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的创作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剧的创作

中国当代戏剧

回顾建国三十年的戏剧创作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一、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即十七年创作期。

创作方法:由于受政治气氛及文学的政治要求,作家的创作基本上是沿着现实主义的道路进行的,无论是老作家,还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作家的都始终沿着这条路走。在理论界起决定性作家的是陈涌。

时间:57年以前是戏剧的发展阶段,有多样的题材,多样的形式,而且创作热情很好,57年到66年是戏剧的繁荣时期。

1、57年前的创作。戏剧的发展首先表现在政府的态度上。49年10月成立了中央戏剧学院,1951年文化部做出了“整顿和充实”文工团的决定,并在这一年6月的全国文工团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央各大行政区及大城市设剧院或专门化的剧团”,“以逐步建设剧场艺术”。在此前后我国有名的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海人艺、中青青年艺术剧院、中央实验话剧院等)相继成立,并且上演西方古典和我国四十年代的话剧创作,并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因为戏剧本身就比其他文学样式在情感上更容易交流,它是集作家、导演、演员为一体的艺术表演形式。《白毛女》演出时小战士拿枪要打死黄世仁的扮演者(吓得一身冷汗),群众用土块、白菜叶扔他。

57年前的戏剧创作的重点在话剧上,在创作上出现了三部有影响的作品。①、十七年第一部有影响的话剧《红旗歌》。由刘沧浪创作,鲁煤执笔。描写工人的生活,赞扬了工人在工作中的热情,表扬了工业上的民主制度,批判了工人中存在的落后作风,这部作品为以后的戏剧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提供有力的经验。②、《战斗里成长》胡可编剧,描写解放前夕部队生活。③、《龙须沟》老舍。1952年1月在北京人艺上演,通过北京的变化和新旧社会的对照歌颂新社会和人民政府,是解放初轰动剧坛的作品。以上三部戏剧被称为当代戏剧的开山之作。

1953年到1957年被称为十七年戏剧创作的第一个丰收期,也是戏剧创作的进一步阶段。这时期比较集中的是反映工业战线和工人、农民劳动的作品。1956年3-4月举行了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大会,对整个话剧创作,以至戏剧界的创作都起到了推动作用。主要原因在于多题材、多形式的内容。①、反映工业战线的话剧。《考验》夏衍。优点:能够描写现实生活,用典型人物反映典型事件;《刘莲英》崔德志;《幸福》艾明之。②、反映农村合作社运动的话剧。《妇女代表》孙芋;《布谷鸟又叫了》杨履方。③、反映抗美援朝和海防事迹。《战线南移》胡可、《保卫和平》宋之、《杨根思》沈西蒙。④、反映革命烈士斗争的话剧。《万水千山》陈其通。⑤、反映少数民族生活。《在康布尔草原上》汪钺。⑥、反映知识分子生活。《明朗的天》曹禺。⑦反映人物性格的复杂性的。《新局长到来之前》何求。⑧、儿童剧。《马兰花》任德耀。另还有歌剧等。

2、57年-66年的创作。这一时期的创作比较特殊。从57年下半年起,话剧的创作出现波折。文艺界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和其后的“浮夸风”、“共产风”等左倾社会思潮使话剧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受到干扰。这时期的话剧创作除了胡可的《槐树庄》、王炼《枯木逢春》等少数反映现实的成功之作外,大量的作品都走上脱离现实、粉饰生活的歧途。而57年以前的那些触及社会矛盾的优秀话剧如《洞箫横吹》、《布谷鸟又叫了》等则受到不应有的粗暴批判和指责。在这种情况下,剧作家对反映现实生活矛盾有所顾忌,纷纷转向古代和现代历史去挖掘题材,致使历史剧兴盛一时。郭沫若的《蔡文姬》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60年代初,随着党对文艺政策进行调整,戏剧创作出现转机。首先是话剧,有一批好作品:①、反映工业生活。《第二个春天》刘川。②、反映农村生活。《龙须江》江文等,《青松岭》张仲明。③、反映部队和边防。沈西蒙执笔,漠雁、吕兴臣共同创作的《霓虹灯下的哨兵》(“南京路上好八连”,陈喜,春妮,指导员路华,连长鲁大成)。④、再现革命历史斗争。《杜鹃山》王树元。⑤、反映青年一代教育问题。《千万不要忘记》丛深。⑥、反映少数民族斗争生活。《赫哲人的婚礼》乌·白辛。⑦、儿童剧。《草原小姐妹》葛翠林。等等这些剧目,在1963年-1965年各大区举行的戏剧观摩演出和调演中普遍受到好评。

其次是戏曲。我国的传统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繁多、剧目丰富,但由于戏曲是在漫长的社会中形成,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封建思想的侵袭,必须对其进行批判的继承。因此,在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各

种戏曲的改革,根据毛泽东1954年“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以及“古为今用”的方针。戏曲的改革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对旧有传统举目作去芜存精的整理改编,使其焕发新貌。一方面新编戏曲,或利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演出现代生活的“现代戏”;或利用传统戏曲艺术形式,创作演出反映古代生活的剧本,即“新编历史剧”。①、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戏曲改革的典范之作。昆曲《十五贯》的成功改变则将戏曲改革推向高潮,后有京剧《白蛇传》。57年之后成绩显著,有京剧《杨门女将》,湘剧《生死牌》,莆仙戏《团圆之后》,柳子戏《孙安动本》,吉剧《包公陪情》,绍剧《三打白骨精》。②、现代戏。评剧《小女婿》、《刘巧儿》,沪剧《罗汉钱》,吕剧《李二嫂改嫁》等利用传统形式表现生活的新剧目。57年后,现代戏在原有基础上迅猛发展,好作不断。锡剧(无锡)《红色种子》,豫剧《朝阳沟》,沪剧《红灯记》、《芦荡火种》,花鼓戏《打铜锣》等,在思想上、艺术上有较高水平。1964年由周恩来倡议,在北京举行首届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集中检阅了各地京剧改革成果,来自全国各地29个京剧团演出了36出现代京剧,其中较上乘的有:《红灯记》、《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后为江青钦定为“样板戏”。③、新编历史剧。它的创作与演出,在建国初有人尝试过,但其真正得到较大发展、出现兴盛景象则是在1960年以后,吴晗(浙江义乌人,1909-1969,原名吴春晗,1965年8月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使其遭殃)的京剧《海瑞罢官》,田汉的京剧《谢瑶环》,孟超(1902-1976,山东诸城人,1928年与蒋光慈、阿英在上海组织“太阳社”。)的昆曲《李慧娘》(根据明人周朝俊的《红梅记》写的南宋女子改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这三出戏都发表在1961年,演出后反响强烈,受到好评,但随着政治的风云变幻和文艺政策的转变,这几个戏及其作者都曾蒙受不白之冤,受到批判和讨伐,作者也因此死于非命。除以上作品外,新编历史剧还有《蔡文姬》(郭沫若)、《关汉卿》(田汉)、《胆剑篇》(曹禺)、《甲午海战》(朱祖贻、李恍)、《东进序曲》(顾宝璋、所云平)、《茶馆》(老舍)。

第三,新歌剧。中国戏剧文学中的一个较年轻的门类。在延安时兴起,在建国后继续发展,但在戏剧领域处于弱势,可也有好作品。1950年有李伯钊《长征》,后有《小二黑结婚》(田川等),《王贵与李香香》(于村),《草原之歌》(任萍),《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丁毅)。1957年中国剧协和音协联合召开了新歌剧讨论会,总结了新歌剧创作的经验教训和发展方向,推动了新歌剧创作,以后,有一批反映革命历史斗争题材的大型歌剧出现。石汉《红霞》,赵忠等人的《红珊瑚》,阎肃的《江姐》(阎志扬,1930生于河北保定,1945年入南开中学,1948年入重庆大学工商管理系,1950年西南青年艺术工作队,后到西南军区文工团工作,五十年代有活报剧《破除迷信》,1960年有独幕歌剧《刘四姐》,《江姐》取材《红岩》),其中江姐的《红梅赞》由孙明霞演唱)。湖北实验歌剧院1960年集体创作《洪湖赤卫队》,赞美30年代的贺龙,主人公有韩英、队长刘闯。歌剧中最有特色的是有众多的唱法:独唱、轮唱、领唱、对唱、合唱。由广西歌舞团集体创作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刘三姐》也是这一时期较好的作品。

二、第二阶段的创作:1966-1976,“文化大革命”时期。

此时期由于林彪、“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推行文化专制主义,戏剧艺术遭到空前浩劫。1967年《红旗》杂志在第6期上,把江青1964年7月在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人员的座谈会上的讲话,冠以《谈京剧革命》的题目发表,并大肆吹捧,并同期刊出《观呼京剧革命的伟大胜利》的社论,使用了“样板戏”的说法。1967年5月在北京、上海的纪念《讲话》二十五周年活动中,当时为“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员的陈伯达、姚文元,对“京剧革命”、“样板戏”的意义,以及江青在“京剧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出了极高的评价,称江青“一贯坚持和保卫毛主席的文艺革命路线”,“是打头阵的”,“成为文艺革命披荆斩棘的人”,“所领导和发动的京剧革命、其他表演艺术的革命,攻克了资产阶级、封建阶级反动艺术的最顽固的堡垒,创作了一批崭新的革命京剧、革命交响音乐,为文艺革命树立了光辉的样板”。后来,《人民日报》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第一次开列了“八个革命样板戏”的名单: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随后,按照江青“十年磨一剑”要求,1972年前的样板戏有了新的演出本,与此同时,又有一批剧目列入名单:钢琴伴唱《红灯记》,钢琴协奏曲《黄河》,京剧《龙江颂》、《红色娘子军》、《平原作战》(由1955年的《平原游击队》改编)、《杜鹃山》,舞剧《沂蒙颂》、《草原儿女》,交响音乐《智取威虎山》。这样在1974年便宣称“无产阶级培育的革命样板戏,现在已有十六、七个了。”这便是“十三个样板戏”。不过,新的样板质量大多无法维持开始时的水准,且标准化、模式化问题也尖锐地浮现出来。

从演出角度而言,样板戏在1970年达到高潮,但演出主演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这对“样板”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