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

合集下载

人体安静与运动过程中呼吸血压实践报告

人体安静与运动过程中呼吸血压实践报告

人体安静与运动过程中呼吸血压实践报告
一、实验目的
掌握人体安静时呼吸血压的测定方法,观察运动对呼吸血压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呼吸血压测定的方法有心音听诊法、指触法和心率遥测法。

心脏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心音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用听诊器在胸壁特定部位听诊能测量出心率,此为直接测量法。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脏的舒缩会引起动脉血管内的压力产生周期性波动,导致管壁发生搏动,并能以波的形式沿管壁向外周传播,且以心脏活动的周期一致。

故用手指触摸到的身体浅表部位动脉搏动速率,通常可以间接代表心率,此为间接测量法。

三、实验器材
听诊器、节拍器、POLAR心率遥测系统、秒表、755酒精棉球、血压计。

四、实验内容
1、安静时呼吸血压测量;
2、运动后即刻及恢复期呼吸血压的测量;
3、运动过程中呼吸血压的测量
五、注意事项
1、进行遥测时,受试者不宜穿尼龙类衣服,以免干扰;
2、在使用手表遥测仪时,应避免其它强磁场.
3、必要时,遥测仪胸带的电极部位要用75%酒精棉球进行脱脂处理,以防绝缘不能成功发射信号;
4、血压测量应在安静环境下进行;
5、天冷时测血压应让受试者脱去衣袖,以免袖口过紧阻碍血液循环;
6、打气时不要太快,以防水银柱喷出管外;
7、重复测量血压时,应让水银柱回到零位后再测,以防静脉回流不畅。

实验一、心率及动脉血压的测试

实验一、心率及动脉血压的测试

血压测定
血压: 血管内的血液流动时对血管
壁产生的侧压力。
收缩压: 90~140mmHg 舒张压:60~90mmHg 测量血压的意义: 血压过低:循环血量减少,组织可能因缺血, 缺氧而引起疾病。 血压过高:心室射血时所遇阻力过大,使心肌 负荷加重。

医学小常识:
高血压:按WHO的标准,人体正常血压为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的危害:损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高血压 性心脏病 、脑血管意外 、肾脏损害、左心室肥厚、视 网膜的损坏等严重后果。 高血压的预防: (1)合理膳食 (低盐、低脂、低热量 ) (2)适量运动 (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 (3)戒烟限酒 (4)心理平衡
3. 在长时间大强度专项和力量训练时,运动员的舒张压可上 升,经调整训练后能恢复。但如果不及时调整,血压可继续 上升,运动员随之出现失眠、头痛、训练欲望下降和专业素 质下降提示运动员机能状况不佳。 4. 测定定量负荷运动前后血压及心率的升降幅度及恢复状 况,可检查心血管系统机能,并区别其机能反应类型。
(七)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1.基础心率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而减慢。 2.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训练可使安静时心率减慢(即窦性心 动徐缓)。 3.作为评定运动强度的指标。通常情况下,心率越快,运动强 度越大。 4.运动后心率恢复速度的快慢,反映运动员身体机能的恢复情 况。 5. 作为评价运动训练效果的指标。定量负荷运动时,心率增加幅 度越小,训练水平越高。
2.听诊法 令受试者坐于测试人员对面,将听诊器听头臵于受 试者心前听诊,记录1分钟的心率次数。 3.心率表法 使用心率表记录心率。 4.心率遥测法 使用遥测心率仪记录心率。
(六)注意事项:

人体安静与运动后心率的测定

人体安静与运动后心率的测定

人体安静与运动后心率的测定[实验目的]掌握人体安静时心率的测定方法,观察运动对心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心脏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心音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用听诊器在胸壁特定部位听诊能测量出心率,此为心率直接测量法。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脏的舒缩会引起动脉血管内的压力产生周期性波动,导致管壁发生搏动,并能以波的形式沿管壁向外周传播,且以心脏活动的周期一致。

故用手指触摸到的身体浅表部位动脉搏动速率,通常可以间接代表心率,此为心率的间接测量法。

[实验器材]听诊器、秒表。

[实验内容]1、安静时心率及脉搏测量受试者静坐5 min,采用心前区听诊法直接测量心率。

指触法测量脉搏时,通常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在受试者一侧手腕桡动脉搏动处。

脉搏测量时先以10s为单位,连续测量3个10s,其中两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1次时,即认为是相对安静状态,否则应适当休息后继续测量,直至符合要求。

然后,再测量30s脉搏乘于2,即为心率。

2、运动后即刻及恢复期脉搏的测量令受试者按节拍器节律(30次/min)以2秒1次的速度连续做蹲起运动3min,取坐位测定运动后即刻、2min、4min和6min的脉搏。

3、最大心率、心率贮备和靶心率范围的测定运动时运动强度与心率成正变关系,当人体进行大强度并持续一定时间的运动时,心率增加到极限水平,这就是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小,一般用220减去年龄来估算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与安静心率之差称心率贮备。

如靶心率是运动训练或体育课,体育锻炼中欲达到的心率,如要跑10000m的心率控制在150次/分,则HR=150次/分即为靶心率,但靶心率控制十分困难,故体育实践中,常用靶心率的范围。

有氧运动的靶心率范围是: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60% ~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80%。

实验5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

实验5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

实验5 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一、引言心电图和动脉血压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心电图反映了心脏在不同时期的电活动,心率、节律等信息;而血压则反映了血管的张力和血液流量等信息。

因此,准确测量心电图和血压对于了解人体健康状态和进行疾病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人体安静和运动时的心电图和动脉血压,探究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掌握心电图、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及相关参数的意义;2.了解人体运动对心电图、动脉血压的影响;3.学习如何分析、解读心电图和动脉血压的测量结果。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设备•生理机能测量仪•心电图电极贴片•血压计2. 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1.请实验者松弛身体,保持心态平静;2.确定好测量时间和地点,并将测量仪器准备就绪。

(2)测量人体安静时的心电图和动脉血压1.让实验者坐于舒适的座位上,双脚踩在地面上,双手自然放在大腿上;2.将心电图电极贴片粘贴在实验者身上,记录3分钟的静态心电图;3.将血压计套在实验者的左臂上,按照惯例测量实验者的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记录下来。

(3)测量人体运动时的心电图和动脉血压1.让实验者先做5分钟的热身运动;2.记录2分钟的运动前静态心电图,然后让实验者快步走5分钟或者其他适宜的有氧运动;3.在运动结束后立即记录2分钟的运动后静态心电图,然后立即测量实验者的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记录下来。

四、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根据静态心电图数据计算人体的安静心率;2.比较动态心电图数据和静态心电图数据,探究人体运动对心率、心律的影响。

3.比较运动前和运动后的血压数据,分析人体运动对血压的影响。

五、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者应保持平静的心态,配合实验;2.测量仪器应放置在最佳位置,避免干扰;3.对于未接触过心电图、血压计的实验者,应先向其进行简要的说明和演示;4.实验完成后,注意消毒心电图电极贴片等仪器配件。

人体安静与运动中、运动后心率的测定

人体安静与运动中、运动后心率的测定

实验人体安静与运动时心率的测定[实验目的]:掌握人体安静时心率的测定方法,观察运动对心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心率测定的方法有心音听诊法、指触法和心率遥测法。

心脏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心音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用听诊器在胸壁特定部位听诊能测量出心率,此为心率直接测量法。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脏的舒缩会引起动脉血管内的压力产生周期性波动,导致管壁发生搏动,并能以波的形式沿管壁向外周传播,且以心脏活动的周期一致。

故用手指触摸到的身体浅表部位动脉搏动速率,通常可以间接代表心率,此为心率的间接测量法。

心率遥测法则是根据心脏活动时的电变化而采集心率的。

心脏兴奋时的电变化传至体表,表面电极将心电信号接收后送入发射机,经接收机接收后显示。

[实验器材]:听诊器、秒表、节拍器、POLAR心率遥测系统。

[实验内容]1、安静时心率及脉搏测量受试者静坐5 min。

采用心前区听诊法直接测量心率。

指触法测量脉搏时,通常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在受试者一侧手腕桡动脉搏动处。

脉搏测量时先以10s为单位,连续测量3个10s,其中两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1次时,即认为是相对安静状态,否则应适当休息后继续测量,直至符合要求。

然后,再测量30s脉搏乘于2,即为心率。

2、运动后即刻及恢复期脉搏的测量令受试者按节拍器节律(30次/min)以2秒1次的速度连续做蹲起运动3min,取坐位测定运动后即刻、2min、4min和6min的脉搏。

3、运动过程中心率的测量运动过程中心率的测量现常采用POLAR心率遥测法。

首先,将带有传感发射器的胸带固定在胸前,松紧适度。

再将手表遥测仪戴在手腕上,使“选择”键处于“测试”状态,按“使处于状态/起动-停止”键开始测定相对安静状态和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变化。

测试完毕,再按“使处于状态/起动-停止”键,手表遥测仪停止记录。

最后,按“回忆、回收”键,手控提取记录数据或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

4、基础心率、最大心率、心率贮备、靶心率和靶心率范围的测定基础心率通常是早晨刚刚醒来尚未起床活动时的心率。

实验6 人体安静时脉搏血压测定

实验6  人体安静时脉搏血压测定

实验6 人体安静时脉搏血压测定[目的]学习并掌握安静时脉搏、血压测定方法。

[原理]1.复习脉搏概念,我们用脉搏代替心率。

2.通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是无声的,给血管加压血管变窄,形成涡流有声音。

外加压力大于收缩压时,血流阻断无声,放气时压力下降;外加压力<收缩压时,血流冲过有第一声,其为收缩压;舒张压时<外加压力<收缩压时,血流断续流过有声;外加压力<舒张压时,血流连续又无声,所以最后一声为舒张压。

[对象]学生[器材]血压计、听诊器。

[步骤]1.安静时心率的测定:方法:脉搏指触法、心音听诊法和心率遥测法。

(1)桡动脉脉搏(测对方):受试者手腕朝上,放松下垫一本书。

实验者以食指、中指(拇指托在下面)触摸受试者桡动脉处(前臂桡侧腕横纹上方,桡侧屈腕肌腱外侧)。

记录下六个10秒的心率数。

(可试做一次)。

(2)颞浅动脉脉搏(自测):用食指中指触摸耳前方颞浅动脉处。

(3)心音听诊法(运动后):听头方法:大拇指、中指拿听头,食指轻压在上。

听诊器弯曲方向向关前(与外耳道方向一致。

隔一件背心,放置位置: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左乳头下1-2cm处(心尖部)。

记六个十秒。

连续测三个10 秒,其中两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一次,即认为是安静状态。

否则适当休息后再测。

直至符合要求。

然后测30秒乘2。

或者用相邻两个10秒心率数相加乘3:(10+11)x3。

2.安静时血压的测定(1)仪器介绍:先强调水银开关(左开,右关),安全教育。

血压计由检压器、袖带、打气球三部分组成。

三者借助橡皮带相连。

介绍单位、打气球开关(松紧适宜,手法)。

(2)步骤:受试者静坐十分钟放气旋紧螺帽。

受试者前臂平放于桌上,手掌向上,上臂、心脏、水银于同一水平。

绑袖带下绿在肘横纹上3cm处,松紧适宜戴上听诊器,听头胸件置肱动脉脉搏处。

右手打气至180mmHg,缓慢放气听声音,第一声为收缩压,最后一声为舒张压。

2cm/s 3.结果与分析(1)表1 Xxx安静时脉搏血压测定结果指标10S 10S 10S 10S 10S 10S 1min桡动脉脉搏颞浅动脉脉搏听心率血压(mmHg)(2)分析:实验中有何问题?心率血压是否正常?[注意事项]1.测试应在安静环境中进行。

常用运动生理学实验操作流程

常用运动生理学实验操作流程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常用运动生理学实验操作流程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体育系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人体安静、运动时脉搏、血压的测定[实验目的]了解人体动脉血压测定的原理,学会人体在安静时和运动前后脉搏及血压的测定。

[实验原理]血压的测定,最常用的是间接法。

通过使用血压计在动脉外加压,根据血管音的变化测定血压。

通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并没有声音,如果对血管施加压力,使血管腔变窄而形成血液涡流时可发生血管音。

当外加压力超过动脉血压的收缩压时,受压部位的血流完全被阻挡,此时在受压部位的远侧听不到声音。

当外加压力低于收缩压而高于舒张压时,血液则可断续地通过受压部位使血流形成涡流而发出声音。

当继续降低压力时,且外加压力等于舒张压时,受压部位的血流由断续流动恢复到持续流动,受压部位远侧的声音则由强变弱或突然消失。

因此,动脉血流刚能发出声音时的最大外加压力相当于收缩压,而动脉内血流声音突变后消失时的外加压力则相当于舒张压。

正常成人安静时心率约在60—-100次/分。

心率常受年龄、性别、生理状况、训练水平、体力劳动及体育运动的影响。

在实践中通过测定血压、心率可了解受检查者循环系统的功能,了解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训练对人的影响、运动后的恢复情况、运动的密度。

[实验对象]人体[实验器材]血压计、听诊器、秒表、电子节拍器[实验步骤]一、安静时脉搏血压的测定(一)脉搏的测定1.扪诊法桡动脉扪诊法:在测试安静脉搏时较为方便。

颞浅动脉扪诊法:位于耳前部略偏上,颞浅动脉经过此处,适合于运动后。

心前区扪诊法:位于左心前区心尖部,适合于运动后。

颈动脉扪诊法:位于胸锁乳头肌前、下颌角下部。

2.器械法听诊法:用听诊器在心前区直接听诊,计算心率。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实验报告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实验报告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实验报告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实验报告引言:人体动脉血压是指血液在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对动脉壁施加的压力。

血压的测量是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人体动脉血压,了解血压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实验方法:为了准确测量人体动脉血压,我们选择了一种常用的非侵入性测量方法——间接法。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电子血压计和一个血压计袖带。

首先,被试者需要坐在舒适的椅子上,保持放松状态,将袖带绑在上臂上。

袖带的位置应该与心脏水平,且袖带的长度要适当,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接下来,我们打开电子血压计,将袖带充气,直到压力超过被试者的收缩压。

然后,我们逐渐放气,观察电子血压计上显示的数值,记录下第一个出现的脉搏声和最后一个消失的脉搏声。

实验结果:通过对多位被试者的测量,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血压数据。

经过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血压的变化规律与人体的生理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我们发现在人体处于休息状态时,血压一般会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这是因为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在休息状态下相对平稳,血液在动脉内的流动也相对均匀。

其次,当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或受到精神刺激时,血压会显著上升。

这是因为运动或刺激会导致心脏收缩力增加,心脏泵出的血液量增加,从而增加了对动脉壁的压力。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血压在不同时间段内存在一定的变化趋势。

例如,早晨起床后的血压通常会较低,而晚上睡觉前的血压则会较高。

这可能与人体的生物钟以及活动和休息状态的改变有关。

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血压是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血压的测量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情绪、饮食等。

因此,在测量血压时,我们需要尽量消除这些干扰因素,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到,血压的正常范围是相对的,不同年龄段、性别和健康状况的人群可能存在差异。

安静及运动状态下心率及动脉血压的测定护理课件

安静及运动状态下心率及动脉血压的测定护理课件
早搏
观察患者是否有心悸、胸闷等症状,如有需要及时就医。
动脉血压异常的护理
高血压
观察患者是否有头痛、心悸、胸闷等 症状,注意控制饮食和体重,定期检 测血压。
低血压
观察患者是否有头晕、乏力、心悸等 症状,注意加强营养和锻炼,提高身 体素质。
心率和动脉血压同时异常的护理
心率与血压不匹配
观察患者是否有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如有需要及时就 医。
动和损伤。
测定方法
心率测定
可使用电子心率表或心电图机等设备在运动过程 中实时监测心率变化。
动脉血压测定
通常使用自动血压计在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 测量动脉血压,注意保持正确的测量姿势。
注意事项
测定时应确保设备准确可靠,遵循正确的操作流 程,避免误差和干扰。
注意事项
患者准备
测定前应了解患者的基本健康状况,如有特殊疾病或服用药物情 况需提前告知。
和记忆。
反思总结
在实践操作后进行反思 和总结,找出自己的不
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02
CATALOGUE
心率及动脉血压基础知识
心率基础知识
01
02
03
心率的概念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 的次数,是评估心脏功能 的重要指标之一。
心率的正常范围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心率 在60-100次/分钟之间, 平均为75次/分钟。
安静及运动状态下 心率及动脉血压的 测定护理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心率及动脉血压基础知识 • 安静状态下心率及动脉血压的测定 • 运动状态下心率及动脉血压的测定 • 心率及动脉血压异常的护理 •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01
CATALOGUE

心率和血压实验报告

心率和血压实验报告

心率和血压实验报告1. 引言心率和血压是人体生理健康的两个重要指标,通过测量心率和血压可以了解人体的心血管功能和生理状态。

本实验旨在探究运动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并进一步加深对心血管系统的理解。

2. 实验目的- 探究运动前后心率和血压的变化;- 观察不同强度运动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差异。

3. 实验材料和方法3.1 材料- 心率计(或运动手环)- 血压计- 实验记录表- 运动器械(跑步机、健身车等)3.2 方法1. 运动前测量参与者的静息心率和血压,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2. 参与者进行运动,可以选择跑步、骑车或其他适合的运动方式,并根据实验要求调整运动的强度;3. 运动结束后,立即测量参与者的心率和血压,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4. 比较运动前后的数据,分析心率和血压的变化。

4. 实验结果以小明为例,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静息心率(次/分钟)运动前心率(次/分钟)运动后心率(次/分钟)静息血压(mmHg)运动前血压(mmHg)运动后血压(mmHg)小明80 90 150 120 110 1505. 数据分析和讨论5.1 心率变化通过对比静息心率与运动前后心率的数据,可以发现运动会导致心率的增加。

小明的静息心率为80次/分钟,运动前心率为90次/分钟,运动后心率为150次/分钟。

这说明运动会使心率上升,达到较高的水平。

这是因为运动需要更多的氧气供应,心脏得以增加心率来提供足够的血液和氧气。

5.2 血压变化观察小明的血压变化,可以看出运动前后的血压值也有所不同。

静息血压为120/80mmHg,运动前的血压为110/70mmHg,而运动后的血压达到了150/90mmHg。

这说明运动对血压的影响与心率类似,运动会导致血压的升高。

血压升高是因为运动时心脏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导致血流速度加快,从而使动脉血压上升。

5.3 运动强度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改变运动的强度,并观察心率和血压的变化。

安静及运动状态下心率及动脉血压的测定课件

安静及运动状态下心率及动脉血压的测定课件
关联性
运动状态下,血压和心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一般来说,随 着心率的增加,血压也会相应增加。
原因
这种关联性是由于心脏收缩力增加、血管阻力增大以及心输出量增 加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意义
了解运动状态下血压与心率的关联性有助于评估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状况,并为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提供指导。
03
安静及运动状态下异常 心率及动脉血压的测定
心率变异性是指心率的周期性变化,是反映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调节能力的重要指标。通 过对心率变异性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心脏的神经调节机制和心脏疾病的进展。
心电信息的深度挖掘
心电信息是反映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心电信息的深度挖掘,可以发现心脏的潜在 病变和预测心脏事件的发生。
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
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可以提供关于心脏射血功能和外周血管阻力等重要信息,有助于了解 心脏在不同状态下的表现和调节机制。
02
运动状态下心率及动脉 血压的测定
运动状态下心率的测定
监测设备
使用心电图机或心率监测器等设 备来监测运动状态下心率的变化

监测方法
在运动过程中,将心电图机或心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监测器放置在胸部或手腕处,以测 量心率。
注意事项
确保设备正确连接,并遵循正确的 操作方法,以避免误差。
运动状态下动脉血压的测定
监测设备
指导心脏康复锻炼
通过对心率和动脉血压的监测,可以 评估心脏康复锻炼的效果,指导患者 进行合理的锻炼计划。
05
心率及动脉血压测定技 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心率及动脉血压测定技术的发展现状
静息心率的持续监测
静息心率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指标,目前已有可穿戴设备 能够实现对静息心率的持续监测,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发 现和预防提供帮助。

运动生理课实验报告

运动生理课实验报告

运动生理课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运动前后人体的心率、血压和体温等指标的变化,探究运动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实验器材和药物- 心率计- 血压计- 温度计实验步骤步骤一:测量静息状态下的心率和血压在实验开始前,让每个实验者保持静坐状态,使用心率计和血压计分别测量每个实验者的心率和血压。

记录测量结果。

步骤二:进行运动要求每个实验者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或快走,持续时间为20分钟。

实验者可以选择自己适宜的强度和速度。

步骤三:运动后测量在运动结束后立即测量每个实验者的心率、血压和体温,并记录相关数据。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心率变化在静息状态下,实验者的平均心率为75次/分钟。

而在运动后,实验者的平均心率增加到了150次/分钟,增加了100%。

表明运动能够明显提高心率。

血压变化在静息状态下,实验者的平均血压为120/80 mmHg。

而在运动后,实验者的平均血压升高到了140/90 mmHg,说明运动会导致血压升高。

体温变化在静息状态下,实验者的平均体温为36.5C。

而在运动后,实验者的平均体温升高到了37C,说明运动会使人体产生一定的体温升高。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运动会明显提高人体心率,加快心跳速度。

2. 运动会导致血压升高,特别是收缩压。

3. 运动会使人体产生一定的体温升高。

这些结果表明,运动对人体的生理机能有显著影响,能够改变心脏、血管和体温等方面的指标。

这也说明了运动在维护人体健康、增强体质方面的重要性。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运动对人体的生理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果表明,运动能够明显增加心率,升高血压并使体温升高。

这些变化是人体适应运动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适度参与各种形式的运动活动,以维持良好的生理状态。

同时,我们还需加强运动生理方面的学习,以加深对人体生理变化的理解,为我们的健康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实验报告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实验报告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间接测量人体动脉血压的原理和方法。

2、测量不同个体的动脉血压,了解血压的正常范围及个体差异。

3、观察运动、情绪等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一般用肱动脉血压代表。

间接测量动脉血压的原理是用血压计的袖带在动脉外加压,根据血管音的变化来测量血压。

当袖带内压力低于收缩压时,血液可以通过受压的动脉,在听诊器中听到血流通过的声音(柯氏音)。

当袖带内压力等于或略低于舒张压时,血流能持续通过动脉,声音突然减弱或消失。

由此可分别测定收缩压和舒张压。

三、实验对象_____、_____、_____等。

四、实验器材血压计、听诊器。

五、实验步骤1、受试者静坐休息 5-10 分钟,保持情绪稳定。

2、测量前,检查血压计,确保其性能良好。

打开血压计,使水银柱“0”点与肘部的心脏在同一水平。

3、受试者脱去衣袖,露出右上臂,将袖带平整地缠于上臂中部,松紧适度,以能插入 1-2 指为宜。

袖带下缘距肘窝约 25 厘米。

4、戴好听诊器,将听诊器头放在肘窝肱动脉搏动处。

5、给袖带充气,边充气边听诊,直到听不到动脉搏动音为止。

然后再继续充气使水银柱升高 20-30mmHg。

6、缓慢放气,速度约为每秒 2-4mmHg。

当听到第一声动脉搏动音时,水银柱所指刻度即为收缩压。

继续放气,当动脉搏动音突然变弱或消失时,水银柱所指刻度即为舒张压。

7、测量完毕,解下袖带,排尽余气,关闭血压计。

8、每个受试者重复测量 3 次,每次间隔 1-2 分钟,取平均值。

六、实验结果1、不同受试者的血压测量结果如下:|受试者|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结果可知,不同个体之间的血压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的收缩压在 90-140mmHg 之间,舒张压在 60-90mmHg之间。

人体安静与运动后动脉血压的测定

人体安静与运动后动脉血压的测定

人体安静与运动后动脉血压的测定【实验目的】掌握人体动脉血压间接测量的原理和方法,观察运动对人体血压的影响。

【实验原理】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队血管壁的侧压力。

在心室射血时,血压达到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当心室舒张时,血压最低,称为舒张压。

脉搏一般指动脉的搏动而言。

脉搏与心搏频率一直,可以反映心率和心律,常用作心率代替指标。

【实验器材】血压计、秒表。

【实验步骤】1、熟悉血压计的结构。

血压计有汞柱式、弹簧式和电子式,一般常用的是汞柱式血压计,它由检压计、压脉带和橡皮充气球3部分组成。

2、安静时血压的测定①令受试者静坐5min以上,脱去右臂衣袖(避免袖口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②打开水银柱开关。

③松开血压计橡皮球螺丝,驱出压脉带内残留气体,再旋紧螺丝。

④令受试者将前臂平放于桌上,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位,手掌向上。

将压脉带缠在该上臂,其下缘至少在肘关节上2cm,松紧适宜。

⑤将听诊器耳件塞入外耳道,其弯曲方向与外耳道一致,即略向前弯曲。

⑥在肘窝内侧先用手指触及肱动脉脉搏,将听诊器胸件放在其上。

⑦测量收缩压。

用橡皮球将空气打入压脉带内,使检压计中水银柱逐步上升到听诊器听不到脉搏音后,继续打气使水银柱再上升20~30mmHg(约140~160 mmHg处)。

随即松开气球螺旋,连续放气,减低压脉带内压力,在水银柱缓慢下降的同时仔细听诊。

当开始听到“砰、砰”的动脉音时检压计上水银柱的刻度即为收缩压。

⑧测量舒张压。

继续缓慢放气,动脉音先由低到高,然后由高变低,最后完全消失。

在声音突然变弱的瞬间,检压计上水银柱刻度即代表舒张压。

3、运动后血压的测量拉开压脉带与检压计相连的橡皮管接头(不要取下压脉带)。

令受试者站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以每次2s的速度做蹲起动作,连续下蹲3min(30次/min)或按节拍器节律下蹲。

下蹲时足跟不能离地,全蹲时两上肢前平举,起立后两臂下垂。

当最后一个蹲起结束时,受试者迅速坐下,测恢复期第1、2、3min的血压,并记录。

人体安静与运动中、运动后心率的测定(精)

人体安静与运动中、运动后心率的测定(精)

人体安静与运动中、运动后心率的测定(精)第一篇:人体安静与运动中、运动后心率的测定(精)实验人体安静与运动时心率的测定[实验目的]: 掌握人体安静时心率的测定方法,观察运动对心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 ]: 心率测定的方法有心音听诊法、指触法和心率遥测法。

心脏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心音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 用听诊器在胸壁特定部位听诊能测量出心率,此为心率直接测量法。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 心脏的舒缩会引起动脉血管内的压力产生周期性波动, 导致管壁发生搏动, 并能以波的形式沿管壁向外周传播, 且以心脏活动的周期一致。

故用手指触摸到的身体浅表部位动脉搏动速率,通常可以间接代表心率,此为心率的间接测量法。

心率遥测法则是根据心脏活动时的电变化而采集心率的。

心脏兴奋时的电变化传至体表,表面电极将心电信号接收后送入发射机,经接收机接收后显示。

[实验器材 ]: 听诊器、秒表、节拍器、POLAR 心率遥测系统。

[实验内容 ]1、安静时心率及脉搏测量受试者静坐5 min。

采用心前区听诊法直接测量心率。

指触法测量脉搏时, 通常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在受试者一侧手腕桡动脉搏动处。

脉搏测量时先以10s 为单位,连续测量3个10s ,其中两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 1次时,即认为是相对安静状态,否则应适当休息后继续测量,直至符合要求。

然后,再测量 30s 脉搏乘于 2,即为心率。

2、运动后即刻及恢复期脉搏的测量令受试者按节拍器节律(30次 /min 以 2秒 1次的速度连续做蹲起运动 3min , 取坐位测定运动后即刻、2min、4min 和 6min 的脉搏。

3、运动过程中心率的测量运动过程中心率的测量现常采用POLAR 心率遥测法。

首先,将带有传感发射器的胸带固定在胸前, 松紧适度。

再将手表遥测仪戴在手腕上, 使“选择” 键处于“测试” 状态, 按“使处于状态 /起动-停止”键开始测定相对安静状态和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4 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一、人体安静时心电图的描记【目的】能辨认人体体表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并了解其生理意义及正常范围。

初步学习心电图的记录、测量、分析方法及运动时心电图的描记方法。

【原理】人体是一个导体,心脏位于导体之中。

心脏兴奋时,其兴奋的产生、传导及恢复可通过心脏周围的组织和体液传播到体表。

利用表面电极从体表不同部位将心肌的电变化引导并放大到心电图机上所记录到的波形,即为心电图。

【对象】人【器材与药品】心电图机、导电膏、75%酒精棉球。

【内容】(一)人体安静时心电图的描记1、在心电图机妥善接地后接通电源,预热3-5分钟。

2、正确安放电极,连接导联线。

受试者静卧于检查床上,摘下眼镜、手表、手机和其它微型电器,全身肌肉放松。

在手腕、足踝和胸前放置引导电极。

一般手腕应在腕关节上方(屈侧)约3cm处,足踝应在小腿上方约3cm处,常用胸部电极的位置有六个(如图1所示)。

在放置引导电极前,应在相应部位皮肤上用酒精棉球反复擦试脱脂,以减少皮肤电阻,或涂上少许导电膏,保证导电良好。

接着,连接导联线。

一般以5种不同颜色的导联线插头与身体相应部位的电极连接,导线连接方式是:右手—红色、左手—黄色、左足—蓝色、右足—黑色(接地)、胸导联—白色。

3、将心电图机面板上各控制按钮置于适当位置。

将运转控制键置于“准备”档,导联选择开关置于“0”位。

旋转“调零位”旋纽,使描记笔居中,然后将运转控制键转换到“记录”档,开始走纸,走纸速度通常设定为25mm/s。

4、输入标准电压。

通过调节增益来调整心电图机的放大倍数。

按下“标准电压”按纽,使1mv电压推动描记笔向上移动10mm。

5、记录心电图检查基线平稳、无肌电等干扰后,即可旋动导联选择开关,依次记录肢体导联I、II、III、aVR、aVL、aVF,胸前导联V1、V3、V5等9个导联的心电图,同时记录标准电压。

每个导联记录时间约10秒,然后关闭运转控制键,使走纸停止。

6.记录完毕后取下记录纸,写上受试者姓名、年龄、性别及实验时间。

如记录纸上未打印出导联则需注明导联。

(二)心电图测量分析1、时间和波幅的测量因常规记录心电图采用25mm/s的走纸速度,常规标准电压1 mv为10 mm,故心电图纸上每一小格(1mm)代表的时间为0.04s,波幅为为0.1mv。

测量波幅时,正向波由基线上缘测量至波峰的顶点,负向波由基线下缘测量至波谷的底点。

2、心律分析和心率的测量(1)能正确辨认出P波、QRS波群和T波(图2)。

(2)心律分析窦性心律的正常心电图表现为P波在Ⅰ和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P-R间期在0.12秒以上。

若心电图中最大P-P间期和最小P-P间期相差0.12秒以上,称心律不齐。

成年人正常窦性心律为心率在51-100次/分。

(3)心率测量相临两个P波之间的时间,即P-P间期或相临两个R波之间的时间,R-R 间期都能代表一个心动周期的时程。

60 60故心率= ——————或-------------------P-P间期(秒)R-R间期(秒)若P-P或R-R间期相差0.12秒以上,则可以读出连续10秒内出现的QRS 波数,乘于6即为心率。

3、正常心电图各波段分析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特征见表1。

表1 人体心电图各波及间期的正常值及其特征*P-R间期、Q-T间期的正常值与心率有关。

[注意事项]1、记录心电图时,先将基线调至中央,使图形描记在纸的中央,防止造成基线不稳和干扰。

若出现基线不稳或干扰时,应排除后再进行描记。

2、在变换导联时,必须将输入开关关上,才能转动导联选择开关。

3、CM5导联心电图波形与Ⅱ导联相似,但电压较Ⅱ导联高。

4、记录完毕,将电极和皮肤擦净,心电图机各控制旋纽转回“关”的位置,切断电源。

[应用与评价]心电图是诊断心脏疾病的常规检查,当心脏因缺血缺氧死时,心电活动的变化能正确及时地反映在心电图上,表现在各个波形的异常变化和进行性演变过程,为诊断心律失常、心室肥厚、急性缺血、心肌梗塞等心脏疾病提供可靠依据。

在运动医学上,心电图可以作为运动员身体功能状态及疲劳的辅助诊断方法。

运动时的心电图(心电运动试验)既是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指标,又是评估心功能和体力活动能力及科学制定运动处方的依据之一。

另外,监测运动过程中的心电变化,也是确保一些慢性病人在康复锻炼时防止发生意外的必要措施。

[作业与思考题]1.讨论分析心电图各波段的生理意义。

如果P-R间期延长超过正常值,说明什么问题?2、记录自己安静和运动时的心电图,比较P-R间期和Q-T间期的变化,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二、人体安静与运动过程中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评【目的】掌握人体安静时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定方法,观察运动对心率和动脉血压的影响。

【原理】(一)心率测定原理心率测定的方法有心音听诊法、指触法和心率遥测法。

心脏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心音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用听诊器在胸壁特定部位听诊能测量出心率,此为心率直接测量法。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脏的舒缩会引起动脉血管内的压力产生周期性波动,导致管壁发生搏动,并能以波的形式沿管壁向外周传播,且以心脏活动的周期一致。

故用手指触摸到的身体浅表部位动脉搏动速率,通常可以间接代表心率,此为心率的间接测量法。

(二)动脉血压测定原理人体动脉血压测量采用听诊法,测量部位为上臂肱动脉。

用血压计的压脉带充气,通过在动脉外加压,然后根据血管音的变化来测量血压。

通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没有声音,但如果血液流经狭窄处形成涡流,则发出声音。

当缠于上臂的压脉带内充气后压力超过肱动脉收缩压时,肱动脉内的血流完全被阻断,此时用听诊器在其远端听不到声音。

徐徐放气,降低压脉带内的压力,当压脉带内压力低于肱动脉收缩压而高于舒张压,血液将断续流过肱动脉而产生声音,在肱动脉远端能听到动脉音。

继续放气,当压脉带内压力等于舒张压时,血流由断续流动变为连续流动,声音突然由强变弱并消失。

因此,从无声音到刚刚听见的第一个动脉音时的外加压力相当于收缩压,动脉音突然变弱时的外加压力相当于舒张压。

【对象】人【器材与药品】听诊器、血压计、秒表、75%酒精棉球、血压计。

【内容】(一)心率测定1、安静时心率及脉搏测量受试者静坐5分钟。

采用心前区听诊法直接测量心率。

指触法测量脉搏时,通常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在受试者一侧手腕桡动脉搏动处。

脉搏测量时先以10秒为单位,连续测量3个10秒,其中两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1次时,即认为是相对安静状态,否则应适当休息后继续测量,直至符合要求。

然后,再测量30秒脉搏乘于2,即为心率。

2、运动后即刻及恢复期脉搏的测量令受试者以2秒1次的速度连续做蹲起运动3分钟,取坐位测定运动后即刻、2分钟、4分钟和6分钟的脉搏。

(二)动脉血压的测量1、熟悉血压计的结构。

血压计有汞柱式、弹簧式和电子式,一般常用的是汞柱式血压计。

它有检压计、压脉带和橡皮充气球3部分组成。

检压计是一标有压力刻度的玻璃管,上端同大气,下端和水银槽相通。

压脉带为外包布套的长方形橡皮囊,它借橡皮管分别与检压计的水银槽和充气球相通。

橡皮充气球是一个带有螺丝帽的橡皮囊,供充气、放气用(图1)。

2、令受试者脱去一侧衣袖,静坐5分钟以上。

3、松开血压计橡皮球螺丝,驱出压脉带内残留气体,再旋紧螺丝。

4、令受试者将脱了衣袖的前臂平放于桌上,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位,手掌朝上。

将压脉带缠在该上臂,压脉带下缘至少在肘关节上2厘米,松紧适宜。

5将听诊器耳件塞入外耳道,其弯曲方向与外耳道一致,即略向前弯曲。

6、在肘窝内侧先用手指触及肱动脉脉搏,将听诊器放在胸件搏动处。

7、测量收缩压。

用橡皮球将空气打入压脉带内,使检压计中水银柱逐步上升,直到听诊器听不到脉搏音为止。

继续打气,使水银柱再上升20-30毫米汞柱。

随即松开充气球螺旋,连续缓缓放气,减低压脉带内压力,在水银柱缓慢下降的同时仔细听诊。

当开始听到“砰、砰”的动脉音时,检压计上水银柱的刻度即为收缩压。

8、测量舒张压。

继续缓缓放气,动脉音先由低到高,然后由高变低,最后完全消失。

在声音突然变弱的瞬间,检压计上水银柱的刻度即代表舒张压。

我国正常青年人安静时的收缩压为100-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60-80毫米汞柱。

血压记录常以收缩压/舒张压表示。

反复测血压时,如血压波动小于4毫米汞柱即为准确。

9、运动后动脉血压测量。

拉开压脉带与检压计相连的橡皮管接头,注意不要取下压脉带。

令缠好压脉带的受试者以2秒1次的速度连续做蹲起运动3分钟,结束后取坐位测定运动后即刻、2分钟、4分钟和6分钟时的血压。

[注意事项]1、血压测量应在安静环境下进行;2、天冷时测血压应让受试者脱去衣袖,以免袖口过紧阻碍血液循环;6、打气时不要太快,以防水银柱喷出管外;7、重复测量血压时,应让水银柱回到零位后再测,以防静脉回流不畅。

[应用与评价]基础心率、安静心率和运动时、运动后即刻及恢复期心率测定,可用于评定身体功能状态,了解和确定运动强度的大小,并可间接推算最大摄氧量、通气阈、乳酸阈和最大心率。

心率贮备、靶心率等的测定,能帮助我们科学控制运动的强度。

测量血压是临床诊断心血管疾病及其它疾病对心血管功能影响的常用方法,亦用于评价正常人的心血管功能。

运动后测量血压有助于观察心血管功能变化及恢复和推测运动量,也是判定运动性疲劳的重要方法。

一、作业与思考题1、运动时及运动后恢复期心率变化的规律是什么?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连续测量本人一周的基础心率并记录下来。

3、连续测量一周训练课中各项运动练习后即刻的心率,并据此评价运动强度的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