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的学案3.1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套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套
如Microsoft Office、WPS Office等,用于文字处理、表 格制作、幻灯片演示等日常办
公任务。
图像处理软件
如Adobe Photoshop、GIMP 等,用于图片编辑、美化、合 成等图形图像处理任务。
编程开发软件
如Visual Studio Code、 Eclipse等,用于编写代码、调 试程序、版本控制等软件开发 任务。
性高。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03
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
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
关系数据库
是建立在关系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库,借助于集合代数等数学概念和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 的数据。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
是指采用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其主要特点是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出现,表格内的 每一行是实体的一个实例,每一列代表实体的一个属性。
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安全意 识、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材内容及结构
计算机基础知识
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硬件组成、软件分 类等。
操作系统基本概念
介绍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分类及常见操作 系统等。
办公软件使用技巧
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常用办公 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网络基础知识
常见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Oracle、MySQL、SQL Server、PostgreSQL等。
SQL语言简介及实例分析
SQL语言概述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是用于访问和操作关系数据库的标准化语言,包括数据查询 、数据操纵、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等功能。

《信息技术基础》学案

《信息技术基础》学案

《信息技术基础》学案《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相关背景]信息技术课怎么上?怎么上效果更好?始终是一线教师孜孜探求的一个课题,也是对教师个人能力的极大挑战。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告诉我们,教师应该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主动学习,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为此,我围绕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的知识体系,设计了"信息技术知识竞赛'的复习课,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有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并试图通过小组知识竞赛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互帮互促,在回答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知识点,不断完善认知结构。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其信息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合作、竞争、游戏的氛围中体验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并为每一位学生创造一个展示个人风采的平台,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通过知识竞赛这种形式将本教材内容进行简单回顾,让学生通过练习对所学知识点加以巩固,并能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对教材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教学目标的统一。

[对象分析]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

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程也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但对于一些具体的知识点学生还存在差异,因此,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从一个全面宏观的角度把握教材内容,特别是与自己学习生活紧密相联的知识点更要重点把握,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小组间的知识竞赛活动,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几个操作题目的训练,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创造性思维,提高其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能利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自主探究,协作学习,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

互帮互助,在竞争与协作中学会与人相处。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学案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学案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学案一、学习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的基本知识;3. 熟悉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4. 培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1. 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信息技术的特点和应用领域1.3 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影响2. 计算机基础知识2.1 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其功能2.2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作用2.3 计算机操作系统2.4 常见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3. 网络基础知识3.1 网络的概念和分类3.2 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3.3 常见网络应用和服务3.4 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4. 信息技术的应用4.1 信息技术在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的应用4.2 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3 信息技术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5.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5.1 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提升5.2 多媒体信息的编辑和处理5.3 信息检索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5.4 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结合实践通过理论课程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深化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

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操作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分析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 实践操作和课外作业提供实际的计算机操作训练和相关课外作业,巩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评估1. 考试测试定期进行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考试,检验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程设计安排相关课程设计项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实施一项信息技术应用方案,评估其综合应用能力。

3. 作业评定对学生的课堂笔记、实验报告、课外作业等进行评定,全面了解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结合理论与实践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如《信息技术基础》等。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学会使用操作系统进行基本操作。

3.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

4. 学会使用办公软件进行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1.1 计算机的定义1.2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2. 操作系统的使用2.1 操作系统的概念2.2 操作系统的功能2.3 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3.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3.1 硬件的概念和分类3.2 软件的概念和分类3.3 硬件和软件的关系4. 办公软件的使用4.1 办公软件的概念和分类4.2 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4.3 常用办公软件介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操作系统的使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办公软件的使用2.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功能软件的分类和关系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演示法:展示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和办公软件的应用。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硬件和软件的知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学环境:计算机教室,每台计算机都安装有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

2. 教学材料:教案、PPT、演示文稿、练习题。

3. 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软件。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5. 计算机网络基础5.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5.2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使用5.3 网络安全和道德规范6. 数字媒体及应用6.1 数字媒体的概念和分类6.2 数字媒体的基本处理技术6.3 数字媒体的应用领域七、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互联网的使用网络安全和道德规范数字媒体的概念、分类和处理技术数字媒体的应用领域6. 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的协议和工作原理数字媒体的编码和压缩技术数字媒体的创作和编辑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互联网的使用。

信息技术学案3

信息技术学案3

高三一轮基本能力复习导学案--信息技术部分(三)一、学习目标:1、体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作用;2、掌握图像的两种主要类型3、选择恰当的工具加工图像、表达信息;4、选择恰当的工具采集和加工音频、视频和动画信息5、客观评价数字化音频、视频和动画技术的应用技能知识点: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二、知识网络三、知识归纳:1、多媒体的含义所谓媒体通常是指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

一般意义上的多媒体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媒体的组合。

在计算机技术及其领域,多媒体技术通常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即运用计算机处理多媒体信息的技术。

2、图像的类型图像的类型有两种:点阵图和矢量图,各有优缺点,见下表。

类型优点缺点制作软件点阵(位图)图象色彩丰富文件容量大,放大或旋转图像会失真画图、Photoshop、ASDsee向量(矢量)图象文件容量小,放大或旋转图像不会失真不容易制作色彩变化太多的图像Fireworks、Flash、CoreDraw补充:常见的位图图像文件的文件类型有:jpg、gif、bmp、png、psd、tif等常见的矢量图像文件的文件类型有:swf、cdr、3、常见的音频信息处理软件: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Cool editpro、Gold wave等4、常见的图形图像的处理软件类型常用软件适用性简易型图像软件画图初学者普及型图像软件我行我速普通家庭和办公Acdsee 看图为主,处理为辅Flash 网络图形和动画制作专业型图像软件Photoshop 专业图像处理AutoCAD 建筑、机械、电子CoreDraw 专业的图像设计人员多媒体信息加工图像信息加工图像的类型常见的图像加工软件常见的音频信息加工软件常见的视频、动画信息加工软件多媒体的含义5、常见的视频、动画加工工具软件名称工具类别特点说明Media Player 视频播放工具Windows自带超级解霸视频播放工具功能强大的VCD、DVD播放工具绘声绘影视频编辑工具界面友好、功能实用、面向大众Premiere 视频编辑工具功能强大、操作复杂的专业型工具Flash 二维动画制作工具功能强大的专业二位矢量动画制作工具3D Studio MAX 三维动画制作工具功能强大、操作复杂硬件要求搞的专业型工具补充:动画和视频的区别1、计算机动画主要是在对真实的物体进行模型化、抽象化、线条化后,生成再造画面,所以主要用于动态模拟,展示虚拟现实等。

《信息技术基础》(浙教版)教案

《信息技术基础》(浙教版)教案

《信息技术基础》(浙教版)第一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

3.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应用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应用,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2. 难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的概念、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练习。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计算机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介绍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3.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介绍计算机的开关机、键盘和鼠标的使用、桌面和窗口的基本操作等。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算机基本操作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总结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并练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信息技术基础》(浙教版)第二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二、教学内容1. Windows操作系统的概述及基本操作2.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3. 计算机的个性化设置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计算机的个性化设置。

2. 难点: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计算机的个性化设置。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概述及基本操作。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操作,以及计算机的个性化设置。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学会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2.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3. 计算机的软件组成4.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 教师提问:“你们对信息技术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信息的定义、信息技术的定义及其应用领域。

2. 教师讲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等。

3. 教师讲解计算机的软件组成,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启动计算机,让学生熟悉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

2.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操作系统进行基本操作,如打开文件、保存文件、关闭文件等。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提问:“你们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什么疑问?”,解答学生的疑问。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二)教学目标:1. 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 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档编辑和排版。

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 文档编辑和排版技巧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个精美的文档,引发学生对文字处理软件的兴趣。

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文字处理软件吗?”,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文字处理软件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如输入文字、编辑文字、设置字体等。

2. 教师讲解文档编辑和排版技巧,如设置段落格式、插入图片、设置页眉页脚等。

教科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教科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信息素养。

3. 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实例。

3. 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 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演示法:展示信息技术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 讲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实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

4. 演示信息技术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

5. 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6.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和操作能力。

3.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 计算机的功能。

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演示法:展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部分。

3. 讲解计算机的功能,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4. 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计算机的操作过程。

教科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套

教科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套

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套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与信息技术引入信息时代的重要性解释信息、数据和知识的概念阐述信息处理的流程强调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2 计算机的发展史介绍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阶段讲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的发展变化强调计算机技术对社会的影响1.3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介绍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案例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的关键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第二章:计算机硬件2.1 计算机硬件概述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强调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重要部件的作用2.2 主板与中央处理器(CPU)讲解主板的结构和功能详细介绍CPU的构造、性能指标和工作原理2.3 存储设备讲解硬盘、固态硬盘、光盘等存储设备的作用和区别强调内存对计算机运行速度的影响2.4 输入输出设备介绍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如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强调设备接口和数据传输速率的重要性第三章:计算机软件3.1 软件概述讲解软件的分类和功能强调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区别与联系3.2 操作系统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常用类型讲解Windows、macOS、Linux等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3.3 应用软件介绍常见的应用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演示软件等强调软件的正版意识和安全使用3.4 程序设计基础介绍编程语言的分类和功能讲解简单的编程方法和技巧第四章:网络与互联网4.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分类强调网络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2 互联网的基础知识介绍互联网的起源、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讲解IP地址、域名、浏览器等基本概念4.3 网络通信协议讲解TCP/IP协议的作用和组成强调网络协议在保证网络通信顺畅中的重要性4.4 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用防护措施强调网络道德规范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第五章:信息技术与生活5.1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讲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购物、通讯、娱乐等强调信息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和挑战5.2 数字家庭与智能生活介绍数字家庭的概念和设备讲解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等在生活中的应用5.3 信息技术与教育讲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如在线教育、远程教学等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公平和质量的影响5.4 信息技术与职业发展介绍信息技术在职场中的重要作用讲解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和职业竞争力第六章:文字处理软件6.1 文字处理软件概述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重要性介绍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WPS Office等6.2 Word的基本操作讲解Word的界面布局和基本操作强调文档编辑、字体设置、段落格式等的重要性6.3 高级文字处理技巧讲解插入图片、表格、图表等元素的方法强调文档审阅、引用管理等功能的使用6.4 排版与打印讲解文档排版的方法和技巧强调打印设置和打印质量的影响因素第七章:表格处理软件7.1 表格处理软件概述讲解表格处理软件的功能和应用场景介绍常用的表格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Excel、WPS表格等7.2 Excel的基本操作讲解Excel的界面布局和基本操作强调单元格编辑、数据输入、公式计算等的重要性7.3 数据分析与管理讲解数据排序、筛选、分类等方法强调数据透视表、图表等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7.4 表格的高级应用讲解表格数据的高级分析方法,如线性回归、时间序列分析等强调宏功能和VBA编程在表格处理中的应用第八章:演示软件8.1 演示软件概述讲解演示软件的功能和作用介绍常用的演示软件,如Microsoft PowerPoint、Keynote等8.2 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讲解PowerPoint的界面布局和基本操作强调幻灯片设计、动画效果、演讲稿编写等的重要性8.3 演示文稿的制作与展示讲解如何制作吸引人的演示文稿强调演讲技巧和互动环节在演示中的作用8.4 演示软件的高级应用讲解多媒体元素、图表、SmartArt等的插入与使用强调演示文稿的评估和反馈方法第九章:电子邮件与即时通讯9.1 电子邮件与即时通讯概述讲解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软件的功能和应用场景介绍常用的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软件,如Outlook、QQ等9.2 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讲解电子邮件的发送、接收、管理等功能强调邮件格式、附件处理等的重要性9.3 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讲解即时通讯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9.4 网络沟通技巧与礼仪讲解网络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强调网络礼仪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第十章:信息素养与伦理道德10.1 信息素养概述讲解信息素养的定义、重要性及其构成要素强调信息检索、评估和应用的能力培养10.2 信息伦理与道德讲解信息伦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强调知识产权保护、隐私权维护等道德规范10.3 网络安全与法律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用防护措施强调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重要性10.4 信息素养的提升与实践讲解如何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方法和途径强调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第十一章:数据库基础11.1 数据库概述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强调数据库在信息管理中的重要性11.2 关系型数据库介绍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常用语言讲解SQL语句的编写和执行过程11.3 数据库设计与应用讲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强调数据库性能优化和事务管理的重要性11.4 数据库访问技术介绍常用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如ADO、DAO等强调编程实现数据库访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第十二章:程序设计基础12.1 程序设计概述讲解程序设计的概念、方法和过程强调编程语言的选择和编程规范12.2 算法与数据结构介绍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讲解常见的算法思想和数据结构类型12.3 编程实践讲解编写、调试和运行程序的基本步骤强调编程技巧和代码管理的重要性12.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强调类、对象、封装、继承等概念的应用第十三章:多媒体技术13.1 多媒体技术概述讲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强调多媒体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性13.2 图像处理软件介绍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如Adobe Photoshop、GIMP等讲解图像编辑、特效制作和图像格式转换的方法13.3 音频与视频处理介绍音频和视频处理软件,如Adobe Audition、Premiere等讲解音频剪辑、视频剪辑和多媒体作品制作的方法13.4 动画制作技术介绍常用的动画制作软件,如Adobe After Effects、Maya等讲解动画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流程第十四章:网络编程与Web开发14.1 网络编程概述讲解网络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强调网络协议和编程接口的重要性14.2 常用的网络编程技术介绍Socket编程、编程等网络编程技术讲解网络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步骤14.3 Web开发技术讲解HTML、CSS、JavaScript等Web开发技术强调Web页面设计、响应式布局和前后端分离的重要性14.4 网页设计与网站搭建介绍网页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讲解网站搭建、运维和推广的步骤与策略第十五章:信息技术与创新思维15.1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讲解创新思维的定义、特点和培养途径强调TRIZ、六顶思考帽等创新方法的应用15.2 信息技术与创新讲解信息技术如何推动创新和发展强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在创新中的作用15.3 创业指导与创业实践讲解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关键要素强调创业计划书编写、团队组建和资源整合的重要性15.4 信息技术与未来发展讲解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展望强调终身学习、适应变化和积极应对挑战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至第五章重点是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了解网络与互联网的基础知识,以及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教案

《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教案

《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教案一、第1章信息技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信息、数据、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

3. 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 信息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3. 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信息技术在工作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阐述信息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的概念。

2. 讲解: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阐述信息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3. 案例分析:分析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

二、第2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3. 理解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措施。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3.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4.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5. 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措施。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2.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练习。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措施。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2. 讲解: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3.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练习。

4. 案例分析:分析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措施。

三、第3章操作系统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3. 理解文件管理、磁盘管理、系统设置等操作系统功能。

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3. 文件管理。

4. 磁盘管理。

5. 系统设置。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信息技术基础》(浙教版)教案

《信息技术基础》(浙教版)教案

《信息技术基础》(浙教版)第一章至第五章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信息的概念、特征、分类;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信息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信息的概念、特征、分类。

3. 演示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1.2 计算机简介【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活动】1.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1.3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教学活动】1. 讲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 讲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第二章:计算机基础2.1 计算机硬件【教学目标】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理解硬件设备的作用。

【教学内容】计算机硬件的分类、作用。

【教学活动】1.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分类。

2.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作用。

2.2 计算机软件【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软件的概念,掌握软件的分类和使用。

【教学内容】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分类、使用。

【教学活动】1. 讲解计算机软件的概念。

2. 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使用。

2.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使用输出设备等。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学活动】1. 讲解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

2. 讲解如何使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第三章:操作系统及其应用3.1 操作系统概述【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掌握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概念、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

【教学活动】1. 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

2. 讲解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

3.2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教学目标】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桌面操作、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

章节名称:信息技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基本原理。

3. 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如通信、计算机、网络等。

3. 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如信息的编码、传输和处理。

4. 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如提高工作效率、改变生活方式等。

5. 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大数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基本原理和社会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5. 总结: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教学评价:2.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章节名称: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如CPU、内存、硬盘等。

3. 计算机的基本软件组成,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4.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如信息的编码和处理。

5.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开关机、文件管理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计算机的实际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计算机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 演示:进行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实际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4. 操作练习:安排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练习,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5. 总结: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教学评价:2. 实际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操作能力。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3. 常用软件的使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3. 常用软件的使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常用软件的使用。

2. 演示法:展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3. 演示:展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4. 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 常用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3. 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 常用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3. 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常用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2. 演示法:展示常用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常用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3. 演示:展示常用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4. 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 让学生掌握文件的管理和操作。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 文件的管理和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 文件的管理和操作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文件的管理和操作。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3.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3.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三、教学过程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3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意图,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6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演示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讲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网络的基本原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等;•给学生布置小组作业,要求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3.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30分钟)•分组展示小组作业,让学生分享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引导学生探讨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其他实际应用案例。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意图,传授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和小组作业,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表现评价•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程度;•学生在小组作业中的表现;•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资源1.讲义和PPT:用于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案例材料:用于示范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3.小组作业布置表:用于指导学生完成小组作业。

七、教学环境1.教室:提供良好的上课环境,配备多媒体设备;2.实践实验室:用于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实际操作和实验。

八、教学注意事项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确保教学过程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从浅入深,循序渐进;3.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

信息技术基础学案

信息技术基础学案

教师寄语:唯一能持久的竞争优势是胜过竞争对手的学习能力。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命制人:王亮审核人:李昕时间:2010年9月(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2)了解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与发展趋势(3)建立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价值观一、知识梳理1、信息的定义练一练小王和小李就“信息”的范畴展开了讨论。

小王说:“报纸上刊登的广告是信息”;小李说:“期中考试的各科成绩是信息。

”你认为他们说的对吗?()A、小王说的对,小李说的不对B、小李说的对,小王说的不对C、小王和小李说的都对D、小王和小李说的都不对2、信息的一般特征:①②③④⑤⑥练一练南方中学要组织义务植树活动。

同学们通过上网搜索,获得“3月12日是植树节”、“根据南方的气候条件,三、四月份最有利于树苗的生长”等信息,从而确定了植树的日期。

这件事说明信息具有()A、共享性和价值性B、共享性和真伪性C、价值性和真伪性D、时效性和真伪性1、信息技术主要包括①②、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等。

练一练2008年9月27日,在翟志刚同志顺利完成太空行走实验后,军委主席胡锦涛通过“天地语音系统”与航天员进行了通话。

“天地语音系统”的地面设备由通信设置、数据传输设备、光纤网、分组交换设备和卫星地面通信占等组成。

飞船上则配备了无线通信、视频传输及数据记录等设备。

这样航天员之间、航天员与指挥中心之间,随时都可进行信息交流。

根据上述材料,请指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多媒体信息的远距离传输提供了可靠保证B、较之文字信息来说,声音和画面信息的存储不需要太大的空间C、上述“天地语音系统”既包括硬件系统也包括软件系统D、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打破了时空限制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①语言的产生和应用②的发明和应用③和的发明和应用④电报、电话、电视和其他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⑤和的应用目前以和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掀起了新一轮的信息技术革命。

练一练王选院士主持研制了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 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 讲解: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 演示:演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

4. 练习:让学生实际操作计算机,熟悉基本操作和Windows操作系统。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操作能力。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二)教学目标:1. 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 学会使用Word进行文档编辑。

3. 学会使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

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 Word的基本功能和使用。

3. Excel的基本功能和使用。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 讲解:讲解Word的基本功能和使用。

3. 演示:演示Excel的基本功能和使用。

4. 练习:让学生实际操作文字处理软件,熟悉基本操作和Word、Excel的使用。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操作能力。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三)教学目标:1. 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 学会使用互联网。

3. 掌握电子邮件的使用。

教学内容:1. 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 互联网的使用。

3. 电子邮件的使用。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 讲解:讲解互联网的使用。

3. 演示:演示电子邮件的使用。

4. 练习:让学生实际操作互联网和电子邮件,熟悉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操作能力。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一)第1讲:信息技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基本技术。

3. 理解信息技术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3. 信息技术的基本技术。

4. 信息技术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

2. 发展历程:讲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 应用领域:分析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作用。

4. 基本技术: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技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实现原理。

5. 影响:分析信息技术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2. 列举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

3. 思考信息技术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二)第2讲: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硬件设备。

3. 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3. 计算机的硬件设备。

4.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操作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计算机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情况。

2. 发展历程: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3. 基本组成:分析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各个部分。

4. 硬件设备:介绍计算机的硬件设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实体部分。

5. 基本操作:教授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

五、课后作业2. 列举计算机的硬件设备。

3. 练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三)第3讲:操作系统应用一、教学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高中信息技术_3.3.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信息技术_3.3.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教学设计一、案例背景信息1.模块: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2.年级:高中一年级3.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第三节的重要内容,对第一、第二节起着综合、提升的作用。

本节内容主要讲解如何利用幻灯片处理和加工文本、图片、动画、声音和视频等信息,并根据任务集成多媒体作品。

教材围绕多媒体制作得流程“需求分析——规划设计——素材的采集与加工——作品集成——发布与评价”而展开,在制作时既有思想方法的提炼,也有工具软件的操作和使用。

需求分析在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部分内容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制作过程的第一步,需求分析的方法在许多领域都可以适用,因此建立“做事前进行需求分析”的观点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重点在于让学生对需求分析的重要性达成共识,并深入头脑中,学会做需求分析的一般方法。

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做需求分析。

4、学生分析:这是一节面向高一学生的新授课。

高一学生对多媒体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会用Powerpoint工具制作简单的多媒体演示文稿,并具有一定的小组协作能力,但还没有养成创作电子作品前先做需求分析和规划设计的习惯。

对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流程及作品鉴赏与评价缺乏系统的认知和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给予更多关注。

5.学时数: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多媒体作品的特点和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流程。

(2)掌握多媒体作品创作前的需求分析和规划设计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摩与鉴赏多媒体作品,归纳总结多媒体作品的特点,形成创作多媒体作品流程的初步认识。

(2)小组协作体验主题选择、需求分析、规划设计流程,掌握需求分析的方法,形成作品创作前进行需求分析和规划设计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做事前形成需求分析的习惯,克服多媒体作品制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作品鉴赏与评价能力,注重主题创意。

三、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制作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基本过程;基本掌握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技巧,确定多媒体作品的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教案

《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教案

《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桌面及应用程序的基本操作。

3. 学会使用键盘和鼠标,掌握基本的输入法。

4. 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安全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概述a.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b.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2. 计算机基本操作a. 开关机及桌面操作b. 应用程序的启动与关闭c.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3. 输入法使用a. 拼音输入法b. 五笔输入法c. 手写输入法4. 信息技术安全a.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处理b. 个人信息保护c. 网络安全意识培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演示法:展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讲解输入法的使用。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计算机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学习输入法。

4. 讨论法:分组讨论信息技术安全问题,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一台可以操作的计算机。

2. 教学软件:准备相关的教学软件和教学资源。

3. 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操作技能:检查学生计算机操作的熟练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提出和合作能力。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信息技术概述,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2. 第3-4周:计算机基本操作,学会开关机、桌面及应用程序的基本操作,熟悉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3. 第5-6周:输入法使用,掌握拼音输入法、五笔输入法和手写输入法。

4. 第7-8周:信息技术安全,了解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处理,学会保护个人信息,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输入法的使用、信息技术安全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
第一节信息加工概述
制作人:马庆辉
学习目标:
1.了解信息加工的基本知识;
2.理解手工加工信息和计算机信息加工方式的异同;
3.理解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的特征。

知识要点:
一、信息加工的过程和方式
1.信息加工的概念: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
研究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原始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2.信息加工的目的:发掘信息的价值、方便用户使用。

3.为什么要对收集到的信息(原始信息)进行加工呢?
信息加工是信息利用的基础,也是信息成为有用资源的重要条件:(1)在大量的原始信息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假信息、伪信息,只有通过认真的筛选和判别,才能避免真假混杂;
(2)我们收集来的信息是一种初始的、零乱的、孤立的信息,只有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和排序,才能有效的使用;
(3)通过信息的加工,可以创造出新的信息,使信息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4.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1)记录信息;
(2)加工信息;
(3)发布信息;
(4)存储信息。

5.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
(1)人工加工的方式
特点:所需工具较少,方法灵活,使用方便。

不足:有时不但繁琐、容易出错,而且费时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

(2)计算机加工方式
二、计算机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类型
1、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1)根据信息类型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件或者自编程序;
(2)信息录入;
(3)信息加工;
(4)信息输出;
(5)信息存储。

2、计算机信息加工的类型
利用计算机加工信息有三种形态
第一种是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信息的编程加工);
第二种是基于大众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
第三种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

自我评价:
1.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2.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

3.利用计算机加工信息有三种形态:第一种,
第二种,第三种。

4.信息加工的目的:。

5.信息加工有以下几个环节:A. 加工信息、B.记录信息、C. 存储信息、D. 发布信息;
请你分析以下资料,指出各工作流程分别属于信息加工的哪一个环节。

2006年9月28日下午,我校举行了校教职工男女混合4*400接力赛,参加小组有:高一年级组、高二年级组、高三年级组。

裁判员将各小组的比赛成绩记录于规定的参赛项目成绩记录表中,这是信息加工的_____环节;然后裁判员再对这些比赛成绩进行分析、排序等工作,排出名次,这又是信息加工的_____环节;裁判员将这比赛的结果抄了一份送到广播员处,广播员播出成绩,这属于信息加工的_____环节;另将各参赛小组比赛成绩的原材料整理成册送到体卫处存根,这又属于信息加工的_____环节。

6、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分析和研究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7、比较人工方式和计算机加工方式的异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