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区域经济学》课件

《区域经济学》课件
区域经济政策的评估
通过经济增长、就业、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指标,对区域经济政策的实 施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
根据评估结果和经济发展形势,对区域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以 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
指不同地区之间在经济、社会 、文化等方面相互促进、共同 发展,实现地区间的均衡发展 。
1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的相 互关系和内在联系,包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 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
2
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受到自然资源、地理位置、 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3
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 发展水平和可持续性。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和组合,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
人口因素
区域内的人口数量、素质和结构等会 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如劳动力供给 和市场需求。
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 因素,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出口导向型模式
以出口导向型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通 过扩大出口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模式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总结词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详细描述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特定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城市化、区域政策等, 以及地区间的经济关系和互动。
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性
总结词
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区域经济学对于理解地区经济发展、制定有效的区域政策和促进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具 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经济决策,推动地区经济的

《区域经济学》(第7、8、9、10章)马工程课件

《区域经济学》(第7、8、9、10章)马工程课件

(五)知识溢出效应的驱动机制
学习交流PPT
2
第二节 乡村经济与贫困
• 一、 乡村经济的基本特征
与产业化程度高、市场发达、规模经营为主的发达国家乡村经济相比,发展中国家乡村经济主要以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为主,其商品化、市场化的程度远不如城镇高,主要特征:(一)经济结构单一,农业技术进 步缓慢 ;(二)生产要素供给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 加要素投入 ;(三)乡村经济具 有显著的生存性和自然性特征 。
(三)用经济学的思维考察生态问题;要用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进区域可持续发 展; 用公平公正的方法维护区域的可持续性;统筹区域内外推进更高层面的可持续发 展 ;提高生态效率以推进绿色发展。
学习交流PPT
8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 一、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其机理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期,经济规模较小而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产业结构偏于 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农业和轻工业;随着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而污 染排放规模等生态环境影响也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转向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重工业 和化学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是高投入、高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高产出的粗放型 方式;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逐步转向低消耗、低排放的服务业等 产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降低了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生态环境质量方面 的需求也成为 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动力,且经济长期增长也逐步积累了治理生态环境的 财富能力。
• 二、 乡村土地和劳动力市场
(一)乡村土地市场的完善有利于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乡村土地市场特征: 地域性强;竞争不充分;供给 滞后;供给弹性较小;低效率性;政府管制较严。我国乡村土地制度基本特征:城 乡分异的土地制度,城 市市区土地属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区域经济发展》PPT课件 (2)资料

《区域经济发展》PPT课件 (2)资料

供给方面:
循环积累 低收入
低储蓄率
低生产率
2022/2/8
资本形成不足
需求方面: 低收入
低生产率
低购买力
资本缺乏 投资引诱小
17
3.卡尔多的发达地区循环积累观点
✓相对效率工资:货币工资与生产力增长率之比。 一个区域的相对效率工资越低,则其产出增长率越 高。
✓发达区域,因集聚经济使规模报酬递增,导致产 出增长率和生产力增长率上升,进而使相对效率工 资下降。较低的相对效率工资又促使区域产出增长 率上升。如此构成循环,结果是发达区域会获得更 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特点:区内的经济活动具有生产、经营
特征的一致性,且相互之间存在生产和经营方面的联系或类 似。
✓常见类型:
– 工业区、农业区、商业贸易区等。还可进一步细分,例如, 工业区就可以分为原材料工业区、加工工业区;加工工业 区又可分为机械工业区、电子工业区等。
– 部门经济区也可以按其内部行业的数量分为综合性部门经 济区和单一部门经济区。
投资
乘数k 加速数v
收入
二者循环往复,导致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2022/2/8
11
(二) 区域增长极理论
1.佩鲁的增长极概念:具有推动性的经济 单位,或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单 位的集合体。
– 1950年《经济学季刊》发表题为《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 一文,首次提出增长极概念,其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 而非地理空间。
2022/2/8
33
第四节 经济区与区域管制
一、经济区
(一) 经济区的概念 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活动区
域。 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 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 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

区域经济学(课件)

区域经济学(课件)

内涵
指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 进城乡之间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 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目标
包括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城 乡收入差距、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
推进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策略措施
推进城市化进程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措施,加快城市化进 程。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优质公共资源 在区域间均衡配置。
04 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
城市化进程及影响因素
城市化进程
包括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现代化水平提高等方 面。
影响因素
包括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迁移、政策制度等多方面因素。
城乡统筹发展内涵与目标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 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促进 农村经济发展。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 制度保障等措施,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等措施,促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 发展。
它反映了区域经济活动中各要素之间 的空间关系和相互作用,是区域经济 发展的重要基础。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类型
均质型空间结构
区域内经济活动分布相对均匀,没有 明显的中心和外围之分。
极核型空间结构
区域内经济活动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 集聚,形成明显的中心-外围结构。
点轴型空间结构
区域内经济活动沿着交通线、动力线 等线状基础设施呈带状分布,形成多 个经济增长点和发展轴。

《区域经济开发》课件

《区域经济开发》课件

2
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政府政策、基础设施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3
不同特点.
区域之间的发展特点各不相同,例如欧洲、亚洲和北美的发展模式和速度存在明显差异。
区域经济政策
规划
制定长远的规划,统一发展目力。
投资
增加投资,培育新兴产业和促进企业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结构和效益。
区域经济发展案例
欧洲
欧洲在早期发展了强大的制造业 和贸易体系,如今正在推动数字 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亚洲
亚洲的经济增长主要由制造业、 服务业和科技创新推动,特别是 中国和新加坡等国家。
北美
北美的经济发展以高科技产业、 金融服务和创新企业为主导,例 如硅谷和纽约。
《区域经济开发》PPT课 件
区域经济开发PPT课件将带您深入探讨区域经济的本质、发展阶段、政策和案 例,以及未来的趋势和策略。
什么是区域经济开发?
区域经济开发是指在特定地区利用资源、制定政策和发展产业,以促进经济 增长、提高生活水平和减少地区间差距的过程。
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和影响因素
1
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和可持续发展阶段。
结论
1 发展趋势
区域经济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数字经济和创新创业。
2 发展策略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技术创新和推动国际合作。
3 发展机遇与挑战
区域经济的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需要有效的政策和资源配置。
参考资料
• 区域经济学教程 • 国家统计局区域经济报告 • 世界银行区域发展指标

区域经济学教学幻灯片-区域经济开发

区域经济学教学幻灯片-区域经济开发
展。
创新将成为未来区域经济开发的核心动力,通过加强科技创新 、模式创新等手段,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深刻改变区域经济开发的方 式和手段,提高开发效率和水平。
未来区域经济开发将更加注重开放合作,通过深化国际合作与 交流,拓展发展空间和机遇。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区域经济开发中的合作与竞争
合作
区域经济开发需要各地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形成合力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通过建立城市间合作机制,实现了 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竞争
区域经济开发中,各地为了争取更多的资源和市场,会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在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等方面存在激烈的竞争。
区域经济开发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集聚、提 升创新能力等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不同区域的经济开发模式和路径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区域自身条件和发展阶段选择 适合的开发模式和路径。
政府在区域经济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区域经济开发中的创新与创业
创新
区域经济开发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推动产业升级 和转型。例如,京津冀地区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 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
创业
区域经济开发为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机遇,吸引了大 量的人才和企业前来投资创业。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通过 优化创业环境和完善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大众创业、万众 创新。
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开发的策略 和建议
区域经济开发的意义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学》课件

《区域经济学》课件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01
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 人才短缺等。
02
对策包括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推进绿色发展、加强人才培 养等。
03
优化产业结构是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04
加强科技创新是指通过加强研发和推广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 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04
区域经济政策与实践
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概念
01
区域经济政策定义
区域经济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区域经 济发展、改善区域经济结构、缩小区 域发展差距而制定的各项经济政策。
02
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 基础
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包括区域经 济发展理论、区域差异理论、区域产 业结构理论等,这些理论为制定区域 经济政策提供了指导。
03
区域产业结构与优化
区域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
区域产业结构
指一个区域内各种产业部门的构 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比 例。
区域产业结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区 域产业结构分为不同的类型,如 按三次产业分类、按资源密集度 分类等。
区域产业结构的特

区域产业结构具有地域性、历史 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不同地区的 产业结构存在差异,且随着时间 的推移,区域产业结构也会发生 变化。
03
区域经济政策的工具
区域经济政策的工具包括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等, 这些政策工具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 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区域经济政策的实践案例
01
欧盟的区域经济政策
欧盟为了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均衡发展,实施了一系列区域经济政策,如

高教社2024马工程教学课件《区域经济学》(第8章)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统筹

高教社2024马工程教学课件《区域经济学》(第8章)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统筹
的生产活动,属于一种生存经济。
另外,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乡村经济发展受制于自然因素,是自给自
足的自然经济。气候、环境、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大于生
产条件改进对农业产出的影响。
第二节 乡村经济与贫困
2、乡村土地和劳动力市场
1.乡村土地市场
乡村土地市场是指在乡村地域范围内的土地流通中发生的所有经济关
(1)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内容。人口城市化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集
聚,推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2)产业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重要支撑。为满足人口城市化带来的多样化产品
需求,需要发展更高效的城市产业,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城市产
业承载力。
(3)地域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重要实现途径。这主要是指城市边缘地区,如城
3.共享劳动力储备的驱动机制
在市场需求迅速变化的情况下,不成功的企业将解聘劳动力,而成功
的企业将会扩大雇用劳动力。这意味着,产业和人口聚集所推动的城市化过
程,为失败或倒闭的企业的劳动力向正迅速发展的企业转移创造了条件。
第一节 城市、城市化与城市体系
4.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的驱动机制
现实世界中,劳动力技能水平与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之间并非总是匹配
的,如果出现这种劳动力资源的不匹配现象,那么企业要支付很高的培训成
本以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因此,产业和人口聚集所推动的城市化过程,
可以实现劳动力与企业劳动力需求之间的匹配,进而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
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5.知识溢出效应的驱动机制
地理上的相互接近使得人们相互交换知识和技术变得更加容易,这是
结果,最终使这两个城市的就业人口和效用水平恢复到初始状态。
这种情况可以用效用曲线来解释。小城市的效用曲线具有正斜率,这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讲义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讲义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讲义《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课程讲义第⼀章区域经济学基础第⼀节区域经济学基本概念⼀、区域拥有多种类型资源、可以进⾏多种⽣产性和⾮⽣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相对较⼤的空间范围。

全国国⼟,⼀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区域经济学(⼀)狭义的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

(⼆)⼴义的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般规律(从多学科进⾏研究)。

三、区域开发⼀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然、经济、技术、⽂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综合利⽤,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庞杂:多学科(⼆)应⽤性学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治病的科学,综合,庞杂⼀、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史使命(⼀)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全球化、知识经济,区域分⼯(⼆)⼤国,发展条件千差万别(因地制宜)(三)为地⽅政府服务第三节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的认识(⼀)⾃然地理学的认识:如平原区、⾼原区、⼭地丘陵区(⼆)经济地理学的认识1、类型区:差异性,如钢铁⼯业区、棉花区2、系统区:位置关系和相互作⽤关系,如流域区、都市圈⼀、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古典区位理论1、农业区位论:杜能,德国2、⼯业区位论:韦伯,德国,研究运费、劳动费、聚集因素对⼯业布局的影响。

3、运输区位论:胡佛,美国(⼆)现代区位论1、市场区位论:市场因素2、中⼼地理论:克⾥斯塔勒,德国3、区位经济学:最⼤利润综合效益最⼤化⼀、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产⽣1、20世纪50年代;2、美国艾萨德3、胡佛提出区域经济学的三⼤基⽯:(1)⽣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2)⽣产的不完全分割性;(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第四节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庞杂⼆、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学派(三)区域管理学派第五节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区域社会、经济、⽣态在时空上的协调发展,⽬的是实现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态效益的最⼤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 一、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其机理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期,经济规模较小而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产业结构偏于 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农业和轻工业;随着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而污染 排放规模等生态环境影响也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转向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重工业和化 学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是高投入、高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高产出的粗放型方式;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逐步转向低消耗、低排放的服务业等产业,生 产技术水平的提高降低了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生态环境质量方面的需求也成 为 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动力,且经济长期增长也逐步积累了治理生态环境的财富能力。
第三节 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 一、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准则与政策主张
区域经济要强化生态环境承载力约束 ;要协同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应明确区域内各经济主 体对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应完善区域性的生态利益交易与补偿机制;应建立 适应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行为规范 ;发挥环境非政府组织在绿色发展、可持续发 展中的作用。
思考题
• 1 区域经济中,如何客观而理性地认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所 反映的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影响的关系?实践中应把握 什么样的原则?以你所在区域的发展历程为例,分析其正 反两方面的经验或 教训。
• 2 基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可 从 哪些方面进行合作,实现经济利益不受影响条件下的生 态环境利益 最大化?以你所在地区与周边区域的关系为例 予以说明。
• 二、可持续发展从认识到行动
《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我们共同的未来》、《21世纪议程》、《联合国气 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
• 三、可持续发展在区域经济中的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公平性、共同性、永续性、需求性。 (二)区域经济中涉及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三类:区域生态环境维 护的经济学问题、区域生 态环境损害的经济学问题、区域 生态环境治理的经济学问题。 (三)用经济学的思维考察生态问题;要用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进区域可持续 发展; 用公平公正的方法维护区域的可持续性;统筹区域内外推进更高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生态效率以推进绿色发展。
• 三、 循环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减量化 、再利用 、再循环 为原则 (简称3R原则),以 “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 资源” 为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并作为一种理念和模式从生产领域引申到经济活动各领域, 把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的经济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中,宜在几个方面探索和推进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并推动区域间的低碳经 济、循环经济协同 (见教材相关内容)。
第八章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
• 一、 经济活动与不可持续性问题的生成
可持续发展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的提出,是源于工 业化所带来的一系列不 可持续性问题 (亦即生态环境问题),如气 候变化、温室效应、资源耗竭、酸雨、污染及 废弃物转移、水资源 短缺和污染、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各种不可持续性问题。
• 立起区域生态-经济合作机制: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签订有关生态受益区-生态功 能区责权利的长期合约;建立有关生态环境的市场化交易制度;构建生态一体化利益协调 机制。
• 三、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贫困治理的矛盾与协调
在具有生态联系的同一区域内,发达地区应当主动地承担起这些责任:①通过转移支付, 分担享受生态利益的成本,承担维护生态环境功能的责任;②更多地承担区域的生态环境 治理 责任;③通过长期的协作,促使欠发达地区不进行损害区域生态环 境的经济活动。
• 二、 低碳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模式下, 企业和消费者都必须考虑碳排放的约束,来决定其生产行为 。低碳经济 的实现途径:消费的低碳化、生产的低碳化、技术进步使碳投入的效率得以提高。区域发 展低碳经济,应使区域产业结构朝着低碳经济结构方向调整。一是发展能够有效降低资源 消耗,有效降低污染排放,有效降低生态环境损耗的产业;二是培育与低碳经济趋势一致 的战略性 新兴产业;三是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发展低碳消费产业。
• 3 如果规定了某一区域一定期间内的碳排放总量限额,那 么, 该区域应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经济发展?是否可能通 过发展低碳经 济来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 4 循环经济,能实现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双赢吗?循环 经 济产业园区能够实现零排放吗?一方面从经济学理论上来 分析判断,另一方面用你所知道的现实例子来分析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