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波静校正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射波静校正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编写人周兴海

华北研究中心

二OO四年十一月

折射波静校正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项目负责人周兴海

项目参加人秋剑霞屈志华高现俊单位负责人张志国

一、前言 (4)

二、概述 (4)

1、Sditr具有两大功能: (4)

2、两种层析成像法 (5)

3、拾取的问题 (5)

4、初至叠加 (5)

5、几何定义问题 (5)

6、SDITR的优势 (6)

7、理论依据 (6)

8、SDITR的环境控制 (6)

9、SDITR的策略 (7)

三、关键词 (7)

四、数据的组织 (7)

1、输入数据 (8)

2、输出结果 (8)

五、处理过程 (9)

1、重新置位 (9)

2、计算校正量 (11)

3、折射波速度分析 (13)

4、原始道的拾取 (15)

六、应用实例 (15)

七、认识与体会 (15)

一、前言

近些年来,三维折射波静校正技术发展迅速。几乎成了许多专业地球物理软件包的标志。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之一是与小道距、短炮检距排列的高分辨采集产生的折射波静校正量有关。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独立地描述同相轴近地表异常的能力。

虽然该模块儿存在多年,历经数个版本,但我们对它的了解仅限于最基本、最简单的功能,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华北地区高程起伏不大,低降速带厚度稳定,该区的地震资料静校正问题不是很突出,靠剩余静校正完全可以解决。所以无形中它也就成了制约研究开发这项技术的主要客观因素。

随着华北研究中心处理市场的对外开拓,有更多地表复杂、静校正问题严重的资料需要处理,解决静校正问题自然成了燃眉之急,这也是开发研究该项技术的最主要的原因。

二、概述

1、Sditr具有两大功能:

检查并校正几何定义错误。

计算折射波静校正量。

2、两种层析成像法

两种方法用来计算折射波静校正量。

第一种:全模型层析成像,称作GLI。(归纳线性反演)

第二种:利用旅行时分解和简单的层析成像方法。

3、拾取的问题

两种方法都从时间拾取开始,无论方法多么先进,对于低信噪比的资料来说,其性能也会大打折扣。虽然可以用局部交互拾取的方法代替自动拾取,而这个过程是非常耗时和乏味的。

4、初至叠加

多少年来,大多数折射波静校正量的质量控制是在线性动校的初至叠加的基础上完成的,运用这种方法暗含了一些简单化的假设:

a、折射波速度在每个炮点----检波点矢量上被均化,它相当于一个平滑滤波。

b、初至叠加应该变得更好并且拾取时间更接近于拾取量的平均值。

5、几何定义问题

处理周期不仅取决于初至时间拾取,炮点和检波点位置的错误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麻烦。最合乎逻辑的办法就是先查出主要的异常炮点或是检波点,一旦这些异常值被剔除,以递减的数量级迭代校正其它

6、SDITR的优势

交互应用是能够得到的最好的完成迭代的方法,它还可以减轻管理无数个文件的负担以及等待无休止的批处理工作。

SDITR可以应用源自数据解释的全程交互,并仅限于一个主要的折射层。在完成适当的质量控制后把数据转回到原始数据上应用。此项技术非常有效,校正量或经过滤波的校正量都可以应用或舍弃,数据可以被校正也可以不被校正。同样,用户还可以一直监控每一个记录上的校正结果。

很显然,我们都希望有更大存储量的工作站而不把交互陷入长时间的等待。这里给出了一个优化的数据量。在一次工作任务当中处理50000---100000道。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处理数据量是350000道。

7、理论依据

用代数重建法(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而不是矩阵

代数法(Matrix Algebra).

8、SDITR的环境控制

a、位置图

目的就是检查炮点和检波点位置。

b、几何形状选择

要处理的道的系列将由用户决定,程序提供了三个选件。指环型、线型和变化型。

这个选件适应于高程变化不大,折射层结构简单的一般情况。

线型

它适合于地形变化、折射层结构复杂的地区。剧烈变化的地形容易引起两条接受线间产生较大的差别。对于这种类型的几何形状,扇形区被线型分量所取代。这个选件仅对重新置位有效。

变化型

这个选件只与来自SDITR的速度分析部分的空变折射波有关。

9、SDITR的策略

工作是应该从重新置位还是从校正量的计算开始?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检查主要的异常值,去掉这些值以后,用一种递减的数量级迭代其他量。

三、关键词

延迟,风化层速度,替换速度,折射波速度,风化层校正量,高程校正量。(计算方法见图一)

四、数据的组织

1、输入数据

SDITR的启动始于道文件或一个来自SDS(Seismic data server)的地震数据库以及如果需要,NA V/P1或NA V/P2速度文件,来自Geocluster批作业WUNET的输出F7(32bit)orF1(16bit)原始道文件。

原始道应该是线性动校后的道集,以减少道长和把初至排列起来.

道的顺序应该是递增的炮集,

道文件名可以任意取,但.cst应该作为扩展名,这样在工区下的文件管理操作起来比较容易。

在计算校正量时如果想加入风化层速度v0,折射波速度vm,以及替换速度vr,这些速度必须有规律的分布并覆盖整个工区。

2、输出结果

SDITR产生7种不同类型的文件。

. 库文件,

. Navp2文件,

. Hacor文件,

. Dif坐标差别文件,

. 叠加道文件,

. Tdpik拾取文件,

. Wxsta 拾取文件。

SDITR3.2和以后的版本,可以列出处理过程和输出历史文件。可得到的缺省扩展名:

.lst 静校正和延迟库,

.lxy 重新置位用坐标库,

.nav NA VP2速度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