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结题报告农村中学物理学困生成因及解决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中学物理学困生成因及解决方法》一、研究背景
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物理学习一直是学生学习困难上的分化点,不少学生进入初中后感受到最难学习的科目就是物理,物理教学两极分化日益加剧,这无论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还是从高考的角度,探讨如何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水平,打破形成初中物理“学困生”的瓶颈,及时寻找分化的原因及对策,是一件非常必要也十分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与发展,初中学生分化现象十分突出,并出现大批学困生,到了九年级尤为严重,学困生约占30%——40%,这些学生物理学习基础差,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前途感到暗淡。据初步调查,这种现象还呈上升趋势,为了让学生真正学到一些有价值的物理知识,为了学生能做到自尊、自信、自强、自爱和自立,既能顺利完成学业,又能达到全面提高素质的基本要求,为高中输送合格人才打好基础,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意义重大。
因此,我们选取研究物理学困生的转化,这一普通而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课题进行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1、本课题涉及的“物理学困生”(以下简称“学困生”)是指由于各自不同原因表现为学习上难以达到教学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与实际教学目标有一定差距的学生。而这类学生在学业上的困难是可逆的,在一定的补救教育条件下可得到转化,他们属于“学业不良者”的一部分。
2、本课题的研究一是要帮助“学困生”诱发学习需要,培养学习动机,重新唤起和稳定其学习兴趣,从中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二是要让教师掌握帮助“学困生”脱困的教学规律,并运用这种规律做好“学困生”脱困工作。
3、转化学困生的对策研究: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要做好转化学困生的工作,须先弄清学困生“困”的原因和差距所在,而后方可“对症”下药。培养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一套适合农村初中实际情况让学困生喜欢物理、爱学物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尊重和关爱可以唤醒、激励每一个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要方法得当,通过教师的不懈努力,就一定能让每个学困生爱学数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由“厌学”到“学有所获”到“乐学”,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从而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四、本课题研究现状
1学困生现状;
(1).缺乏学习的动机。缺乏动机,学习没有干劲是学习不良学生最突出的心理特征。研究发现,大约一半的学习不良学生学习意志薄弱。
(2).情感上存在障碍。学习不良学生遇到挫折容易焦虑、抑郁,有时面对小小的冒犯就情绪失控,顶撞老师,违反校规。
(3).意志薄弱。学习不良学生容易受外界干扰,缺乏自制力和坚韧性。研究发现,40%的学习不良学生遇到困难爱打退堂鼓。
(4).自我概念消极。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等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学习不良的学生自我概念消极,他们总认为自己无能,对完成学习任务没有信心,而研究也表明,学习不良学生对自己学业的评价显著低于非学习不良学生。
2学困生的成因:
关于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一些理论或研究成果:巴班斯基对学业不良原因的分类,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因分析,。这些理论和成果分别从不同角度考察了学困生的成因。
(1).从学生自身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
生理因素;早期教育不良因素,青春期教育缺失因素,智力因素,动力因素等,
(2).从学校教育的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
办学思想不端正,中考指挥棒导致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困生的发展;教育者自身的缺陷,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水平不高,教育方法欠妥,对学生压抑有余理解不足;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力量没有形成合力,致使学困生的产生;教学方面的问题,教材要求偏高,课业负担过重,班级人数多教师工作量过大导致辅导学生不足等等。
(3).从家庭因素教育的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
父母文化程度低,父母的不良行为影响,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气氛不良,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环境恶劣,家庭缺乏温暖,不当激励、过分期望等。
(4).从社会环境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
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不良文化环境的影响,社会性学习存在缺陷,不良人际关系的影响等;研究的角度也很多,比如,学困生的家庭教育,家、校整合的教育以及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用新课标的理念看待学困生的研究等问题。但这些研
究多数集中在小学、初中教师的个体研究和大学的专家学者的专题研究,并且经验总结较少,专项理论研究较多,而全面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较少。而且研究大都侧重于初中以下学困生的心理教育问题研究,涉及初中学困生心理研究过少。初中学困生心理教育方面的研究理论还不多,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单项综合研究更少,此外,适用本地区和本校物理教学研究的就更为难得可贵了。教师们迫切需要对初中学困生的心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有一个具体的高效率的物理教育“转困和防困”的对策,从而促使他们关爱学困生,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困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达到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的目的。
五、理论依据:
1、物理新课程理论: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物理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物理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物理活动经验。学生是物理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物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些观念对我们研究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及矫治提供了方法和观念上的指导。
2.现代教育科研成课表明,影响一个人成材的诸多因素中,非智力因素优秀者都超过非智力因素不良者。优秀生中智力中等和中等以下的占67%,而差生中智力中等和中等以上的占50%;对学生理想、动机、兴趣、意志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调查表明,优秀生和差生有显著的差异。
3.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教育理论已被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接受,布鲁姆认为“如果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机会等方面就会变的十分相似”。这里所说的学习条件就是指学生学习并达到掌握所学内容必须的学习时间,给予个别指导和全新学习的机会。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我校八、九年级班的学生
(二)方法:
1、个案研究法: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入行个别或集体辅导,采取多种形式入行帮扶,同时,教师要保留学生改善、提高的相关资料,如:作业、测试试卷、日记、作文等。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2、实践研究法: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学困生转化策略。
3、比较研究法:学期初教师向教导处提交学困生名单及学困生转化计划,学期结束提交相关辅导资料。教导处根据学校期中抽测和教育局期末统考的成绩,对学困生的转化情况入行综合评定,对提高的情况进行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