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质易拉罐成形工艺

合集下载

易拉罐生产工艺

易拉罐生产工艺

易拉罐生产工艺易拉罐是一种常见的饮料包装容器,它具有轻便、耐压、易开启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行业。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易拉罐的生产工艺。

易拉罐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五个主要步骤:原材料的准备、板材成型、组装焊接、内外罐涂层和质检包装。

首先是原材料的准备。

易拉罐的主要原材料是铝板,其材质要求纯度高、强度大、可焊接。

铝板一般会经过化学处理,使其表面更平整、光滑,然后通过切割机将板材切割成定尺寸的片材,以便于后续的成型工艺。

接下来是板材成型。

成型工艺有两种常见的方式,一种是冲压成型,另一种是薄膜拉伸成型。

冲压成型是将铝片放置在模具中,通过力的压制使其成型;薄膜拉伸成型则是将铝片加热软化后,通过气压将其拉伸成型。

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要确保成型后的罐体形状准确,表面光滑。

第三步是组装焊接。

将成型后的罐体通过机械手或自动化设备进行组装,包括涂层卷边、顶底圈的加工。

其中,涂层卷边是为了给易拉罐的开口部分提供防切割效果,顶底圈则是为了增加易拉罐容器的强度和刚度。

组装完毕后,还需要对焊接接头进行焊缝检测,以确保其质量。

第四步是内外罐涂层。

易拉罐的外罐一般会进行涂层处理,以增加其耐腐蚀性和装饰性。

常见的涂层方法有电泳涂装、粉末喷涂等。

内罐则需要进行食品级内涂层处理,以保证饮料的卫生安全和品质稳定。

最后一步是质检包装。

对于易拉罐,质检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外观质检、容积质检和功能质检等。

外观质检主要是检查罐体有无变形、割伤等缺陷;容积质检是检查容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功能质检则是通过模拟使用环境,测试易拉环的使用次数和牢固度等。

合格的易拉罐经过质检后,会进行包装和堆垛,最终通过物流方式送至各个销售点。

以上就是易拉罐的生产工艺。

易拉罐的生产工艺相对复杂,需要借助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铝质易拉罐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铝质易拉罐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铝质易拉罐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一、铝质易拉罐成形工艺1. 拉伸成形铝制易拉罐的成形过程中,拉伸是关键工艺之一,直接影响着成品的质量。

拉伸成形时,先将铝板切成需要大小,托盘形状的平板,然后按照所需尺寸、形状和厚度拉伸成形。

在拉伸成形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细节,例如控制拉伸速度,调整数据配比、制定合理的拉伸路径等等。

同时,在拉伸时还需要进行调整,以保证成品的外形和质量。

2. 切割成型切割成型是指在预先成形的铝板上通过设备进行切割,成型想要形状的易拉罐杯子,成品厚度控制在0.19至0.23毫米之间。

易拉罐杯口的口缘要经过双面尖刀切割,同时调整切口深度、尖刀尺寸和切割角度等参数。

3. 凸缩成型凸缩成型是铝制易拉罐的主要成型过程之一,同时也是成品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

凸缩成型是将铝板固定于轧机上,通过凹凸模具实现的,成型极度复杂,数控技术与手工的配合是保证好成品质量的必要条件。

凸缩成型对于模具较为关键,模具的设计和出品必须精细,以免影响到成品的质量。

4. 焊接封口焊接封口是铝制易拉罐成型方法之一,同时也是最终成型的关键一步,焊接的好坏决定了易拉罐的密封性。

焊接的时候需要特别环节保证所用焊接机的温度、压力和時間等数据,同时焊接位置也需仔细调整,保证焊点良好并且清晰,达到密封与美观的双重效果。

二、铝质易拉罐模具设计1. 模具设计规格铝制易拉罐的模具设计是关键,它决定着成品质量的好坏。

在模具设计上,需要规定一套详细、合理、科学的设计规格,包括成品尺寸、重量、物料完全利用、模具材质和性能要求以及制程工艺和相应的工艺参数等。

2. 模具生产工艺规范铝质易拉罐模具的生产工艺规范较为严格,首先需要考虑模具的材质、精度要求、表面质量以及相应检测控制规范等。

在制作模具边,精度控制是关键,要求精度高、尺寸准确、表面光洁度好,才能保证易拉罐成品质量达到标准,并且生产过程中能够保证模具的损失减少,能够尽快地完成成品生产。

3. 模具成型工艺模具成型工艺要考虑整个生产流程和各个关键节点。

易拉罐生产工艺流程

易拉罐生产工艺流程

易拉罐生产工艺流程易拉罐是一种常见的饮品包装容器,一般由铝材料制成。

易拉罐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铝材料准备、板材制备、成型、涂装、印刷、封装和包装等环节。

首先,易拉罐的生产流程始于铝材料准备。

原材料为铝锭,铝锭经过预处理后,将被送入熔炉中熔化。

熔化后的铝液被注入搅拌炉中,通过搅拌和过滤除杂质。

接下来,铝液将被注入连铸机中进行铸造成铝板。

铸造成的铝板会经过拉伸和切割等加工工序,得到行程一定长度的铝板材。

然后,铝板经过一系列的工序进行成型。

一般采用冷轧工艺将铝板轧制成0.28mm厚度的铝卷,再经过剪切,得到合适尺寸的铝板。

随后,铝板经过化学处理,除去表面的氧化物,使得表面更加光滑和平整。

接着,铝板进行表面涂装处理,将涂料均匀地涂在铝板表面,并经过加热和固化处理,使得涂层牢固耐用。

涂装完成后,易拉罐将进行印刷。

印刷工序主要是将包装饮料所需的标志、商标和说明信息等图案印刷在易拉罐的外表面上,这一步可以使用传统的印刷技术或者通过数字印刷技术实现。

印刷完成后,易拉罐进入封装工序。

先将铝板按照设计要求成型为罐体,然后通过焊接或粘接等方式封闭罐底和罐口,使得易拉罐具有密封性。

最后,易拉罐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合格的易拉罐将进行包装和包装,最终被送入市场。

总之,易拉罐的生产工艺流程拥有一系列精细的工序,涉及到铝材料准备、板材制备、成型、涂装、印刷、封装和包装等环节。

这一流程确保了易拉罐的质量和外观,使得最终的产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成本,许多易拉罐制造商还采用自动化的生产线进行生产,这样使得易拉罐的生产更加高效、快捷和可靠。

铝质易拉罐成形工艺及模具

铝质易拉罐成形工艺及模具

铝质易拉罐成形工艺及模具
铝质易拉罐是一种新型的包装材料,广泛应用于饮料、啤酒、汽油等行业。

铝质易拉罐不仅具有漂亮的外观,还有良好的保鲜性能和方便的开盖方式。

铝质易拉罐的成形工艺主要分为冷成形和热成形两种。

冷成形通过将铝制材料压制成形,再用定型模具将其冷却进行成型。

热成形则是在高温条件下热成型,可以使铝材料更好的流动性和形变性,因此热成形相对而言更加复杂,但成形后的易拉罐质量更加稳定。

铝质易拉罐的制造过程中,模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模具的材料、制造工艺对成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都有重要影响。

目前,常用的易拉罐模具主要有毛坯模具、铆接铸造模具和转弯模具。

毛坯模具一般是采用铸造或加工最终成形的模具,适用于生产中等或大容量的易拉罐。

铆接铸造模具则是将铲切口与筒壳通过机器铆接,最终拼接成模具,可以用于不同材料的易拉罐。

转弯模具一般用于小规模生产,它可以将铝片在机器上通过弯曲成型,成形效率高,而且制造成本较低。

关于易拉罐的成型工艺和模具,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铝材料应选择符合标准的优质铝材,以确保易拉罐质量
稳定。

其次,在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模具尺寸精度,避免因尺寸误差引起的成品质量问题。

此外,还需要注意物料的流动性、气泡和缺陷等问题,以确保易拉罐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铝质易拉罐的成形工艺和模具不断更新和发展,推动了整个易拉罐市场的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和实践经验,我们相信,未来易拉罐的制造工艺和模具将更加高效、精准和可靠,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方便和安全的包装产品。

铝质易拉罐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铝质易拉罐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铝质易拉罐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铝质易拉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药品等行业的包装容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产品。

而铝质易拉罐的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是保证其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铝质易拉罐成型工艺铝质易拉罐成型工艺一般是由冲压、拉伸、精修等工序组成的。

具体细节如下:1.冲压工序冲压工序是将铝板切割成制罐形状的第一步。

在这个工序中,冲床先按照模具的形状对铝板进行切割,再将冲下来的制罐片通过模具形成凸台,初始制成易拉罐的基本形状。

2.拉伸工序拉伸工序是接下来进行的工序,是将冲制出来的铝质薄板加热,通过拉伸机器进行拉伸,形成整个易拉罐容器对称、光滑的表面等特点。

3.精修工序精修工序一般是针对于拉伸工序中拉伸模具与铝质薄板接触不充分造成对容器内部边缘的损害而进行的补救工序。

基本上,就是将不顺畅的罐口进行切割毛、修边、烫毛、修平等操作,使得罐口达到外观和质量双重标准。

二、铝质易拉罐模具设计铝质易拉罐模具设计是成形工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好的模具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优化生产流程等。

1.模具的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模具设计中的重中之重。

易拉罐模具一般分为凸模、凹模、底板等组成,凸模和凹模需要进行素描设计,而底板则需考虑铝质易拉罐容器的容量设计。

此外,为了保证模具的结构完整性,模具还需要结构稳定,以确保模具的寿命。

2.模具材料的选择模具材料的选择是模具设计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因为模具的结构完整性和耐腐蚀性是制造铝质易拉罐的关键因素之一。

模具材料需要具有硬度、强度、韧性、抗腐蚀性等多种性质,常见材料有钢、硬化铝板等。

3.模具的加工与调试在模具的加工和调试过程中,需要对模具进行多次校正和微调,从而保证模具的精度和准确性。

模具的加工需要采用精密加工,通过数控机床等设备实现模具的高精度。

综上所述,铝质易拉罐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是实现铝质易拉罐生产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关键环节。

铝易拉罐的原理

铝易拉罐的原理

铝易拉罐的原理铝易拉罐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容器,用于装载饮料和其他液体产品。

它采用轻巧、便于携带的设计,同时具有质轻、耐用和可回收的特点,因此被广泛认可和使用。

铝易拉罐的设计原理如下:1. 材料选择:铝易拉罐由铝材料制成。

铝具有轻质、导热性好、不易腐蚀等特点,非常适合用于容器制造。

此外,铝可以反复回收利用,减少资源的消耗,符合环保要求。

2. 成型过程:铝易拉罐的制造过程包括铝片的剪切、卷曲和冲压等步骤。

首先,将铝板剪切成合适大小的片状,然后将其卷曲成圆筒形状,接着利用专用的模具对圆筒形状进行冲压,使其形成具有容纳容量的形状。

冲压过程还包括顶部和底部的设计,以实现易拉罐的开口设计和密封性能。

3. 防漏设计:铝易拉罐内壁经过特殊涂层处理,以防止液体渗透和与铝发生反应。

涂层通常采用环氧树脂或聚酰胺等材料,具有优秀的密封性和防腐蚀性能。

此外,易拉罐的顶部和底部还有密封垫圈,以确保无论是运输还是储存时都能保持液体的密封性。

4. 开封设计:易拉罐设计了一种独特的开封方式。

在易拉罐顶部的中央区域,有一个带有拉环的铝片。

拉环可以轻松拉开,从而将易拉罐的顶部打开。

在拉环下方,有一个刻线,可以使拉环脱离铝片并留下一个小孔。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将手指放入此小孔处,可以轻松使用含液体的易拉罐。

5. 压力释放设计:由于易拉罐中装有液体,当气温发生变化时,液体内部产生的气体压力也会发生变化,如果没有正确的设计,易拉罐可能会因压力不平衡而变形或爆破。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易拉罐设计了一个特殊的压力释放装置,通常位于易拉罐顶部的中心区域。

当内部压力超过可控范围时,这个装置可以释放一定量的气体,从而保持易拉罐的完整性。

总结来说,铝易拉罐的设计原理包括材料选择、成型过程、防漏设计、开封设计和压力释放设计等方面。

这些设计确保了易拉罐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耐用性和便于使用等特点,成为广泛应用于饮料及液体产品包装的容器。

同时,易拉罐采用铝材料制成,通过回收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符合环保要求。

易拉罐生产的关键工艺

易拉罐生产的关键工艺

易拉罐生产的关键工艺
易拉罐生产的关键工艺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材料供应:易拉罐主要由铝材制成,材料的供应要保证质量稳定、规格符合要求。

常用的铝材有铝卷、铝板等。

2. 冲压成型:冲压是将铝材冲压成罐体形状的关键工艺。

先将铝材切割成适当的尺寸,再通过模具进行冲压成型,冲压过程中要保证尺寸的准确性和表面的平整度。

3. 焊接:将冲压成型后的罐体进行焊接,将罐体的缝隙进行密封,常用的焊接方式有激光焊接、氩弧焊接等。

4. 内外涂层:易拉罐内外涂层是为了保护铝材不受氧化和腐蚀,常用的涂层材料有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等。

涂层工艺要求涂层均匀、附着力强、耐磨损等。

5. 压绒和印刷:易拉罐常常需要进行压绒和印刷工艺,以使其具有产品特征和品牌标识。

压绒是在罐体表面压制出图案或文字,常用的工艺有丝网印刷和烘烤印刷等。

6. 检验和包装:生产好的易拉罐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耐压测试等,符合要求后进行包装,常用的包装方式有纸箱包装和托盘包装等。

以上是易拉罐生产的主要关键工艺,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确控制和操作,以保证易拉罐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易拉罐生产工艺流程

易拉罐生产工艺流程

易拉罐生产工艺流程易拉罐是一种方便易用的装饰包装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饮料的包装中。

其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原料准备、制罐、罐身成型、涂层喷涂、印刷、包装等几个主要步骤。

首先是原料准备。

易拉罐的主要原材料是铝箔和钢铁。

铝箔主要用于制作易拉罐的罐身和盖子,而钢铁用于制作易拉罐的底部。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加工处理,使其符合生产要求。

接下来是制罐。

制罐是将经过加工处理的铝箔和钢铁制成易拉罐的主体部分。

制罐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拉伸法,即使用一块大型铝箔,通过拉伸和冲压的方式将其制成适合包装的罐体形状;另一种是冲压法,即将一小块铝箔按照罐体形状冲压成罐体。

制罐的过程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和工具,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如切割、冲压、拉伸等。

然后是罐身成型。

罐身成型是将经过制罐的铝箔或钢铁制成实际的易拉罐形状。

这一步骤需要将制罐后的铝箔或钢铁用专门的机器进行成型,一般是通过将铝箔或钢铁卷成圆柱形,然后连接底部和顶部来形成罐身。

接下来是涂层喷涂。

涂层喷涂是为了提高易拉罐的耐腐蚀性和美观性。

常用的涂层有内涂层和外涂层。

内涂层主要是用于防止易拉罐内部与饮料直接接触,以防止铝离子溶入饮料中。

外涂层主要是用于保护易拉罐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氧气、水蒸气、光线等。

然后是印刷。

印刷是在易拉罐表面进行彩色印刷,以增加其装饰性和吸引力。

印刷一般采用喷墨印刷或丝网印刷的方式,可以印刷各种图案、文字和标志。

最后是包装。

包装是将印刷好的易拉罐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销售。

一般采用纸箱包装,数量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综上所述,易拉罐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制罐、罐身成型、涂层喷涂、印刷和包装等几个主要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来完成,以确保易拉罐的质量和外观。

易拉罐的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易拉罐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易拉罐生产工艺流程

易拉罐生产工艺流程

易拉罐生产工艺流程
《易拉罐生产工艺流程》
易拉罐是一种常见的饮料包装容器,它的生产工艺经历了多个步骤。

以下是易拉罐生产工艺的基本流程:
1. 材料准备
易拉罐的主要原材料是铝。

铝原料经过熔炼、铸造和加工,制成铝卷。

这些铝卷被送到易拉罐生产线上进行下一步的加工。

2. 冲压制罐
在易拉罐生产线上,铝卷首先通过一系列的辊压和冲压机器,被切割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片状铝坯。

这些片状铝坯随后通过一系列的模具,被加工成易拉罐的各个部件,包括罐体、盖子和拉环等。

3. 成型和加工
经过冲压制罐后的易拉罐部件,需要进行成型和加工。

首先是罐体的成型,将片状铝坯弯曲成圆柱状,并通过焊接机器将拼缝焊接,形成罐体。

随后是盖子和拉环的成型和加工,使它们能够与罐体完美匹配。

4. 表面处理
易拉罐的外表面通常需要进行喷涂、印刷或者贴纸等表面处理工艺,以体现产品的外观和品牌。

这些表面处理包括去污、喷漆、印刷防伪标识和标签等。

5. 包装和检验
经过表面处理后的易拉罐需要进行包装和质量检验。

在包装过程中,易拉罐通常被包装成整箱或者整托,并进行标识和堆码。

在质量检验过程中,易拉罐会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检测和密封性测试等。

6. 成品出厂
符合质量标准的易拉罐成品经过包装和检验后,将被送往仓库或者直接出厂,以便进行物流配送。

以上就是易拉罐生产工艺的基本流程。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生产工序,制造商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易拉罐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易拉罐冲压工艺及冲压设备

易拉罐冲压工艺及冲压设备

易拉罐成型工艺及冲压设备1 易拉罐简介易拉罐罐体分为两部分,由罐身和罐盖组成。

罐身是用冲床将金属薄板拉伸成型,使其受到拉伸变形,把罐底和罐身连成一体。

2 变薄拉深罐的成型工艺卷料输送→卷料润滑→冲杯→再拉深/多次变薄拉深/底部成型→修边→清洗/烘干→堆垛/卸→涂底色→烘干→彩印→底涂→烘干→内喷涂→内烘干→罐口润滑→缩颈→翻边。

其中共有冲杯、变薄拉深/修边、缩颈/翻边三道精密冲压成型工序,下文以330ml容积的206型易拉罐成型工艺为例进行介绍。

2.1 排样由于铝合金板料为卷材,冲裁时为连续自动送料及排样,排样类型选择有搭边、少废料的排样。

板料宽度b=1240mm;冲裁件直径D=139.954mm;工件间搭边a1=0.97mm;沿边搭边a=1.38mm。

2.2 冲杯这是一道复合冲压工序,先把铝板冲裁成圆坯,然后拉深成圆筒状铝杯。

2.2.1 冲裁(1)冲裁形状:由于易拉罐的成品为圆形桶状,冲裁件形状选择圆形。

(2)冲裁间隙:指冲裁模的凸模与凹模刃口之间的间隙。

由于本工序冲裁件精度要求一般,且冲裁件还需继续塑性变形,单面间隙取1.96~2.8mm。

2.2.2 拉深(1)拉深系数:每次拉深后圆筒形件的直径与拉深前毛坯(或半成品) 直径的比值,以m表示。

考虑到杯体只是作为下道变薄拉深的毛坯,杯体直径不宜过小。

因此拉深系数m取0.60~0. 63。

根据经验m最终取0.621。

(2)拉深模工作部分参数1. 凹模内径d:d=87mm2. 凹模圆角半径r凹:凹模圆角半径的大小对拉深过程影响很大,按经验公式确定r凹=3.08mm,由于圆坯直径较大,材料拉伸性能良好,又是首次拉深,r凹根据经验做了修正,取3.56 mm。

3. 凸模圆角半径r凸:凸模圆角半径r凸拉深凸模圆角半径的大小对拉深的影响没有凹模圆角半径的大,可取与拉深凹模的圆角半径相等或略小的数值:r凸取3.175 mm。

4. 确定间隙:拉深模间隙是单边间隙,即凹、凸模直径差的一半。

易拉罐原理

易拉罐原理

易拉罐原理
易拉罐原理是利用金属材料的特性来实现包装容器的密封和开启。

其主要原理如下:
1. 金属板的制作:易拉罐通常由铝材料制成。

首先,将铝材料熔化后,在连铸机上将其浇铸成连续的铝板。

然后,通过轧辗机将铝板逐渐压薄,直到获得所需的厚度。

2. 制罐:经过压延的铝板将被切割成合适的大小,并经过冲压机的模具冲压成罐体的形状。

底部和顶部将被焊接或缝合以确保罐体的封闭。

3. 内涂层:为了防止罐内液体与金属发生反应,易拉罐的内部通常有一层防腐涂层。

这层涂层可以通过电泳涂覆等方法施加在罐体内壁上。

4. 罐盖的制作:罐盖通常使用与罐体相同的材料制成。

首先,将金属板切割成适当尺寸的圆形,然后通过模具冲压形成罐盖。

5. 密封:当罐盖放置在罐体上时,通过复合机械密封或焊接的方式将其与罐体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以确保罐内液体不会外泄。

6. 开启:为了方便消费者打开易拉罐,罐盖上通常配备了一个拉环。

拉环通过在罐盖上穿孔并折叠形成,并且与罐体相连。

当用户拉动拉环时,罐盖上的拉环与易拉罐边缘的预先挤出的可撕开弧形槽匹配,从而实现开启。

总结:易拉罐的原理是通过将金属板制成罐体和罐盖,并确保二者之间的密封,以实现液体的包装和封闭。

拉环和预先设计的罐盖槽相互配合,使得易拉罐能够方便地被打开和关闭。

铝制易拉罐生产工艺

铝制易拉罐生产工艺

铝制易拉罐生产工艺铝制易拉罐是一种常见的包装容器,具有轻便、耐用等特点,在食品饮料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铝制易拉罐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铝板卷材的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合适规格的铝板卷材,通常是由铝合金材料经过轧制而成的。

铝板需要满足一定的厚度和质量要求,以保证易拉罐的强度和密封性。

2. 切割卷材:将铝板卷材按照规定的尺寸切割成合适大小的片材,通常使用剪板机或数控切割机进行切割。

3. 成型:将切割好的片材送入成型机中进行成型。

成型机利用冲压和拉伸的方式将铝片塑造成圆柱形,同时模具会在底部捏合成底部封口。

4. 冲压顶部:在成型的同时,顶部需要被冲压形成易拉环,以便于使用者打开易拉罐。

冲压顶部通常使用模具进行,将铝片形成顶部凸起的形状。

5. 冲压底部:底部封口部位需要进行冲压,将底部铝片向内折叠形成密封的底部。

同时,易拉罐的底部还需要进行防滑或标记等处理。

6. 焊接:成型后的易拉罐需要进行焊接,将底部和身体部分进行焊接,以保证易拉罐的密封性和结构强度。

7. 冷冲:焊接完成后的易拉罐需要进行冷冲,也就是通过冲压机将易拉罐的底部进行拉伸,从而提高底部的强度和密封性。

8. 内衬:易拉罐的内壁需要进行内衬处理,以保证易拉罐在装填液体食品时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内衬通常使用环氧树脂或聚酯树脂等材料。

9. 清洗和消毒:易拉罐生产完成后,需要对易拉罐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以确保易拉罐内部的卫生安全。

10. 包装和检验:经过清洗和消毒后的易拉罐需要进行包装,通常是将易拉罐放入纸箱或塑料袋内,以便于储存和运输。

同时,还需要对易拉罐进行检验,确保易拉罐的质量和卫生符合标准要求。

以上就是铝制易拉罐的生产工艺的基本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的操作和控制,以确保易拉罐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从而保证易拉罐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可靠。

易拉罐成型

易拉罐成型

宁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报告报告名称(本模板名称为:易拉罐成型与)报告撰写人:指导教师:班级与学号:报告完成日期:摘要目前易拉罐全国每年的消耗量在一百亿只,而对罐体拉伸工序、变薄拉伸工序和底部成形工序进行了分析,并对与这些工序相关的模具在设计和制造中存在的若干关键性技术进行了研究。

非常有利于节约材料,关键词:易拉罐;成形工艺;模具;变薄拉伸1.目录第一章易拉罐的简要了解 (1)1.1前言 (1)1.2易拉罐的发展史 (1)1.3易拉罐的市场需求 (2)1.4易拉罐的分类 (4)第二章三片罐 (4)2.1.对于三片罐的认识 (5)2.2 三片罐制造工艺 (5)2.3 三片罐制造设备 (12)2.4三片罐的特点 (16)第三章两片罐 (17)3.1两片罐 (18)3.2两片罐结构 (18)3.3工作条件分析..................v (18)3.4结构设计 (19)3.41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铝材(铝合金薄版)、马口铁 (20)3.42罐型及罐容规格的选择 (20)3.43罐壁厚度 (21)3.44制造工艺方法:变薄拉深法 (22)3.45封口方式二重卷封结构 (22)3.46开封形式 (23)3.47 坯料尺寸计算 (24)3.5装潢设计 (24)3.6 技术要求 (24)3.7校核 (24)3 .8二片罐罐身的制造 (24)第四章二片罐与三片罐特点分析 (26)第五章易拉罐的回收利用 (31)第六章参考文献 (38)第一章概述1.1前言铝质易拉罐在饮料包装容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易拉罐的制造融合了冶金、化工、机械、电子、食品等诸多行业的先进技术,成为铝深加工的一个缩影。

随着饮料包装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对众多制罐企业而言,如何在易拉罐生产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板料厚度,减轻单罐质量,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是企业追求的重要目标。

为此,以轻量化(light-weighting)为特征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正在悄然兴起。

易拉罐 生产工艺

易拉罐 生产工艺

易拉罐生产工艺易拉罐是常见的金属包装容器,通常用铝制成。

易拉罐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易拉罐的主要原料是铝板,通常采用纯铝或铝合金。

原料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检验,以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2. 板料切割:原料经过切割机器,将铝板切割成适当的尺寸,通常是一个长方形的平板。

3. 冷轧平整:切割后的铝板可能存在一些较小的凹凸不平的地方,这会影响后续的加工。

因此,通过一系列的冷轧机器将铝板进行平整,以确保表面光滑。

4. 成型:平整的铝板通过成型机器,经过一系列的弯曲和压力,将平板成型为易拉罐的形状。

通常易拉罐的形状是圆柱体,有一个底部和一个顶部。

5. 焊接:经过成型后的易拉罐需要通过焊接工艺进行接缝焊接。

通常,易拉罐的底部和顶部都需要焊接,以保证罐体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6. 表面处理:焊接完成后,易拉罐的表面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如退火、酸洗、抛光等。

这些工艺可以增加易拉罐的光泽度和耐腐蚀性。

7. 喷涂:经过表面处理后的易拉罐需要进行喷涂,以增加易拉罐的美观性和防锈功能。

喷涂通常采用喷涂机器将罐体上的彩色涂料均匀喷涂。

8. 印刷标签:易拉罐的外部通常有各种标签和图案。

这些图案通过印刷工艺印在易拉罐的表面上,以满足不同品牌和销售需求。

9. 质量检验:易拉罐生产完成后,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罐体没有任何问题。

通常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查、压力测试等。

10. 包装和运输:合格的易拉罐经过包装后,可以通过运输工具进行运输和销售。

通常易拉罐需要被放入纸箱或塑料袋中,以防止损坏和污染。

以上是易拉罐的主要生产工艺。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易拉罐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易拉罐的成形 -材料成型技术

易拉罐的成形 -材料成型技术

易拉罐的成形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引言:当我们随手在超市里用非常低廉的价格就买到一罐易拉罐装的饮料,是否曾想过如此精致小巧的罐子是如何设计生产出来的。

不知不觉间,我们的生活仿佛就像离不开易拉罐一样,随处可见。

当然,铝质易拉罐在饮料包装容器中已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易拉罐的制造融合了冶金、化工、机械、电子、食品等诸多行业的先进技术,成为铝深加工的一个缩影。

下面我们就进入易拉罐的生产过程吧。

方向:随着饮料包装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对众多制罐企业而言,如何在易拉罐生产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板料厚度,减轻单罐质量,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是企业追求的重要目标。

为此,以轻量化(light-weighting)为特征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正在悄然兴起。

易拉罐轻量化涉及到许多关键性技术,其中罐体成形工艺和模具技术是十分重要的方面。

加工的材料:制造易拉罐的材料有两种:一是铝材,二是马口铁。

我国在易拉罐方面的材料大都是采用铝板材的,目前市面上有王老吉、红牛、露露、基本上都是铁的,可乐,雪碧的是铝的。

加工的材料使得易拉罐具有许多优点:1.不易破碎;2.质量比玻璃瓶轻得多(355ml罐重仅14g);3.一次性包装,原材料有效回收;4.能很好地码垛;5.不透光、无光照口味;6.包装啤酒可以封罐后进行巴氏杀菌。

易拉罐的成形工艺和技术:易拉罐由罐身和罐盖两部分组成,行内称两片罐。

下面是罐子的制作工程:1)由薄铝带,(厚0.27mm~0.33mm,宽1.6m~2.2m,一卷重约3T)由冲床冲成圆杯;2)冲后的杯由拉伸机拉成罐子的形状;3)拉伸后的罐子经清洗,烘干,外表印刷并烘干,内壁喷涂并烘干,罐口缩颈返边,漏光检测后就是成形的易拉罐(没有盖子);4)罐盖也是用铝带用冲床一次冲成形的,经过喷涂烘干和检测后即完工制作过程中不需要热处理。

1. 罐体的制造罐体制造工艺流程:卷料输送→卷料润滑→落料、拉伸→罐体成形→修边→清洗/烘干→堆垛/卸→涂底色→烘干→彩印→底涂→烘干→内喷涂→内烘干→罐口润滑→缩颈→旋压缩颈。

铝质易拉罐成形工艺及模具

铝质易拉罐成形工艺及模具

铝质易拉罐成形工艺及模具1. 引言铝质易拉罐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包装容器,具有轻便、密封性好、可回收等特点,在饮料、食品和化妆品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铝质易拉罐的成形工艺和相关模具的设计原理和应用。

2. 铝质易拉罐成形工艺铝质易拉罐的成形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 材料准备铝质易拉罐使用的原材料是铝合金,通常采用3004或3104两种型号的铝板,其含有一定比例的铜、锰、镁等合金元素,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2.2 材料切割铝合金薄板通过模具切割机进行切割,将薄板切割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罐体毛坯。

2.3 毛坯成形将罐体毛坯放入成型机中,通过压力和力学力学作用,将毛坯逐步成形为易拉罐的形状。

这个过程通常经过多道次的冲压和拉伸。

2.4 一次性拉口在成形过程中,易拉罐的开口部分同时形成。

将罐体上部拉伸并形成弧形,在罐体下部形成开口,用以方便开启罐盖。

2.5 热处理经过成形后,易拉罐需要经过热处理工艺,以增加材料的强度。

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通过实验确定,以保证易拉罐的性能。

3. 铝质易拉罐模具设计与应用3.1 模具类型铝质易拉罐的模具主要包括毛坯模、冲压模、拉伸模、拉口模等。

不同的模具负责不同的成形步骤,通过各个模具的配合,完成易拉罐的成形过程。

3.2 模具设计原则模具设计的主要原则是保证易拉罐的尺寸精度和形状一致性,同时考虑生产效率和模具的寿命。

模具设计还需要考虑易拉罐成形过程中的细节,如边缘成形,加强筋的设计等。

3.3 模具材料选择模具材料要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同时要有足够的韧性以避免断裂。

常用的模具材料有工具钢、合金钢等。

3.4 模具制造工艺模具制造过程包括模型制作、加工和热处理等。

模型制作可以采用铸造、机械加工或数控加工等方式。

加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模具的几何尺寸和表面质量。

热处理可以提高模具的硬度和寿命。

3.5 模具维护与修复模具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维护和修复,以保持其几何精度和表面质量。

废弃的易拉罐千万别扔掉,没想到还可以弄成沉甸甸的铝锭!

废弃的易拉罐千万别扔掉,没想到还可以弄成沉甸甸的铝锭!

废弃的易拉罐千万别扔掉,没想到还可以弄成沉甸甸的铝锭!
生活中,易拉罐喝完后都是随手一扔,收废品的会收集起来它们卖到回收工厂去重新加工,在日常生活中极少数人会参与到这些资源回收的过程,下面由老外给大家展示易拉罐是如何变成铝锭的!
铝罐是铝铸造具有最差的来源之一,而有些饮料罐在中国实际上由钢制成。

将该合金在铸造确实不是那么好,会产生很多的锡渣,还有一些其他的杂质
首先将易拉罐放进熔炉里面进行溶解
熔融铝倒出来形成自己想要的形状
溶铝倒在指定的模具中,形成固定的铝锭
铝锭就这样形成了,这也是最简单的铝材回收方法!赶紧给身边朋友分享出去吧让他们见识下!。

铝罐的加工过程

铝罐的加工过程

铝罐的加工过程铝罐是一种常见的包装容器,它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等行业。

铝罐的加工过程包括原材料采购、冶炼、轧制、成型和表面处理等多个环节。

1. 原材料采购铝罐的主要原材料是铝板,通常采用纯度较高的1050A或3003H24铝板。

这些铝板可以通过直接采购或回收再利用来获得。

2. 冶炼将原材料进行冶炼是制造铝罐的第一步。

在冶炼过程中,将铝块加热至800℃以上,使其变为液态。

然后通过浇注或挤压等方式将液态铝注入模具中,形成所需形状的铝板。

3. 轧制经过冶炼后的铝板需要进行轧制处理,以达到所需的厚度和硬度。

轧制过程通常分为粗轧和精轧两个阶段。

在粗轧阶段,将厚度较大的铝板通过辊式机械设备进行多次轧制,逐渐减小其厚度。

在精轧阶段,将经过粗轧的铝板通过辊式机械设备进行多次轧制,以进一步减小其厚度和提高其硬度。

4. 成型经过轧制处理后的铝板需要进行成型处理,以形成所需的铝罐形状。

成型通常采用冲压、拉伸、旋转等方式进行。

其中,冲压是最常见的成型方式,它通过模具将铝板冲压成所需形状。

拉伸则是将铝板放入模具中,并通过拉伸力使其变形。

旋转是将铝板放入旋转模具中,并通过旋转使其变形。

5. 表面处理经过成型处理后的铝罐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外观和耐腐蚀性能。

表面处理通常包括喷涂、印刷、贴标等方式。

其中,喷涂是将特定颜色或涂层喷涂在铝罐表面;印刷是在铝罐表面印刷特定图案或文字;贴标则是将特定标签贴在铝罐表面。

综上所述,铝罐的加工过程包括原材料采购、冶炼、轧制、成型和表面处理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控制和操作,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铝罐作为一种常见的包装容器,其加工过程的优化和改进将有助于提高其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同时也将有助于推动整个包装行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质易拉罐成形工艺
铝质易拉罐在饮料包装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

但是,小小的一个易拉罐的制造却融合了冶金、化工、机械、电子、食品等诸多行业的先进技术,成为铝深加工的一个缩影。

随着饮料包装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对于众多地制罐企业而言,如何在易拉罐生产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板料厚度,减轻单罐质量,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是企业追求的重要目标。

为此,以轻量化为特征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正在悄然兴起。

易拉罐轻量化涉及到许多关键性技术,其中罐体成形工艺和模具技术是十分重要的方面。

首先来说说罐体制造的工艺流程。

CCB-1A型罐罐体的主要制造工艺流程如下:卷料输送→卷料润滑→落料、拉伸→罐体成形→修边→清洗/烘干→堆垛/卸→涂底色→烘干→彩印→底涂→烘干→内喷涂→内烘干→罐口润滑→缩颈→旋压缩颈。

在工艺流程中,落料、拉伸、罐体成形、修边、缩径、旋压缩径/翻边工序需要模具加工,其中以落料、拉伸和罐体成形工序与模具最为关键,其工艺水平及模具设计制造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易拉罐的质量和生产成本。

然后进行罐体制造工艺分析。

(1)落料一拉伸复合工序。

拉伸时,坯料边缘的材料沿着径向形成杯,因此在塑性流动区域的单元体为双向受压,单向受拉的三向应力状态,如图1所示。

由于受凸模圆弧和拉伸凹模圆弧的作用,杯下部壁厚约减薄10%,而杯口增厚约25%。

杯转角处的圆弧大小对后续工序(罐体成形)有较大的影响,若控制不好,易产生断罐。

因此落料拉伸工序必须考虑以下因素:杯的直径和拉伸比、凸模圆弧、拉伸凹模圆弧、凸、凹模间隙、铝材的机械性能、模具表面的摩擦性能、材料表面的润滑、拉
伸速度、突耳率等。

突耳的产生主要由2个因素确定:一是金属材料的性能,二是拉伸模具的设计。

突耳出现在杯的最高点同时也是最薄点,将会对罐体成形带来影响,造成修边不全,废品率增高。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拉伸工序选择的拉伸比m=36.55%,坯料直径Dp=140.20±0.0lmm,杯直径Dc=88.95mm。

(2)罐体成形工序。

变薄拉伸工艺分析。

典型的铝罐拉伸、变薄拉伸过程如图2所示,在拉伸过程中,集中在凹模口内锥形部分的金属是变形区,而传力区则为通过凹模后的筒壁及壳体底部。

在变形区,材料处于轴向受拉、切向受压、径向受压的三向应力状态,金属在三向应力的作用下,晶粒细化,强度增加,伴有加工硬化的产生。

在传力区,各部分材料受力状况是不相同的,其中位于凸模圆角区域的金属受力情况最为恶劣,其在轴向、切向两向受拉,径向受压,因而材料的减薄趋势严重,金属易从此处发生断裂,从而导致拉伸失败。

为防止拉伸时筒壁变薄破裂,所以在拉伸是选择分次拉伸,即第1次变薄拉伸:20%~25%,第2次变薄拉伸:23%~28%,第3次变薄拉伸:35%~40%。

在成形过程中,影响金属内部所受拉应力大小的因素很多,其中凹模锥角。

的取值直接关系到变形区金属的流动特性,进而影响拉伸所需成形力的大小,所以,其数值合理与否对工艺的实施有着重要影响。

当α较小时,变形区的范围比较大,金属易于流动,网格的畸变小。

随着α的增大,变形区的范围减小,金属的变形集中,流动阻力增大,网格歧变严重。

而且,随着凹模锥角的增大,变形区材料的应变相应增加,这说明凹模锥角较大时,不仅金属的变形范围集中,而且变形量迅速上升,因而使得变形区金属的加工硬化现象加剧,导致金属内部的应力上升,从而对拉伸产生不利
影响。

另一方面,在α过于大或过小时都会引起拉伸力的增加,其原因在于:当α过大时,金属流动急剧,材料的加工硬化效应显著,并且随着锥角的增大,凹模锥面部分产生的阻碍金属流动的分力加大,因而所需拉伸力增加;当。

过小时,虽然金属流动的转折小,但由于变形区金属与凹面的接触锥面长,锥面上总摩擦阻力大,因此网格畸变虽小,总拉伸力却增大。

由此可见,凹模锥角的合理确定应同时考虑变形区材料的变形特点以及模具与工件间的摩擦状况,凹模锥角合理范围的确定对拉伸工艺有着直接的影响。

工艺试验表明,对于CCB-1A型罐用铝材3104H19,其凹模锥角合理取值在α=5°-8°为宜。

底部成形工艺分析。

罐底部成形发生在凸模行程的终点,采用的是反向再拉伸工艺。

图3为罐底成形受力状况示意图,底部成形力主要取决于摩擦力的性质以及压边力的大小。

通常,材料的厚度和强度是一对矛盾,材料愈薄,强度愈低,因此轻量化技术要求减少罐底直径及设计特殊的罐底
形状。

工艺试验表明,罐底沟外壁夹角若α1大于40°,将大大减小罐底耐压。

考虑到金属的成形性,凸模圆弧R不能小于3倍的料厚。

但R太大,将会减小强度。

球面和罐底沟内壁圆弧R1,至少为3倍料厚,通常R1取4~5倍料厚。

减小罐底沟内壁夹角α2,将增加强度,生产中大多数采用10°以下。

罐底部有两处失效点:一为底部球面;二为连接球面和侧壁的罐底部圆弧R。

罐底球面的强度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材料的弹性模量、底部直径、材料的强度、球面半径以及在底部成形时金属的变薄程度。

罐底球面半径常用公式R球=d1/0.77确定,实际取R球=45.72mm 。

参考文献:
(1)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作者:徐文德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2)材料成型概论作者:余世浩、杨梅、陈冰泉、李启友、史峻清、贺晶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