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品管理制度
不良品管理制度及流程
不良品管理制度及流程不良品管理制度及流程1. 引言不良品管理是现代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有效的不良品管理制度和流程能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客户信任度等方面的效益。
本文将深入探讨不良品管理制度及流程的相关内容,为您带来全面的理解。
2. 不良品管理的定义不良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质量要求、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包括制造过程中的瑕疵品、不合格品、次品等。
不良品的存在对企业的声誉和利益产生了负面影响,建立有效的不良品管理制度和流程至关重要。
3. 不良品管理的重要性不良品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对不良品进行分类、追踪和分析,企业可以发现产品生产中的潜在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3.2 降低成本: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品可以减少后续工序的重复加工和修复工作,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3 增强客户信任度:通过严格的不良品管理制度和流程,企业能够提供符合客户要求和期望的产品,增强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维护企业的声誉。
4. 不良品管理制度不良品管理制度是指为了实现有效的不良品管理目标和要求而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一个完善的不良品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要点:4.1 不良品定义和分类:明确不良品的定义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不良品进行区分和处理。
4.2 不良品收集与记录:建立科学的不良品收集和记录机制,包括不良品的数量、类别、原因等详细信息,为后续的分析和改善提供数据支持。
4.3 不良品追踪与溯源:通过对不良品的追踪和溯源可以确定不良品的出现位置和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
4.4 不良品分析与改进:对收集的不良品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不良品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5. 不良品管理流程不良品管理流程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进行不良品管理活动的过程。
一般的不良品管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5.1 不良品发现和识别: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识别不良品,确保在下一步骤中能够得到处理。
不良品管理制度及流程
不良品管理制度及流程
不良品管理制度及流程是一个组织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于不合格产品进行管理和处理的一套规定和步骤。
制度:
1.不良品管理责任分工:确定不良品管理的责任人,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2.不良品定义和分类:明确不良品的定义,并按照不同的不良原因和程度进行分类。
3.不良品管理目标:设定合理的不良品管理目标,如减少不良品数量、提升产品质量等。
4.不良品管控流程:建立不良品管控的流程和程序,包括不良品的发现、报告、处理和分析等环节。
5.不良品处理方法:确定不同类别的不良品应该采取的处理方法,如返工、报废、退货等。
6.不良品档案管理:建立不良品档案管理系统,包括不良品报告、处理记录、原因分析报告等。
流程:
1.不良品发现:生产过程中或产品检验中发现不良品,及时记
录和报告。
2.不良品报告:负责不良品管理的责任人收到不良品报告后,进行初步审核与登记,并通知相关部门。
3.不良品处理审核:相关部门对不良品进行处理方法的审核,并指定责任人进行处理。
4.不良品处理:责任人按照处理方法对不良品进行处理,包括返工、报废、退货等。
5.不良品分析:责任人对不良品进行原因分析,找出不良品产生的根本原因,制定对策预防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6.不良品管理评估:定期评估不良品管理的效果,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以上是不良品管理制度及流程的一般步骤,具体的实施可以根据组织或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不良品管理制度
不良品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并有效管理不良品,保障用户利益,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全部生产环节和相关部门。
二、定义1.不良品:指在生产过程中或者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显现质量问题,无法满足产品要求、无法出售或无法正常使用的产品。
2.次品:指在生产过程中显现的质量不完善但可以修复或改装,仍能够满足部分产品要求,并经过再加工实现质量标准的产品。
三、责任与义务1.生产部门负责人应确保生产过程中严格依照企业产品质量标准进行操作,并落实质量管理责任。
2.品质部门负责人应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品,并提出改进看法。
3.各部门负责人应进行员工培训,加强质量意识和技能培养,提高产品质量。
4.销售部门负责人应确保出售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并建立售后服务制度,及时处理用户投诉和售后问题。
四、不良品管理流程1.不良品发现与报告•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不良品,应立刻停止生产,并将不良品标记出来,准确记录质量问题。
•员工将发现的不良品及记录填写在不良品报告表中,并报告给生产部门负责人和品质部门负责人。
2.不良品处理与记录•生产部门负责人和品质部门负责人对不良品进行初步检查,并推断是否属于不良品范围。
•假如确认为不良品,不良品应进行分类,标识严重程度,并进行编号记录。
•对于可以修复或改装的次品,应将其上报给相关部门,并订立具体修复或改装方案,确保实现质量要求。
•对于无法修复或改装的不良品,应进行深度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避开仿佛情况再次发生。
3.不良品追溯与返工•品质部门负责人应进行不良品的追溯工作,找出不良品产生的原因,并向生产部门提出改进看法和建议。
•对于次品的返工工作,相关部门应进行严格管理和记录,确保返工后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4.不良品管控与报废•经过追溯和改进后,不良品发生率没有明显下降的,应严格管控生产流程,加强管理和培训。
(一篇就够)不良品处理管理制度完整版
不良品处理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不良品的处理流程,防止不良品的非预期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不良品的处理过程。
三、职责1. 质量管理部负责不良品的判定、标识、隔离和处理过程的监督管理。
2. 生产部负责不良品的产生、记录、隔离和处置。
3. 其他相关部门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协助不良品的处理。
四、管理规定1. 不良品分类(1) 一般不良品:不影响产品的基本功能和使用寿命,但可能影响产品美观或性能的不良品。
(2) 严重不良品:影响产品的基本功能和使用寿命,可能导致安全隐患或经济损失的不良品。
2. 不良品标识和隔离(1) 生产部应对不良品进行明显的标识,如红色标签、不合格印章等,以防止不良品的非预期使用。
(2) 生产部应将不良品隔离存放,防止与其他合格产品混淆。
3. 不良品处理流程(1) 一般不良品:a. 生产部对一般不良品进行分析,找出产生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b. 生产部对一般不良品进行返工、修理或更换零部件等处理,使其达到合格标准。
c. 处理后的产品需重新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放行。
(2) 严重不良品:a. 质量管理部对严重不良品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其对产品的影响程度和潜在风险。
b. 根据评估结果,生产部对严重不良品进行报废、返工或召回等处理。
c. 处理过程中,质量管理部应全程监督,确保处理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4. 不良品处理记录(1) 生产部应对不良品的产生、处理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不良品数量、型号、产生原因、处理措施等信息。
(2) 质量管理部应对不良品处理过程进行监督和审核,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五、持续改进1. 质量管理部应定期组织对不良品处理过程的回顾和分析,识别改进机会,优化处理流程。
2. 生产部应根据不良品处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不良品的产生。
六、监督检查1. 质量管理部应对各部门的不良品处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不良品处理作业规范处理方法及管理制度
不良品处理作业规范处理方法及管理制度不良品的处理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项工作,合理、规范的处理方法和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处理不良品,减少损失,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重点探讨不良品处理作业规范处理方法及管理制度。
一、不良品处理作业规范处理方法1.严格质量管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严格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控制、设备维护等措施,尽可能降低产品不良率,减少不良品的产生。
2.不良品分类:不良品可以分为工序不良品、机器不良品、原材料不良品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不良品需要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法。
3.确定责任人:对于损坏或者不合格的产品,应该及时确定责任人,并对其进行追责处理,以起到警示作用,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4.不良品登记:每一批次的不良品都应该进行登记,包括不良品数量、不良现象、不良产生原因等。
通过登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
5.处理方法:根据不良品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多种处理方式,例如重工、返修、报废等。
处理时需要考虑成本、产品是否可以修复等因素。
二、不良品处理管理制度1.制度建立:企业应建立不良品处理的管理制度,明确不良品的处理流程及责任分工。
制度应包括不良品的分类、处理方法、责任人、处理时限等内容。
2.责任追究:对于不良品的产生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奖惩措施。
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能够增强责任意识,促进质量管理的改进。
3.信息共享:不良品处理的信息应及时共享给相关部门,如质量控制部、生产部等。
通过信息共享,可以加强对不良品处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提高处理效率。
4.建立激励机制:为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不良品处理工作,企业可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如奖励出色的不良品处理成绩、组织培训提升员工处理能力等。
5.定期汇报:企业应定期对不良品处理的情况进行总结和汇报,包括处理数量、处理结果、改进措施等。
通过定期汇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总结:不良品处理是企业生产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合理、规范的处理方法和管理制度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仓库不良品管理制度
仓库不良品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仓库不良品管理流程,提高库存周转率和质量水平,保证物料采购和生产的正常进行,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仓库内所有不良品的管理。
三、定义1.不良品:指不符合公司质量要求标准或不能正常使用的物品。
2.报废品:指无法维修、复原、再加工,不能使用的物品。
3.二手品:指有些残损,但经处理后仍可继续出售的物品。
四、管理流程仓库管理人员根据物品的性质和状态,进行以下操作:1. 不良品接收所有不良品在接收后应当立即进行登记,标明物品名称、数量、不良原因、来源及处理方式,并在原始物料出库单上进行记录。
2. 不良品分类按照性质和状态,将不良品分为报废品、二手品和待处理品,并进行标识。
•报废品:应当立即进行处理,包括销毁或有价值的零部件割取收回。
•二手品:应当进行维修或处理后再次出售。
•待处理品:应当进行检修、修复或加工等处理,再将处理后的物品出售或维修后再次使用。
3. 处理记录每个不良品的处理记录应当详细记录,包括物品名称、数量、时间、处理方式及处理人员等信息记录在报告中,供管理人员进行参考。
4. 库存管理不良品应当根据分类方法进行打标或归档,妥善保管并定期进行清点。
5. 汇总报告每个月,仓库管理人员应当编制一个不良品处理汇总报告,包括不良品来源分析、处理情况分析及库存管理情况,报告应当交由上级领导进行审查。
五、责任仓库管理人员应当明确责任,负责各项不良品管理工作的落实和执行。
六、执法和争议解决1.如对以上制度内容有疑议、或遇到特殊情况无法遵守本制度,请在第一时间上报上级领导,并寻求帮助和解决办法。
2.工作人员如有不遵守以上制度的情况,相关领导应当进行批评教育和纠正,并做好相关记录。
对于违反规定,引发严重后果或损失,相关责任人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七、附件1.不良品管理流程图。
2.库存管理表格。
不良品管理制度
1.当检验中发现不良品后,工程部应以检验报告单通知各相关部门;
2.一旦发现不良品,各相关部门要及时做好标识;
3.做好不良品的记录,确定不良品的范围,如:生产时间、地点、产品批次、设备、责任人等;
4.由检验员会同技术人员对不良品进行评价,并提出处理意见,以确定是否能让步接收或返工、报废或拒收,相关责任部门应严格按处理意见对不良品进行处理;
5.应将不良品与合格品隔离存放,防止在处理前的误用;
6.根据处理意见,各相关部门对不良品进行处理,检验员监督实施;
二、包装材料不良品的控制:
1.包装材料仓接到不良品通知单后,要对不良品进行隔离放置,并做好标识;
2.采购责任人接到不良品通知单后,负责通知供方,退换或索赔;
3.检验室对不良品情况进行统计,作为评审供方依据之一;
4.不良品严禁进入生产;
三、不合格原料的控制:
1.原料仓接到不良品通知单后,要对不良品进行隔离放置,并做好标识;
2.采购责任人接到不良品通知单后,负责通知供方,退换或索赔;
3.工程部对不良品情况进行统计,作为评审供方依据之一;
4.不良品严禁进入生产;
5.对于可以让步接收的,生产部要按检验处理意见对原料进行处理;
2.返工后的成品必须重新检验;
3.不良品不准进入仓库,不准出厂;
批准
审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编制
日期
日期
日期
四、半成品不良品的控制:
1.生产部接到不良品通知单后,要对不良品进行隔离放置,并做好标识;
2.生产部按不良品处理意见对半成品不良品进行处理,返工或报废;
3.对于不能返工的不良品严禁包装出公司,返工后还要对其质量进行检验,合格才能包装;
不良品处理管理制度
不良品处理管理制度不良品处理管理制度是企业为了规范和有效处理不良品而制定的一项管理制度。
不良品是指生产过程中或者销售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产品。
不良品处理管理制度的构建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一、不良品的分类二、不良品处理流程1.不良品的登记和报告当发现不良品时,责任人员应立即登记相关信息并报告,包括:不良品的种类、数量、产生原因等。
登记和报告应及时准确,以便及时进行后续处理。
2.不良品的研究和分析企业应成立专门的不良品处理小组,对不良品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不良品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3.不良品的分类和评估根据不良品的种类、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对不良品进行分类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4.不良品的处理方案制定和执行根据不良品的分类和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处理方案应包括不良品的处理方式、责任人员、处理时间等内容。
执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处理方案进行,确保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5.不良品的监控和追踪对已经处理的不良品进行监控和追踪。
如果发现处理不当或者问题未解决,应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6.不良品的记录和统计对不良品的处理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形成相关报告。
定期对不良品处理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三、不良品处理管理制度的优势1.提高产品质量:及时处理不良品,可以避免不良品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减少生产成本:通过对不良品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不良品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可以减少不良品的产生,降低生产成本。
3.提高客户满意度:对不良品的及时处理和有效解决,可以减少客户投诉和纠纷,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4.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权益:对不良品的处理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企业的良好声誉和形象。
以上是关于不良品处理管理制度的简单介绍。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不良品处理管理制度,并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以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品质管理不良品处理管理制度
品质管理不良品处理管理制度一、什么是品质管理不良品处理管理制度品质管理不良品处理管理制度是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避免不良品对公司形象和利益的损害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通过该制度,企业可以及时、准确地处理不良品,使其对企业正常运营的影响最小化。
二、为什么需要品质管理不良品处理管理制度1. 保证产品质量:制定品质管理不良品处理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品,避免不良品流入市场,维护产品的良好形象和质量口碑。
2. 提高生产效率:规范不良品的处理流程可以加快不良品的处理速度,减少废品的存放时间,有利于释放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
3. 减少经济损失:不良品如果无法及时、正确地处理,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包括废品的处理费用、销售退货的费用以及对企业声誉的损害等。
制定品质管理不良品处理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这些损失。
4. 合规要求:一些行业对品质管理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品质管理不良品处理管理制度以满足合规要求。
三、品质管理不良品处理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不良品定义:明确不良品的概念和标准,包括产品的缺陷、包装破损、过期等问题。
2. 不良品检测和识别:确定不良品的检测和识别流程,包括检验方法、检测设备的选择和维护等。
3. 不良品处理程序:规定不良品的处理程序,包括不良品的判定、分类和处置方法等。
不良品可以进行重新加工、返工、报废等处理方式。
4. 不良品记录和追溯:建立不良品记录和追溯制度,记录不良品的数量、原因和处理结果,以便追踪和改进质量问题。
5. 不良品责任追究:明确对不良品的责任追究制度,包括责任人的责任和处罚措施等。
6. 不良品改进措施:制定不良品改进措施,包括对不良品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四、实施品质管理不良品处理管理制度的注意事项1. 普及培训:企业应通过培训和宣传活动普及品质管理不良品处理管理制度,让全体员工了解制度的内容和重要性,提高员工的品质意识和执行力。
不良品退换货管理制度
不良品退换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不良品退换货管理流程,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企业品牌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销售的产品不良品退换货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内容包括不良品的定义、不良品处理流程、退货流程、换货流程、退换货的责任主体和具体操作步骤。
第四条公司质量部门为监督本制度的执行机构,负责制定具体的操作规范;销售部门为执行机构,负责具体操作的实施。
第二章不良品的定义第五条不良品是指产品在正常使用或储存条件下出现品质、性能或包装存在问题的情况。
第六条不良品的分类包括:外观破损、包装不完整、性能异常等。
第七条辨别不良品主要依据销售合同及产品规格标准。
第三章不良品处理流程第八条销售人员在接受客户投诉后,应及时向质量部门报告,并及时协调客户进行产品质量检查。
第九条质量部门确认不良品后,应及时通知销售部门,并督促销售部门与客户沟通,制定退换货方案。
第四章退货流程第十条客户要求退货时,销售部门应向客户提供《退货申请表》,客户填写完整后,由质量部门进行审核。
第十一条质量部门审核无误后,销售部门安排相应的物流公司取回货物,并及时报告客户退货的进展情况。
第十二条财务部门根据退货的《退货申请表》进行退款处理,销售部门及时通知客户退款进度。
第五章换货流程第十三条客户要求换货时,销售部门应向客户提供《换货申请表》,客户填写完整后,由质量部门进行审核。
第十四条质量部门审核无误后,销售部门根据客户要求安排相应的物流公司为客户换货。
第十五条换货完成后,销售部门及时通知客户换货的进展情况。
第六章责任主体第十六条质量部门负责监督和审核不良品的处理流程,确保符合公司规定的标准。
第十七条销售部门负责与客户沟通,并协助质量部门进行不良品的处理。
第七章具体操作步骤第十八条客户发现不良品后,首先应与销售部门联系,提出不良品的问题和要求。
第十九条销售部门接到客户的投诉后,应及时向质量部门报告,并协助质量部门进行不良品的确认。
不良品仓库管理制度模板
不良品仓库管理制度模板一、目的为了规范不良品的管理和控制流程,确保不良品得到妥善处理,防止不良品流入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不良品的识别、隔离、存储、处理和报告。
三、职责1.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不良品的判定、分类和记录。
2. 生产部门负责不良品的初步隔离和报告。
3. 仓库管理部门负责不良品的存储和管理。
4. 维修部门负责不良品的维修和再利用。
四、不良品的识别与隔离1. 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良品应立即进行标识,并隔离存放在指定区域。
2. 质量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检查,确保不良品得到及时隔离。
五、不良品的存储1. 不良品仓库应有明确的标识,防止与合格品混淆。
2. 不良品应按照类别进行分区存放,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3. 仓库管理人员应定期对不良品进行盘点,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六、不良品的处理1. 不良品的处理方式包括返工、维修、报废等,具体方式由质量管理部门根据不良品的具体情况决定。
2. 返工或维修后的不良品需重新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重新入库或流入下一生产环节。
3. 报废的不良品应按照公司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七、不良品的报告1. 生产部门发现不良品应立即通知质量管理部门,并填写不良品报告。
2. 质量管理部门应定期汇总不良品数据,分析不良品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八、记录与文档管理1. 所有不良品的相关记录应详细、准确,并保存足够的时间以备查询。
2. 不良品的记录和文档应按照公司的文档管理规定进行存档。
九、培训与宣导1. 定期对员工进行不良品管理制度的培训,提高员工对不良品管理的认识和执行力度。
2. 通过宣传栏、会议等方式,不断宣导不良品管理的重要性。
十、监督与改进1. 质量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不良品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2. 根据监督结果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不良品管理制度。
十一、附则1. 本制度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原有相关制度同时废止。
工厂不良管理制度
工厂不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工厂的不良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工厂不良管理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并对外部客户负责。
第三条工厂不良管理制度遵循科学、公平、公正、便于操作的原则。
第四条工厂不良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不良品的定义、不良品的责任部门、不良品的处理流程、不良品的处理责任以及不良品的返工与改进等。
第五条工厂充分重视不良管理工作,按照规程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整改工作。
第二章不良品的定义第六条工厂规定,不良品是指与产品质量标准不符,不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或者过程。
第七条不良品包括外观不良、尺寸不良、功能不良等。
第八条不合格品包括一次性过不了检验的半成品。
第九条不良原因包括:生产工艺、物料、人为操作、设备原因等。
第十条不良分类:轻微不良、一般不良、严重不良。
第三章不良品的责任部门第十一条不良品的判定由质检部门负责。
第十二条不良品的处理由生产部门负责。
第十三条不良品的返工及改进由研发部门负责。
第四章不良品的处理流程第十四条一旦发现不良品,生产人员应当及时报告质检部门。
第十五条质检部门收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初步判定。
第十六条如果初步判定为不良品,应当立即通知生产部门,并按照规定标记不良品。
第十七条生产部门负责把不良品及时隔离,并核实不良品的数量及原因。
第十八条生产部门确定不良品原因后,报告研发部门进行分析及改进方案。
第十九条研发部门对不良品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到相应工艺流程及设备上。
第二十条生产部门按照研发部门的改进方案进行返工,并对返工后的产品进行重新检验。
第二十一条返工后的产品合格,经质检部门确认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第五章不良品的处理责任第二十二条发现不良品后,生产人员应当及时上报,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
第二十三条质检部门对不良品进行判定,如果误判,将追究相关责任。
第二十四条生产部门对不良品的处理,如果操作不当或者不积极,将追究相关责任。
第二十五条研发部门对不良品的改进方案,如果随意修改或改动,将追究相关责任。
不合格品检查管理制度(5篇)
不合格品检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不合格品检查工作,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环节的不合格品检查工作,包括原材料、生产过程、成品等。
第三条不合格品是指不符合国家及企业质量标准的产品或材料。
第四条不合格品检查工作是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进行分类、记录、整理、处置的工作。
第五条检查工作以健康、安全、质量、环境为前提,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第六条管理人员应负责制定和执行本检查管理制度。
第二章不合格品的分类和标记第七条不合格品应按照不同质量问题进行分类,如外观缺陷、功能不良等。
第八条不合格品应在发现后第一时间标记,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分类。
第九条不同类别的不合格品应采用不同的标识方式标记,以便于检查人员的快速辨认。
第十条不合格品的标记应包括产品名称、缺陷类型、检查日期、责任人等信息。
第十一条不合格品的标记应牢固,不得易于脱落或变形。
第三章不合格品的处理与追溯第十二条不合格品应及时进行处理,确保不进入下一个生产环节。
第十三条对于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不合格品,应立即停工处理,并进行相关追溯与报告。
第十四条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包括修复、返工、报废等。
第十五条不合格品的处理及追溯记录应详细、准确,包括处理方式、原因分析、处理结果等。
第十六条不合格品的处理及追溯应建立相应的文件和档案,并进行归档保存。
第四章不合格品检查的责任与要求第十七条生产人员、质量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负责不合格品的检查工作。
第十八条生产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工艺、规定检查产品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第十九条质量人员应定期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环节进行调整和改进,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十条管理人员应组织不合格品的分类整理工作,并及时进行处理和追溯。
第二十一条各级责任人员应参加相关培训,提高不合格品检查的专业水平。
第五章不合格品检查的记录与分析第二十二条不合格品的分类、处理及追溯工作应有相关记录。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六篇)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1 目的对质量体系运行中出现的不合格项和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合格品进行控制,确保体系不断改进和不合格品不转入下道工序或出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质量体系运行中出现的不合格项和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出现不合格品的处理。
3 职责3.1技术部负责不合格品控制的归口管理,负责不合格确定,并组织评审和处置。
3.2各部门负责不合格项的识别,技术部负责评审和处置。
3.3不合格品的责任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记录、标识、隔离和处置的具体实施。
4 管理办法4.1不合格的分类不合格分为体系不合格和产品不合格。
体系不合格称为不合格项,产品不合格称为不合格品。
体系不合格(不合格项):在企业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不符合本企业质量体系文件要求的不合格称为体系不合格。
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不合格称为产品不合格。
4.2不合格的性质:对不合格视其严重程度,可分为一般不合格和严重不合格。
一般不合格:性质轻微,属偶尔现象,不具有普遍性,造成影响不大,经济损失在____元以下的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性质严重,具有普遍性或有一定的影响力,或造成的影响很大,经济损失在____元以上的不合格。
4.3不合格的评审与处置:4.3.1不合格由技术部评审,以确定不合格性质,对不合格的评审与处置应填写《不合格品及纠正措施处理单》,交责任部门执行。
对于严重不合格应分析发生不合格的原因,并视情况采取纠正或纠正措施,并应预以验证。
4.3.2不合格品的处置:(1)不合格品的种类:a)不合格原(辅)料:糕点和饼干:小麦粉、食用植物油、起酥油、白砂糖、鸡蛋、绵白糖等。
b)不合格添加剂:色素、食品添加剂;c)不合格包装物:包括聚乙烯食品包装袋、食品用塑料周转箱;d)不合格半成品: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e)不合格成品:各种类型成品;f)市场退回的不合格品。
(2)不合格的处置不合格品评审后的处置方法通常为:a)原辅料:拒收、让步接收(降级或降价)、报废;b)包装物:拒收、让步接收(降级或降价)、报废;c)半成品:返工、报废;d)成品:报废。
不良品的管理制度
不良品的管理制度1. 不良品的定义和分类不良品是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质量要求、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
根据不良品出现的原因和性质,可以将不良品分为以下几类:1.1 设计不良:产品设计不合理或不完善,导致产品性能、功能不符合要求。
1.2 工艺不良:生产过程中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等原因引起的产品质量问题。
1.3 材料不良:使用质量不达标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1.4 流程不良:流程设计不合理、生产过程中环节缺失等原因引起的产品质量问题。
2. 不良品管理制度的建立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不良品的发生,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不良品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不良品管理责任制度:明确不同部门和岗位在不良品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建立责任倒查机制,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迅速发现和处理不良品。
2.2 不良品管理流程:建立不良品管理的全流程控制制度,包括不良品发现、报告、处理、跟踪和分析,确保不良品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2.3 不良品处理方式:确定不同类别的不良品的处理方式,包括报废、返工、退货等,确保不良品得到妥善处理,避免对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影响。
2.4 不良品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建立不良品原因分析的机制,深入挖掘不良品发生的根本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防止不良品再次发生。
3. 不良品管理的关键环节不良品管理的关键环节包括不良品的发现、报告、处理、跟踪和分析,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下面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介绍:3.1 不良品的发现:不良品的及时发现是不良品管理的第一步,企业可以通过设立不良品检查点、设备自检、质量抽检等方式发现不良品,确保不良品不会流入下游环节或到达客户手中。
3.2 不良品的报告:不良品一旦发现,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包括质量部门、生产部门等,确保不良品得到及时处理。
3.3 不良品的处理:根据不良品的性质和原因,确定合适的处理方式,包括报废、返工、退货等,确保不良品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不合格产品管理制度(5篇)
不合格产品管理制度一目的对工作的不合格和不合格品进行识别和控制,以防止不合格品的流出所造成的影响,避免工作上的疏忽造成重大的损失。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原材料验收、产品生产过程和使用现场不合格品及成品检验不合格的控制三职责3.1本程序由品管科管管理3.2评审职责本公司授权检验人员负责本厂内不合格品的评审现场不合格品的评审由本公司委派的人员负责3.3处置职责检验人员作出不合格品的处置决定。
若不能处置,则上报品管科处置生产人员根据处置决定及时进行处理3工作程序原料、成品检验和试验中发现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评审,确定不合格品的范围和性质;决定并实施不合格品处置方案,并割据不合格品的严重程度和范围,通知品管领导,品管科有关负责人四评审、记录4.1.1原料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由收购检验人员根据合同规定的相应技术标准和补充要求作出评审,做好记录,不合格原料不予收购。
4.1.2经辅料质检员检验且判定为不合格的进货物料,辅料质检员应在不合格物料的“原辅材料进货检验单”上标识不合格,仓库保管员对其标示、隔离存放4.1.3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判定由生产技术人员根据标准作出评审,做好质量记录,并通知质管科。
4.1.4对标有本厂标识的成品进行调查、评审、记录,并写出书面报告交供销科。
4.2标识、隔离4.2.1原料收购检验时发现的不合格品,一律拒收。
储存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由仓库保管员作出如下标识:不合格品应设立红色标志另行隔离堆放。
4.2.2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由该岗位人员根据技术规程规定作出相应标识,有条件时,应与合格品隔离。
4.2.3对不合格品粘贴“不合格”识别标记,并填写“不合格品通知单”及注明不合格原因4.2.4不合格品的隔离方法。
对不合格品要有明显的标记,存放在工厂指定的隔离区,避免与合格品混淆或被误用,并要有相应的隔离记录4.2.5不符合规定检验标准的产品,不允许包装入库4.3处置4.3.1检验人员对不合格品评审有作出处置决定,由相关人员进行处置。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模版(5篇)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模版1.目的为防止不合格品的散失,以及由于疏忽而使用、销售不合格品,对不合格品需进行特殊的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和处置。
2.适用范围适用于从原材料进厂直至成品出厂全过程不合格品的纠正、处置的控制。
3.职责3.1质检部负责不合格品的判别、标识、记录和隔离工作,并判定处置;负责不合格品的分析和提出处置意见。
3.2办公室和生产部分别负责对原材料、包装材料的不合格品的拒收和处置工作。
4.工作程序4.1不合格品鉴别质检部按企业的有关规定对产品、原辅料、包装材料进行检验,凡检验结果有一项不合格,判为不合格品。
4.2标识和隔离凡判为不合格品,必须做好识别标记并进行隔离保管,严禁与合格品混存,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动用不合格品。
4.3评审对不合格品批量较大,造成经济损失较大或严重影响生产进度等,由总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对出现的不合格品进行质量分析和评定,以确定适当的处理方式,不合格数量较小时,由质检部直接提出处理方式。
4.4不合格品的处理4.4.1原辅料、包装材料不合格的处理。
4.4.1.1对外购的原辅料进厂验收不合格的可予以拒收退货处理;4.4.1.2对保管过程中出现的原辅料变质或超过保质期应做报废处理。
4.4.2生产过程的不合格品的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返工,不能转序。
4.4.3成品的不合格品的处理。
4.4.3.1销毁处理:凡含有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不可接受的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因素的不合格品应予以销毁,如卫生指标超标的产品等;4.4.3.2降等销售或用于企业内部的使用:凡属于理化指标不合格的不合格品可以用于降等销售或企业内部使用。
4.5质检部保存不合格品评审记录和处置记录。
5.记录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模版(2)一、目的与适用范围该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公司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需求,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流程和措施,以保障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不合格品的环节和岗位。
不良品仓库管理制度
不良品仓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不良品仓库管理,保障企业质量安全和生产秩序,制定本不良品仓库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不良品仓库的管理和运作,适用于所有进入不良品仓库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不良品仓库是指公司专门存放不符合质量标准或需要整改的产品的仓库,其管理目的是保障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同时用于追溯问题产品和追踪质量问题的根源。
第四条不良品仓库的管理应遵循“安全、高效、精准、合规”的原则,确保不良品得到妥善的处理和管理。
第二章不良品仓库的组织机构和职责第五条公司设立不良品仓库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不良品仓库的管理和运作。
委员会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不良品仓库管理人员组成,由公司质量总监担任主任。
第六条不良品仓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包括制定和修订不良品仓库管理制度、审核不良品处理和管理方案、审批不良品出库和销毁申请、审批不良品整改方案等。
第七条公司设立不良品仓库管理部,具体负责不良品仓库的日常管理和运作。
部门设立经理一名,副经理一名,仓库管理员若干名。
第八条不良品仓库管理部的具体职责包括:负责不良品仓库日常的生产管理和安全保障、协助委员会制定和修订不良品仓库管理制度、负责不良品的接收、存放、整改和销毁工作等。
第三章不良品仓库的管理规定第九条不良品仓库应设置密闭、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保持良好的储存环境,确保不良品在仓库内不受到二次污染。
第十条不良品仓库应按不同类型和批次的产品进行分类、标识和存放,确保不良品的追溯和整改。
第十一条不良品仓库应配备完善的防火设施和防火器材,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和演习,保障不良品仓库的安全。
第十二条不良品仓库应设立专门的危险品区域,贮存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的产品,确保不良品仓库的安全管理。
第十三条不良品仓库应设立专门的质检区域,对进入仓库的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不良品的入库符合要求。
第十四条不良品仓库应制定完善的不良品处理流程和管理制度,明确不良品的接收、存放、整改和销毁的程序和要求。
不良品管理制度
不良品管理制度不良品管理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具有良好的意义。
不良品管理的目的是在流程中,及时发现、纠正、防范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
从而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更加优越的地位。
一、不良品的定义和范围1. 不合格品: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日常生活中因操作、设备、原材料等各种原因而产生的质量不合格的成品、半成品或原材料。
2. 二次品:指在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生产过程中或产品流通过程中出现的有缺陷的产品或有缺陷的组件。
3. 残次品:指生产加工过程中或日常工作中因操作失误、机械故障、质管等原因所留下的有缺陷零部件或废品。
二、不良品的科学分类根据不良品产生的环节不同,可以将不良品分为如下3种类型:1. 原材料不良品:即在原材料进货过程中,由于原材料本身质量问题所造成的不良品。
2. 半成品不良品:是指在半成品制造过程中,由于加工设备、工艺、操作人员等原因所产生的不良品。
3. 成品不良品:是指在成品制造过程中,由于工艺设备、质量管理、操作人员等原因所产生的不良品。
三、不良品管理的要点1. 管理手段:如品质检测、分析、跟踪、溯源等都是不良品管理工具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生产中出现的不良品及时发现和及时解决。
2. 人员培训: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提高员工对于不良品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3. 有效沟通:企业可以通过适当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解决问题和避免不良品的出现。
4. 存档备案:不良品的管理需要规范化,必须做到记录详细、发现问题及时,做好流程记录、维修报告、退货凭证等重要资料的存档备案。
5. 不良品处置:企业可以采取适当的处置方式,如重新加工、销毁、退货等方式,以保证不良品不会对企业形象和顾客利益造成影响。
四、不良品管理的好处1. 缩短生产周期:通过严格的不良品管理,可以减少不良品的出现,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不良品反应报告管理制度
不良品反应报告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和完善公司不良品反应报告管理工作,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提升公司品牌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不良品反应报告管理工作。
三、管理要求1. 不良品反应报告的定义不良品反应是指产品因药物、食品、化妆品等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或事故。
不良品反应包括但不限于药物不良反应、食品中毒、化妆品过敏等。
2. 不良品反应报告的分类不良品反应报告分为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
内部报告是指公司内部发现的不良品反应,外部报告是指外部渠道、消费者等反馈的不良品反应。
3. 不良品反应报告的义务及时公司所有员工都有义务及时、准确的提交不良品反应报告,以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安全。
4. 不良品反应报告的流程不良品反应报告的管理流程包括:报告、评估、处理、跟踪、总结等环节。
5. 不良品反应报告的处理公司应根据不良品反应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召回、停售、修复等。
6. 不良品反应报告的跟踪公司应建立不良品反应的跟踪制度,追踪处理结果,确保问题的及时解决。
7. 不良品反应报告的总结公司应定期对不良品反应报告进行总结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采取措施,预防类似问题的发生。
四、具体操作1. 不良品反应的内部报告任何公司员工在发现或接到不良品反应的消息后,应及时向上级主管或负责人汇报,并提交书面报告。
2. 不良品反应的外部报告如果公司收到消费者、渠道商等的不良品反应消息,应立即向负责人报告,并提交书面报告。
3. 不良品反应报告的评估公司应成立不良品反应评估小组,对报告进行评估和分析,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4. 不良品反应报告的处理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安全。
5. 不良品反应报告的跟踪公司应建立不良品反应跟踪表,记录处理过程,并跟踪处理结果。
6. 不良品反应报告的总结公司应定期对不良品反应报告进行总结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采取措施,预防类似问题的发生。
五、责任与制度执行1. 不良品反应报告的责任公司负责人对产品质量负总责,具体负责不良品反应报告的管理和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良品管理制度
一、不良品控制原则:当检验中发现不良品后,质检部应以检验报告单通知各相关部门;一旦发现不良品,各相关部门要及时做好标识;做好不良品的记录,确定不良品的范围,如:生产时间、地点、产品批次、设备、责任人等;由检验员会同技术人员对不良品进行评价,并提出处理意见,以确定是否能让步接收或返工、报废或拒收,相关责任部门应严格按处理意见对不良品进行处理;应将不良品与合格品隔离存放,防止在处理前的误用;根据处理意见,各相关部门对不良品进行处理,检验员监督实施。
二、包装材料不良品的控制:包装材料仓接到不良品通知单后,要对不良品进行隔离放置,并做好标识;采购责任人接到不良品通知单后,负责通知供方,退换或索赔;检验室对不良品情况进行统计,作为评审供方依据之一;不良品严禁进入生产。
三、不合格原料的控制:原料仓接到不良品通知单后,要对不良品进行隔离放置,并做好标识;采购责任人接到不良品通知单后,负责通知供方,退换或索赔;工程部对不良品情况进行统计,作为评审供方依据之一;不良品严禁进入生产;对于可以让步接收的,生产部要按检验处理意见对原料进行处理。
四、半成品不良品的控制:生产部接到不良品通知单后,要对不良品进行隔离放置,并做好标识;生产部按不良品处理意见对半成品不良品进行处理,返工或报废;对于不能返工的不良品严禁包装出公司,
返工后还要对其质量进行检验,合格才能包装。
五、成品不良品的控制:生产部接到不良品通知单后,按处理意见对可以返工的进行处理,对不能返工的作报废处理,并要查找原因,责任人;返工后的成品必须重新检验;不良品不准进入仓库,不准出厂。
不良品管理制
度
一、不良品的种类
不良品包括:废品(不合格品)
,返修品和回用品三种。
1.
发现不良品后应由检验员按规定作好不合格品标记隔离存放,并开不良品
报告通知单一式二份;一份交仓库做退货依据,一份由品质部留存。
2.
返修品处理
返修品由检验员做规定返修标记,并开返修通知单一式二份:一份交责任车
间、班组或责任者,一份由品质部留存。
3.
回用品的处理
产品、零件经检验员检验判定为不合格,但责任或有关部门认为仍可使用时,
应由责任单位或有关部门认为可使用时,应由责任单位或有关部门填写“不良品
回用申请单”一式三份,请技术部审批,品质部会签后,方可同意转序或入库,
必要时报请总经理批准。
“回用单”
一份由申请单位自留,一份交技术部,一份由
检验部门留存。
二、不良品的管理
1.
不良品的标记
凡经检验判定为不良品的产品、半成品,应根据不良品的种类,分别做出特
殊的标记。
2.
不良品的隔离。
对各种不良品的在作好标记后应立即进行隔离存放,
避免在生产中发生混乱。
废品在开不良品报告单后,应及时放入废品箱或废品区隔离,严加保管,任何人
不准动用。
发现动用,检验员有权制止、追查、上报。
废品库的废品应定期处理
或销毁。
3.
不良品的统计和分析
(
1
)对废品、返修品、回用品均由品质部根据检验员上报的各种检验票证定
期进行分类统计汇总。
(
2
)品质部应每月提出当月的不良品统计分析报告,着重分析不良品的升降
原因,以供有关部门为减少不良品采取相应的措施
不良品管理制度
一、不良品的种类
不良品包括:废品(不合格品),返修品和回用品三种。
1. 发现不良品后应由检验员按规定作好不合格品标记隔离存放,并开不良品报告通知单一式二份;一份交仓库做退货依据,一份由品质部留存。
2. 返修品处理
返修品由检验员做规定返修标记,并开返修通知单一式二份:一份交责任车间、班组或责任者,一份由品质部留存。
3. 回用品的处理
产品、零件经检验员检验判定为不合格,但责任或有关部门认为仍可使用时,应由责任单位或有关部门认为可使用时,应由责任单位或有关部门填写“不良品回用申请单”一式三份,请技术部审批,品质部会签后,方可同意转序或入库,必要时报请总经理批准。
“回用单”一份由申请单位自留,一份交技术部,一份由检验部门留存。
二、不良品的管理
1. 不良品的标记
凡经检验判定为不良品的产品、半成品,应根据不良品的种类,分别做出特殊的标记。
2. 不良品的隔离。
对各种不良品的在作好标记后应立即进行隔离存放,避免在生产中发生混乱。
废品在开不良品报告单后,应及时放入废品箱或废品区隔离,严加保管,任何人不准动用。
发现动用,检
验员有权制止、追查、上报。
废品库的废品应定期处理或销毁。
3. 不良品的统计和分析
(1)对废品、返修品、回用品均由品质部根据检验员上报的各种检验票证定期进行分类统计汇总。
(2)品质部应每月提出当月的不良品统计分析报告,着重分析不良品的升降原因,以供有关部门为减少不良品采取相应的措施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