作练习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从自己真实的生活中写起,多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身边的风景;多写身边熟悉
的人,熟悉的事和熟悉的风景;多写身边让自己感动的人,感动的事和感动的风景。同时,老师还要从平时的点滴做起,如每天上课给学生三分钟演讲的机会;每次的语文早读让学生背一首古诗词;坚持写日记或周记。在学生的写作有一定的积累以后,就可以从写作手法(如“以小见大”、“借景抒情”等,要学会从恬淡中写出浓烈的情感等),语言锤炼,谋篇部局方面去加强训练,相信写出一篇情文并茂的文章也不是很难的事。说到提升课外阅读量,也许,会有学生说,每天的作业都写不完,哪有时间去看课外书?这就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老师要指导学生在学习中要善于劳逸结合,总要激励学生多看书,开卷总是有益;其二,在平时的训练中,尤其是初三的复习阶段,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优秀文章,文章里所包含的信息,决不是为了训练阅读解题而简单地把范当文作是一篇普通的纯粹的文章来对待,老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从文章里看出不一样的东西,吸取对于自己有益的东西,学生也许会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意外惊喜。如2013年南充市中考试题中的现代文阅读文章《母亲的心》,写一位母亲给病中的儿子捉螃蟹补身体而最终放生母螃蟹一事,文章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表现母爱的伟大,彰显出人性的光辉,你能说这仅仅是一篇中考的现代文阅读题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作为一个阅读者,又可以从文章中吸取哪些更有价值的东西呢!这是老师和学生都应该反思的问题。所以,对语文的学习来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如真能作到这一点,“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