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宣传手册
糖尿病防控知识宣传手册(精选.)
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知识宣传一、糖尿病的危害我国是全球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国家,2017年糖尿病患病人数为1.14亿,预计到2045年将达到 1.5亿左右,近日,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了全球第八版糖尿病地图,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年死亡人数达84万,已超过“癌症第一杀手”——肺癌的年死亡人数,主要表现在并发症上。
如果血糖长期得不到良好控制,能造成脑、心脏、神经、眼和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甚至导致残疾或死亡,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
因此,从现代医学上虽然它不能给人带来致命,但它能带来机体上的紊乱,也由此导致它所带来的并发症让人害怕,已成为近年来中国心血管事件高发的重要原因。
①糖尿病造成心、脑血管损害的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 3倍;②因下肢血管损伤而截肢者比非糖尿病者多 10倍;③糖尿病肾病晚期可造成尿毒症;④糖尿病眼病造成的双目失明者比非糖尿病都高 25倍。
⑤糖尿病还常伴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损害以及各种不同部位的感染。
二、如何发现糖尿病患者一是35岁以上人群定期筛查测量发现;二是居民健康体检发现;三是对肥胖、不运动、有家族史、长期膳食含糖量高的饮食和饮料、暴饮暴食、出现三多一少症状、长期过量饮酒等重点人群排查发现;四是外出就诊或住院患者返回后信息采集发现。
三、如何诊断糖尿病中国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检查时排除可影响血糖升高的因素,抽取静脉血查空腹血糖≥7.0mmol/L;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者随机血糖≥11.1mmol/L,符合其中一点就诊断为糖尿病。
四、糖尿病患者应享受的服务(一)到村卫生室或乡镇卫生院可享受免费测量血糖、血压服务。
(二)每年可享受村卫生人员不少于4次的面对面访视服务。
(三)可长期享受卫生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服务。
(四)每年享受一次免费测量血糖、血压和全面的基本体格健康检查服务。
(五)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还可以享受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肾功(血清肌酐和血尿素)、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腹部B超(肝胆胰脾)、心电图等。
糖尿病宣传册
二、如何判断 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检 查方法。有典型糖尿病症状者, 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两小 时血糖≥11.1mmol/L即可诊断; 无症状者需空腹血糖≥7.0mmol/L 和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 才达到诊断标准。
三、糖尿病易患人群 1、有糖尿病家族史; 2、45岁以上/肥胖者; 3、长期高热量饮食者; 4、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者; 5、有巨大胎儿孕史者; 6、精神持续紧张,压力大, 1223
1223
体力劳动少者。
四、危害 1、导致人体内代谢功能发生 紊乱,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 迷,低血糖昏迷等。 2、危害人体肾脏,因为血糖 浓度、血压,血脂,肾小球微循 环滤过压异常指标的升高,对肾 脏功能造成损害。 3、危害周围血管,出现心脑 血管并发症,这是糖尿病致命性 的一种并发症。其危害表现在主 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 化。
1223
糖 尿 病
1223
一、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 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 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功能 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 的产生主要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 决定,存在家疲乏无力 等。
1223
1223
1223
1223
1223
1223
五、防治 1.口服药物治疗:磺脲类药 物与双胍类降糖药联用效果比较 好,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合 并严重感染、糖尿病孕妇禁用。 2.注射胰岛素治疗。 3.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控制高 热量食物。 4.适量进行体育活动。降低体 重,减少脂肪量。
1223
(完整word版)健康教育宣传手册
医院健康教育宣传手册(一)糖尿病专辑糖尿病患者的自我卫生保健一、皮肤保健(一)每天用无刺激性肥皂和温水洗澡、洗澡后可使用一些液体性护肤用品使皮肤保持柔滑。
小心避免皮肤抓破或挫伤再做有可能出现手部损伤的工作时要戴手套避免晒伤皮肤。
(二)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呆在很冷的环境中做到勤洗澡、勤换衣女性应选择使用化妆品,男性防止刮脸时刮破皮肤,如皮肤有破口,可用肥皂和清水清洗,随后用消毒物品包扎伤口对皮肤损伤尽快治疗,如伤口愈合不佳应及时就诊。
二、牙齿保健控制血糖每天多次用软毛牙刷刷牙,尤其是在饭后每6个月请牙科医生检查一次告诉牙科医生你患有糖尿病三、眼的保健视物模糊或复视、视野减小,感到眼部压力增加或疼痛光线较暗是视物困难,为进一步降低出现眼部问题的危险性,应经常测量血压并避免吸烟四、糖尿病患者运动保健运动方法及时间选择适合自己,且易于坚持的运动方式,保证有一定的运动时间(每周3~4次),注意降糖药、运动、饮食量的变化的协调(避开降糖药作用,高峰期)防止低血糖。
(一)相对运动强度判定影响因素:心肺功能、年龄、性别、个体差异。
①脉率变化:最大(安全)脉(心)率:210-年龄(岁)心率指数:(运动时最高心率-平静时心率)/ 平静时心率×%运动强度:极轻度:心率指数(%)20-40轻度:心率指数(%)41-60中度:心率指数(%)61-80强度:心率指数(%)>80②自我感觉:轻松、有点疲劳、疲劳、相当吃力(二)运动量评估:1、运动量适宜:运动后有微汗,轻松愉快,运动量适宜,稍感乏力,休息后可消失,次日体力充沛。
2、运动量过大:运动后大汗,胸闷气短;非常疲乏,休息后15分钟脉搏为恢复。
3、运动量不足:运动后无汗,无发热感,脉搏无变化或2分钟内恢复正常。
(三)注意事项1、运动前:身体健康情况评估作好准备活动。
2、运动后:运动着装宽松舒适,保护皮肤和足部开始活动由轻渐强,动静结合。
3、长时间活动、远行应告知家人,佩带名卡。
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单
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单1. 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它会使血糖水平长期升高。
正常情况下,胰岛素是用来调节血糖水平的激素,但糖尿病患者要么不产生足够的胰岛素,要么不能有效利用身体中的胰岛素。
2. 糖尿病的主要类型有哪些?主要的糖尿病类型包括:- 1型糖尿病:身体无法制造足够的胰岛素。
- 2型糖尿病:身体无法充分利用或制造足够的胰岛素。
- 妊娠糖尿病: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糖尿病症状。
3. 糖尿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一些常见的糖尿病症状包括:- 频繁的口渴和饥饿感- 频繁排尿- 体重减轻- 疲劳感和身体无力- 视力模糊- 皮肤干燥和瘙痒- 感染和伤口愈合困难4. 如何管理糖尿病?以下是糖尿病管理的一些建议:- 遵循均衡的饮食,低脂、低盐、低糖的食物。
- 增加体育锻炼和活动量,控制体重。
- 定期测量血糖水平,记录数据。
- 按医生的指示按时服用药物。
- 定期检查眼睛、脚部和肾功能。
-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和个人卫生。
5. 该避免哪些食物和饮品?糖尿病患者应该避免以下食物和饮品:- 高糖食物,如糖果、巧克力、甜点等。
- 加工食品,如速冻食品、油炸食品等。
- 高盐食品,如咸鱼、腌肉等。
- 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奶油等。
- 碳酸饮料、果汁和甜饮料。
6. 糖尿病患者需注意的常见并发症是什么?一些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包括:- 心血管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中风。
- 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失明。
- 肾病,可能导致肾衰竭。
- 神经病变,如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
7.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并控制并发症?以下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建议:- 控制血糖水平,定期检测血糖。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规律锻炼。
- 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眼睛、肾脏和神经系统。
以上是关于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的简要内容,请糖尿病患者及时就医并咨询医生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和指导。
>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机构。
糖尿病宣传手册
临川区抚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
认识糖尿病
分型
1型糖尿病
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
儿童糖尿病也是1型糖尿病常见发病对象。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身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
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转化、利用发生了抵抗。
临床观察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高达90%左右。
临床表现三多一少:
多食
多饮
多尿
消瘦
糖尿病高危人群
1、年龄≥45岁;体重指数(BMI)≥24者;以往有IGT或IFG者;或糖化血红蛋白Alc 位于5.7~6.5%之间。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3、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0.9mmol/L)和/或甘油三酯(>2.8mmol/L)者。
4、有高血压(成人血压≥140/90mmHg)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5、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大婴儿(≥4kg);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
6、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
7、使用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糖尿病并发症
1. 心血管病变
2. 肾脏病变
3. 神经病变
4. 视网膜病变
5. 足溃疡
糖尿病的注意事项
控制饮食
坚持适量运动锻炼
合理用药
高碳水化合物量
降低脂肪比例
控制蛋白质摄入的饮食。
糖尿病宣传小册子
3
戒烟
戒烟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03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与管理
药物治疗
01
02
03
口服降糖药
通过口服的方式,摄入具 有降血糖作用的药物,以 控制血糖水平。
注射用胰岛素
对于需要强化血糖控制的 糖尿病患者,医生可能会 建议使用注射用胰岛素。
新型降糖药
随着医学的进步,不断有 新型降糖药问世,为糖尿 病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 择。
糖尿病宣传小册子
• 糖尿病基础知识 • 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与管理 • 糖尿病的并发症与预防 • 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建议
01
糖尿病基础知识
糖尿病的定义与类型
总结词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的血糖升高。糖尿 病分为1型、2型、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
高糖、高脂和加工食品。
增加日常运动量
02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或游
泳,运动时应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控制饮酒
03
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天不超过2杯,女性每天不检测
关注并发症的早期症状
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空腹血糖检测,以 及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
糖尿病的病因和风险因素多种多样,其中遗传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此外,环境和生活方式也是重要的风险因素, 如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等。对于2型糖尿病,肥胖也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预防糖尿病需要综合考虑这些 因素,采取综合措施。
02
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健康饮食与运动
保持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
01
尽量选择全谷类、蔬菜、水果、瘦肉和低脂奶制品,避免食用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范本模板】
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一、什么是糖尿病?二、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什么?三、糖尿病如何分型?三、什么是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四、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五、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哪些常规检查?六、如何使用血糖仪自我测量血糖?七、血糖试纸如何保存?八、为什么指血和静脉血测出的血糖值会出现差异?应该如何看待?九、在测指血的时候,需要消毒么?应该怎样消毒?十、采血时应注意什么?十一、如何保养和清洁血糖仪?十二、糖尿病患者治疗目标是什么?十三、糖尿病病患者饮食治疗十四、糖尿病要怎么样吃水果?十五、糖尿病患者早餐怎么吃?十六、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运动治疗?十七、常用口服降糖药十八、在哪些情况下,需要胰岛素进行常规治疗?十九、常用胰岛素和作用特点二十、如何使用胰岛素?二十一、如何注射胰岛素?二十二、如何储存胰岛素?二十三、糖尿病有哪些急性并发症?二十四、发生低血糖怎么办?二十五、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二十六、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病?二十七、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二十八、如何控制糖尿病患者血压?二十九、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三十、糖尿病中医食疗三十一、糖尿病治疗验方精选三十二、糖尿病的针灸疗法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血压及治疗记录表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一、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
引起血糖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
血糖明显升高时可出现多尿、多饮、体重减轻,有时尚可伴多食及视物模糊.糖尿病可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为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
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升高可致器官组织损害,引起脏器功能障碍以致功能衰竭。
在这些慢性并发症中,视网膜病变可导致视力丧失;肾病变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周围神经病变可导致下肢溃疡、坏疽、截肢和关节病变的危险;自主神经病变可引起胃肠道、泌尿生殖系及心血管等症状与性功能障碍;周围血管及心脑血管合并症明显增加,并常合并有高血压、脂代谢异常。
糖尿病宣传手册
湘潭市第三人民医院糖尿病健康宣教一、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是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引起血糖增高,同时发生脂肪、蛋白质、矿物质、水及酸碱代谢紊乱,最终损害全身各脏器。
二、糖尿病有哪些症状: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消瘦),不典型症状:皮肤瘙痒、视物模糊、饥饿、疲劳。
三、糖尿病分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四、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1.心理马车:坚信糖尿病管理的好,能够与正常人生活一样过的多姿多彩。
2.饮食马车:(1).主食类:大米、各种面条、包子(菜包、盐卷子)、玉米等,其中高粱面、玉米、燕麦面等含膳食乡邻丰富粗粮,吸收慢,使血糖升高缓慢,帮提倡粗细拱配,多选粗杂粮;禁食稀饭、米汤、面汤;纯淀粉类,食品,油煎炸食品。
(2).肉蛋类:每天不超过3两,可选用:瘦猪肉、鸡肉、鱼肉、鸭肉、鹅肉、牛肉、海产品等,禁食肥肉、动物内脏及狗肉等;(3).奶类:纯牛奶、脱脂奶粉、无糖酸奶等奶制品富含钙,有条件最好每天饮用250-500ml;(4).蔬菜类:蔬菜富含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建议每天食用叶子菜菜类不少于1斤,土豆、山药、芋头、白薯、红薯、南瓜等含淀粉量高,尽量少吃,如多吃应相应减少主食量;(5).油脂类:提倡用植物油,减少动物油脂等摄入,尽量少吃或不吃瓜子、花生、豆子、核桃等坚果类食物;(6).水果类:1)吃水果前提:要血糖达标后即空腹血糖在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2)吃水果总量:每天总量应控制在4两之内,在两餐之间吃;3)吃水果注意事项:四两水果减25克主食,也就是用一份水果与半两主食交换;4)选择不易使血糖升高的水果:如番茄、黄瓜、柚子、柠檬、桃子、草霉等;5) 要少吃容易使血糖升高的水果:如:香蕉、柿子、红枣及所有干果类;6) 当血糖控制不满意时,还是暂时不吃水果为好,以番茄、黄瓜当水果,吃水果不要和正餐同吃,可以把水果作为两餐之间的加餐,或者在饥饿时和体力活动之后作为能量的补充,注意不要在餐后立刻吃水果,以免餐后血糖升高的过高,加重胰岛负担(7)戒烟酒:酒类含热量高,长期饮酒不易控制血糖,空腹饮酒易引起低血糖,如在无法避免的场合,应尽量不饮白酒,可选用酒精浓度较低的啤酒、果酒等。
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手册
引言: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健康领域的重大问题。
为了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知,并促进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本手册将继续介绍与糖尿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宣传内容。
概述:
正文:
一、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1.了解糖尿病的危害和发病原因
2.重视生活方式的调整
3.合理膳食搭配,控制饮食糖分摄入
4.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5.建立和维持健康体重
二、糖尿病的饮食管理
1.合理规划饮食结构
2.分餐进食,避免暴饮暴食
3.降低食物的糖分含量
4.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5.均衡膳食,适量控制饮食热量
三、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和监控
1.选择适合的药物治疗方案
2.定期测量血糖水平
3.严格控制血压和血脂
4.合理使用胰岛素注射技巧
5.规律复诊,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四、糖尿病的并发症防控
1.定期检查眼底和视力
2.保护肾脏健康
3.预防和控制神经系统损伤
4.防治心血管疾病
5.足部保健及感染预防
五、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
1.帮助患者应对糖尿病的心理压力
2.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性
3.寻求心理咨询和康复帮助
4.加入糖尿病患者支持群体
5.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知和理解总结:
通过本手册,我们详细介绍了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的内容和重要性。
预防和管理糖尿病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只有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才能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希望本手册能为糖尿病患者和公众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促进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
糖尿病知识宣传手册
糖尿病知识宣传手册1.认识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
糖尿病的诊断必须依靠血糖测定。
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①有糖尿病症状者,同时任何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
②空腹血糖(FPG)≥7.0mmol/L(126mg/dl)。
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2.什么人容易得得糖尿病(1)有糖尿病家族史,有分娩巨大胎儿史(胎儿体重大于8斤)。
(2)中心性肥胖,也就是枣核型身材。
因为肥大的脂肪细胞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易发生胰岛素抵抗而患糖尿病。
(3)身体活动不足,增加糖尿病发病的危险性,活动最少的人与最爱活动的人相比,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相差2~6倍。
(4)膳食不平衡,糖尿病患病率升高与膳食不平衡明显相关。
摄取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和缺乏纤维素的膳食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5)中老年人。
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与糖耐量低减有关。
3.糖尿病的类型:(1)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此类糖尿病患者必须要胰岛素替代治疗。
分自身免疫型跟特发性,自身免疫占大多数(就是自己身体内T细胞或者自身抗体破坏胰岛β细胞),多数是青少年急性起病,此型患者几乎都需要终生胰岛素治疗。
(1)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缺陷以及胰岛素抵抗。
此型患者早期可单纯药物控制血糖,逐渐进展后胰岛素分泌不足时,需要胰岛素联合药物治疗。
其他类型糖尿病(3)妊娠糖尿病: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4. 糖尿病的并发症(1)急性并发症:主要有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
(2)慢性并发症:主要有冠心病、中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可导致早死、失明、肾功能衰竭、截肢等严重后果。
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一、糖尿病概述1.1 什么是糖尿病1.2 糖尿病的分类和症状1.3 糖尿病的原因和发病机制1.4 糖尿病的流行状况和危害二、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2.1 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2.2 饮食控制的原则2.3 体育锻炼的好处和方法2.4 控制体重的重要性2.5 合理用药的注意事项三、糖尿病的饮食指导3.1 糖尿病饮食的目标和原则3.2 饮食中的营养素和分配3.3 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控制3.4 饮食中的蛋白质和脂肪选择3.5 饮食中的纤维和膳食纤维补充3.6 食物的选择和准备方法四、糖尿病的运动指导4.1 运动对糖尿病的益处4.2 适宜的运动方式和强度4.3 运动前后的注意事项4.4 运动过程中的血糖监测和调整五、糖尿病的药物治疗5.1 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和作用机制5.2 胰岛素的种类和使用方法5.3 药物治疗的监测和副作用5.4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和禁忌六、糖尿病的并发症防治6.1 血糖控制对并发症的重要性6.2 微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6.3 大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6.4 糖尿病足的防治措施七、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调适7.1 糖尿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7.2 应对糖尿病带来的心理压力7.3 寻求社会支持和心理咨询的重要性7.4 积极面对糖尿病的心态和生活态度附件:1.糖尿病饮食记录表2.糖尿病运动记录表3.糖尿病血糖监测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华人民共和国疾病预防控制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有关疾病预防控制的法律法规,旨在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各类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药品管理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部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了药品的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3.《食品安全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部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循的食品安全要求和责任。
糖尿病宣传手册 (1)
糖尿病宣传手册糖尿病概述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不足(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全身代谢紊乱性疾病;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及消瘦乏力;2型糖尿病患者在起病之初,都有或长或短的无症状期,偶然也会有乏力、倦怠、易怒等容易被忽略的症状出现。
有时出现以下一些问题,可能也是严重问题的先兆:饭量增加了体重却下降,视力下降,手脚麻木或有针刺感,便秘,伤口愈合缓慢,易发感染,阳痿,外阴瘙痒;糖尿病分型1型糖尿病(胰岛素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重点筛查人群:▲糖尿病家族史;▲年龄≥45岁;▲过去有糖耐量异常或空腹血糖受损史;▲过去有妊娠糖尿病或生产过体重>4公斤的婴儿;▲肥胖(体重指数≥25);▲高血压(≥140/90mmHg);▲血脂异常(HDL-C<0.9和/或Tg≥2.3mmol/L)。
糖尿病的诊断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症状+随机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7.0mmol/L(126mg/dl)或★OGTT试验中,2h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注:a.“随机”:一天中任意时间内,无论上次进餐的时间b.“空腹”:至少8小时内无任何热量的摄入c.“OGTT”:以75g脱水葡萄糖为负荷,溶于水后口服d.在无急性代谢紊乱情况下有异常者应择日按三个标准之一重复检测糖尿病并发症: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感染慢性并发症: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眼的其他病变,糖尿病足最易发生的并发症—低血糖症症状:当血糖降至3.3mmol/l以下时,可出现低血糖症状,临床表现为心悸、手抖、多汗、饥饿、恐惧感、震颤,以及头痛、疲乏、意识模糊、昏迷或癫痫样发作,可危及生命。
预防低血糖症的最好方法是患者自我监测血糖水平。
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手册pdf(二)
引言概述: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佳引起的慢性代谢疾病。
它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为了提高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预防和管理该疾病,本文将介绍一份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手册的内容,旨在帮助糖尿病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糖,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正文内容:一、糖尿病的基本知识1.1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介绍糖尿病的定义,以及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如类型1糖尿病、类型2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等。
1.2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探讨糖尿病的病因,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以及糖尿病发病的机制,如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等。
二、糖尿病的症状和并发症2.1糖尿病的早期症状:糖尿病的一些早期症状,如多饮多尿、持续感觉饥饿和体重下降等。
2.2糖尿病的并发症:详细介绍糖尿病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和肾脏病变等。
三、糖尿病的饮食管理3.1饮食原则:介绍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原则,如合理控制总能量摄入、均衡膳食、限制摄入简单糖和脂肪等。
3.2主食选择:提供一些建议,帮助糖尿病患者选择合适的主食,如粗粮、杂粮和低GI食物等。
3.3蔬菜和水果的选择和搭配:引导糖尿病患者正确选择蔬菜和水果,并给出搭配的建议,如多样性、适量性和季节性等。
3.4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指导糖尿病患者合理摄入蛋白质和脂肪,如选择低脂肪蛋白食物和健康脂肪等。
3.5进餐方式和时间:介绍糖尿病患者进餐的方式和时间,如碎餐、定时进餐和进食速度等。
四、糖尿病的运动管理4.1运动的益处:探讨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益处,如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控制体重和减少心血管病风险等。
4.2运动的选择:指导糖尿病患者选择适合的运动,如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等。
4.3运动的频率和强度:推荐糖尿病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的运动频率和强度,如每周5次,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等。
4.4运动前后的饮食调整:建议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后进行饮食调整,如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和增加蛋白质的摄入等。
糖尿病宣传手册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51.食物多样,谷物为主,粗细搭配;2.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4.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5.5.6.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7.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8.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9.9.如饮酒应限量;10.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康!祝您早日健健康热线:中国居民营养宝塔2015目录1、目前糖尿病是怎样的现状呢?2、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34、糖尿病的危险因素5、糖尿病的主要症状及并发症6、糖尿病的营养指导、饮食控制常见误区7 GI8、血糖生成指数()9、食谱举例 10、生活小常识、运动对病情的好处 11 12、膳食指南常见的运动形式有:行走、慢跑、爬楼梯现状目前糖尿病是怎样的呢?游泳骑自行车来自国际糖尿病联盟的统计数跳舞年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近10打太极拳、打球等翻了近两倍。
2010年,中国糖尿病9 ,患者总数已超过患病率为9.7%万,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000运动时间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为3.66亿,预选择合适的 5.52计到亿,相当2030年将达到1.应从吃第一口饭算起,在饭后一小时左右开始运动,因为此时血10糖尿病患者哦,您会被盯上吗?秒钟增加一名于每糖较高,运动时不易发生低血糖2.运动时间应相对固定,如每次都是在晚餐后做运动,或是在早餐后做运动,以利于血糖控制稳定3.每次运动持续20-30分钟为宜避开药物作用高峰,以避免发生低血糖糖尿病?是什么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
其基本病理特点为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引起以糖代谢紊乱为主,包括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全身性疾病。
诊断标准糖尿病的健康运动哦!也可以促进糖尿病病人的2012年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指南1.糖化血红蛋白AIC≧6.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的宣传册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加强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防治,本宣传册介绍了关于糖尿病的内容及其防治,希望了可以帮助大家加深了解,提高防治意识
认识糖尿病
分型
1型糖尿病
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
儿童糖尿病也是1型糖尿病常见发病对象。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身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
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转化、利用发生了抵抗。
临床观察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高达90%左右。
临床表现三多一少:
多食
多饮
多尿
消瘦
糖尿病高危人群
1、年龄≥45岁;体重指数(BMI)≥24者;以往有IGT或IFG者;或糖化血红蛋白Alc 位于5.7~6.5%之间。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3、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0.9mmol/L)和/或甘油三酯(>2.8mmol/L)者。
4、有高血压(成人血压≥140/90mmHg)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5、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大婴儿(≥4kg);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
6、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
7、使用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糖尿病并发症
1. 心血管病变
2. 肾脏病变
3. 神经病变
4. 视网膜病变
5. 足溃疡
糖尿病的注意事项
控制饮食
坚持适量运动锻炼
合理用药
高碳水化合物量
降低脂肪比例
控制蛋白质摄入的饮食
糖尿病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胰岛素缺乏或周围组织对胰岛素发生抵抗,致使机体血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以慢性高血糖为突出表现的疾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多,其并发症日趋严重,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1]。
因此,了解社区老年人糖尿病的护理特点,对开展社区老年人的身心保健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1我国老年糖尿病现状
糖尿病作为心血管疾病之后的又一顽症,其发病率日趋增加,据报道[2],发达国家糖尿病发病率约为6%-10%以上,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约为2%-4%,2002年我国患者已接近4 000万,居世界第二。
另据报道[3],在过去5年中,糖尿病的发病率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有1.51亿患者,预计到2025年,患者人数将达到3亿[4]。
2糖尿病的社区护理
2.1指导患者血糖水平的维持:糖尿病通过治疗必须把血糖维持到目标水平,社区护士应帮助患者学会自我控制血糖,只有这样才能减缓糖尿病的发展,延迟并发症的发生。
社区护士应向患者讲解用药目的、注意事项、血糖和尿糖的检测方法,如果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对血糖控制理想的患者1周监测1次,控制不理想的1天3次或7次,根据血糖的水平调整药物和饮食量。
指导患者控制血糖维持到正常水平非常重要,护士应定期到患者家里探望、询问病情,了解病情进展。
2.2药物护理:指导社区患者合理用药,强调患者主动性和自觉性,而不是机械地遵医服药,鼓励患者对自己做记录。
对1型糖尿病患者,教会其胰岛素的注射技术,对口服降糖药的患者要严格掌握用药时间与进餐配合,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异常及时去医院诊治。
2.3饮食护理: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减轻胰岛负担,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是应均衡、合理营养,限制主粮的摄入,减少糖类和高糖饮食,适当增加蛋白质和脂肪,多选蔬菜和含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减少油脂,从而控制总热量,使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得到纠正,维持理想的体重,满足患者能量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运动护理:运动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运动原则应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相对定时、定量、适可而止。
应进行有规律的合适运动,适当参加运动量不大的活动。
不要空腹运动,进餐后1小时运动安全,以免发生低血糖。
运动能增加热量的消耗作用而降低血糖;增强脂肪细胞中酶的活性,加速脂肪的分解,促进多余脂肪的分解,控制肥胖,使血脂降低。
对2型糖尿病患者,适当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利用,使血糖下降。
运动疗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属的理解与支持。
2.5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平时应穿柔软透气的袜子,鞋要宽松软底,不要穿紧身的衣裤和鞋子,不要光脚走路,指甲不要修剪过短,不可有角度,不要自行刮鸡眼,每晚用温水洗脚,注意观察皮肤颜色、局部温度、感觉功能、足背动脉波动的变化等。
冬天用热水袋和电热器取暖不宜直接接触皮肤,避免烫伤。
一旦发现局部出现伤口、水疱、皮裂、疥疮,要及时到医院处理。
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定期检查和高危人群的筛查,防患于未然。
注重个人卫生和皮肤的护理,适当作下肢运动如甩腿、抬高下肢、做下蹲运动等。
2.6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严格限制饮酒量,禁止吸烟,生活有规律。
定时定量,规律饮食。
每日的工作、进食、休息、体育活动都要有规律,适当参加运动量不大的活动,防止摔伤,保持乐观的情绪。
做好家属的工作,让家人多鼓励患者参加锻炼,避免肥胖。
运动有减轻身体重量,降低血糖的作用。
2.7心理护理:糖尿病患者因长期服药,对并发症的担心,低血糖症状及各种并发症产生的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负担,对生活易失去信心,产生消极、失望、易怒、烦躁等心理特点,从而影响血糖波动、睡眠和食欲。
社区护士应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定期进行家庭探视,耐心听取患者提出的问题,向患者解释病情,消除患者的顾虑,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安慰,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8开展健康教育:有报道[5],2型糖尿病患者有记忆力降低,早期认知功能减退的现象,健康教育的效果与患者的记忆和学习能力密切相关。
每周进行一次有关糖尿病知识讲座,
使患者懂得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度的运动,药物及食物对糖尿病的影响,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具体方法是:对于健康允许的患者,采用播放幻灯片形式及演示法,让其学会自我监测血糖,正确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
对于年老体弱,活动不方便者,则通过发放画面宣传册,加以床旁解释,让其掌握。
从而系统全面地让其认识糖尿病,并鼓励家属参与,确保患者出院后饮食治疗及护理得以实施。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有关糖尿病知识,增进病人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从而促进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可消除其思想顾虑,使他们保持乐观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