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二步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讲义

合集下载

一轮复习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阅读》课件

一轮复习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阅读》课件

三、译准句式
1.标志辨认法
(2)常见的被动句情势:
三、译准句式
1.标志辨认法
(2)常见的被动句情势: ①有标志性词语“于”“见(于)”“为
(所)”“受(于)”“被”等,比如“信而见 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三、译准句式
1.标志辨认法
(2)常见的被动句情势: ①有标志性词语“于”“见(于)”“为
3.数学代入法
3.数学代入法 数学方法有时也是解决语文题的一个
好方法,其中代入在解决文言虚词方面就 有十分简捷的功效。所谓“代入法”就是 用其他词语代替加点的词,看语意是否产 生了变化,则可以推断出其用法。
三、译准句式
三、译准句式
1.标志辨认法
三、译准句式
1.标志辨认法 有些文言虚词是构成判断句、被动句、省
二轮复习:文言阅读
命题规律
1.选文标准——浅易性。 2.选句标准——特殊性。 3.设题标准——稳定性。
答题方略
一、译准实词
答题方略
一、译准实词
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 意思,更主要的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 估计。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 的方法:
答题方略
一、译准实词
答题方略
一、译准实词
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 意思,更主要的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 估计。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 的方法: 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 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估计词义。 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
答题方略
一、译准实词
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 意思,更主要的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 估计。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 的方法: 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 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估计词义。 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 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估计词义。

2024届 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指导 教学PPT

2024届 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指导 教学PPT

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
【偏义复词】
• 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 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 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 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只 有“舟”的意义,而没有 “楫”的意义) • 去来江口守空船(只有 “去”的意义,却没有“来” 的意义)
• 1、语义相近 • 今又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 园:种树的地方。 • 圃:种菜的地方。 • 2、语义相反、相对 • A、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 不宜异同。
②表对象(对、向;给,替) ③表目的(为,为了) ④表原因(因为) ⑤表时间(在,当) (3)助词
表疑问、感叹、反诘等(呢)
所 (1)助词 ①“所+动词” (……的) ②“为……所”(被……) (2)名词(处所) (3)表概数(大概) (4)复音虚词(所以 ①表凭借(用来……的方法) ②表原因(……的原因)
以 (1)介词 ①表对象(把) ②表工具(拿、用) ③表身份(凭……身份) ④表原因(因、因为) ⑤表凭借(按照、凭借) ⑧表时间(在) (2)连词 ①表并列或递进
(而、又、而且、并且) ②表承接(而,或省去) ③表目的(来、用来、以致) ④表因果(……的原因) ⑤表修饰(而,或省去)
(3)副词(通“已”,已经) (4)动词(认为)
四、焉 (1)代词 ①第三人称(它) ②表疑问(什么)
(2)语气助词 ① (啊、呢、了) ②表停顿
(3)兼词(于是) (4)助词(然……的样子)
【双音节文言虚词】
1.不啻(不止、不亚于、无异于、至多) 2.比及(比至、逮至)(等到了) 3.得无(得亡、得微)(该不会、莫非、恐怕;能不) 4.而后(才、方才) 5.而况(何况) 6.而已(罢了) 7.否则(不然就) 8.何其(胡其、曷其、奚其)(为什么、怎么”;多么,怎么” ) 9.何况(表递进) 10.何如(若何)(怎么样、什么样) 11.几何(多久、多少” ) 12.可得(可得而、可得以)(可以、可能) 13.奈何(怎么,怎么办) 14.且夫(再说) 15.若此(如此、这样)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动词使动用法
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 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例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是使动用法,意为“使……活命 ”。
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常用于表达主语对宾语的影响或作用,使宾语产生某种 动作或状态。
动词意动用法
01 动词具有“以……为……”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 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02
03
举例
“(项伯)素善留侯张良。”(《鸿 门宴》)
倒装句
基本形式
文言文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不同,常 出现倒装现象。
常见类型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
举例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主谓倒装)
固定结构句式
常见类型
“如……何”、“奈……何”、“何以……为”、“无乃……乎”、“得无……乎”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中的“渔”和“ 樵”,分别活用作动词,表示“打鱼”和“砍柴 ”。
03
动词活用
动词活用作名词
01
动词具有名词性质,表示与该动作相关的人或事物 。
02
例如:“惧有伏焉”中的“伏”指“埋伏的士兵” 。
03
动词活用为名词时,翻译时要在动词后面加上适当 的名词或代词,以符合语境。
示例
03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其中,“千里”是定语,后置修饰“马”。
状语后置句式
定义
状语后置是指将状语放在被修饰的动 词、形容词或副词之后的一种语序结
构。
作用
可强调状语所表达的时间、地点、方 式等意义。
示例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其中,“于蓝”是状语,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板块-专题(1)第一编 第3讲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考点二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板块-专题(1)第一编  第3讲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考点二

(高干)向来喜欢名士,招揽四方游士,四方游士多归附于他。仲长统 拜访高干,高干善待了他,向他询问当时的时势。仲长统对高干说:
“你有做大事的志向却没有做大事的才干,喜欢招揽士人却不善于选
择人才,这就是您要十分戒备的事情。”高干向来自视甚高,没有采
纳他说的话,仲长统于是离开了高干。没过多久,高干因为并州叛乱,
(选自《新唐书·王思礼传》,有删改)
返回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翰谓监军李文宜曰:“思礼跛足,尚欲何之?” 解析:句中的“尚欲何之”为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的宾语 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尚欲之何”。 参考答案:哥舒翰对监军李文宜说:“王思礼跛足,还能 到何处呢?”
返回
参考译文: 王思礼,是高丽人,居于营州。(他的)父亲担任朔方军将。
第3讲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Contents
考点一 词类活用 考点二 文言句式
高效提能训练
返回
考点二 文言句式
返回
《考试说明》明确规定需掌握的 4 类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 言句式是: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其他如定 语后置句、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固定句式 等,《考试说明》虽未作明确要求,但这些句式对理解文言文的 文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需要重点掌握。文言句式往往在 断句题和翻译题中作为断句的依据和翻译的采分点重点考查。
返回
(二)被动句——看清关键词,翻译成“被”的意思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
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
实施者。被动句主要有以下类型:
类型
例句
“于”字句:谓 语+于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二步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讲义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二步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讲义

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一、词类活用分类练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3类。

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凡是谓语前面的名词如果不是主语,则必然活用作了状语。

文言文中名词后面带了宾语,该名词活用作了动词。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了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名词用作意动词,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1.动词用作名词当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时,即活用为名词。

动词的使动或为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或为动时,后面就可以带宾语。

1.形容词用作名词当形容词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它已不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时,即活用为名词。

指形容词带宾语后,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它和宾语的关系是动宾关系。

形容词带上宾语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这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形容词放在宾语前面,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二、文言句式分类练《考试说明》明确规定需要掌握的4类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是: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

(其他如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固定句等,《考试说明》虽未作明确要求,但也需要掌握)对于文言句式的考查往往在断句题中有涉及,更是文言文翻译的重要采分点之一,这就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及翻译方法,以便迅速准确翻译句子。

(一)判断句——分清类别,添加成含有“是”的句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

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

文言文阅读:实词之词类活用(中:动词、形容词活用)-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点精讲(全国通用)

文言文阅读:实词之词类活用(中:动词、形容词活用)-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点精讲(全国通用)

Ⅲ.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 示人或事物的特征和意义,它就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有以下类型:
类型1:形容词用在“其”“之”后充当中心语时,活用为名词。 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类型2:形容词作主语、宾语时,活用为名词。 如:群贤毕至。(贤:贤能的人。)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使……变绿) 大王必欲急臣。(急:使……急) 既来之,则安之》(安:使……安)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形容词放在宾语前面,表示主观上认为 (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
渔人甚异之。(异:认为……奇怪。) 吾妻之美我者。(美:以……为美。)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羞:以……为羞,感到羞耻。)
【参考译文】唐太宗问魏征说:“观察近来和古代的帝王,有传承帝位十 代的,有传承帝位一两代的,也有自己得到天下自己又失去天下的。我常 常心怀担忧畏惧的原因(是),要么害怕抚慰养育人民不能得到适当的方法, 要么害怕心中产生骄傲懈怠的情绪,高兴愤怒超过了限度,却不知道自己 (已经超过限度了),您可以为我说出这个情况,(我)应当把您的话当作准 则。”魏征回答说:“喜爱欲望高兴愤怒的情绪,贤人和愚人是一样的, 贤人能够克制它,不让它超过限度,愚人放纵它,(喜爱欲望高兴愤怒的情 绪)多到失去适当的限度。希望陛下常常能自我克制确保能够善终的美德, 那么千秋万世就永远仰赖您了。”
THANKS
★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分
有些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较难区分,必须紧扣上下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究句子本身 所表达的意思,方能确定其是何种用法。如: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课件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课件

学习任务一
以选择性必修下册文言文、诗词名篇为例,查找工具书,试概括词类活用种类,并找 出相应例句。完成以下表格。
主要类型
篇目
例句
实词解析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离骚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合群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词 类 四名词作状语 活 用 五使用用法
六意动用法
七为动用法
八数词活用
○ 在古代汉语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绿:使……变绿。 5. 名词的使动用法
a. 普通名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必须带宾语,但这个表使动的名词同宾语并没有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发 生某种变化,而这种动作的对象或变化的结果,就是那个表使动的名词。翻译时可按兼语的格式翻译。

“向东进军”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在古代汉语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 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了相应的动词,在翻译时应 把活用的名词翻译为相应的动词。
【优练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 成现代汉语。
齐女徐吾者,与邻妇合烛夜织。吾贫而烛不继,邻妇请先无 与夜。徐吾曰:“妾日起常早,去常后,扫尘以待,为贫故 也。今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益明,去一人烛不为暗,何 爱东壁余光?幸分之!”邻妇遂复与织。
● 徐孺下陈蕃之榻。(《滕王阁序》) 方位名词“下”,带宾语“榻”,用作使动词,翻译为“使……放下”。 ● 使动用法在翻译时应把原来的“主语+谓语+宾语”的形式变为“主语+使+宾语+谓语”的形式。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教学案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教学案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文言文阅读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考点一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3大类。

(一)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中的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凡谓语前面的名词如果不是主语,则必然活用作了状语。

[考点感悟]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并总结这些词使用的规律。

(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释义:像翅膀一样(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释义:向上;向下(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释义:用箕和畚(4)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释义:在朝廷上(5)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鸿门宴》) 释义:从小路(6)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 释义:一天比一天(7)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释义:像对待兄长一样(8)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释义:在早晨;在傍晚[规律总结]1.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工具与方式,译为“像……一样”“用……”。

如上面“翼”“兄”“箕畚”。

2.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地点,译为“在……”“向……”“从……”。

如上面“廷”“上”“下”“间”。

3.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译为“每……”“在……”“一……比……”。

如上面“旦”“暮”“日”。

(二)名词活用作动词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活用作了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了相应的动词。

在翻译时应把活用的名词翻译为相应的动词。

[考点感悟]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并总结这些词使用的规律。

(1)沛公军.(于)霸上(《鸿门宴》) 释义:驻扎、驻军(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释义:命名(3)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 释义:称王(4)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释义:使眼色(5)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释义:做标记(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释义:游水(7)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释义:登记[规律总结]1.两个名词(或后一个为代词)连用,句中又无作谓语的动词,则前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2022高考一轮复习 2古代诗文阅读3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

2022高考一轮复习 2古代诗文阅读3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
判断句。
[参考译文] 楚地的风俗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术,自从三代(尧舜禹)以来
都是这样,到现在更加严重。大凡生病,不论是时间长短病情轻 重,一旦服药不见效果,就放弃治疗。至于向巫师祈祷,反反复 复,多次没有效果也不后悔。而且引咎痛苦自责,用尽他们的钱 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 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最终也不会责备巫师一句话。 所以,一直归功于巫师,将失败归于医生。
词类活用
一、掌握词类活用的6大类型
同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的语法构造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 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词类活用,也属于语法范畴。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的活用。重点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难点是意动用法和使 动用法。
词类 活用
名词活用 形容词活用
动词活用 数词活用
应用
体 验 1.指出下列成语中 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安居乐业 (2)华而不实 (3)蚕食鲸吞 (4)好高骛远 (5)抱残守缺 (6)抱头鼠窜 (7)草菅人命 (8)标新立异 (9)车载斗量 (10)扶老携幼
解析:D项 “王”是使 动用法。
5.下列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请你找出来,然后在句后括号内用序号注
明活用类别。A.名词作动词 B.意动用法 C.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吾师道也
(
①师,A.名)词作动词
②吾从而师之
(
②师,B.意动) 用法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 ③前一个“圣、愚”,C.形)容词用作名词
④而耻学于师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此则 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六国 破灭,非兵不利,战 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论》)
应用 体验
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 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计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 ,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终不一语加咎巫。 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文言文阅读 词类活用 +文言句式 实用课件(共47张PPT)

高考文言文阅读   词类活用 +文言句式   实用课件(共47张PPT)

分析:“舞”“泣”均为不及物动词,但分别带了宾 古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
语“潜蛟”“嫠妇”,故“舞”“泣”为使动词,分别译为 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
“使……起舞”“使……哭泣”
动时,后面就可以带宾语了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 分析:“愚”为形容词,但让后面的宾语“黔首”具有了“愚 昧”的状态,故“愚”为使动用法,译为“使……愚昧”
宾语前置句的类型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大王来何操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用之或是为标志强调宾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唯利是图成语中心词定语者句求人可使报秦者中心词之定语者句中心词而定语者句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中心词之定语句蚓无爪牙之利中心词数量词句军书十二卷在文言文语句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
构成状语与中心词的修饰关系,译为“像翅膀一样”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分析:“箕畚”为名词,放在动词“运”之前,构成状语与 中心词的修饰关系,译为“用竹筐”
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方式,翻译时要在活用 的名词前加上介词“用”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 分析:“日”为时间名词,与动词“笃”构成状语与中心词的 修饰关系,故“日”用作状语,译为“一天天地”
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讲解 (下)
词类活用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一、词类活用
• 词类活用就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 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 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 去推断。
•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 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了相应的动词,在翻译时应把活用的名词翻译为相应的动词。

高考一轮复习 第3讲 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教案)

高考一轮复习 第3讲 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教案)

一、自我诊断知己知彼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2019年新课标II卷高考试题)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

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公与语,数日不厌。

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

”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

居五年,秦人富强。

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

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

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

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

”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D.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基础夯实篇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基础夯实篇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名称
名词 活用
类型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动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
例句
吾得兄.事之 籍.吏民,封府库 徐孺下.陈蕃之榻 侣鱼虾而友.麋鹿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名称
类型
形容 词活 用
形容词用作动词 形容词用作名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动词 活用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3.名词的使动用法
训练 3.指出活用词,并翻译句子。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_封_____ 译文:_已__经__向__东__将__郑__作__为__自__己__的__边__界__,__又__想__向__西__方__扩__大__自__己__的__领__土__。_____ (2)阙秦以利晋。(《烛之武退秦师》)__利____ 译文:_损__害__秦__国__而__有__利__于___晋__国__。____ (3)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_王_____ 译文:_先__打__败__秦__国__进__入__咸__阳__城__的__人__我__们__尊__他__为__王__。_____ (4)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_序_____ 译文:_使__八__州__排__列__座__次__,__使__六__国__诸__侯__来__朝__拜__。_____
[规律总结] 名词后面带“之”字,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5)①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鸿门宴》)__衣__、__怀____ ②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_籍_____ ③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_王_____ ④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__目____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教学案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教学案
2020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
《文言文阅读第 3 讲: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
考点一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
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 动词的活用、
形容词的活用 3 大类。
名词的活用 (一 )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中的普通名 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凡谓语前面的名词如果不是主语,则必然活用作了状 语。 [考点感悟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并总结这些词使用的规律。
释义:称王
(4)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 )
释义:使眼色
(5)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 .之(《桃花源记》 ) 释义:做标记
(6)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而绝江河 (《劝学》 )
释义:游水
(7)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 ) [规律总结 ]
释义:登记
1.两个名词 (或后一个为代词 ) 连用,代 )。如上面“籍”。
2.名词带状语, 则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活用形式:副词作状语+名词。 如上面“目”。
3.名词带补语,则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活用形式:名词+补语
(介宾补语 ) 。如上面
“军”。
4.能愿动词带名词 (或后边的名词 ),则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活用形式:能愿动词+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赤壁赋》 )
释义:使……起舞;使……哭泣
(2)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 )
释义:使……活
(3)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 .之 (《六国论》 ) 释义:使……退却
(4)引以为流.觞曲水 (《兰亭集序》 )

2020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3素养三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课件

2020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3素养三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课件

侣”“把……看作朋友”“以……
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为师”
[即时小练] 6.指出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动用法。
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②孟尝君客我( ③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④予怪而问之(
) )
)
⑤渔人甚异之(
)
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
答案:①鉴:以……为借鉴 ②客:把……看作客人 ③小:
认为……小 ④怪:认为……怪 ⑤异:认为……奇怪 ⑥耻:
②吾从而师.之。(《师说》)
名词的意动用法往往表示
分析:“侣、友”和“师”为名词,
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
不能带宾语,却分别与名词“鱼虾、
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麋鹿”和代词“之”构成动宾关
判断方法分两步:首先判
系,故“侣、友”和“师”为意动
定这个名词活用作一般动
用法,译为“把……看作伴
词,然后再看它是否具有
)
③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
)
④外连衡而斗诸侯(
)
⑤李牧连却之/却匈奴七百里(
)
⑥既来之,则安之(
)
⑦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⑨春风又绿江南岸(
)
⑩项伯杀人,臣活之(
)
⑪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 )
)
答案:①将:使……为将 ②充:使……充满 ③生:使…… 复生;肉:使……长肉 ④斗:使……斗 ⑤却:使……退却 ⑥来:使……来;安:使……安顿 ⑦闻:使……知道 ⑧从: 使……跟从 ⑨绿:使……绿 ⑩活:使……活 ⑪弱:使…… 削弱
二、词类活用六大类型 词类活用就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
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 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去推断。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板块一第三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练习含解析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板块一第三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练习含解析

第三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高考对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不单独命制考题,往往将其隐含在翻译题目中考查。

这种隐性的考查方式,要求考生熟练掌握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否那么,考生会因为没有辨识句中的特殊句式和活用,导致翻译的句子不合现代汉语标准。

突破一词类活用4大类型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了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不同。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一名词的活用把……当作宾客⑦以……为伴,以……为友1.请找出下面文段中的活用词,并翻译文段。

国虽小,其食足以食天下之贤者,其车足以乘天下之贤者,其财足以礼天下之贤者。

与天下之贤者为徒,此文王之所以王也。

活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活用词:句中的第二个“食〞,名词用作动词,供养。

“礼〞,名词活用为动词,礼遇。

第二个“王〞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

译文:国家虽然小,它的粮食足以供养天下的贤士,它的车辆足以乘载天下的贤士,它的钱财足以礼遇天下的贤士。

与天下的贤士为伍(成为一类人),这是周文王称王天下的原因。

2.请找出下面文段中的活用词,并翻译文段。

子产者,郑之列大夫也。

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活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活用词:“儿〞,名词用作状语,像小孩一样。

译文:子产是郑国的列大夫。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板块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基础考点(三)词类活用与文言句式课件新人教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板块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基础考点(三)词类活用与文言句式课件新人教

[参考译文] 孙叔敖担任楚国的宰相,全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
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帽子,最后来慰问。孙叔敖整理 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 任令尹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最后来吊丧,莫非是有什 么要指教的?”老人说:“是有话说。当了大官,对人骄傲,百姓就 要离开他;职位高而大权独揽,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却不满 足,祸患就会降临到他那里。”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 恳地接受您的指教,还想听听您其余的意见。”老人说:“地位越高, 越要为人谦恭;官职越大,思想越要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 应索取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
[参考译文] 有个人晚上从外面回来,见到一个家伙蹲在他门口,以
为是猪狗一类的动物,用拐杖打它,它就跑了。直到它跑到 月光明亮处,才知道是只老虎。这个人不是有打赢老虎的本 事,是他的气势盖过了老虎。
二动词的活用
类型
动词 活 用为 名词
例句 追亡.逐北 殚其地之出., 竭其庐之入.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沛公 军.霸上 寻向所志.,遂迷 既东 封.郑,又 名词的 欲肆其西封(普
使动 通名词)
用法 徐孺下.陈蕃之榻
(方位名词)
解释 登记
游水
使眼色 驻扎、驻军
做标记
使……成 为边境
使…… 放下
规律总结 名+名(代)
能愿动词+名
副词+名 名+补语(介宾补语)
所+名
类型
名词的 意动 用法
例句
解释
规律总结
(1)判断方法:首先
基础考点(三) 词类活用与文言句式 最新《考试大纲》规定: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 略和词类活用。 高考对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不单独命制考题,往往将其隐含 在翻译题目中考查。这种隐性的考查方式,要求考生熟练掌握词 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否则,考生会因为没有辨识句中的特殊句式 和活用,导致翻译的句子不合现代汉语规范。

(通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第三步 第3讲 文言文概括分析讲义不分版本

(通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第三步 第3讲 文言文概括分析讲义不分版本

(通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三步第3讲文言文概括分析讲义不分版本第3讲文言文概括分析全国卷文言文概括分析题主要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在考查对原文内容翻译、转述和分析的能力,每个选项均由“概括+分析〞两局部构成,并且“概括〞局部根本正确,而错误根本都在“分析〞局部。

它主要从人、时、地、事等几个方面设错,解题的关键就是在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与题目进行比对分析。

一、如何准确比对——定位准、比对细因为选项是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且信息量较大,往往是文中多处语句的综合表述,因此在比对时首先应定位准选项所涉及的文言语句,然后再逐词逐句仔细比对判定。

[典题例如](XXXX·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

父顺,安定太守。

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

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

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除温令。

县多奸猾,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

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

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

后坐考妖言不实论。

岁余,征拜侍御史。

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

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

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

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

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

元兴元年,病卒。

百姓市道莫不咨嗟。

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

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

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

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

其政化怀物如此。

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

第三板块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2讲 文言文基础知识课件—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板块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2讲 文言文基础知识课件—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大德初年,被授任大都路儒学教授,虽然是以教导学生为职 责,但他在学术上却更加自我充实拓展,没有片刻悠闲逸乐。任 国子助教后,就以师道为己任,诸生等候他离开(官署)后,常常带 着书本到他家完成课业,其他馆的学生也多相继到虞集处请教。 任博士时,虞集曾在殿上监督祭祀,有一个叫刘生的人,因喝醉 了酒而在祭祀时失礼,虞集将此事告诉学监,要求削除他的学 籍。大臣中有人为刘生讲情,虞集坚持认为不可宽恕,他说: “国子监,是讲礼义的地方,出现这样的事而不予惩治,用什么 教育人!”最终开除了刘生。
返回
6.字形分析推断法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并且形声字占80%以上,因此, 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 助我们推知字的意义。如“樯橹”一词中,“橹”是常见字, 是木制的船具;“樯”是冷字,但“樯”从木,与“橹”构成 词,可推知“樯”也是木制的船具。另外,“禾”与五谷有 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系”与捆绑有 关,“纟”与丝织品有关,“页”与人头有关,等等。记住一 些常见偏旁及其含义,有利于我们快速推断词义。
返回
7.通假猜想推断法 当遇到一个句子中某词的本义、引申义都讲不通时,便可 以从通假的角度考虑。然后根据通假字与本字大多音同音近、 字形也相近的特点推知本字。如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中的“孝 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句中的“说”若按照 “言论”“说话”等意思解释,显然文意不通,由“孝文帝说. 之”的主谓宾搭配关系来看,应该从通假角度考虑,并根据字 形相近的特点推断“说”通“悦”,意思是“喜欢”。
返回
5.句式结构推断法 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如排比句、对偶句等,其中位 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这样就 可以由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推测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如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中的“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两 句为并列结构,句式相同,“反古者”和“循礼者”在意义上是 相反的,由此根据“非”(非难,动词)推断,“多”在此处也应 为动词,而不是形容词,故应解释为“称赞”,而不能解释为 “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一、词类活用分类练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3类。

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凡是谓语前面的名词如果不是主语,则必然活用作了状语。

文言文中名词后面带了宾语,该名词活用作了动词。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了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名词用作意动词,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1.动词用作名词当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时,即活用为名词。

动词的使动或为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或为动时,后面就可以带宾语。

1.形容词用作名词当形容词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它已不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时,即活用为名词。

指形容词带宾语后,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它和宾语的关系是动宾关系。

形容词带上宾语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这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形容词放在宾语前面,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二、文言句式分类练《考试说明》明确规定需要掌握的4类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是: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

(其他如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固定句等,《考试说明》虽未作明确要求,但也需要掌握)对于文言句式的考查往往在断句题中有涉及,更是文言文翻译的重要采分点之一,这就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及翻译方法,以便迅速准确翻译句子。

(一)判断句——分清类别,添加成含有“是”的句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

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

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

终不一语加咎巫。

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

译文:(2)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

译文:解析:(1)“楚俗信巫不信医”是无标志的判断句;“自三代以来为然”是“为”表判断的判断句。

(2)“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是用“……也”表判断的判断句。

参考答案:(1)楚国的风俗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学,从三代以来就是这样,现在更为严重了。

(2)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

[参考译文]楚国的风俗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学,从三代以来就是这样,现在更为严重了。

一切疾病不考虑病的时间长短轻重,药一旦入口不奏效,立即就摒弃不用。

至于巫术,反复试验十几次没有效果,也不悔改,并且把过失归在自己身上沉痛自责,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

最终没有一句话是归罪于巫师的。

所以功劳永远归于巫师,而失败永远归于医生。

(二)被动句——看清标志词,翻译成“被”的意思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

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君车而出。

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

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及弥子色衰而爱弛,得罪于君。

君曰:“是尝矫驾吾车,又尝食我以其余桃。

”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

故有爱于主,则知当而加亲;见憎于主,则罪当而加疏。

故谏说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之矣。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译文:(2)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

译文:(3)故有爱于主,则知当而加亲;见憎于主,则罪当而加疏。

译文:解析:(1)句中的“见……于”表被动。

(2)“前见贤而后获罪者”中的“见”表被动。

(3)“故有爱于主”中的“于”表被动,“见憎于主”中的“见……于”表被动。

参考答案:(1)从前弥子瑕被卫国君主宠爱。

(2)弥子瑕的德行和当初一样没有改变,以前所以被认为贤能而后来被治罪的原因,是卫君对他的爱憎有了极大的改变。

(3)所以说,被君主宠爱时就认为他聪明能干,愈加亲近。

被君主憎恶了,就认为他罪有应得,就愈加疏远。

[参考译文]从前弥子瑕被卫国君主宠爱。

按照卫国的法律,偷驾君车的人要判断足的罪。

不久,弥子瑕的母亲病了,有人知道这件事,就连夜通知他,弥子瑕就诈称君主的命令驾着君主的车子出去了。

君主听到这件事反而赞美他说:“多孝顺啊,为了母亲的病竟愿犯下断足的惩罚!”弥子瑕和卫君到果园去玩,弥子瑕吃到一个甜桃子,没吃完就献给卫君。

卫君说:“真爱我啊,自己不吃却想着我!”等到弥子瑕容色衰退,卫君对他的宠爱也疏淡了,后来得罪了卫君。

卫君说:“这个人曾经诈称我的命令驾我的车,还曾经把咬剩下的桃子给我吃。

”弥子瑕的德行和当初一样没有改变,以前所以被认为贤能而后来被治罪的原因,是卫君对他的爱憎有了极大的改变。

所以说,被君主宠爱时就认为他聪明能干,愈加亲近。

被君主憎恶了,就认为他罪有应得,就愈加疏远。

因此,劝谏游说的人,不能不察看君主的爱憎态度之后再游说他。

(三)宾语前置句——判定形式,调整前置的宾语到动词后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唐主立齐王景遂为皇太弟。

徙燕王景达为齐王,领诸道兵马元帅。

景遂尝与宫僚燕集,赞善大夫张易有所规谏,景遂方与客传玩玉杯,弗之顾。

易怒曰:“殿下重宝而轻士。

”取玉杯抵地碎之,众皆失色。

景遂敛容谢之,待易益厚。

景遂尝与宫僚燕集,赞善大夫张易有所规谏,景遂方与客传玩玉杯,弗之顾。

译文:解析:“弗之顾”是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的宾语前置句,正确的语序应为“弗顾之”。

参考答案:李景遂曾和宫中僚属聚会,赞善大夫张易有所劝谏,而李景遂正和客人们传看赏玩玉杯,不回头理会他。

[参考译文]南唐主立齐王李景遂为皇太弟。

改封燕王李景达为齐王,统领诸道兵马元帅。

李景遂曾和宫中僚属聚会,赞善大夫张易有所劝谏,而李景遂正和客人们传看赏玩玉杯,不回头理会他。

张易愤怒地说:“殿下看重宝物而轻视士人!”抓过玉杯来摔在地上砸碎了,众人都大惊失色。

而李景遂收起笑容向张易道歉,从此对张易更加重视。

四省略句——分析上下文,补充成完整的句子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

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

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

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

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

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

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

”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

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

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

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

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

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

译文:(2)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

译文:(3)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

译文:解析:(1)该句省略了主语“仲长统”,“游学”后省略介词“于”以及省略了“与(之)交友者多异之”的“之”。

(2)句中“干善待遇(之),(高干)访(之)以当时之事”省略了宾语、主语及动词宾语。

(3)“每州郡命召(之),(仲长统)辄称疾不就”省略了宾语及主语。

参考答案:(1)(仲长统)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附近游历学习,和他交往的人都认为他与众不同。

(2)仲长统拜访高干,高干善待了他,向他询问当时的时势。

(3)每次州郡下令征召他,他总是称病不去。

[参考译文]仲长统字公理,是山阳高平人。

年少时爱好学习,广博涉猎书籍,擅长言辞。

20多岁时,(仲长统)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附近游历学习,和他交往的人都认为他与众不同。

并州刺史高干是袁绍的外甥。

(高干)向来喜欢名士,招揽四方游士,四方游士多归附于他。

仲长统拜访高干,高干善待了他,向他询问当时的时势。

仲长统对高干说:“你有做大事的志向却没有做大事的才干,喜欢招揽士人却不善于选择人才,这就是您要十分戒备的事情。

”高干向来自视甚高,没有采纳他说的话,仲长统于是离开了高干。

没过多久,高干因为并州叛乱,最终落得失败的结局。

并州、冀州的士人因此都认为仲长统奇异。

仲长统生性洒脱,敢于直言,不拘小节,不大说话,与常人不同,因此当时有人称他为“狂生”。

每次州郡下令征召他,他总是称病不去。

常常认为凡是追求帝王业绩,想以此来立身扬名的人,他们的名声不可能长久存在,人的一生容易消亡,悠然自得,与世俗沉浮,可以自娱,想选择清静空旷的地方居住来使自己感到快乐。

(五)定语后置句——察看标志词,译成定语修饰中心词——分析句子结构,调整状语到动词前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