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4新闻文体学
新闻文体知识汇总(详)
![新闻文体知识汇总(详)](https://img.taocdn.com/s3/m/abb5bd84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4.png)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它的种类很多,这里只介绍使用频率最高的消息和通讯。
消息,也叫新闻。
新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等。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
一、消息特点:内容真实,事实准确。
真实是消息的生命,是力量的所在。
事实是它的本源,也是它令人信服的基础。
真实,就是事实真实,所写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不能虚构。
准确,就是每个事实,包括细节在内都准确无误。
如果一条消息失真或有差误,不仅会减低其新闻价值,失信于民,而且还会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内容新鲜,有价值。
新闻贵在新,而且有认识意义、启迪和指导意义。
消息只有新,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先睹为快。
新,不仅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经验报道给读者。
而且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给人以启迪,有指导性的事物。
那种一味追求猎奇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观点,是我们所不取的。
要迅速及时,有时效性。
迅速是消息的价值,消息报道速度迟缓便会降低消息的价值,“新闻”变成了“旧闻”。
时效,就是速度要快,内容要新。
对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问题,要敏锐地发现,尽快地了解,迅速及时地反映。
简明扼要,篇幅短小。
简短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标志。
所谓简短,就是“三言两语,记清事实,寥寥数笔,显出精神,概括而不流于抽象,简短而不陷于疏漏”,用笔要简洁利落,内容集中精炼。
二、消息的种类(一般把消息概括为四类):动态消息是迅速而准确地报道新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重要的活动和各项建设中最新出现的新情况、新动态、新成就、新问题的一种文体。
它是报纸上使用最多的一类。
又称“记者述评”、“新闻述评”。
是一种兼有消息与评论作用的新闻。
它是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穿插评论或抒发感慨,从而分析说明所报道事实的本质和意义。
0164《新闻文体学》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0164《新闻文体学》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61e3117ea300a6c30c229fe8.png)
0164《新闻文体学》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新闻文体学,是新闻传播学科的必修的、主要的课程之一。
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员,无论是管理者、编辑还是记者,都必须具备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并有相应的运作能力。
它系统地阐述新闻文体的产生、发展概况,文体的分类、各文体的特征及写作要求等。
具体讲明四种媒介都通用的新闻标题的特点与制作技巧,主要文体消息、通讯、编者按、新闻评论、深度报道的概念、功用、类别、写作方法与技巧等,既教理论知识,也培养写作能力。
本课程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既要求了解、理解、掌握相关知识,也要求具备相应的运用、写作能力。
考试时是两者都有的。
只有这样,才能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谋职本领和综合素质。
该课程的考试题由四种题型组成,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闭卷考试。
题型一:名词解释题(共4题,每小题4分,共16分)题型二: 简答题(共3题,每小题8分,共24分)题型三:论述题(共1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题型四: 写作题(共1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说明:本考试指导只适用于201303学期期末考试使用,包括正考和重修内容。
指导中的章节知识点涵盖考试所有内容,给出的习题为考试类型题,习题答案要点只作为参考,详见课程讲义或笔记。
如果在复习中有疑难问题请到课程答疑区提问。
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二、复习重点内容第一讲新闻的产生与发展新闻属大众传播重要的一方面,大众传播具有三个要素:传者(信息源)、媒介(通道)、受者(接收者)。
新闻媒体发展的四个阶段:新闻媒体又称新闻媒介、新闻载体,从古至今分为四个阶段,在四个阶段前属原始时期,即:原始时期——①报业阶段(文字传播)——②广播阶段(声音传播)——③电视阶段(图像为主的传播)——④网络阶段(整合)。
原始的新闻活动是适应人类最初的生存活动而产生的。
在文字产生之前,是非文字传播,即没有文字符号和任何机械工具手段的传播。
形式有以下几种:口头传播、烽火传播、击鼓传播、体态传播、旗语传播。
新闻文体
![新闻文体](https://img.taocdn.com/s3/m/356853fff705cc17552709bc.png)
事件通讯: 2、事件通讯:以报道 典型事件为内容。 典型事件为内容。 主要报道现实生活中有 深远社会意义和思想意 义的事件, 义的事件,也可以揭露 批评形形色色的不正之 风和消极落后的社会现 象。
工作通讯: 3、工作通讯:以介绍 工作成绩和经验为内容。 工作成绩和经验为内容。 4、概貌通讯:反映某 概貌通讯: 一行业、某一地域、 一行业、某一地域、某 一单位的新面貌为内容。 一单位的新面貌为内容。
(五)消息背景的运用 消息背景又称新闻背 景,是有关新闻事实的 历史和环境材料。 历史和环境材料。 1、说明性材料 2、对比性材料 3、注释性材料
背景的作用:揭示新闻主题; 背景的作用:揭示新闻主题;帮助读者理解 新闻事实;便于作者表述自己的观点; 新闻事实;便于作者表述自己的观点;使新 闻的内容充实饱满,富有立体感, 闻的内容充实饱满,富有立体感,说服力和 感染力。 感染力。 新闻背景的位置比较灵活。 新闻背景的位置比较灵活。
特征: (二)特征: 报道详细、 1、报道详细、深入 2、注重思想意义 形象生动、 3、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 可叙可议, 4、可叙可议,具有明显的评论性
三、通讯的写作
提炼反映时代精神的主题: (一)提炼反映时代精神的主题: 站在时代的高度,认清时代发展的趋势, ①站在时代的高度,认清时代发展的趋势, 分析人物、事件的时代意义。 分析人物、事件的时代意义。 回答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 ②回答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反映人民群 众的愿望。 众的愿望。 选取典型意义材料(深入采访) (二)选取典型意义材料(深入采访) 广:面越宽越多 细节、一件事、一句话、 细:细节、一件事、一句话、一个动作
二、报告文学的类别与特征: 报告文学的类别与特征:
类别: (一)类别: 1、新闻性报告文学 2、故事性报告文学 3、人物性报告文学 4、问题性报告文学
高考新闻文体知识点总结
![高考新闻文体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2f51c6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f.png)
高考新闻文体知识点总结新闻是人们获取与了解社会信息的重要渠道,而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形式,新闻的文体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范。
在高考中,理解新闻文体的知识点对于新闻阅读理解题目的答题效果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本文将对高考中常见的新闻文体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新闻类题目。
一、新闻报道新闻报道是最常见的新闻文体,其特点是简明扼要地呈现事实信息,逻辑严密,篇幅较短。
在高考中,考生需要对新闻报导的语言风格、结构和表达方式有所了解。
1. 语言风格:新闻报道追求客观公正,使用简明扼要、准确明了的表达方式。
通常采用陈述句和直接引语,避免使用主观评价,力求用事实说话。
2. 结构组织:新闻报道通常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即先写重要信息,再写次要信息,以满足读者的浏览习惯。
标题要简洁明了,能够概括主要内容。
3. 表达方式:新闻报道注重客观事实的描述,使用简洁直接的语言表达。
常见句式包括主谓宾结构、主系表结构和简单复合句等。
二、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对于新闻事件和话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评论的一种文体。
高考中的新闻评论一般要求考生全面了解事件背景和各方观点,并能够表达自己的见解。
1. 视角立意:新闻评论可以从多个角度对事件进行分析,常见的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考生需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
2. 论证逻辑:新闻评论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事实、数据和合理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同时,要注意把握好论证过程中的结构和连贯性。
3. 表达技巧:新闻评论可以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
如比喻、排比、反问等,但要把握好度,避免使用过多的修辞手法而影响文章的清晰度。
三、新闻报道与评论的区别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在写作目的、表达方式和态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考生需要在阅读中准确判断文章的文体类型,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图和观点。
1. 写作目的:新闻报道追求客观事实的报道,旨在向读者传递信息;而新闻评论则更加注重对信息进行解读和分析,旨在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
_新闻是事学_的文体学意义
![_新闻是事学_的文体学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c935afc910ef12d2af9e711.png)
“新闻是事学”的文体学意义杨文忠(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收稿日期:2007203211 作者简介:杨文忠(1954-),男,河南卫辉人,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在文章学争取独立的学术史上,文章与文学的区别工作一直是文章学研究中的一条主线,搞好这项工作是文章学获得独立的一个前提。
在文章学界内部,人们逐步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凡是科学地反映世界、不允许虚构、重在实用的文字作品,都可以称之为文章;凡是艺术地反映世界、允许虚构、重在审美的文字作品,都可以称之为文学。
在这种划分标准中,“虚构与否”是从写作角度得出的,它实质上主要是叙事文章与叙事文学的划分标准。
而在文章与文学的关系中,最难以说清的便是同属叙事文体、叙事学的叙事文章和叙事文学的关系。
事实早已证明,仅有虚构与否这一宏观性划分标准,并不能十分有力地确定二者各自的相对独立性,“非虚构文学”、“新闻文学化”等概念和主张能够长期与之并存就说明了这一点。
笔者在主要是针对“新闻文学化”而搞的“新闻、历史与文学之比较”的研究中认识到,“化”虽然是个模糊的过程和模糊的状态,但可以肯定的是,新闻等叙事文章若像有些叙事文学作品那样塑造出了典型化的人物形象,那便算是最大限度地文学化了:因为文学是形象化地反映社会生活的语言艺术,而人物形象的典型化正是叙事文学形象化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最高境界。
笔者同时也认识到,虽然事实上叙事文章与叙事文学的宏观性划分标准不会只有虚构与否这么一种,虽然事实上新闻等叙事文章根本无法达到这种文学化的程度,但要想找出新的划分标准并针对“新闻文学化”作出充分、有效的论证却是一件很难的事。
令人颇为欣慰的是,林帆先生在《“新闻即史”论》中指出的“新闻是事学”一说,[1]有望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理论突破口。
但该文只有少量断语而未作比较具体的论证,本文依循这一思路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得出以新闻、历史为主的叙事文章都是纪实性和纪事性相统一的“事学”的观点。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https://img.taocdn.com/s3/m/1bc51bc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9.png)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1. 引言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新闻写作的基础。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的研究旨在探索新闻采访的技巧和方法,培养优秀的新闻采访写作人才,提高中国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
本文将介绍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未来发展趋势。
2.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的基本概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是研究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学科门类之一。
它以研究新闻采访的规律、方法和技巧为核心内容,以培养新闻采访和写作人才为重要任务。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采访技巧、采访策略等。
这些内容都是为了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从而更好地传递信息和反映现实。
3.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的主要内容3.1 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是新闻报道的基石。
包括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全面性、时效性等。
新闻采访时,记者应该坚持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偏不倚地报道事实,不夸大、不缩小事件的重要性,力求全面和准确地呈现事实。
3.2 采访技巧新闻采访的技巧对于记者的工作非常重要。
采访技巧包括沟通能力、观察能力、提问能力等。
记者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善于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取信息。
同时,记者还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捕捉到事件的细节,并加以准确描述。
提问技巧也是一项重要的采访技巧,记者应该根据情况恰当地提问,引导采访对象提供具体、有用的信息。
3.3 采访策略采访策略是指在新闻采访中制定的一系列行动计划和措施。
它包括选择采访对象、确定采访时机、确定采访地点等。
采访策略的制定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不同的采访对象和事件。
记者应该在采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和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进行采访。
4.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媒体的多元化,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未来,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将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4.1 多媒体报道的兴起随着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多媒体报道已经成为主流。
应用写作新闻文体1
![应用写作新闻文体1](https://img.taocdn.com/s3/m/716eb219f18583d049645964.png)
(二)导语
涵义:导语位于消息文本的开头部分。它用最 精粹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 实,以揭示题旨、制造悬念,唤起读者的阅读 兴趣。
(三)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是消息的躯 干,它紧接导语之后,它承接导语,阐述 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 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具体介绍报道的事实,是消息的重要组成 部分。
(四)背景
指事件的历史文化、周围环境及与其 它方面的相关联系等。写新闻有时要交代 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 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 也就是回答五个“W”中的Why(何故)。
背景材料一般有两类:
一是对比性材料,即对事物进行前后、正 反的比较对照,以突出事件的重要性;
二是注释性材料,即人物生平的说明,专 业术语的介绍,历史典故的解释,或介绍 政治背景、地理位置、历史演变、面貌、 物质条件等等,以帮助读者理解消息的内 容;
新闻文体
第一节 新闻文体概述
新闻文体的含义
什么是新闻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 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 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 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 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第二节 消息
消息的涵义 是以最直接、简练的方式报道新 闻事实的一种文体,是最经常、大量 运用的报道体裁。
消息的分类
(一)动态消息:也称动态新闻,这种消息迅速、 及时地报道国内国际的事件。动态消息中有不 少是简讯,内容单一,文字精简,常常一事一 讯。 (二)综合消息:也称综合新闻,指的是综合反 映带有全局性情况、动向的消息报道。 (三)述评消息:也称新闻述评,它除具有动态 消息的一般特征外,还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 由作者直接发出一些必要的议论,简明地表示 作者的观点。
新闻文体答案
![新闻文体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f033fe2af90242a995e5d7.png)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新闻文体学》作业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 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 分。
作业总分30 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 题)1.选择下面说法正确的( C )A、狭义的新闻,是指未在报刊上发表的新闻。
B、狭义的新闻,是指不包括新闻评论的新闻报道。
C、狭义的新闻,即等于消息这一文体。
2.选择下面说法正确的( B )A、简讯,是不大重要的简单的新闻消息。
B、简讯,是与消息、通讯等同的新闻报道的典型体裁。
C、简讯不是新闻报道的典型体裁。
3.选择下面说法正确的( C )A、运用某些属性相同的例子,推论出其他事物也可能有相同的属性的论证方法,叫例证法。
B、运用某些属性不同的例子,推论出其他事物也可能有相同的属性的论证方法,叫对比法。
C、运用某些属性相同的例子,推论出其他事物也可能有相同的属性的论证方法,叫类比法。
4.以下正确的是( B )A、新闻标题是在一篇文章前,将新闻的内容或主题加以概括以后单独出的简短文字。
B、新闻标题是在一篇或一组新闻本文前面,将新闻的内容或主题加以概括以后单独标出的简短文字。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C、新闻标题是在一篇或一组新闻的较前面,将新闻的内容加以概括以后单独标出的简短文字。
5.以下正确的是( B )A、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
B、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C、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行为。
6.以下正确的是( B )A、日本朋友%>见蚁勇为烟台挽救落水儿童”是目的关系B、日本朋友%>见蚁勇为烟台挽救落水儿童”是后续关系。
C、日本朋友%>见蚁勇为烟台挽救落水儿童”是因果关系。
7.以下正确的是(C)A、消息写作滞后的原因是没有向散文学习。
B、消息写作滞后的原因是消息不真实、不典型、审美性差。
新闻文体写作要点
![新闻文体写作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52a3c92b84ae45c3a358c3e.png)
第六节
一、专访的含义
专访
应用文写作
专访,又称访问记,是对事先选定的专门采访对象进行专题性访问的报道 体裁。专访与其他报道类文体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专”字。它是访者事先带 着一个比较明确的、专门的目的,对有关人物进行的专门采访,对采访对象的 谈话加以实录,穿插一些现场实况和背景材料写成的,具有通讯和谈话录的某 些共同性。从一定意义上说,专访是用通讯笔触写的谈话录,或者是以记录专 一访谈为基本内容的通讯。从表达手法看,专访应归入新闻三大类体裁中的通 讯类。
第三章 新闻文体 第一节
新闻文体概述
什么是新闻文体
应用文写作
新闻文体就是新闻的体裁、样式,是新 闻事实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出的信息内容、表 达特色和结构方式的整体形态。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有:真实性、时效 性、思想性和简明性。
坚持真实性 坚持时效性 坚持思想性 坚持简明性
一、坚持真实性
应用文写作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它是取信于民之所在。新闻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最基本的特征 就是真实。
三、现场短新闻的种类
(一)消息型现场短新闻
(二)特写型现场短新闻
(三)故事型现场短新闻
四、现场短新闻的写作要求与方法 应用文写作 (一)题材选择上的广阔性
(二)内容上要求真实性
(三)语言表达上要鲜活
(四)注重细节刻画
(五)背景材料要有选择性
(六)善于画龙点睛
例文:
爱心救助争分夺秒
(见课本第115页)
(三)根据播报的媒体载体,可分为报刊消息(文字、图片、图文)、广播消息、电视消 息、网络消息等。
三、消息的基本结构 消息的结构是指作者对新闻材料进行总体安排和布局,实质上就是怎样组织材
料的问题。
新闻文体的基础知识
![新闻文体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987c6fa852458fb760b5602.png)
【案例一】
卡尔·托马斯正在大西洋上空飘游 〔新泽西州克莱赫恩特电〕卡尔·托 马斯今天正在大西洋上空飘游。他试 图使自己成为第一个乘气球从美国到 达欧洲的人。
由于天气不佳而推迟了几天之后, 这位来自密执安州的特路依市的27 岁的驾驶员于星期五上午9时趁一股 强劲的西风启程飞去。
• 【案例二】
• 今天,尼克松先生已经不是美 国总统了。
修改后的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有影响的事实的报 道。
狗咬人 不是新闻 人咬狗 才是新闻 人吃狗 不是新闻 狗吃人 才是新闻
(一)新闻的价值
1.重要性 2.显著性 3.接近性 4.趣味性 5.时效性
1.重要性
与人们利益的相关性: A.事实在客观上对受众的影响程度,受影响的受 众的数量多少 B.事实对社会影响时间的长短,事实影响空间的大 小
--由New(新的)和复数后缀(s)组成,意为
“许多新东西”。
新闻的定义
A “新奇论”解释:认为新闻是新奇的事物。 B“人性论”解释:认为有人情味的东西就是
新闻 。 C“历史性”解释:认为新闻是“变迁的记
录”。 D“商业性”解释:认为新闻也是一种商品。 E“谣言论”解释: 认为新闻是合理的谣言
[ 案例] 美国总统布什吃饼干被噎晕倒
2.显著性
考察事实本身的要素的知名度: A.人的显著性:领袖、权威、精英、恶棍 B.事情本身的显著性: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C.时空:时空的不均衡性,时空已经被人意义化
3.接近性
距离,周围的事物比遥远的事情对人的影响更 大,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总是从近处着手。物 理距离,心理距离。
4.趣味性
普 B.非常态的事实 C.有人情味 D.情趣性
(四) 新闻的特点
1、真实性 新闻真实性的意义 :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得以存在的基础。
新闻文体知识
![新闻文体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2055257cfc789eb172dc886.png)
(二)新闻的基本特点
1.真实性(准确性) 2.时效性(及时性) 3.客观性(“零度写作”) 4.简明性 5.思想性(倾向性)
四.新闻的结构
1.标题 2.导语 3.主体 4.结尾 5.背景 6.电头
1.标题、导语和主体 缺一不可。 2.背景和结尾有时蕴 涵在主体里面,有时 省略。
1.新闻的标题
标题是用以揭示新闻内容的一段极简 短的文字,是文章的核心。
文体知识 之
新闻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也叫消息,是及时简明地报道新近发生 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重要事实的一 种文体。
(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 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它一般采用客观报道的形式,常用叙述手 法,有时也适当进行一些描写,以增强具体性 和现场感,没有特殊要求,不应在消息中发表 议论和抒情。
5.新闻的背景
背景是指新闻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 环境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是消息的从 属(补充)部分,并无固定位置,但通常 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 要材料。
其作用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 的内容和价值,或者衬托、深化消息的主 题。
五一.、新新闻闻写写作作的结n 何时 2)where 何地 3)who 何人 4)what 何事 5)why 何因 6)how 何果
4.新闻的结尾
结尾(有时可无)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 一般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文字, 目的是把事实交待完整,通常结尾要响亮、 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这部分除基本要素“人物” “事件” 外,其他要素往往不必出现。
新闻评论:指媒体就当前重大问题、新闻事件发议论、 作解释、提批评、谈意见的一种论说文体。
报告文学:散文的一种,介于新闻报导和小说之间, 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的散文。报告文学是运用文学 艺术,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动的 一种文学体裁。
新闻文体知识
![新闻文体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fa2ea6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0.png)
新闻文体知识引言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而新闻文体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对于提供准确、客观、清晰的信息起着重要的作用。
掌握新闻文体知识不仅有助于读懂新闻报道,还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本文将介绍新闻文体的特点、常用写作技巧以及注意事项。
新闻文体的特点新闻文体是一种简洁、凝练、客观的文体,其主要特点如下:1.客观性:新闻文体要求客观中立,不能带有个人偏见和情感。
新闻报道应当客观地呈现事实,而非加入个人观点。
2.清晰简洁:新闻文体追求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力求对复杂的事实进行概括和总结。
新闻报道应当尽量避免冗长和繁复的句子,让读者一目了然。
3.公正客观:新闻文体要求报道事实真实可信,不能夸大事实、歪曲事实或者以偏概全。
新闻记者应当尽可能采集多方面的信息,做到公正客观。
4.时效性:新闻文体要求报道及时准确,及时把握新闻事件的进展和动态,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
新闻文体的写作技巧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新闻文体的写作技巧,以下是几点值得注意的要点:1.明确标题:新闻报道的标题应当准确、简明地概括新闻事件的要点,具有吸引力。
2.倒金字塔式写作:新闻报道通常采用倒金字塔式的写作结构,即先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然后逐渐展开细节。
这样可以让读者在浏览过程中迅速了解到新闻的核心内容。
3.避免废话:新闻报道应当简明扼要地表达信息,避免使用废话和繁琐的描述。
要注意尽量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让读者易于理解。
4.注意引用:如果新闻报道引用了他人的观点或者言论,应当注明来源,并在适当的地方加入引号。
这样有助于保证报道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5.审慎使用修饰词:新闻报道应当避免使用过多的修饰词和情感色彩的词语。
要尽量客观地描述事实,避免夸大和渲染。
新闻文体的注意事项除了以上的写作技巧,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特别注意:1.事实核实:新闻报道需要经过事实核实,确保报道的准确性。
记者应当及时采集多方面的信息,并进行交叉核实,避免因为信息不全面而造成错误的报道。
新闻的文体
![新闻的文体](https://img.taocdn.com/s3/m/c8799e0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a.png)
新闻的文体新闻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其具有特殊的文体特征,这是由它的传媒性质所决定的。
下面我们将从新闻的概念、特点、结构等方面逐步阐述新闻的文体。
一、概念新闻是指以事实为基础,采用客观、真实、及时、公正等原则,以语言、图片、图表等形式,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向公众传递信息的一种文体。
新闻的本质是信息传递,其目的是为公众提供有价值的、有用的信息,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更好地了解自己。
二、特点1.真实性:新闻是以真实的事实为基础,必须准确无误,避免虚假、夸大、歪曲等情况的出现。
这是确保新闻质量和媒体公信力的重要保障。
2.时效性:新闻具有及时性,即必须尽快向公众传递信息,更新的信息更具吸引力。
3.客观性:新闻要采取客观的态度,以公正、中立的立场进行客观报道。
避免夹带私人情感和个人观点,让读者自己作出判断。
4.简洁性:新闻语言要简单明了,简洁凝练。
避免生僻字、外来词和语言难度过高的词汇,保持语言易懂。
5.全面性:新闻要全面、深入地反映事实,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所报道的事件。
三、结构新闻结构一般分为“五要素”,即:导语、标题、正文、照片和总结。
1.导语:新闻的导语一般用于引导读者,吸引读者眼球,并对新闻进行简要描述,为读者提供一个概要,让读者对所要报道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标题:新闻的标题是吸引读者注意的最重要的工具,应简短、充分体现新闻事件的内容,概括文章要点,通常是新闻的关键字。
3.正文:新闻的正文应包含新闻的“五个W和一个H”,即Who (谁)、What(什么)、When(什么时候)、Where(哪里)、Why (为什么)和How(怎样),文章的排版要让读者易于阅读。
4.照片:在新闻中,图片是一个突出的表现形式,一个好的图片可以使文章更加吸引人,提高文章质量。
5.总结:新闻的总结可以回顾文章内容,再次强调新闻事件的关键点,使读者在读完文章后能够对新闻事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综上所述,新闻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客观性、简洁性和全面性等特点。
新闻文体知识文档
![新闻文体知识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99527a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6.png)
新闻文体知识文档【资料链接】新闻: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
1、关于新闻的结构五部分:标题、(主标、引标、副标)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扼要的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事暗含在主体中。
2、关于新闻的六要素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3、关于新闻有三个特点:一是内容要真实,要用事实说话,不能虚构或夸张;二是报道要迅速及时;三是要简明扼要。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兵分三路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完四、品味语言1、你认为文中使用精确、饱含情感的词语有哪些,简要说说理由。
①“百万大军”“横渡”这两字词,显现出战役的壮阔。
②“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
③“渡至”:有横渡与到达的两层意思。
④“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速,作战顺利之意。
⑤“不料”:有嘲讽意味。
2、课堂训练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
此处敌军抵抗______(较为、非常)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扬中、镇江、江阴诸县广大地区,并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江阴要塞,______(控制、占领、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______(切断、阻断)镇江无锡铁路线。
五、课堂小结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通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
同时,我们也大致了解新闻的特点,是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的。
新闻有它记叙的六要素,其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希望大家利用所学,再读一读报纸,进一步掌握新闻这种文体。
二、检查作业三、整体感知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二十八宿(xiu)绥靖(suijing)阻遏(e)杜聿(yu)明2、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
大学新闻文体写作教案
![大学新闻文体写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1f664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4.png)
适用年级:大学本科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新闻文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和结构。
3. 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写作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和结构。
2. 新闻标题、导语、正文和结尾的撰写方法。
3. 新闻采访和资料收集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2. 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传达完整的信息。
3. 新闻敏感性的培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新闻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展示一些优秀的新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
二、新闻写作基础知识1. 讲解新闻文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真实性、客观性、时效性等。
2. 介绍新闻写作的基本结构,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和结尾。
三、新闻写作技巧1. 讲解新闻标题的撰写方法,强调简洁、准确、吸引人的特点。
2. 讲解导语的写作技巧,要求学生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事件。
3. 讲解正文的写作方法,要求学生注意事实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4. 讲解结尾的写作方法,要求学生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总结新闻事件。
四、新闻采访和资料收集1. 讲解新闻采访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采访技巧。
2. 讲解资料收集的方法,要求学生学会查找和整理相关信息。
五、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撰写一篇简短的新闻稿件。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新闻写作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新闻写作心得,互相交流学习。
二、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写作技巧和结构。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新闻事件背后的社会现象。
三、实战演练1. 学生分组,模拟新闻采访场景,进行实战演练。
2. 教师对学生的采访过程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新闻写作的重要性。
新闻文化学教学大纲
![新闻文化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f0631727fd5360cba1adbae.png)
新闻学专业新闻文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50303131)一、课程说明总学时为30,开课学期为7,周学时为3,总学分为2。
(一)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新闻文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特征,培养学生对新闻文化的学习兴趣;掌握新闻文化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独立对新闻现象进行新闻文化学分析与理解,提高学生在新闻文化的视野下对新闻进行整体文化观照的能力与水平。
(三)教材与参考书目本课程不以一本教材开展教学,教师要结合实际选择多种教材进行资源整合,达到学科体系的完备与原理、原则、知识的时代性要求。
1.参考教材《新闻文化学》(新闻新学科高级教材),刘智著,新闻华出版社,2001年12月版2.参考书目(1)《文化传播学》吴格言著,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年版(2)《文化学教程》陈建宪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新闻文化学》刘智著,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对新闻文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范畴与基本方法的掌握。
难点:运用新闻文化学的原理与方法对新闻现象进行新闻文化学的分析与把握。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强调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讲授理论的同时,指导学生对国内外新闻现象进行新闻文化学的分析与理解,对新闻现象进行新闻文化学的阐释与理论建构。
尽可能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最新的新闻文化学研究成果与研究案例。
组织学生到新闻一线实践,运用新闻文化学知识与原理进行新闻实践。
(六)考核方法与要求新闻文化学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
因此考核以考查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为目的。
考核方法:平时作业成绩加期末考试或完成规定题目的新闻文化学实践作品。
用百分制或等级制计分。
作业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
(七)实践性教学内容安排实践性教学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对新闻现象的新闻文化学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新闻文体学》考试指导
![《新闻文体学》考试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7ac1903ab8f67c1cfad6b8f8.png)
《新闻文体学》考试指导一、考试范围:本课程是新闻传播学科必修的、主要的课程之一,所讲的基本理论是所有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原则上说,这些知识都在考查、考试的范围内。
其中第四讲(标题)、第五、六讲(消息)、第七讲(通讯)、第八讲(编者按)、第九讲(新闻评论)是重点,不仅要求熟练掌握其知识,而且还要求有相应的运用、写作能力。
因此,同学们应根据各章指出的难点、重点,认真学习和复习,并作好课后的习题,完成好书面作业,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至于第一讲新闻的产生与发展”,既要了解新闻媒介发展的脉络,又要重点掌握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的优缺点及传统媒体如何因应;第二讲新闻文体学概述”要了解新闻文体的分类、各体裁的特点及实用性,理解主体、受体的特点及重要性;第三讲新闻的分类与体裁”,应了解分类的必要性及作用,掌握几种文体的相关知识;第十讲深度报道”,只需了解有关知识,不要求具备写作能力。
再强调一下,本课程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既要求了解、理解、掌握相关知识,也要求具备相应的运用、写作能力。
考试时是两者都有的。
只有这样,才能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谋职本领和综合素质。
二、考试说明:1•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改错题、简答题、写作题。
2•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3•考试成绩比例:平时成绩30%,考试成绩70%。
《新闻文体学》网上答疑(教师指导提纲)新闻文体学,是新闻传播学科的必修的、主要的课程之一。
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员,无论是管理者、编辑、记者,还是大凡职员,都必须具备这方面的理论知识,编、记者还应有相应的较高的运作技能。
即使不从事新闻事业,作为高水平的工作人员也应有一定的相关知识。
本课程所讲的都是这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的更深入的研究,我曾以《新闻载体研究》的课名,给许多研究生开过课。
还为新华社河南分社、天津市新闻系统、教育部、铁道部等新闻出版硕士班讲过,学员们普遍都重视而且欢迎,认为是学以致用的好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文体学》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
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 选择下面说法正确的()
A、狭义的新闻,是指未在报刊上发表的新闻。
B、狭义的新闻,是指不包括新闻评论的新闻报道。
C、狭义的新闻,即等于消息这一文体。
2. 选择下面说法正确的()
A、简讯,是不大重要的简单的新闻消息。
B、简讯,是与消息、通讯等同的新闻报道的典型体裁。
C、简讯不是新闻报道的典型体裁。
3. 选择下面说法正确的()
A、运用某些属性相同的例子,推论出其他事物也可能有相同的属性的论证方法,叫例证法。
B、运用某些属性不同的例子,推论出其他事物也可能有相同的属性的论证方法,叫对比法。
C、运用某些属性相同的例子,推论出其他事物也可能有相同的属性的论证方法,叫类比法。
4.以下正确的是()
A、新闻标题是在一篇文章前,将新闻的内容或主题加以概括以后单独出的简短文字。
B、新闻标题是在一篇或一组新闻本文前面,将新闻的内容或主题加以概括以后单独标出的简短文字。
C、新闻标题是在一篇或一组新闻的较前面,将新闻的内容加以概括以后单独标出的简短文字。
5.以下正确的是()
A、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
B、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C、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行为。
6.以下正确的是 ( )
A、“日本朋友×××见义勇为烟台挽救落水儿童”,是目的关系
B、“日本朋友×××见义勇为烟台挽救落水儿童”,是后续关系。
C、“日本朋友×××见义勇为烟台挽救落水儿童”,是因果关系。
7.以下正确的是()
A、消息写作滞后的原因是没有向散文学习。
B、消息写作滞后的原因是消息不真实、不典型、审美性差。
C、消息写作滞后的原因是消息写得不及时、不够真实、不客观。
8.大众传播应具备的三要素不包括的是()
A、传者(信息源)
B、媒介(通道)
C、受者(发布者)
9.以下正确的是()
A、解释性报道,就是揭丑性或揭漏性报道。
B、解释性报道,就是分析性报道,回答为什么,关心“为何”。
C、解释性报道,就是大量提供背景材料,作者不带倾向,让受众自己去思考并得出结论。
10.选择下面说法正确的()
A.我国最早的电视台叫北京电视台,1958年9月2日开播。
B.我国最早的电视台叫中央电视台,1958年9月2日开播。
C.我国最早的电视台叫北京电视台,1958年10月1日开播。
11.选择下面说法正确的()
A.新闻主体的人文修养,包括政治觉悟、道德水准、忧患意识。
B.新闻主体的人文修养,包括政治觉悟、道德水准、广博知识。
C.新闻主体的人文修养,包括政治觉悟、高尚人格、道德水准。
12.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A、受众暗示心理要研究性别、地域、文化、爱好等的接近。
B、受众暗示心理要研究民族、政治、文化、爱好等的接近。
C、受众暗示心理要研究民族、国家、文化、爱好等的接近。
13. 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A、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的报道。
B、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活动。
C、新闻,是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4.选择下面说法正确的()
A、新闻主体需要有先进的意识,包括未来意识、政治意识、法律意识。
B、新闻主体需要有先进的意识,包括未来意识、忧患意识、法律意识。
C、新闻主体需要有先进的意识,包括进取意识、忧患意识、法律意识。
15.选择下面说法正确的()
A、消息的结构是典型的新闻结构。
B、消息的结构是指倒金字塔的结构形式。
C、消息的结构是指倒金字塔式,这是唯一的消息结构形式。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第1-3小题每题4分,第4题为3分)
1、背景材料有什么作用?用法有何要求?
2、人物通讯有哪些写作要求?
3、深度报道的特点是什么?这种文体产生的原因何在?
4、“客观报道”的局限性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