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螺丝钉的学问》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五年级科学《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案设计

五年级科学《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案设计

五年级科学《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螺丝钉的基本结构,包括螺丝钉的头部、螺纹、螺母等部分。

2.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拧螺丝钉的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二、教学内容:1. 螺丝钉的基本结构:头部、螺纹、螺母。

2. 拧螺丝钉的方法:左手握住螺丝钉,右手握住螺丝刀,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螺丝刀,使螺丝钉逐渐拧入或拧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螺丝钉的基本结构和拧螺丝钉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正确拧螺丝钉。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螺丝钉、螺丝刀、教材、PPT。

2.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颗螺丝钉、一把螺丝刀。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PPT,引导学生观察螺丝钉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螺丝钉的头部、螺纹、螺母等部分。

2. 讲解演示:教师讲解螺丝钉的基本结构和拧螺丝钉的方法,并在实物上进行演示。

3. 学生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学会正确拧螺丝钉。

4. 练习巩固:教师设置一些拧螺丝钉的练习题,让学生回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帮家长拧螺丝钉,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动作是否规范,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拧螺丝钉方法。

2. 收集学生的练习题答案,评估学生对螺丝钉基本结构和拧螺丝钉方法的掌握程度。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评估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七、教学反馈:1. 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 对于操作不规范或掌握不牢固的学生,个别指导,帮助其纠正错误,提高操作技能。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介绍螺丝钉在工程和制造领域的应用,拓宽学生的视野。

教学反思--五年级下册《拧螺丝钉的学问》

教学反思--五年级下册《拧螺丝钉的学问》

教学反思--五年级下册《拧螺丝钉的学问》教学反思--五年级下册《拧螺丝钉的学问》《拧螺丝钉的学问》教学反思《拧螺丝钉的学问》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的第四课。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斜面、杠杆两种简单机械后又新认识的另一种简单机械。

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螺丝刀就是轮轴,还为学生后边认识滑轮做好铺垫。

本课从生活中拧螺丝钉的事例出发,让学生亲眼所见轮与轴,建立表象,而且通过游戏操作活动,来认识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便于学生理解与把握。

指导学生认识轮轴、探究轮轴省力的原因,使学生了解轮轴这种简单机械。

本环节中学生认知效果佳。

在探究的环节一中,我严格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从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操作、得出结论,通过实验数据的整理,发现轮轴装置中轮带动轴可以省力的秘密。

在探究环节二中,学生基本都能按照实验一的步骤去严格探究,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发现:发现轮与轴的直径相差越大,越省力。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实验环节还是比较成功的。

拓展环节,主要带领学生了解轮轴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为学生在生活中进一步了解轮轴的作用和识别轮轴做铺垫。

课后,李可老师、马主任给我们评课和分析以后,就在科学教学中如何让孩子们“放手去做”给了我们一些建议和指导,让我受益匪浅。

课后,经过和师傅的.再次讨论,我认为本课设计在以后的上课中还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材料应准备充足,为学生能更好的参与做准备。

材料的实用性、稳定性方面应该加强和改进。

二、让评价具有多元性。

学生多参与教学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并对学习活动出现的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二的环节中尽量的让学生多去说一说。

三、拓展环节:应该灌输工程的概念在其中,效果会更好。

比如:下去以后找一找资料,是不是轮子做的越大就越好呢?引发学生思考。

许晓春《拧螺丝的学问》评课

许晓春《拧螺丝的学问》评课

许晓春《拧螺丝的学问》评课
《拧螺丝钉的学问》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四课,本课主要指导学生认识轮轴,体验轮轴的作用。

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实验研究轮轴省力的原理,寻找与螺丝刀相同性质的轮轴用具。

XXX进行评课。

通过这节课,我感觉到实验课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1、学生的常规并不理想,需要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多想办法。

2、在讲解实验环节,需要课前把很多问题要考虑到,如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

需要在学生实验前要告知他们。

3、在引导学生思考和猜想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更具体些,真正做到学生根据问题有所启发。

3、学生实验中,发现多数学生的小组分工不好,学生不能够有效分工,做到全员动手。

4、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真正理解轮轴省力的作用。

如果在开始,没有仔细地钻研教材,认真做实验验证,积极思考的教学方法,那从一开始就偏离了正确的轨迹,以后只会越离越远。

在科学教师这个岗位上,要学习的很多,只有时刻保持一颗求知的心,时刻提醒自己认真踏实,才能渐行渐远。

拧螺丝的常识教案中班反思

拧螺丝的常识教案中班反思

拧螺丝的常识教案中班反思教案标题:拧螺丝的常识教案中班反思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拧螺丝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 一组螺丝刀和螺丝。

2. 一个装有螺丝的木板或其他材料。

3. 一个展示板或幻灯片,用于介绍螺丝的基本知识。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即螺丝的基本知识。

- 提问学生:你们还记得螺丝的作用和种类吗?2. 知识讲解(10分钟):- 使用展示板或幻灯片,向学生介绍拧螺丝的常识,包括拧螺丝的方法、工具和注意事项。

- 解释拧螺丝的作用和意义,例如固定物体、连接部件等。

3. 实践操作(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组螺丝刀和螺丝。

- 给每个小组一个装有螺丝的木板或其他材料。

- 引导学生观察螺丝的形状和结构,然后尝试使用螺丝刀拧紧或拧松螺丝。

-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 反思总结(10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实践操作的过程,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 提问学生:拧螺丝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有没有遇到困难?你们是如何解决的?- 引导学生总结拧螺丝的常识,例如选择合适的螺丝刀、正确的拧紧力度等。

5. 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家中的螺丝,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和体会。

- 鼓励学生与家人讨论螺丝的作用和常见用途。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更多的螺丝,并记录下来。

2. 组织学生参观机械制造工厂或机械展览,让他们亲身感受螺丝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案反思:在这个教案中,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合作学习,掌握了拧螺丝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反思总结环节,学生能够加深对拧螺丝的认识,并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意识。

通过作业布置和教学延伸,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进一步拓展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整个教案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五年下册《拧螺丝的学问》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五年下册《拧螺丝的学问》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板块四、探究轮轴省力的奥秘 1. 谈话:使用手把大的螺丝刀感觉比较省力,也就说轮轴的轮越大感觉 越省力。同学们,感觉一定准确吗? 有没有什么办法证明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 小组讨论一下。 2. 学生汇报。(做实验)
3.分组实验探究: 提出假设,设计对比实验。 分组实验,研究轮轴的作用。(用钩码的重量充当重物和施加的力) (1) 在轴上挂一定数量钩码的重物。 (2) 观察在轮上施加多少个钩码的力,才能使轮轴平衡,记录读数。 (3) 保持轴上钩码个数不变,换更大的轮,重复实验步骤 (2)。
板块三、比较使用两种螺丝刀拧螺丝时的用力情况 1. 谈话:感受使用两种螺丝刀的用力情况。大家依次用螺丝刀杆和 套有螺丝刀把套的螺丝刀,分别拧两个型号相同的螺丝。亲身感受 一下,看你们有没有新发现?开始动手吧。
2.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汇报并总结:使用手把大的螺丝刀感觉比较省力。 设计意图:承上启下,总结了前面选择手把大的螺丝刀能快速把螺丝拧 进木头可能是因为省力,也为下面探究轮轴省力的奥秘做铺垫。
4.教师巡视指导,指导学生作好实验记录。 5.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6.教师小结:当重物作用在轴上,在轮上用力时,使用轮轴是省力的; 且保持轴不变,轮越大越省力。 7. 提问:请同学们再次观察实验数据,如果在轮上用力,从这些实验数 据你们能不能得出新的结论?
8. 学生观察数据,交流汇报。 (提示:如果在轴上用力,轮轴依然还是省力的吗?) 9. 教师小结:使用轮轴不一定省力的,省力与否取决于力作用在轮上还 是轴上。当重物作用在轴上,在轮上用力时,使用轮轴是省力的;当重 物作用在轮上,在轴上用力时,使用轮轴是费力的。
五年级学生经过前面四年的实验教学,已经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着 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和数据处理等实验习惯,对实验中出现 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及时分析并解决问题。

五年级科学《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案设计

五年级科学《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案设计

五年级科学《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螺丝钉的基本结构,包括螺丝钉的头部、杆身和螺纹等部分。

学会使用螺丝刀正确拧紧和松开螺丝钉。

能够根据不同的材料和紧固需求选择合适的螺丝钉和螺丝刀。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

培养学生珍惜工具、爱护设备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螺丝钉的基本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学会使用螺丝刀正确拧紧和松开螺丝钉。

难点:掌握不同材料和紧固需求下选择合适的螺丝钉和螺丝刀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具:螺丝钉、螺丝刀、实验材料(如木板、金属板等)、工具箱等。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组螺丝钉、螺丝刀和实验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螺丝钉和螺丝刀,引发学生对拧螺丝钉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探究活动1:螺丝钉的基本结构学生观察螺丝钉的实物,了解螺丝钉的头部、杆身和螺纹等部分。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触摸和观察,描述螺丝钉的基本结构。

3. 探究活动2:拧紧和松开螺丝钉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螺丝刀拧紧和松开螺丝钉。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螺丝钉拧紧和松开的过程,总结拧螺丝钉的方法和技巧。

4. 探究活动3:选择合适的螺丝钉和螺丝刀学生根据不同的材料和紧固需求,选择合适的螺丝钉和螺丝刀进行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不同材料和紧固需求下螺丝钉的拧紧效果,总结选择合适螺丝钉和螺丝刀的方法。

五、教学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拧螺丝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和指导。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学生尝试使用其他工具如扳手、螺丝剪等来拧螺丝钉,比较不同工具的优缺点。

拧螺丝钉的学问反思1

拧螺丝钉的学问反思1

《拧螺丝钉的学问》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四课,本课主要指导学生认识轮轴,体验轮轴的作用。

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让学生自己完成探究拧螺丝钉的学问,体验轮轴的作用有一定难度,主要有以下几面的原因。

首先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没有时间概念。

我用拧螺丝钉的操作活动引入课,但学生的实验习惯还没有很好的养成,学生在实验操作时随意性较大,同学之间不知道怎么合作,浪费了很多正常的教学时间。

最后,学生对实验计划的制定存在着好多问题。

在本课的实验过程中,许多学生没有考虑好实验计划就动手实验,结果实验不能成功。

实验的效果不太好,所以这一个探究实验还有待完善。

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够明确等等。

水阀是学生所熟悉的又具有轮轴装置的典型性,让学生亲眼所见轮与轴,建立表象,而且通过游戏操作活动,来认识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便于学生理解与把握。

在进一步的巩固知识:用自备的螺丝刀实验它的作用,知道可以省力。

,不但为学生的再探究做好了情感准备,而且达到并加深了对轮轴机械的认识。

利用课件展示生活当中利用轮轴的用具,让大家很快了解轮轴是省力的机械,所以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利用它,例如:辘轳、汽车方向盘等等。

在本章的第一节我们就学习了杠杆。

本节的课题轮轴,如果我们把轮轴的轴心看做是杠杆的支点,则轮为杠杆的动力臂,轴为杠杆的阻力臂,因为可以认为它也是杠杆的一种变形。

轮轴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简单机械,它不但能省力,而且能改变运动的形式,入变圆周运动为直线运动。

本课从生活中拧螺丝钉的事例出发,由选择大小不同的螺丝刀出发,指导学生认识轮轴、探究轮轴省力的原因,使学生了解轮轴这种简单机械。

在讲解时为了能更清楚的使学生了解轮轴是杠杆的一种变形,先像学生介绍了轮轴的结构和轮轴上的动力点和阻力点的位置,再用之前讲过了指甲刀这样的动力点和阻力点在支点同一边的杠杆与轮轴进行比较。

因为比较形象直观学生掌握的很快。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让学生自己完成探究拧螺丝钉的学问,体验轮轴的作用有一定难度,主要有以下几面的原因。

苏教版科学五下《拧螺丝钉的学问》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五下《拧螺丝钉的学问》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五下《拧螺丝钉的学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拧螺丝钉的学问》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螺丝钉的种类、特点以及拧螺丝钉的方法,掌握基本的实用技能。

教材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探究拧螺丝钉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螺丝钉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拧螺丝钉的技巧方面,学生们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们通过实践探究,提高拧螺丝钉的技能。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螺丝钉的种类、特点及拧螺丝钉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学会正确拧螺丝钉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螺丝钉的种类、特点及拧螺丝钉的方法。

2.难点:如何掌握正确的拧螺丝钉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分组合作法、实践探究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操作演示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螺丝钉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螺丝钉的种类、特点,演示正确的拧螺丝钉方法。

3.实践操作:学生们分组进行实践,拧不同类型的螺丝钉,总结经验。

4.交流分享:学生们展示自己的操作成果,分享拧螺丝钉的技巧。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正确的拧螺丝钉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螺丝钉的学问1.种类:一字螺丝钉、十字螺丝钉等2.特点:螺纹方向、长度、直径等3.拧螺丝钉方法:a.选用合适的工具b.正确握持工具c.均匀用力,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螺丝钉的种类、特点的掌握程度。

2.学生是否能正确演示拧螺丝钉的方法。

3.学生对拧螺丝钉技巧的总结和分享。

九. 说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14.《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案)五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

14.《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案)五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

14.《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材分析】《拧螺丝的学问》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简单机械》的第二课时。

通过二年级下册第4单元《打开工具箱》的学习,学生已经使用过螺丝刀,因此拧螺丝对学生来讲是一种非常熟悉的工具,但是学生并不了解螺丝刀是轮轴的一个模型。

本课带领学生认识轮轴的结构特点及其省力的原理。

本课前一课学习了杠杆,而轮轴从杠杆转化而来,内容的研究从剪刀、螺丝刀、跷跷板变成了用钥匙拧开的门锁、可转动的门把手、提水的辘轳、拧螺丝的扳手,具有了别样的形态和使用方法。

本课将轮轴最为一种简单机械,指导学生从四个部分来认识它、了解它。

第一部分,介绍轮轴的结构。

教材先选择生活中最常见的螺丝刀和方向盘,引导认识轮轴的结构,说明轮轴的存在,。

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事例辨析轮轴的两个部分,让学生寻找削笔器、门把手、水龙头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将学生的视角从物体导向具体部位。

第二部分,研究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

引导学生分两个步骤进行实验,即:在轴上钩码不变的情况下,在轮上挂几个钩码可以使轮轴能够保持平衡;换更大的轮后,所挂钩码的个数是否有变化,使学生懂得在轮上用力省力,还是在轴上用力省力。

第三部分,认识各种各样的轮轴。

观察多种轮轴及其使用的相关图片,分析其使用原理,懂得如何使用这些轮轴。

第四部分,了解科学史。

阅读介绍《天工开物》中关于轮轴的记载资料,了解使用轮轴工具的历史由来已久,且有些目前还在运用,说明这些发明创造推动了技术和社会的发展。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五年级的小学生对未知原理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

通过二年级下科学四单元《打开工具箱》的学习,在二年级时他们运用工具,拧过螺丝、做过小板凳,但对属于简单机械的这些工具省力的原理认识不足,尤其对生活现象背后的原因缺少认知和思考能力。

【设计理念】新课标明确指出,科学是一门活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探究为核心。

五年级科学《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案设计

五年级科学《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案设计

五年级科学《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螺丝钉的基本知识,如种类、规格等。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工具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拧螺丝钉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螺丝钉的种类和规格2. 螺丝刀的使用方法3. 拧螺丝钉的技巧和方法4. 团队协作完成拧螺丝钉任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螺丝钉的基本知识,学会正确使用螺丝刀,掌握拧螺丝钉的技巧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拧螺丝钉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拧螺丝钉的技巧和方法。

2.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采用实践操作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螺丝钉和螺丝刀,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螺丝钉的种类和规格,螺丝刀的使用方法,拧螺丝钉的基本技巧。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学会正确使用螺丝刀,掌握拧螺丝钉的技巧。

4. 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拧螺丝钉的技巧和方法,总结经验。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注意事项。

6. 作业:布置相关实践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螺丝钉的基本知识和规格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螺丝刀的正确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能力。

4. 评价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讲解螺丝钉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实地了解螺丝钉的生产过程。

3. 开展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在家中尝试更多的拧螺丝钉实践。

八、教学资源1. 准备各种类型的螺丝钉和螺丝刀实物。

2. 制作PPT,展示螺丝钉的种类和规格,螺丝刀的使用方法。

拧螺丝的学问教案及反思

拧螺丝的学问教案及反思

第14课《拧螺丝的学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在比较中认识轮轴装置的结构特点。

通过实验,发现施加在轮上和轴上的力的不同作用效果。

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分析出其原理。

知道轮轴的应用对生产发展的价值。

重点与难点重点:研究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

难点:分析在轴上用力的轮轴的好处。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使用轮轴的图片或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螺丝刀手柄、螺丝刀、内六角螺丝、内六角扳手、木板(含配套内六角螺丝孔一个)、轮轴实验装置、竹蜻蜓。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课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简单的机械——杠杆,知道杠杆是一种用来撬动重物的装置,它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

出示课本38页杠杆的组成示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4课。

板书课题:14.拧螺丝的学问二、学习新课活动1:认识轮轴出示汽车方向盘,引导学生观察汽车方向盘,想一想司机开车的时候是怎样操作方向盘的?预设:司机开车的时候只要转动方向盘的轮子,方向盘轮子的转动就会带动方向盘中间轴的转动。

出示课本41有关轮轴的概念文字:像螺丝刀、汽车方向盘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轮转动时轴也跟着转动的装置叫作轮轴。

学生认真朗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轮轴的概念和轮轴的特点。

教师讲解:轮轴的概念涉及三个要素:1轮大轴小;2轮与轴固定在一起,两者同时转动;3有外力作用在轮或轴上,使其转动,从而克服对应轴或轮的旋转阻力转动。

出示课本41上面两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了解螺丝刀和方向盘上的轮和轴分别是什么?预设:螺丝刀把手是轮,插在螺丝刀的中间部分是轴。

方向盘外面的大圆是轮,中间的是轴。

除了螺丝刀和方向盘之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具有轮轴装置的物品呢?出示课本41页中间的三幅插图,学生认真观察削笔器、门把手、水龙头这三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想一想这些物品中哪一部分是轮?哪一部分是轴?预设:图片1,削笔器。

摇柄是轮,铅笔对面的螺母是轴。

图片2,球型把手是轮,锁芯是轴。

2022科学《拧螺丝的学问》教学反思

2022科学《拧螺丝的学问》教学反思

科学《拧螺丝的学问》教学反思五年级学生经过前面四年的实验教学,已经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和数据处理等实验习惯,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及时分析并解决问题。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五年级的小学生对未知原理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

通过二年级下科学四单元《打开工具箱》的学习,在二年级时他们运用工具,拧过螺丝、做过小板凳,但对属于简单机械的这些工具省力的原理认识不足,尤其对生活现象背后的原因缺少认知和思考能力。

本课的内容是对低年级学习内容的深化,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生活中轮轴的应用及蕴含的科学原理。

通过个头最大的同学和个头小的同学比赛转动桶装水瓶,智造意想不到的结果,引起学生探究兴趣,为引出轮轴做铺垫。

学生虽然在生活中经常看到轮轴的实物模型,但是对轮轴这一科学概念是陌生的,所以通过大家熟悉的螺丝刀和方向盘入手,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引出轮轴这一概念。

学生举例生活中的轮轴装置,教师不断追问学生,说它是轮轴,说一说哪一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为什么说它是轮?从而强化学生对轮轴的理解,走出轮轴的轮一定是圆形轮子的误区。

承上启下,总结了前面选择手把大的螺丝刀能快速把螺丝拧进木头可能是因为省力,也为下面探究轮轴省力的奥秘做铺垫。

提供给学生实践得机会,让其通过在轮和轴上挂不同数量的钩码,再将轮变得更大以后,如何使轮轴平衡的探究活动,发现轮轴省力的奥秘。

通过再次观察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思维的转变,把挂在轮上的钩码充重物,挂在轴上的钩码充当力,轮轴是费力的。

启迪学生思维,多方面思考问题。

应用并巩固实践研究的成果,分辨轮与轴上的具体部位,了解生活中多种轮轴的妙处,增进对轮轴的理解。

通过畅谈收获,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巩固学生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通过拓展应用,使学习科学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扩宽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拧螺丝钉的学问》教学反思

《拧螺丝钉的学问》教学反思

《拧螺丝钉的学问》教学反思《拧螺丝钉的学问》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四课,本课主要指导学生认识轮轴,体验轮轴的作用。

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实验研究轮轴省力的原理,寻找与螺丝刀相同性质的轮轴用具。

本课我设计的教学内容有:1、通过观察方向盘的结构,引出轮轴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知道轮轴中每部分的作用以及轮轴是如何工作的。

2、猜想使用方向盘有什么作用,引起学生思考:轮轴在我们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3、在猜想的基础上,用实验验证轮轴是否省力。

4、通过对比大轮、小轮,得出省力的多少与轮子大小是否有关。

通过这节课,我感觉到实验课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1、学生的常规并不理想,需要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像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多想办法。

2、在讲解实验环节,需要课前把很多问题要考虑到,如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

需要在学生实验前要告知他们。

3、在引导学生思考,猜想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更具体些。

真正做到学生根据问题有所启发。

4、学生实验中,发现多数学生的小组分工不好,学生不能够有效分工,做到全员动手。

5、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真正理解轮轴省力的作用。

在实验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出现了问题。

由于自己没有在课前进行较深入的思考。

直接使用了书中的实验方法,如图1。

但是这种测量方法存在问题。

由图1于弹簧自身和外壳有一定的质量,在倒着使用时,测量的数据中就有一部分来自于弹簧自身和外壳的质量,对于测量数据有很大影响。

经过杨生军老师的指导,发现了另一种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尽量保持弹簧测力计正着使用。

如图2.通过对比两种方式,发现两种方式之间差了0.1牛。

虽然仅仅只差0.1牛,但是在这0.1牛里包含了很多的因素。

通过这0.1牛的差距,我想了很多问题。

也许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忽略了保持对于数据的敏感性。

总认为只要学生大致数据对,能够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就可以了。

但是,作为刚上班的我来说,这远远是不够的。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拧螺丝钉的学问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拧螺丝钉的学问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1《拧螺丝钉的学问》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节内容,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轮轴的定义及作用、通过亲手体会明白轮轴的省力情形、通过对比实验找出阻碍轮轴省力多少的因素、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知识点。

下面谈一谈上完这节课的感受。

一、课堂之初就体验拧螺丝的环节开始上课后,简介生活中的两种螺丝和螺丝刀后,由教师示范拧螺丝以及讲解拧螺丝的方法后,就直截了当开始让学生体验“拧螺丝”的环节,分组实验,每个人都参与。

学生在这一过程爱好盎然,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加上教师的适时指导,几乎每个人都学会了如何拧螺丝。

在这一亲手体验的带动下,下面的学习就变得轻松多了。

二、预备充足,为学生能更好的参与做预备由于上述实验所需木块,学校实验室没有,所需螺丝钉,实验室也没有,实验室有的只是螺丝刀。

教师课前从生活中预备了拧螺丝所用的木块以及螺丝钉,尽管有了小投入,然而为了上好这节随堂课依旧值的。

三、缺陷与不足实验室的轮轴及支架仪器,即使在上面挂5个钩码,也只能用手摇手柄,不能用测力计直截了当测出所需力的大小。

这节课只能定性的对比,不能定量的对比。

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经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如何会向高层次进军?专门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畴专门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刻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如此,就会在有限的时刻、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一样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事实上确实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因此也指教师。

《拧螺丝钉的学问》教学设计 拧螺丝钉的学问教学设计

《拧螺丝钉的学问》教学设计 拧螺丝钉的学问教学设计

《拧螺丝钉的学问》教学设计拧螺丝钉的学问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拧螺丝钉的学问》2教学目标2.1通过观察生活中各种轮轴装置,知道像汽车方向盘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大轮叫做轮,小轮叫做轴。

2.2通过做轮轴实验,知道轮轴的作用:轮带动轴时省力,轴带动轮时费力;2.3在探究轮轴作用的活动中,发展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数据证明自己的猜想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轮轴的作用,轮带动轴时省力,轴带动轮时费力。

难点:归纳轮轴机械的特点,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发现轮轴的作用。

4教学教具4.1分组材料:自制轮轴5个、钩码(每组2个,)、平板测力计、铁架台、筷子(5根)、记录单、4.2演示材料:方向盘、门把手、螺丝刀、视频:轮轴;应用轮轴原理的图片、轮轴,课件,教师表格4.3课时安排:1课时。

4.4教学过程:4.4.1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图片(出示图片:汽车,汽车方向盘、)仔细观察这是什么?生:方向盘师:出示实物方向盘,它是什么样子的,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生1:有一个轮子,和一个杆师:它在工作时有什么特点?生2:转动轮子,杆也跟着转师:这根杆叫做轴,像方向盘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大轮叫做轮,小轮叫做轴。

(板书:轮轴)4.4.2新课。

师: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地方都使用了轮轴,为什么要使用轮轴?生:省力师:使用轮轴是否都省力?在什么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情况下费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好吗?生:好啊师:大家来看这张图片,两名同学在转方向盘,猜猜谁会赢?(出示方向盘)生3:女孩会赢生4:男孩会赢师:下面,我们用方向盘来试一下这个游戏,好不好?力量小的女学生用手握住方向盘,力量大的男学生用手握住轴。

第一次,力量小的学生握住方向盘不动,力量大的学生用力拧轴。

生:哈哈哈师:看看谁赢了?生:张嘉怡(女孩)师:第二次,力量大的男学生握住轴不动,力量小的女学生拧方向盘,我们再来看看。

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案一等奖及反思

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案一等奖及反思

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案一等奖及反思《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案一等奖及反思》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案一等奖及反思一、教学目标:⒈ 知道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⒉ 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是由一个轮固定在可转动的轴上构成的。

⒊ 能够组装器材探究运用轮轴可以省力。

⒋ 知道轮轴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能够识别出轮轴。

二、教学重点:通过组装器材进行实验,发现运用轮轴可以省力。

三、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测量,发现轮与轴的直径相差越大,越省力。

四、突破方法:教师先演示并讲解,之后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五、教学准备:㈠教师准备:各种组装轮轴的部件、铁架台、弹簧秤、钩码、细圆木棍、线绳。

㈡学生准备:木头、螺丝钉、大小不等的螺丝刀。

六、课时安排:一节课。

七、教学过程:(一)认识轮轴:⒈ 创设拧水阀的活动情境。

⒉ 揭示轮轴这一简单机械的概念。

⒊ 提问:关于轮轴,你想知道些什么?⒋ 学生广泛发表意见。

⒌ 谈话: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⒍ 引出用实验验证的方法。

(二)制作、研究轮轴:⑴ 教师演示并指导学生制作一个轮轴。

⑵ 谈话:我们应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我们的想法呢?⑶ 小组交流并设计实验方案。

⑷ 全班反馈、质疑,完善实验方案,同时还要考虑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⑸ 分小组进行实验、记录、分析数据。

⑹ 把实验结果填写在一张大的实验报告单上,展示给全班学生。

⑺ 学生观察各组实验情况,再次和组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⑻ 得出轮轴的作用——轮轴有省力的作用,轴相同,轮越大越省力。

⑼ 谈话:那么,你能用杠杆的原理解释轮轴的作用吗?(建议让学生在轮轴的轮上和轴上分别挂一个钩码,使他们发现其中的规律。

)⑽ 边汇报边演示,揭示轮轴省力的性质。

2、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案一等奖及反思《美丽的彩虹》教案及反思设计思路:这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图文兼美的小诗,写雨后彩虹挂在天空,通过丁丁冬冬的诉说以及小弟弟小妹妹的问话写了彩虹的美丽。

拧螺丝的常识教案反思中班

拧螺丝的常识教案反思中班

拧螺丝的常识教案反思中班教案标题:拧螺丝的常识教案反思(中班)教案目标:1. 帮助中班学生了解拧螺丝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材料:1. 玩具螺丝刀和螺丝。

2. 适合中班学生的图画故事书《小熊拧螺丝》。

3. 用于展示的图片或实物螺丝。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呈现一张图片或实物螺丝,引起学生的兴趣。

- 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见过这个东西吗?它是用来做什么的?你有没有见过人们拧螺丝?”2. 故事讲解(10分钟):- 用图画故事书《小熊拧螺丝》向学生讲解拧螺丝的过程和常识。

-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确保他们理解故事的内容。

3. 操作示范(15分钟):- 给每个学生发放玩具螺丝刀和螺丝。

- 在黑板上或大屏幕上展示拧螺丝的正确方法。

- 通过示范,向学生展示如何握住螺丝刀、旋转螺丝刀等步骤。

- 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如不用力过猛、不要伤到手指等。

4. 学生练习(20分钟):- 让学生按照示范的方法,尝试自己拧螺丝。

-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观察,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 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帮助和纠正。

5. 总结(5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活动,强调他们学到了什么。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感受。

- 提问学生,拧螺丝时有哪些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的?教案反思:这个教案设计旨在帮助中班学生了解拧螺丝的常识,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故事的引入和实际操作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拧螺丝的过程和方法。

教案中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互相帮助和观察,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同时,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帮助和纠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并获得实际的操作经验。

总结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拧螺丝钉的学问》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大家认识什么叫轮轴,以及轮轴的作用。

在教学导入过程当中,我采用感知教学方法,让大家亲自体验轮轴的构造。

师:前两课,我们认识了简单机械、杠杆和斜面的知识,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新的机械。

(出示没有轮的水龙头) 师:谁能转动水龙头?
生:我。

师:请你把它拧开。

生:拧水阀。

(其余学生不由自主的喊“加油”)
生:拧不动。

师:下面我给它加上一个轮子,你再试试看。

生:很轻松地拧开了。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加上轮子省力。

师:我们把轮子下面这个“杆”叫轴。

刚才我们在轮子上用力,这个力怎么传到轴上去的呢
生:我想,轮子和轴是连接在一起的。

师:你认为是连接在一起的,我们在轮上用力牵动这个轴转动,对吧!
轮和轴是连接在一起的吗 (周围的学生观察验证)
生:是连接在一起的。

师: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提示:一个轮和一个轴组合在一起叫做?
生:转轴。

师:对,我们把它叫做“轮轴”。

(板书:轮轴)
出示螺丝刀,问:你能说出螺丝刀哪一部分是轮,哪一部分是轴吗?
生:比较粗的把手是轮,比较细的金属是轴。

师:回答正确,下面让我们试一试,螺丝刀的作用。

准备几块木板,每一块木板上都拧上了螺丝钉,
老师要求大家:先用手拧一拧螺丝钉,再利用自己准备的螺丝刀拧一拧螺丝钉,体验一下螺丝刀的作用,生:汇报,实验中发现螺丝刀具有省力的作用。

教师反思:水阀是学生所熟悉的又具有轮轴装置的典型性,让学生亲眼所见轮与轴,建立表象,而且通过游戏操作活动,来认识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便于学生理解与把握。

在进一步的巩固知识:用自备的螺丝刀实验它的作用,知道可以省力。

结合教材内容,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实际,我对教材设计做了一些重组。

我认为对“轮轴”这一机械在结构特点,组成等方面的认识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我们在生产生活中接触的大多是变形轮轴,轮与轴的连接并不
明显,在学生没有表象思维做基础,也很难将其想象为轮与轴。

故在开课伊始我用拧水阀代替用螺丝刀拧螺钉的操作活动,不但为学生的再探究做好了情感准备,而且达到并加深了对轮轴机械的认识。

利用课件展示生活当中利用轮轴的用具,让大家很快了解轮轴是省力的机械,所以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利用它,例如:辘轳、汽车方向盘等等。

拧螺钉的活动采用比赛的形式来教学,赛后让冠军组的学生来介绍这样做的理由,其主要目的是揭示变形轮轴,进而迁移扩展生产生活中的轮轴应用。

另外,对于用杠杆的原理解释轮轴的作用这一环节,我将其补充进去,不但能让学生知其然,而且又能知其所以然,从事物的本质来认识客观规律,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完整,系统。

当我们对一个难点束手无策的时候,感到理解困难,当我们对此找到对策的时候,困难也会迎刃而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