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合作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组合作”课堂型态建设的实践意义与操作策略
近年来,“分组合作”课堂学习模式已成为全国范围内课堂改革的主流,以杜郎口中学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校都已经证明了合作学习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但囿于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束缚,许多学校在实施“分组合作”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阻力重重,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对“分组合作”课堂的改革的意义认识不足,不能积极主动的调动这一模式的积极因素,导致小组合作课堂空有形式没有实质。因此,对分组合作课堂建设的意义和实施策略进行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相当必要的。
我校自2012年9月起在全校范围内开始进行“分组合作”课堂型态建设实验,起初也受到老师们“跟风”、“作秀”、“花架子”等质疑。为了给老师们释疑解惑,我们查阅研究了国内外大量的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资料,对王坦、佐藤学(日本)、约翰逊(美国)等人的研究进行了借鉴,理清了“合作学习”在我们教学实践中的意义。2013年,我们通过组织教师进行理论研讨、课堂教学比赛等形式,逐步确立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分组合作”课堂型态建设的操作策略。
一、合作学习的实践意义
1、“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启示
传统的课堂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学习形式的,而合作学习是以学生分组合作探索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我们很多老师反对分组合作学习的理由也就是“小组围坐的座位排列方式不利于学生听老师讲课”,这些老师没有搞清分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点是:教师少讲,课堂主要的学习任务应有学生合作完成,教师的讲授只是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和对关键要点的点拨提高。新课标反复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新课改这么多年了,很多老师至今未能把握这一要点,依然固执于自己的传统教学观念。那么,我们为什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呢?其中一个主要的依据是“学习金字塔”理论。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直观地形式形象地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
方式的理论,最早
它是由美国学
者、著名的学习专
家爱德加·戴尔
1946年首先发现
并提出的。
我们的老师
常常慨叹学生课
堂效率低
下——“讲一千遍
也不会”,从学习金字塔中我们会发现,教师讲得太多才是学生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因为“听讲”两周后的平均学习保持率只有5%。传统课堂主要采用的是听讲、阅读、视听、等学习方式,而分组合作学习主要采用的是自学讨论的学习方式,小组里学习优秀的学生还需要将知识传授给他人。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学习方式与合作学习的主动学习方式相比,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的差别是极其惊人的。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采用的是每组4人,包含两对“师徒”,师傅要负责教会徒弟,这样不仅保证了学习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实际上最受益的还是“教授给他人” 的师傅,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将是最牢固的。
当然,学生合作探索学习的速度可能比教师讲授要低一些,但是其综合效率无疑要高得多。关键在于,教师要舍得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要有办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使学生之间互相鼓励帮助,共同提高
在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下,由于一个学生的成功会削弱其他学生成功的可能性,学生们就可能形成这样一种规范,即谁在课堂上表现突出、谁得高分就是为了“出风头”,是想成为老师的“宠儿”,这样的学生往往会成为其他学生的对立面,被其他学生孤立。这个原因也可以解释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年级越高就越懒得主动回答问题,因为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意识到过于突出的表现会招致其他同学的不满。
而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我们对学生的奖惩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小组某个成员的突出表现,有助于整个小组得到表扬奖励,一个学生的成功同时会帮助别人成功,小组成员间建立起一种“利益共同体”的关系。这样,小组的成员之间会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学生个体的学习动力也会因小组其他人的鼓励期许而愈发强劲。
3、分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尊感和归属感,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量
美国教育家、选择理论的创始人哥拉斯认为:“我们都被潜伏于基因中的四种心理需要所驱动,他们是:归属的需要、力量的需要、自由的需要和快乐的需要。”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则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每一个人都有被重视、被肯定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他在被重视、被肯定的那个方面就会愈发焕发出巨大的热情。
在分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学习小组的存在,小组成员的荣辱与共将会激发学生的归属感,学生的学习也会为了小组的荣誉而付出额外的努力,当这种努力为小组争取到荣誉的时候,学生的自尊感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而自尊感又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4、分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彼此的“最近发展区”内操作,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分组合作学习将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组合成异质小组,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在一个小组内互助学习,学习水平高的学生与学习水平低的学生之间存在的学习差异就是低水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不同学科、不同知识能力要点可能存在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学生之间实际上更容易在彼此的“最近发展区”内操作,因此这种彼此的帮助会比教师一刀切式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
综上所述,分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型态在学生学习内部驱策力的激发、外部激励力量的调动方面都有独特的优势,“分组合作”课堂型态的背后有着非常充足的心理学、教育学依据,推广“分组合作”课堂型态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分组合作”学习的操作策略
1、学习小组的组建
第一步:学生进行师友结对。每两名学生结成一个互助单元,学习优秀的作“师傅”,学习较弱的当“学友”。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将学生隐性分为A、B、C、D四个层次,A层学生与C 层学生结对组成AC对,B层学生与D层学生结对组成BD对,结对时要遵循学生自愿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尽量使结对学生“两厢情愿”,以利于师友间的合作学习,提高师友合作学习的效率。
第二步:两对师友构成一个四人互助组。互助小组组建时要坚持教师指导的原则,以实现各小组学习水平大致均衡,小组合作的一大部分效力来自于小组间的竞争,让每个小组大致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小组合作的生命力才能持久。
根据上面的分组策略,每个小组就会有两位师傅,两位学友,两位师傅分别担任小组的正、负组长。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友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向师傅请教,一个小组的两位师傅之间还可以相互研究学习,小组内共同探究,互相帮助,师友互助,兵教兵,实现小组共赢。
小组与小组之间是一种合作竞争的关系,课堂上教师布置尝试学习任务,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对学习成果进行点拨讲评、总结提升,并根据课堂上反馈回来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对各小组的学习进行评定。
小组组建完成后要相对固定,尽量至少一个学期保持不变,以使学生相互熟悉,形成默契,也有利于对小组进行奖惩。班主任要对各小组的组长进行培训,教给他带领小组开展合作学习的技巧,并对落后小组的组长进行鼓励与指导,避免形成小组之间强弱失衡的局面。
2、课堂流程
第一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①自主学习
教师在旧知识迁移的基础上明确学习目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学生自学课本就成为学生的需要。根据探索题,学生自学课本,自学过程可以师友互助、小组讨论,也可向教师提问,教师重点关注BD对的学生,进行差异指导、适时点拨。
②探究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