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平均数问题
小学数学—平均数应用题大全
平均数问题
1.四(1)班学生年龄分布的情况是:13岁的有3人,12岁的有15人,11岁的有11人,10岁的有21人。
这个班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
2.小林用9天时间读完一本书,他前6天每天读25页,后3天每天读40页。
小林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3.四(1)班原有男同学22人,他们的平均体重为39千克,后来转走了两个男同学,这两个男同学的体重分别是42千克、36千克。
现在这个班的男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4.本学期,小平数学前四个单元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5分,他想使前五个单元的平均成绩单上升到87分,那么,他第五单元必须要考多少分?
5.王新同学期末考试的成绩是:语文和数学平均94分,数学和外语平均88分,外语和语文平均86分。
王新这三科各得多少分?
6.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0,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8,求丙、丁两数的平均数。
7.有甲、乙、丙三个数,甲比乙大2,乙比丙大11,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70,求这三个数。
8.三年级课外美术班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小组,甲、乙、丙三组的平均人数是24人,乙、丙、丁三组的平均人数是26人。
已知丁组有28人,甲组有多少人?
9.有五个数,平均数是138,把它们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7,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48。
中间的那个数是多少?。
小学数学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一)专题简析: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例1 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
一箱苹果多少个?分析与解答:(1)1箱苹果+1箱梨+1箱橘子=42×3=136(个);(2)1箱桃+1箱梨+1箱橘子=36×3=108(个)(3)1箱苹果+1箱桃=37×2=72(个)由(1)(2)两个等式可知:1箱苹果比1箱桃多126-108=18(个),再根据等式(3)就可以算出:1箱桃有(74-18)÷2=28(个),1箱苹果有28+18=46(个)。
1箱苹果和1箱桃共有多少个:37×2=74(个)1箱苹果比1箱桃多多少个:42×3-36=18(个)1箱苹果有多少个:28+18=46(个)例2 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
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分析:女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高92-91.2=0.8(分),而男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低91.2-90.5=0.7(分)。
全体女生高出全班平均分0.8×21=16.8(分),应补给每个男生0.7分,16.8里包含有24个0.7,即全班有24个男生。
例3 某3个数的平均数是2,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4,平均数就变成了3。
被改的数原来是多少?分析:原来三个数的和是2×3=6,后来三个数的和是3×3=9,9比6多出了3,是因为把那个数改成了4。
因此,原来的数应该是4-3=1。
例4 五一班同学数学考试平均成绩91.5分,事后复查发现计算成绩时将一位同学的98分误作89分计算了。
小学三年级数学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问题例题1、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5厘米,9厘米,8厘米。
这4个杯子里的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分析与解答]根据“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这个数量关系式,可以根据以知条件先求出4个杯子里水的总高度,再用总高度除以杯子的个数就可以求出平均每个杯子里水的高度。
列式如下:这道题还可以这样想:先把水面高度5厘米设为一个基数,把其他三个杯子中高度多于5厘米的数相加得(6-5)+(9-5)+(8-5)=8(厘米),再平均分成4份,每份又多分到8÷4=2(厘米),再与5厘米相加,同样得到7(厘米)。
试一试1、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3厘米。
这4个杯子里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例题2、工人叔叔修机器,第一天修了4台,第二天修了6台,第三天上午修了3台,下午修了2台。
平均每天修了多少台?[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要求平均每天修的台数,要先求出三天一共修的总台数。
在用总台数除以天数3,就可以得到平均每天修的台数。
想一想:为什么总数中有4个数相加,却要除以3?试一试2、光华化肥厂一月份生产化肥2800吨,二月份上半月生产化肥1600吨,下半月生产化肥1700吨,三月份生产化肥3500吨。
这三个月平均每个月生产化肥多少吨?例题3、幼儿园教育小朋友做红花,小画做7朵,小方做9朵,小林和小宁合做13朵。
平均每个人做多少朵?[分析与解答]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做花的总朵数,再用花的总朵数除以人数就可以求出平均每个人做花的朵数。
试一试3、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了46本书,第二层和第三层共放了70本书,第四层放了52本书,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例题4、小明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小明平均每天读多少页书?[分析与解答]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这本书的总页数:25×4+40×6=340(页),再求读完这本书所用的天数:4+6=10(天),最后求出小明平均每天读的页数。
小学数学平均数问题练习题及讲解
小学数学平均数问题练习题及讲解平均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数据。
在解决平均数问题时,我们需要了解如何计算平均数,以及如何运用平均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小学数学平均数问题的练习题,并进行详细的讲解。
练习题1:小明的语文成绩分别是85、90、92,求他的平均成绩。
解析:要计算小明的平均成绩,我们首先需要将他的各科成绩加起来,然后再除以科目数量。
小明的语文成绩分别是85、90、92,那么他的平均成绩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平均成绩 = (85 + 90 + 92) / 3计算得出:平均成绩 = 267 / 3 = 89所以,小明的平均成绩为89。
练习题2:某班级25位学生的数学成绩平均分为80分,其中24位学生的成绩已知,平均分为85分,求第25位学生的成绩。
解析:已知24位学生的成绩平均分为85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他们的总分:24位学生的总分 = 24 × 85班级的总分 = 25 × 80第25位学生的成绩 = 班级的总分 - 24位学生的总分计算得出:24位学生的总分 = 24 × 85 = 2040班级的总分 = 25 × 80 = 2000第25位学生的成绩 = 2000 - 2040 = -40根据计算结果,第25位学生的成绩为-40分。
由于成绩不可能为负数,所以可能存在计算错误或题目给出的数据有误。
练习题3:某篮球队的5名队员身高分别为150厘米、160厘米、170厘米、180厘米、190厘米,求平均身高。
解析:要计算队员的平均身高,我们需要将他们的身高加起来,然后除以队员数量。
该篮球队的5名队员身高分别为150厘米、160厘米、170厘米、180厘米、190厘米,那么他们的平均身高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平均身高 = (150 + 160 + 170 + 180 + 190) / 5计算得出:平均身高 = 850 / 5 = 170所以,该篮球队的队员平均身高为170厘米。
小学数学四年级 平均数问题应用题 PPT带答案
(25+35)÷2=30(元) 答:艾小米买这些学习用品平均每天花30元。
例题2 李庄小学三年级四个班,一班、二班两个班各有学生42人,三班、四班两个
班共有学生88人,三年级平均每班有多少人?
【分析】平均数=总数÷总份数。
(42×2+88)÷4=43(人) 答:三年级平均每班有43人。
例题1 在一次单元测验中,高小帅的三个好朋友的成绩分别是100分、89分、90分,
那么这三个好朋友的平均分是多少?
【分析】平均数=总数÷总份数。
(100+89+90)÷3=93(分) 答:这三个好朋友的平均分是93分。
练习1 在这个周末的两天里,艾小米每天都去文具店买了学习用品。她在周六花了
25元,在周日花了35元,那么艾小米买这些学习用品平均每天花了多少钱?
练习2 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筐共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多少
千克?
【分析】平均数=总数÷总份数。
(32+38+50)÷4=30(千克) 答:平均每筐30千克。
例题3 李明在一个星期里面,前4天平均每天做口算题28道,后3天平均每天做42道,
这星期李明平均每天做多少道?
【分析】平均数=总数÷总份数。
(28×4+42×3)÷(4+3)=34(道) 答:这星期李明平均每天做34道。
练习3 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
好读完,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分析】平均数=总数÷总份数。
(25×4+40×6)÷(4+6)=34(页) 答: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34页。
小学数学《平均数问题》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平均数问题》练习题(含答案)1.求下列20个数的平均数:306,312,306,308,314,304,318,311,313,315,314,310,310,320,300,316,320,312,314,315。
解:这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可能计算能力很强的同学能够很快算出来。
但是如果掌握了平均数的思想,一定可以算得更快。
我们观察每一个数,发现它们都是3位数,而且都是300加上一个不大的数。
这样,我们只计算每个数的十位和百位,算出平均数再加上300,就得到这20个数的平均数。
把每个数都减去300,然后求其平均数:(6+12+6+8+14+4+18+11+13+15+14+10+10+20+0+16+20+12+14+15)÷20=11.9那么原来的20个数的平均数为300+11.9=311.92.某8个数的平均数为50,若把其中的一个数改为90,则平均数变成了60。
问被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解:8个数的平均数由80变成了90,那么它们的总和增加了多少也就可以知道了。
因为只有一个数变了,这个数变化的值也就可以知道了。
8个数的总和增加了(90-80)×8=80所以被改动的数增加了80,那么它原来是90-80=103.7个数的平均数是29,把7个数排成一列,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25,后5个数的平均数为38,则第三个数是多少?解:前三个数的和为25×3=75后五个数的和为32×5=160这8个数的和为160+75=235其中包含着7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的和7个数的和为29×7=203所以第三个数是235-203=32。
4.五位裁判员给一名体操运动员评分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58分;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9.46分;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66分.这个运动员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多少?解:最低分: 9.46⨯4-9.58⨯3=9.10(分)最高分: 9.66⨯4-9.58⨯3=9.90(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 9.90-9.10=0.8(分)5.某校有70名男同学及若干女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分为63分,参赛男同学平均分为60分,女同学平均分为70分,那么该校有多少女同学参赛?解:因为女同学平均分为70分,男女同学的总平均分为63分,女同学平均分高出男女同学混合平均分70-63=7 分。
小学思维数学讲义:平均数问题-含答案解析
平均数问题1. 掌握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答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
知识点说明: 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这个可以和行程问题里面的平均速度要区分并联系)模块一,简单的平均数问题【例 1】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7厘米,8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考点】平均数问题 【难度】1星 【题型】解答【解析】 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就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入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里水面的高度.即为:457846+++÷=()(厘米).【答案】6【巩固】 小叶子这学期前5次作业的得分分别是95,87,92,100,96.求小叶子这5次作业的平均成绩?【考点】平均数问题 【难度】1星 【题型】解答【解析】 因为本题的“平均成绩=总成绩÷次数”所以先求总成绩,再求平均成绩.即:958792100965++++÷()4705=÷94=(分). 【答案】94【巩固】 中关村三小有15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他们每分钟跳绳的个数分别为93、94、85、92、86、88、94、91、88、89、92、86、93、90、89,求每个人平均每分钟跳绳多少个?【考点】平均数问题 【难度】1星 【题型】解答【解析】 从他们每人跳绳的个数可以看出,每人跳绳的个数很接近,所以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数90做为基准数,再找出每个加数与这个基准数的差.大于基准数的差作为加数,如93=90+3,3作为加数;小于基准数的差作为减数,如 87=90-3,3作为减数.把这些差累计起来,用和数的项数乘以基准数,加上累计差,再除以和数的个数就可以算出结果。
①跳绳总个数。
93+94+85+92+86+88+94+91+88+89+92+86+93+90+89=90×15+(3+4+2+4+1+2+3)-(5+4+2+2+1+4+1)=1350+19-19=1350(个)例题精讲 知识精讲教学目标②每人平均每分钟跳多少个?1350÷15=90(个)【答案】90【例 2】 如图5是小华五次数学测验成绩的统计图。
平均数 问题
同心教育·三升四平均数(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一:三(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1、电视机厂四月份前10天共生产电视机3300台,后20天共生产电视机6300台。
这个月平均每天生产电视机多少台?2、小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5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
求小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3、三(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平均每人植树10棵;第二组6人,平均每人植树11棵;第三组6人,平均每人植树9棵。
三(1)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例二:王老师为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
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
求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高。
1、五(1)班有7个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其中有两个同学得了99分,还有三个同学得了96分,另外两个同学分别得了97、89分。
这7个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2、气象小组每天早上8点测得的一周气温如下:13℃、13℃、13℃、14℃、15℃、14℃、16℃。
求一周的平均气温。
3、敬老院有8个老人,他们的年龄分别是78岁、76岁、77岁、81岁、78岁、78岁、76岁、80岁。
小学数学应用题:平均数问题
小学数学: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已知两个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部分平均数×权数)的总和÷(权数的和)=加权平均数。
差额平均数:是把各个大于或小于标准数的部分之和被总份数均分,求的是标准数与各数相差之和的平均数。
数量关系式:(大数-小数)÷2=小数应得数最大数与各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大数应给数最大数与个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小数应得数。
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 100 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 60 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
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
分析:求汽车的平均速度同样可以利用公式。
此题可以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设为“ 1 ”,则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 2 ”,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 100 ,所用的时间为,汽车从乙地到甲地速度为 60 千米,所用的时间是,汽车共行的时间为 + = ,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2 ÷ =75 (千米)
小学数学第1页共1页。
六年级第五讲 平均数问题
3、甲、乙、丙三个杯子中各装了一些水,乙杯中 水量等于甲、丙两个杯中水量的平均数。如果在 丙杯中再加入 15 毫升水, 那么甲杯中水量等于乙、 丙两个杯中水量的平均数。 甲、 乙两杯水相比, 哪个杯中的水量多,多多少毫升?
例1 A、B、C、D 四个数的平均数是 75,A 与 B 的平均数比 C 与 D 的平均数多 2,A 是90,B 是 多少?
1、 小明买了 4 本故事书和 5 本漫画书,共花了 48 元, 漫画书每本 4 元,故事书每本多少元?
2、为改善生态环境,避免水土流失,某村积极植树造林, 原计划每天植树 60 棵,实际每天植树 80 棵,结果比预计 时间提前 4 天完成植树任务,则计划植树多少棵?
3、苹果每千克 3 元,梨每千克 4 元,王叔叔买了一些苹 果和梨共 10 千克,一共花了 34 元,那么苹果和梨各买了 多少千克?
1、小明参加体育达标测试,五项平均成绩是 85 分,如果跳远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 83 分, 小明跳远得了多少分?
3、甲乙两数和是 194,如果再加上丙数,这时平 均数比甲乙两数平均数多 2,丙数应是多少?
例1 六(一)班有 51 人,六(二)班有 49 人, 期中考试两个班全体同学的平均成绩是 81 分, 六(二)班的平均成绩比六(一)班的平均成绩 高 7 分,那么六(二)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1、一段山路的长是 400 米,一人上山时每分钟走 50 米,下山时每分钟走 80 米,则该人的平均速 度是多少?
2、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前 3 天加工了 148 个, 后 4 天加工了 167 个。价平均是 1.6 元, 已知香蕉比苹果贵 0.2 元, 比柚子便宜 0.5 元, 请你算一算每种水果的单价多少元?
例2 五(1)班同学数学考试平均成绩 91.5 分, 事后复查发现计算成绩时将一位同学的 98 分误 作 89 分计算了。经重新计算后,全班的平均成绩 是 91.7 分,五(1)班有几名学生?
小学数学之平均数问题
小学数学之平均数问题
1、食品商店进了两种水果糖,甲种水果糖每千克12元,共40千克,乙种水果糖每千克8元,共60千克,为了便于销售,将这两种糖混合成什锦水果糖,每千克价格应怎样定?
2、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先行了3小时上坡路,每小时行40千米,接着又行了3小时下坡路,每小时行60千米,就到达了B地。
后又原路返回A地,上坡速度改为每小时45千米,下坡速度不变。
求这辆汽车往返A、B两地一次的平均速度。
3、甲数是240,乙数比甲数的3倍少30,丙数比乙数的2倍少180。
求: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4、四年级A班有学生50人,男、女生各25人。
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同学平均分为85分。
如果男、女生分开计算,女生比男生的平均分高2分,男、女生的平均分各是多少?
5、甲、乙、丙、丁四数,每次去掉一数,将其余三数平均,这样计算4次,得到50,38,52,46。
求四数的平均数。
6、有四个数,每次选三个数平均,再加上另外一个数,用这种方法计算4次得到四个数分别是93,135,75,111。
求:原来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多少?。
(完整版)平均数问题-三年级
(完整版)平均数问题-三年级平均数问题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遇到求平均数的问题,比如:求平均分数、平均年龄、平均气温、平均身高、平均亩产量……这是小学学习阶段经常接触的问题,是一种典型的应用题。
平均数问题一般含有两种含义:①指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和不变的条件下,移多补少,大的补给给小的,使每份相等;②指把总数平均分成大小相等的若干份。
平均数问题涉及概念有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份数),解答平均数问题的基本公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份数)总数÷平均数=总份数平均数×总份数=总数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主要是弄清总数、总份数、平均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总数对应的总份数,求出一份数,也就是平均数。
例题精讲1.用5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6厘米、7厘米、8厘米。
这5个杯子里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2.小明的身高160厘米,小丽比小明矮8厘米,小华比小明高2厘米,小明、小丽、小华3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3.甲、乙两地相距540千米,某车从甲地到乙地,然后返回,去时每小时行90千米,回来每小时行60千米,求该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4.甲车间有工人98人,乙车间有工人120人,丙、丁车间共有工人166人,甲、乙、丙、丁四个车间平均每个车间多少人?5.希望小学三年级学生做玩具小熊,一班48人,共做296个;二班50人,共做292个;三班47人,共做282个,三年级学生平均每人做多少个?6.有水果糖5千克,每千克2.4元;奶糖4千克,每千克3.2元;软糖11千克,每千克4.2元。
将这些糖混合成什锦糖,这种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7.小明期中考试的成绩是:语文和英语的平均成绩是96分,数学成绩是93分,小明语文、英语、数学三科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8.小王4次语文测试的平均成绩是92分,5次测试的平均成绩是93分,问第5次测试小王得了多少分?9.小华的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5分,如果不算语文分数,两门功课的平均成绩要比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少2分。
小学数学——平均数问题
小学数学——平均数问题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通过求平均数来说明问题的例子很多.例如,农民根据平均亩产量看出产量的高低;学校根据同一年级的同一次考试各班的平均分数,比较出各班的差异;等等.因此,学会求平均数是很有必要的.几个数的和,再用它们的个数去除,就得到这几个数的平均数.与平均数有关的问题叫做平均数问题.解答平均数问题的基本公式是平均数=总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平均数总数=平均数×总份数例1小宁在期末考试时,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数是93分,语文、数学平均90.5分,数学、英语平均97分.问他的三科成绩各是多少?分析:已知三科的平均分数是93分,那么这三科的总分数为93×3=279分,由语文、数学平均90.5分,则知这两科的总分数为90.5×2=181分,用三科的总分数减去这两科的总分数279-181=98分,即为英语的分数;同样,再由数学、英语平均97分,知道这两科的总分数为97×2=194分,用三科的总分数减去这两科的总分数279-194=85分,即为语文的分数;最后用三科的总分数减去语文、英语的分数就得到数学的分数.解:(1)这三科的总分数93×3=279(分)(2)语文、数学的总分数90.5×2=181(分)(3)英语的分数279-181=98(分)(4)数学、英语的总分数97×2=194(分)(5)语文的分数279-194=85(分)(6)数学的分数279-98-85=96(分)答:小宁的语文是85分,数学是96分,英语是98分.例2一个气象站每天早晨测量室外温度,现已知某星期一至星期日这七天的平均温度是25℃,并且知道星期一、三的温度相同,它们比星期二高3.5℃,星期二、四的温度相同,它们比星期五低1℃,星期六、日的温度相同,它们比星期五高2℃,问这七天的温度分别是多少?分析:由已知我们可以看出有四天的温度与星期五的温度有关,星期一、三两天的温度比星期二高3.5℃,星期二的温度比星期五低1℃,由此可知,星期一、三的温度比星期五的温度高3.5-1=2.5℃,这样七天中有六天与星期五的温度有关,把星期五的温度作为基准数,这六天的温度比星期五的温度共高2.5×2-1×2+2×2=7℃,再用这七天的总度数减去7℃,就是星期五的温度的7倍,这样星期五的温度可以求出,从而问题便可以解决.解:(1)七天的总度数25×7=175(℃)(2)六天比星期五共高的度数(3.5-1)×2-1×2+2×2=7(℃)(3)星期五的度数(175-7)÷7=24(℃)(4)星期一、三的度数24+3.5-1=26.5(℃)(5)星期二、四的度数24-1=23(℃)(6)星期六、日的度数24+2=26(℃)答:星期一与星期三的温度是26.5℃,星期二与星期四的温度是23℃,星期五的温度是24℃,星期六与星期日的温度是26℃.例3甲、乙、丙三个学生各拿出相同的钱买相同的画片,买来之后,甲、乙两人都比丙各多买了9张画片,因此他俩分别给了丙0.6元,问每张画片多少钱?分析:三人拿出相同的钱买相同的画片,应该买来同样多的画片,但是甲、乙确比丙各多买了9张,一共多买了9×2=18张,如果把这18张平均分配,每人应得18÷3=6张,甲、乙应分别给丙3张就行了.但实际上,甲、乙两人各自给丙0.6元,这0.6元就是3张画片的钱数,于是求出每张画片的价钱.解:(1)甲、乙共多买张数9×2=18(张)(2)这18张平均分给3人,每人应得的张数18÷3=6(张)(3)每张画片的价钱0.6÷(9-6)=0.2(元)综合算式0.6÷(9-9×2÷3)=0.2(元)答:每张画片的价钱是0.2元.例4商店里购进同样钱数的甲、乙两种糖果.已知甲种糖果每千克12元,乙种糖果每千克8元.现将这两种糖果混在一起成为什锦糖,问这种什锦糖每千克的成本是多少元?分析:甲、乙两种糖果的总价和总重量都不确定,因此无法确定什锦糖的总价和总重量.但这种什锦糖中含有的这两种糖果的价钱相同,重量不同,所以,如果能确定什锦糖中甲、乙两种糖的重量比值,就可以求出这种什锦糖的成本.假如我们取出一部分什锦糖,其中含甲、乙两种糖果的价钱相同,均为24(12与8的最小公倍数)元,那么24元可购得甲种糖24÷12=2千克,乙种糖果24÷8=3千克,也就是说,48元可购得这种什锦糖3+2=5千克,因此这种什锦糖的成本就可以求出来了.解:(1)12与8的最小公倍数4×3×2=24(2)价值48元的什锦糖中含有甲、乙两糖果的重量甲种糖果24÷12=2(千克)乙种糖果24÷8=3(千克)(3)每千克什锦糖的成本48÷(3+2)=9.6(元)答:这种什锦糖每千克的成本是9.6元.。
小学数学平均数问题
小学数学平均数问题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平均数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它不仅在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而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平均数,简单来说,就是一组数据的平均值。
比如说,有三个小朋友,小红有 5 颗糖,小明有 8 颗糖,小刚有 3 颗糖,那他们平均每人有几颗糖呢?这就是一个求平均数的问题。
我们来计算一下,先把他们三人的糖的总数算出来,也就是 5 + 8 + 3 = 16 颗。
然后再除以人数 3,得到 16 ÷ 3 =533……颗。
但在实际生活中,糖的数量应该是整数,所以我们通常会取近似值,也就是平均每人大约有 5 颗糖。
那平均数到底怎么求呢?其实方法很简单。
如果是已知几个数,要求它们的平均数,就把这几个数相加,然后除以个数。
比如说,有 5 个数,分别是 10、15、20、25、30,那它们的平均数就是(10 + 15 + 20 + 25 + 30)÷ 5 = 20 。
在解决平均数问题时,有一些常见的类型。
一种是“已知总数和个数求平均数”,就像前面说的小朋友分糖的例子。
另一种是“已知平均数和个数求总数”。
比如,班级里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是 85 分,班级一共有 40 人,那班级的总成绩就是 85 × 40 =3400 分。
还有一种是“移多补少求平均数”。
比如说,甲有 8 本书,乙有 4 本书,要让他们两人书的数量一样多,怎么办呢?我们可以从甲那里拿出 2 本书给乙,这样他们就都有 6 本书了,6 就是他们书数量的平均数。
在实际做题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稍微复杂的平均数问题。
比如,有两个小组,第一组 5 个人,平均体重是 40 千克;第二组 7 个人,平均体重是 45 千克。
那这两个小组所有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呢?我们先算出第一组的总体重是 5 × 40 = 200 千克,第二组的总体重是 7 × 45 = 315 千克。
然后把两组的总体重相加,得到 200 + 315 =515 千克。
小学四年级平均数问题经典题型八个详细分析讲解
平均数问题的课后作业详细的参考答案一、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30,把其中一个数按60来计算,则平均数变成了40,问这个数原来是多少?分析:方法一原来五个数的和5×30=150 现在五个数的和40×5=200 总和增加了200-150=50 所以把一个数改为60看大了50,所以原来这个数为60-50=10。
或者方法二原来平均数为30 现在平均数为40 ,所以平均每个数增加了40-30=10 ,五个数一共增加了10×5=50 所以这个数改成60改大了50 所以原来这个数为60-50=10二、有4个数的平均数是60,把其中一个数改成60,这四个数的平均数变成66,问被改的数是多少?分析:同上面题目一样。
方法1:66×4-60×4=24 总和增加了24所以这个数原来是60-24=36方法2:平均数增66-60=6 四个数一共增加了6×4=24 所以原来这个数为60-24=36三、小明参加了三次数学考试,前两次考试的平均分是82分,第三次考试后,平均分变成了85分,问第三次数学考试多少分?分析:方法1:前两次总分82×2=164分前三次总分为85×3=255分所以第三次数学成绩是:255-164=91分。
或者放方法2:第三次这么理解,第三次考试自己留下85分,给前面两次分别给85-82=3分,一共给了前两次3×2=6分,第三次还自己剩下85分,所以第三次得分为85+6=91分。
四、有8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8,去掉一个数后,剩下的7个数的平均数是19,再去掉一个数后,剩下的6个数的平均数是20,问,去掉的两个数的乘积是多少?分析:去掉的第一个数为:8×18-7×19=-144-133=11去掉的第二个数为:7×19-20×6=133-120=13所以两个数的乘积是:11×13=143五、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20,甲和乙的平均数是170,乙、丙、丁的平均数是100,求乙是多少?分析:甲+乙+丙+丁=120×4=480甲+乙=170×2=340乙+丙+丁=100×3=300方法1:340+300=640=甲+乙+丙+丁+乙所以乙=640-480=160或者方法2:丙+丁=480-340=140乙=300-140=160六、小明期中考试中语文、英语、历史的平均成绩是74分,数学成绩公布之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了3分,小明的数学成绩多少分?分析:方法1:语文+英语+历史=74×3=222分语文+英语+历史+数学=(74+3)×4=77×4=308分,所以数学=308-222=86分或者方法2:数学考完后平均分变成了74+3=77分所以数学给自己留下77分,给前面三门课给了3×3=9分,所以数学考了77+9=86分七、小明从甲地去乙地,去的时候每分钟走50米,10分钟到了乙地,返回来的时候,花了15分钟回到了甲地,问往返甲、乙两地,小明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分钟?分析:往返平均速度=往返总路程÷往返总时间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50×10=500米所以往返总路程=500×2=1000米去的时间为10分钟,回来的时间为15分钟,所以往返总时间=10+15=25分钟所以往返平均速度=1000÷25=40米/分钟八、甲、乙、丙一共买了9个面包,平均分着吃,甲付了5个面包的钱,乙付了4个面包的钱,丙没有付钱。
小学数学中常见的平均数问题解析
小学数学中常见的平均数问题解析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学科,而平均数则是数学中常见的一个概念。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会接触到很多与平均数有关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析小学数学中常见的平均数问题。
一、算术平均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算术平均数是指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这组数值的个数。
在小学数学中,学生们通常会遇到求一组数的算术平均数的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将这组数值相加,然后除以数值的个数。
例如,有一组数值:3,5,7,9,11。
我们可以将这些数相加得到35,然后除以5(数值的个数),得到算术平均数为7。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这组数的平均水平。
二、平均数与等差数列的关系在小学数学中,平均数与等差数列有着密切的关系。
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值都相等的数列。
平均数可以看作是等差数列的中项。
例如,有一个等差数列:2,4,6,8,10。
我们可以计算出这组数的平均数为6。
可以发现,6正好是这个等差数列的中项。
这说明,在等差数列中,平均数就是中项的值。
三、平均数与倍数的关系在小学数学中,平均数与倍数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时,这两个数的平均数也是这两个数的倍数。
例如,有两个数:4和12。
我们可以计算出这两个数的平均数为8。
可以发现,8正好是4和12的倍数。
这说明,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时,它们的平均数也是这两个数的倍数。
四、平均数与中位数的比较在小学数学中,平均数和中位数是两个常见的统计概念。
平均数是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数值的个数,而中位数是一组数值按照大小排列后的中间值。
当一组数值中没有重复的数时,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值是相等的。
然而,当一组数值中存在重复的数时,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值可能不相等。
例如,有一组数值:1,2,3,4,5,5,6,7,8,9。
我们可以计算出这组数的平均数为5.1,中位数为5。
可以发现,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值不相等。
这是因为这组数中有重复的数,导致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值不同。
小学数学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问题内容精要求平均数就是统计学中最常用的今本方法,它就是由简单的除法应用题变化发展而来。
简单的平均数问题叫算术平均数,几个不相等的同类数量,通过移多补少,就是她们完全相等,最后得到的相等数量就就是这几个数量的平均数量,它的基本数量关系就是:各数总与÷数的个数=平均数。
较复杂的平均数叫加权平均啥数,各部分平均数与权数乘积之与÷权数与=平均数。
也就就是总数量÷数的个数=平均数。
有一些平均数问题,不就是直接求平均数量,有时围绕各部分的平均数与全体平均数之间的关系,或要求全体平均数,或要求部分平均数;有时就是已知几个数的平均数,要求某个数量就是多少,其数量关系相对复杂,有时会出现两个以上的未知数。
例1小点点期中考试语文、外语与常识三颗平均成绩就是83分,数学成绩公布后,她的平均成绩提高了2分,小点点数学考了多少分?分析先算出前三颗的总分,再算出“数学成绩公布后”四颗的总分。
十分明显,两次总分只差就就是数学成绩了。
列式如下:(1)语文、外语、常识三科的总分:83×3=249(分)(2)语文、外语、常识与数学四科总分:(83+2)×4=340(分)(3)数学成绩:340-249=91(分)答:小点点数学考了91分。
例2 六位评委给一位舞蹈演员打分,其平均成绩为9、6分,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这名舞蹈演员的平均成绩就是9、4分,如果去掉一个最低分,这位舞蹈演员的成绩为9、8分,那么去掉一个最高分与一个最低分这位舞蹈演员的平均成绩就是多少分?分析六位评委所打分的总与就是9、6×6(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剩下五位评委所打分的总与为9、4×5(分),因此这名舞蹈演员所得的最高分为9、6×6-9、4×5(分),又由于去掉一个最低分,剩下五位评委所得分的总与为9、8×5(分),因此去掉一个最高分与一个最低分,剩下四位评委所打分的总与为:9、8×5-(9、6×6-9、4×5)分。
小学四年级平均数问题经典题型八个详细分析讲解
平均数问题的课后作业详细的参考答案一、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30,把其中一个数按60来计算,则平均数变成了40,问这个数原来是多少?分析:方法一原来五个数的和5×30=150 现在五个数的和40×5=200 总和增加了200-150=50 所以把一个数改为60看大了50,所以原来这个数为60-50=10。
或者方法二原来平均数为30 现在平均数为40 ,所以平均每个数增加了40—30=10 ,五个数一共增加了10×5=50 所以这个数改成60改大了50 所以原来这个数为60—50=10二、有4个数的平均数是60,把其中一个数改成60,这四个数的平均数变成66,问被改的数是多少?分析:同上面题目一样。
方法1:66×4-60×4=24 总和增加了24所以这个数原来是60—24=36方法2:平均数增66-60=6 四个数一共增加了6×4=24 所以原来这个数为60—24=36三、小明参加了三次数学考试,前两次考试的平均分是82分,第三次考试后,平均分变成了85分,问第三次数学考试多少分?分析:方法1:前两次总分82×2=164分前三次总分为85×3=255分所以第三次数学成绩是:255-164=91分。
或者放方法2:第三次这么理解,第三次考试自己留下85分,给前面两次分别给85—82=3分,一共给了前两次3×2=6分,第三次还自己剩下85分,所以第三次得分为85+6=91分。
四、有8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8,去掉一个数后,剩下的7个数的平均数是19,再去掉一个数后,剩下的6个数的平均数是20,问,去掉的两个数的乘积是多少?分析:去掉的第一个数为:8×18-7×19=-144—133=11去掉的第二个数为:7×19—20×6=133-120=13所以两个数的乘积是:11×13=143五、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20,甲和乙的平均数是170,乙、丙、丁的平均数是100,求乙是多少?分析:甲+乙+丙+丁=120×4=480甲+乙=170×2=340乙+丙+丁=100×3=300方法1:340+300=640=甲+乙+丙+丁+乙所以乙=640—480=160或者方法2:丙+丁=480-340=140乙=300—140=160六、小明期中考试中语文、英语、历史的平均成绩是74分,数学成绩公布之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了3分,小明的数学成绩多少分?分析:方法1:语文+英语+历史=74×3=222分语文+英语+历史+数学=(74+3)×4=77×4=308分,所以数学=308—222=86分或者方法2:数学考完后平均分变成了74+3=77分所以数学给自己留下77分,给前面三门课给了3×3=9分,所以数学考了77+9=86分七、小明从甲地去乙地,去的时候每分钟走50米,10分钟到了乙地,返回来的时候,花了15分钟回到了甲地,问往返甲、乙两地,小明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分钟?分析:往返平均速度=往返总路程÷往返总时间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50×10=500米所以往返总路程=500×2=1000米去的时间为10分钟,回来的时间为15分钟,所以往返总时间=10+15=25分钟所以往返平均速度=1000÷25=40米/分钟八、甲、乙、丙一共买了9个面包,平均分着吃,甲付了5个面包的钱,乙付了4个面包的钱,丙没有付钱.吃完后一计算,丙应拿出12元,那么甲应该收回多少钱?分析:甲乙丙三个人一共买了9个面包,平均分着吃,说明每个人吃9÷3=3个,当然每个人也应该付3个面包了钱,丙一开始没有出钱,所以回家之后丙把吃的3个面包的钱拿出来给甲和乙,所以12元就是3个面包的价格,所以面包的价格是:12÷3=4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数问题
内容精要
求平均数是统计学中最常用的今本方法,它是由简单的除法应用题变化发展而来。
简单的平均数问题叫算术平均数,几个不相等的同类数量,通过移多补少,是他们完全相等,最后得到的相等数量就是这几个数量的平均数量,它的基本数量关系是:各数总和÷数的个数=平均数。
较复杂的平均数叫加权平均啥数,各部分平均数与权数乘积之和÷权数和=平均数。
也就是总数量÷数的个数=平均数。
有一些平均数问题,不是直接求平均数量,有时围绕各部分的平均数与全体平均数之间的关系,或要求全体平均数,或要求部分平均数;有时是已知几个数的平均数,要求某个数量是多少,其数量关系相对复杂,有时会出现两个以上的未知数。
例1小点点期中考试语文、外语和常识三颗平均成绩是83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了2分,小点点数学考了多少分
分析
!
先算出前三颗的总分,再算出“数学成绩公布后”四颗的总分。
十分明显,两次总分只差就是数学成绩了。
列式如下:
(1)语文、外语、常识三科的总分:83×3=249(分)
(2)语文、外语、常识和数学四科总分:(83+2)×4=340(分)
(3)数学成绩:340-249=91(分)
答:小点点数学考了91分。
例2六位评委给一位舞蹈演员打分,其平均成绩为分,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这名舞蹈演员的平均成绩是分,如果去掉一个最低分,这位舞蹈演员的成绩为分,那么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这位舞蹈演员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分析
六位评委所打分的总和是×6(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剩下五位评委所打分的总和为×5(分),因此这名舞蹈演员所得的最高分为××5(分),又由于去掉一个最低分,剩下五位评委所得分的总和为×5(分),因此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剩下四位评委所打分的总和为:×5-(××5)分。
{×5-(××5)}÷4
={49-()}÷4
(
={}÷4
(分)
答;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这名舞蹈演员的平均成绩是分。
例3八年级物理竞赛,前三名的平均分是93分,第三、四、五名平均分是85分,前五名的平均分是88分,小明获得第三名,小明得多少分
分析
由前三名的平均分是93分可以球出前三名的总分;由第三、四、五名的平均分85分,可以求出第三、四、五的总分;由前五名的平均分88分,可得出前五名的总分;而前三名的总分加上第三、四、五的总分则比前五名的总分多,多出的分数就是第三名的分数。
(1)前三名的总分:93×3=279(分)
(2)第三、四、五名的总分:85×3=255(分)
(3)前五名的总分:88×5=440(分)
(4)第三名(小明)的分数:279+255-440=94(分)
》
综合算式:93×3+85×3-88×5
=279+255-440
=94(分)
答:小明的了94分。
例4下面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80,问三个圆圈内的数字之和是多少
○,○3,○18
分析
由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80,所以三个数的和为180×3=540
设第一个数为x,第二个数为y3,第三个数位z18 因此有;
z18
{
y3
+ x
--- ---------
540
得出x=9 y=1 z=5
因此三个源泉内的数字之和为9=1+5=15
例5某班统计数学考试成绩,得平均成绩为分事后复查,发现将陈强的成绩96分误作69分计算了,经从新计算后,该班数学平均成绩是分,求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分析
将陈强的成绩96分误作69分,少算了96-69=279分),而平均成绩相差分),因此27分中包含多少个分,该班就有多少名学生。
(96-69)÷()
¥
=27÷
580(名)
答:这个班有50名学生》
例6有8个数排成一列,他们的平均数是54,前五个数的平均数是46,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68.第五个数是多少
分析
题目给了我们三个“平均数”,我们可以通过三个“平均数”分别推算出原题中八个数的总和,几千五个数和后四个数的总和:
八个数的总和:54×8=432
前五个数的和:46×5=230
后四个数的和:68×4=272
~
这三个“总和”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请看下面这幅示意图:
{ (●●●●▲)(●●●)}
2 3 0 2 7 2
总和:432
从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出,第五个数正好在前五个数与后四个数的“重叠”处。
求这个数,列式为:230+272-432=70
答:第五个数是70.
例7 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弹子,已知红、黄两种子弹平均11粒;黄、蓝两种弹平均8粒;红、蓝两种子弹平均9粒。
算一算三种胆子各多少粒
解法一
【
求总和法
先把题目中的的三个数据分别乘2,即得到红黄两种弹子共为11×2=22(粒);黄、蓝两种弹子共为8×2=16(粒);红、蓝两种弹子共为9×2=18(粒)。
22+16+18=56(粒),这就是三种弹子总和的2倍。
56÷2=28(粒)就得到了红、黄、蓝三种子弹的和,在来球这三种籽单个多少里就不难了。
28-11×2=6(粒)……………………蓝弹子
28-8×2=12(粒)……………………红弹子
28-9×2=10(粒)…………………黄弹子
解法二
求某一量法
同解发一那样,先把题目的条件转化为:红、黄两种弹子共22粒;黄、蓝两种弹子共16粒;红、蓝两种弹子共18粒。
22+16=38(粒),不难想象到,这“38粒”中含有两份黄弹子和红、蓝弹子各一份。
如果从中减去“红、蓝两种弹子的和”便剩下了“两份黄弹子”的个数。
球黄弹子的个数,列式为:
(22+16-18)÷2=10(粒)
最后从”22粒“和16”粒“里分别减去”10粒“,就得到红、蓝两种弹子的粒数了:
/
22-10=12(粒)………………………红弹子
16-10=6(粒)………………………蓝弹子
解法三
和差法
因为“红、黄两种弹子的和是22粒“,”红、蓝两种弹子的和是18粒“,所以不难推断出,黄弹子比蓝弹子多22-18=14(粒),这就是黄、蓝两种弹子的差。
同时又知道”黄、蓝两种弹子共16粒“,我们便可利用”和差法“来分别求出这两种弹子的粒数了:
(16+4)÷2=18(粒)……………黄弹子
(16-4)÷2=6(粒)…………………蓝弹子
最后剩下红弹子的粒数,就很容易求的了。
列式为22-10=12(粒),或18-6=12(粒)
答:红、黄、蓝三种弹子分别有12粒、10粒和6粒。
-
例8期末考试,小红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成绩是88分;数学、英语两科的平均成绩是91分;英
语、自然两科的平均成绩是89分,而小红的自然比语文高10分,问小红数学考了多少分
分析
由晓红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成绩的平均成绩是88分及数学、英语两科的平均成绩是91分可知小红的英语比语文高91×2-88×2=(分),而小红的自然比语文高10分,可以求出小红自然比英语高10-6=4(分)又知小红的英语、自然两科的总分为89×2=178(分),从而可以求出小红的英语得分,进而可以球出他的数学得分。
(1)小红英语比语文高的分数:91×2-88×2=6(分)
(2)小红自然比英语高的分数:10-6=4(分)
(3)小红英语和自然的总分:89×2=178(分)
(4)小红英语得分:(178-4)÷2=87(分)
(5)小红的数学得分:91×2-87=95(分)
答:小红数学考了95分。
例9一天山路长30千米,一辆汽车上山每小时行30千米,从原路下山平均每分行50千米,这辆汽车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小时行多少钱米。
分析
要求这辆汽车上山和下山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必须知道这辆汽车上山、下山一共行了多少千米和上山、下山一共行了多少小时,这辆汽车上山、下山一共行了(30×2)千米,上山行了(30÷30)小时,下山行了(30÷50)小时,因此这辆汽车上山、下山一共行了(30÷30+30÷50)小时
30×2÷(30÷30+30÷50)
=60÷(1+)
60÷
=(千米)
答:这辆汽车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小时行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