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文化
文化的发展历史
文化的发展历史
1. 史前文化:在人类历史正式记载之前的时期,人类通过石器、木器等工具和洞穴壁画等方式表达和传承文化。
史前文化以原始形
式存在,并随着人类的进化逐渐发展。
2. 古代文化:从人类历史正式记载开始,各个文明古国的兴起
和发展在文化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文
明古国在文化艺术、宗教、建筑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
3. 中世纪文化:中世纪是从古代文化到现代文化的过渡时期。
在这个时期,教文化和封建制度对欧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
要作用。
宗教艺术、教育制度和文学作品等都在中世纪文化中得到
了广泛发展。
4.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指在欧洲大陆上的一次文化运动,产
生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
这个时期的文化特点是对古代文化的热
衷和追求,以及对人类个体的关注。
文艺复兴在文学、艺术、科学
等领域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5. 现代文化:从18世纪的启蒙时代开始,现代文化逐渐取代
了传统文化,成为主要的文化形态。
现代科技、工业发展和全球化
的趋势,对现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的发展历史不断演变,涌现出各种丰富
多样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传承文化,人类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丰富生活,并促
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第一讲 史前文化
43200倍恰好等于地球赤道的周长。其
选址恰好在地球子午线上,金字塔内的 小孔正对着天狼星。另外,法国化学家 约瑟夫·大卫杜维斯从化学和显微角度
研究,认为金字塔的石头很可能是人工
浇筑出来的。 •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萨克塞华曼城堡
• 南美州印加国的萨克 塞华曼城堡,由重量 超过100多吨的巨石堆 砌、精致雕凿而成, 其中有一块巨石高达 28英尺,估计重达360 吨(相当于500辆家用 轿车)。
• 史前艺术是产生于文字产生之前的历史时期的艺术,一般产生于石
器和铁器时代,它以艺术形象记录了人类祖先的生活和情感。从某种 意义上来说,史前艺术构成了原始人类的心灵史。
•
史前艺术的发现与分布
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发现了很多史前艺术洞穴。其中,1879年发现
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和1940年发现的拉斯科洞穴,堪称史前艺术的高 峰。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史前艺术。
• 1879年,在西班牙发现的阿尔塔米拉洞穴是史前艺术的代表。在法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 史前艺术的主要艺术样式有:雕塑、绘画、彩陶、音乐、舞蹈、诗歌 和神话。
• 史前艺术的题材:主要是原始人自身和与原始人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动
物。 • 史前艺术的基本主题:生存与繁衍
• 史前艺术的审美特征:实用性与审美性并存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史前雕塑
•
原始雕塑绝大多数是陶制品,多属于具有 实用目的的工艺性陶塑。造型方式主要有: 一是将实用器皿的整个外型塑成动物的现象; 二是对实用器皿的局部,如把手、表面等用 圆雕或浮雕的动物和人的形象进行装饰;三 是小型独立的动物捏塑。而独立人物形象的 捏塑,则以女性裸体雕塑为代表,多与原始 宗教有关。 原始雕塑艺术,从创作主体方面而言,新 石器时代原始的先民已经初步具备了关于雕 塑的空间思维及观察能力,能采用圆雕、浮 雕、透雕等基本造型手段,以及夸张、强调 象征的表现手法,创作出造型准确、比例合 适、生动传神的雕塑作品。
中国史前文化一览表
中国史前文化一览表中国历史上的文明源远流长,至今以来,已经发掘出了许多史前文化的遗存,其中的不少是具有较高价值的文化遗产。
因此,今天我们来梳理一下中国史前文化的一览表。
1. 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后期的文化,发源于今天的安徽省宣城市,其遗址被称为龙山遗址。
该文化的兴起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农业村落文化之一。
龙山文化的主要特点是聚居村落、农耕经济与手工业并存、青铜制品制作等。
它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里程碑,不仅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天下大一统的实现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产力和文化水平,因此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
2. 杨家垴文化杨家垴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文化,发源于今天的河南省,该文化被认为是中国史前文化中的一段辉煌的历史。
杨家垴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精美的陶器、地下墓葬和青铜器等,这些都是当时人们优异的手工技艺的体现。
该文化的出现,反映出当时人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文明的阶段,同时也为未来的青铜器制造和青铜文化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3. 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中国史前文化中最著名的文化之一,发源于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境内的仰韶遗址。
仰韶文化的主要特点是陶器制作技术的高度发展,能够制作出各种美丽的陶器,并且在考古人员的挖掘中,还发现了仰韶文化人民使用的骨制品和石器等。
仰韶文化的出现,反映了当时人民的领域生产力和文化水平的发展,在发掘出的遗址中,通过一些墓葬的发现,也揭示出了当时的祭祀文化和宗教信仰。
4. 长江文明长江文明是中国文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古蜀文化、杨谷文化和三星堆文化。
长江文明的影响范围极广,包括了今天的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重庆、四川等地区。
长江文明的特征之一是水利工程的发展,从而促使当时人们的农业生产得以发展,同时经济的繁荣也带动了当时的文化活动。
在长江文明领域内,人类更好地运用资源,推动了各种文化的交流和借鉴,这些活动都有益于文明的进步。
中国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是什么文化
中国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是什么文化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考古学文化,是我国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涉及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甘肃、青海、湖北、宁夏等地。
遗址数量众多,仅河南就多达3000余处。
作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它向外具有较大辐射力。
尤其是其富有特色、线条柔美流畅、色泽艳丽的彩陶的大范围传播,被考古学家认为是代表了史前第一次艺术浪潮,波及周边地区,达到史前艺术的高峰。
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文化研究的开端,也是考古时间最长的史前文化。
十个最吓人的史前文明
一、玛雅文明自从1839年美国人约翰斯蒂芬斯在洪都拉斯的热带丛林第一次发现史前文明的玛雅古文明遗址以来,世界各国考古人员在中美的丛林和荒原上共发现了170多处被弃的玛雅古代城市遗迹,并发现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8世纪.二、苏美尔文明苏美尔文明就是苏美尔人所创造的一个文明,也时全世界已知的最早产生的文明。
苏美尔人对人类文明的进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苏美尔文明结束与公元前2000年,在他们存在的4000的历史中,最出了许多伟大的贡献,最为著名的就是苏美尔人发明了人类最早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三、古雅利安文明有人说,雅利安人种族是世界上的始祖,他们的入侵导致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流传着他们的种族基因.据印度历史记载,雅利安文明摧毁了四大文明古国(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中的三个: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
四、根达亚文明传说中,根达亚文明大陆是距今九十六万二千年前,海底火山爆发之后海底隆起的大陆块。
现在连结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的海域就是该陆块以前所在的位置。
其后在距今七十三万五千年前,因大陆分裂、移动,大块陆地消失,出现了二个大陆.五、亚特兰蒂斯文明埃及除了金字塔之外,还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传闻是埃及法老雷吉德夫照着父亲胡夫建造而成,但也有研究表示其实这座狮身人面像早已存在了万年之久,并且很有可能是海底的亚特兰蒂斯人所建造的。
六、黄金国文明野蛮开采新大陆的征服者们发现了许多奇怪的景观。
最经久不衰的景象之一就是黄金国部落首领埃尔多拉多的启蒙仪式。
埃尔多拉多的王国靠近现代的波哥达,最终他全身涂满金粉跳入到了高原湖中。
征服者掠夺了埃尔多拉多的王国,但是却没有发现他们所认为的隐藏的黄金之城。
七、布扬湖文明即使是在现代,东欧的斯拉夫地区也一直动荡不安。
在苏联政府成立之前,这一地区被土耳其人、拜占庭人共同统治,而且数百个小部落不断的在另一个山谷相互发动战争来扩大他们的领土。
因此一个流行的斯拉夫神话以布扬湖为中心是有道理的,这个岛屿就像失落的世界一样出现和消失。
中国文化史(历史概念)
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开放运动其规模之大历史之长也为仅见。人文思想在此时期也成为中国哲学的支柱。诸 子百家在这个历史阶段各自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与处世思想,其中,为孔子、孟子、荀子所主张崇尚伦理道德的 儒家、为老子、庄子、列子所主张崇尚自然无为的道家、为墨子所主张的墨家、为商鞅、韩非所主张的法家并为 后世中国最重要的思想。
谢谢观看
距今5000年到10000年的文化,近代以来考古发现的金陵北阴阳营文化、高邮龙虬文化、嘉兴马家浜文化、 余姚河姆渡文化、含山凌家滩文化、潜山薛家岗文化、天门石家河文化、巫山大溪文化等,分布于长江上中下游。 三星堆遗址发现的古蜀文明,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
中国文化在古代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并且不断延绵传承创新至今。近代以后的西洋文化自明代时传入中国, 在清末和民国初年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形成于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进步,而形成于 西方的民主政治观念和马列主义思想等文化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总而要之,或谓自太古至秦、汉,为中 国人创造文化及继续发达之时期;自明清以来,则为中国文化中衰之时期。在中国大陆,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市场 经济的逐渐兴起,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与政治民主化成为一个社会趋势 。
夏商西周
大禹雕塑夏商周三代文化最大的特色即为宗法制度。宗法制度萌芽于夏朝,宗法制度完备确立在西周,其是 在晚商的长子继承制的法则上加以严格规范与执行。标志为嫡长子继承制、土地分封制与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 在宗法制度下,“礼仪”对每个士族成员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实际上宗法制度已经成为一种未成文的习惯 法。在宗统范围内宗庙里祭祀辈分之亲疏,即规定了地位的高下。宗庙里的谱牒,即是政治上的名分。在宗法体 制下,“国”与“天下”是以“家”做原型扩大的,“家”的精神乃成为各级政治秩序的基型。宗法制度在西周 末期已开始瓦解,但宗法制度的影响却长期笼罩着中华社会。西周的宗法封建制度留给春秋战国时期士人天下只 有一个共主的观念,这种思想也为秦汉帝国的建立与统一奠定基础。宗法制度的影响不仅是政治层面的影响,也 不限于统治阶级,它在后世成为平民社会宗族概念的基础而普遍传承。
中国史前文化详表
名 称
时 间(公元前)
分 布(遗址)
彭头山文化
7500年 - 6100年
湖南澧县
贾湖遗址
7000年 - 5800年
河南漯河舞阳县
裴李岗文化
7000年 - 5000年
河南新郑县裴李岗
后李文化
6500年 - 5500年
山东淄博
兴隆洼文化
6200年 - 5400年
内蒙古敖汉旗
磁山文化
6000年 - 5500年
山东济南
小河沿文化
3000年 - 2000年
辽河以西,内蒙古敖汉旗
卑南文化
3000年 - 0年
台湾台东
石峡文化
2900年 - 2500年
粤北地区,广东曲江
宝墩文化
2800年 - 2000年
成都平原
陶寺文化
2600年 - 2000年
山西襄汾
石家河文化
2500年 - 2000年
湖北天门
齐家文化
2000年- 1900年
甘肃广河
马家浜文化
5000年 - 3000年
浙江嘉兴马家浜
仰韶文化
5000年 - 3000年
黄河中游地区,河南三门峡
红山文化
4700年 - 2900年
内蒙古赤峰
城头山文化
4500年 - 3000年
湖南澧县
大汶口文化
4100年 - 2600年
泰山地区为中心
崧泽文化
4000年 - 3300年
上海青浦
北阴阳营文化
河北武安
大地湾文化
5800年 - 5400年
甘肃天水秦安县
新乐文化
5500年 - 4800年
中国历史-第一课-第一讲-史前文明
第一讲 史前文明
第一讲 史前文明
探寻祖先遗迹......
第一讲 史前文明
20世纪20年代发现
很多古人类遗址
第一讲 史前文明
仰韶文化 红山文化 龙山文化 良渚文化 大汶口文化
第一讲 史前文明
史前时期:没有文字记载之前的时期
文明时期: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
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辽河流域、 长江流域 特点:本土原生 多元发展 互相影响
第一讲 史前文明
第一讲 史前文明
第一讲 史前文明
中国古代《朝代歌》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中国古代三个大统一时期:秦汉、隋唐、元明清
第一讲 史前文明
2.夏商西周的更迭 3.甲骨文与青铜器
龙山文化
城子崖遗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黄 河 流 域 文 明
陶壶
第一讲 史前文明
良渚文化
良渚古城遗址
长 江 流 域 文 明
良渚文化玉器
第一讲 史前文明
大汶口文化 黄 河 流 域 文 明
大汶口文化遗址现场
大汶口彩陶
第一讲 史前文明
第一讲 史前文明
1.原始人类制作工艺的进步 2.因玉器是祭祀用具,说明原 始人的天地、祖先崇拜已出现。 3.农来技术发展进步,部落间 竞争激烈。
第一讲 史前文明
仰韶文化 半坡遗址模型
黄 河 流 域 文 明
仰韶文化彩陶
第一讲 史前文明
半坡遗址出土的石器
第一讲 史前文明
第一讲 史前文明
第一讲 史前文明
红山文化
二道井子遗址
中国历史文明之史前文明
*
3、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化石及文化
埃及猿 (人猿共同祖先)
*
一、人类的起源
腊玛古猿 大约生存在1400万—1000万(800万)年前。 南方古猿最早的生存年代距今500万年。也就是说,两者之间存在300-500万年的空缺环节。
*
一、人类的起源
分子生物学的兴起与介入。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化学家阿伦·威尔逊(Allan Wilson)和文森特·萨里奇(Vincent Sarich)通过比较现在的人和非洲猿类的某种血液蛋白的结构,指出人与黑猩猩、大猩猩分离的时间在500万年前,这与化石研究的结论有很大差距。 化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对腊玛古猿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西瓦古猿的化石有了更多的了解,其在人类进化系统中的位置开始受到怀疑。
*
3、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化石及文化
山顶洞遗址
*
3、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化石及文化
*
3、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化石及文化
德国人类学家魏敦瑞(Weidenreich, Franz):这些山顶洞人是由外地迁来的居民,因受到原住当地的蒙古人种的攻击而绝了种,所以后来的中国人的体质特征同他们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
*
一、人类的起源
*
一、人类的起源
人属 研究也有新成果出现。 “夏娃理论”。现代世界各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最终都是从一个共同的女性祖先那儿遗传下来的,来自非洲的一位女性,她是人类各种族的共同祖先。“我们可以将这位幸运的女性称为夏娃,她的世系一直延续至今。”这一理论因此被称为“夏娃”理论。这位人类的共同祖先“夏娃”应当生活在14万至19万年之前。大概在9万至18万年之前,她的一些后代离开非洲迁徙到世界各地,最终发展为现代世界各种族居民。“夏娃”的后代们(即现代人的祖先)来到世界各地后,并没有与当地土著的古人类混合交融,而是“完全取代了”他们。
史前文化
第一章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河东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在华夏文明史前时代,河东就是中国原始人类聚居的集中地带。
早在180多万年前,就繁衍、生息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先祖,创造了深厚的远古文化,也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存。
在人类文明的
180
经考古人员的发掘,西侯度遗址共发现几十件石器和20多种动物化石。
这些化石,大部分是哺乳动物的,有鬣狗、双叉麋、晋南麋鹿、步氏鹿、粗面轴鹿、山西轴鹿、中国野牛、粗壮丽牛、步氏羚羊、山西皮毛犀、古板齿犀、中国长鼻三趾马、三门马、剑齿象、平额象、纳玛象、李氏野猪、巨河狸等。
这些动物现已全部绝种,
化石也都发现于早期的地层中。
在出土的文物的32件石制品中,有石核、石片和石器,特别值得重视的有以下
几类:
一类是经过人工打制的用作采集植物的粗大石器工具——砍斫器、刮削器和三棱大尖状器,有的还可以看出有使用的痕迹。
这些石器,是旧石器时代人类常用的工具,砍斫器主要是用来砍伐;刮削器是作削木棒、割剥兽皮用的;三棱大尖状器是
1李元庆《三晋古文化源流》,页51,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7年。
史前期远古文化
旧石器时代
▪ 人类以石器为主要劳动工具的 早期泛称旧石器时代。旧石器 时代(距今约250万年~距今约 1万年),相当于地质年代的整 个更新世。以使用打制石器 (见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 文化发展阶段。地质时代属于 上新世晚期更新世,传说的蛇 族双帝时代,蛇族双帝指伏羲 和女娲,公元前约78到77世纪 他们建立伏羲罗奉政权,成为 黄河下游地区的氏族首领。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中 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 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 文化,第一次发现于 (1973年)浙江余姚河
姆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因而命名。
仰韶文化
▪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 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 时代文化。仰韶文化 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 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 发现,所以被称为仰 韶文化。
龙山文化
▪ 龙山文化遗物 ▪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
新石器时代
▪ 始于距今8 000年前的人类原 始(母系)氏族的繁荣时期。以 磨制的石斧、石锛、石凿和 石铲,琢制的磨盘和打制的 石锤、石片、石器为主要工 具。中国在该阶段已经出现 了国家的萌芽,依据夏商周 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 这一 时期对应传说中神农,轩辕 黄帝时期。
新石器时代有3个基本特征
▪ 1.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 ▪ 2.发明了陶器 ▪ 3.出现了农业和养畜业。
▪ 这个年代的文化:河姆渡 文化,仰韶文化,半坡文 化,龙山文化等
青铜时代
▪ 青铜器是以青铜为材料,采用一种非常特殊的工 艺(今人称之为青铜铸造工艺)制作出来的器物, 它是古代灿烂文明的载体之一。
▪ 二里头文化 安阳殷墟 周原遗址 半镐遗址 夏家店 文化。
中国的青铜时代为夏、商、西周
根据考古的发现,商朝前期,以郑州的二里 岗为中心,辉县的琉璃阁、洛阳的东干沟等殷商 时期的遗址属于这个时代;商朝的后期,以安阳 的小屯村为中心,郑州公园区的上层、洛阳的泰 山庙遗址和墓葬属这个时代;周朝前期(西周), 主要代表遗址以西安市丰镐村地带、宝鸡西周时 期的墓葬;春秋时期以洛阳涧滨(涧滨)为中心、 上村岭虢墓、新郑郑墓、寿县蔡侯墓为这个时期 的代表;战国时期,洛阳涧滨为中心,辉县琉璃 阁、古围村,长沙和唐山的战国墓地属于这个时 代。
中国史前文明
中国史前文明泥河湾文化按地质年代和考古鉴定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即以小长梁遗址和马圈沟遗址为代表的泥河湾早期遗址群(距今约150—200万年),以侯家窑遗址为代表的泥河湾中期遗址群(距今约10—30万年),以虎头梁遗址为代表的泥河湾晚期遗址群(距今约万年). 是迄今为止,东亚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具有确切地层的人类活动遗址,对人类起源于非洲埃塞俄比亚的一元论提出了挑战。
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至4300年,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之一,1936年才被发现,目前发现的遗址集中分布在上海周边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遗址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著名的北京猿人距今约四五十万年。
旧石器时代指距今约一万年以前的时期,新石器时代指距今一万年左右到四千年左右的时期。
泥河湾文化按地质年代和考古鉴定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即以小长梁遗址和马圈沟遗址为代表的泥河湾早期遗址群(距今约150—200万年),以侯家窑遗址为代表的泥河湾中期遗址群(距今约10—30万年),以虎头梁遗址为代表的泥河湾晚期遗址群(距今约万年). 是迄今为止,东亚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具有确切地层的人类活动遗址,对人类起源于非洲埃塞俄比亚的一元论提出了挑战。
~10万年间浙江宁绍平原是越族人发展的一个基地。
距今2万距今1.5万年宁绍平原自然环境恶化,迫使越族人几次大规模迁徙。
以下是新石器时期我国主要文化遗存简单记略:距今1万年左右,有一支越过钱塘江进入今浙西和苏南丘陵地带生息繁衍创造了马家浜文化。
红山文化是东北地区以出土玉器为主要特征的新石器文化,萌芽于公元前8000~6000年前后,发展于公元前5000~4500年前后,辉煌于公元前4000~2500年前后,一般把公元前6000~3000年这一时期带有红山文化特征的玉石器通称为红山文化。
贾湖遗址贾湖遗址的地层比较单纯,主要为裴李岗文化遗存,绝对年代为BC7000—BC5800年,距今9000年左右。
中国文化史史前文化
尧舜禅让
《史记·五帝本纪 》:“(舜)一年而 所居成聚,二年成邑, 三年成都。”
典 范 。圣
君 之 外 , 舜 还 是 孝 子 的
舜时的职官体系,《尚书·尧典》 里则讲得很详细:
禹:司空,主治水而司内政; 弃:稷,司农政; 契:司徒,司教化; 皋陶:士,主司法与军事; 垂:共工,司工务; 益:虞,司山泽; 伯夷:秩宗,司郊庙祭祀; 夔:乐,司诗歌音乐助祭; 龙:纳言,司出纳诏命,如周之内史、汉之尚书。
社会
政治
莱
利
国家
斯
·
国政家府
《 政 治 学
里 普 森
重
大
问
题
》
国家作为一种有组织的暴力, 取代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1、对内,它压制无序的暴力; 2、对外,它抵制来自自然和其他人类的
侵犯。
理想状态: 秩序+正义=国家 暴力+同意=权力
3、现实缺陷:谁来监督政府?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 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 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 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 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 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重要的夏王
禹——始祖 启——王朝的缔造者 太康——失政 少康——中兴 履癸——夏桀,著名的暴君
西汉末刘歆作《世经》,排列各朝年 代。换算成公元纪年,则是武王伐纣在公 元前1122年,之前商朝629年,夏代432年。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夏朝建立,大概是在 公元前21世纪前后。至于从鸿蒙之初到夏 灭亡,则据说是十四万一千四百八十年。
(一)新石器时代的一般特征
史前各文化类型综述
绪论1.汤姆森“三期说”:1836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第一次根据制造武器和工具的材料将该馆收藏的古物划分为石器、青铜和铁器三个时代,提出“三期说”:将考古学文化划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2.1865年,法国学者约翰·卢伯克提出将石器时代划分为早晚两期:早期“打制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晚期“磨制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3.史前考古学的时代划分(分期):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4.中石器时代:1892年英国学者A·布朗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划分了一个过渡期,称之为中石器时代。
但由于这个概念没有十分明确的内涵,因此当时并不为大多数学者接受。
直到本世纪二十年代,中石器时代的概念才在理论上得到进一步的阐述,确认在欧洲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之间存在一个“中石器时代”。
中石器时代最显著特点:①石器向细小化发展,大量采用间接打击和压剥法,由这些方法产生的细石器工具广泛应用于当时的一些主要生产领域;②发明了弓箭;③狗作为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出现。
代表遗址:河南许昌灵井遗址,山西大荔沙苑遗址,广东阳春独石仔洞穴遗址。
5.铜石并用时代:或称金石并用时代,1877年意大利学者G·基耶里克提出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增加铜石并用时代作为过渡期。
此时已经掌握铜冶炼术,用冷锻或铸造法制作红铜器,但石器仍是主要工具。
6.新石器时代概念:是1865年由英国考古学家约翰·卢伯克在《史前时代》一书中提出的,其本身又可分为前陶新石器(无陶新石器)和有陶新石器两个阶段。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年代,从地质学上讲,属于第四纪地质学上的全新世时期,从历史年代上讲,约为公元前10000B.C.—2000B.C.年。
判断是否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准:①是否出现磨制石器;②是否出现陶器;③是否有原始农业和手工业;④是否有长期定居的聚落。
中国史前文化及重要遗址简介
中国史前文化及重要遗址简介中国史前文化及重要遗址简介中国的史前文化和遗址,由于旧石器时代的发现较少,习惯上按南方和北方分成两个区域;而新石器时代的发现较多,特别集中在黄河、长江流域,所以地区划分较细。
1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和文化北方地区东谷坨地点旧石器时代早期地点。
位于河北省阳原县东谷坨村许家坡。
据古地磁法断代,年代约为距今100万年,地质时代处于早更新世末或中更新世早期。
所出文化遗物有石制品1600余件,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
石器种类有刮削器、尖状器和砍斫器。
另外还有打击过的骨片。
该地点与其附近的小长梁地点被合称为“东谷坨—小长梁文化”。
小长梁地点旧石器时代早期地点。
位于河北省阳原县官亭北侧小长梁。
地质时代属于早更新世末或中更新世早期。
文化遗物中有石制品200余件,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种类常见刮削器、尖状器、石钻和砍斫器。
另外出有六件打击骨片。
蓝田人及其文化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位于陕西省蓝田县。
“蓝田人”包括公王岭和陈家窝两个地点的人类化石,据古地磁断代,公王岭化石年代约为距今100万年至75万年,属中更新世早期,陈家窝化石年代约为距今65万年至50万年。
蓝田人的文化遗物有石核、石片和石器。
石器主要包括砍砸器、刮削器、大尖状器和石球。
其中大尖状器又称三棱大尖状器,最具代表性。
公王岭化石层中的几处灰烬说明当时古人类可能掌握了用火技术。
伴出的动物化石包括中更新世早期到晚更新世的动物。
匼〔ke柯〕河文化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匼河村一带。
其地质时代属中更新世早期。
匼河文化的遗物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
石器有砍斫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状器、小尖状器和石球。
烧骨是匼河人用火的证明。
伴出的动物化石多为中更新世的典型种属,象、鹿、水牛、披毛犀的共存说明匼河人的生活环境为温带气候。
北京人及其文化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北京人”又称“北京中国猿人”、“北京中国人”或“北京直立人”。
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堆积中。
中国民族文化的历史演变和特点分析
中国民族文化的历史演变和特点分析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国民族文化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民族文化。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民族文化的历史演变和特点。
一、中国民族文化的历史演变1. 史前文化中国史前文化是指在公元前 3000 年之前,我国人民所创造的文化。
这段时间里,中国人民已经具备了相对成熟的半农业经济形态,同时兴起了一些祭天、祭祖的习俗。
古代商代的卜辞、铭文、诗歌等文物,是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
2. 原始社会文化原始社会文化是指从公元前 3000 年到公元前 21 世纪初叶的中国文化,主要表现为祭祀、神话、遗址、器物、文字等方面的文化遗存。
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主要用于预言和卜筮。
此外,古代中国的宗教文化包括儒家学说、道家学说和佛教等。
3. 奴隶社会文化奴隶社会文化是指从公元前 21 世纪初叶到公元前 221 年的中国文化。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的生产水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农具、铁器等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升,这种先进的生产手段和生活方式,为人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宗教方面,古代中国崇拜天地、祖先、死神等神灵。
文化方面,古代奴隶社会创造了汉字、书法艺术、音乐艺术等丰厚的文化遗产。
4. 封建社会文化封建社会文化是指从公元前 221 年到公元 1911 年的中国文化。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文化得以进一步展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
在文化方面,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孔子、荀子等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形成了众多的经典之作。
此外,中国紫禁城、太和殿、长城等文化遗址也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
5. 现代文化20 世纪初的民主革命使中国取得了新的飞跃。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实现了经济和文化的强大崛起。
在文化方面,中国收集和保护了大量的文物、古迹、文献,其中包括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此外,在现代文化方面,中国电影、文学艺术等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成为全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章 史前各文化阶段
第三章史前各文化阶段第一节恩格斯对摩尔根史前文化分期法的评价恩格斯在《起源》的第一章中,基本上采用了摩尔根对史前文化的分期,借以显示原始社会中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和阶段,为科学地论述以下各章的诸问题奠定一个基础,亦即为正确说明原始社会的组织和社会关系,以及家庭、私有制和国家产生的经济条件构建了基础。
在摩尔根的《古代社会》问世以前,历史学界对史前社会的分期流行着一种考古学分期法。
1836年丹麦学者、博物馆馆长汤姆森吸收韦代尔一西蒙森的研究成果,在《北欧古物导论》一书中公布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分期法。
这一分期法奠定了史前考古学研究的基础。
1865年英国学者卢伯克又把石器时代划分成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分期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种分期法只揭示了人类历史的一个方面(主要为制造工具的原料和技能)的特征,摩方根认为它存在一些缺点。
第一,“冶铁术的发明在文化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但我们很难说开始使用青铜时也曾开辟了另一个纪元。
”①第二,“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部分重叠,所以如果我们要明确地划分一些彼此不相重叠而显然有别的阶段,使用这些名称就不可能办到。
”②为了克服考古学分期的缺点,摩尔根提出了他自己的史前文化分期法。
《古代社会》一书共分四编,第一编分为三章:第一章人类文化的几个发展阶段,第二章生存的技术,第三章人类发展进度的比例。
摩尔根的史前文化分期法,主要论述在第一章内,第二三四章内也有些补充和说明。
《起源》的第一章“史前各文化阶段”,便是根据《古代社会》第一编的内容改写成的。
在摩尔根以前学术界曾出现过把史前史划分为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的分期法。
早在18世纪英国学者弗格森就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
但摩尔根又进一步把蒙昧和野蛮两个时期细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并列举了每个阶段在发明发现,(即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发明和发现)方面的标志和民族学方面的例证。
摩尔根强调指出:“现在,我们可以根据有力的证据断言,人类一切部落,在野蛮社会以前都曾有过蒙昧社会,正如我①摩尔根《古代社会》,第8页,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列举中国境内的史前文化遗存
列举中国境内的史前文化遗存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中国境内,有许多史前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存记录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列举中国境内的一些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存,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
一、鸦片山文化鸦片山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它起源于青海省,发展于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
鸦片山文化的代表性遗址是青海省德令哈市鸦片山遗址,该遗址被认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最大、最重要的遗址之一。
在这个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和遗迹,包括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这些文物和遗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水平。
二、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它起源于河南省南阳市仰韶镇,发展于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
仰韶文化的代表性遗址是河南省南阳市卫河遗址,该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最大、最重要的遗址之一。
在这个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和遗迹,包括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这些文物和遗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水平。
三、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一种文化,它起源于山东省龙山镇,发展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龙山文化的代表性遗址是山东省曲阜市龙山遗址,该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期最大、最重要的遗址之一。
在这个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和遗迹,包括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这些文物和遗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水平。
四、夏文化夏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的一种文化,它起源于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发展于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1600年。
夏文化的代表性遗址是河南省安阳市夏商周王城遗址,该遗址是中国青铜时代最大、最重要的遗址之一。
在这个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和遗迹,包括青铜器、陶器、石器、玉器等,这些文物和遗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水平。
五、商文化商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的一种文化,它起源于河南省商丘市,发展于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
史前文化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史前文化的发展特点是什么?史前文化是指人类历史上未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文明,其文化大多建立在独特而神秘的环境中。
受自然环境影响深刻,以凭借记忆力传承口头文化为主要特征。
史前文化的发展特点是什么?下面将为你分别从其文化特征、经济特点和社会形态三个方面详细探讨。
文化特征:1.多元化而神秘的宗教与信仰史前文化常常和某种宗教或信仰紧密结合,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深受宗教影响。
例如古埃及、古印度、中南美洲的印加和玛雅文化等,神秘而多元的宗教信仰常常被当成史前文化的标志。
由于宗教不仅是史前文化贯穿始终的事物之一,同时也是当前各种宗教影响下的社会、经济体系的组成成分之一,因此宗教信仰在史前文化中尤为重要。
2.口头传统文化史前文化由于没有书写技术,大多数文化的传统都是基于口头传统。
古人把经验、知识、思想和故事传承下去,这让他们在没有书写工具的当时,仍能保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种口头传统文化给史前文化增色不少,成为了文化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
3.革新和创造力史前文化具有创造性和革新性。
由于史前时代的人们生活在原始而残酷的环境中,必须根据这种环境适应机会的条件进行生产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
就像史前印度的瑜伽文化,以念力、身体锻炼及呼吸法等方式构成,主要是为了寻找心灵的平衡和理智的顿悟。
史前文化创新的程度是惊人的,有时候甚至能遇到的进步高于几世纪后的社会。
经济特点:1.狩猎和采集经济在史前文化时期,人是采集者,是狩猎者,器物和技术的不断改进才使其逐渐进入农耕时代。
在野外,古人需要不断适应自然环境并提高生产的效率,保障部族的生存。
因此,狩猎和采集经济成为了史前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系统之一。
2.耕种经济和家畜养殖在一些史前文化出现农耕和畜牧业,极大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如古埃及文化中的小麦、大米、豆子、棉花等农业经济产品,以及古印度文化中的奶制品、棉花等,都是以耕种经济为主的农业文化体现。
畜牧业文化中的养殖场在当时很多地方也非常普遍,例如中南美的阿兹特克与马雅文化中,狗、羊、驴子、鸡、甚至火蜥蜴都是他们的家畜。
史前文化
第一章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河东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在华夏文明史前时代,河东就是中国原始人类聚居的集中地带。
早在180多万年前,就繁衍、生息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先祖,创造了深厚的远古文化,也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存。
在人类文明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中,河东是华夏先民的活动中心,是尧、舜、禹等建都之所,也是新兴封建势力的策源地,第一节旧石器时代的河东文化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石器是原始先民主要的生产工具。
最初使用相当粗糙的打制石器,故称旧石器,后来经历漫长的演变,逐渐进化使用精细的磨制石器,进入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根据石器打制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而过着采集和狩猎生活的人类,其自身的体质也经历了由元人、古人到新人的演变阶段。
河东地区有大量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芮城、垣曲、河津、万荣等县。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芮城县西侯度和匼河文化遗址。
西侯度文化位于芮城县风陵度镇以北约10公里处的西侯度村一带,距今约有180万年,是中国境内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一处文化遗址,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遗址之一。
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考古人员的发掘,西侯度遗址共发现几十件石器和20多种动物化石。
这些化石,大部分是哺乳动物的,有鬣狗、双叉麋、晋南麋鹿、步氏鹿、粗面轴鹿、山西轴鹿、中国野牛、粗壮丽牛、步氏羚羊、山西皮毛犀、古板齿犀、中国长鼻三趾马、三门马、剑齿象、平额象、纳玛象、李氏野猪、巨河狸等。
这些动物现已全部绝种,化石也都发现于早期的地层中。
在出土的文物的32件石制品中,有石核、石片和石器,特别值得重视的有以下几类:一类是经过人工打制的用作采集植物的粗大石器工具——砍斫器、刮削器和三棱大尖状器,有的还可以看出有使用的痕迹。
这些石器,是旧石器时代人类常用的工具,砍斫器主要是用来砍伐;刮削器是作削木棒、割剥兽皮用的;三棱大尖状器是挖掘的工具,可用来挖掘植物块根,以便食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河东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在华夏文明史前时代,河东就是中国原始人类聚居的集中地带。
早在180多万年前,就繁衍、生息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先祖,创造了深厚的远古文化,也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存。
在人类文明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中,河东是华夏先民的活动中心,是尧、舜、禹等建都之所,也是新兴封建势力的策源地,第一节旧石器时代的河东文化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石器是原始先民主要的生产工具。
最初使用相当粗糙的打制石器,故称旧石器,后来经历漫长的演变,逐渐进化使用精细的磨制石器,进入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根据石器打制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而过着采集和狩猎生活的人类,其自身的体质也经历了由元人、古人到新人的演变阶段。
河东地区有大量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芮城、垣曲、河津、万荣等县。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芮城县西侯度和匼河文化遗址。
西侯度文化位于芮城县风陵度镇以北约10公里处的西侯度村一带,距今约有180万年,是中国境内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一处文化遗址,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遗址之一。
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考古人员的发掘,西侯度遗址共发现几十件石器和20多种动物化石。
这些化石,大部分是哺乳动物的,有鬣狗、双叉麋、晋南麋鹿、步氏鹿、粗面轴鹿、山西轴鹿、中国野牛、粗壮丽牛、步氏羚羊、山西皮毛犀、古板齿犀、中国长鼻三趾马、三门马、剑齿象、平额象、纳玛象、李氏野猪、巨河狸等。
这些动物现已全部绝种,化石也都发现于早期的地层中。
在出土的文物的32件石制品中,有石核、石片和石器,特别值得重视的有以下几类:一类是经过人工打制的用作采集植物的粗大石器工具——砍斫器、刮削器和三棱大尖状器,有的还可以看出有使用的痕迹。
这些石器,是旧石器时代人类常用的工具,砍斫器主要是用来砍伐;刮削器是作削木棒、割剥兽皮用的;三棱大尖状器是挖掘的工具,可用来挖掘植物块根,以便食用。
这类粗大石器工具,是旧石器时代古人类使用的传统工具,后来逐步发展演变、形成华北旧石器时代的传统工具之一,考古界称为“大石器传统”,“西侯度人便是大石器传统的开山之主”。
1从出土的石器可以看出,西侯度人已经使用了锤击法、碰击法、砸击法等三种打制石器的打制技术,用这些方法从石材上获得石片,然后将石片加工成石器,考古界称之为“石片文化传统”。
贾兰坡认为:“从目前已发现的材料来看,中国境内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基本上都1李元庆《三晋古文化源流》,页51,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7年。
是属于石片文化传统。
”并进一步肯定:“根据西侯度石片文化的出现,石片技术以中国为最早是可以肯定的,至少说根据我们目前所查阅到的资料是如此。
”1这些经过二次加工而成的石片石器,它是西侯度文化的主要特征,也是旧石器文化的主要特征。
李元庆说:“石片石器是由西侯度人开创而成为中国旧石器文化的主要特征,并且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石片技术的国家,从而为探索人类石片文化的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2另一类是被火烧过的兽骨、鹿角及马牙化石和两件带有明显人工砍斫、切割和刮削痕迹的鹿角化石等。
被火烧过的化石,,证明了西侯度人当时已经开始用火,比生活在北京周口地区的距今约60万年的“北京人”早120万年,开创了华夏民族用火的最早纪录,也是世界上人类用火的昨早记录之一。
两件带有明显人工砍斫、切割和刮削痕迹的鹿角化石,“一件的角表面有条断面呈‘V’型的沟槽,可以肯定是人工用锐利的器物切割或刮削出来的;另一件角则有很明显的刮痕,推测当时人类可能会制作骨器了。
”3西侯度遗址是迄今发现的生活在黄河流域以及中国境内最早的先民居住地。
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创造出了中国原始的文化,后世代代继承发扬,共同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匼河文化匼河遗址位于芮城县风陵度西北约7公里的匼河村一带,距西侯度村约3公里,是河东境内发现的又一旧石器文化遗址,与周口店、蓝田文化同期,距今约六七十万年。
匼河遗址发现了象、野猪、马、鹿、水牛、对丽蚌等大量的动物化石和200多件石制品,出土的文物,同样有像当年西侯度遗址发现的粗大的打制石器,但大多是经过两次加工的比较精细的石片石器工具,同时还出土了比较精致的小尖状器和石球两种工具,其中,用作挖掘植物块根的三棱大尖状器,是匼河人的代表性工具;用来挖取树虫或剔除兽骨上肌筋的小尖状器,是匼河人的一项发明;作为狩猎而用的石球,是匼河人有意识制作而成,这些在旧石器时代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从文化性质看,可以说匼河文化是西侯度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比西侯渡文化有明显的进步。
西侯度遗址是一个孤立的文化遗址,而匼河遗址则是以匼河遗址为中心的遗址群,它具有分布密集、范围广阔、内涵丰富的特点。
在以匼河为中心的黄河沿岸,北自永济独头北沟,南至芮城涧口南沟,长达13.5公里的范围内,分布有17处时代相同、性质一致的石器和化石地点,共同形成一个遗址群。
4匼河文化并不是孤立地存在,在其东面的垣曲县的官沟、东岭、中背岭、柴火疙瘩、西圆疙瘩、坪道、八角凹、小赵村、申家庄、晁家坡、许家庙、河西坡、冯家山等处,以及陕西潼关、河南陕县、三门峡的一些地方,都发现有属于匼河文化的石器地点。
这也说明在晋西南地区黄河拐角处,是我国早期人类生产生活的中心地带,已经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原始人群落。
1贾兰坡等《西侯度文化遗存》,《山西旧石器时代考古文集》,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
2李元庆《世界古文化源流》,页51,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
3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考古四十年》,页3,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4同注释2,页54。
河东地区其他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简介:北里遗址,位于河津市城东北13公里的北里村东沟。
距地平面约30米高的崖上有一细沙和泥灰土为主的土层。
1973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尖状器和刮削器各一件。
经考证,为距今100万年以前的新生代更新世泥河湾期旧石器时代遗址。
郭庄(县城东北18公里)、西王村(县城东12公里)遗址,与北里属同一地层带,亦有石器发现,属旧石器时代遗址。
七里坡遗址,位于平陆县杜马乡七里坡村东南800米崖下,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30米,距今约3万年以上,系旧石器时代遗址。
1958年11月,山西省考古工作者发现据断崖观察,文化层堆积厚2~4米,有石英岩打制的石核和石片及麂化石。
遗址保存较完整。
西卓子遗址,在万荣县荣河镇西卓子村马鞍梁下,距县城35公里。
1978年秋天,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野外队发现,在该处浅棕色砂质粘土和粉砂层中有6件石器(石球)。
其中两件打击痕迹清楚,为半成品;4件全身已被加工,为成品。
最大的直径为100毫米,最小的直径为60毫米,原料均为砂质灰岩。
与这些石球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4个门类9种,都是生活在中更新世时期或更新世晚期。
至今在国内发现这些遗址为数很少,因此西卓子遗址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国内旧石器时代时空分布,而且有可能为进一步探索蓝田人或大荔人的活动范围提供新的线索,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三家店遗址,位于新绛县横桥乡三家店村东500米处,属旧石器时期遗址,系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分布在汾河二级台地上。
南北长200米,东西宽300米。
在沙崖中多次发现中更新世时期的哺物动物化石,其中有德永士象、纳玛象、马、牛、大角鹿、丽蚌等。
1985年11月间,在沙场中又发现有旧石器时代人类用过的粗糙石器、石核、石球及蚌制品等生产工具。
因村民取沙,遭到严重破坏。
独头文化遗址,在永济县城西南30公里独头村后涧河南北沟一带,属匼河文化遗址范围。
出土10多件打制石器和象牙、野牛、猕猴等化石。
1973年、1974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两次考察,确定为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国保。
寨里土桥沟遗址,位于县城东南30余公里古城镇的寨里土桥沟。
民国15年(1926),瑞典古生物学家安特生来垣考察时,发掘出甲壳类虫、淡水软体动物和黄河猴等8种化石。
遗址面积东西10一14公里,南北14—16公里,距十约5000万年,是国际上研究人类进化及始新统地层的最早资料。
国家级保护。
南海峪洞穴遗址,位于垣曲县毛家湾镇店头村南海峪沟口东侧山腰,1957年6月26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发掘,为距今五六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或稍晚时期人类居住岩洞,是山西省迄今发现的唯一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挖掘面积4平方米,由相邻的三个地点组成,第一地点发现有动物化石,第二地点发现石器和用火遗迹,第三地点既有动物化石,也有石器。
出土石器有人工打制石英石片和石核等20余件,化石有三门马牙齿、鬣狗、大河狸、犀牛、野羊、鹿和猕猴牙、下颌骨等10余种,并有烧骨和灰烬,说明此时人类已开始用火,结束了茹毛饮血的时代。
省级保护。
该遗址与北京人晚期文化相似,表明了我国早期人类是穴居的。
担山石遗址,位于毛家湾镇担山石村南龙骨山山腰,与南海峪洞穴遗址相连并同年发现。
面积50平方米,高出板涧河河床20米,属更新世晚期遗址。
出土有石英石片、三门马牙齿、鹿牙等化石。
省级保护。
丁家河遗址,位于县城东南47公里英言乡的丁家河村河湖堆积层中,文化层厚5米,采集有人工打制石英石器、砍砸器和零散动物化石碎片。
距今约七八十万年。
县级保护。
在河东地区的平陆、万荣、夏县、垣曲、永济、闻喜等地还发现了一些旧石器时代遗址。
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表明河东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始祖休养生息的地方,是华夏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同时由这些遗址可看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的华夏民族,他们制作的粗大石器和以采集业为主的生活方式,逐步发展成为萌芽状态的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和原始的种植业,这是河东地区后来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农耕文化区的先声。
第二节新石器时代的河东文化距今约1万年,人类历史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也就是由打制石器时代进入磨制石器的时代。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是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根本标志。
在新石器时代,随着磨制石器的普遍使用和原始农业的发展,古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开始了饲养家畜家禽,制陶业、玉器制造业、铜器冶炼业、原始建筑业、原始纺织业等原始手工业相继兴起。
它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起点,是中华文明的起点。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黄河中游的河东地区分布十分广泛。
东庄村文化位于芮城县城西面20公里之原村乡彩霞村东南1公里处。
现为黄河淹没区。
遗址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200米,文化层厚0.42――1米。
发现有圆形半地穴式的房址、储藏食物的窖穴、烧制陶器的窖穴;石斧、石锛、弹丸、纺线轮、骨箭头、骨笄、外表绘有黑色三角形图案和鱼形花纹的陶器等;还发掘墓葬5座,其中两座多人合葬墓、两座单人合葬墓、一座小孩瓮棺墓。
这些文化遗存,表明各种器物的制作技术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外表精美,质地多样;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氏族内分为若干母系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